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84936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设备,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CPU的处理能力也越来越快速、越来越强大,人们使用手机的频率也急速攀升,与此同时,手机的电量消耗以及电能的补充也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成为选购或者使用手机时考虑的一方面问题,而目前市场上进行手机充电最简单的一种解决方案就是使用充电宝,通过充电电源线将其连接起来,这种方法充电可靠,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略显不便。
[0003]另一种解决方案就是,使用目前最前沿的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运作之用。可是这一技术成本高、没有普及、研究不成熟、兼容性低等,且这些方面的瓶颈是短时间内不法解决的。
[0004]针对这些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包括手机套和手机后壳,手机套包括外层壳体、内层壳体、充电式锂电池、电极片、控制开关和USB 口,其中,夕卜层壳体上有卡孔和USB 口,内层壳体上有卡扣,通过内层壳体上的卡扣可以将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完全扣紧结合;外层壳体与内层壳体的中间为空腔体;充电式锂电池安装在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间的空腔体内;手机套上的USB 口与充电式锂电池相连接,用于给充电式锂电池进行充电;电极片由正极片和负极片组成,固定于内层壳体表面,通过控制开关与充电式锂电池的正负极对应相连接;手机后壳上设置有与手机套中的电极片相对应的电极柱,与手机USB充电接口电联接,可通过手机套中的充电式锂电池对手机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的手机外套的基础上设置增加了充电电路及充电式锂电池,在原有手机后壳的基础上设置增加了充电电路,这些结构的作用是手机电量低时,可通过控制开关将手机套内部充电锂电池中的电量供给手机使用,这种结构设计不会使手机显得臃肿,同时也不需要随身带一个充电宝,更加方便和快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随身携带充电宝不方便,无线充电成本高等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000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包括手机套和手机后壳,手机套包括外层壳体、内层壳体、充电式锂电池、电极片、控制开关和USB 口,其中,外层壳体上有卡孔和USB 口,内层壳体上有卡扣,通过内层壳体上的卡扣可以将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完全扣紧结合;外层壳体与内层壳体的中间为空腔体;充电式锂电池安装在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间的空腔体内;手机套上的USB 口与充电式锂电池相连接,用于给充电式锂电池进行充电;电极片由正极片和负极片组成,固定于内层壳体表面,通过控制开关与充电式锂电池的正负极对应相连接;手机后壳上设置有与手机套中的电极片相对应的电极柱,与手机USB充电接口电联接,可通过手机套中的充电式锂电池对手机进行充电。
[0007]上述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所述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与手机摄像头、耳机孔、充电插槽相匹配的通孔,使人们能够直接在有手机套的状态下拍照、插拔耳机、给手机充电等,方便使用。
[0008]上述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所所述控制开关外露于手机套外层壳体,用于控制电极片的电力输出。
[0009]上述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所述手机套上的USB 口与手机充电插口相一致,这样就可以采用同一个充电器进行充电,不必携带多条充电线,方便人们使用。
[0010]上述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所述手机后壳上的电极柱穿透手机后壳的外表面,与手机套上的电极片直接接触,且与其相适配。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包括手机套和手机后壳,手机套包括外层壳体、内层壳体、充电式锂电池、电极片、控制开关和USB口,其中,外层壳体上有卡孔和USB 口,内层壳体上有卡扣,通过内层壳体上的卡扣可以将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完全扣紧结合;外层壳体与内层壳体的中间为空腔体;充电式锂电池安装在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间的空腔体内;手机套上的USB 口与充电式锂电池相连接,用于给充电式锂电池进行充电;电极片由正极片和负极片组成,固定于内层壳体表面,通过控制开关与充电式锂电池的正负极对应相连接;手机后壳上设置有与手机套中的电极片相对应的电极柱,与手机USB充电接口电联接,可通过手机套中的充电式锂电池对手机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外形美观,且实用,优点在于只是在原有的手机外套的基础上设置增加了充电电路及充电式锂电池,在原有手机后壳的基础上设置增加了充电电路,这些结构的作用是手机电量低时,可通过控制开关将手机套内部充电锂电池中的电量供给手机使用,这种结构设计不会使手机显得臃肿,同时也不需要随身带一个充电宝,更加方便和快捷。
[001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的主视图。
[0015]附图1标记说明:2、外层壳体;3、内层壳体;4、充电式锂电池;6、控制开关;7、USB
□ ο
[0016]附图2标记说明:1、手机套;5、电极片;6、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包括手机套I和手机后壳,手机套I包括外层壳体2、内层壳体3、充电式锂电池4、电极片5、控制开关6和USB 口 7,其中,外层壳体2上有卡孔和USB 口 7,内层壳体3上有卡扣,通过内层壳体3上的卡扣可以将内层壳体3与外层壳体2完全扣紧结合;外层壳体2与内层壳体3的中间为空腔体;充电式锂电池4安装在内层壳体3与外层壳体2间的空腔体内;手机套I上的USB 口 7与充电式锂电池4相连接,用于给充电式锂电池4进行充电;电极片5由正极片和负极片组成,固定于内层壳体3表面,通过控制开关6与充电式锂电池4的正负极对应相连接;手机后壳上设置有与手机套I中的电极片5相对应的电极柱,与手机USB充电接口电联接,可通过手机套I中的充电式锂电池4对手机进行充电。
[0019]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与手机摄像头、耳机孔、充电插槽相匹配的通孔,使人们能够直接在有手机套的状态下拍照、插拔耳机、给手机充电等,方便使用。
[0020]进一步地,所述手机后壳上的电极柱穿透手机后壳的外表面,与手机套I上的电极片5直接接触,且与其相适配。
[0021]实施例2:
[002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手机套I上的USB 口 7与手机充电插口相一致,这样就可以采用同一个充电器进行充电,不必携带多条充电线,方便人们使用。
[0023]实施例3:
[002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电极片5与充电式锂电池4之间的控制开关6可设置为滑动式并外露于手机套外层壳体2,可一键式快速启动充电功能。
[0025]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包括手机套(I)和手机后壳,手机套(I)包括外层壳体(2)、内层壳体(3)、充电式锂电池(4)、电极片(5)、控制开关(6)和USB 口(7),其特征在于:外层壳体(2)上有卡孔和USB 口( 7),内层壳体(3)上有卡扣,通过内层壳体(3)上的卡扣可以将内层壳体(3)与外层壳体(2)完全扣紧结合;外层壳体(2)与内层壳体(3)的中间为空腔体;充电式锂电池(4)安装在内层壳体(3)与外层壳体(2)间的空腔体内;USB 口(7)与充电式锂电池(4)相连接;电极片(5)由正极片和负极片组成,固定于内层壳体(3)表面,通过控制开关(6)与充电式锂电池(4)的正负极对应相连接;手机后壳上设置有与手机套(I)中的电极片(5 )相对应的电极柱,与手机USB充电接口电联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壳体(2)和内层壳体(3)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与手机摄像头、耳机孔、充电插槽相匹配的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6)外露于手机套外层壳体(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套(I)上的USB 口(7)与手机充电插口相一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后壳上的电极柱穿透手机后壳的外表面,与手机套(I)上的电极片(5)直接接触,且与其相适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机充电的结构,包括手机套和手机后壳,手机套包括外层壳体、内层壳体、充电式锂电池、电极片、控制开关和USB口,其中,外层壳体与内层壳体的中间为空腔体;充电式锂电池安装在空腔体內;手机套上的USB口与充电式锂电池相连接;电极片由正极片和负极片组成,固定于内层壳体表面,通过控制开关与充电式锂电池的正负极对应相连接;手机后壳上设置有与手机套中的电极片相对应的电极柱,与手机USB充电接口电联接。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的手机的基础上设置增加了充电电路,这些结构的作用是手机电量低时,可通过控制开关给手机充电,这种结构设计不会使手机显得臃肿,同时也不需要随身带一个充电宝,更加方便和快捷。
【IPC分类】H02J7/00
【公开号】CN205195323
【申请号】CN201520861206
【发明人】艾柯
【申请人】西安凯倍耐特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