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8658发布日期:2023-03-17 21:3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技术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及系统。


背景技术:

2.网络信息安全威胁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普及和发展,日益受到有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在不同安全级别网域间进行高效安全的数据传输,成为了政府、军工、金融等重要涉密部门的迫切需要。由于敏感行业部门所构建的内部网络安全等级较高,数据往往需要跨网域对外传输,以实现不同行业、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在现有技术中,网络防火墙技术已无法全面应对日趋复杂的安全威胁,借助移动加密存储设备进行内、外网数据交换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外泄。gap技术(安全隔离网闸)的提出,使得数据可以在不同网域间物理与逻辑隔离的基础上进行可控地自主传输,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交互的效率和安全性。然而,该技术无法满足海量数据传输需要。此外,数据丢失、数据泄漏等因素也严重制约着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有必要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数据传输方法,既保证安全威胁被有效隔离在内网之外,又能确保数据从内网向外网传输过程中高效、及时和完整,从而为电子政务、互联网金融及国家安全等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江苏飞搏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名为《面向物理隔离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公开号:cn105847290a;公布日:2016年8月10日)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包括:前置子系统,前置子系统用于接收内网客户业务系统通过数据接口将要发送的原始业务数据,并将业务数据分拆为多个数据流,并对分拆的数据流进行加密处理,并将数据流转化为可显示的图案信息;成像设备,成像设备用于对图案信息进行显示;拍照设备,拍照设备用于对成像设备上的图案进行拍照;后置子系统,用于接收所述拍照设备发送的图案,并将图案进行解码转化为数据流,并将数据流进行解密、合并重组,形成原始业务数据,并通过数据接口发送给外网业务网络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可实现数据在不同安全级别的网域间安全、高效、可靠地传输。在具体使用时,一般在主机上安装软件实现前置子系统的功能,后置子系统也一般通过在移动终端或主机上安装软件来实现,并且多将成像设备和拍照设备封装在一个机箱里。
4.现有技术中的机箱,多为独立的箱体,由于成像设备尺寸一般都较大,并且拍照设备需要拍全成像设备上显示的图案,因此两者之间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这就导致机箱的体积较大,一般来说,机箱的体积与正常的主机机箱差不多。这样,用户在使用电脑时,主机机箱、数据摆渡系统机箱都需要用到,就非常的占用空间,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将主机机箱和数据摆渡机箱融合在一起,避免了双机箱占用体积过大的情况。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显示屏,第二腔室用于容纳拍摄装置,第三腔室用于容纳主机且主机和第三腔室构成抽拉式配合;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位于第三腔室的两侧使得主机抽出第三腔室时第二腔室内的拍摄装置可拍摄到第一腔室内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
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前述机箱的用于数据摆渡的系统,将主机机箱和数据摆渡机箱融合在一起,避免了双机箱占用体积过大的情况。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数据摆渡的系统,包括主机、显示屏以及拍摄装置,主机上待发送的数据经过编码模块编码后在显示屏上以点阵图像或二维码的形式显示,拍摄装置拍摄显示屏上的图像后进行通过解码模块解码后输出,所述的主机、显示屏、编码模块、拍摄装置以及解码模块安装在如前所述的机箱中。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上述两个方案均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三个空腔,使得在一个机箱中同时容纳了显示屏、拍摄装置以及主机,并且容纳主机的第三腔室和机箱构成抽拉式配合,在正常使用时,让主机容纳在第三腔室内部,机箱的体积与正常的主机机箱体积相当;偶尔需要使用数据摆渡功能时,只需要抽出主机,让第三腔室内呈中空状,拍摄装置就可以拍摄到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
附图说明
10.图1是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顶板、其中一个侧板和固定单元、遮光板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12.图3是顶板、其中一个侧板和固定单元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13.图4是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14.图5是其中一个侧板和固定单元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15.图6是侧板结构示意图;
16.图7是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7.图8是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9是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10是用于数据摆渡的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21.参阅图1、图2和图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摆渡的机箱,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显示屏503,第二腔室用于容纳拍摄装置504,第三腔室用于容纳主机501且主机501和第三腔室构成抽拉式配合;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位于第三腔室的两侧使得主机501抽出第三腔室时第二腔室内的拍摄装置504可拍摄到第一腔室内显示屏503上显示的内容。通过设置三个空腔,使得在一个机箱中同时容纳了显示屏503、拍摄装置504以及主机501,并且容纳主机501的第三腔室和机箱构成抽拉式配合,在正常使用时,让主机501容纳在第三腔室内部,机箱的体积与正常的主机机箱体积相当;偶尔需要使用数据摆渡功能时,只需要抽出主机501,让第三腔室内呈中空状,拍
摄装置504就可以拍摄到显示屏503上显示的内容。
22.参阅图3,三个空腔的设置方式有很多种,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该机箱包括顶板100、侧板200以及固定单元300,所述的侧板200和固定单元300均设置有两个,顶板100和两个侧板200围合构成第三空腔,其中一个固定单元300和侧板200之间构成第一腔室,另一个固定单元300和侧板200之间构成第二腔室。通过顶板100、侧板200以及固定单元300来构成三个腔室,非常方便拆卸和安装,降低了该机箱的加工成本。
23.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板100位于水平面内且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1,顶板100的结构如图4所示。侧板200的板面垂直布置且其上方设置有第一侧板翻边210,第一侧板翻边21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1;顶板100的第一安装孔101和侧板200的第二安装孔21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侧板200的两条竖向边缘朝向内侧设置有第二侧板翻边220,侧板200的结构如图6所示。同一个侧板200上的两个第二侧板翻边220之间的距离与主机501的长度相吻合,两个侧板200同一侧的两个第二侧板翻边220之间的距离小于主机501的宽度,按照这样的尺寸进行设置,使得侧板200以及第二侧板翻边220将主机501夹持住,从而实现机箱和主机501之间的抽拉式配合。
24.参阅图8,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单元300包括扁平状的盒体310,盒体310固定安装在侧板200上且盒体310的盒口朝向侧板200,盒体310和侧板200构成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设置盒体310以后,可以方便的安装显示屏503和拍摄装置504。在安装的时候,可以先将显示屏503和拍摄装置504安装在盒体310上,再将盒体310安装在侧板200上,盒体310和侧板200组合状态如图5所示。
25.参阅图7,进一步地,所述的盒体310为方形板以及方形板四周设置的翻边,该翻边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311;第二侧板翻边220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21,侧板200的第三安装孔221和盒体310翻边上的第四安装孔31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翻边之间通过l型固定片320和螺丝紧固。盒体310由方形板以及方形板四周设置的翻边,这样就可以由金属板材压制而成,加工起来更为方便。第一侧板翻边210上设置有用于避开螺帽的槽口212;盒体310底部开设有方形孔和圆孔分别用于露出显示屏503和拍摄装置504,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一个盒体310的底部开设的是方形孔,方形孔的大小保证露出显示屏503,另一个盒体310的底部开设的是圆孔,圆孔的大小保证露出拍摄装置504。
26.参阅图9,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单元300还包括垫板330,垫板330位于盒体310的底部且其四个顶角被l型固定片320固定;垫板330上设置有凸起331方便安装l型固定片320、显示屏503、编码模块502、拍摄装置504以及解码模块505,图9中未示出凸起,这个凸起具体根据各模块的结构和安装方式来设置,设置垫板330之后,可以方便的安装固定其他零部件。垫板330上开设有方形孔和圆孔分别用于露出显示屏503和拍摄装置504,这个方形孔和圆孔和盒体310上的方形孔和圆孔位置和形状吻合,且作用相同。垫板330的设置,除了方便安装各部件,还能将l型固定片320进行初步固定,方便后续通过螺丝紧固l型固定片320和盒体310。
2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遮光板400,遮光板400铰接在顶板100或侧板200或固定单元300上,机箱提起时遮光板400在重力作用力下自然下垂至遮光板400、顶板100、侧板200三者互相垂直的状态且三者围合成第三腔室。通过顶板100和侧板200构成的第三腔室有两个侧面没有遮挡,环境光会影响到显示屏503上内容的显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传输
的可靠性,我们设置了遮光板400,对第三腔室的另外两者侧面也进行了遮挡,再加上第三腔室的下方由主机进行遮挡,这样第三腔室本身就形成一个暗盒,避免了环境光的影响。
28.进一步地,所述的垫板330朝向盒体310一侧设置有凸柱332,盒体310的底部开设有通孔312共凸柱332穿过;凸柱332延伸至遮光板400上开设的孔洞401中从而实现遮光板400和固定单元300的铰接。
29.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板100、侧板200、盒体310均由金属板状材料一体压制而成,这样加工起来更方便且加工成本较低。顶板100上方安装有便于握持的提手102,方便抽拉机箱。遮光板400包括呈“田”字型的筋条402以及筋条402之间的薄板403构成,筋条402用于在机箱提起时将机箱撑起在主机501上方,这里的筋条402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薄板403则主要起到遮光的作用。垫板330和遮光板400均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这样加工起来更加的方便。
30.参阅图1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摆渡的系统,包括主机501、显示屏503以及拍摄装置504,主机501上待发送的数据经过编码模块502编码后在显示屏503上以点阵图像或二维码的形式显示,拍摄装置504拍摄显示屏503上的图像后进行通过解码模块505解码后输出,所述的主机501、显示屏503、编码模块502、拍摄装置504以及解码模块505安装在如前所述的机箱中。因为采用了上述结构的机箱,因此,该系统的有益效果与机箱的有益效果一致,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31.该系统中,编码模块502和解码模块505不是必须的,因为编码模块502的功能可以通过在主机501中安装软件来实现,解码模块505也可以在接收的终端中安装软件来实现,只是这样做,就需要安装软件。因此本系统中,将这两部分功能独立成硬件电路,集成在机箱中,让用户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