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话短信系统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763345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话短信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通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固定电话网络实现短消息传输的系统及其方法。
处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人们要求采取多种通讯方式实现信息交互。电话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通讯工具,不论是固定电话还是移动电话,其最基本的功能都是进行话音通讯。但人们在进行通讯时,并非都需要话音通讯,有时使用人并不想进行话音通讯或者只是简单的联系,这时简短的留言即可满足。当移动电话实现了短消息通讯后,给移动电话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移动电话的使用数量毕竟是远远少于固话电话的使用数量,而且移动网络的短消息技术并未覆盖固定电话网络终端。因此,若是能开发出能够使用固定电话机收、发短消息的技术,将极大地方便人们的信息带来极大的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在固定电话网络上传输短消息的固话短信系统,该固话短信系统利用信令通道传送短消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固定电话网络上基于信令通道传送短消息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固定电话收、发短消息。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实现通过固定电话网络传输短消息的固话短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固话短信系统包括整合于局域网中的短消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和下发短消息;短消息数据库,用于临时存储所述短消息收发模块所接收的短消息;业务交换点,作为用户进入本系统的接入点,在所述短消息收发模块接收短消息时,其与终端之间建立话音通道以传输信息;业务控制点,当下发短消息时,控制短消息在固定电话网络的信令通道中传送。
在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固话短信系统中,还包括用于存储用户信息的用户资料库。
在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固话短信系统中,在所述话音通道中传输的信息包括短消息内容、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
在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固话短信系统中,所述短消息数据库将临时存储于其中的短消息建立成队列,以决定这些短消息下发的先后顺序。
在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固话短信系统中,所述短消息收发模块在下发短消息时,首先扫描所述短消息队列,并取得将要立即下发的短消息的目标地址信息。
在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固话短信系统中,所述业务控制点把将要立即下发的短消息附加于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通过上述的固话短信系统实现通过固定电话网络传输短消息的方法,该固话短信系统置于固定电话网络中作为短消息中心,且固定电话网络中连接有端局交换机和若干电话终端,该方法采用短消息存储转发的机制,包括以下步骤短消息提交和短消息下发,其特征在于,短消息下发是利用信令通道进行传送的。
在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述电话终端预先设定本地或本区域的短消息中心的特服号码。
在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述短消息提交包括以下步骤源电话终端根据设置的特服号码自动向所述短消息中心拨号呼叫;业务交换点给出接通话路的响应,并在电话终端与业务交换点之间建立话音通道;源电话终端将目标电话终端号码和短消息内容通过所述话音通道传送给短消息收发模块。
在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还包括步骤将提交到短消息中心的短消息存储于所述短消息数据库中,并将存储在该短消息数据库中的短消息建立队列。
在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述短消息下发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短消息收发模块扫描所述短消息队列以决定短消息下发的先后顺序;短消息收发模块取得将要立即下发的短消息的目标电话终端号码;所述业务控制点把该条短消息内容嵌入到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中;短消息收发模块根据所取得的目标电话终端号码向目标电话终端呼叫,并同时通过信令通道下发含有短消息内容的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给端局交换机;
端局交换机从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中解析出主叫识别信息,并传送给目标电话终端;目标电话终端从主叫识别信息中分离出短消息,并存储显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也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通过上述的固话短信系统实现通过固定电话网络传输短消息的方法,该固话短信系统置于固定电话网络中作为短消息中心,且固定电话网络中连接有端局交换机和若干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源电话终端自动向所述短消息中心拨号呼叫;业务交换点给出接通话路的响应,并在电话终端与业务交换点之间建立话音通道;源电话终端将目标电话终端号码和短消息内容通过所述话音通道传送给短消息收发模块;短消息收发模块将接收到的短消息存储在所述短消息数据库中,并将存储在该短消息数据库中的短消息建立队列;短消息收发模块扫描所述短消息队列,并取得将要立即下发的短消息的目标电话终端号码;所述业务控制点把该条短消息内容嵌入到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中;短消息收发模块根据所取得的目标电话终端号码向目标电话终端呼叫,并同时通过信令通道下发含有短消息内容的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给目标电话终端;目标电话终端解析出短消息并显示。
在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述电话终端预先设定本地或本区域的短消息中心的特服号码。
在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端局交换机首先收到短消息收发模块下发的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后,从其中解析出主叫识别信息,并传送给目标电话终端;目标电话终端从主叫识别信息中分离出短消息,并存储显示。
实施本发明提供的固话短信系统及其方法,具有接续速度快、短消息中心可合理布局、方便开展全网服务,并且易于与移动短消息中心互联等特点。
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点。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固话短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固话短信系统置于固定电话网络中的业务实现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固话短信系统和方法实现短消息收、发流程图。
请参阅图1所示的固话短信系统100,其包括短消息收发模块10、短消息数据库20、用户资料库30、业务交换点40和业务控制点50,该五个部分整合于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中形成系统,且该系统中是以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短消息收发模块10具有两个职能接收电话终端(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短消息并存储到系统的短消息数据库20中;定时下发短消息数据库20中暂存的短消息给目标电话终端,直到送出为止。该短消息收发模块10是功能软件,在实际使用中相当于网关,其可以运行在PC服务器或小型机上,操作系统可以选择NT或UNIX。短消息收发模块的设备配置和操作系统的选择取决于业务处理量和可靠性的要求。
短消息数据库20用于临时存储所述短消息收发模块10接收的电话终端下发的短消息。该短消息数据库20中建立有一个短消息队列,该短消息队列根据先进先出的原理,决定临时存储在该短消息数据库20中的短消息的下发顺序,所述短消息收发模块10循环扫描短消息队列,依次下发短消息。
用户数据库30用于存放终端用户的属性信息,包括各终端的电话号码和各终端用户的姓名等信息。该用户数据库30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对用户权限的设制,用户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先通过验证,这在系统对用户的使用进行计费尤为重要。当然,如果运营商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使用该固话短信系统100,即用户收、发短消息免费,则该用户数据库也可以不要。另外,该用户数据库30还可以用于存放用户的其他资料,比如使用费清单和运营商认为需要存放的信息。
业务交换点(Service Switching Point,简称SSP)40和业务控制点(Service Control Point,简称SCP)50是在固定电话网络上设置的新功能节点。该业务交换点40是用户进入该固话短信系统100的接入点,相当于本地交换机,其一般包含业务交换功能和呼叫控制功能,并具有检测业务呼叫的能力,在检测到业务时向业务控制点SCP 50报告,并能根据业务控制点SCP 50发来的控制命令进行呼叫接续,从而完成任务。在本发明中,该业务交换点SSP 40主要作为短消息收发模块10接收短消息的接入点。当电话终端发送短消息时,在该电话终端与业务交换点SSP 40之间建立话音通道,并以所述短消息收发模块10作为该话音通话上的接收网关,在话音通道上以半双工方式传送短消息。
业务控制点(Service Control Point,简称SCP)50包括业务控制功能和业务数据功能两大部分,是网络中业务逻辑和数据集中的控制点,在业务控制点SCP 50中驻存有业务逻辑程序和为完成业务所需的相关客户数据及网络的有关数据。当短消息收发模块10自动下发临时存储于短消息数据库20中的短消息时,业务控制点SCP 50运行相应的业务逻辑程序,并根据需要在用户资料库30中查询有关的用户信息,经过验证后进行地址翻译,并把短消息嵌入电话信令消息的带有附带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nitial address message withadditional information,简称IAI)中。
固话短信系统100实质上是作为固定电话网络上的短消息中心,同时作为固定电话网络的一个信令点SP,如图2所示。固话网络短消息业务是电话终端之间的一种点对点消息传送业务,为了实现固话网络短消息业务,需要在固话网络建设短消息中心,即将固话短信系统100设置于固话网络中,该固话短信系统100作为短消息中心负责电话终端短消息业务的存储转发。目前电信网络将电话网和信令网分开建设,我国采用的七号信令网分为3级结构,即由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和信令点SP组成。HSTP负责转接它所汇接的LSTP和SP的信令消息,LSTP负责转接它所汇接的SP的信令消息,SP是信令网传送各种信令消息的源点或目的地点。固话短信系统100作为固定电话网络中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短消息中心,其业务交换点SSP 40与电话网的市级局C3相连接,而其业务控制点SCP 50则连接到信令网的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由LSTP负责转接业务控制点SCP 50通过短消息收发模块10所下发的信令消息。
图2中所示连接于固定电话网络中转接网C4的终端1和终端2,为可以接收、发送文字信息的信息电话机,即要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短消息业务的一个条件是终端电话是可以接收和发送,并能显示文字信息的信息电话机,比如黎明网络有限公司生产的LM2188型信息电话机;而对于不能接收和发送文字信息的普通电话机则不能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短消息业务。
通过固话短信系统100实现的短消息业务采用短消息存储转发的机制,将固定电话网上的点对点短消息业务解析成两步操作发端电话向固话短信系统100发送短消息(即短消息提交)和收端电话从固话短信系统100接收短消息(即短消息下发)。
1.短消息提交电话终端发送短消息实质是短消息提交。要实现点对点短消息,电话终端需要预先设定本地或本区域的固话短消息中心的特服号码。电话终端发送短消息时,电话终端根据设置的特服号码自动拨通固话短消息中心,即固话短信系统100。短消息收发模块10接收该条短消息,并且业务交换点SSP 40作为短消息进入固话短信系统100的接入点,即在电话终端和信令交换点SSP 40之间建立话音通道,从电话终端发出的短消息经调制成数字信号后在话音通道上以半双工方式传送,上行采用双音多频DTMF方式或频移键控FSK方式,下行采用频移键控FSK方式。
所述在话音通道中传送的数字信号不仅包括有电话终端发出的短消息内容,而且还包括有目标地址和源地址的电话终端号码。短消息收发模块10接收到电话终端发送的短消息后,并连同短消息的目标和源地址电话终端号码转存在短消息数据库20中。
2.短消息下发短消息下发是个自动过程。短消息收发模块10所收到并转存于短消息数据库20中的短消息均进入短消息队列,短消息收发模块10循环扫描短消息队列,根据短消息到到达的先后顺序依次下发短消息。短消息在下发时,短消息收发模块10首先取得该条短消息的目标地址的电话终端号码,系统自动生成信令格式的初始地址消息,并将该目标电话终端号码插入其该初始地址消息中。本发明采用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因为IAI具有扩展性,并可以附加其他数据内容。
信令控制点SCP 50将所要发送的短消息数据嵌入到所述生成的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中,并通过信令通道进行传送,该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的附加信息就是源电话终端发出的短消息内容。目标地址电话终端的端局交换机(Local switch,简称LS)收到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后,将该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中附加的短消息内容下发给目标电话终端,并采用GR-30-CORE标准传输,而电话终端以频移键控FSK方式接收。
一次呼叫的第一个消息总是IAM或IAI,即初始地址消息或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而本发明采用的是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由于源电话终端发出的短消息内容是附带于IAI中进行传送的,而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是以信令单元的形式在信令通道中传送,所以短消息的内容就随着电话用户消息以信令格式在信令通道上传送,也就是短消息内容实现了在信令通道中传送。目标电话终端在收到IAI时不会振铃,而自动进行检测和识别,当检测到该电话用户信息中附带有短消息内容时,则继续不振铃,进入短消息接收状态,并自动接收该短消息。这样,就实现了利用信令通道对短消息进行传输,且电话终端在不需要摘机的情况下接收短消息。
短消息的收、发流程如图3所示,并请一并参照图2。电话终端在提交短消息时其流程如下1.源电话终端1向目标电话终端2发送短消息,源电话终端1根据设置的特服号码自动向短消息中心拨号并呼叫,端局交换机LS1收到电话终端1的呼叫后选择路由,将呼叫接续到业务交换点SSP 40;2.若业务交换点SSP有空闲信道和处理能力,给出接通话路的响应;3.源信息电话1和业务交换点SSP 40接通话路,并在电话终端1与业务交换点SSP 40之间建立话音通道,电话终端1将目标电话终端2的地址号码和短消息内容传送给短消息收发模块10,该短消息收发模块10将其储存在短消息数据库20上;4.源电话终端1给出拆线请求,也可以由业务交换点SSP 40请求拆线;5.业务交换点SSP 40确认拆线。
目标电话终端接收短消息或下发短消息时的流程如下1.短消息中心下发短消息,短消息收发模块10首先取得该条短消息的电话终端2的电话号码,系统自动生成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且业务控制点SCP 50将短消息内容嵌入到该IAI中;业务控制点SCP 50控制短消息收发模块10向电话终端2发出呼叫,并下发含有短消息的IAI给端局交换机LS2,该端局交换机LS2解析出主叫识别CID信息;2.端局交换机LS2传送主叫识别CID信息给目标电话终端2,电话终端2从主叫识别CID信息中分离出短消息,并存储显示。
利用本发明固话短信系统,在不改造现有电信网络的基础上,建立短消息中心,并利用信令网传输短消息效率高、可靠性强和容量大等特点,实现短消息业务,使固定电话机可以收、发短消息。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现通过固定电话网络传输短消息的固话短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固话短信系统包括整合于局域网中的短消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和下发短消息;短消息数据库,用于临时存储所述短消息收发模块所接收的短消息;业务交换点,作为用户进入本系统的接入点,在所述短消息收发模块接收短消息时,其与终端之间建立话音通道以传输信息;业务控制点,当下发短消息时,控制短消息在固定电话网络的信令通道中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话短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存储用户信息的用户资料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话短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话音通道中传输的信息包括短消息内容、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话短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数据库将临时存储于其中的短消息建立成队列,以决定这些短消息下发的先后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话短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收发模块在下发短消息时,首先扫描所述短消息队列,并取得将要立即下发的短消息的目标地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话短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控制点把将要立即下发的短消息内容嵌入到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中。
7.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话短信系统实现通过固定电话网络传输短消息的方法,该固话短信系统置于固定电话网络中作为短消息中心,且固定电话网络中连接有端局交换机和若干电话终端,该方法采用短消息存储转发的机制,包括以下步骤短消息提交和短消息下发,其特征在于,短消息下发是利用信令通道进行传送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话终端预先设定本地或本区域的短消息中心的特服号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提交包括以下步骤源电话终端根据设置的特服号码自动向所述短消息中心拨号呼叫;业务交换点给出接通话路的响应,并在电话终端与业务交换点之间建立话音通道;源电话终端将目标电话终端号码和短消息内容通过所述话音通道传送给短消息收发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将提交到短消息中心的短消息存储于所述短消息数据库中,并将存储在该短消息数据库中的短消息建立队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下发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短消息收发模块扫描所述短消息队列以决定短消息下发的先后顺序;短消息收发模块取得将要立即下发的短消息的目标电话终端号码;所述业务控制点把该条短消息内容嵌入到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中;短消息收发模块根据所取得的目标电话终端号码向目标电话终端呼叫,并同时通过信令通道下发含有短消息内容的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给端局交换机;端局交换机从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中解析出主叫识别信息,并传送给目标电话终端;目标电话终端从主叫识别信息中分离出短消息,并存储显示。
12.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话短信系统实现通过固定电话网络传输短消息的方法,该固话短信系统置于固定电话网络中作为短消息中心,且固定电话网络中连接有端局交换机和若干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源电话终端自动向所述短消息中心拨号呼叫;业务交换点给出接通话路的响应,并在电话终端与业务交换点之间建立话音通道;源电话终端将目标电话终端号码和短消息内容通过所述话音通道传送给短消息收发模块;短消息收发模块将接收到的短消息存储在所述短消息数据库中,并将存储在该短消息数据库中的短消息建立队列;短消息收发模块扫描所述短消息队列,并取得将要立即下发的短消息的目标电话终端号码;所述业务控制点把该条短消息内容嵌入到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中;短消息收发模块根据所取得的目标电话终端号码向目标电话终端呼叫,并同时通过信令通道下发含有短消息内容的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给目标电话终端;目标电话终端解析出短消息并显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话终端预先设定本地或本区域的短消息中心的特服号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端局交换机首先收到短消息收发模块下发的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后,从其中解析出主叫识别信息,并传送给目标电话终端;目标电话终端从主叫识别信息中分离出短消息,并存储显示。
全文摘要
一种可实现通过固定电话网络传输短消息的固话短信系统及其方法,该固话短信系统包括短消息收发模块、短消息数据库、用户资料库、业务交换点SSP和业务控制点SCP;系统在实现短消息业务时采用短消息存储转发的机制,包括短消息提交和短消息下发,其中短消息提交是通过话音通道进行传送,而短消息下发则是通过信令通道进行传送。
文档编号H04L12/28GK1395392SQ0112176
公开日2003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6日
发明者邓一辉, 王金成, 陈安民, 贾奎, 李志强 申请人:黎明网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