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速率分组数据传输中带有软组合的混合arq方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324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速率分组数据传输中带有软组合的混合arq方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蜂窝无线通信网络;具体而言是在这种蜂窝无线通信网中可靠地传输高速数据的方法。
2.相关技术无线网络是众所周知的。在世界上许多人口众多的地区,蜂窝无线网络都支持无线通信服务。卫星无线网络已知是支持地球大部分表面区域的无线通信服务。尽管最初构建无线通信网络是为了进行话音通信,但它现在却也被要求来支持数据通信。
随着因特网被接受和被广泛应用,对数据通信服务的需求也激增。尽管数据业务过去已经通过有线连接来进行,但现在无线用户要求其无线单元也支持数据通信。现在,许多无线用户期望能够使用其蜂窝电话、无线个人数字助理、无线链接的笔记本电脑、和/或其他无线设备来进行“网上冲浪”、访问电子邮件、并完成其他数据通信活动。对于无线网络数据通信的需求只会随着时间而增长。于是,为了满足这些新涌现的数据服务需求,当前正在创建/修改无线网络。
在使用无线网络提供数据通信服务时,存在严重的性能问题。设计无线网络最初用于满足定义明确的话音通信需求。一般而言,话音通信所需持续带宽,具有最小的信噪比(SNR)和连续性要求。而数据通信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能要求。数据通信的典型特点是突发、不持续、并在其活动期间需要相对较高的带宽。为了理解在无线网络中进行数据通信的难度,可考虑蜂窝无线网络的结构和操作。
蜂窝无线网络包括在各自服务覆盖区域中与用户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典型地包括多个分布在整个服务覆盖区域中的基站,每个基站支持在各自小区(或扇区集合)中的无线通信。基站耦合到基站控制器(BSC),每个BSC伺服多个基站。每个BSC都耦合到一个移动交换中心(MSC)。每个BSC还典型的直接或间接耦合到互联网。
在操作方面,每个基站与多个运行在其小区/扇区中的用户终端进行通信。耦合到基站的BSC在MSC和伺服基站之间对话音通信进行选路。MSC把该话音通信选路到另一个MSC或PSTN。BSC在伺服基站和分组数据网络之间路由数据通信,这个分组数据网络可能包括或者耦合到因特网。
在基站和MS之间的无线链路由众多操作标准中的一种来进行定义,如AMPS、TDMA、CDMA、GSM等。这些操作标准以及新的3G和4G操作标准定义了分配、建立、服务和拆除无线链路的方式。这些操作标准必须阐明那些在服务于话音和数据通信中令人满意的操作。
从基站到用户终端的传输被称为“前向链路”传输,而从用户终端到基站的传输被称为“反向链路”传输。一般而言,在前向链路上传输的数据量大于在反向链路上传输的数据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数据用户典型的发出命令来请求像万维网服务器等数据源的数据,而万维网服务器向用户终端提供数据。
从基站向用户终端或者从用户终端向基站传送高速分组数据(HSD)会因各种原因而受到错误的损害。在有较低的比特能量与噪声功率频谱密度之比(Eb/No)的应用中,错误会特别严重。在这些情况中,单单传统的前向纠错(FEC)(如卷积编码)通常不能满足操作所要求的最大误码率(BER)。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把FEC方案与像自动重传请求(ARQ)等数据重传方案组合起来,以提高性能。这种FEC和ARQ的组合通常称为混合ARQ。
一般而言有三类混合ARQ技术。第一类混合ARQ方案在每个所传分组中包括数据以及用于检错和纠错的奇偶校验比特。如果在接收机检测到不可纠正的错误,则拒绝所接收分组并请求重传。发送机以相同的数据速率再次发送原始分组。这种方案的不利之处在于即使不可纠正的分组中可能包含一些有用的信息,译码器仍将其抛弃。
在第二类混合ARQ方案中使用了码凿孔的概念。第一次传送的分组包含数据以及一些用于译码的奇偶校验比特。如果本次传送没被正确接收,则存储数据并请求重传。然后,发送机发送先前由凿孔过程删除的补充比特。然后接收机把所存储的数据与所接收的比特组合起来,产生较低速率的译码。如果组合译码失败,则重复此过程直到译码速率降到母码的速率。于是,第二类混合ARQ方案比第一类混合ARQ方案更有效率,因为它使用了所有收到的数据。
第二类混合ARQ方案的一个严重缺陷在于每个重传的分组不独立包含足以对数据进行译码的信息。例如,如果最初传送的数据分组受到头标错误的损害,则奇偶校验比特的重传将无济于事,且数据不能得到恢复。第二类混合ARQ方案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第二类混合ARQ方案也可以称为递增冗余方案。
在第三类混合ARQ方案中选择了一个开始编码速率来匹配信道噪声条件,而且在译码之前把各次互补的传输组合起来。尽管译码器不必依赖先前收到的序列用于译码,但这些序列仍可以用于提高编码的性能。对此方案已推荐互补卷积码为FEC码。
另一为解决这种传输缺陷而发展的技术涉及最近发展起来的加速编码(turbo code)方法。用于FEC的加速编码已经证明对有噪声信道中传送的被损数据进行纠正是很有效的。一种加速编码的形式就是连接卷积编码(PCCC)。加速编码对数据比特块的处理是使用一个发送的加速编码器对数据块进行编码、并使用一个接收加速译码器对该被编码的块进行译码。对于数据传输(和话音传输),数据流被划分为N数据比特的块或数据分组,而且加速编码处理各个数据分组。原始数据比特作为输入被提供给加速编码器。加速编码器通常包括两个卷积递归编码器,它们一起提供一个含有系统数据比特(来自所提供的原始数据比特)和附加奇偶校验比特的输出(码字)。
第一编码器对该输入的系统数据比特进行操作,并输出含有系统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的编码比特。加速编码器还包含一个交织器,能在把数据比特馈入第二编码器之前交织该系统数据比特。第二编码器对该交织的数据比特进行操作,并输出含有奇偶校验比特的编码比特。该第一和第二编码器的输出被同时处理并以传输块的形式被发送到接收机译码器,然后该译码器对传输块进行译码来产生译码的数据比特。
上述每种ARQ方案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于是需要一种改进的混合ARQ方案来克服这些缺点。此外还需要一种能有效用于加速编码操作的改进混合ARQ方案。
发明概要为了克服前述现有操作的缺点,一种根据本发明而构建的系统和方法使用了高速数据应用的自适应速率传输程序,以使总体数据吞吐量最大化。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还提供了一个能使重传最小化并有效使用空中接口的传输数据程序。而且,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一个能灵活地把后来的数据重传与初始传输的先前重传组合起来的传输程序,从而提高了信噪比和总体传输效率。而且,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还提供了一个传输程序,尤其利于在给定时刻传输信道不共享而是属于特定用户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数据分组在可变速率信道上从发送机向接收机传输。此操作包括以第一数据传输速率在第一传输块中传输第一传输块部分和第二传输块部分。接收机一旦收到,就在第一次译码中对第一传输块进行译码。如果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则发送机在第二次传输中以不同于第一传输速率的第二传输速率来传输该第一传输块部分。然后,对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进行软组合和译码。如果本次译码没有成功,则以不同于第一传输速率的第二传输速率传输该第二传输块部分。然后所有的传输块进行软组合和译码。这些操作可以扩展到以不同传输速率的其他传输、对所有收到的传输块进行软组合、并进行译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第一次传输包括可以在可变速率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第一次传输在第一次译码中以第一译码速率进行译码。如果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则进行包括数据比特和第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次传输,其中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不同于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然后第一次和第二次传输进行软组合来形成第一组合传输,接着在第二次译码中以第二译码速率对其进行译码。如果第二次译码没有成功,则根据此实施方案的操作可以扩展为重传数据比特和其他奇偶校验比特。然后把所有收到的数据和奇偶校验比特组合起来,并尝试用与所含奇偶校验比特数相当的译码速率来译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案,含有一组数据比特的第一次传输可以在可变速率信道上进行传输。然后在第一次译码中以第一译码速率对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如果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则以小于第一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二编码速率进行含有该组数据的第二次传输。然后第一次传输和第二次传输进行软组合来形成第一组合传输,并在第二次译码中以第二译码速率对其进行译码。如果第二次译码没有成功,则以另一编码速率进行另外的传输,并以适当的译码速率进行译码。如果译码没有成功,则对所有收到的传输进行软组合,并以适当的译码速率执行对组合传输的译码。这些操作一直重复到出现成功的译码。
本发明还有一个实施方案概括了上面所建议的方法,以通过使用在上面第一实施方案中提及的可变数据速率选项和在后来实施方案中提及的可变编码速率选项提供自适应编码,而生成任意速率的编码。这个实施方案的扩展产生了明显的效率因为改进的信道条件提高了传输数据速率,从而允许使用各种选择,如通过重复而引入其他冗余、或者复用向用户重传的数据和新的数据。
在所给出的实施方案中,在接收机可进行部分或全部的软组合,这取决于由于该可变速率信道而是否重传部分或全部数据比特。
在根据本发明的某个操作中,一个基站作为发送机,而一个用户终端作为接收机。而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操作中,用户终端作为发送机,基站作为接收机。于是,本发明可以实现在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操作中。这里的描述应当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看。
在结合附图浏览了本发明特定实施方案的下列描述之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显而易见。
附图简述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而构建的蜂窝无线网络的部分系统框图。
图2是说明BER对于不同数据传输速率作为Eb/No的函数的图解。
图3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传输和重传数据分组的数据传输速率。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进行操作的流程图。
图5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传输和重传数据分组。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进行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用于本发明第二和第三实施方案的加速译码器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用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示例凿孔程序的凿孔表。
图9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传输和重传数据分组。
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进行操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用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示例凿孔程序的凿孔表。
图1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所构建基站的框图。
图1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所构建用户终端的框图。
附图详述图1是说明按照本发明运行的蜂窝系统100的一部分的系统框图。所示的蜂窝系统100的基础设施包括一个基站102和一个网络基础设施104。这些部件通常都是众所周知,且将仅在它们涉及本发明示教时会对其进行描述。蜂窝系统100的运行可遵循任意不同的行业标准协议(或专有协议),该协议已经依照本发明的示教进行修改,尤其是例如,像IS-85B、IS-2000、3GPP、W-CDMA和其他CDMA标准等各种CDMA标准,以及像IS-136等的TDMA标准。
基站102在相应的地理区域(如小区或扇区)内提供无线服务,并伺服多个用户终端106~122。一些用户终端(如话音终端118、120和122)用于话音通信。而替代地其他用户终端(如台式电脑106、膝上电脑108、可穿戴电脑110、数据终端112、自动售货机114以及信用卡终端116)用于数据通信。在服务于数据通信期间,基站102在前向链路上向用户终端106~122传输分组数据。而用户终端106~122在反向链路上向基站102传送分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操作能提供数据比特的有效传输,它使用一个程序来在传输失败时调整数据传输速率或对数据编码,且因而提高分组数据传输的效率。典型地,根据本发明地操作将会在前向链路上实现。但是,本发明的原则也可以应用到反向链路传输上。本发明通过两种可行的方法提高了传统分组数据重传的效率。首先,不丢弃初始传输分组(已被损坏),当改而把它与重传分组组合来进一步提高信噪比。其次,用降低的编码速率传送所重传的分组,以提高冗余和因此提高纠错能力。一般而言,这两种方法可以组合起来。
本发明可以根据例如三类自动重传请求(ARQ)方案来实现。在第一方案中,每次重传都要降低分组数据传输速率,而重传的分组与部分先前传输的分组相组合。在第二方案中,分组数据速率保持恒定,而重传的数据分组与先前的传输进行组合来降低所生成编码的速率。在第三方案中,编码速率在与可自译码重传的软组合中逐步降低。当然,本发明设想可以用不同方式组合三种方案。
图2通过示例说明了数据传输的误比特率(BER),它是对于加速编码传输中各种数据传输速率的比特能量与噪声功率频谱密度之比(Eb/No)的函数。在图2中,编码速率对于不同数据传输速率保持恒定。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增加,实现给定BER所需的Eb/No变得更大。因此,如果传输由于低劣的载波干扰比(C/I)而失败,则以较低的传输速率进行重传会降低BER并提高重传成功的可能性。例如,传输速率减半会使信噪比加倍,从而改进BER。
根据本发明把多次传输的比特组合起来。保留第一次传输中的传输块比特并把第一次传输中的传输块与重传中的传输块组合起来,也会提高组合结果的信噪比。以此方式,通过把第一次传输中的比特与重传中的比特组合起来,对第一次传输和重传中传输块的各自传输比特进行加权平均的软估算,最终生成了组合传输块。对组合传输块进行译码所生成的BER比对单独传输块进行译码要低。下面会描述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案。
图3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传输和重传数据分组的数据传输速率。根据第一实施方案,数据传输速率只是在后来各次的数据重传中降低,并且可选地把初始数据分组的部分传输块与后来所传输数据分组中的那个传输块部分组合起来。当使用加速编码时,对于不同数据速率需要不同的Eb/No之比来满足特定BER。一般而言,就像图3中所指出的,实现特定BER所需的Eb/No会随着降低速率的重传而降低。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次传输包括在单个传输时隙中传输的第一传输块部分A0,以及第二传输块部分B0。该第一和第二传输块两部分一起组成该传输块。一般而言,传输块除了数据比特外还可能包括奇偶校验比特。如果传输失败,则在第二次传输(第一次重传)中以第一次传输速率的一半重传数据。当然,第一次重传的速率也可能不是第一次传输速率的一半,但应当小于第一次传输的速率,以降低BER从而提高重传成功的可能性。
如图3所示,第二次传输可能在两个传输时隙中进行传输,其中在第一传输时隙中传输第一传输块部分,而在第二时隙中传输第二传输块部分。于是,第二次传输中包括第一部分,即第一传输块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即第二传输块部分。但是,尽管第一传输块部分A1以及第二传输块部分B1的传输如图所示位于相邻的时隙中,但是通常情况并非如此,这些传输可能会在不相邻的时隙中。
使用软组合把第一次传输和第二次传输组合起来。软组合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其中一些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根据某种软组合技术,把一种模拟波形的量化表示与另一种模拟波形的量化表示组合起来。但是,这种软组合必须考虑每种模拟波形的数据速率并且必须补偿任何差别。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示教也可以使用其他软组合技术。
本实施方案引入了部分软组合的概念,其中在请求第二次传输的下一部分之前,基于信道条件重传并组合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通过在某些情况下使得不要求重传全部数据就能实现成功译码,部分软组合引入了重要的益处。
如果第二次传输失败,则数据传输速率在第三次传输(第二次重传)中再次减半,并且如图3所示,在两个传输时隙中传输第一传输块部分,也在两个传输时隙中传输第二传输块部分。第三次传输第一部分扩展两个时隙,并包括第一传输块部分,而第三次传输第二部分也扩展两个时隙,并包括第二传输块部分。然而,尽管第一传输块部分A2以及第二传输块部分B2的传输也表示成位于相邻时隙,但是通常情况并非如此,这些传输可能会在不相邻的时隙。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运行的流程图。第一次传输包括从发送机向接收机以第一数据传输速率传送的第一传输块部分A0和第二传输块部分B0。通常,传输块部分除了数据比特之外还将包括奇偶校验比特,以提高冗余以及因此提高译码器的纠错能力。就此而言,最好用例如加速编码/译码过程首先在传输前把数据编码,然后在传输后译码。
例如,如果使用了加速编码,则向加速编码器输入一个含有第一传输块部分和第二传输块部分中数据比特的数据块。加速编码器的输出通常包括输入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两者。然后,加速编码器的输出作为传输块被传送到一个含有加速译码器的接收机中。在向接收机和加速译码器传送之前可能对加速编码器的输出进行凿孔。当对加速编码器的输出进行凿孔时,选定的奇偶校验比特不被传送,于是该传输块将不包括凿孔的奇偶校验比特。
在接收机收到第一次传输(步骤402)后,译码器(如果使用了加速编码则是加速译码器)会对包含A0和B0的第一传输块进行译码,以在第一次译码中提供译码的数据比特。然后,接收机确定第一次译码是否成功,即是否成功地传输了数据块(步骤404)。如果第一次译码成功,则不必再传送传输块,并结束传送数据块的操作。但是,如果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则接收机请求发送机在第二次传输(第一次重传)中再发送数据。当第一次译码失败时,在接收机存储第一传输块(步骤406)。
发送机一旦收到重发数据的请求就在第二次传输中发送第一传输块部分作为A1(也在步骤406)。此第二次传输的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第一次传输的数据传输速率,并可能是该第一次传输速率的一半。
第一次传输中的第一传输块部分A0和第二次传输中的第一传输块部分A1被软组合起来生成第一传输块部分的第一组合A0+A1(步骤408)。最好使用软组合来组合A0+A1。特别的是,接收机一旦收到传输块或其部分的传输就为该传输块或其部分的每个比特生成软估算。在组合A0与A1中,对A0和A1各自比特的软估算被加入到一个加权和中,从而生成了第一传输块部分的第一组合。第一传输块部分的第一组合与第一次传输中的第二传输块部分进行连接,在第二次译码中对其结果进行译码(也在步骤408)。
然后接收机确定第二次译码是否成功(步骤410)。如果第二次译码成功,则不必再进行传输。但是,如果第二次译码没有成功,则接收机请求发送机在第二次传输的第二部分中发送第二传输块部分。当第二次译码失败时,在接收机存储该第一传输块部分的第二次传输A1(步骤412)。
发送机一旦收到重发数据的请求就在第二次传输的第二部分中发送第二传输块部分作为B1(也在步骤412)。此第二次传输的第二部分中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第一次传输的数据传输速率,并可能是那个传输速率的一半。B0和B1进行软组合来形成第二传输块部分的第一组合B0+B1。然后把组合A0+A1与组合B0+B1进行组合,在第三次译码中对其结果进行译码(步骤414)。
然后接收机确定第三次译码是否成功(步骤416)。如果第三次译码成功,则不必再传输数据分组。但是,如果第三次译码没有成功,则接收机请求发送机在第三次传输(第二次重传)中再发送数据。当第三次译码失败时在接收机存储第二次传输第二部分中的第二传输块部分B1(步骤418)。
发送机一旦收到重发数据的请求就在第三次传输中发送第一传输块部分作为A2(也在步骤418)。此第三次传输的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第二次传输的数据传输速率,并可能是该第二次传输速率的一半。然后把各次传输中的第一传输块部分A0、A1和A2软组合起来,形成组合A0+A1+A2。组合A0+A1+A2与组合B0+B1进行连接,且在第四次译码中对其结果进行译码(步骤420)。
然后接收机确定第四次译码是否成功(步骤422)。如果第四次译码成功,则不必再传输数据分组。但是,如果第四次译码没有成功,则接收机请求发送机再次发送数据,而且此方法以递减的数据传输速率一直持续到超过允许重传的最大数量或者达到最低的数据速率(步骤424)。一旦已经获得成功的译码或者决定停止成功接收的尝试,操作就结束。
第一实施方案区别于传统的第一类混合ARQ之处在于,此实施方案特别适于可变速率信道,其中数据速率在重传期间变化(例如通过改变扩展因数)。在这样的信道中,如果重传数据速率相对于第一传输数据速率有所降低,则仅尝试重传部分数据,而且它足以恢复该数据。作为选择,如果此信道从第一次传输改进到该第一次重传,则可以通过重复来进一步增加编码的冗余,或者传送其他数据分组。另一个差别在于对译码使用了部分传输数据的软组合。
图5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传输和重传数据分组。在第二实施方案中,数据传输和重传的数据速率保持固定,而仅有组合的传输和重传的译码速率发生变化。这可以例如通过连续地传送带有交替奇偶校验比特的传输块来完成。一般而言,传输的编码速率是所传数据比特的数量除以所传比特的总数量,其中总比特数量包括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
在图5中,传输块包括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其中S和P1~P4分别表示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编码器最好是加速编码器,生成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数据比特S是待传送的传输块中的数据比特。在图5示例中,对于待传送数据块的每个数据比特都会有相应的选自奇偶校验比特P1~P4的奇偶校验比特。
对含有数据比特S和奇偶校验比特P1~P4的加速编码器输出进行凿孔,即从奇偶校验比特中选定的比特不在传输中发送。如图5所示,在第一次传输中仅有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随着数据比特S一起发送。于是,在第一次传输中对全部奇偶校验比特P3和P4进行凿孔。当然,在其他操作中也可以对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中的一些进行凿孔,但在第一次传输中也传送其中一些奇偶校验比特。
例如在图5中,第一次传输可以是1/2的编码速率。在此情况下,对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的一半进行凿孔,以便所传数据比特S的数量等于所传送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的数量。如果第一次传输失败,则在重传(第二次传输)中重传数据。但是,在第二次传输中对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进行凿孔,以便在第二次传输中仅发送奇偶校验比特P3和P4。于是,在第二次传输中,所传奇偶校验比特包括了不同于第一次传输中所发送的那些的奇偶校验比特。然后对第一次和第二次传输的传输块进行软组合,以生成组合结果。
现在这个组合结果包括所有4个奇偶校验比特P1~P4,但是由于组合结果包括相同数量的数据比特,故其比个别传输的编码的编码速率要低。因为附加奇偶校验比特所引入的冗余可以产生编码纠错能力,故较低的编码速率提高了纠错能力,于是提高了对组合结果译码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第二次传输也失败了,则在第三次传输(第二次重传)中再重传数据。在第三次传输中包括了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对应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其中’表示重传。于是,在第三次传输中所传的奇偶校验比特与第一次传输的相同。如果第三次传输之后译码失败,则在第四次传输(第三次重传)中再发送数据。
在第四次传输中包括了奇偶校验比特P3’和P4’。奇偶校验比特P3’和P4’对应奇偶校验比特P3和P4,其中’代表重传。如果第四次传输后译码失败,则继续重传过程。
图6是更为详细的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操作的流程图。图6所述示例使用了例如8-状态PCCC(并行连接的卷积编码)加速编码。在第一次传输之前,向加速编码器输入数据比特S,加速译码器对数据比特S的集合进行译码,并产生一个含有数据比特S和奇偶校验比特P1~P4的输出。然后对译码器的输出进行凿孔,以去除选定的奇偶校验比特。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对所有的奇偶校验比特P3和P4进行凿孔。此外也对一些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进行凿孔。由于第一次传输的编码速率是1/2,故对一半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进行凿孔,以便有等量的奇偶校验比特和数据比特。当然如果想要的初始编码不是一半,则会对不同份额的奇偶校验比特进行相应的凿孔。
在对加速编码器的输出进行凿孔之后,发送机在第一次传输中传送凿孔的数据作为传输块(步骤602)。然后接收机对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在第一次译码中以第一译码速率提供第一组译码的数据比特。然后接收机确定第一次译码且因此是第一次传输是否成功(步骤604)。如果第一次译码成功,则不必再传输数据分组。但是,如果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则存储含有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一次传输,并且接收机请求发送机在第二次传输(第一次重传)中重传数据(步骤606)。
发送机一旦收到重传数据的请求,就在第二次传输中发送该数据比特S的集合。在第二次传输中还包含奇偶校验比特P3和P4。在此第二次传输中对所有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进行凿孔,而没有对任何奇偶校验比特P3和P4进行凿孔。于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传输除了传输的是奇偶校验比特P3和P4而不是P1和P2之外都是相同的。然后,把该第二次传输与第一次传输组合起来提供第一组合的传输(也在步骤606)。该第一次和第二次传输通过软组合的方法进行组合。该软组合相对于个别传输降低了该组合的信噪比。
第一组合所生成的第一组合传输将具有同样数量的数据比特,但是,奇偶校验比特数增加。于是,第一组合传输的冗余大于第一次或者第二次传输。于是对第一组合传输进行译码(也在步骤606)。由于组合传输的冗余增加,故组合编码的速率有利地增大。然后接收机确定译码是否成功(步骤608)。如果成功,则不必再重传。
可选择地,在组合第一次和第二次传输之前可以对第二次传输进行译码,然后确定此次译码是否成功。因为第二次传输(和其他重传)是可自译码的且因此不需与其他要译码的传输进行组合,所以这是可能的。
但是如果译码没有成功,则存储含有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次传输,而接收机请求发送机在第三次传输(第二次重传,在步骤610)中重传数据。发送机一旦收到重传数据的请求就在第三次传输中传送数据比特S的集合(也在步骤610)。在第三次传输中还包括了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对应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其中’表示重传。第一次和第三次传输的编码速率可以是相同的。然后把第三次传输与第一次传输组合起来提供第二组合的传输(也在步骤610)。
第一次和第三次传输最好通过软组合方法来进行组合。由于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分别对应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故第二组合的传输对于第一次和第三次各自的传输会有相同数量的奇偶校验比特。于是第二组合的传输的冗余会小于包括所有4个奇偶校验比特P1~P4的第一组合传输。但是,组合结果的信噪比仍会相对于各自传输而降低。而且,所存奇偶校验比特P3和P4也可以进行软组合来提高性能。
然后对第一次和第三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接收机确定译码是否成功(步骤612)。可选择地,可以在组合第一次和第三次传输之前对第三次传输进行译码,然后确定此次译码是否成功。如果译码没有成功,则存储含有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三次传输,而接收机请求发送机在第四次传输(第三次重传,在步骤614)中重传数据。
发送机一旦收到重传数据的请求就在第四次传输中传送数据比特S的集合。在第四次传输中还包括奇偶校验比特P3’和P4’。于是,对所有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都进行了凿孔。对于第四和第二次传输的编码速率可以是相同的。然后把第四次传输与第二次传输组合起来提供第三组合传输(也在步骤614)。第二次和第四次传输最好用软组合方法来进行组合。因为奇偶校验比特P3’和P4’分别对应奇偶校验比特P3和P4,所以该第三次组合传输对于个别的第二次和第四次传输会有相同数量的奇偶校验比特。于是,第三次组合传输的冗余会小于含有全部4个奇偶校验比特P1~P4的第一组合传输。但是,组合结果的信噪比相对于个别传输仍会有所下降。
然后对第二次和第四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而接收机确定译码是否成功(步骤616)。可选择地,可以在组合第二次和第四次传输之前对第四次传输进行译码,然后确定此次译码是否成功。如果译码成功,则不必再重传。但是,如果译码没有成功,则所有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次传输最好用软组合方法进行组合,以生成第四次组合传输(也在步骤618)。所生成的第四次组合传输会有相同数量的信息比特,但是奇偶校验比特相对于个别传输会有所增加。于是,第四次组合传输的冗余大于任何个别传输。
然后对第四次组合传输进行译码。由于组合传输的冗余增加,故组合编码的速率有利地增大。而且,信噪比也由于组合了不同传输中相同的奇偶校验比特和数据比特而进一步降低。然后接收机确定译码是否成功(步骤620)。如果成功,则不必再重传。否则,继续重传过程(步骤622)。一旦译码过程成功或不再尝试,则操作结束。
图7是表示一个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加速编码器的示意图。具体而言,图7表示了第一编码器702,向其提供一个数据块(输入)而输出为数据比特X和奇偶校验比特Y0和Y1。图7的加速编码器还包括表示在第一编码器下方的第二编码器704,数据块的数据比特在输入到第二编码器之前在交织器706中进行交织。交织器706根据本领域中知名的置换算法对所输入的数据比特进行交织或进行置换。第二编码器704输出奇偶校验比特Y0’和Y1’。
编码器702和704每个都包括多个二进制加法器708。每个二进制加法器708都把向其输入的比特相加,并输出相加的结果。图7的编码器702和704还包括多个1比特延迟线710。
图8是一个说明用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示例凿孔程序的凿孔表。在这个表中,X代表从图7的加速编码器中输出的数据比特,而Y0、Y1、Y0’和Y1’代表从那个编码器中输出的奇偶校验比特。表中列出的连续二进制数字表示对编码器所输出的连续比特进行凿孔,其中1表示没有凿孔,0表示凿孔。例如,在标号为X的行中连续的二进制数字(1,1)表示从编码器输出的两个连续数据比特都没有凿孔。
从图8的表中可以看出,该数据比特没有被凿孔。换句话说,从编码器输出的所有数据比特都在各次传输中传送。但是也可以看出,许多奇偶校验比特被凿孔。例如,在第一次传输中,奇偶校验比特Y0的(1,0)表示每隔一个的(奇数编号的)Y0奇偶校验比特被凿孔,而Y1奇偶校验比特的(0,0)表示在第一次传输中所有Y1奇偶校验比特都被凿孔。奇偶校验比特Y0’的(0,1)表示每隔一个(偶数编号的)Y0’奇偶校验比特被凿孔。
此外,图8的凿孔表还说明了第一次传输和后续重传的编码速率。例如,对于第一次传输每两个未被凿孔的数据比特,未被凿孔的奇偶校验比特的数量也为2,而编码速率会是1/2。可以看出各自传输的编码速率保持相同的1/2速率。当然,本发明并未局限于以1/2编码速率进行传输,而可以用其他编码速率。
尽管图8中个别传输的编码速率保持相同,但连续传输的组合的编码速率较小,于是对于连续传输的组合增加了冗余。具体而言,尽管根据图8示例凿孔表各自传输的编码速率会是1/2,但由于传输2个信息比特而总共传送8个比特,故连续传输的组合的编码速率将是1/4。
于是,当把连续的传输组合起来时,图8的示例凿孔表提供冗余中有利的增加。此第二实施方案区别于第二类混合ARQ之处至少在于此方法适于可变速率信道,而且只要可能,就在每次重传时发送数据连同奇偶校验比特。特别的是,在此实施方案中考虑了加速编码的奇偶校验比特的选择和传输,而且为加速编码提供了示例凿孔编码。
图9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传输和重传数据分组的传输速率。在第三实施方案中,数据传输可以在每次重传中变化。此外,编码速率是以递增方式变化。在图9中表示了传输块的第一次传输,例如具有编码速率1,即没有传输奇偶校验比特。如果第一次传输A0的译码没有成功,则在第一次重传A1(第二次传输)中重传此传输块。第二次传输的编码速率更小于第一次传输,例如可以是2/3。至于先前的实施方案,可以把各次传输组合起来以提高信噪比,然后对此组合进行译码。
作为选择或可选的是,在对各次传输进行组合之前可以对各自传输进行译码。于是,本发明具有可自译码重传的灵活性。如果对传输的译码失败,则以不断递减的编码速率重传数据,以逐步增加冗余。图9说明了例如第一次传输到第四次重传(第一到第五次传输)分别具有的译码速率为1、2/3、1/2、2/5和1/3。在传输之前对编码器的输出进行凿孔可以降低编码速率。
在图9中,所传比特的数量随着编码速率的降低而增加,于是该传输要求传送更大数量的时隙。例如,图9表示了分别在1、1.5、2、2.5和3个时隙上传送的第一次传输到第五次传输。
图10是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方法的流程图。例如,图10所示示例在传输之前使用了8状态的PCCC加速编码来对数据块进行编码。数据块被输入到一个加速编码器,而加速编码器根据加速编码来输出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例如可以使用图7所示的加速编码器。然后,对加速编码器的输出进行凿孔,并根据所用特定凿孔方案来设定编码速率。例如,初始编码速率可以设为1,并且对所有的奇偶校验比特凿孔。
在第一次传输A0的传输块中发送被凿孔的输出(步骤1002)。然后接收机软估算所传传输块的比特并把软估算馈入译码器,以在第一次译码中对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而提供译码的数据比特(也在步骤1002)。然后接收机确定第一次译码是否成功(步骤1004)。如果第一次译码成功,则不必再传输数据分组。
但是,如果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则存储含有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一次传输A0,并且接收机请求发送机在第二次传输(第一次重传,步骤1006)中重传数据。发送机一旦收到重传数据的请求,就在第二次传输A1中传送传输块。第二次传输以低于第一次传输的编码速率进行传送,从而提高冗余。在第二次传输中,编码速率降到例如2/3。当然,第二次传输中的编码速率不必是2/3,但要低于第一次传输的编码速率,以提高冗余。增加被传送的奇偶校验比特数量,降低了编码速率。增加的所传送奇偶校验比特数量提高了冗余,从而改进了编码的纠错能力。
然后,在第二次译码中对第二次传输A1进行译码(也在步骤1006),并且接收机确定译码是否成功(步骤1008)。如果接收机确定第二次译码成功且因此确定第二次传输成功,则不必再重传。如果接收机确定第二次译码没有成功,则最好用软组合方法把第二次传输A1与所存第一次传输A0组合起来,形成第一组合传输A0+A1(步骤1010)。
然后对第一组合传输进行译码(也在步骤1010),并且接收机确定译码是否成功(步骤1012)。如果译码成功,则不必再重传。作为选择,可以在第二次传输之前对第一组合传输进行译码,然后确定此次译码是否成功。如果两次译码都未成功,则存储含有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次传输,而接收机请求发送机在第三次传输(第二次重传,步骤1014)中重传数据。
发送机一旦收到重传数据的请求就在第三次传输(第二次重传)A2中传送传输块。第三次传输用比第二次传输更低的编码速率来进行传送,从而再次提高了冗余。例如,如果第二次传输的编码速率是2/3,则第三次传输的编码速率可能降到1/2。
然后对第三次传输A2进行译码(也在步骤1014),而接收机确定译码是否成功(步骤1016)。如果接收机确定此次译码成功,则不必再重传。如果接收机确定此次译码没有成功,则可以把第三次传输A2与所存的第一次传输A0和第二次传输A1组合起来,形成第二次组合传输A0+A1+A2(步骤1018)。最好用软组合方法来生成A0+A1+A2的组合。然后对第二次组合传输进行译码(步骤1018),而接收机确定译码是否成功(步骤1020)。如果成功,不必再重传。作为选择,可以在第三次传输之前对第二次组合传输进行译码,然后确定译码是否成功。
如果两次译码都没有成功,则存储含有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三次传输,而接收机请求发送机在第四次传输(第三次重传,步骤1022)中重传数据。接收机一旦收到重传数据的请求,就在第四次传输(第三次重传,步骤1022)A3中传送传输块。第四次传输用比第三次传输更低的编码速率进行传送。例如,如果第三次传输的编码速率是1/2,则第四次传输的编码速率可以降到2/5。
然后对第四次传输A3进行译码(也在步骤1022)。接收机接着对此传输进行译码(步骤1024)。如果接收机确定译码成功且因而是第四次传输成功,则不必再重传。如果接收机确定译码没有成功,则可以把第四次传输A3与一个或多个先前所存传输A0+A1+A2组合起来,形成第三次组合传输。
然后对第三次组合传输进行译码,而接收机确定译码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不必再重传。如果A3和第三次组合传输的两次译码都没有成功,则存储含有数据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四次传输,而接收机请求发送机在下一次传输中重传数据,因此此过程一直持续(步骤1026)到译码成功或放弃传输。
图11是说明用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示例凿孔过程的凿孔表。在图11的凿孔表中,X代表从图7加速编码器输出的数据比特,而Y0、Y1、Y0’和Y1’代表从加速编码器输出的奇偶校验比特。在表中列出的连续二进制数字代表对从编码器输出的连续比特进行凿孔,其中1表示没有凿孔,0表示凿孔。例如,在标号为X的行中连续二进制数字1、1、1、1表示从编码器输出的4个连续数据比特都没有凿孔。
从图11的表中可以看出,没有凿孔数据比特。换句话说,在每次传输中都传送所有从编码器中输出的数据比特。但是也可以看出对许多奇偶校验比特进行凿孔。例如,在第一次传输中所有奇偶校验比特都有0、0、0、0凿孔,表示所有奇偶校验比特都被凿孔而没被传输。
在第二次传输(第一次重传)中,奇偶校验比特Y1和Y1’的0、0、1、0表示每四个奇偶校验比特中三个被凿孔。在第二次传输中,奇偶校验比特Y1和Y1’的0、0、0、0表示所有四个奇偶校验比特都被凿孔。图11的凿孔表还说明了第一次传输和后续重传的编码速率。例如,对于第一次传输,对每四个未凿孔数据比特,未凿孔奇偶校验比特的数量为0,于是编码速率是1。但是,对于第一次重传,对每四个未凿孔数据比特有2个未凿孔奇偶校验比特,于是编码速率是2/3。
图11的凿孔表说明了各次传输的编码速率从初始编码率1(没有冗余)逐渐降低到1/3。当然,所述编码速率仅仅用于示例,也可以用其他逐渐降低的编码速率。
第三实施方案区别于第三类混合ARQ的地方至少在于用于前向纠错的凿孔加速编码、编码速率逐渐下降到母码速率、以及扩展到可变速率信道。在后一情况中,如果重传速率低于先前传输,则基于可用的重传速率可以包括零个、某些或全部的数据比特。
前三个实施方案可以进行组合。例如,上述第二实施方案的示例描述了连续传输以对于各次传输固定数据传输速率和编码速率交替传输奇偶校验比特,而上述第三实施方案的示例描述了各次传输的编码速率逐步降低。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进行组合,来提供交替的奇偶校验比特传输并逐步降低各次传输的编码速率。也可能进行其他推广,把数据传输速率和编码速率组合起来。如果采用组合数据可以在少量的时隙中进行传送,则剩余的时隙可以用于传送新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概括上述所建议的方法,以通过使用第一实施方案中提及的可变数据速率选项和后来各实施方案中提及的可变编码速率选项来产生任意速率的编码,而提供自适应编码。此实施方案的的扩展可以产生明显的效率因为改进的信道条件所增加的传输数据速率将会允许各种选择,例如,通过重复引入更多冗余、或者复用给用户的重传数据和新数据。
图12是一个根据本发明构建的基站1202的框图,它执行前述操作。基站1202支持CDMA操作协议,如IS-95A、IS-95B、IS-2000和/或各种3G和4G标准。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基站1202支持其他操作标准。
基站1202包括一个处理器1204、动态RAM 1206、静态RAM 1208、闪速存储器、EPROM 1210以及至少一个像硬盘驱动器、光驱、磁带驱动器等的数据存储器1212。这些(可能在外围处理卡或模块中包含的)部件通过本地总线1217进行互耦合,并通过接口1218耦合到(可能是背板的)外围总线1220。各种外围卡耦合到该外围总线1220。这些外围卡包括一个网络基础设施接口卡1224,它把基站1202耦合到无线网络基础设施1250。数字处理卡1226、1228和1230分别耦合到射频(RF)单元1232、1234和1236。RF单元1232、1234和1236分别耦合到天线1242、1244、和1246,并且支持基站1202和用户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如图13所示)。基站1202还可能包括其他卡1240。
自动重传请求软件指令(ARQI)1216被存储在存储器1212中。当ARQI 1214正被处理器1204执行时,ARQI 1216被下载到处理器1204和/或DRAM 1206中。尽管ARQI 1216表示为处于基站1202包含的存储器1212中,但ARQI 1216可能被装载到像磁介质、光介质或电子介质等的便携介质中。此外,ARQI 1216可以被电子地从一台计算机经数据通信路径向另一台计算机传输。这些ARQI的实施方案全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基站1202一旦执行了ARQI 1214就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前述操作。
ARQI 1216还可以部分地由基站1202中的数字处理卡1226、1228和1230以及其他部件来执行。此外,所述的基站1202的结构仅是可根据本发明示教运行的多种基站结构之一。
图1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构建的用户终端1302的框图,它执行前述操作。用户终端1302支持CDMA操作协议,如IS-95A、IS-95B、IS-2000和/或各种3G和4G标准。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用户终端1302支持其他操作标准。
用户终端1302包括一个RF单元1304、一个处理器1306和一个存储器1308。RF单元1304耦合到一个可以位于用户终端1302壳内部或外部的天线1305。处理器1306可以是一种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能根据本发明操作用户终端1302的其他类型处理器。存储器1308包括静态和动态部件,如DRAM、SRAM、ROM、EEPROM等。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还含有处理器1306的ASIC上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包含存储器1308。用户接口1310包括一个显示器、一个键盘、一个扬声器、一个话筒、以及一个数据接口,并且可能包括其他用户接口部件。RF单元1304、处理器1306、存储器1308以及用户接口1310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链路进行耦合。一个电池1312也耦合到RF单元1304、处理器1306、存储器1308以及用户接口1310,并对其供电。
自动重传请求软件指令(ARQI)1316存在存储器1308中。当ARQI1314正被处理器1306执行时,ARQI 1316被下载到处理器1306中。在制造时、在诸如空中服务供给操作的服务供给操作期间、或在参数更新操作期间,ARQI 1316可以被编程到用户终端1302中。
用户终端1302一旦执行了ARQI 1314就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前述操作。在某些实施方案中ARQ也可以部分地由RF单元1304来执行。所述用户终端1302的结构仅是一个用户终端结构的例子。许多其他可变的用户终端结构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示教来进行操作。
在所述实施方案中,基站1202作为发送机而用户终端1302作为接收机。但是,可以方便的应用本发明的原则,从而用户终端1302作为发送机,而基站1202作为接收机。
在所述实施方案中,根据由于可变速率信道是传送部分数据比特还是传送全部数据比特,来在接收机执行部分或全部的软组合。由于本发明提供了在可变速率信道上传输的利处,故它特别利于在任意给定时刻信道不共享而为特定用户所专有的应用。
前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已经为说明和描述目的而给出。它不是穷举性的或不应当把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根据上面的示教可能有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可以得到各种修改和变动。实施方案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则及其可行的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以适于预期特定用途的各种实施方案和各种修改来使用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进行定义。
权利要求
1.一种操作无线发送机在可变速率信道上向接收机无线地传送数据分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次传输中以第一数据传输速率向接收机发送第一传输块部分和第二传输块部分;以及当接收机在第一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时,以不同于第一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二数据传输速率向接收机发送第二次传输,其中该第二次传输包括该第一传输块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当接收机在第二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对该第一次传输和第二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时,以第二数据传输速率向接收机传送第三次传输,其中该第三次传输包括该第二传输块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还包括当接收机在第三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对该第一次传输、第二次传输和第三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时,以不同于该第一和第二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三数据传输速率向接收机传送第四次传输,其中该第四次传输包括该第一传输块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还包括当接收机在第四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对第一次传输、第二次传输、第三次传输和第四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时,以第三数据传输速率向接收机传送第五次传输,其中该第五次传输包括该第二传输块。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第二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第一数据传输速率;并且第三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第二数据传输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发送机是一个基站;而接收机是一个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发送机是一个用户终端;以及接收机是一个基站。
8.一种操作无线接收机在可变速率信道上从发送机无线地接收数据分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发送机接收以第一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一次传输,其中该第一次传输包括第一传输块部分和第二传输块部分;在第一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以及当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时,请求并且接收来自发送机的、以不同于第一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二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二次传输,其中该第二次传输包括第一传输块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还包括在第二次译码中尝试对第一次传输和第二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以及当第二次译码没有成功时,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以第二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三次传输,其中该第三次传输包括该第二传输块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还包括在第三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第二次传输和第三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以及当该第三次译码没有成功时,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以不同于该第一和第二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三数据传输速率的第四次传输,其中该第四次传输包括该第一传输块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还包括在第四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第二次传输、第三次传输和第四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以及当第四次译码没有成功时,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以第三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五次传输,其中该第五次传输包括该第二传输块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第二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第一数据传输速率;并且第三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第二数据传输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发送机是一个基站;而接收机是一个用户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发送机是一个用户终端;以及接收机是一个基站。
15.一种操作无线发送机向接收机无线地传送数据分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接收机发送含有数据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一次传输;以及当接收机在第一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以第一译码速率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时,向接收机发送含有数据比特和第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次传输,其中该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不同于该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当接收机在第二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以第二译码速率对该第一次传输和第二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时,向接收机传送第三次传输,其中该第三次传输包括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还包括当接收机在第三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以第一译码速率对该第一次传输和第三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时,向接收机传送第四次传输,其中该第四次传输包括第二奇偶校验比特。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发送机是一个基站;而接收机是一个用户终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发送机是一个用户终端;以及接收机是一个基站。
20.一种操作无线接收机从发送机无线地接收数据分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接收机接收含有数据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一次传输;以第一译码速率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以及当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时,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含有数据比特和第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次传输,其中该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不同于该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还包括在第二次译码中以第二译码速率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和第二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以及当第二次译码没有成功时,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第三次传输,其中该第三次传输包括该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还包括在第三次译码中以第一译码速率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和第三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以及当第三次译码没有成功时,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第四次传输,其中该第四次传输包括该第二奇偶校验比特。
23.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发送机是一个基站;而接收机是一个用户终端。
24.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发送机是一个用户终端;以及接收机是一个用户基站。
25.一种操作无线发送机在可变速率信道上向接收机无线地传送数据分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接收机传送第一次传输,其中包括以第一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一组数据比特;以及当接收机在第一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时,向接收机发送第二次传输,其中包括以小于第一编码速率的第二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那组数据比特。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还包括当接收机在第二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对该第二次传输进行译码并且在第三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对该第一次传输和第二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时,向接收机发送第三次传输,其中包括以小于该第二编码速率的第三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那组数据比特。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方法,还包括当接收机在第四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对该第三次传输进行译码并且在第五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对该第一次传输、第二次传输和第三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时,向接收机传送第四次传输,其中包括以小于该第三编码速率的第四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那组数据比特。
28.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发送机是一个基站;而接收机是一个用户终端。
29.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发送机是一个用户终端;以及接收机是一个基站。
30.一种操作无线接收机在可变速率信道上从发送机无线地接收数据分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发送机接收第一次传输,其中该第一次传输包括以第一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一组数据比特;在第一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当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时,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第二次传输,其中包括以小于该第一编码速率的第二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那组数据比特;以及在第二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二次传输进行译码。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方法,还包括当第二次译码没有成功时,对该第一次传输和第二次传输进行软组合;以及在第三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和第二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方法,还包括当第三次译码没有成功时,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第三次传输,其中包括以小于该第二编码速率的第三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那组数据比特;以及在第四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三次传输进行译码。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方法,还包括当第四次译码没有成功时,对该第一次传输、第二次传输和第三次传输进行软组合;以及在第五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第二次传输和第三次传输的组合进行译码。
34.根据权利要求30的方法,其中发送机是一个基站;而接收机是一个用户终端。
35.根据权利要求30的方法,其中发送机是一个用户终端;而接收机是一个基站。
36.一种作为发送机在可变速率信道上向作为接收机的用户终端无线地传送数据分组的基站,该基站包括一个天线;一个耦合到该天线的射频单元;以及至少一个耦合到该射频单元的数字处理器,它执行软件指令来使基站在第一次传输中以第一数据传输速率向接收机传送第一传输块部分和第二传输块部分;以及当接收机在第一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时,以不同于该第一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二数据传输速率向接收机传送第二次传输,其中该第二次传输包括该第一传输块部分。
37.一种作为发送机向作为接收机的用户终端无线地传送数据分组的基站,该基站包括一个天线;一个耦合到该天线的射频单元;以及至少一个耦合到该射频单元的数字处理器,它执行软件指令来使基站向接收机发送含有数据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一次传输;以及当接收机在第一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以第一译码速率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时,向接收机发送含有数据比特和第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次传输,其中该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不同于该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38.一种作为发送机向作为接收机的用户终端无线地传送数据分组的基站,该基站包括一个天线;一个耦合到该天线的射频单元;以及至少一个耦合到该射频单元的数字处理器,它执行软件指令来使基站向接收机发送第一次传输,其中包括以第一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一组数据比特;以及当接收机在第一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时,向接收机发送第二次传输,其中包括以小于该第一编码速率的第二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那组数据比特。
39.一种作为无线接收机、在可变速率信道上从作为发送机的基站无线地接收数据分组的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包括一个天线;一个耦合到该天线的射频单元;以及一个耦合到该射频单元的数字处理器,它执行软件指令来使用户终端从发送机接收以第一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一次传输,其中该第一次传输包括第一传输块部分和第二传输块部分;在第一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以及当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时,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以不同于该第一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二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二次传输,其中该第二次传输包括该第一传输块部分。
40.一种作为无线接收机从作为发送机的基站无线地接收数据分组的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包括一个天线;一个耦合到该天线的射频单元;以及一个耦合到该射频单元的数字处理器,它执行软件指令来使用户终端从接收机接收含有数据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一次传输;以第一译码速率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以及当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时,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含有数据比特和第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次传输,其中该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不同于该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41.一种作为无线接收机从作为发送机的基站无线地接收数据分组的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包括一个天线;一个耦合到该天线的射频单元;以及一个耦合到该射频单元的数字处理器,它执行软件指令来使用户终端从发送机接收第一次传输,其中该第一次传输包括以第一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一组数据比特;在第一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当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时,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第二次传输,其中包括以小于该第一编码速率的第二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那组数据比特;以及在第二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二次传输进行译码。
42.多个存储在介质上的软件指令,一旦被基站执行就使该基站作为发送机在可变速率信道上向作为接收机的用户终端无线地传送数据分组,该多个软件指令包括一组由基站执行的指令,它们使基站在第一次传输中以第一数据传输速率向接收机发送第一传输块部分和第二传输块部分;以及一组由基站执行的指令,当接收机在第一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对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时,使基站以不同于该第一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二数据传输速率向接收机发送第二次传输,其中该第二次传输包括该第一传输块部分。
43.多个存储在介质上的软件指令,一旦被基站执行就使该基站作为发送机向作为接收机的用户终端无线地传送数据分组,该多个软件指令包括一组由基站执行的指令,它们使基站向接收机发送含有数据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一次传输;以及一组由基站执行的指令,当接收机在第一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以第一译码速率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时,使基站向接收机发送含有数据比特和第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次传输,其中该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不同于该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44.多个存储在介质上的软件指令,一旦被基站执行就使该基站作为发送机向作为接收机的用户终端无线地传送数据分组,该多个软件指令包括一组由基站执行的指令,它们使基站向接收机发送第一次传输,其中包括以第一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一组数据比特;以及一组由基站执行的指令,当接收机在第一次译码中没有成功地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时,使基站向接收机发送第二次传输,其中包括以小于第一编码速率的第二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那组数据比特。
45.多个存储在介质上的软件指令,一旦被用户终端执行就使该用户终端作为接收机从作为接收机的基站无线地接收数据分组,该多个软件指令包括一组由用户终端执行的指令,它们使用户终端从发送机接收以第一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一次传输,其中该第一次传输包括第一传输块部分和第二传输块部分;一组由用户终端执行的指令,它们使用户终端在第一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以及一组由用户终端执行的指令,当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时,使用户终端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以不同于第一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二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二次传输,其中该第二次传输包括该第一传输块部分。
46.多个存储在介质上的软件指令,一旦被用户终端执行就使用户终端作为接收机从作为接收机的基站无线地接收数据分组,该多个软件指令包括一组由用户终端执行的指令,它们使用户终端从接收机接收含有数据比特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一次传输;一组由用户终端执行的指令,它们使用户终端以第一译码速率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以及一组由用户终端执行的指令,当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时,使用户终端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含有数据比特和第二奇偶校验比特的第二次传输,其中该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不同于该第一奇偶校验比特。
47.多个存储在介质上的软件指令,一旦被用户终端执行就使该用户终端作为接收机从作为接收机的基站无线地接收数据分组,该多个软件指令包括一组由用户终端执行的指令,它们使用户终端从发送机接收第一次传输,其中该第一次传输包括以第一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一组数据比特;一组由用户终端执行的指令,它们使用户终端在第一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一次传输进行译码;一组由用户终端执行的指令,当第一次译码没有成功时,使用户终端请求并且接收来自该发送机的第二次传输,其中包括以小于该第一编码速率的第二编码速率进行编码的那组数据比特;以及一组由用户终端执行的指令,它们使用户终端在第二次译码中尝试对该第二次传输进行译码。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在可变速率信道上以固定速率传输高速数据的系统和方法。这种系统和方法能够灵活调整数据速率、编码速率、以及各次重传的性质。此外,这种系统和方法支持重传数据与先前所传数据的部分软组合,支持连续重传的奇偶校验比特选择,还支持数据速率变化、编码速率变化与部分数据重传的各种组合。
文档编号H04L29/08GK1418419SQ01806867
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20日
发明者W·童, S·S·佩里亚瓦, L·L·斯特劳茨恩斯基, C·罗耶尔 申请人: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