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分组网络中的自动回叫方法

文档序号:772422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向分组网络中的自动回叫方法
由1985年出版的在柏林和慕尼黑的西门子公司的产品说明“电信报告和西门子杂志特刊办公室ISDN-HICOM”(“Sonderausgabe telcom report un SiemensMagzin ComISDN in Buero-HICOM,Siemens AG,Berlin und Muenichen,1985”),特别是在第14页至31页中,公知一种用于信息交换,尤其是语音信息交换的通信设备,它支持多种功能特征,例如自动回叫,呼叫转移、电话转接等等。此外由1991年西门子公司的定货号为A31001-W-A30的产品说明“HICOM300网络”公知一种连接在通信网络,一般地是专用通信网络,上的通信设备和局域地在网上向通信设备提供的功能特征。其中网上实现功能特征通常地借助于通信设备专用的,以面向时隙传输协议为基础的网络协议进行。
在此,通信系统的每个用户都能够在网上启动和关闭功能特征,例如自动回叫。在此例如用户选取一个功能特征专有的业务号码和要启动或者关闭相应的功能特征的终端装置的呼叫号码。
ITUT(国际电信联盟)推荐的H.450.9说明了一种用于在按照H.323标准的面向分组网络中实现公知的功能特征“自动回叫”的方法。在此与时分通信网络类似,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1)在目标用户“占线”时自动地回叫(CCBS)和2)在目标用户“空闲”时自动地回叫(CCNR)两种情况下都要求用户通过其各自的终端机向网络登记。除了“占线”和“空闲”两种状态之外,在按照因特网协议(简称IP)的面向分组网络中还有另一种状态,其中用户既不是“占线”也不是“空闲”而是“未登记”。例如,这是在相应的终端机上执行的应用程序没有被起动或者说终端机没有启动时的情况。
本发明的任务是指出一种方法,用之在被呼叫的用户在网上“没有登记”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分组交换的网络中实行“自动回叫”的功能特征。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用权利要求1及权利要求2的特征完成。
对于被呼叫的用户,或者从属于被呼叫的用户的终端机没有在面向分组网络上登记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一种在文献上常常称为代理服务器的代理装置接管被呼叫的终端装置的功能。在此所述的代理装置一般地被实施为数据处理装置中的一种相应功能。所述的代理装置使呼叫方的用户能够对被呼叫的用户提出自动回叫。只更分组交换的网络上的一个终端机通知被呼叫用户,就把回叫委托传达给该终端机并且从而作好自动回叫的准备。
在被呼叫的用户,或者属于被呼叫的用户的终端机在通过呼叫方用户启动回叫委托的时刻在网络上登记的情况下,在执行回叫前却在网络上注销,把回叫委托自动地存储在网络(IP-N)中。一旦被呼叫的用户在网络重新登记,就立即把回叫委托传送给被呼叫的用户,并且由该用户执行。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该方法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在已经存在的系统中实施。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个优点在于,被呼叫的用户可以由面向分组网络的任意终端机着手进行登记,其中把回叫委托传输给被呼叫的用户在其上登记的终端机,从而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保证用户所希望的移动性。
本发明的有利的扩展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扩展的一个优点在于通过消除回叫委托,把在经历了预定的时间段后陈旧了从而不在有效的委托自动从系统清除,从而可以把通过监视回叫委托产生的系统负载保持得尽可能地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结构图用于示意地表示参与本发明所述方法的重要功能单元;而图2流程图用于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的重要方法步骤。
图1示出通过面向分组网络IP-N例如局域网(LAN)相互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区Z-A、Z-B。通过面向分组网络IP-N的区Z-A和Z-B之间的数据传输借助于公知的ITU(国际电信联盟)的标准H.323和H.225进行。
区Z-A、Z-B各自含有一种所谓的网守GK-A、GK-B,和多个从属于这种网守GK-A、GK-B的装置。例如对于每个区Z-A、Z-B各示出了一个从属于用户Tln-A、Tln-B的终端机EG-A、EG-B、一个代理装置ST-A、ST-B和一个数据库DB-A、DB-B。多个区再汇集成一个图中未示出的所谓的域。例如一个终端机EG-A、EG-B是所谓的“IP电话”或者是具有相应地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个人计算机”。
一般地一个区Z-A、Z-B属下有多个终端机EG-A,其中在此情况下把代理装置ST-A、ST-B、数据库DB-A、DB-B和网守GK-A、GK-B共同地划分给终端机。一个区Z-A、Z-B的代理装置ST-A、ST-B、数据库DB-A、DB-B和网守GK-A、GK-B既可以是独立的装置也可以是汇集到一个装置中的单元。通过一个区Z-A、Z-B的网守GK-A、GK-B主要地进行从属于它的装置的登记以及在区Z-A、Z-B内部采用的所谓化名地址与面向分组网络IP-N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地址之间的双向地址转换。在此,化名地址例如是由用户Tln-A、Tln-B建立连接用的电话号码或者是e-Mail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从属于用户Tln-A、Tln-B的终端机EG-A、EG-B各自从属于不同的区Z-A、Z-B。然而用户Tln-A、Tln-B及终端机EG-A、EG-B也可以从属于共同的区Z-A、Z-B或者共同的域。
在本实施例中,建立连接从在第一区D-A的第一网守GK-A上登记的第一用户Tln-A着手向第二区Z-B的第二用户Tln-B发起。所述的连接建立可以涉及语音连接、视像连接或者多媒体连接。对于该实施例假定所有对第二用户Tln-B的呼叫都通过第二网守BK-B进行。呼叫是否从或者在第一用户Tln-A经第一网守GK-A进行对该实施例是不重要的。
图2示出流程图以说明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交换的重要报文。在此粗的实线箭头代表用于建立与信息信道的连接的连接建立报文,细的实线箭头代表信令报文,而点划线箭头代表根据公知的ITU的H.225.0 RAS协议的报文,而虚线代表数据库协议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机EG-A向第二网守GK-B发送根据H.323标准的连接建立报文“SETUP”。另外,第一终端机EG-A还可以向第一网守GK-A传输连接建立报文“SETUP”,该第一网守GK-A向第二网守GK-B转交该连接建立报文“SETUP”。第二网守GK-B确定第二用户Tln-B当前是否在第二网守GK-B上登记了。如果没有登记第二网守GK-B把接收的连接建立报文“SETUP”转交给第二代理装置ST-B。这时第二代理装置ST-B充当第二终端机EG-B并且向第一终端机EG-A发送回根据H.225.0标准的报文“ALERTING”。
随着接收报文“ALERTING”把第一终端机EG-A转移到一个状态,在该第一状态下可以在第一终端机EG-A引入根据H.450.9标准的功能特征“空闲时自动回叫”。为此在第一终端机EG-A与第二网守GK-B之间建立一个新的信令连接,所述的信令连接含有根据H.225.0标准的信令报文“SETUP”中的H.459.9操作指令“ccnrRequest.Invoke”。该信令报文“SETUP”如前所述从第二网守GK-B向第二代理装置ST-B转接。所述的操作指令“ccnrRequest.Invoke”含有第一用户Tln-A的呼叫号码、第一用户Tln-B的呼叫号码以及备选的回叫标识和关于所希望的业务类型(语音、视像、多媒体、…)的信息。这些数据在下文中统称为回叫数据。
第二代理装置ST-B接受第一用户Tln-A的回叫委托并且向第一终端机EG-A回发根据H.225.0标准的应答通知“RELEASE COMPLETE”,连同根据H.450.9标准的操作“ccnrRequest.Return-Result”。在接收到报文“RELEASECOMPLETE”以后第一终端机EG-A用根据H.225.0标准的应答通知“RELEASE COMPLETE”触发还存在的处于提示状态的原始连接建立的连接。
在下一步骤中,第二代理装置向第二数据库DB-B传送回叫数据,在第二数据库中缓存所述的回叫数据。第二数据库DB-B可以物理地安排在于其上也执行第二代理装置ST-B的同一个装置上,并且作为第二代理装置ST-B与第二数据库DB-B之间的接口和协议可以采用任意的数据库协议,例如ODBC、JDBC、XML。
如果第二用户Tln-B在预定的时间内,例如在24小时内,在第二网守GK-B上登记,则在第二终端机EG-B与第二数据库DB-B之间发生通信。对于时间段的监视可以在第一终端机EG-A中例如通过按照H.450.9标准的所谓的“SS-CCservice duration timer”进行。第二数据库DB-B因此除了向第二终端机EG-B传送其它信息例如使用者简档等等以外还传送关于出现的回叫的信息,也就是回叫数据。
这时第二终端机EG-B能够执行根据H.450.9标准的回叫操作过程。在本实施例中这是通过向第一终端机EG-A发送作为根据H.225.0标准的信令报文“SETUP”部分的可执行性操作指令“ccExecPossible.Invoke”进行的。在本实施例中从所有的向和从第二用户Tln-B进行的呼叫都经过第二网守GK-B进行着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机EG-A在第一网守GK-A上登记了并且是“空闲”状态。第一用户Tln-A在本地由第一终端机EG-A呼叫,并且第一终端机EG-A与第二终端机EG-B之间的信令连接从第一终端机EG-A出发由信令报文“RELEASE COMPLETTE”引发。
如果第一用户Tlln-A发出信号,那么就借助于连接建立报文“SETUP”以根据H.323和H.450.9标准的连接建立的形式,从第一终端机EG-A向第二终端机EG-B进行本来意义的“自动回叫”,所述的连接建立报文“SETUP”含有根据H.450.9的操作指令“ccRingout.Invoke”。如果第二用户Tlln-B发出信号,,那么就从第二终端机EG-B向第一终端机EG-A传输根据H.225.0标准的连接建立报文“ALERTING”和“CONNECT”。连接建立报文“SETUP”、“ALERTING”和“CONNECT”含有图中未示出的,建立根据H.323的信息信道所需要的信号。
通过第二代理装置ST-B向第二数据库DB-B的回叫数据的传输使得第二用户Tln-B能够从任意的终端机出发在第二网守GK-B上登记并且回叫依然能够得到进一步执行。这可以通过向第二用户Tln-B在其上登记的终端机传输存储在第二数据库DB-B中的回叫数据进行。从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完成对用户Tln-A、Tln-B所希望的移动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扩展,第二用户Tln-B在启动回叫委托的时刻通过第一用户Tln-A在第二网守GK-B上登记。在这种情况下,根据H.450.9标准的回叫数据不存储在第二代理装置ST-B中而是存储在第二终端机EG-B中。如果在第二用户Tln-B发信号后在第二网守GK-B上不再执行回叫,则回叫数据就从第二终端机EG-B向第二数据库传输。在第二用户Tln-B重新在第二网守GK-B上重新登记时刻,把回叫数据重新向第二用户TlnB当前经过它登记的那个终端机传输,并且如前已经说明地进行“自动回叫”。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安排第一用户Tln-A在执行回叫的时间点不在第一网守GK-A上登记。如果是这种情况,第一域D-A的第一代理装置ST-A与第一数据库DB-A一起接管第一终端机EG-A的功能。
在此第一代理装置ST-A应答第二终端机EG-B的可执行性操作指令“ccExecPossible.Invoke”,取代带有根据H.450.9的操作“ccSuspend.Invoke”的第一终端机EG-A。
在第一用户Tln-A重新在第一网守GK-A上登记时,借助于操作“ccResum.Invoke”再次启动原来的回叫委托。在此可以在执行回叫前查询第一用户Tln-A是否还希望进行该回叫的可能性。第一用户Tln-A注销时代理装置ST-A还接管第一终端机EG-A的回叫时间监视,并且在超过预定的时间段时借助于根据H.450.9标准的“ccCancel.Invoke”清除该回叫委托。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涉及H.323通信网络。然而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其它的通信网络,例如用于所谓的SIP通信网络。
权利要求
1.用于在面向分组的网络(IP-N)进行自动回叫的方法,其中,在被呼叫的用户(Tln-B)没有在网络(IP-N)上登记的情况下,从呼叫方的用户(Tln-A)发出的回叫委托自动地向安排在网络(IP-N)中的、从属于被呼叫的用户(Tln-B)的代理装置(ST-B)传输并且由该代理装置(ST-B)存储,并且其中,一旦被呼叫的用户(Tln-B)在该网络(IP-N)上登记,就立即把回叫委托传输给被呼叫的用户(Tln-B),并且由该用户执行。
2.用于在面向分组的网络(IP-N)中进行自动回叫的方法,其中,当呼叫方用户(Tln-A)启动回叫委托时刻,使被呼叫用户(Tln-B)在网络(IP-N)上登记,但是却在执行回叫之前注销,所述回叫委托自动存储在网络(IP-N)中,和其中一旦被呼叫的用户(Tln-B)在该网络(IP-N)上登记,就立即把回叫委托传输给被呼叫的用户(Tln-B),并且由该用户执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回叫委托存储在独立的数据库(DB-B)中并且从该数据库(DB-B)向被呼叫的用户(Tln-B)传输。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历过预定的时间段之后自动地取消回叫委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段的过程通过从属于呼叫方用户(Tln-A)的终端机监视。
6.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被呼叫用户(Tln-B)执行回叫委托的时刻,呼叫方用户(Tln-A)没有在网络(IP-N)登记的情况下,把回叫委托向从属于呼叫方用户(Tln-A)的代理装置(ST-A)传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情况下,所述时间段的过程通过从属于呼叫方的用户(Tln-A)的代理装置(ST-A)监视。
8.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多个用户分配到一个其同的代理装置(ST-A、ST-B)。
9.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Tln-A、Tln-B)的登记通过从属于相应的用户(Tln-A、Tln-B)的网守(GK-A、GK-B)监视。
10.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网络(IP-N)的数据传输借助于公知的ITU的H.225协议和H.323协议实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回叫委托借助于基于公知的ITU的H.450.9协议通告实现。
12.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网络(IP-N)的数据传输借助于公知的SIP协议实现。
全文摘要
在被呼叫的用户(Tln-B)没有在网络(IP-N)上登记的情况下,从呼叫方的用户(Tln-A)发出的回叫委托自动地向安排在网络(IP-N)中的、从属于被呼叫的用户(Tln-B)的代理装置(ST-B)传输并且在此代理装置(ST-B)处存储。优选地把呼叫任务存储在独立的数据库(DB-B)中。只要被呼叫的用户(Tln-B)一在该网络(IP-N)登记后,就立即把回叫委托传输给被呼叫的用户(Tln-B),并且由该用户执行。
文档编号H04M3/42GK1529976SQ02805180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9日
发明者K·克拉霍弗, E·霍尔瓦斯, K 克拉霍弗, 咚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