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不同信令协议的通信网络的连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199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使用不同信令协议的通信网络的连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无线网和电话固定网领域,并涉及所采用的且部分地不同的信令协议。
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匹配不同信令协议的方法和协议转换器,另外还涉及用于控制至少两个可采用不同信令协议的网络的交换技术连接的方法。
在各个国家的不同运营商(也称通信公司)的通信网络之间的连接通常是通过国际中央交换局(以下称总局)促成的。在此,在运营商的网络中分别采用了单独的信令协议,其中不同运营商的信令协议通常是相互不同的。在各个国家都设立了一个国际总局,国家网络可以按照相应国家的国家信令协议而被连接到该总局上。
在国际总局之间采用一种国际标准化的信令协议。在此,由多个国际总局在逻辑上形成一个单独的国际通信网。该通信网通常不是完全相互连接的,使得两个国内运营商的连接通常经由多个国际总局来实现。在此,中间转接的国际总局作用为国际转接局。
国内运营商的网络通常通过国家中继线组被连接到相应国家的国际总局上。可选地,国内运营商的网络也可以被连接到同一国家的另一国内运营商的网络上,而后一网络又被连接到该国家的国际总局上。在该情形下,国际通话通过所述另一国内运营商的网络而被连接到相应国家的国际总局上。
为了标识信令协议,设立了所谓的网络标识符。该网络标识符设定了四个值,其中两个用于标识国家信令协议,两个用于标识国际信令协议。在国际总局之间的国际信令协议用I NAT0表示,每个运营商的国家信令协议用NAT0表示,用于连接两个国家运营商的信令协议用NAT1表示。第四个标识INAT1目前尚未被采用。
迄今的网络结构体系规定,必须采用国际总局并利用中间转换的国际信令来连接不同国家的国内运营商网络。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揭示一种途径以便能把不同国家的国内运营商网络相互连接起来,而不需要费事的国际总局。
该任务由本发明的特征来解决。根据本发明设立了用于匹配国家信令协议的网关。另外还给出了用于匹配国家信令协议的方法。
该任务尤其通过本文开头所述的那种方法来解决,该方法采用一个网关作为中央级,并由该网关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网关的第一接口上接收第一网络的信令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网络的协议相一致,-将所接收的信令数据与第二网络的信令要求相匹配,以及-把匹配之后的信令数据通过所述网关的第二接口传输给所述的第二网络。
另外,该任务还通过一种用于在网络中匹配不同协议的方法来解决,其中采用一个网关作为中央级,并执行以上刚讲述过的三个步骤。
另外,任务的解决方案还在于一种用于控制各系统部件的连接建立和拆除的交换技术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网络,分别通过一个总局代表的多个顶端系统,其中一个网络被分配给至少一个顶端系统,而且所述的网络可采用不同的信令协议,以及一个与所述系统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相连接的、中央交换级形式的网关,具有-一个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网关的第一接口上接收第一网络的信令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网络的协议相一致,-一个转换单元,用于将所接收的信令数据与第二网络的信令要求相匹配,以及-一个传输单元,用于把匹配之后的信令数据通过所述网关的第二接口传输给所述的第二网络。
本发明的用于转换多个网络的信令协议的协议转换器包括-分别实现网络的信令协议的多个接口,和-用于通过转换相应的协议参数来转换所述信令协议的装置,例如通过处理地址、格式、编码、处理速度等。也就是说,所述协议转换器在协议不匹配的各个单元之间转换协议、尤其是转换信令协议。其可以用软件、硬件或混合形式构成。
任务的解决方案根据权利要求17还在于一种用于存储计算机软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该介质被装载到被用作网关的计算机上时,便促使后者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网关的第一接口上接收第一网络的信令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网络的协议相一致,-将所接收的信令数据与第二网络的信令要求相匹配,以及-把匹配之后的信令数据通过所述网关的第二接口传输给所述的第二网络。
本发明的网关包括多个接口,在这些接口上分别采用某个信令协议。该信令协议可以譬如是国内运营商的国家信令协议NAT0,或是用于连接两个国内运营商的国家信令协议NAT1,或是用于连接国际总局的国际信令协议INAT0。根据本发明,也可以采用具有标识INAT1的国际信令协议。另外,所述的网关还包括用于在所采用的信令协议之间进行转换的装置。
用于匹配国家信令协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步,在所述网关的通向第一国家网的第一接口上接收被收到的信令数据,所述的信令数据按照在第一国家网内所采用的信令协议规则从该网络被传输给所述的网关。
-在第二步,在所述的网关内将所接收的信令数据与该信令应该被发送至的、第二国内运营商的第二网络的要求相匹配。
-在第三步,在所述的网关内通过通往第二国家网的第二接口并利用在第二国家网内所采用的信令协议规则而把匹配之后的信令数据传输给所述的第二国家网。
有利地取消了采用国际总局来连接不同国家的国内运营商网络,因为所述的国家网直接利用其相应的国家信令协议而被连接到所述的网关上。
同样,各个国家内的现有国际总局也被减轻了负担,因为被传输给本发明网关的国家信令协议不再需要被传输给相应分配的国际总局。
有利的是,采用统一的中间协议、例如信令协议INAT0来进行转换或匹配。在该情形下,对于每个国家信令协议,只需要在中间协议内存储信令数据或从该中间协议中取出该信令数据。取消了否则将会必需的、费事的直接转换成所有其它有关的信令协议。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网关中,在借助国家信令协议连接国家网时补充一些信令数据,这些信令数据否则将要通过各个国家的相应分配的各个总局来提供。于是,例如在相应到来的信令数据中插入各个国家代码(例如德国为0049),这样,即便在不同国家的国家网通信连接中也继续存在国际回叫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通过本发明把否则将要由国家总局提供的所有特征移植到了网关层上,以便由此也可以在那里被提供使用(例如操作A和B方的号码或被连接的号码)以及处理国家指定的消息或参数。
在此,当连接不同国家的通信公司时,所有的国家指定信号要么被过滤,要么被如此地处理或转换,使得它们能由第二网络(的信令协议)理解。
另一个优点在于把本发明的网关连接到一个国际总局上,因为由此可以达到没被连接在本发明网关上的国家网。
优选地,借助用INAT1标识的国际信令协议把所述的网关连接到一个国际总局上。由此可以在网关内和在所述的国际总局内根据该标识来分配和/或处理所述的信令数据。
目前,不同国家的不同通信公司的耦合都是通过一个或多个相应的国家总局来实现的。此时根据本发明可以直接通过网关来连接所述的通信公司,而无需总局的中间转接。这一方面提高了连接的效率,另一方面带来了明显的成本优点,因为取消了总局的接入。
根据应用的需要,要么把每个总局、要么把总局的一部分连接到所述的网关上。
附加的优选实施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给出。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说明来讲述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及具有其特征的特殊实施方案。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本发明网关的国际通信网络结构体系;图2用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网关。
在附图中采用了以下的附图标记INATX 国际信令协议的网络标识符XNATXYY在国家YY内的国家信令协议的网络标识符XSPC 信令点代码TGN 全球电信网MICG 多互连网关ISUP ISDN用户部分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CC 国家代码GB 英国DE 德国US 美国AT 奥地利NXYY在国家YY内的运营商X的国家网IKAYY 国家YY的国际总局下面参考图1来开始简略地介绍通过本发明的网关连接的多个国家通信公司的原理结构。
网关10被用作中央交换级。在每个所参与的国家中可以存在一个或通常多个由多个通信公司运营的国家网N。这些国家网N需要在交换技术上相互连接。
另外每个国家还有一个国际总局12。各个国际总局12相互连接。国际总局12的一部分可以与网关10相连。在另外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国家网N与网关10存在通信连接。国家网N的通信连接通过国家信令协议的国家网标识符14、14’来表示。在国家网N和相应国际总局12之间的连接又通过国家信令协议的另一国家网标识符14’来表示。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国家标识符NATX 14、14’由NAT0和NAT1构成。
在国际总局12和网关10之间的连接通过国际网络标识符16、16’来表示,该标识符在图2中也被称作INATX。同样,国际网络标识符16、16’表示了位于各个国际总局12之间的连接。
倘若例如英国国家通信公司N1GB的网络需要与德国通信公司N2DE的网络进行连接,则根据本发明不再需要象现有技术的方法那样通过英国和德国国际总局12来开展这种业务,而是可以直接通过本发明的网关10来执行。因此在费用上带来明显的优点,因为可以节省总局12的昂贵的处理功能。
ISUP称为ISDN用户部分,并包含有用于某个用户信令的编码、功能和协议。该用户部分在此比如控制通信有用信道的建立和拆除、以及特征或业务的实现,并执行管理和监视功能。
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信令系统,例如MFC R1、MFCR2、5号或7号信令系统,它们都是按照ITU-T指南而制定的。7号信令系统被应用于ISDN和移动无线网,并涉及带外信令,其中信令系统完全独立于有用数据的传输而进行工作。该优选实施方案的7号信令系统具有相互连接的结构。但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也可以考虑其它的信令系统。于是,除了不同通信公司的网络之外,本发明方法也可以被用来自动和间接地连接这些通信公司的用户。
根据本发明可以匹配不同的协议范围,方式是把关于语义、语法、格式、时间期限等协议翻译成统一的工作或中间协议。
用于互连ISUP的一个例子是在德国被标准化的国家信令协议NAT1,它也被称为ZZN#7(7号信令中间网络)并在国内运营商之间采用。
网关10可以提供ISUP的所有可能的连接变化方案,例如连接NAT0和NAT0、NAT0和NAT1、NAT0和INAT0、或NAT0和INAT1等等。
下面参考图2以一个实施例来阐述本发明系统的一般结构在此也被称为MICG(多互连网关)10的国外10通过其各种接口(INATX,NATX,...)相互地并利用任意的总局或国际网关而连接了不同国家的不同通信公司。于是,MICG 10尤其可以在不同国家的不同通信公司之间通过具有网络标识符NATX的协议ISUP Q.767建立通信连接。另外,它还用于把通信公司与本国或外国的国家网关连接起来。在此,采用具有网络标识符INATX的协议ISUP Q.767。
图2中的缩写CC表示各个国家的“国家代码”。SPC1、SPC2和SPC3涉及信令点代码(SPC)。SPC1表示在全球电信网(TGN)和国内通信公司之间的双向信令点代码。SPC2是另一国家的国内运营商网络的一部分,且SPC3与SPC2相同。信令点代码也可以被理解为交换级或交换局的、国家指定的明确地址。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网络可以是尤其遵照GSM(全球移动系统)或DCS(数字通信系统)标准的移动无线网,或者是ISDN网络,并且由通信公司、尤其是由国内运营商来运营。
需要强调的是,对与本发明有关的部件的说明不应理解成是具有限制性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尤其可以知道诸如“网关”的概念只是功能性的,而不应理解物理的。因此譬如一个网关也可以部分或完全地用软件和/或通过多个物理设备来分布式地实现。
权利要求
1.用于控制至少两个可采用不同信令协议的网络(N1,N2)的交换技术连接的方法,其中采用一个网关(10)作为中央级,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网关(10)的第一接口上接收第一网络(N1)的信令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网络(N1)的协议相一致,-将所接收的信令数据与第二网络(N2)的信令要求相匹配,以及-把匹配之后的信令数据通过所述网关(10)的第二接口传输给所述的第二网络(N2)。
2.用于在网络(N1,N2)中匹配不同信令协议的方法,其中采用一个网关(10)作为中央级,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网关(10)的第一接口上接收第一网络(N1)的信令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网络(N1)的协议相一致,-将所接收的信令数据与第二网络(N2)的信令要求相匹配,以及-把匹配之后的信令数据通过所述网关(10)的第二接口传输给所述的第二网络(N2)。
3.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连接的网络(N1,N2)采用不同的信令协议。
4.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在开始时包括以下步骤-自动地测定所述第一网络(N1)的信令协议规则和所述第二网络(N2)的信令协议规则。
5.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为尤其遵照GSM(全球移动系统)或DCS标准的移动无线网,或者是ISDN网,并由通信公司、尤其是国内通信公司运营。
6.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采用统一的中间协议。
7.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的方法连接不同国家的、采用不同信令协议的不同通信公司的网络(N1,N2)。
8.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令协议涉及带外信令,尤其是7号信令系统(SS#7)。
9.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被确定用于标识信令协议的国家网络标识符(14,14’)和国际网络标识符(16,16’)。
10.用于控制各系统部件的连接建立和拆除的交换技术系统,包括多个网络(N1,N2),分别通过一个总局(12)代表的多个顶端系统,其中一个网络被分配给至少一个顶端系统,而且所述的网络(N1,N2)可采用不同的信令协议,以及一个与所述系统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相连接的、中央交换级形式的网关(10),具有-一个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网关(10)的第一接口上接收第一网络(N1)的信令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网络(N1)的协议相一致,-一个转换单元,用于将所接收的信令数据与第二网络(N2)的信令要求相匹配,以及-一个传输单元,用于把匹配之后的信令数据通过所述网关(10)的第二接口传输给所述的第二网络(N2)。
11.按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为尤其遵照GSM或DCS标准的移动无线网,并由通信公司、尤其是国内通信公司运营。
12.按权利要求10或11之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令协议是带外信令,尤其是7号信令系统(SS#7)。
13.按权利要求10-12之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网络(N1,N2)和/或所述总局(12)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的网关(10)相连。
14.按权利要求10-13之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N1,N2)的连接不是通过所述网络的各个总局(12)实现的,而是只通过所述的网关(10)实现。
15.按权利要求10-14之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匹配之后的信令数据被补充了涉及各个国家的附加数据,尤其是要通过各个总局(12)提供的数据,例如国家代码。
16.用于转换多个网络(N1,N2)的信令协议的协议转换器,包括-分别实现网络的信令协议的多个接口,-用于转换所述信令协议的装置。
17.用于存储计算机软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该介质被装载到被用作网关(10)的计算机上时,便促使后者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网关(10)的第一接口上接收第一网络(N1)的信令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网络(N1)的协议相一致,-将所接收的信令数据与第二网络(N2)的信令要求相匹配,以及-把匹配之后的信令数据通过所述网关(10)的第二接口传输给所述的第二网络(N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电话固定网和/或移动无线网(N1,N2)中匹配不同信令协议的方法和装置。在此,不同通信公司的网络不再通过国际总局(12)相互连接,而是通过网关(10)。
文档编号H04Q3/00GK1513269SQ02810900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1日
发明者M·-J·阿马德亚, K·巴奇纳, W·恩德勒, W·库赫恩, M -J 阿马德亚, 吕, 婺, 斩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