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形成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254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处理、形成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媒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由文字、网点、照片等构成的原稿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程序、以及记录它的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OA设备的数字化快速发展,彩色图像输出的需求越来越增加,电子照相方式的数字彩色复印机、喷墨方式·热印刷方式的彩色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得到广泛普及。
这些图像形成装置中,例如从数字照相机或扫描仪等的图像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或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图像信息采用图像输出装置输出。
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经常需要对输入的图像信息输出色再现稳定的图像,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色校正处理起重要的作用。在此,将对成为不适合原样输出的信号的色信号进行校正的处理、为了改变色自身而变化色信号的处理(色变换处理)、以及不改变色自身而变化坐标系的处理都称为色校正处理。
作为色校正处理的方法,包含为了将输入图像数据变换为均等色空间数据的色坐标变换方法,以前提出了很多方案。作为这样的方法,有色彩科学手册新编(日本色彩学会编·东京大学出版会刊行,第1137~1149页)、和日本图像学会志(第4号(1998),第37卷,第555~559页)记载的、直接变换法和3维插入法等的表参考(Look Up Table查询表,以下称为LUT)法和掩盖法。
这样的色校正处理是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作为在图像处理装置进行的色校正处理例如有对扫描仪等图像输入装置的输入色校正处理(前阶段的色校正处理)、以及为了将从图像输入装置输入的输入图像数据利用电子照相方式或喷墨方式的图像输出装置在纸等记录材料上进行图像形成而进行适当处理的色变换处理(后阶段的色校正处理)。
以下,说明色校正处理(前阶段的色校正处理和后阶段的色校正处理)。
首先,说明前阶段的色校正处理。
通常,从扫描仪等图像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数据成为该图像输入装置具有的色空间的数据。
因此,在图像处理装置中,需要对从图像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去掉在图像输入装置的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摄像系统中产生的各种失真的处理(前阶段的色校正处理)。
例如,在这样的前阶段的色校正处理中,为了去掉上述失真,采用通过最小平方法等求出的3×3的矩阵系数。
下面,说明后阶段的色校正处理。
后阶段的色校正处理是用CMY(K)的颜色材料表现RGB信号时,为了忠实表现色彩,去掉基于含有不需要吸收的成分的CMY(C青绿色、M紫红、Y黄)颜色材料的分光特性的颜色不鲜明,变换为CMY(K)信号的处理(色变换处理)。
例如,特开昭60-220660号公报(现有技术(A),
公开日1998年11月5日)记载了作为后阶段的色校正处理,减小原图像和再现图像的色差的色校正方法。
该色校正方法中,首先,摄像系统的色分解信号R0、G0、B0在色分解信号空间,识别每个像素属于预定的多个领域的哪一个。接着,基于该识别结果求出对应的色校正系数矩阵,采用该色校正系数矩阵输出校正分解信号R1、G1、B1。
这样,可以进行对应色分解信号空间的领域,即输入的色分解信号R0、G0、B0的值的色校正处理。从而,可以减小原图像和再现图像的色差,可以提高整体的色校正精度。
另外,色校正系数矩阵是基于色分解信号空间的领域确定的,有多个。
专利第3133409号公报(对应现有技术(B)、注册日2000年1月24日、特开平5-48888号(
公开日1993年2月26日))记载了作为后阶段的校正处理,调整微小的同色调的相近色的数字彩色复印装置。
上述数字彩色复印装置中,设置对应原稿的色调的多个色变换表,同时基于原稿的色调的判断结果选择适当的色变换表。这样,提高微小的同色调接近的彩色原稿的再现性。
另外,在特开平9-193477号公报(现有技术(C)
公开日1997年7月29日)记载了作为后阶段的校正处理,对印刷图像的每个对象进行色校正的印刷装置。
上述印刷装置中,从用页面描述语言(PDL)描述的印刷数据判别各对象的种类(图形、文字、照片),采用与判别的对象种类对应的色校正表进行色校正。这样,对每个对象进行色校正,可以得到适当的印刷图像。
但是,作为进行这样的色校正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如上所述,从图像输入装置输入图像数据。即,图像输入装置从原稿读取图像,并作为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处理装置。
该图像输入装置的输入特性通常与人类的视觉特性不一致。从而,有时根据图像(原稿)的种类等,进行与由人类视觉把握的色彩不同的读取。因此,根据图像种类等,需要在图像处理装置中进行输入信号的校正。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A)、(B)记载的结构的任一个在图像输入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的关系中,都不进行图像种类(例如,文字、网点、照片等)的色校正处理(前阶段的色校正处理)。
从而,不能进行对应色校正精度不同的图像种类的色校正处理。
另外,现有技术(C)记载的结构中,为了进行对应图像种类的色校正处理,具有多个对应图像种类的色校正表,从而其结构复杂,还需要加大存储容量。由此,导致图像处理装置的成本上升。
另外,要作成这样的色校正表,很费工夫。从而,若为了进行可对应多个图像种类的色校正处理而采用多个色校正表,则需要色校正表的作成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存储容量,同时可以进行对应图像种类的色校正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程序、以及记录它的记录媒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采用矩阵系数,进行用于校正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信号的强度的输入色校正处理的输入色校正部件;存储多个对应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的矩阵系数存储部件;从存储在上述矩阵系数存储部件的矩阵系数中,读出对应输入的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对上述输入色校正部件进行设定的控制部件。
通常,输入到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数据的特性与人类的视觉特性不一致。从而,由于根据图像种类,与通过人类视觉把握的色彩不同,所以需要对应图像种类进行图像数据的校正。
但是,根据上述结构,可以与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的信号值无关、对应图像种类更换矩阵系数。从而,可以根据图像种类进行适当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另外,由于采用存储容量小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例如后来进行色变换处理(将色分量变换为不同的色分量的处理)时,就不需要对每个图像种类采用存储容量大的LUT(查询表)。从而,可以抑制存储容量。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和从原稿读取图像、在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输入读取的图像的图像输入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图像处理装置可以对由图像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根据图像种类进行适当的输入色校正处理。从而,可以提供可形成良好的画质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由于采用存储容量小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所以例如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在输入色校正处理之后进行色变换处理(将色分量变换为不同的色分量的处理)时,不需要对每个图像种类采用存储容量大的LUT(查询表)。从而,可以抑制图像形成装置的存储容量。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从多个矩阵系数中,选择对应输入的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采用上述选择的矩阵系数,进行校正上述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信号的强度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与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信号的值无关、根据图像种类更换矩阵系数。从而,可以根据图像种类进行适当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另外,由于采用存储容量小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所以例如之后进行色变换处理(将色分量变换为不同的色分量的处理)时,不需要对每个图像种类采用存储容量大的LUT(查询表)。从而,可以抑制存储容量。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程序的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图像处理方法。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图像处理程序装入计算机系统,可以将上述图像处理方法提供给用户。
本发明的记录媒体的特征在于,记录了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图像处理方法的图像处理程序。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计算机系统装入上述记录媒体上记录的程序,可以将上述图像处理方法提供给用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以下记载可以很清楚。另外,通过参考附图进行的说明可以清楚本发明的优点。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数字彩色复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输入校正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输入校正部的输入色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彩色图像输入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从图4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输入图像数据的计算机和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根据图1至图3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如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字彩色复印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该数字彩色复印机采用电子照相处理。
如图1所示,该数字彩色复印机具有彩色图像输入装置(图像输入装置)2、图像处理装置1、以及彩色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出装置)3。
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例如由具有读取输入原稿的CCD(Charge CoupleDevice)的扫描部构成。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从CCD读取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像的RGB(R红、G绿、B蓝)的模拟信号,并输入到图像处理装置1。
图像处理装置1对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读取的原稿图像(图像)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以后说明图像处理装置1的结构和图像处理。
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基于从图像处理装置1输出的信号,在打印纸(记录材料)上形成彩色图像。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至少具有例如未图示的感光体、基于从图像处理装置1输入的多种颜色的图像信号曝光感光体的曝光部、将利用曝光感光体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多种颜色的调色剂而显影的显影部、和将显影的调色剂像在打印纸上印刷的印刷部。
下面,说明图像处理装置1的结构。
图像处理装置1具有A/D(模拟/数字)变换部5、输入校正部6、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原稿种类判别部件)7、输入色调校正部8、领域分离处理部9、色校正部(色变换部件)10、黑生成底色去除部11、空间过滤处理部12、输出色调校正部13、以及色调再现处理部14。
A/D变换部5将由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读取、并输入给图像处理装置1的R·G·B的模拟信号变换为R·G·B的数字信号(RGB信号)。
输入校正部6对从A/D变换部5输入的RGB信号进行浓淡校正、行延迟处理、MTF校正处理、输入色校正处理(色校正处理)等(校正处理),输出R0·G0·B0信号。以后说明该输入校正部6的结构、和上述校正处理。
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7对在输入校正部6校正处理的RGB信号(R·G·B的反射率信号)补色翻转,作成C(青绿色)·M(紫红)·Y(黄)的信号,同时变换浓度。通过像这样变换浓度信号,可以作成图像处理装置1采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容易处理的信号。
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7自动判别输入的原稿图像例如是文字、照片(打印照片、打印图像纸照片)、或混合的文字/照片。
作为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7的判别输入的原稿图像的种类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本申请人以前提出的方法(专利2002-218232号公报(
公开日2002年8月2日))。
该方法中,首先对原稿在原稿读取用的主扫描之前进行预扫描。该预扫描时,从基于输入到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7的R0·G0·B0信号生成的浓度柱状图求出比预定的阈值小的低浓度段的个数、第1最大度数的浓度段、在与第1最大度数的浓度段邻接的浓度段以外具有最大度数值的第2最大度数的浓度段。接着,计算出第1最大度数值对总像素数的比例,以及(第1最大度数值-第2最大度数值)对总像素数的比例。通过将这些值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可以将原稿图像分类为文字、照片、文字/照片的某一种类。
另外,在原稿图像判断为照片时,对输入到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7的该图像数据进行2值化,设定由含有注目像素的多个像素构成的屏蔽,求出主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的“0”至“1”、“1”至“0”的变化点数之和(为了高速化,只求出主扫描方向的变化点数也可以)。也可以是其和大于预定的阈值时,判别为印刷照片(网点),小于阈值时,判别为打印图像纸照片。这是采用了印刷照片时,局部区域的图像信号的变动大的特征。
像这样判别了原稿图像的种类之后,将该判别结果,即对应原稿图像的种类的图像种类判别信号(图像种类信号)输入到输入校正部6、输入色调校正部8、领域分离处理部9、黑生成底色去除部11、空间过滤处理部12、以及色调再现处理部14。在主扫描时利用该输入的图像种类判别信号。
在此,如上所述,在预扫描时判别原稿图像的种类时,预扫描时默认设定输入校正部6并进行原稿种类的判别。将该判别结果(图像种类判别信号)输入到输入校正部6时,输入校正部6由默认设定变更为对应该原稿图像种类的设定。
由此,通过之后进行主扫描,可以根据原稿图像种类进行最适当的、后述的如输入色校正部和色变换处理的色校正处理(图像处理)。
另外,主扫描时,输入到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7的R0·G0·B0信号原样输入到输入色调校正部8。
输入色调校正部8对在输入校正部6校正浓淡并去除了各种失真的R0·G0·B0信号调整彩色平衡,同时基于来自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7的图像种类判别信号,进行底子浓度的去除、对比度等图像调整处理。
领域分离处理部9从输入色调校正部8输入的、进行了画质调整处理等的R0·G0·B0信号,将输入图像中的各像素分离为文字领域、网点领域、照片领域的某一个。
另外,领域分离处理部9基于该领域分离结果,将表示像素属于哪一领域的领域识别信号输入到黑生成底色去除部11、空间过滤处理部12、以及色调再现处理部14,同时将从输入色调校正部8输入的输入信号原样输出到后阶段的色校正部10。
色校正部10进行将由输入的R·G·B的3色(第1表色系)构成的R0·G0·B0信号(第1图像数据)变换为由作为R·G·B的补色的C·M·Y的3色(第2表色系)构成的C’·M’·Y’信号(第2图像数据)的色变换处理。这样,可以将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读取的色(R·G·B)变换为调色剂和墨水等的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色(C·M·Y)。
另外,色校正部10对C’·M’·Y’信号为了忠实实现色再现,进行去除基于含有不需要吸收成分的C·M·Y颜色材料的分光特性的颜色不鲜明的处理。
该色校正部10的处理可以采用以前采用的直接变换法、特开2001-157072号公报(
公开日2001年6月8日)等记载的2维插入法和3维插入法等的表参考(Look Up Table查询表)法、屏蔽法、或特开2000-324348号公报(
公开日2000年11月24日)等记载的比特去除直接变换法等。
黑生成底色去除部11进行从由色校正部10输入的C·M·Y的3色构成的C’·M’·Y’信号生成黑(K)信号的黑生成处理、以及从C’·M’·Y’信号减去用黑生成得到的K信号而生成新的CMY信号的底色去除处理。即,黑生成底色去除部11进行将C·M·Y的3色信号(C’·M’·Y’)变换为C·M·Y·K的4色信号(CMYK信号)的黑生成底色去除处理。
作为黑生成处理的一例,有一般利用轮廓黑进行黑生成的方法。该方法中,将轮廓曲线的输入输出特性设为y=f(x)、将输入的数据设为C’、M’、Y’、将输出的数据的C、M、Y、K、UCR(Under Color Removal)率设为α(0<α<1)时,黑生成底色去除处理用下式(1)表示。 空间过滤处理部12对从黑生成底色去除部11输入的CMYK信号的图像数据基于领域识别信号进行数字过滤的空间过滤处理。这样,可以校正空间频率特性,从而可以防止输出图像的模糊和颗粒状的恶化。
例如,在领域分离处理部9分离为文字的领域为了提高黑文字或色文字的再现性,通过空间过滤处理部12的空间过滤处理(强调清晰处理),高频的强调量变大。同时,后述的色调再现处理部14中,选择适合高频的再现的高分辨率的屏幕的二值化或多值化处理。
另外,对于在领域分离处理部9分离为网点的领域,在空间过滤处理部12进行用于去除输入网点成分的低通过滤处理。
输出色调校正部13进行将浓度信号等信号变换为作为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的特性值的网点面积率的输出色调校正处理。
色调再现处理部14基于领域识别信号,对从输出色调校正部13输入的CMYK信号的图像数据进行规定处理。即,实施色调再现处理部14进行最终将图像分离为像素,可再现各像素点色调的色调再现处理(中间调生成)。另外,对于在领域分离处理部9分离为照片的领域,进行重视了色调再现性的屏幕的二值化或多值化处理。
上述的实施了各处理的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存储单元,以规定的定时读出并输入到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另外,以上处理通过未图示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控制。
另外,该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是将图像数据输出到记录材料(例如纸等)上,例如可以举出采用电子照相方式或喷墨方式的图像输出装置等,但不特别限定于此。
另外,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7不是必需设置在图像处理装置1。即,也可以是操作者从主数字彩色复印机上设置的操作屏4选择表示原稿图像种类的图像模式。在此,通过操作者选择图像模式,产生图像种类判别信号,并输入到图像处理装置1。作为图像模式可以举出例如文字图像模式、印刷照片图像模式、打印图像纸照片图像模式、以及文字/照片图像模式等。该操作屏4可以例如由液晶屏等未图示的显示部和、未图示的设定按钮构成。
或者,也可以将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7的原稿图像的种类判别处理在预扫描时以外进行。例如,将从A/D变换部5输出的R·G·B信号(A/D变换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到未图示的图像存储器,同时在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7判别原稿图像种类。接着,将该判别结果(图像种类判别信号)输入到输入校正部6,将输入校正部6的设定变更为对应该原稿图像的种类的设定。之后,从图像存储器读出图像数据,进行输入校正部6之后、上述的处理。在此,不需要预扫描。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数字彩色复印机中的作为特征结构的输入校正部6的结构、以及输入校正部6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首先,基于图2说明输入校正部6的结构。
如图2所示,输入校正部6具有浓淡校正部21、行迟延校正部22、MTF(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校正部23、输入色校正部(输入色校正部件)24、控制部(控制部件)25、以及矩阵系数存储部(矩阵系数存储部件)26。
浓淡校正部21对来自A/D变换部5的数字的RGB信号进行去除在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的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摄像系统生成的各种失真的处理。
行迟延校正部22去除CCD的R·G·B间的行间隙,变换为没有行间隙的数据。即,在行迟延校正部22校正因设置有R·G·B的各过滤器的CCD的位置不同引起的位置偏差。
MTF校正部23修复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的恶化。
通常,CCD输出的图像信号因透镜、反射镜等光学部件、CCD的受光面的小孔开口度、传送效率和剩余图像、物理扫描的积分效果和扫描不匀等,MTF产生恶化。由于该MTF恶化,读入的图像模糊。
因此,通过MTF校正部23实施适当的过滤处理(强调处理),修复MTF的恶化产生的模糊,从而可以提高图像品质。
输入色校正部24进行用于理想地执行图像数据的交换和图像处理的输入色校正处理。即,输入色校正部24校正输入到图像处理装置1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的信号(RGB信号)的强度。
具体说来,输入色校正部24采用利用最小平方法等求出的3×3的矩阵系数(色校正矩阵系数),如下式(2)所示,变换从MTF校正部23输入的输入信号。R0G0B0=M11M12M13M21M22M23M31M32M33RinGinBinΛ--(2)]]>在此,Rin、Gin、Bin为输入信号,Mij(i,j=1~3)为矩阵系数,R0、G0、B0为输出信号。
矩阵系数存储部26存储多个3×3的矩阵系数。该多个矩阵系数分别对应各原稿图像的种类。即,矩阵系数存储部26存储对应各原稿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
控制部25控制输入色校正部24和矩阵系数存储部26。另外,在控制部25输入从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7或操作屏4输出的图像种类判别信号。例如,若图像种类判别信号输入到控制部25,则控制部25控制采用输入色校正部24中预先设定的矩阵系数、或由控制部25从矩阵系数存储部26读出并在输入色校正部24设定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
通常,由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读取并输入到图像处理装置1的图像数据的特性与人类的视觉特性不一致。从而,由于根据原稿图像的种类,由人类视觉把握的色彩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原稿图像种类进行图像数据的校正。在此,原稿图像的种类指原稿图像为文字、印刷照片(网点)、打印图像纸照片(照片)的某个,或由这些要素混合而成。
但是,如上所述,输入校正部6具有采用矩阵系数进行用于校正输入的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信号的强度的输入色校正处理的输入色校正部24、存储多个对应原稿图像的种类的矩阵系数的矩阵系数存储部26、从存储在矩阵系数存储部26的矩阵系数中,读取对应输入的原稿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并在输入色校正部24设定的控制部25。
这样,与输入的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信号(RGB信号)的值无关,可以根据原稿图像种类更换输入校正部24中使用的矩阵系数。从而,可以根据原稿图像种类进行适当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下面,更具体说明输入色校正部24的采用上述矩阵系数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在输入色校正部24预先将存储在矩阵系数存储部26的矩阵系数中的某个设定为默认。在此,预先设定有对应印刷照片的矩阵系数。
例如,在原稿图像种类为印刷照片时,即,将对应印刷照片的图像种类判别信号输入到控制部25时,控制部25控制输入色校正部24采用输入色校正部24中设定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此时的输入色校正处理如下式(3)所示。R0G0B0=1.00.00.00.01.00.00.00.01.0RinGinBinΛ--(3)]]>另外,打印图像纸照片的色再现领域一般比印刷照片广,且色度高。从而,在打印图像纸照片时,若原样采用对应印刷照片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则会产生色调饱和。
因此,需要采用抑制色度、不产生色调饱和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
因此,原稿图像种类为打印图像纸照片时,即,将对应打印图像纸照片的图像种类判别信号输入到控制部25时,控制部25控制从矩阵系数存储部26读出对应打印图像纸照片的矩阵系数,并将该矩阵系数存储到输入色校正部24。在此,输入色校正部24采用对应该新存储的打印图像纸照片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此时的输入色校正处理如下式(4)所示。R0G0B0=0.960.020.020.020.960.020.020.020.96RinGinBinΛ--(4)]]>另外,文字原稿几乎没有如照片的连续的色调。另外,如例如图表等,大多是最好表示强调。在此,文字原稿包含色文字和演示模式等。
原稿图像种类为文字时,即,将对应文字的图像种类判别信号输入到控制部25时,控制部25控制从矩阵系数存储部26读出对应文字的矩阵系数,并将该矩阵系数存储到输入色校正部24。在此,输入色校正部24采用该新存储的对应文字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此时的输入色校正处理如下式(5)所示。R0G0B01.02-0.01-0.01-0.011.02-0.01-0.01-0.011.02RinGinBinΛ--(5)]]>像这样,输入校正部6采用矩阵系数校正输入信号(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信号)的强度。从而,可以根据原稿图像特性,改变抑制(压缩)或强调色度的量、或色调的调整量。
另外,矩阵系数不特别限于3×3。例如,根据输入色校正处理中希望的校正精度,可以采用3×4、3×9等矩阵系数。
另外,上述矩阵系数的读出也可以在输入色校正部24进行。此时,从控制部25向矩阵系数存储部26输入表示存储有读出的矩阵系数的存储器的起始地址的信号。
以下,采用图3所示的流程图说明上述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以下,与上述同样,作为默认设定设定有对应印刷照片的矩阵系数。
如图3所示,首先,若输入图像种类判别信号,则控制部25中,识别该图像种类判别信号对应原稿图像的哪个种类(S1)。
接着,在该输入的图像种类判别信号对应于预定的原稿图像种类、在此印刷照片时(S2为YES)时,原样采用输入色校正部24中预先设定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S4)。
另一方面,在输入的图像种类判别信号识别为不是印刷照片时(S2为NO),控制部25从矩阵系数存储部26读出对应输入的图像种类判别信号的矩阵系数,并在输入色校正部24设定(存储,S3)。
接着,输入色校正部24采用该新设定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S4)。
但是,颜色材料(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时使用的墨水和调色剂等)的种类例如每个厂家都不同,根据使用的图像输出装置也不同。
例如,根据输入到图像处理装置1的图像的形成所用的图像输出装置采用电子照相方式或喷墨方式、或是升华型打印机,该输入的图像所用的颜色材料种类不同。即,根据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输出装置,该图像的色再现领域的大小不同。从而,在输入的图像形成所用的图像输出装置不同时,作为图像数据读取该图像时容易产生读取误差。
因此,上述的矩阵系数还可以根据构成输入的图像的颜色材料种类进行更换。
在此,例如主数字彩色复印机作为表示原稿图像种类的图像模式还具有采用电子传真处理的模式(电子照相模式)、采用喷墨的模式(喷墨模式)、以及采用升华型打印机的模式(升华型模式)。此时也与上述同样,从操作屏4输入适当的图像模式。
一般,在升华型打印机输出(形成)的原稿(图像)色度高。因此,利用电子照相方式或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时,不能充分表现其色彩。
因此,在升华型模式时,与打印图像纸照片图像模式时同样,采用抑制色度的矩阵系数。即,在升华型模式时,设定为采用打印图像纸照片图像模式使用的矩阵系数即可。
通常,若比较各模式的色再现领域的大小,升华型模式>喷墨模式>电子照相模式。
因此,例如在喷墨模式时,采用比升华型模式时略少的抑制色度(使色度压缩率变小)的矩阵系数,在电子照相模式时,采用比喷墨模式时更少的抑制色度的矩阵系数即可。
另外,由于颜色材料根据制造厂商而不同,所以也可以根据厂商改变矩阵系数。
例如,在利用喷墨方式形成了图像的原稿时,利用控制部25更换矩阵系数,如下式(6)所示的色校正处理也可以。R0G0B0=0.980.010.010.010.980.010.010.010.98RinGinBin--(6)]]>这样,根据构成输入的图像的颜色材料,即输入的图像的形成所用的颜色材料,可以进行适当的输入色校正处理。从而,可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画质更好的图像。
如上所述,在输入校正部6中,通过采用对应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进行对应图像种类的输入色校正处理,不需要设置对每个图像种类分别设置用于进行色变换处理的色校正部10。
即,色校正部10将上述的原稿图像模式中的某一个作为默认,保持对应该原稿图像模式的色校正表(查询表(LUTLook Up Table))即可。
近年的主流是当从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输入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时,在图像处理装置1的色校正部10中,采用色校正表进行图像数据的色校正处理。
例如,若主数字彩色复印机可对应作为原稿图像的种类的文字、印刷照片(网点)、打印图像纸照片(照片),则色校正部10采用直接变换法进行色校正处理时,由于色校正表的数据量为224×3(色)=50331648(byte),输入校正部6具有的矩阵系数的数据量为9×3(色)=27(byte),所以作为存储器的必要的总数据量成为48(Mbyte)。
在此,比较例是输入校正部6不具有对应原稿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在色校正处理部10中保持对应原稿图像种类的色校正表的结构。
该比较例的场合,由于色校正表的数据量为224×3(色)×3(种类)=150994944(byte),所以作为存储器的必要的总数据量成为144(Mbyte)。
像这样,通过在输入校正部6进行上述的输入色校正处理,在色校正部10中不需要根据图像种类具有多个色校正表。
即,只具有一个对应某个图像种类的色校正表,无论是哪个图像种类,都可以进行适当的色校正处理(色变换处理)。另外,通过至少一个具有色校正表,从R0·G0·B0信号到C’·M’·Y’信号的变换精度变得很好。
从而,可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画质良好的图像。
像这样,通过不需要对每个图像种类生成色校正表,可以抑制所需的存储容量。从而可以提高图像处理装置1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实施例2〕根据图4、图5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下。本实施例中,对具有与实施例1的结构要素相同功能的结构要素附上同一标号,不作说明。
如图4所示,图像处理装置40具有A/D(模拟/数字)变换部41、输入校正部42、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原稿种类判别部件)43。由该图像处理装置40和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构成图像读取装置。A/D变换部41对应实施例1的A/D变换部5,输入校正部42对应实施例1的输入校正部6,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43对应实施例1的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7,分别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
即,输入校正部42与实施例1的输入校正部6同样,根据原稿图像种类采用不同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将RGB信号变换为R0·G0·B0信号。此时也与实施例1所述同样,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43不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从图像读取装置具有的操作屏4输入图像模式。
在输入校正部42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的R0·G0·B0信号如图5所示,经计算机50输入到打印机70。打印机70基于从计算机50输出的信号,在打印纸(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这样,可以与输入到图像处理装置40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信号的值(RGB信号)无关、根据图像种类更换矩阵系数。从而,可以根据图像种类进行适当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如图5所示,计算机50具有打印机驱动器60、通信端口驱动器64、以及通信端口65。另外,打印机驱动器60具有色校正部61、色调再现处理部62、以及打印机语言翻译部63。
打印机驱动器60采用色校正部61和色调再现处理部62处理来自图像处理装置40的图像数据(R0·G0·B0)。在此,色校正部61执行实施例1的色校正部10进行的色校正处理(去除基于包含不需要吸收成分的C·M·Y颜色材料的分光特性的颜色不鲜明进行色变换的处理)。以及黑生成底色去除部11进行的黑生成底色去除处理。色调再现处理部62具有与实施例1的色调再现处理部14同等的结构和功能。
色校正部61和色调再现处理部62中处理的图像数据在打印机语言翻译部63变换为打印机语言。接着,经通信端口驱动器64和通信端口(RS232C、LAN等)65输入到电子照相方式或喷墨方式的打印机70。打印机70是除了打印功能之外还具有复印功能和传真功能的数字多功能机。
另外,加工读入计算机50的数据(例如,对文档数据粘贴照片数据等),有时原稿种类会变化,所以作为应用软件实施采用上述矩阵的图像处理,对加工(编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与实施实施例1、2的图像处理装置1和图像处理装置40同样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在记录了使计算机执行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中记录图像处理的方法来得到。其结果,可以提供自由携带记录了图像处理方法的程序的记录媒体。
另外,作为上述记录媒体,为了在微机进行处理,也可以是将未图示的存储器,例如ROM作为程序媒体。或者,作为记录媒体,也可以是例如没有图示、作为外部存储装置设置有程序读取装置时,通过插入该装置可读取的程序媒体。
在任一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微处理器访问执行存储的程序,或者,也可以是一读出程序,就将该读出的程序下载到微处理器的未图示的程序存储区,执行该程序的方式。该下载用的程序预先存储在主体装置中。
在此,上述程序媒体是可与主体分离的记录媒体,可以是磁带和盒式磁带等磁带类、软盘和硬盘等磁盘和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Memory)/MO(Magneto Optical)/MD(Mini-Disc)/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含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者掩模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Electrical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快速ROM等的半导体存储器的固定担持程序的媒体。
另外,上述实施例1、2中,由于是可连接包含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系统结构,所以也可以是为了从通信网络下载程序而流动地保持程序的媒体。另外,像这样从通信网络下载程序时,也可以该下载用的程序预先存储在主体装置,或从另一记录媒体安装。
通过利用数字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和计算机系统具有的程序读取装置读取上述记录媒体,执行上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计算机系统由平板扫描仪、胶片扫描仪、数字照相机等图像读取装置,通过装入规定的程序来进行上述图像处理方法等的各种处理的计算机,显示计算机的处理结果的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的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输出到纸(记录材料)等的打印机构成。进一步,具有作为经网络连接服务器等的通信部件的调制解调器等。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具有采用矩阵系数,进行校正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信号的强度的输入色校正处理的输入色校正部件,存储多个对应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的矩阵系数存储部件,从上述矩阵系数存储部件中存储的矩阵系数中,读取对应输入的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对上述输入色校正部件中设定的控制部件。
这样,与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信号的值无关,可以根据图像种类更换矩阵系数。从而,可以根据图像种类进行适当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另外,由于采用存储容量小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所以例如之后进行色变换处理(将色分量变换为不同的色分量)时,不需要对每个图像种类采用存储容量大的LUT(查询表)。从而,可以抑制存储容量。
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图像种类最好至少是文字、网点、以及照片中的某一个。
根据上述结构,例如文字、网点(印刷照片)、照片(打印图像纸照片)、或这些混合存在的图像等,可以进行对应各种类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上述图像处理装置最好具有采用查询表,将由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构成的第1表色系构成的第1图像数据变换为由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第2表色系构成的第2图像数据的色变换部件。
近年,成为主流的是将从具有扫描仪等图像输入装置的输入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机等图像输出装置时,在图像处理装置采用LUT(查询表)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色变换。
但是,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输入色校正部进行对应图像种类的输入色校正处理,所以色变换部件不需要对应图像种类具有多个LUT。
即,只具有一个对应某个图像种类的LUT,在图像种类为任一情况下,都可以适当地将第1图像数据变换为第2图像数据。另外,通过至少有一个具有LUT,第1图像数据到第2图像数据的变换精度变得很好。
从而,可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画质良好的图像。
像这样,通过不需要对每个图像种类生成LUT,可以抑制所需的存储容量。从而,可以实现图像处理装置的性能提高和成本下降。
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控制部件最好是根据构成输入的图像的颜色材料种类,对输入色校正部件设定矩阵系数。
但是,颜色材料(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时使用的墨水等)的种类是例如根据厂家而不同,根据使用的图像输出装置而不同。在此,图像输出装置是使用颜色材料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装置。
例如,输入到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的形成所用的图像输出装置根据采用电子照相方式或喷墨方式,或是升华型打印机,该输入的图像所用的颜色材料种类不同。即,例如根据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输出装置,该图像的色再现领域的大小不同。从而,在用于形成输入的图像的图像输出装置不同时,作为图像数据读出该图像时容易产生误差。
但是,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对应颜色材料种类设定矩阵系数。
这样,根据构成输入的图像的颜色材料,即输入的图像形成所用的颜色材料,可以进行适当的输入色校正处理。从而,可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画质更好的图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和,从原稿读取图像、向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输入读取的图像的图像输入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图像处理装置可以对由图像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根据图像种类进行适当的输入色校正处理。从而,可以提供可形成画质良好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由于采用存储容量小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所以在图像处理装置中,例如输入色校正处理之后进行色变换处理(将色分量变换为不同的色分量的处理)时,不需要对每种图像都采用存储容量大的LUT(查询表)。从而,可以抑制图像形成装置的存储容量。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从多个矩阵系数中,选择对应输入的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采用上述选择的矩阵系数,进行校正上述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信号的强度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与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信号的值无关,可以根据图像种类更换矩阵系数。从而,可以根据图像种类进行适当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另外,由于采用存储容量小的矩阵系数进行输入色校正处理,所以例如后来进行色变换处理(将色分量变换为不同的色分量的处理)时,不需要对每个图像种类采用存储容量大的LUT(查询表)。从而,可以抑制存储容量。
上述图像处理方法中,图像种类最好是至少文字、网点、以及照片中的某一个。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例如对文字、网点(印刷照片)、照片(打印图像纸照片)、或这些混合存在的图像等进行对应各种类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上述图像处理方法中,最好进行将由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构成的第1表色系构成的经输入色校正处理的第1图像数据,变换为使用查询表,由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第2表色系构成的第2图像数据的的色变换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对图像数据进行对应图像种类的输入色校正处理,所以不需要根据图像种类具有多个LUT。
即,只具有一个对应某个图像种类的LUT,在图像种类为任一情况下,都可以进行适当的色变换处理。另外,通过至少有一个具有LUT,采用LUT进行色变换处理,色变换处理的变换精度很好。
另外,像这样,通过不需要对每个图像种类生成LUT,可以抑制处理所需的存储容量。
上述图像处理方法最好是根据构成输入的图像等颜色材料种类,选择矩阵系数。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对应颜色材料种类选择矩阵系数。
这样,根据构成输入的图像的颜色材料,即输入的图像形成所用的颜色材料,进行适当的输入色校正处理。从而,可以形成画质更好的图像。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图像处理方法。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图像处理程序装入计算机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上述图像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记录媒体是记录了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图像处理方法的图像处理程序。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计算机系统装入上述记录媒体中记录的程序,可以向用户提供上述图像处理方法。
发明的具体说明中的具体实施形态或实施例是用于清楚表达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的,不应该限定于该具体例而狭义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下述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对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中的色分量信号强度进行校正的图像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入色校正部件(24),采用矩阵系数,进行用于校正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信号的强度的输入色校正处理;矩阵系数存储部件(26),存储多个对应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控制部件(25),从存储在上述矩阵系数存储部件(26)的矩阵系数中,读出与输入的图像种类对应的矩阵系数,并设定在上述输入色校正部件(24)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的种类为至少是文字、网点、以及照片中的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色变换部件(10),采用查询表,将由上述色分量构成的第1表色系构成的第1图像数据变换为由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第2表色系构成的第2图像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件(25)根据构成上述输入的图像的颜色材料的种类,将矩阵系数设定到上述输入色校正部件(24)中。
5.一种具有图像处理装置(1),和从原稿读取图像、在上述图像处理装置(1)输入读取的图像的图像输入装置(2)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1)具有输入色校正部件(24),采用矩阵系数,进行用于校正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中的色分量信号的强度的输入色校正处理;矩阵系数存储部件(26),存储多个对应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控制部件(25),从存储在上述矩阵系数存储部件(26)的矩阵系数中,读出与输入的图像种类对应的矩阵系数,并设定在上述输入色校正部件(24)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的种类为至少是文字、网点、以及照片中的一个。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色变换部件(10),采用查询表,将由上述色分量构成的第1表色系构成的第1图像数据变换为由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第2表色系构成的第2图像数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件(25)根据构成上述输入的图像的颜色材料的种类,将矩阵系数设定到上述输入色校正部件(24)中。
9.一种进行校正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中的色分量信号的强度的输入色校正处理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多个矩阵系数中,选择对应输入的图像的种类的矩阵系数,采用所示选择的矩阵系数,进行校正上述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中的色分量信号的强度的输入色校正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的种类为至少是文字、网点、以及照片中的一个。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色变换处理,即采用查询表,将由上述色分量构成的第1表色系构成的第1图像数据变换为由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第2表色系构成的第2图像数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构成上述输入的图像的颜色材料的种类,选择上述矩阵系数。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存储容量,同时可以进行对应图像种类的色校正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具有输入校正部(6),该输入校正部(6)具有采用矩阵系数,校正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色分量信号的强度的输入色校正部(24);存储多个对应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的矩阵系数存储部(26);从存储在矩阵系数存储部(26)的矩阵系数中,读出对应输入的图像种类的矩阵系数,对上述输入色校正部(24)进行设定的控制部(25)。
文档编号H04N1/40GK1477855SQ0313300
公开日2004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4日
发明者后藤牧生, 南雅范 申请人:夏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