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付费的方法

文档序号:7580343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付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付费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更方便与安全性高的移动付费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今日人们用来支付交易的货币不再局限于实体货币,其他型态的货币纷纷出现而且交易比例逐年升高,例如塑胶货币—信用卡、预付卡、金融卡等等,预估于2003年信用卡的发行额也将超过15亿张。显见塑胶货币交易的便利性,人们已习惯应用塑胶货币来进行交易,动辄随身携带数张塑胶卡片。
目前信用卡多为磁条式信用卡,当消费者用信用卡支付交易货款时,便把信用卡交给特约商店,特约商店通过销售点(POS)设备的刷卡机读取信用卡磁条上的虚拟货币信息,并传输至金融机构,即经由收单银行及区域转接中心传输至发卡银行,而金融机构确认虚拟货币信息无误后,回传授权确认讯息至销售点设备并列印签单,供消费者签名备查。然而,目前信用卡刷卡时,常有不肖人士侧录磁条上的虚拟货币信息复制伪卡,造成消费者与商家的损失,而形成安全上的漏洞。
再者,随著因特网的成熟,人们除了在实体商家消费外,也可能于网上虚拟商家中进行消费。若直接应用目前信用卡来支付网络上的交易货款时,消费者需于虚拟商家付费的网页输入信用卡的基本数据,如卡号/有效日期,而后传送至银行取得网络交易的信用卡授权。由此,信用卡的基本数据将更容易于日常生活中被他人取得,使得盗刷情况益发频繁而让交易安全堪虑。
因而,部分银行业者推出只于网络上使用的虚拟信用卡,此种信用卡的基本数据由消费者自行保管,并不会出现于实体交易环境中,较不易被盗刷。再者,由于移动电话已成为人们日常工具,目前也有银行与移动电话共同推出虚拟信用卡。消费时,由虚拟特约商家把交易的电子帐单以简讯方式传送至消费者的移动电话的特定付款门号,待消费者确认电子帐单内容无误后由消费者在其移动电话上选择预先设定的信用卡号或金融卡卡号并输入交易密码,再把交易及付款信息传送至金融机构,并由金融机构回传授权结果给虚拟商家的付费网页,完成一笔网络购买交易。此种利用移动电话预设信用卡或金融卡卡号及交易密码支付网络虚拟交易的模式,必须先把交易内容的电子帐单以简讯方式传至付费的移动电话以供消费者确认,交易流程可能随时中断,且无法确保授权结果回复的时间,容易发生交易的困扰与纠纷,目前已知的移动电话付费交易不适用于实体商店交易。
若直接套用前述方式于实体商家消费时,特约商店需通过电脑设备把交易信息的电子帐单以简讯方式传输至消费者的移动电话,实体商家无从向金融机构取得确认讯息,就无法像目前信用卡消费可获得认证签单,而消费者也需等待接收简讯、并经确认才能完成消费,严重违反目前大众所习惯的信用卡消费模式,造成消费者与商家的不便而造成实际应用的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付费的方法,是把虚拟货币信息载入消费者随身携带的电子装置中,以提升使用者的方便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于提供一种移动付费的方法,由商家主动索取获得消费者的虚拟货币信息与授权码,减少消费者的等待,以符合既有的消费习惯。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付费的方法,使经加密与数字签章的虚拟货币信息经商家直接传送给金融机构解密确认,以达到安全性高的效果。
本发明的移动付费的方法,是使一消费者可以一电子装置支付交易金给一商家,该电子装置储存至少一组经一金融机构核发的虚拟货币信息,该商家具有一可与该电子装置与金融机构通讯的收费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当该收费装置收到一交易要求时,该收费装置蝓入一与该交易要求对应的交易信息并建立与该电子装置间的连接,以接收该虚拟货币信息;B)当该收费装置自该电子装置收到该虚拟货币信息,则传送给该金融机构;及C)当该收费装置收到一经该金融机构认证该虚拟货币信息而核发的一授权码时,则完成交易。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移动付费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实施例于商家一端的流程图。
图3是图1中的实施例于消费者一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是使虚拟货币结合于电子装置中,并把原先诸如网络信用卡之类的无实体虚拟货币由消费者确认流程改由商家来确认,以符合目前人们的消费习惯。因而,如图1,本发明移动付费的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主要是于消费者、商家与金融机构间的交易付款。
现代人往往随身携带设有一通讯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机、掌上型电脑等,以便于与其他电子装置即时交换信息。另方面,为便于支付交易货款,消费者往往随身携带多张塑胶货币,造成前述诸多弊病。因而,本实施例把虚拟货币结合于具通讯功能,尤其是无线通讯功能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在此,为说明方便,以普及率最高的移动电话1作说明,其具有一专属的拨接号码。
本例的至少一笔虚拟货币信息储存于移动电话1的晶片中、如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虚拟货币信息是由金融机构3所核发,例如发卡银行接收消费者的申请而经收单中心与发卡银行检核通过后即会发给消费者一虚拟货币信息,以储存于移动电话1的晶片中。各虚拟货币信息为包含诸如信用卡/金融卡卡号、有效日期等等之类的基本数据。再者,本例中更于移动电话1安装一虚拟货币程序,以进行对于虚拟货币的处理。本例的虚拟货币程序会受商家的付款请求而启动并适时把虚拟货币信息传送给商家。为了安全考虑,是使虚拟货币信息进行数字签章与加密后才传送给商家(容后再述),而且并会要求消费者设定一操作密码,只在操作密码输入正确时才把虚拟货币信息传输给商家2。
本例的商家是指一般实体商家2,并配备有一收费装置21。此收费装置21可与消费者的移动电话1和金融机构3通讯,以相互传递数据。本例的收费装置21是一可携式收费装置,其与移动电话1和金融机构3是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来相互传输数据,例如通过移动电话系统4的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相互传输数据,收费装置21也具有一专属的拨接号码。另外,为列印收据,商家2更具有一与收费装置21连接的印表机22,本例的收费装置21与印表机22间是以红外线传递数据。再者,由于目前金融机构3普遍没有移动通讯的功能,当收费装置21欲把数据传递给金融机构3时,移动电话系统4的基地台41接收数据会传送给主机42,主机42会通过X.25通讯标准来传递数据给金融机构3,同样地,金融机构3也可由相同路径回传数据给付费装置21。应注意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付费装置21与金融机构3间是以无线通讯方式传递数据,然而付费装置21与金融机构3间也可以专线方式传输数据,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说明。
依据前述的结构与功能,配合图2来说明本方法的实施流程。本方法是开始于消费者在商家2决定购买商品而向商家2提出一交易要求,即消费者向商家2说明将购买某些商品或服务。
首先,在步骤61中,商家2会把与交易要求对应的交易信息输入付费装置21中,交易信息除包含商品名称、商品价格与购物时间等等之类的基本商品数据外,更包含消费者的移动电话1的拨接号码。
其次,在步骤62中,商家2的付费装置21会拨通消费者的移动电话1的拨接号码,以通过移动电话系统4来建立付费装置21与移动电话1间的连接。
而后,当已于步骤62中完成付费装置21与移动电话1间的连线后,则执行步骤63,以把对应交易信息的一请款要求传送给移动电话1。此请款要求主要目的在于触发移动电话1中的虚拟货币程序并要求虚拟货币信息。再者,为了方便消费者了解交易内容,请款要求除了包含要求传送虚拟货币信息的命令,更可包含其他的交易信息,例如商品名称、商品金额等等。
接著,付费装置21会等待移动电话1对于请款要求的回应,即于步骤64中判断是否有收到由消费者的移动电话1所回应的虚拟货币信息,若收到时,则进入步骤65,否则继续执行步骤64。同时,配合图3来说明移动电话1因收到请款要求所执行的对应程序。首先,如步骤71,移动电话1中的虚拟货币程序会因请款要求而被启动。其次,在步骤72中,虚拟货币程序会要求消费者输入操作密码。当消费者输入操作密码后,在步骤73中虚拟货币程序会确认操作密码是否正确,若于步骤73中判断操作密码正确时,则执行步骤74,虚拟货币程序会对虚拟货币信息进行数字签章暨加密后传送给收费装置21。相反的,若步骤73判断操作密码不正确时,则跳至步骤75中来计数错误次数是否超过三次,若未超过,则跳回步骤72以继续要求消费者再次输入操作密码,若超过三次时,则直接结束虚拟货币程序取消交易。本技术领域人员应知,在移动电话1的晶片中,可储存多组虚拟货币信息,所以虚拟货币程序中更可增加一选择一种虚拟货币的步骤(图未示)。
在步骤65,当收费装置21收到经数字签章与加密的虚拟货币信息时,并不进行解密之类的处理,直接通过移动电话系统4以移动通讯模式传给金融机构3。此时,商家2为让金融机构3知道交易内容与请款金额,更可一并传送交易信息至金融机构3。而后,当金融机构3的收单中心收到虚拟货币信息的封包后,才执行解密与认证数字签章的动作,而后收单中心再转送给发卡银行进行确认。当发卡银行确认虚拟货币信息无误、并同意请款要求后,会回传一授权码给收费装置21。相反地,若发卡银行不同意支付请款时,则回传不同意支付货款的讯息给收费装置21。如此,由于虚拟货币信息是由金融机构3进行解密与认证,所以不管是商家2的付费装置21或移动电话系统4的主机41中都只是暂存经加密与数字签章的虚拟货币信息封包,极难解密复制,借以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所以,在步骤66,判断是否有收到授权码。若收到时,则代表金融机构3允许交易,则进行步骤67,利用印表机22列印收据,以供商家、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备查。同时,为安全起见,商家2也可要求消费者于收据上签名,以便于商家2向金融机构3请款。相反的,若于步骤66中判断出未收到授权码,则意味着交易未被允许,付费装置21就会取消交易。
归纳上述,本发明把虚拟货币信息储存于消费者会随身携带的电子装置中,让消费者无需再随身携带多张塑胶货币,以增加消费者的便利性。而且,有别于以往消费者自行输入虚拟货币信息与等待简讯回复的不便,本发明是由收费装置21主动向消费者的电子装置要求虚拟货币信息并转送给金融机构3,且是由收费装置21等待金融机构3的授权码。如此,消费者无需改变既有的消费习惯,即可利用于电子装置1中的虚拟货币信息进行消费,而且商家2也可如以往实体信用卡的方式取得金融机构3的授权码,以确保交易安全。再者,由于电子装置中的虚拟货币信息是经操作密码确认、数字签章与加密后才能传出,进而可确保虚拟货币信息的安全性。
应注意的是,虽然前述说明书中只揭露于实体商家中实施,然而本技术领域人员应知,收费装置的功能也可以虚拟商家的伺服器来执行,即当虚拟商店的伺服器收到交易要求时,则连接消费者的电子装置以取得虚拟货币信息后转送给金融机构3以获得授权码来确认交易。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付费的方法,是使一消费者可以一电子装置支付交易金给一商家,该电子装置储存至少一组经一金融机构核发的虚拟货币信息,该商家具有一可与该电子装置与金融机构通讯的收费装置,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当该收费装置收到一交易要求时,该收费装置输入一与该交易要求对应的交易信息并建立与该电子装置间的连接,以接收该虚拟货币信息;B)当该收费装置自该电子装置收到该虚拟货币信息,则传送给该金融机构;D)当收费装置收到经该金融机构验证该虚拟货币信息无误而核发的一授权码时,则完成交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付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步骤A)中,该收费装置是以无线通讯与该电子装置建立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付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收费装置与该电子装置分别具有一移动通讯模块与一专属的拨接号码,而步骤A)中,该交易信息含有该电子装置专属的拨接号码,该收费装置拨接该电子装置专属的拨接号码,以与该电子装置建立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付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步骤C)该收费装置更产生一收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付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商家更具有一与该收费装置连接的印表机,其中,在该步骤C)中,该收费装置更令该印表机列印出该收据。
6.一种移动付费的方法,是使一消费者可以一电子装置支付交易金给一商家,该电子装置储存至少一组经一金融机构核发的虚拟货币信息,该商家具有一可与该电子装置与金融机构通讯的收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当该收费装置自该消费者收到一交易要求时,该收费装置输入一与该交易要求对应的交易信息;B)该收费装置建立与该电子装置间的连接,并发出一请款要求至该电子装置以要求该虚拟货币信息;C)当该电子装置收到该请款要求时,则把该虚拟货币信息经数字签章与加密后才传递给该收费装置;D)当该收费装置自该电子装置收到该虚拟货币信息时,则直接传送给该金融机构;E)当该金融机构收到该虚拟货币信息时,则会执行认证并确认无误时才回传一授权码给该收费装置;以及F)当该收费装置收到该授权码时,则完成交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付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该收费装置是经一移动电话系统与该电子装置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付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当该电子装置收到该请款要求时,则会要求消费者输入一预设的操作密码并于确认该操作密码无误才传送经加密与数字签章的虚拟货币信息给该收费装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付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步骤F)中,该收费装置更产生一收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付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商家更具有一与该收费装置连接的印表机,其中,在该步骤F)中,该收费装置更令该印表机列印出该收据。
全文摘要
一种移动付费的方法,使一消费者可以一电子装置中的虚拟货币信息支付交易金给一商家,当消费者与商家欲进行交易时,则商家的一销售点(POS)收费装置会与消费者的电子装置连接,以撷取虚拟货币信息并直接传送给金融机构确认,以取得金融机构回复的授权码来完成交易,进而达到更方便与安全性高的效果。
文档编号H04M17/00GK1549575SQ0313666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3日
发明者吴一洋 申请人:全球线上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