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自动发起呼叫的方法

文档序号:768248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终端自动发起呼叫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终端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终端自动发起呼叫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有线技术的普通固定电话终端发起呼叫时,由于交换机具有自动逐位识别号码的功能,因此,用户只需逐位输入号码,当号码输入完整后普通固定电话终端就自动建立连接,而不需要用户进行额外的操作。这种操作方式简单,且已经成为广大用户的一种使用电话终端的习惯。
对于采用无线技术的新型固定电话,网络不对号码进行逐位识别,因而其拨号操作方式与传统有线固定电话完全不同。现有无线固定电话终端的操作方式有以下两种1、采用附加发送操作的方式。该方案要求用户首先将被叫号码完整输入,然后进行附加的发送操作,以使无线固定电话终端发起呼叫。该附加的发送操作可以是按下专门的发送(SEND)键或类似功能的键,或是按下特殊键,如“#”或“*”键进行发送操作,或是采用快拍“差簧”的方式进行发送操作。
上述方案的缺陷在于其使用方式与传统有线固定电话终端的使用方式不同,不符合用户使用习惯,需要用户额外学习。而且,如果是通过添加“SEND键”来完成发送操作,则与现有固定电话终端的设计不同,必增加硬件,从而增加了硬件成本;如果利用现有的“#”或“*”键进行发送操作,则可能与特服号码或已有的附加业务发生冲突;如果利用快拍“差簧”的方式进行发送操作,则操作不慎很容易造成断话。
2、采用延迟拨号方式。该方案要求用户首先输入完整的被叫号码,然后等待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当在预先设定的相对较长时间内不再有新的号码输入时,无线固定电话终端开始发起呼叫。
上述方案的缺陷在于每次拨号时都会有一个较长的延迟,使得电话的呼叫建立时间增加,影响用户使用效果。而且,等待时间设定困难,如过长,则影响用户使用效果;如过短,则容易在用户输入号码间断时造成误拨。
由上述可知,无线电话终端在使用上存在很大的不便,需要用户重新了解学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自动发起呼叫的方法,当用户输入完整的号码后,终端可自动发起呼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终端自动发起呼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号码信息记录,并对其进行初始化;b、判断当前输入的号码与号码信息记录中的号码是否匹配,且号码位数正确,如果是,则直接立即自动建立呼叫连接,否则采用预先设定的方式,应用当前已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
较佳地,步骤a所述初始化方式为预先集中写入,或由空中接口无线下载获得。
较佳地,步骤a所述号码信息记录根据呼叫结果实时进行自动更新。
较佳地,所述更新号码信息记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a、判断本次呼叫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否则执行步骤c;b、判断号码信息记录中是否存在该呼叫成功号码的正确匹配项,如果是,则结束,否则更新号码信息记录后结束;c、判断呼出的号码是否异常,如果是,则执行步骤d,否则结束;d、判断号码信息记录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分类项,如果是,则更新号码信息记录后结束,否则直接结束;较佳地,判断本次呼叫是否成功是根据通话是否开始,或是否收到回铃音或忙音,或是否收到网络侧返回号码错误来判断的。
较佳地,判断呼出的号码是否异常是根据网络侧是否返回的错误信息,或检测用户的操作是否错误来判断的。
较佳地,所述更新号码信息记录进一步包括根据终端接入的网络的标识判断出终端变更使用地区后,该终端自动清除由于地区变换而产生的无效记录。
较佳地,步骤b所述预先设定的方式为延迟预先设定的时间后,应用当前输入的号码自动建立呼叫连接,或按照提示的要求,应用当前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
较佳地,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b1、用户摘机并输入首位号码后,判断所输入的号码是否与号码信息记录中的分类相匹配,如果是,则从所属的分类中获取正确的号码位数后,执行步骤b2,否则执行步骤b4;b2、判断在预先设定的是时间内是否有后续号码输入,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3,否则使用已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b3、判断已输入的号码位数是否等于正确的号码位数,如果是,则使用已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否则返回步骤b2;b4、判断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用户是否输入下一位号码,如果是,则重复执行步骤b1的判断,否则使用已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
较佳地,由终端或网络上的设备判断所输入的号码是否与本地号码信息记录中的分类相匹配。
较佳地,所述终端为无线固定终端或无线移动终端。
应用本发明,通过对所输入的号码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的不同结果,使终端自动建立连接,让用户感觉其使用方法和效果与传统有线固定电话的完全相同。而且,当终端所处地区发生变化时,能够自动清空无效的记录,从而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应用本发明,只需在电话终端软件上增加功能,不需要更改硬件,且应用灵活,同时与现有的网络相兼容。


图1所示为应用本发明的无线固定电话终端自学习号码信息的流程图;图2所示为应用本发明的利用号码索引进行号码匹配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思路是存储号码信息记录,并为所存储的号码进行分类,使得每类号码具有相同的号码特性或需要进行相同的处理。在用户输入号码时,判断所输入的号码与已有的记录是否相匹配,如果是,则当无线固定电话终端的号码输入完整后,立即建立呼叫连接,否则,采用预先设定的方式,应用当前已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
下面分别详细说明号码信息记录的过程和号码匹配的过程。
号码信息记录是号码匹配的基础,每个号码被分别记录在不同的分类中。每类号码具有相同的号码特征,如位数,或需要进行相同的处理。对于每个号码而言,可通过一个号码的部分或全部来识别该号码所属的不同类。号码信息记录包括下面两个部分的工作第一、初始号码信息记录的建立。该初始的正确的号码信息记录是通过预先集中写入而获得的,或通过空中接口无线下载得到,或初始的号码信息记录为空,其完全通过号码信息记录的自学习来生成可用的号码信息记录。
第二、号码信息记录项的更新。该更新操作是将所获得的号码信息,自动添加到号码信息记录中,或者更改或删除号码信息记录中的无效项,这样不但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而且可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号码信息记录的实现方案有很多种,这里只以无线固定电话终端中的号码信息记录为空的情况作为具体实施例,具体说明其通过自学习来生成号码信息记录的方案。
当用户成功呼叫一个电话号码时,如果已有的号码信息记录中没有对应项目或对应的项目曾有错误记录时,无线固定电话终端就添加或更改该电话号码的分类特征和号码位数,以使用户再次呼叫该号码时,能够获取正确的匹配项目。对于呼叫失败的号码,如果已存在号码信息记录中,则该号码将被自动删除,以消除该错误记录对号码匹配时的影响。
图1所示为应用本发明的无线固定电话终端自学习号码信息的流程图。
步骤101,无线固定电话终端挂机后,判断本次呼叫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2,否则执行步骤103;步骤102,判断号码信息记录中是否存在该呼叫成功号码的正确匹配项,如果是,则直接退出,否则执行步骤105;步骤103,判断呼出的号码是否异常,如号码位数或号段等是否异常,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4,否则直接退出;步骤104,判断号码信息记录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分类项,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5,否则直接退出;步骤105,更新号码信息记录后,直接退出。更新号码信息记录的操作包括添加、更改或删除的操作,即对于号码信息记录中不存在的项进行添加,对于号码信息记录中错误的项进行更改或删除。
上述呼叫成功的判断依据有多种方式,如以通话开始作为呼叫成功的标志,或将收到回铃音或忙音作为呼叫成功的标志,或将未收到网络侧返回的号码错误作为呼叫成功的标志;上述呼叫失败的判断依据也有多种方式,如认为没有呼叫成功就是呼叫失败,或只在收到网络侧返回的号码错误时才认为是呼叫失败;同时,也有多种方式判断呼出的号码是否异常,如通过网络侧返回的错误信息判断呼出的号码是否异常,或通过检测用户的操作判断呼出的号码是否异常;再有,对于号码信息记录可进行优化调整,如合并相同或相似的记录项,优化记录的顺序,使老化的记录项失效等。
如果无线固定电话终端的使用地区发生变化,则可由该无线固定终端接入的网络标识判断出该变化,在无线固定电话终端的使用地区改变后,原有的无效记录被自动清空。例如,某个无线固定电话终端从A地区被转移到B地区后继续使用,而A地区的号码位数为7位,B地区的号码位数为8位。当位于B地区的用户拨打本地区的号码时,很可能在输入7位号码后,该无线固定电话终端匹配成功,并自动建立起连接,因为所匹配的号码在B地区是无效号码,该连接肯定会失败。因此,该无线固定终端的号码信息记录中所记录的A地区内的号码信息记录已经成为无效的号码,该无效的号码将被自动删除。
通过号码信息记录的更新操作,可以使新型的无线固定电话终端自动的进行动态的“学习”,以随时调整并完善号码信息记录,而且,即使无线固定电话终端所处的地域发生改变,无线固定电话终端也可自动调整其号码信息记录,并自动清空由于地域改变而变为无效的号码。该号码信息记录的更新操作完全自动完成,不需要用户或运营商进行额外的修改和配置。
号码匹配的原理是在用户输入号码时,同时对输入的号码进行识别分析,即根据号码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与已存储的号码信息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当用户输入的号码与号码信息记录中的号码特征相符,且号码输入完整时,无线固定电话终端就立即建立呼叫连接。这样,用户在使用无线固定终端与使用传统有线固定电话的效果完全相同。
号码匹配的实现方案也有很多种,这里只将利用号码索引进行匹配的方法作为具体实施例,具体说明其进行号码匹配的过程。
无线固定电话终端根据输入号码的号码特征,在本地的号码信息记录中查找所属的分类,并根据所属分类找到正确的号码位数。当检测到用户输入的号码位数达到正确位数后,无线固定电话终端立即建立呼叫连接。如果用户输入完毕全部的号码后,仍未找到对应的匹配项,或找到匹配项但匹配信息有误,则采取预先设定的方式,应用用户所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如,延迟预先设定的时间后,应用当前输入的号码自动建立呼叫连接,或按照语音提示的要求,应用当前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上述延迟拨号的方案,可为现有技术的延迟拨号方案,也可为动态调整的延迟拨号方案,即在用户输入正确号码的可能性大时减少等待时间,在用户输入正确号码的可能性小时增加等待时间,如设定第一位与第七位之间延迟等待的时间较长,第八位与下一位的等待延迟时间较短,这样可快速建立呼叫连接。
图2所示为应用本发明的利用号码索引进行号码匹配的流程图。
步骤201,用户摘机,并输入首位号码;步骤202,无线固定电话终端判断所输入的号码是否与号码信息记录中的分类相匹配,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6;步骤203,找到用户所输入号码的正确所属分类,并获取正确的号码位数M;步骤204,判断在预先设定的是时间内是否有后续号码输入,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5,否则执行步骤207;步骤205,判断已输入的号码位数是否等于正确的号码位数M,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7,否则返回步骤204;步骤206,判断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用户是否输入下一位号码,如果是,则返回步骤202,否则执行步骤207;步骤207,使用已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
假如用户欲呼叫号码为62283222的主机,且该号码信息记录是以前四位号码信息为号码特征进行分类,则其处理流程如下用户摘机,并输入首位号码“6”后,无线固定电话终端开始进行匹配计算,其肯定未获取匹配的号码信息记录项,此时用户则继续输入后续号码“2”,接着无线固定电话终端用“62”与号码信息记录中的项进行匹配,其依旧未获取相匹配的项,此时用户则继续输入后续号码,以此类推,当用户输入到“6228”时,无线固定电话终端根据号码信息记录中的号码特征获得相匹配的分类,并查询到该类号码的位数为8位,此时用户继续输入后续号码,当无线固定电话终端检测到输入号码满8位后,立即建立呼叫连接。
在进行匹配算法时,可每次都在所有的号码信息记录中进行匹配计算,也可在上次匹配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下一位的匹配计算,以缩小后续号码的匹配范围,加快匹配速度;在查找号码信息记录时,既可利用首字段进行查找,也可利用其它字段或组合字段进行查找,如利用第三位或前四位进行查找;对于所匹配的位而言,可采用静态匹配的方式,也可采用动态匹配的方式,对于静态匹配的方式又可分为完整号码完全匹配的方式和固定长度的匹配方式两种,如设置为该号码的所有位数均完全匹配即为完全匹配的方式,如只匹配一个号码的前6位即为固定长度的匹配方式,如根据号码的类型不同,使某些号码只匹配前1位或前2位,而使某些号码需匹配前10位即为动态的匹配方式,这种动态的匹配方式能够节约匹配记录。
上述的匹配方案,是通过无线固定电话终端将所输入的号码与存储在本地的号码信息记录进行匹配分析的实施例,也可通过改动网络协议,使无线固定电话终端逐位将号码发往网络侧,由网络侧完成号码的匹配工作,或者,记录所有已呼叫成功的号码为合法号码,当用户输入号码时,可进行联想匹配,如匹配成功,则应用所匹配的号码发起呼叫,否则应用用户输入的号码发起呼叫。
上述的匹配算法是以号码为索引项作为前提,当然,在进行匹配计算时,也可以将输入的号码长度作为索引项的前提。
以上仅以无线固定电话终端为例,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无线移动电话终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终端自动发起呼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号码信息记录,并对其进行初始化;b、判断当前输入的号码与号码信息记录中的号码是否匹配,且号码位数正确,如果是,则直接立即自动建立呼叫连接,否则采用预先设定的方式,应用当前已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初始化方式为预先集中写入,或由空中接口无线下载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号码信息记录根据呼叫结果实时进行自动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号码信息记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a、判断本次呼叫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否则执行步骤c;b、判断号码信息记录中是否存在该呼叫成功号码的正确匹配项,如果是,则结束,否则更新号码信息记录后结束;c、判断呼出的号码是否异常,如果是,则执行步骤d,否则结束;d、判断号码信息记录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分类项,如果是,则更新号码信息记录后结束,否则直接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本次呼叫是否成功是根据通话是否开始,或是否收到回铃音或忙音,或是否收到网络侧返回号码错误来判断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呼出的号码是否异常是根据网络侧是否返回的错误信息,或检测用户的操作是否错误来判断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号码信息记录进一步包括根据终端接入的网络的标识判断出终端变更使用地区后,该终端自动清除由于地区变换而产生的无效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预先设定的方式为延迟预先设定的时间后,应用当前输入的号码自动建立呼叫连接,或按照提示的要求,应用当前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b1、用户摘机并输入首位号码后,判断所输入的号码是否与号码信息记录中的分类相匹配,如果是,则从所属的分类中获取正确的号码位数后,执行步骤b2,否则执行步骤b4;b2、判断在预先设定的是时间内是否有后续号码输入,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3,否则使用已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b3、判断已输入的号码位数是否等于正确的号码位数,如果是,则使用已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否则返回步骤b2;b4、判断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用户是否输入下一位号码,如果是,则重复执行步骤b1的判断,否则使用已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终端或网络上的设备判断所输入的号码是否与本地号码信息记录中的分类相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无线固定终端或无线移动终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自动发起呼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号码信息记录,并对其进行初始化;b.判断当前输入的号码与号码信息记录中的号码是否匹配,且号码位数正确,如果是,则直接立即自动建立呼叫连接,否则采用预先设定的方式,应用当前已输入的号码建立呼叫连接。应用本发明,通过对所输入的号码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的不同结果,使终端自动建立呼叫连接,让用户感觉其使用方法和效果与传统有线固定电话的完全相同。而且,当终端所处地区发生变化时,能够自动清空无效的记录,从而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应用本发明,只需在电话终端软件上增加功能,不需要更改硬件,且应用灵活,同时与现有的网络相兼容。
文档编号H04M1/26GK1567932SQ0314622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4日
发明者马勇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