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及时序安排方法

文档序号:787633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装置及时序安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具体涉及实施对延迟灵敏的流式数据的发送时序安排处理的通信装置及其时序安排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对同一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这样的服务,必须将不同无线资源(频率、时间、扩散码等)分配给各用户,以避免干扰。另外,处理可变率的业务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为有效利用无线资源,实施向各用户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时序安排处理”。
一般,时序安排处理是按无线帧周期实施。这里,说明两个典型的时序安排算法。
第一,循环式算法中,对全用户依次提供分配无线资源的机会,如果有请求就分配无线资源。这可容易实现。第二,线路质量考虑式算法中,对无线线路质量良好的用户优先提供分配的机会,如果有请求就从质量良好的用户开始分配资源。这里,优先对无线线路质量良好的用户传送分配的机会,因此整个系统能够实现高的无线资源利用效率。
另外,估计今后会增加实时动画、声音等流式数据的传送。但是,这种流式数据对延迟灵敏,例如因时序安排而待发送,且对分组赋予允许值以上的延迟时,在接收侧不能正常地再现其数据。
为解决这样的问题,以往,例如提出了优先输出属于允许延迟时间较短的质量等级的分组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地说,在传统的通信装置中,判断输入的分组的质量等级,将该分组按质量等级分离并存储。作为质量等级例如可考虑允许延迟时间。然后,优先取出允许延迟时间较短的质量等级的分组地进行时序安排。最后,将按照时序安排取出的分组复用并输出。
另一方面,移动通信中,存在伴随移动而线路质量不稳定,在接收侧不能准确接收分组的情况。为解决这种问题,采用对于未能准确接收的分组,向发送侧请求再次发送,发送侧再次发送该分组的再送控制功能部件。
但是,使用上述再送控制功能部件时,若再送分数次进行,则处理上必然要花时间。还有,当处理时间为允许延迟时间以上时,即便接收侧能正常接收也无法利用该分组,结果浪费无线资源。
因此,以往提出对超过允许的延迟时间的分组,中止再送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2)。具体地说,在传统的通信装置中,从接收侧的装置接受再送请求时,生成并存储对应的再送分组。然后,监视存储的分组,即便超过允许延迟时间,也检索存储的分组,当存在时放弃该分组。从而,不进行浪费的再发送,因此消除了无线资源的浪费。
专利文献1特开平8-288952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10-56480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传统的通信装置中,存在有关分组放弃欠缺公平性的问题。具体地说,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传统技术中,“允许延迟时间”短的等级比“允许延迟时间”长的等级必会优先被处理,因此例如在拥挤状态下,“允许延迟时间”长的等级的分组被放弃的概率高。即,尽管“允许延迟时间”长的等级的分组传送完期限没有限定在“允许延迟时间”短的等级的分组传送完期限之后,可是“允许延迟时间”长的等级的分组被放弃的概率高。
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传统的通信装置中,存在因发生再送而允许延迟时间内传送并未完成的可能性高的问题。具体地说,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传统技术中,对于超过“允许延迟时间”的分组不进行再发送,而在发送侧放弃,从而,实现无线资源的有效利用,但并不进行在“允许延迟时间”之间积极完成传送等处理。
如此,在传统技术中,必须在“允许延迟时间”内完成传送的流式数据的传送方法还存在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构思而成,旨在提供确保数据放弃的公平性,并可实现“允许延迟时间”之间积极完成传送的处理的通信装置,以及通过该通信装置可执行的时序安排方法。
发明的公开本发明的通信装置是以多个数据存储部内存在的待发状态的数据为对象,进行有关数据发送的时序安排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对接受的数据赋予接收时刻,并将该接收时刻赋予后的数据依次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部的接收时刻赋予部件(与后述实施例的请求发生时刻赋予部2相当);以及按每个所述数据存储部取得待发状态的数据中最老的数据(发送候补数据)的接收时刻,并且,通过在该按每个数据存储部获得的接收时刻上加响应各发送候补数据预先提供的允许延迟时间来计算各发送候补数据的发送完时刻,对基于该计算结果判断的“在发送完时刻之前多余时间最少的发送候补数据(发送对象数据)”分配无线资源的时序安排部件(与时序安排部5相当)。
依据本发明,基于传送完期限和当前时刻之差即“犹豫时间”确定优先级,并进行时序安排。从而,对“犹豫时间”十分大的数据(传送块)不进行不必要的无线资源分配。另外,对于“犹豫时间”较小的数据(传送块),优先分配无线资源。另外,减少允许延迟时间长的数据(传送块)被单方面地放弃的概率,并确保数据(传送块)放弃的公平性。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发送侧通信装置的一结构例示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的流程图;图3是实施例1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概要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2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的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的发送侧通信装置的一结构例示图;图6是表示实施例4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的流程图;图7是传送块的关联操作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5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的流程图;图9是传送帧的接收操作及传送块的关联操作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实施例7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8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8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的流程图;图13是实施例8的时序安排处理的概要示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为了更加详细说明本发明,借助附图进行说明。
首先,就实施例1的通信装置的结构及其操作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发送侧通信装置的一结构例示图,1表示接收来自外部(其它装置)的传送块的传送块接收部;2表示对各传送块赋予接收时刻(请求发生时刻)的请求发生时刻赋予部;3表示将请求发生时刻赋予后的传送块按对应的每个接收装置或者按每个连接进行分离的传送块分离部;4-1、4-2、4-3、4-4、...表示按每个接收装置或者按每个连接将传送块(待发数据)到达顺序存储的传送块存储部;5表示基于提供给每个用户的允许延迟时间信息和当前时刻信息指定发送对象的传送块和对该传送块分配的无线资源(频率、时间、扩散码等)的时序安排部;6表示从各传送块存储部取出并复用指定为发送对象的传送块的传送块复用部;7表示在实施预定调制/放大等处理后从天线输出传送块的无线传送部。
这里,就成为本发明特点的上述时序安排部5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的流程图。还有,本流程图所示的处理例如设想按无线帧周期等的周期起动的情况。另外,初始设定n=0(步骤S1),本实施例中首先以传送块存储部4-1为处理对象(步骤S2)。
时序安排部5在传送块存储部4-1内存在未分配无线资源的待发状态的传送块时(步骤S3,是),取得其中最老的传送块的请求发生时刻(步骤S4)。还有,当传送块存储部4-1内没有未分配无线资源的待发状态的传送块时(步骤S3,否),设n=1(步骤S5),接着,将传送块存储部4-2设为处理对象(步骤S2)。
接着,时序安排部5中在从上述最老的传送块取得的请求发生时刻上加允许延迟时间,求传送完期限(发送完时刻)(步骤S6)。该传送完期限表示传送块传送完成的目标期限。
接着,时序安排部5中,确认是否对所有传送块存储部进行步骤S2、S3、S4、S6的处理,若未执行(步骤S7,否),设n=n+1(步骤S5),将下个传送块存储部设为对象执行与上述同样的处理。这里,以传送块存储部4-1为对象执行步骤S2、S3、S4、S6的处理,因此后面依次将传送块存储部4-2、4-3、4-4为对象执行步骤S2、S3、S4、S6的处理。
接着,以所有传送块存储部为对象执行上述处理后,时序安排部5中将传送完期限和当前时刻之差最小的传送块指定为发送对象(步骤S8)。即,在传送完期限之前将多余时间最少的传送块优先传送。
然后,时序安排部5中,对指定的传送块分配无线资源(步骤S9),其后,判断是否有剩下的无线资源(步骤S10)。例如有剩下的无线资源时(步骤S10,是),时序安排部5中反复执行上述步骤S1~步骤S9的处理,直到没有无线资源为止。另一方面,没有剩余的无线资源时(步骤S10,否),向传送块复用部6通知上述分配结果(步骤S11),结束时序安排处理。
图3是实施例1的时序安排部5的操作概要说明图。这里,表示向用户A、用户B、用户C发送传送块时的时序安排处理。
例如,设想用户A的“允许延迟时间(用户A)”比用户B的“允许延迟时间(用户B)”长,且依次接收对用户A的传送块(1)和对用户B的传送块(2)的场合(即,传送块(1)的“请求发生时刻(传送块(1))”比传送块(2)的“请求发生时刻(传送块(2))”早的场合)。
在这种情况下,时序安排部5中,在传送块(1)的请求发生时刻(传送块(1))上加允许延迟时间(用户A),求传送完期限(传送块(1)),并且,在传送块(2)的请求发生时刻(传送块(2))上加允许延迟时间(用户B),求传送完期限(传送块(2))。
然后,时序安排部5中,如图3所示,当前时刻与各传送完期限之差表示到传送完期限为止的犹豫时间,因此从犹豫时间少的传送块开始优先分配无线资源。这里,传送块(2)的犹豫时间较小,因此使传送块(2)比传送块(1)优先传送地进行时序安排。
还有,如图3所示,与上述同样地进行时序安排的结果,例如对用户B的传送块(2)和对用户C的传送块(3)的犹豫时间相同时,对两者公平地进行时序安排。
如此,本实施例中,基于传送完期限和当前时刻之差即“犹豫时间”确定优先级,进行时序安排。从而,不会对“犹豫时间”充分大的传送块分配无线资源,并且,对“犹豫时间”小的传送块可优先分配无线资源,能够避免无线资源的浪费。
另外,由于允许延迟时间较短的传送块不会优先于允许延迟时间长的传送块而被处理,即,可减少允许延迟时间长的传送块被单方面地放弃的概率,可确保流式数据的传送块放弃的公平性。
还有,本实施例中,将传送块到达时刻设为“请求发生时刻”,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上位装置中分组被分割为传送块时,可将分组到达该上位装置的时刻设为传送块的“请求发生时刻”。另外,为使时序安排部5更高速操作,例如可将全部传送块存储部内的传送块按传送完期限顺序预先排列。
以下,就实施例2的通信装置进行说明。还有,有关实施例2的通信装置的结构与已说明的实施例1的图1相同,因此采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这里,仅对与实施例1不同的操作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实施例2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的流程图。还有,作为初始设定,设n=0(步骤S1),本实施例中,首先以传送块存储部4-1为处理对象(步骤S2)。
时序安排部5从传送块存储部4-1内处于待发状态的传送块中取得最老的传送块的请求发生时刻(步骤S4)。
接着,时序安排部5在从上述最老的传送块取得的请求发生时刻上加允许延迟时间,求传送完期限(发送完时刻)(步骤S6)。
接着,时序安排部5确认是否对所有传送块存储部进行步骤S2、S4、S6的处理,若未执行(步骤S7,否),n=n+1(步骤S5),以下个传送块存储部为对象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处理。这里,以传送块存储部4-1为对象进行步骤S2、S4、S6的处理,因此在后面依次以传送块存储部4-2、4-3、4-4为对象进行步骤S2、S4、S6的处理。
接着,以所有传送块存储部为对象进行上述处理后,时序安排部5对从当前时刻与上述求得的传送完期限之差小的传送块存储部依次分配高的优先级(步骤S21)。即,将传送完期限上多余的传送块优先传送。
然后,时序安排部5从优先级高的传送块存储部开始依次分配无线资源(步骤S22),然后判断是否有剩下的无线资源(步骤S10)。例如,有剩余无线资源时(步骤S10,是),时序安排部5重复上述步骤S22的处理,直到没有无线资源。这里,即便分配优先级最高的传送块存储部内所有传送块,也有多余无线资源时,就分配下个优先级高的传送块存储部内的传送块。另一方面,没有剩下的无线资源时(步骤S10,否),向传送块复用部6通知上述分配结果(步骤S11),并结束时序安排处理。
如此,本在实施例中,基于传送完期限和当前时刻之差即“犹豫时间”确定传送块存储部的优先级,基于该优先级进行时序安排。
从而,不会对“犹豫时间”充分大的传送块分配无线资源,并且,对“犹豫时间”小的传送块可优先分配无线资源,因此可避免无线资源的浪费。
另外,由于允许延迟时间短的传送块不会优先于允许延迟时间长的传送块而被处理,即,可减少允许延迟时间长的传送块被单方面地放弃的概率,可确保流式数据的传送块放弃的公平性。
另外,传送块存储部中待发状态的最老的传送块代表该传送块存储部内的全部传送块,因此无需按每个传送块计算“犹豫时间”。从而,可显著降低时序安排的处理时间。
以下,就实施例3的通信装置进行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发送侧通信装置的一结构例示图,11表示时序号赋予部,12表示再送控制部,4a-1、4a-2、4a-3、4a-4表示传送块存储部。还有,对于与已说明的实施例1同样的结构采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这里,仅对与实施例1和2不同的操作进行说明。
例如,时序号赋予部11中对传送块赋予时序号。再送控制部12在接收包含时序号的再送请求信息时,指示存储作为再送对象的传送块的传送块存储部生成再送用传送块(再送请求数据)。然后,接受指示的传送块存储部生成并存储再送用传送块。然后,时序安排部5按照与实施例1或2同样的顺序进行时序安排处理。
这样,本实施例中,即便与再送控制组合,也根据传送完期限与当前时刻之差即“犹豫时间”确定优先级,并进行时序安排。从而,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和2同样的效果。
以下,就实施例4的通信装置进行说明。还有,有关实施例4的通信装置的结构,与已说明的实施例3的图5同样,因此采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这里,仅对与实施例1、2、3不同的操作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实施例4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的流程图。首先,时序安排部5判断传送块存储部4a-1内是否存在待发状态的再送传送块(步骤S31)例如,存在的场合(步骤S31,是),从待发状态的再送传送块中取得最老的传送块的请求发生时刻(步骤S4a)。然后,在从上述最老的再送传送块取得的请求发生时刻上加允许延迟时间,求传送完期限(发送完时刻)(步骤S6a)。还有,若步骤S31的判断结果为不存在(步骤S31,否),则以下个传送块存储部为对象进行同样的处理。
接着,时序安排部5确认是否对所有传送块存储部进行步骤S2、S31、S4a、S6a的处理(步骤S7a),若未执行(步骤S7a,否),则n=n+1(步骤S5),以下个传送块存储部为对象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处理。这里,以传送块存储部4a-1为对象进行步骤S2、S31、S4a、S6a的处理,因此在后面依次以传送块存储部4a-2、4a-3、4a-4为对象进行步骤S2、S31、S4a、S6a的处理。
接着,以存在再送传送块的所有传送块存储部为对象进行上述处理后(步骤S7a,是),时序安排部5对从当前时刻与上述求得的传送完期限之差小的传送块存储部开始分配高的优先级(步骤S21a)。
接着,时序安排部5以不存在待发状态的再送传送块且存在新传送块的传送块存储部为对象,执行步骤S1、S2、S32、S4~S7的处理。
接着,以存在新传送块(无再送传送块)的所有传送块存储部为对象执行上述处理后(步骤S7,是),时序安排部5对从当前时刻与由上述步骤S6求得的传送完期限之差小的传送块存储部开始分配高的优先级(步骤S21b)。这里,分配比保持再送用传送块的传送块存储部低的优先级。
这样,本实施例中,即便与再送控制组合,也根据传送完期限与当前时刻之差即“犹豫时间”确定优先级,进行时序安排。从而,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和2同样的效果。还有,对于再待发状态的传送块,赋予比新待发状态的传送块高的优先级,因此可优先发送再送用传送块。
以下,就实施例5的通信装置进行说明。还有,有关实施例5的通信装置的结构与已说明的实施例1的图1相同,因此采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这里,仅对与实施例1不同的操作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请求发生时刻赋予部2使时间上连续接收的多个传送块相关联,对关联的前头传送块赋予请求发生时刻。是否在时间上连续的判断,通过确认传送块到达间隔是否在预先指定的阈值以下来进行。
图7是传送块的关联操作的说明图。例如,按图所示的间隔接收传送块时,传送块存储部中就存储如图所示相关联的传送块。
图8是实施例5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以所有传送块存储部为对象进行步骤S1~S7的处理后,时序安排部5将传送完期限与当前时刻之差最小的传送块指定为发送对象(步骤S8)。然后,时序安排部5对指定的传送块或者指定的传送块和与该传送块相关联的传送块分配无线资源(步骤S41)。
这样,本实施例中,基于传送完期限和当前时刻之差即“犹豫时间”确定优先级,进行时序安排。从而,对“犹豫时间”充分大的传送块或者传送块组不必分配无线资源,并且,对“犹豫时间”小的传送块或者传送块组可优先分配无线资源,因此可避免无线资源的浪费。
另外,允许延迟时间短的传送块或者传送块组不会优先于允许延迟时间长的传送块或者传送块组而被处理,即,可减少允许延迟时间长的传送块或者传送块组被单方面地放弃的概率,因此可确保流式数据的传送块放弃的公平性。
另外,通过将时间上连续接收的传送块作为一组进行处理,无需按每个传送块计算“犹豫时间”,因此可减少时序安排的处理时间。
还有,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的处理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有关本实施例特征的处理可适用于实施例2及考虑再发送的实施例3、4。
以下,就实施例6的通信装置进行说明。还有,有关实施例6的通信装置的结构与已说明的实施例1的图1相同,因此采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这里,仅对与已说明的实施例5不同的操作进行说明。
图9是传送帧的接收操作与传送块的关联操作的说明图。例如,传送块接收部1在从外部(其它装置)接收连接多个传送块的传送帧时,将该传送帧分离成各传送块,并且,在请求发生时刻赋予部2中使同一传送帧方式接收的各传送块相关联。然后,传送块存储部中与已说明的实施例5同样,存储如图所示相关联的传送块。
这样,本实施例中,传送块接收部接收连接多个传送块的传送帧时,使同一传送帧方式接收的各传送块相关联,传送块存储部存储关联后的传送块。从而,能够得到与实施例5同样的效果。
以下,就实施例7的通信装置进行说明。还有,有关实施例7的通信装置的结构与已说明的实施例1的图1相同,因此采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这里,仅对与已说明的实施例1不同的操作进行说明。
图10是实施例7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以所有传送块存储部为对象进行步骤S1~S7的处理后,时序安排部5将传送完期限与当前时刻之差最小的传送块指定为发送对象(步骤S8)。然后,时序安排部5对包含指定的传送块的多个传送块分配无线资源(步骤S51)。
这样,本实施例中,根据传送完期限和当前时刻之差即“犹豫时间”确定优先级,进行时序安排。另外,允许延迟时间短的传送块不会优先于允许延迟时间长的传送块而被处理,即,可减少允许延迟时间长的传送块被单方面地放弃的概率。从而,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另外,以多个传送块为一组进行处理,从而无需按每个传送块计算“犹豫时间”,可减少时序安排的处理时间。
还有,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的处理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有关本实施例特征的处理可适用于实施例2及考虑再发送的实施例3、4。
以下,就实施例8的通信装置进行说明。还有,有关实施例8的通信装置的结构与已说明的实施例1的图1相同,因此采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这里,仅对与已说明的实施例1不同的操作进行说明。
图11、图12是实施例8的时序安排部5操作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时序安排部5的操作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连续组合的流程图。
具体地说,在步骤S10的处理中,若有剩下的无线资源(步骤S10,是),则时序安排5确认是否经过了预先规定的预定时间(步骤S61)。例如,未经过预定时间时(步骤S61,否),重复执行实施例1的处理。另一方面,若未经过预定时间(步骤S61,是),后面,将进行实施例2的处理。
图13是上述本实施例时序安排处理的概要示图。一般,可用于时序安排处理的时间上有限制,在此之前必须结束处理。因此,本实施例中设定适当的时序安排处理的切换时间,根据该切换时间切换两个时序安排处理。从而,不仅能得到与实施例1或2同样的效果,而且可作最有效安排使用时间的时序安排。即,切换时间经过后,利用处理负荷少的时序安排处理,确保时序安排处理时间的限制。
还有,本实施例中就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处理连续组合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可组合其以外的实施例。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例1~8中将构成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将实施例1~8中记载的特征操作适用于构成有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及时序安排方法对无线通信系统及有线通信系统有用,特别是,适合于进行流式数据的发送时序安排处理的通信装置及其时序安排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装置,以多个数据存储部内存在的待发状态的数据为对象,进行有关数据发送的时序安排,其特征在于设有在接受的数据上赋予接收时刻,将该接收时刻赋予后的数据依次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部的接收时刻赋予部件;以及按每个所述数据存储部,取得待发状态数据中最老的数据(发送候补数据)的接收时刻,并且,在按每个该数据存储部获得的接收时刻上加响应各发送候补数据预先提供的允许延迟时间来计算各发送候补数据的发送完时刻,对基于该计算结果判断的“在发送完时刻之前多余时间最少的发送候补数据(发送对象数据)”分配无线资源的时序安排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安排部件比较所述各发送候补数据的发送完时刻与当前时刻,将其差值最小的发送候补数据指定为发送对象数据,对该发送对象数据分配无线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安排部件比较所述各发送候补数据的发送完时刻与当前时刻,对具有各发送候补数据的数据存储部,从时刻差小的开始分配高的优先级,将该优先级最高的数据存储部内的发送候补数据指定为发送对象数据,向该发送对象数据分配无线资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响应来自接收侧装置的再送请求,指示存储再送请求对象的数据的数据存储部生成再送数据的再送控制部件;所述时序安排部件以新发送的数据(新数据)和所述再送数据为对象,进行所述无线资源分配处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响应来自接收侧装置的再送请求,指示存储再送请求对象的数据的数据存储部生成再送数据的再送控制部件;所述时序安排部件以新发送的数据(新数据)和所述再送数据为对象,进行所述无线资源分配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安排部件首先以存储所述再送数据的数据存储部以及该再送数据为对象,进行所述无线资源分配处理;然后,以不存储所述再送数据且存储所述新数据的数据存储部以及该新数据为对象,再进行所述无线资源分配处理,从而对存储所述再送数据的数据存储部赋予比不存储再送数据的数据存储部高的优先级。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时刻赋予部件还使时间上连续接收的多个数据相关联;所述时序安排部件对所述发送对象数据及与该发送对象数据相关联的数据分配无线资源。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时刻赋予部件使通过同一传送块分离来生成的各数据相关联;所述时序安排部件对所述发送对象数据及与该发送对象数据相关联的数据分配无线资源。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安排部件对包含所述发送对象数据的特定数的数据分配无线资源。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安排部件在对所述发送对象数据分配无线资源后,有剩下的所述无线资源,且经过按照时序安排时间的限制预先规定的预定时间时,按每个所述数据存储部取得待发状态数据中最老的数据(发送候补数据)的接收时刻,并且,在按每个该数据存储部取得的接收时刻上加响应各发送候补数据预先提供的允许延迟时间来计算各发送候补数据的发送完时刻,比较该各发送候补数据的发送完时刻与当前时刻,对具有各发送候补数据的数据存储部,从时刻差小的开始分配高的优先级,将该优先级最高的数据存储部内的发送候补数据指定为发送对象数据,对该发送对象数据分配无线资源。
11.一种时序安排方法,以多个数据存储部内存在的待发状态的数据为对象,进行有关数据发送的时序安排,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每个所述数据存储部取得待发状态的数据中最老的数据(发送候补数据)的接收时刻的接收时刻取得步骤;在按每个所述数据存储部取得的接收时刻上加响应各发送候补数据预先提供的允许延迟时间,计算各发送候补数据的发送完时刻的发送完时刻计算步骤;比较所述各发送候补数据的发送完时刻与当前时刻,将其差值最小的发送候补数据指定为发送对象数据的数据指定步骤;以及对所述发送对象数据分配无线资源的资源分配步骤。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序安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发送对象数据分配无线资源后,判断是否有剩下的该无线资源,若有剩下的该无线资源,则重复所述各步骤的处理,直到没有无线资源为止。
13.一种时序安排方法,以多个数据存储部内存在的待发状态的数据为对象,进行有关数据发送的时序安排,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每个所述数据存储部取得待发状态的数据中最老的数据(发送候补数据)的接收时刻的接收时刻取得步骤;在按每个所述数据存储部取得的接收时刻上加响应各发送候补数据预先提供的允许延迟时间,计算各发送候补数据的发送完时刻的发送完时刻计算步骤;比较所述各发送候补数据的发送完时刻与当前时刻,对具有各发送候补数据的数据存储部,从时刻差小的开始分配高的优先级,将该优先级最高的数据存储部内的发送候补数据指定为发送对象数据的数据指定步骤;以及对所述发送对象数据分配无线资源的资源分配步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时序安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发送对象数据分配无线资源后,判断是否有剩下的该无线资源,若有剩下的该无线资源,则从所述优先级最高的数据存储部内其它数据,然后下个优先级高的数据存储部内数据的顺序进行分配,直到没有无线资源为止。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序安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时序安排对象的待发状态的数据设为新发送的数据(新数据)及再送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时序安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时序安排对象的待发状态的数据设为新发送的数据(新数据)及再送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时序安排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存储所述再送数据的数据存储部以及该再送数据为对象,进行所述各步骤的处理;然后,以不存储所述再送数据且存储所述新数据的数据存储部以及该新数据为对象,再进行上述各步骤的处理,从而对存储所述再送数据的数据存储部赋予比不存储再送数据的数据存储部高的优先级。
18.如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时序安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分配步骤中对使由所述数据指定步骤指定的发送对象数据与该发送对象数据相关联的数据,分配无线资源。
19.如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时序安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分配步骤中对包含由所述数据指定步骤指定的发送对象数据的特定数的数据分配无线资源。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序安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发送对象数据分配无线资源后,有剩下的所述无线资源,且经过按照时序安排时间的限制预先规定的预定时间时,在执行所述接收时刻取得步骤和所述发送完时刻计算步骤后,执行与比较各发送候补数据的发送完时刻与当前时刻,对具有各发送候补数据的数据存储部,从时刻差小的开始分配高的优先级,并将该优先级最高的数据存储部内的发送候补数据指定为发送对象数据的所述数据指定步骤不同的处理,然后,执行所述资源分配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以多个数据存储部内存在的待发状态的数据为对象,进行有关数据发送的时序安排。具体地说,首先,请求发生时刻赋予部(2)对接受的数据赋予接收时刻,并将该接收时刻赋予后的数据依次存储在数据存储部。然后,时序安排部(5)按每个所述数据存储部取得待发状态的数据中最老的数据(发送候补数据)的接收时刻,并且,通过在该按每个数据存储部获得的接收时刻上加响应各发送候补数据预先提供的允许延迟时间来计算各发送候补数据的发送完时刻,对基于该计算结果判断的“在发送完时刻之前多余时间最少的发送候补数据(发送对象数据)”分配无线资源。
文档编号H04Q7/38GK1839593SQ0382712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6日
发明者藤江良一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