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729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处理电话交换、公众互联网、公众视讯交换网和IP电话网业务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
背景技术
人类已经昂首迈进了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信技术也早已突破传统模式,各种新的业务类型不断地涌现和完善,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电信业务中,语音业务、视频业务、互联网业务以及数据业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基于技术和体制的原因,这些业务都是分别地进行组网建设和管理维护,各自为政,不但造成投资浪费,而且也限制了业务的推广普及。对于用户来说,如果要想得到上述各种业务的服务,就要分别与业务管理部门联系,分别提供业务的支持和管理。如果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建立一个集上述各种业务于一身的并且能够方便扩展的城域业务综合网络,将可以减少投资和管理费用,方便用户使用,无疑会带来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采用本发明可以在城域范围内实现语音、视频和互联网等各种业务的综合,以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现有和未来各种业务从骨干网向用户侧的延伸;本发明城域综合业务网,保证了城域范围各种信息流有相应的服务质量,实现了末端用户各种信息流的接入控制和各种业务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并解决了IP地址资源缺乏问题和网络和业务的安全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包括城域综合业务承载网、城域综合业务网和运营支撑系统;所述城域综合业务承载网,用于承载包括音频业务流、视频业务流和互联网Internet业务流,大客户专线业务流的城域综合业务;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用于实现本地综合业务,实现与各个骨干业务网的互联互通、以及对用户驻地网内各末端用户的接入控制;所述运营支撑系统,提供对本地城域综合业务网的运营维护,并提供与现有相关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接口。
本发明城域综合业务网,以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现有和未来各种业务从骨干网向用户侧的延伸;通过单一网络平台上建立VPN实现了语音、视频和互联网等各种业务的综合,保证了城域范围各种信息流有相应的服务质量;并且通过CCM和SACP的配置,实现了对本发明城域综合业务网的多种控制,实现了末端用户各种信息流的接入控制和各种业务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并解决了IP地址资源缺乏问题和网络和业务的安全问题,使本发明的功能更加完善。


图1是本发明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MISN的工作网络架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城域综合业务承载网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城域承载网承载VPN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在城域承载网中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本发明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MISN的工作网络架构示意图,图1给出的网络架构分为三层,即上层是骨干业务网、本发明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处于中间,下层是用户驻地网。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向上与现有各骨干业务网之间互联,以及向下支持用户驻地网的接入。
下面对以上三层分别进行说明网络架构的最上层为骨干业务网,分别为长途电话交换网、公众互联网、公众视讯交换网和IP电话网(VoIP),这些骨干业务网在逻辑上是互相独立的,在城市之间可提供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各种业务。骨干网可以采用ATM技术,如图2和图4所示,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高速并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技术。
中间层为本发明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位于用户驻地网和各骨干业务网之间,实现用户驻地网中各种业务到骨干业务网的综合接入和业务区分,实现本地各种综合业务的接入、本地业务交换和长途业务的分流。
图1中最下层为用户驻地网部分,各种业务终端均位于用户驻地网内,用户驻地网可以为一个或几个小区或一幢办公楼或一个商务区的内部网络,通过用户接入点UA实现与本发明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的连接。对于用户驻地网,要求应该至少在数据链路层上区分不同的业务类型,对话音和视频业务提供服务质量的保证。
本发明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包括城域综合业务承载网、城域综合业务网和城域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所述城域综合业务承载网,用于承载包括音频业务流、视频业务流和互联网Internet业务流,大客户专线业务流的城域综合业务;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用于实现本地综合业务,实现与各个骨干业务网的互联互通、以及对用户驻地网内各末端用户的接入控制;所述运营支撑系统,提供对本地城域综合业务网的运营维护,并提供与现有相关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接口。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会出现新的业务,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所承载的业务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城域承载网可以采用已有的城域承载网,通过同一网络平台来承载各种业务,并按需提供业务的服务质量保证,可以采用ATM/FR技术的城域承载网、有服务质量保证的IP城域承载网、或SDH城域传输网。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大型城市的城域综合承载网网络结构示意图,中小型城市的城域综合承载网不存在汇接POP层,用户接入点直接连接到骨干POP点,汇接POP层的功能由骨干POP层实现。
在大型城市采用三级组网结构包括骨干POP层、汇接POP层和用户接入层,以及传输网组成;所述的大型城市用户接入层由用户接入点UA组成,UA与用户驻地网连接;所述的大型城市汇接POP层由汇接POP点组成,汇接来自UA的信息流;所述的大型城市骨干POP层由骨干POP点组成,完成信息流的汇聚,实现与骨干数据网的上联;所述的大型城市传输网完成UA、汇接POP和骨干POP之间的信息流的传输;传输网的技术一般采用带宽可以控制的SDH技术,如图2所示,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高速传输方式,如ATM,FR等。
在中小型城市采用两级组网结构包括用户接入层和骨干POP层,以及传输网组成;所述的中小型城市的骨干POP点完成大型城市中汇接POP点和骨干POP点的全部功能;所述的中小型城市传输网完成UA和骨干POP之间的信息流的传输。
城域承载网承载的城域综合业务为音频业务流、视频业务流和Internet业务流,多个大客户专线业务流。城域承载网对这四种业务流的处理是不同的,这四种业务流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城域承载层构造多个VPN,分别承载这几种业务流,参见图3。
对于不同类型业务流的承载VPN可以通过SDH传输线路、ATM/FR PVC、IP VPN(或MPLS VPN)构建。不同的VPN分别承载不同的业务流,对于大客户专线业务VPN,按照不同大客户的要求,每个大客户的VPN提供其业务的带宽保证;对于Internet业务流,其VPN则按照尽力而为(Best-Effort)方式传送Internet业务流,保证业务流传输的可达性和正确性;对于音频业务流,其VPN则保证音频业务流的传输时延、抖动、丢包、带宽,业务接入控制和点到点话音业务的正常实现;同样对于视频业务流,其VPN保证视频业务流的传输时延、抖动、丢包、带宽,业务接入控制和点到点视频业务的正常实现,与音频业务VPN不同的是,视频业务VPN为每个视频业务流要提供较高的带宽保证。
根据承载网的不同,VPN保证服务质量QoS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基于ATM或者帧中继的网络中,对于每个PVC进行队列管理和优先级调度,采用了不同QoS级别的ATM/FR的PVC,来保证不同的业务的QoS要求;对于基于路由器组建的IP承载网,则根据不同的业务设置IP包的TOS标记,每个组网路由器按TOS进行优先级控制输入/输出队列,来保证不同的业务的QoS要求;对于采用SDH网进行传输,则将不同的业务类型分别送入不同的电路,对电路带宽进行控制来达到服务质量QoS的控制。
这些VPN相互独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业务的安全。
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是在城域综合业务承载网基础上,增加业务设备,实现城域综合业务接入。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设备包括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呼叫控制管理器CCM、网关GW、宽带接入设备BRAS等组成,这些设备除了实现本地综合业务,通过这些设施还分别实现与各个骨干业务网的互联互通、以及对用户驻地网内各末端用户的接入控制。在每个城域综合业务网内还提供一套运营支撑系统,提供对本地城域综合业务网的运营维护,并提供与现有相关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接口。
在城域综合业务网中,主要包括下列设备呼叫管理控制模块CCM对于用户注册管理、通过SACP对业务接入进行认证和控制,与骨干业务网的GK互通,完成各种业务的呼叫控制。与SACP一道采集计费信息。
业务接入控制设备SACPSACP是所有业务到城域网的业务接入点,从用户驻地网到城域网和骨干业务网的所有业务都必须通过SACP接入。在SACP进行用户的接入认证,业务接入控制,网络资源管理和服务质量控制等。
业务网关城域综合业务网是基于分组交换的综合业务网,与基于电路交换的长途电话骨干网和本地PSTN市话网互通时,由于在媒体层面和控制信令层面都不同,需要通过网关进行互通。
BRAS城域综合业务网中的CCM作为控制设备控制语音和视频等媒体信息流的接入。对于因特网接入业务,通过已有的BRAS接入到公共互联网。
本发明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实现电信级的可控制、可管理、可计费。在城域综合业务网中,业务层(包括信令控制层和媒体处理层)和承载层是分离的。业务网络将采用基于IP的业务网络,但IP网络本身是没有集中控制和管理的、松散的网络结构,对于用户和网络上的业务都没有电信网络所要求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在城域综合业务网中实现电信级控制和管理的关键是在业务控制层和媒体承载层之间建立联系,业务控制层对媒体承载层进行控制,为此在本发明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中,设置了呼叫控制模块CCM和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SACP接收业务网控制层的命令,直接控制网络所接入的各种媒体流的通道和资源。CCM在城域网中位于控制层面,通过对SACP的控制来控制用户的接入,保证网络和业务的安全,并且对网络中所接入的各种业务的通道和资源进行动态控制。
城域综合业务网的设备在城域承载网中的位置参见图4。
城域综合业务网的设备中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位于汇接POP点,如无汇接POP点,则位于骨干POP点;呼叫控制管理设备CCM位于与数据骨干网相连接的骨干POP点;网关GW;部署在中心城市中,位于与数据骨干网相连的骨干POP点;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位于与数据骨干网相连接的骨干POP点图4中,将汇接POP点和用户接入点合并,说明城域综合业务网的各个业务设备部署在城域承载网中的位置,整个城域综合业务网是在联通现有城域承载网的基础上,增加部分业务设备,实现城域综合业务的接入。在汇接POP点增加业务接入控制设备SACP,在骨干POP点(城域核心机房内的POP点,直接与ATM数据骨干网相连接的设备)增加CCM、网关和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RAS设备可以使用原有设备,通常也位于该POP点。
本发明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中的综合业务控制模块CCM提供对话音、视频等综合业务的呼叫控制,业务接入认证,控制SACP实现对于各种业务的控制和管理,生成呼叫计费话单,并与SACP和运营支撑层的用户管理系统协作,实现各项业务。原则上,一个区域中只设置一个CCM,因此一个CCM可以控制多个SACP。所述的CCM通过SACP对承载网进行控制;对本地话音/视频用户的注册控制;对长途或网间(与其它业务网接入的终端或其它运营商网内的话音或视频业务终端)话音或视频业务通信时,能区分不同类型的业务,实现与不同骨干业务网GK的信令互通互控。
对本地话音、视频业务的呼叫控制、呼叫连接的建立和呼叫连接带宽控制的管理;对于接入的话音业务终端,支持H.323终端、MGCP终端、H.248终端的呼叫信令,对上层与各现有骨干业务网互联互通的信令则采用H.323呼叫信令,在CCM能够实现H.323、MGCP和H.248呼叫信令之间的转换。
CCM通过SACP对承载网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于用户接入和各种业务的控制和管理控制过程至少包括CCM控制SACP,通过NAT/PAT方式打开或者关闭一个媒体流的通道;CCM控制SACP,对一个媒体流分配的网络资源进行控制,包括所占用的带宽进行控制,进行优先级的设置;CCM控制SACP,对于允许从终端传送到CCM的控制信令进行过滤,支持H.323、MGCP和H.248;CCM查询SACP,获得用户信息和媒体流的统计信息。
在每次媒体连接结束后,SACP向CCM报告所收集的原始计费信息,包括传送的数据包数目和收发的字节数,呼叫时长,呼叫起始结束时间等。并用这些信息结合SACP上报的计费信息形成用户业务计费信息,上报给运营支撑系统中的计费系统;同时可以进行网络资源的管理,确保业务质量。除了上述功能以外,该控制协议还可能支持其它一些可选功能,用于增值业务和补充业务的实现。
城域综合业务网的用户注册到本地CCM中,由CCM和用户管理系统共同完成对用户的接入认证。
在城域综合业务网中,用户在CCM上的注册信息包括末端终端号码(包括通过用户IAD或用户gw接入的传统电话终端和IP电话终端、可视电话终端)、用户所归属的SACP编码和IP地址、以及用户密码、通过的用户IAD或用户网关(末端为传统电话终端)的IP地址、用户可使用的业务(即运营支撑系统对用户的业务授权)等。
CCM还可以作为IP电话骨干网或公共视讯交换网的下级GK,将其管辖的本地用户的号码段分别注册到这两个骨干网的最下级GK中,用于在长途通信或与其它运营商进行业务互通时的地址解析。
本发明中,CCM还具有呼叫控制功能。在城域综合业务网内,完成本地的呼叫控制和呼叫连接的建立,长途业务则通过对各骨干网的接口实现,对上的接口是各骨干业务网(IP电话骨干网、公共视讯交换网,通过H.323网关设备联接193网)的GK,与这些GK协作共同完成长途业务的呼叫连接的建立。CCM对上的接口要实现H.323协议体系中的GK功能。
CCM对下则通过SACP和用户驻地网可以接入不同规程的媒体终端,包括H.323终端、MGCP终端和H.248终端等。对于不同规程终端进行注册认证和呼叫控制时,CCM的作用分别相当于H.323系统中的GK、MGCP规程中的媒体网关控制器和H.248规程中的呼叫代理,并且执行相应规程。
对于本地呼叫业务,由CCM进行呼叫处理;对于跨IP电话骨干网、公共视讯交换网和193网等骨干业务网的长途语音和视频业务,CCM通过与骨干业务网中的GK(193网还要通过网关)互通,完成业务呼叫,在长途业务中,如果接入的是H.248终端和MGCP终端,CCM支持H.248协议和MGCP协议与H.323协议之间呼叫控制信令的转换,并保持激活呼叫状态,主叫和被叫号码,呼叫业务类型,占用网络资源情况。
业务接入控制设备(SACP)位于城域网中的汇接POP点或者骨干POP(在没有汇接POP的中小城市),通过用户接入点连接用户驻地网,用户接入点以树形方式连接到汇接POP点,要求用户接入点不提供接入的用户驻地网之间的互通,这样可解决用户驻地网之间不通过SACP直接建立呼叫连接的旁路情况,不建议采用以太城域网作为城域综合承载网。
用户驻地网的所有业务都通过SACP接入到城域网和骨干业务网中。在业务控制设备CCM的控制下,SACP对于接入的各种业务进行网络资源的管理和媒体通道的控制,并且配合CCM产生计费信息。因此SACP是城域综合业务网的关键设备之一。
根据城域综合业务网的技术要求,SACP具备以下功能用户信息流的动态控制;支持业务优先级;流过滤功能。
在城域综合业务网中,用户的所有业务都是可控制可管理的。对于用户信息流的控制管理是在CCM的控制下,由SACP来实现的。SACP根据媒体控制设备的指示,对于通过SACP的信息流通道进行动态控制。
用户信息流包括控制信息流和媒体信息流。要动态控制用户信息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用户驻地网不能与外部之间建立网络连接。对于基于IP的网络而言,具体实现办法是在用户驻地网和城域网之间进行路由限制。SACP是用户驻地网接入到城域网的入口设备,SACP对于合法的控制信令可以“透明”从用户驻地网传送到CCM。
对于媒体信息流,传送通道(端口)是受限的,通道的打开和关闭受业务控制设备CCM的控制。在网络层控制媒体通道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动态的IP地址转换(NAT)、动态端口转换(PAT)等,同时SACP负责将用户驻地的私网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从而解决IP地址资源缺乏的问题,。
城域综合业务网的目标是要对各种业务提供电信级的服务质量。不同业务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需要城域综合业务网在业务入口(SACP)进行业务的区分和服务质量的控制(当然要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质量还必须得到用户驻地网的有效支持)。在城域综合业务网中通过优先级方式来实现服务质量控制。在SACP中,对于不同的业务标记为不同的优先级。
根据承载网的不同,支持优先级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基于ATM或者帧中继的网络中,对于每个PVC进行队列管理和优先级调度,不同的PVC可以定义成不同的优先级,把不同的业务指定到不同的PVC上进行传送;对于基于IP(路由器)组建的IP承载网,SACP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设置IP包的TOS标记,如无上述两种承载网,则可使用SDH传输,将不同的业务类型分别送入不同的虚电路,对虚电路带宽进行控制来达到服务质量的控制。
对于不同的流SACP必须能够进行过滤。对于控制信息流(目前考虑支持基于H.323、MGCP和H.248的控制信令),SACP可以“透明”地传送到CCM。对于媒体流,必须能够根据CCM的指令进行动态的过滤,只有在业务控制层面通过认证并且通过NAT/PAT建立连接的媒体流才能在城域网和用户驻地网之间转发。从控制管理和计费的角度考虑,连接到同一SACP的用户驻地网之间的呼叫也必须通过相应的CCM来建立。
本发明中,在每个地市级城市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中有一个运营支撑系统,主要实现用户和业务的管理、设备控制管理,产生计费帐单和计费/营帐等功能。CCM与运营支撑系统相连,从运营支撑系统获取用户配置信息、用户业务授权信息和设备配置,并且上报网络运行信息和计费数据。
所述的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对于城域综合业务网提供的各种业务进行管理,对于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对于城域业务系统的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生成计费信息等。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些服务功能,例如话单的查询、用户注册密码的修改等。用户必须认证后才允许使用这些服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对上的接口是各骨干业务网的运维支撑系统。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城域综合业务承载网、城域综合业务网和运营支撑系统;所述城域综合业务承载网,用于承载包括音频业务流、视频业务流和互联网Internet业务流,大客户专线业务流的城域综合业务;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用于实现本地综合业务,实现与各个骨干业务网的互联互通、以及对用户驻地网内各末端用户的接入控制;所述运营支撑系统,提供对本地城域综合业务网的运营维护,并提供与现有相关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承载网通过同一网络平台来承载各种业务,并按需提供业务的服务质量保证,可以采用ATM/FR技术的城域承载网、有服务质量保证的IP城域承载网或SDH城域传输网;在大型城市采用三级组网结构包括骨干POP层、汇接POP层和用户接入层,以及传输网组成;所述的大型城市用户接入层由用户接入点UA组成,UA与用户驻地网连接;所述的大型城市汇接POP层由汇接POP点组成,汇接来自UA的信息流;所述的大型城市骨干POP层由骨干POP点组成,完成信息流的汇聚,实现与骨干数据网的上联;所述的大型城市传输网完成UA、汇接POP和骨干POP之间的信息流的传输;在中小型城市采用两级组网结构包括用户接入层和骨干POP层,以及传输网组成;所述的中小型城市的骨干POP点完成大型城市中汇接POP点和骨干POP点的全部功能;所述的中小型城市传输网完成UA和骨干POP之间的信息流的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城域承载网上构造多个VPN,分别对应地承载音频业务流、视频业务流和Internet业务流,大客户专线业务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不同的VPN分别承载不同的业务流对于大客户专线业务流,其VPN为每个大客户的VPN提供其业务的带宽保证;对于Internet业务流,其VPN则按照尽力而为Best-Effort方式传送Internet业务流,保证业务流传输的可达性和正确性;对于音频业务流,其VPN则保证音频业务流传输的QoS,业务接入控制和点到点话音业务的正常实现;对于视频业务流,其VPN则保证视频业务流传输的QoS,业务接入控制和点到点视频业务的正常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根据承载网的不同,VPN保证服务质量QoS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基于ATM或者帧中继FR的网络中,对于每个PVC进行队列管理和优先级调度,采用了不同QoS级别的ATM/FR的PVC,来保证不同的业务的QoS要求;对于基于路由器组建的IP承载网,则根据不同的业务设置IP包的TOS标记,每个组网路由器按TOS进行优先级控制输入/输出队列,来保证不同的业务的QoS要求;对于采用SDH网进行传输,则将不同的业务类型分别送入不同的电路,对电路带宽进行控制来达到服务质量QoS的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域综合业务网是在城域综合业务承载网基础上,增加业务设备,实现城域综合业务接入;所述的业务设备包括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用于进行用户的接入认证,业务接入控制,网络资源管理和服务质量控制;呼叫控制管理器CCM,用于用户注册管理,通过SACP对业务接入进行认证和控制,与骨干业务网的网守GK互通,完成各种业务的呼叫控制,与SACP一道采集计费信息;业务网关GW,位于骨干POP点,用于基于IP的话音业务与基于电路交换的话音业务的互通,包括与长途电话交换网,本地市话网的互通;宽带接入设备BRAS,位于骨干POP点,用于对Internet业务流的用户接入认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城域中设置一个CCM和多个SACP,业务接入控制设备SACP位于城域网中所有业务进入的汇接POP点或者骨干POP,通过用户接入点UA连接用户驻地网,所有的SACP都与CCM连接;所述的CCM位于与骨干数据网相连的骨干POP点,通过SACP对承载网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于用户接入和各种业务的控制和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M通过SACP对承载网进行控制;对本地话音/视频用户的注册控制;对长途或网间话音或视频业务通信时,能区分不同类型的业务,实现与不同骨干业务网GK的信令互通互控;对本地话音、视频业务的呼叫控制、呼叫连接的建立和呼叫连接带宽控制的管理;对于接入话音业务终端,CCM能够实现H.323、MGCP和H.248呼叫信令之间的转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M通过SACP对承载网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于用户接入和各种业务的控制和管理,控制过程至少包括CCM控制SACP,通过NAT/PAT方式打开或者关闭一个媒体流的通道;CCM控制SACP,对一个媒体流分配的网络资源进行控制,包括所占用的带宽进行控制,进行优先级的设置;CCM控制SACP,对于允许从终端传送到CCM的控制信令进行过滤,支持H.323、MGCP和H.248协议;CCM查询SACP,获得用户信息和媒体流的统计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户注册到本地CCM中,由CCM和用户管理系统共同完成对用户的接入认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在城域综合业务网中,用户在CCM上的注册信息包括末端终端号码、用户所归属的SACP编码和IP地址、以及用户密码、通过的用户IAD或用户网关的IP地址、用户可使用的业务。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M可以作为IP电话骨干网或公共视讯交换网的下级GK,将其管辖的本地用户的号码段分别注册到这两个骨干网的最下级GK中,用于在长途通信或与其它运营商进行业务互通时的地址解析。
13.权利要求8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M的呼叫控制,呼叫连接建立包括对于本地业务,在城域综合业务网内,完成本地的呼叫控制和呼叫连接的建立;对于长途业务,通过对各骨干网的接口实现,即与各骨干业务网GK协作共同完成长途业务的呼叫连接的建立;呼叫带宽由CCM通过SACP对承载网上的VPN设定服务质量QoS进行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M实现呼叫控制功能,在长途业务中CCM对上的骨干网接口实现H.323协议体系中的GK功能,实现不同协议到H.323协议的转换;CCM对下通过SACP和用户驻地网可以接入不同规程的媒体终端,对不同规程终端进行注册认证和呼叫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ACP完成媒体信息流的动态控制;支持业务优先级;流过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媒体信息流的传送通道/端口是受控的,通过SACP的信息流通道打开和关闭,对于合法的业务呼叫,在CCM的控制下,进行端口转换,打开/关闭媒体流通道;对于非法的业务呼叫,拒绝接入,实现对媒体信息流动态控制。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城域综合业务网所有业务入口SACP完成业务类型的区分,通过优先级标记实现服务质量的控制功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SACP对于不同的业务标记为不同的优先级;承载网根据优先级的不同,采用与该优先级对应的VPN承载该业务,保证了业务的服务质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SACP的流控制,具体为SACP对于合法的控制信令流可以直接从用户驻地网传送到CCM;对于媒体信息流,传送通道/端口是受控的,通道的打开和关闭受业务控制设备CCM的控制。
20.根据权利要求1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营支撑系统功能至少包括对用户和业务的管理、对设备控制管理,产生计费帐单和计费/营帐。
2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营支撑系统位于与CCM相同的骨干POP点,与CCM相互通信,并提供与相关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接口。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营支撑系统对各种业务设备、业务加入设备进行管理;对本地用户进行管理,并提供用户信息和业务使用情况的查询接口;对计费/营帐信息进行采集分析,生成本地信息;并可向上层上报计费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域综合业务网体系,包括城域综合业务承载网、城域综合业务网和运营支撑系统;所述城域综合业务承载网,用于承载不同的业务流;城域综合业务网,用于实现本地综合业务,实现与各个骨干业务网的互联互通,对用户驻地网内用户的接入控制;运营支撑系统,提供运营维护,并提供与现有相关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接口。本发明城域综合业务网,以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现有和未来各种业务从骨干网向用户侧的延伸;通过单一网络平台上建立VPN实现了各种业务的综合,保证了城域范围各种信息流有相应的服务质量;并且通过CCM和SACP,实现了末端用户各种信息流的接入控制和各种业务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并解决了IP地址资源缺乏问题和网络与业务的安全问题。
文档编号H04L12/26GK1529479SQ200310100489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7日
发明者刘韵洁, 李晓明, 田文科, 胡筑华, 张智江, 匡威, 陈新明, 何琪, 王卫东 申请人: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