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164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线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的分集式接收方式电视接收机中的天线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有小型、重量轻的电视接收机的车辆正在增多。
用这种车载用电视接收机接收电视广播信号与用固定设置的电视接收机的接收信号不同,要受到因车辆移动产生的接收电场变动很大的影响。
因此,车辆用电视接收机一般采用分集式(空间分集)接收方式。在所设的多个天线中检测接收状态好的天线,并切换到该天线。作为这种分集式接收方式电视接收机中的以往的天线切换装置,有如下所述的例子。
作为以往例之一,是输出天线切换控制信号,使在视频信号的水平同步回扫线期间开始时,切换到多个天线内的一个,在水平同步回扫期间结束时再次与切换前的天线连接,在连续的多个水平同步回扫线期间依次切换到所有天线之后,输出比较控制信号,使电平比较电路比较由各天线得到的电平,在后续的水平同步回扫线期间内输出天线切换控制信号,根据电平比较电路的比较结果,切换到最高电平的天线,并在垂直同步信号期间多次进行向具有最大电平的天线的切换,在规定的水平扫描次数期间保持该状态,这样一来,即使在高速衰落状态下或发生重影状况下也能得到稳定的接收状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以往例之二,是由下述各部分构成由4条方向不同的天线组成的天线群,切换到该天线群中任一条天线的天线选择器,对来自切换后的天线的信号进行检波的调谐器,电场强度检测电路,从检波后的视频信号中检测重影成分的重影检测电路,比较判断各数据的分集控制用的CPU,发生时序脉冲的脉冲发生电路,切换天线选择器的驱动电路。按照电场强度、重影量、移动体移动速度及电场强度速度,能选择经常是最适当的天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特开平8-107378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5-316394号公报以往的天线切换装置如上述那样构成,但在以往例的无论那个例子的构成中,在从当前选择的天线切换到接收电平高的其他天线时,成为判定基准值的天线相互间接收电场强度电平差的值(以下称作“判定基准电平差”)都是固定的,并不是与电视接收机工作环境条件(电视广播信号的接收环境条件)而相应改变的。因此,由于该判定基准电平差的设定不同,会发生下述那样的的问题。
例如,在该判定基准电平差较小的情况下,固然在车辆行驶时等电场变动大时能很好地进行天线切换,但即使在车辆停车时等电场几乎不变动时,也因天线之间微小的接收电平差而引起切换,反而存在接收视频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又在判定基准电平差较大的情况下,固然在车辆停车时等电场变动小时天线没有作不必要的切换,接收视频稳定良好,但在车辆行驶时等电场变动大时,天线切换迟缓,存在接收视频的质量受损的情况。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在电场强度变化激烈时迅速对应切换天线、同时在电场强度变化小时防止无用的天线切换、从而实现接收状态稳定的天线切换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天线切换装置,具备接收电视广播信号的多个天线、切换这些多个天线的天线切换装置、对由该切换后的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波的检波装置、根据该检波装置的输出信号检测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场强度检测装置,检测电视广播信号的接收环境条件的接收环境条件检测装置、以及天线切换控制装置,所述天线切换控制装置在从当前选择的天线切换到其他天线时,变更判定基准值即判定基准电平差,以符合所述检测出的接收环境条件,根据所述电场强度检测数据,判定具有该变更后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以上的接收电场强度的天线,并控制所述天线切换装置,使其选择该判定的天线。
根据本发明,则由于其构成为,在从当前选择的天线切换到其他天线时,变更该切换的判定基准值即判定基准电平差,以符合电视广播信号的接收环境条件,根据电场强度检测数据,判定具有该变更后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以上的接收电场强度的天线,并选择切换为该判定的天线,故在车辆行驶时,当车速大、接收电场强度电平弱、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小等电场强度变化激烈的情况下,通过缩小判定基准电平差,即使天线间的接收电平差小,也能向接收电平大的天线切换,提高天线切换的灵敏度,而当车辆停止中,当车速小、接收电场强度电平强、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大等电场强度变化小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判定基准电平差,能够不因微小的接收电平差而进行天线的切换,避免接收电场稳定状态下的无用的天线切换,防止图像显示的不稳定。结果可使车辆的分集式接收方式电视接收机的接收状态稳定。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天线切换装置的构成框图。
图2为关于实施形态1的各天线接收状态检测的说明图,(a)为以隔行扫描中的奇数场作为例子的垂直扫描说明图,(b)为垂直扫描期间Tt与垂直回扫期间Tr之间的关系说明图,(c)为天线切换控制电路对天线切换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Sc的说明图。
图3为实施形态1的天线切换控制电路的构成图。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天线切换装置的构成框图。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天线切换装置的构成框图。
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天线切换装置的构成框图。
图7为实施形态4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变动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1a、1b、1c、1d天线 2天线切换电路3调谐器部 4电场强度检测电路5车辆行驶停止检测电路6、12、22、32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a、6b存储器部 6c电平差检测部6d变更部 6e判定部11车速检测电路21电场强度电平判定电路31电场变动检测电路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
实施形态1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天线切换装置的构成框图。
图1中,该天线切换装置由天线1a~1d、天线切换电路2、调谐器部3、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车辆行驶停止检测电路5与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所构成。
上述构成中,对于接收电视广播信号的天线假设为4条(天线1a~1d),该4条天线1a~1d配置成各不相同的方向,形成空间分集式接收。
又,当然天线数不限于上述4条,也可以为其他数目。
天线切换电路2构成天线切换装置,切换4条天线1a~1d,选择其中的一条。
调谐器部3构成检波装置,对由天线切换电路2选择的4条天线1a~1d中的1条天线所接收的电视广播信号,进行放大和频率变换(中频)等处理之后,进行信号检波处理,输出检波信号。
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构成电场强度检测装置,根据调谐器部3检波的信号,检测接收信号的电场强度,输出检测信号。例如检测视频信号中的水平同步信号的峰值电平,用该电平表示电场强度。
这时,作为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输出的检测信号的形态,可以是表示接收信号的电场强度的信号或与电场强度成正比的信号的某一个信号。
车辆行驶停止检测电路5构成车辆行驶停止检测装置(接收环境条件检测装置),检测车辆是行驶状态还是停止状态。
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构成天线切换控制装置,在从当前选择的天线切换到其他天线时变更成为判定基准值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以符合车辆行驶停止检测电路5检测出的车辆的行驶或停止的状态,根据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检测的接收电场强度,判定具有该变更后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以上的接收电场强度的天线,向天线切换电路2输出并设定天线切换信号,使得选择所判定的天线,从而,对天线切换电路2的天线切换进行控制。
以下说明动作现在,天线切换电路2在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的控制下,选择4条天线1a~1d中的1条天线。所选天线接收到的电视广播信号被送到调谐器部3,在此作放大和变频(中频)处理后,实行信号检波处理,输出检波信号。
由调谐器部3检波得到的信号输入到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在此检测电场强度并输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送到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
接着,按照分集式接收方式,在天线1a~1d中如存在比当前选择的天线的接收状态更好的天线,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就切换,使得选择该天线,图2说明一直到选择之间的各天线的接收状态检测情况。
图2是有关各天线的接收状态检测的说明图,(a)为以隔行扫描中的奇数场作为例子的垂直扫描的说明图,(b)为垂直扫描期间Tt与垂直回扫期间Tr的关系的说明图,(c)为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对天线切换电路2输出的控制信号Sc的说明图。
在图2(a)所示的奇数场中,一当从画面的最上部左端位置Pa开始的扫描到达画面最下部大致中央的位置Pb时,扫描就返回画面最上部大致中央的位置Pc,转到由下一个偶数场进行的扫描(Na)。当该偶数场的扫描结束时,再次返回到上述的奇偶场,以后交替重复奇偶数场的扫描。
NTSC方式中的上述各场的1个周期(1V)(秒)是1/59.94(Hz)。
从上述位置Pa至位置Pb间是图2(b)的垂直扫描期间Tt,Tt内含有未图示的视频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水平回扫期间),是图像显示期间。NTSC方式中的水平周期(1H)(秒)是1/15.734(kHz)。
另外,从上述位置Pb至位置Pc间是图2(b)的垂直回扫期间Tr,是不作图像显示的期间。虽未图示,但众所周知偶数场扫描中也有垂直回扫期间Tr。而且,这些垂直回扫期间Tr中含有垂直同步信号。
将不显示图像的垂直回扫期间Tr用作天线1a~1d的切换。
因此,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在通过来自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的信号进行检测的垂直回扫期间Tr内,对天线切换电路2输出图2(c)所示的控制信号Sc,指令天线1a~1d进行切换。如图2(c)所示,控制信号Sc例如由脉冲信号组成,利用该控制信号Sc,当前选择的天线被切换到天线1a~1d中的另一个天线。这时,预先设定控制信号Sc与切换的天线之间的关系。例如预先将形成控制信号Sc的脉冲的宽度、位置或个数等与被切换的天线相关联。这样,就能切换到天线1a~1d中的所需的天线。
至于由上述控制信号Sc产生的天线切换的时刻,可以使得在一个垂直回扫期间Tr内切换全部的天线1a~1d,或者也可以使用多个垂直回扫期间Tr切换全部的天线1a~1d。对于后者,例如在一个垂直回扫期间内切换一个天线,在其他垂直回扫期间重复进行,这样切换全部的天线1a~1d。
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利用上述的控制信号Sc依次切换天线1a~1d。经如此切换的各天线的接收信号通过所述调谐部3在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中检测出接收电场强度。该检测信号送到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
接着,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根据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送来的天线1a~1d的各接收电场强度的数据,检测4条天线中最大接收电场强度(即接收状态最好)的天线,同时用来自车辆行驶停止检测电路5的检测数据,判定是否将当前选择的天线切换到检测到的最大接收电场强度的天线。用图3说明该判定动作,图3为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的构成图。
图3中,该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具备第1存储器部6a、第2存储器部6b、电平差检测部6c、变更部6d以及判定部6e。
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利用控制信号Sc切换天线时,将刚切换前的该天线的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存入第1存储器部6a。而将切换后的天线的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存入第2存储器部6b。
电平差检测部6c对第1存储器部6a中存储的电平与第2存储器部6b中存储的电平作电平比较,其电平差的数据La输出到判定部6e。
另一方面,变更部6d按照车辆行驶停止检测电路5检测到的车辆的行驶或停止的各状态,变更对判定部6e的设定电平Lb。该Lb值是判定基准电平差。
判定部6e根据来自电平差检测部6c的电平差数据La与通过变更部6d设定的判定基准电平差Lb,判定是否从当前选择的天线1a~1d中的一个天线切换到接收电场强度大的其他天线。
这里,空间分集式接收中的天线切换的基本原则是,在天线相互间的接收电平差(电场强度差)大到规定电平(=判定基准电平差)以上时,向该接收电平大的天线切换。
变更部6d变更从当前选择的天线切换到其他天线时成为判定基准值的上述判定基准电平差Lb,使得在车辆行驶中缩小,而在车辆停止中增大,并对判定部6e进行设定。
这样,判定部6e中进行的判定,是在车辆行驶中即使接收电平差小,也判定为向接收电平大的天线进行切换,提高了天线切换的灵敏度。
反之,在车辆停止中的判定部6e中进行的判定,是在微小的接收电平差时判定为不切换天线,避免在接收电场稳定的状态下的无用的天线切换,防止图像显示的不稳定。
根据上述的实施形态1,则由于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按下述来控制天线切换电路2而构成,即在天线1a~1d中从当前选择的天线切换到其他天线时,变更其切换的判定基准值即判定基准电平差,使得在车辆行驶时缩小,而在车辆停止中增大,根据来自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的检测数据,判定具有该变更后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以上的接收电场强度的天线,并选择该天线,因此,在车辆行驶时即使天线间的接收电平差小,也能切换到接收电平大的天线,提高了天线切换的灵敏度,又在车辆停止中能不因微小的接收电平差而实行天线的切换,避免了在接收电场稳定的状态下的无用的天线切换,防止图像显示的不稳定,能使接收状态稳定。
实施形态2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天线切换装置的构成框图,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
图4中,实施形态2的天线切换装置与图1的实施形态1所示构成的不同之点在于,设置车速检测电路11取代车辆行驶停止检测电路5(图1)、以及以天线切换控制电路12代替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图1)。
上述构成中,车速检测电路11构成车速检测装置(接收环境条件检测装置),检测车辆的车速。
天线切换控制电路12构成实施形态2的天线切换控制装置,除了输入的检测信号为车速、并将该车速数据用于天线切换的判定这一点外,与图1的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的构成相同。
以下,以与实施形态1(图1)的不同之点为中心说明其动作。对于与图1相同的标号的说明从略。
图1构成中的天线切换,是根据车辆的行驶或停止的各状态来变更其切换的判定基准值即判定基准电平差。
与之不同的是,图4所示的实施形态2是根据车辆的车速来变更其判定基准电平差。
如前所述,图1的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利用垂直回扫期间Tr依次切换天线1a~1d,检测各天线相互间的接收电平差(电场强度差),将其与按照车辆的行驶或停止的各状态变更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作比较,当检测出的接收电平差大到该判定基准电平差以上时,使得切换到其接收电平大的天线侧。
与之不同的是,实施形态2的天线切换控制电路12是根据与车辆的车速对应变更的判定基准电平差,判定是否切换天线。
这里,所述判定基准电位差按照与车辆的车速成相反的相关关系连续地变更。即,随着车速增大,判定基准电位差缩小。
这样,天线切换控制电路12中进行的判定,是随着车速的增大,即使接收电平差小,也判定为向接收电平大的天线切换,提高了对电场变动的跟踪性。又,由于连续地变更判定基准,故可实施平滑的天线切换。
此外,对于车速的判定基准电平差的变更也可以不如上例那样连续地进行,而是分段地进行。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形态2,则由于天线切换控制电路12按下述控制天线切换电路2而构成,即在天线1a~1d中从当前选择的天线切换到其他天线时,连续地变更其切换的判定基准值即判定基准电平差,使得随着车速增大而减小,根据来自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的检测数据,判定具有该变更后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以上的接收电场强度的天线,并选择该天线,因此,在车速大时,减小判定基准电平差,即使天线间的接收电平差小,也能切换到接收电平大的天线,提高对电场变动的跟踪性,又在车速小时,判定基准电平差增大,能不因微小的接收电平差而实行天线的切换,避免了在接收电场稳定的状态下的无用的天线切换,防止图像显示的不稳定,能使接收状态稳定。
又,通过连续地变更判定基准电平差,能进行平滑的天线切换。
实施形态3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天线切换装置的构成框图,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
图5中,实施形态3的天线切换装置与图1的实施形态1的构成的不同之点在于,设置电场强度电平判定电路21取代车辆行驶停止检测电路5(图1)、以及以天线切换控制电路22代替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图1)。
上述构成中,电场强度电平判定电路21构成电场强度电平判定装置(接收环境条件检测装置),对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检测到的天线1a~1d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的强弱进行判定。
天线切换控制电路22构成实施形态3的天线切换控制装置,除了输入的检测信号是对接收电场强度电平的强弱的判定数据、并将该判定数据用于天线切换的判定这一点外,与图1的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的构成相同。
以下,以与实施形态1(图1)的不同之点为中心说明其动作。对于与图1相同的标号的说明从略。
如前所述,图1构成中的天线切换,是根据车辆的行驶或停止的各状态来变更其切换的判定基准值即判定基准电平差。
与之不同的是,图5所示的实施形态3,是根据天线1a~1d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的强弱来变更其判定基准电平差。
因此,本实施形态3的天线切换控制电路22根据与天线1a~1d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的强弱而变更的判定基准电平差,判定是否切换天线。
这里,上述的判定基准电平差在天线1a~1d的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的绝对值小时即对强度弱的电平进行判定时,使之减小,在接收电场强度电平的绝对值大时即对强度强的电平进行判定时,使之增大,这样分别进行变更。
通过这样,天线切换控制电路22中进行的判定,是在接收电场强度弱时,即使接收电平差小,也判定为向接收电平大的天线切换,提高了天线切换的灵敏度。又,在接收电场强度强时,不因微小的接收电平差而判定为切换天线,避免了无用的天线切换。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形态3,则由于天线切换控制电路22按下述来控制天线切换电路2而构成,即在天线1a~1d中从当前选择的天线切换到其他天线时,在天线1a~1d的接收电场强度弱时,使其切换的判定基准值即判定基准电平差变小,在电场强度强时变大,根据来自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的检测数据,判定具有该变更后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以上的接收电场强度的天线,并选择该天线,因此,在接收电场强度弱时,即使天线间的接收电平差小,也能切换到接收电平大的天线,提高天线切换的灵敏度,又,在接收电场强度强时,能不因微小的接收电平差而进行天线的切换,避免了在接收电场稳定的状态下的无用的天线切换,防止图像显示的不稳定,能使接收状态稳定。
实施形态4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天线切换装置的构成框图,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
图6中,实施形态4的天线切换装置与图1的构成的不同之点在于,设置电场变动检测电路31代替车辆行驶停止检测电路(图1)、以及以天线切换控制电路32代替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图1)。
上述构成中,电场变动检测电路31形成电场变动检测装置(接收环境条件检测装置),检测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检测出的天线1a~1d的接收电场强度随时间的电平变动。
天线切换控制电路32构成本实施形态4中的天线切换控制装置,除输入的检测信号是接收电场强度随时间的电平变动数据、并将该数据用于天线切换的判定这一点外,与图1的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的构成相同。
以下,以与实施形态1(图1)的不同之点为中心说明其动作。对于与图1相同的标号的说明从略。
图1构成中的天线切换,是根据车辆的行驶或停止的各状态来变更其切换的判定基准值即判定基准电平差。
与之不同的是,图6所示的实施形态4,是根据天线1a~1d的接收电场强度随时间的电平变动的程度(大小)来变更其判定基准电平差。
图7为上述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的说明图,表示相对于时间(横轴)的接收电场强度(纵轴),Ea表示接收电场强度高、电平变动也小的稳定的状态,Eb表示接收电场强度虽高但变动大的状态。
因此,该实施形态4的天线切换控制电路32按照对应于天线1a~1b的接收电场强度随时间的电平变动而变更的判定基准电平差,判定是否切换天线。
这里,上述判定基准电平差在天线1a~1d的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小时变小,在电平变动大时变大。
这样,天线切换控制电路32中的判定,是在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小时,即使接收电平差小,也能判定为向接收电平大的天线切换,提高了天线切换的灵敏度。又在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大时,能不因微小的接收电平差而切换天线,避免无用的天线切换。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形态4,则由于天线切换控制电路32按下述控制天线切换电路2而构成,即在天线1a~1d中从当前选择的天线切换到其他天线时,其切换的判定基准值即判定基准电平差在天线1a~1d的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小时变小,在电平变动大时变大,并根据来自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的检测数据,判定具有该变更后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以上的接收电场强度的天线,并选择该天线,因此,在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小时,即使天线间的接收电平差小,也能向接收电平大的天线切换,提高天线切换的灵敏度,又,在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大时,能不因微小的接收电平差而进行天线的切换,避免在接收电场变动的状态下的无用的天线切换,防止图像显示的不稳定,能使接收状态稳定。
实施形态5上述实施形态1至实施形态4是根据车辆的行驶或停止的状态(实施形态1)、车辆的车速(实施形态2)、接收电场强度电平的强弱(实施形态3)、或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的大小(实施形态4)等各自的接收环境条件检测装置来变更天线切换的判定基准电平差的装置,是作为分别构成的装置。
然而,上述各构成并非一定各自分别构成,也可以是将任意的实施形态多个组合而构成(实施形态5)。例如也可对根据车辆的行驶或停止的状态来变更判定基准电平差的实施形态1的构成,将根据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的大小来变更判定基准电平差的实施形态4的电场变动检测电路31加以组合而构成。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形态5,则由于天线切换控制电路(未图示)按下述来控制天线切换电路而构成,即例如在4条天线中从当前选择的天线切换到其他天线时,在适当组合车辆的行驶或停止的状态、车辆的车速、接收电场强度电平的强弱、或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的大小等的各变更基准要素的构成条件下,变更其切换的判定基准值即判定基准电平差,根据电场强度检测数据,判定具有该变更后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以上的接收电场强度的天线,并选择该天线,因此,能得到将利用各所述变更基准要素达到的效果相叠加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电视广播信号的多个天线、切换所述多个天线的天线切换装置、对由所述天线切换装置切换后的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波的检波装置、根据所述检波装置的输出信号检测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场强度检测装置、检测电视广播信号的接收环境条件的接收环境条件检测装置、以及天线切换控制装置,所述天线切换控制装置在从当前选择的天线切换到其他天线时,变更判定基准值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以符合所述检测出的接收环境条件,根据所述电场强度检测装置来的检测数据,判定具有变更后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以上的接收电场强度的天线,并控制所述天线切换装置,使其选择该判定的天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环境检测装置是检测车辆的行驶或停止的状态的车辆行驶停止检测装置,根据检测出的车辆的行驶或停止的状态,变更所述判定电平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环境检测装置是检测车辆的车速的车速检测装置,根据检测出的车速,变更所述判定电平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环境检测装置是输出有关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强弱的判定信号的电场强度电平判定装置,根据检测出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强弱,变更所述判定电平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环境检测装置是输出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的检测信号的电场变动检测装置,根据检测出的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变更所述判定电平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在车辆用的分集式接收方式电视接收机中,适当对应于电场的种种变化的状况,使其接收状态稳定。天线切换控制电路6在天线1a~1d中从当前选择的天线向其他天线切换时,根据电视广播信号的接收环境条件,变更成为其切换的判定基准值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使得例如在车辆行驶时、车速大时、接收电场强度电平弱时、或接收电场强度的电平变动小时等电场强度的变化激烈时缩小,在车辆停止中增大,根据电场强度检测电路4的检测数据,判定具有该变更后的判定基准电平差以上的电场强度的天线,并控制天线切换电路2,使其选择该天线。
文档编号H04N5/44GK1658531SQ20051000569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6日
发明者西村介伸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