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的补光方法

文档序号:761423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影像的补光方法
技朮领域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影像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对数字相机所拍摄的影像进行补光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朮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数字相机(Digital Camera)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数字相机具有便利的拍摄影像功能,所拍摄的影像即为数字影像并以文件的方式保存在数字相机的内存中,与传统的纯光学相机相比,省去了照相底片、冲印和扫描等步骤和材料,因此,数字相机的使用方便并大大得节省了影像成本,故数字相机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
但是,数字相机也是采用光学镜头采集景象进行影像拍摄的,当所拍摄物体或景象处于弱光源的情况下,拍摄的影像明显亮度不够而色彩暗淡,甚至影像模糊等。为解决此问题,通常的做法有两种其一是采用补光板的方法,令强光照射补光板后光线反射在被拍摄物体或景物上,达到增强被拍摄物亮度的功能,但是由于补光板一般体积较大,故存在携带不便的缺点;另一种方法是给数字相机配置闪光灯,通过控制镜头采像频率与闪光灯的闪光频率使两者一致来达到增强被拍摄物亮度的功能,该方法使用方便有效,但是闪光灯消耗的电量较大,对应携带式的数字相机而言,由于其使用的充电电池电量有限,电量的消耗意味着数字相机的使用时间受限制,并且加设闪光灯大大增加了数字相机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对数字影像的补光方法,通过电子装置的微处理器启动并执行一补光程序对待处理的影像进行补光处理来增加影像的亮度,达到较佳的影像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影像的补光方法,通过微处理器启动并控制执行一补光程序对待处理的数字影像进行补光,其中所述补光程序对待处理的影像进行补光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外部设定方式设定一补光模式,再将进入之待处理影像切分为数个区块,依据补光模式之设定,全面且平均地对每个区块进行补光;然后计算每个区块的平均亮度;再比较相邻区块亮度;根据上述亮度的比较结果,加强或减弱被比较区块的亮度;最后存储被处理后的影像。所述的补光程序存储在数字相机等电子装置的内存中;且所述的待处理影像和被处理后的影像均存储在数字相机等电子装置的存储单元之中。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影像补光方法能够有效的对数字相机所拍摄后的影像进行补光处理而达到较佳的效果;本发明的补光程序存储于数字相机等电子装置的存储单元中,在执行拍摄动作前,通过选取补光程序的补光模式后再进行拍摄,补光程序将自动对拍摄后的影像进行补光处理而得到很好视觉效果的影像;并且,由于采用了该方法对数字影像进行补光处理,在很多场合下,数字相机等电子装置能够省却闪光灯,来延长电子装置的电池使用时间,并能够得到较佳效果的影像。


图1是本发明对影像进行补光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影像的补光方法,该影像的补光方法可以应用在数字相机、具有内建式数字相机的手机等电子装置中,通过电子装置的微处理器启动并控制执行一补光程序对数字影像进行补光的处理方法,所述补光程序存储于电子装置的存储单元之中。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对影像进行补光的流程示意图。
在需要对影像补光时,用户可通过设置于电子装置上的补光按钮而向微处理器发出一讯号,微处理器接受该讯号后,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该补光程序的代码并执行,使所述补光程序被启动,对待处理的影像进行补光。
所述待处理的影像为第一影像,该第一影像即为用户按下电子装置拍摄按钮时,欲拍摄的景物在该电子装置中的非永久性的内存中所反映的影像,该第一影像为具有M×N个画素的数字影像,且该第一影像经由所述补光程序的处理后,作为第三影像存储于电子装置的存储单元之中,该存储单元为一永久性的内存。
其中,所述补光程序被启动后,将提供给用户一个选择补光模式的接口,可选择的补光模式可预先设定于所述补光程序中,通常根据所需要补光影像的不同而大致包括人物模式、场景模式等等;并且,所述补光程序对每种不同的补光模式分别预先设定了一亮度参考值,当该补光程序自动对第一影像进行补光时,所述电子装置的微处理器将执行该补光程序,使第一影像的每个画素点的亮度根据选择的补光模式而增加一个亮度参考值,以提高该第一影像的整体亮度。
所述补光程序对第一影像进行补光的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在所述补光程序被启动后,用户根据该补光程序的预先设定而选择其中之一补光模式(步骤110),该步骤的目的在于选择与该补光模式对应的亮度参考值,使第一影像的每个画素点的亮度皆增加一个亮度参考值。
其次,微处理器将从上述非永久性内存中读取该第一影像,并将该第一影像切分为数个区块(步骤120)。由于该第一影像为具有M×N个画素的数字影像,该步骤为微处理器根据补光程序预先设定,而将该第一影像切分成每区块具有m×n个画素的复数个区块,其中,所切分成的区块越多,即每区块具有m×n画素越少,经过补光处理后的影像视觉效果就越好。
再次,还包括一补光的步骤(步骤130),该步骤的目的是使具有M×N个画素的第一影像的每一个画素的亮度都增加一亮度参考值,即使第一影像的整体亮度增加。由于该第一影像为数字影像,故其每个画素的亮度即为该画素的灰阶值;故在该步骤中,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补光程序,分别将每一区块灰阶化后,再读取该区块中每一画素的灰阶值,并将该灰阶值加上一亮度参考值后;并将修改亮度后的影像以第二影像存储于电子装置的非永久性内存之中,并取代第一影像。
然后,计算每个区块的平均亮度(步骤140);由于上述第二影像也为数字影像,故其平均亮度即为组成影像的M×N个画素的灰阶值的平均值,因此,补光程序可以将该第一影像灰阶化后,由微处理器统计并计算每一区块的m×n个画素的平均灰阶值,即为该区块的平均亮度;并且,每一区块计算出的平均亮度值被存储于电子装置的存储单元之中。
还包括一比较相邻区块亮度变化是否一致的步骤(步骤150)。这是由于在该第二影像中,每个具有m×n个画素的区块相对整个影像的M×N画素来说是非常小的部分,因此,相邻的两区块表示的是大致相同的被拍摄景象,所以相邻区块之间的亮度也是基本一致而变化不大,故相邻区块之间的亮度变化不大;如果相邻区块之间的亮度变化很大,那说明此两区块中必定至少有一区块存在亮度过饱和或过暗而在整个影像中呈现颜色视觉不连续或模糊等情况。在该步骤中,微处理器从上述存储单元之中读取被存储的每一区块的平均亮度值后,从所述复数个区块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参考区块,来与该区块周围的其它区块做亮度比对。
并且,所述补光程序预先设定的一最低临界值和一最高临界值。其中,如果上述比对的结果是被比较区块的平均亮度与参考区块的平均亮度之差介于所述补光程序预先设定的最高临界值和最低临界值之间,则表明该被比较区块的亮度与参考区块的亮度变化一致,无需再调整不同区块的亮度;如果上述比对的结果是被比较区块的平均亮度与参考区块的平均亮度之差,大于所述补光程序预先设定的最高临界值或小于所述最低临界值,则表明该被比较区块的亮度与参考区块的亮度变化不一致,所述补光程序将对该被比较区块做进一步判断,以使该被比较区块的与参考区块的亮度变化一致。
根据上述步骤160中,当被比较区块的亮度与参考区块的亮度变化不一致时,还需进一步判断该被比较区块与参考区块相比,亮度是过强还是过弱(步骤160),该步骤为如果上述比对的结果是被比较区块的平均亮度比参考区块的平均亮度小于所述补光程序预先设定的最低临界值,则表明该区块的亮度过弱,在整个第二影像中给人以较暗的视觉效果,且该被比较区块的亮度需要加强而使之与参考区块的亮度变化大致一致;如果比对的结果是被比较区块的平均亮度比参考区块的平均亮度大于所述补光程序预先设定的最高临界值,则表明该区块的亮度过强,在整个第二影像中给人过亮的不连续视觉效果,且该被比较区块的亮度需要减弱而使之与参考区块的亮度变化大致一致。
根据上述步骤160的比较结果,选择加强被比较区块的亮度(步骤171)或减弱被比较区块的亮度(步骤172)。如果被比较区块较参考区块为亮度过弱,则补光程序将加强该被比较区块的亮度(步骤171),使该区块的亮度与参考区块的亮度之差介于于所述最高临界值和最低临界值之间,以使该被加强亮度的被比较区块与参考区块的亮度变化一致;而如果被比较区块较参考区块为亮度过强,则补光程序将减弱该被比较区块的亮度(步骤172),使被亮度减弱后的被比较区块与参考区块的亮度之差介于所述最低临界值和最高临界值之间,以使该被加强亮度的被比较区块与参考区块的亮度变化一致。
而如果被比较的区块的亮度较参考区块的亮度变化一致,则无须改变区块亮度。并且,将修正区块的亮度存储于上述电子装置的存储单元之中,并取代该区块之前存储于存储单元中的亮度值。
最后,存储被上述步骤处理后的影像(步骤180),该影像以第三影像存储于电子装置的存储单元之中,该存储单元为一永久性的内存。
本发明的影像补光方法还可以应用在其它电子装置中,对之前拍摄的亮度不够的数字影像进行补光处理,达到增强影像视觉效果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影像补光方法能够有效的对拍摄后的数字影像进行补光处理来到较佳的效果;本发明的补光程序存储于数字相机等电子装置内存中,在执行拍摄动作时,通过选取补光程序的补光模式后再进行拍摄,电子装置的微处理器将启动补光程序,该补光程序将自动对拍摄后的影像进行补光处理而得到很好视觉效果的影像;并且,由于采用了该方法对数字影像进行补光处理,在很多场合下,数字相机等电子装置能够省却闪光灯来延长电子装置的电池使用时间,并能够得到较佳效果的影像。
权利要求
1.一种影像的补光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中对数字影像进行补光处理,该方法通过电子装置的微处理器启动并控制执行存储于该电子装置的存储单元中的一补光程序来对数字影像进行补光,以增强影像的亮度,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透过外部输入装置选择补光模式,将所选择之补光模式相关资料存放在存储单元中;将待处理影像切分为数个区块;由存储单元取出所选择之补光模式,读取该补光模式之补光设定值,依照设定值对上述切成数个区块进行全面性均值补光;计算经过补光后之各区块的平均亮度;比较各相邻区块亮度;判断互相比较之区块之亮度是否一致;如是,则予以存储;如否,则继续比较亮度是过强还是过弱;如亮度过强时,则减弱被比较区块的亮度;如亮度过弱时,则加强被比较区块的亮度;如此,不断将各区块比较判断,直至所有之区块处理完毕后,将经处理后之区块合并后加以存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的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模式预先设定于所述补光程序中,且每种不同的补光模式分别对应预先设定的一亮度参考值,当该补光程序自动对待处理的影像进行补光时,使该待处理的影像的每一画素的亮度增加一个该亮度参考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的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程序中预先设定有一最低临界值和一最高临界值,当被比较的区块的亮度与参考区块的亮度之差小于该最低临界值,则表明该被比较区块亮度过弱,需要加强该区块的亮度;当被比较的区块的亮度与参考区块的亮度之差大于该最高临界值,则表明该被比较区块亮度过强,需要减弱该区块的亮度;当被比较区块的亮度与参考区块的亮度之差介于该最低临界值和最高临界值之间,则表明该区块的亮度和参考区块的亮度变化一致,无需改变该区块的亮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数字影像的补光方法,该方法通过电子装置的微处理器启动并控制执行一补光程序对待处理的影像进行补光处理,该补光程序存储于电子装置的存储单元中,其中所述补光程序对待处理的影像进行补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处理影像切分为数个区块,依据预先设定之补光模式,对每个区块进行相同程度之补光,再计算每个经补光后之区块的平均亮度;比较相邻区块亮度,根据比较结果,对每个区块进行亮度之减弱或加强后,将该等经处理后之区块合并在一起形成一影像,存储于存储单元中。该方法可广泛用于数字相机等具有影像拍摄或处理功能的电子装置中,替代闪光灯来达到为影像补光的目的。
文档编号H04N5/225GK1834771SQ20051003351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4日
发明者陈俊利, 郑惠苹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