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信管理网中上下层网管数据一致性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761462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信管理网中上下层网管数据一致性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信管理网中网管数据一致性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电信网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ITU-T提出TMN(电信管理网)的概念并对其加以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定义。TMN管理功能根据管理范围和职责从上至下分成不同的逻辑层次,包括事务管理层(BML)、业务管理层(SML)、网络管理层(NML)和网元管理层(EML)。位于不同层次的网管管理的测重点不同,下层网管为上层网管提供数据和服务,上层网管管理控制下层网管。比如在SDH/WDM传送网中,网络层网管为了了解全网的资源使用情况,就需要从EML(网元管理层)网管上载同步相关的单板、物理拓扑等数据,据此进行资源使用率、端口占用情况的计算和统计分析。网络层网管为了实现全网的端到端的电路发现和电路创建的功能,同样必须掌握当前下层各个EML网管上的网元、物理拓扑、单板及交叉连接等数据的配置情况。
所以保持上下层网管的数据实时一致是提高电信管理网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实际应用环境下,情况并非如此简单。随着网管层次的提升,管理的规模逐步扩大,管理的功能从基础数据逐步向业务调度倾斜。一方面,上层网管为了实现对下层网管的集中监控管理功能,需要从下层网管实时同步数据,另一方面,上层网管为了实现业务电路的调配、电路创建等功能,需要把相关数据下发到下层网管。所以数据的同步并非都是单向的,在实际环境中,可能同时存在下层网管向上层网管同步数据及上层网管向下层网管同步数据的情况。比如,在网络层上两个网元A和B之间配置了电路,当在网元管理层上对网元A或B的交叉连接执行删除操作后,网络层管理则根据需要来决定是否进行同步下层网管的删除操作。甚至,当EMS网管数据同步到NMS网络上后,网络管理层同时存在跨EMS网络边界的电路配置,如不同EMS之间或虚网元之间的电路配置。这种情况下,使得合理解决上下层网管数据的同步与一致变得非常复杂和困难。
目前常用的处理上下层网管数据一致的方法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完全的单向同步方式,数据完全以下层网管为准,当下层数据改变影响上层网管的业务数据后,上层网管数据受影响的电路业务配置被清空并重新计算。该方法的缺点是数据同步完全以下层网管为准,使上层网管的管理控制能力下降,无法实现电路的有效调度。第二种方法增加了粗粒度的数据冲突校验,以网元为单位进行数据校验,当发现该网元的数据上载时存在数据冲突的情况,则不上载该网元数据,在受影响的网元上显示数据不一致标志,由用户采用人工的方式解除掉经过该网元的路径后,重新手工上载下层网管数据。该方法的缺点是尽管提供了双向同步的功能,但数据校验的力度太粗,使得没有冲突的数据也无法正常上载同步,而且,每次电路不一致后,为了使上下层网管达到数据一致,需要人工解除受影响的电路,效率低下,操作非常不方便。并且上述第一、二种方法均存在一个共同缺陷为局方无法实时了解掌握网管当前的数据修改变更情况以及电路的一致性状态不了解,使用户无法作出快速准确决策。
数据一致性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电信管理网络的使用效率和网管质量。但目前并没有完备的处理数据一致性的方法,在公开的文献中,也没有发现和本发明类似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合理、灵活、满足多种需求应用场合的一致性处理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细粒度的数据校验方法,精确到数据项(每一条记录),在同步数据时,使得冲突的范围波及影响最小。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自动解除残损路径、自动恢复残损路径、自动同步的方法,无需用户干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信管理网中上下层网管数据一致性的处理方法,设各一致性实体的初始一致性状态完全一致,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下层网管向上层网管上报数据变化;B、上层网管依据电路业务配置情况对变化的数据进行冲突校验;C、对于校验结果为非冲突的数据,上层网管将其直接进行入库处理;对于校验结果为冲突的数据,上层网管依据设定的不同的同步规则对冲突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使数据达到一致;D、上层网管对数据变更日志入库并上报本网管用户界面显示。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所述的同步规则按照数据冲突情况下数据的同步基准划分为以下两种数据同步以下层网管为准的第一种同步规则;以及数据同步以上层网管为准的第二种同步规则;并且当配置为所述第一种同步规则时,上层网管要解除掉受影响的相关电路数据,重新从下层网管进行同步;当配置为所述第二种同步规则时,上层网管要恢复电路数据和资源配置数据为一致状态,并把受影响的数据同步到下层网管。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包括如下处理当配置为所述第一种同步规则时,上层网管采用自动解除相关电路的方式,同时自动触发相关网元进行同步下层网管数据,使数据达到一致;当配置为所述第二种同步规则时,上层网管采用自动恢复相关电路数据及基础资源配置数据的方式,同时自动触发相关网元向下层网管进行同步数据,使数据达到一致。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如下处理,对变化的数据进行冲突校验时,上层网管对下层网管及本网管的变化数据中的数据项进行校验,计算出每一条记录的数据冲突。
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网元管理层修改了经过网元A的拓扑连接后,所述步骤B包括如下具体步骤b1、从网络管理层上获取到与所述网元A相关的拓扑;b2、根据步骤a及步骤b1,采取内/外循环所述网络管理层,并外/内循环所述网元管理层的方式,比较所述网元A的拓扑变化;b3、计算所述网元A上的拓扑数据变化,并对数据变更进行分类;b4、得到非冲突数据的数据变更类型;b5、对冲突数据计算受影响的路径,并对受影响的路径打上残损标签用以标识所述网络管理层与网元管理层的拓扑不一致的状态。
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网元管理层修改了经过网元A的拓扑连接后,所述步骤C包括如下具体步骤c1、对步骤b4所述的计算得到的非冲突数据进行同步入库操作;c2、读取数据冲突情况下的同步规则信息,若为第一种同步规则,则进入步骤c3;若为第二种同步规则,则进入步骤c4;c3、对残损电路进行自动解除操作,删除数据库中的残损电路,刷新界面的显示信息,重新从网元管理层同步受影响的所述网元A的拓扑连接信息;c4、对残损电路进行自动恢复操作,修改数据库中的残损电路的一致性状态为一致,刷新界面的显示信息,重新从网络管理层向网元管理层同步受影响的所述网元A的拓扑连接信息。
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网元管理层修改了经过网元A的拓扑连接后,所述步骤D包括如下处理所述网络管理层得到所述网元A的拓扑连接数据的变更情况,并将数据变更日志入数据库,同时将拓扑数据变化上报到本网管界面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合理、灵活、满足多种需求应用场合的电信管理网上下层网管数据一致性处理方法,同现有技术的传统方法相比,在以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突出的优点1)同单纯的由下向上的单向同步方式相比,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冲突的情况下,数据既可以以下层网管为准,也可以以上层网管为准,用户只需要根据需要修改同步规则参数即可,不需要重新启动系统。使得上层网管的管理控制能力得到加强。2)同粗粒度的数据校验相比,本发明提供了细粒度的数据校验方法,精确到数据项(每一条记录),在同步数据时,局部数据的冲突对其它无冲突数据的同步无影响,使得冲突的范围波及影响最小。3)本发明提供了自动解除残损路径、自动恢复残损路径、自动同步的方法,无需用户干预,减轻了用户的维护工作量,提高了网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4)当数据变化后,本发明通过上报显示变化的数据项及冲突的电路信息,使得用户可以实时掌控当前的数据变更及一致性状态,作出合理的决策。


图1为TMN一致性层次图;图2为一致性处理基本步骤;
图3为EMS和NMS物理拓扑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发明总体实现原理是从逻辑上把整个电信管理网的配置数据定义为一个大的一致性体,其内部又划分为若干个小的相对独立的一致性实体,并对不同的一致性实体之间的数据一致性的状态迁移方法作出规定,各一致性实体的初始一致性状态完全一致。如图1所示,每个网管层次存在两个一致性实体,即基础资源配置数据和电路业务配置数据;用户根据需要触发相应条件,实现不同实体的数据一致性状态迁移,总体状态迁移结果为,从一致性变为不一致性,最后迁移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如此反复无限循环,最终达到数据的总体一致。而数据一致性的基本处理原则是当上下层网管数据不冲突时,数据同步以下层网管为准,当数据冲突时,依据同步配置规则决定数据同步的基准。根据本发明原理,所述方法采取的基本步骤参见图2,为A、下层网管向上层网管上报数据变化;B、上层网管依据电路业务配置情况对变化的数据进行冲突校验;C、对于校验结果为非冲突的数据,上层网管将其直接进行入库处理;对于校验结果为冲突的数据,上层网管依据设定的不同的同步规则对冲突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使数据达到一致;D、上层网管对数据变更日志入库并上报本网管用户界面显示。
并且,当同步规则配置为数据冲突情况下数据同步以下层网管为准时,上层网管需要解除掉受影响的相关电路数据,重新从下层网管进行同步;此时,上层网管采用了自动解除相关电路的方式,同时自动触发相关网元进行同步下层网管数据,使数据达到一致。当同步规则配置为数据冲突情况下数据同步以上层网管为准时,上层网管需要恢复电路数据和资源配置数据为一致状态,并把受影响的数据同步到下层网管;此时,上层网管采用了自动恢复相关电路数据及基础资源配置数据的方式,同时自动触发相关网元向下层网管进行同步数据,使数据达到一致。
在上述的方法中,在进行数据校验时,上层网管对下层网管及本网管的变化数据中的每一条记录进行校验,计算出每一条记录的数据冲突情况,得到非冲突数据的数据变化情况,如增加的数据项、删除的数据项、修改的数据项,以及计算出受影响的冲突电路数据及冲突的资源配置数据。
下面,以光传输网络中网元管理层(EMS)和网络管理层(NMS)之间的物理拓扑连接数据一致性处理为例,详细说明本专利的实现方法。在此之前,首先对本发明所用属于进行释义。物理网元在EMS上管理的网元,对于光传送网来说,指SDH/WDM网元;虚网元在EMS上不被管理的网元,但在NMS上存在,构成网络的一部分;业务是指把某一确定速率信号从某一点传送到另一点;从使用者的角度看,业务主要关心起点和终点,并不关心起点和终点之间所流经的具体路由。路径对光网络来说,路径是对承载业务的SDH或PDH载体的统称;电路也是一种路径,它是特指PDH路径。
以典型的拓扑配置为例,如图3所示。网络层和网元管理层初始数据一致,网元管理层环形拓扑由三个节点(网元A/B/C)组成。网络管理层由一个链型(网元A/B/C)和环形拓扑结构(网元A/D/E)组成。网元A、B、C为同一个EMS内的物理网元,网元D为虚网元,网元E为跨EMS边界的物理网元。假设初始一致性状态是相同的,网元A和C之间、网元B和C之间的拓扑没有路径经过,而网元A和B,A和D,A和E之间的拓扑有路径经过。本实施例要说明的是,在网元管理层修改经过A网元的拓扑连接后的同步处理情况。
具体处理步骤步骤1下层网管上报数据变化;EMS上载(上报)网元A的相关拓扑连接;步骤2上层网管依据电路业务配置情况进行数据冲突校验;NMS上校验网元A的冲突物理连接;步骤3非冲突数据入库;NMS对非冲突的拓扑连接进行入库;步骤4依据同步规则对冲突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冲突的拓扑连接数据;步骤5数据变更日志入库和上报网管界面;记录增加、删除、修改的拓扑连接信息日志到数据,并上报变化信息到网管界面。
其中步骤2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从NMS上获取到与A网元相关的拓扑;22)根据步骤1及步骤21)首先外循环NMS,内循环EMS比较拓扑变化;然后外循环EMS,内循环NMS,计算增加、删除的拓扑连接;23)计算A网元上的拓扑数据变化并分类,在EMS上可能的操作情况为四种231)在A和C网元之间删除了拓扑连接;232)在A和C网元之间增加了拓扑连接;233)在A和B网元之间增加了拓扑连接;234)在A和B网元之间删除了拓扑连接;24)处理步骤231)的情况删除A和C之间的拓扑,由于在网络管理层A和C之间无路径数据,端口占用但无业务数据,则数据归类到非冲突数据类型,并标识数据变更类型为删除类型;
25)处理步骤232)的情况在A和C之间增加拓扑时,首先判断增加的拓扑其A和Z端点在NMS上相应端口是否被占用,未被占用,则数据归类到非冲突数据类型,并标识数据变更类型为增加类型;被占用,则进一步判断所被占用的端口的拓扑上是否存在电路,不存在电路,则数据归类到非冲突数据类型,并标识数据变更类型为增加类型;存在电路,则计算影响的路径,并对路径打上残损标签,以标识NMS和EMS的拓扑为不一致状态;26)处理步骤233)的情况在A和B网元之间增加拓扑时,首先判断增加的拓扑其A和Z端点在NMS上相应端口是否被占用,未被占用,则数据归类到非冲突数据类型,并标识数据变更类型为增加类型;被占用,则进一步判断所被占用的端口的拓扑上是否存在电路,不存在电路,则数据归类到非冲突数据类型,并标识数据变更类型为增加类型;存在电路,则计算影响的路径,并对路径打上残损标签,以标识NMS和EMS的拓扑为不一致状态;27)处理步骤234)的情况在A和B网元之间删除拓扑,由于A和B之间的拓扑上存在电路业务数据,计算残损的电路,路径打上残损标志;其中步骤3又分为31)对在步骤24)中计算出的非冲突数据进行同步入库操作;32)对在步骤25)中计算出的非冲突数据进行同步入库操作;33)对在步骤26)中计算出的非冲突数据进行同步入库操作;34)对在步骤27)中计算出的非冲突数据进行同步入库操作;其中步骤4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读取数据冲突情况下的同步规则信息,若为自动解除残损电路模式,则进入步骤42);若为自动恢复残损电路模式,则进入步骤43);42)对残损电路进行自动解除操作,删除数据库中的残损电路,刷新界面的显示信息,重新从EMS同步受影响的网管A的拓扑连接信息;43)对残损电路进行自动恢复操作,修改数据库中的残损电路的一致性状态为一致,刷新界面的显示信息,重新从NMS向EMS同步受影响的网管A的拓扑连接信息;其中步骤5又包括以下步骤51)分别从步骤24)、25)26)、27)中得到网元A的拓扑连接数据的变更情况(增加、删除),并入库;52)拓扑数据变化主动上报到网管界面。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做出各种可能的改变或替换,所有这些改变15或替换都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信管理网中上下层网管数据一致性的处理方法,设各一致性实体的初始一致性状态完全一致,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下层网管向上层网管上报数据变化;B、上层网管依据电路业务配置情况对变化的数据进行冲突校验;C、对于校验结果为非冲突的数据,上层网管将其直接进行入库处理;对于校验结果为冲突的数据,上层网管依据设定的不同的同步规则对冲突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使数据达到一致;D、上层网管对数据变更日志入库并上报本网管用户界面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的同步规则按照数据冲突情况下数据的同步基准划分为以下两种数据同步以下层网管为准的第一种同步规则;以及数据同步以上层网管为准的第二种同步规则;并且当配置为所述第一种同步规则时,上层网管要解除掉受影响的相关电路数据,重新从下层网管进行同步;当配置为所述第二种同步规则时,上层网管要恢复电路数据和资源配置数据为一致状态,并把受影响的数据同步到下层网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如下处理当配置为所述第一种同步规则时,上层网管采用自动解除相关电路的方式,同时自动触发相关网元进行同步下层网管数据,使数据达到一致;当配置为所述第二种同步规则时,上层网管采用自动恢复相关电路数据及基础资源配置数据的方式,同时自动触发相关网元向下层网管进行同步数据,使数据达到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如下处理,对变化的数据进行冲突校验时,上层网管对下层网管及本网管的变化数据中的数据项进行校验,计算出每一条记录的数据冲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网元管理层修改了经过网元A的拓扑连接后,所述步骤B包括如下具体步骤b1、从网络管理层上获取到与所述网元A相关的拓扑;b2、根据步骤a及步骤b1,采取内/外循环所述网络管理层,并外/内循环所述网元管理层的方式,比较所述网元A的拓扑变化;b3、计算所述网元A上的拓扑数据变化,并对数据变更进行分类;b4、得到非冲突数据的数据变更类型;b5、对冲突数据计算受影响的路径,并对受影响的路径打上残损标签用以标识所述网络管理层与网元管理层的拓扑不一致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网元管理层修改了经过网元A的拓扑连接后,所述步骤C包括如下具体步骤c1、对步骤b4所述的计算得到的非冲突数据进行同步入库操作;c2、读取数据冲突情况下的同步规则信息,若为第一种同步规则,则进入步骤c3;若为第二种同步规则,则进入步骤c4;c3、对残损电路进行自动解除操作,删除数据库中的残损电路,刷新界面的显示信息,重新从网元管理层同步受影响的所述网元A的拓扑连接信息;c4、对残损电路进行自动恢复操作,修改数据库中的残损电路的一致性状态为一致,刷新界面的显示信息,重新从网络管理层向网元管理层同步受影响的所述网元A的拓扑连接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网元管理层修改了经过网元A的拓扑连接后,所述步骤D包括如下处理所述网络管理层得到所述网元A的拓扑连接数据的变更情况,并将数据变更日志入数据库,同时将拓扑数据变化上报到本网管界面显示。
全文摘要
一种电信管理网中上下层网管数据一致性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下层网管向上层网管上报数据变化;B.上层网管依据电路业务配置情况对变化的数据进行冲突校验;C.对于校验结果为非冲突的数据,上层网管将其直接进行入库处理;对于校验结果为冲突的数据,上层网管依据设定的不同的同步规则对冲突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使数据达到一致;D.上层网管对数据变更日志入库并上报本网管用户界面显示。该方法合理、灵活,可以满足多种应用需求;并且提供了细粒度的数据校验方法,使得冲突的范围波及影响最小;以及提供了自动解除或恢复残损路径、自动同步的方法,提高了网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用户可以实时掌控当前的数据变更及一致性状态。
文档编号H04L12/24GK1905470SQ20051003605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5日
发明者马润宏, 陈明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