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569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摄影装置范围,特别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终端机中,能够通过按键操作进行电控制,而实现向特写拍摄模式的转换和实现更精密的特写拍摄的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或者PDA等移动通信终端机(以下称为终端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近年来,具备相机模块,能够实现影像拍摄的终端机产品(又称相机手机)也得到了迅速地普及。此外,还出现了支持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功能的终端机产品。
图1是使用终端机进行特写拍摄时,相机模块向特写模式转换的现有方式概略图,如图所示,镜头罩110处设置有突起部112,镜头罩110与构成相机模块主体的框架100通过轴114连接在一起,并能够以轴114为中心在一定区间内往复移动。此外,为了使镜头罩110能够往复移动,在框架100处设置了以轴连接的、能够旋转的旋转杆120,旋转杆120为了与镜头罩110的突起部112对应,也具有突起部122。
通过上述结构,旋转杆120以轴124为中心进行旋转,使镜头罩110能够在一定区间往复移动。图2与图3是镜头罩往复移动的操作概略图。
即,图2是相机模块在进行一般拍摄模式时,旋转杆120与镜头罩110的状态。当旋转杆120向“P”方向旋转时,镜头罩110的突起部112与旋转杆120的突起部122就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相机模块的拍摄元件与镜头就能够保持一般拍摄时的距离。另外,图3是旋转杆120处于使相机模块转换为特写拍摄模式的旋转状态,当旋转杆120向附图的“Q”方向旋转,其突起部122就会推动镜头罩110的突起部112,镜头罩110如附图的“α”所示的距离,扩大与拍摄元件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拍摄元件和镜头保持一种特写拍摄时的距离(如图3中“α”所示的部分)。
但是,这种现有的向特写拍摄模式转换的方式,在使相机模块转换为特写拍摄模式的时候,使用了旋转形态的手动开关,存在着操作繁琐的问题。而且,由于在相机模块中设置了向特写拍摄模式进行转换的手动开关,也使相机模块的尺寸变大了。此外,在进行特写拍摄时,由于对相机模块的拍摄元件和镜头距离的调整采用了手动操作方式,还存在着精密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的构成特征包括在包括了镜头和拍摄元件的相机模块中,根据电信号实现变形,使上述拍摄元件与镜头的距离保持特写拍摄距离的镜头距离调整元件;为了执行特写拍摄,对上述镜头距离调整元件进行电信号输入的开关。
所述镜头距离调整元件为设置于上述镜头的罩和拍摄元件之间,对上述罩和镜头的位置进行调整的压电元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在使用移动通信终端机进行影像拍摄时,可以通过电开关操作,把相机模块的拍摄模式转换为特写拍摄模式,从而提高了操作性,同时也能够提供更为精密的特写拍摄模式。此外,由于在相机模块中去除了转换特写拍摄模式的手动结构,也达到了促进相机模块小型化的效果。


图1是具备手动式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的相机模块概略图。
图2与图3是图1的相机模块执行向特写拍摄模式转换操作的概略图。
图4是本发明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主要部分斜视图。
图5与图6是图4中镜头距离调整元件进行特写拍摄模式转换的操作截面图。
*附图主要标识部分的说明*10镜头距离调整元件20罩 30拍摄元件40开关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4所示是本发明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的主要部分斜视图,图5与图6是图4中镜头距离调整元件进行特写拍摄模式转换的操作截面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其结构包括镜头距离调整元件10和开关40。相机模块包括镜头20和拍摄元件30,镜头20与形成其外框的罩20a结合在一起。而且,拍摄元件30大多使用变焦装置(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上述镜头距离调整元件10由能够根据电信号产生变形的多个线圈形的压电元件(10a,10b)累积构成,其通过电信号产生变形,对既定距离进行调整,并能够使相机模块的镜头20和拍摄元件30的距离保持在特写拍摄距离。
其中,上述镜头距离调整元件(10)应当使用压电元件(10a,10b),压电元件用于接收电信号,镜头距离调整元件利用了压电效果(Piezo Effect)。硬盘驱动器中的磁头就是压电元件的一个应用例子。
即,由压电元件(10a,10b)构成的镜头距离调整元件10被设置在镜头20的罩20a和拍摄元件30之间,当输入电信号时,上述镜头距离调整元件镜头距离调整元件会向罩20a的方向弯曲变形,从而使镜头20和拍摄元件30之间的距离保持特写拍摄的距离。
而且,如图4所示,镜头距离调整元件(10)中的压电元件应当被加工为线圈形,镜头距离调整元件(10)由多个这种线圈形的压电元件(10a,10b)累积构成。
开关40对镜头距离调整元件10输入电信号,以进行特写拍摄,上述开关40可以使用终端机的侧面按键,或者使用键区中的特定按键,使用方式可以灵活设置。
如图5和图6所示,对上述结构的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操作说明如下。
图5是相机模块的拍摄元件30和镜头20在一般拍摄模式下的状态概略图。
在图5的状态下,为了把相机模块转换为特写拍摄模式,可以操作开关40,电信号就会输入到由线圈形压电元件(10a,10b)构成的镜头距离调整元件10之中,线圈形压电元件(10a,10b)将产生向罩(20a)的方向进行弯曲的变形,镜头20a的罩20会被推向扩大与拍摄元件30之间距离的方向。如图6中的“β”所示距离,罩20a沿着镜头20和拍摄元件30扩展的方向被推动。因此,拍摄元件30和镜头20之间的距离会保持特写拍摄的距离,相机模块的拍摄模式也被转换成为特写拍摄模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包括在包括了镜头和拍摄元件的相机模块中,根据电信号实现变形,使上述拍摄元件与镜头的距离保持特写拍摄距离的镜头距离调整元件;为了执行特写拍摄,对上述镜头距离调整元件进行电信号输入的开关。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距离调整元件为设置于上述镜头的罩和拍摄元件之间,对上述罩和镜头的位置进行调整的压电元件。
3.据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为线圈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摄影装置范围的一种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上述本发明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转换装置,其构成包括在包括了镜头和拍摄元件的相机模块的特写拍摄模式的装置中,还有根据电信号实现变形,使拍摄元件与镜头的距离保持特写拍摄距离的镜头距离调整元件;和为了执行特写拍摄,对上述镜头距离调整元件进行电信号输入的开关。其镜头距离调整元件设置于上述镜头的罩和拍摄元件之间。该装置在移动通信终端机中,能够通过按键操作进行电控制,而实现向特写拍摄模式的转换和实现更精密的特写拍摄。此外,由于在相机模块中去除了转换特写拍摄模式的手动结构,也达到了促进相机模块小型化的效果。
文档编号H04B1/40GK1705345SQ20051005156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日
发明者郑暻城 申请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