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

文档序号:7616761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业务控制点(SCP)呼叫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路和业务的发展,智能网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综合智能网可以为各个业务网路提供业务。它不仅可以为固定网、移动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CDMA(码分多址)网、IP(因特网协议)网服务,还可以方便地为用户提供各种业务,如一卡通业务、综合VPN(虚拟专用网)业务、预付费业务、上网业务等。
智能网由SSP(业务交换点)、SCP(业务控制点)、SDP(业务数据点)、SMS(业务管理系统)组成。
SSP的主要功能包括负责智能业务呼叫的识别及呼叫过程控制,将呼叫处理过程事件上报SCP,处理来自SCP的呼叫处理指令,负责呼叫方之间通话的建立和拆除,对呼叫进行计费处理。SSP与IP之间的通信协议基于七号信令网。
SCP是智能网业务的控制中心,负责业务逻辑的执行,提供呼叫处理功能。其主要功能包括根据SSP上报来的呼叫事件启动不同的业务逻辑,根据业务逻辑向SSP发出呼叫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各种智能呼叫,接收SSP上报的计费信息进行实时计费并生成话单。
现有技术当中智能网中SCP内部呼叫转移方法的原理如图1所示,以CAP(移动网增强逻辑定制应用部分)协议为例,其主要原理为SCP在收到CAP协议的InitialDP(触发消息)后,触发一个智能业务实例对呼叫进行预处理,根据InitiaIDP中的CID(呼叫实例数据)确定是由本业务逻辑实例继续对呼叫进行处理,还是转移给其它业务逻辑实例对呼叫进行处理,如果需要由其它业务逻辑实例来处理,则将本次呼叫的实例数据进行压栈保存,结束当前业务逻辑处理流程并清除当前业务逻辑执行环境,查找新的业务逻辑实例,并将新的业务逻辑实例加载到业务逻辑执行环境,弹出保存的呼叫实例数据,由新的业务逻辑实例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直至结束。
以CAP协议为例,所述现有技术当中智能网SCP内部呼叫转移方法的具体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智能网内部SSP向SCP传送CAP协议的InitiaIDP消息,开始了本次呼叫处理流程。
步骤2-2SCP收到SSP向其传送的CAP协议的InitiaIDP消息后,触发本次业务逻辑实例对本次呼叫进行预处理。
步骤2-3所述触发的本次业务逻辑实例根据本次呼叫的CID(呼叫实例数据)判断是由本次业务逻辑实例继续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还是转移给其它业务逻辑实例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如果需要由其它业务逻辑实例来处理,则执行步骤2-5;否则,执行步骤2-4。
步骤2-4由所述触发的本次业务逻辑实例继续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直到本次呼叫结束。
步骤2-5如果需要由其它业务逻辑实例来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则将本次呼叫的实例数据保存。
步骤2-6在将本次呼叫的实例数据保存之后,结束所述触发的本次业务逻辑实例的处理流程,并且清除当前业务逻辑执行环境。
步骤2-7在当前SCP内部查找新的业务逻辑实例,并将查找到的新的业务逻辑实例加载到当前业务逻辑执行环境。
步骤2-8在将新的业务逻辑实例加载到当前业务逻辑执行环境之后,弹出保存的本次呼叫的实例数据。
步骤2-9由所述加载的新的业务逻辑实例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直到本次呼叫结束。
所述现有技术当中智能网中SCP内部呼叫转移方法的缺点为1、只能在同一个SCP内部实现呼叫转移,无法实现跨SCP呼叫转移;2、所有业务逻辑实例必须安装在同一台机器内,业务耦合度大,一个业务逻辑实例的升级可能导致其他业务逻辑实例的联动升级,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成本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从而可以减少智能网业务开发设计成本,降低智能网系统升级难度,降低智能网系统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包括A、业务控制点收到业务交换点上报的呼叫触发消息;B、所述业务控制点将所述呼叫触发消息转发给其它业务控制点;C、所述其它业务控制点收到所述呼叫触发消息后,直接与所述业务交换点进行交互,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
所述的步骤A还包括A1、所述业务控制点收到所述呼叫触发消息后触发业务逻辑实例;A2、当所述触发的业务逻辑实例根据本次呼叫的呼叫实例数据,确定需要将本次呼叫转移给其它业务控制点进行处理时,则执行步骤B。
所述的步骤A2还包括A21、当所述触发的业务逻辑实例根据本次呼叫的呼叫实例数据,确定不需要将本次呼叫转移给其它业务控制点进行处理,则执行步骤A22;A22、由所述触发的业务逻辑实例继续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直到本次呼叫结束。
所述的步骤A22进一步包括所述业务控制点可以继续由所触发的业务逻辑实例对呼叫进行处理,也可以清除掉所述触发的业务逻辑实例,查找并加载新的业务逻辑实例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直到本次呼叫结束。
所述的呼叫实例数据包括主被叫方的号码、位置信息、呼叫时区信息。
所述的步骤B进一步包括所述业务控制点将所述呼叫触发消息转发给其它业务控制点后,所述业务控制点清除掉其触发的业务逻辑实例,停止其对本次呼叫的处理。
所述的步骤C进一步包括C1、所述其它业务控制点收到所述呼叫触发消息后,触发新的业务逻辑实例;C2、所述其它业务控制点触发的新的业务逻辑实例直接与所述业务交换点进行交互,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直到本次呼叫结束。
所述的步骤C2进一步包括所述其它业务控制点可以继续由所触发的业务逻辑继续处理呼叫,也可以清除掉所述触发的新的业务逻辑实例,查找并加载其它的业务逻辑实例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直到本次呼叫结束。
所述方法适合于以七号信令网为信令网的网络实体。
所述网络实体可以为
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智能网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智能网或宽带码分多址WCDMA智能网。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基于标准的七号信令网中的TC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规范,不受限于现有通信网络中任何可能存在的专有协议,因此,无需改造现有网络设备,就可以实现智能网中跨SCP业务转移,大大减少了智能网业务开发设计成本;本发明中业务可以分布配置,业务运行环境间相互独立,业务耦合度低,不会导致业务的联动升级,因此,可以降低智能网系统升级难度,降低智能网系统维护成本;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可以适用于所有以七号信令网为信令网的网络实体,其中包括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智能网或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智能网或WCDMA(宽带码分多址)智能网。


图1为现有技术中智能网中SCP内部呼叫转移方法的原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智能网中SCP内部呼叫转移方法的具体处理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原理图;图4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具体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本发明的核心为本发明基于标准的七号信令网中的TCAP规范,因而可以不受限于现有通信网络中任何可能存在的专有协议。
SS7(七号信令网)是电信网的三大支撑网之一,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十分广泛,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GSM、WCDMA(宽带码分多址)等都是采用SS7为信令网。TCAP是SS7的高层协议,用于支持基于事务处理的应用。
七号信令网中的TCAP规范规定两个TC(事务处理)-用户(A、B)通过TCAP进行通信时,假定用户A为启动事务侧,用户B为接受事务侧。用户B在向用户A回送证实原语时,可以改变自己的地址,用户A在收到用户B的证实原语后,将使用用户B更改后的地址作为本次事务的目的地址。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所述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原理如图3所示。以CAP协议为例,其主要原理为SSP把CAP协议的InitaIDP发送到SCP1后,SCP1触发一个业务逻辑并执行该业务逻辑的处理流程,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如果SCP1在执行触发的业务逻辑的处理流程时,发现本次呼叫需要转移到SCP2上处理,SCP1把InitiaIDP消息转发给SCP2,此后SCP1结束呼叫处理。SCP2收到SCP1转发过来的InitaIDP后,触发响应的业务逻辑,并执行响应的业务逻辑的处理流程,此后呼叫处理完全由SCP2控制,SCP2直接与SSP进行交互,直到本次呼叫结束。
以CAP协议为例,本发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4-1智能网内部SSP向SCP1传送CAP协议的InitiaIDP消息,开始了本次呼叫处理流程。
步骤4-2SCP1收到SSP向其传送的CAP协议的InitiaIDP消息后,触发本次业务逻辑实例,并执行该业务逻辑的处理流程,对本次呼叫进行预处理。
步骤4-3SCP1在执行其触发的本次业务逻辑实例的处理流程时,根据本次呼叫的CID(呼叫实例数据)判断是由本次业务逻辑实例继续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还是需要由其它业务控制点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如果需要由其它业务控制点来处理,则执行步骤4-5;否则,执行步骤4-4。
步骤4-4SCP1继续执行所述触发的本次业务逻辑实例的处理流程,继续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直到本次呼叫结束。
步骤4-5如果需要由其它业务控制点来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假设该其它业务控制点为SCP2,则SCP1将InitiaIDP消息转发给SCP2,并且SCP1结束所述触发的本次业务逻辑实例的处理流程,停止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
步骤4-6SCP2在收到SCP1转发的InitiaIDP消息后,在SCP2中触发新的业务逻辑实例。
步骤4-7SCP2执行所述触发的新的业务逻辑实例的处理流程,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SCP2直接向SSP发出呼叫处理指令,SSP收到SCP2向其发出的呼叫处理指令后,按照所述TCAP规范,将SCP2作为本次呼叫的目的地址,之后,SSP直接与SCP2进行交互,直到本次呼叫结束。
本发明采用标准的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的TCAP规范,可以在PSTN、GSM、WCDAM智能网中实现了跨SCP业务转移,推广之,也可适用于PSTN、GSM、WCDMA等采用SS7为信令网的通信网中其他网络实体采用类似方案来实现相同或类似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业务控制点收到业务交换点上报的呼叫触发消息;B、所述业务控制点将所述呼叫触发消息转发给其它业务控制点;C、所述其它业务控制点收到所述呼叫触发消息后,直接与所述业务交换点进行交互,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还包括A1、所述业务控制点收到所述呼叫触发消息后触发业务逻辑实例;A2、当所述触发的业务逻辑实例根据本次呼叫的呼叫实例数据,确定需要将本次呼叫转移给其它业务控制点进行处理时,则执行步骤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2还包括A21、当所述触发的业务逻辑实例根据本次呼叫的呼叫实例数据,确定不需要将本次呼叫转移给其它业务控制点进行处理,则执行步骤A22;A22、由所述触发的业务逻辑实例继续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直到本次呼叫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22进一步包括所述业务控制点可以继续由所触发的业务逻辑实例对呼叫进行处理,也可以清除掉所述触发的业务逻辑实例,查找并加载新的业务逻辑实例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直到本次呼叫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叫实例数据包括主被叫方的号码、位置信息、呼叫时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进一步包括所述业务控制点将所述呼叫触发消息转发给其它业务控制点后,所述业务控制点清除掉其触发的业务逻辑实例,停止其对本次呼叫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进一步包括C1、所述其它业务控制点收到所述呼叫触发消息后,触发新的业务逻辑实例;C2、所述其它业务控制点触发的新的业务逻辑实例直接与所述业务交换点进行交互,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直到本次呼叫结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2进一步包括所述其它业务控制点可以继续由所触发的业务逻辑继续处理呼叫,也可以清除掉所述触发的新的业务逻辑实例,查找并加载其它的业务逻辑实例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直到本次呼叫结束。
9.根据权利要求1、2、6或7所述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合于以七号信令网为信令网的网络实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实体可以为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智能网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智能网或宽带码分多址WCDMA智能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业务控制点呼叫转移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业务控制点收到业务交换点上报的呼叫触发消息;所述业务控制点将所述呼叫触发消息转发给其它业务控制点;所述其它业务控制点收到所述呼叫触发消息后,直接与所述业务交换点进行交互,对本次呼叫进行处理。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减少智能网业务开发设计成本,降低智能网系统升级难度,降低智能网系统维护成本。
文档编号H04M3/54GK1842170SQ20051005980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1日
发明者俞前, 张志明, 林霖, 王啸枫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