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分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761767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收分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接收分集系统的控制技术,该接收分集系统通过对单独解调接收波的多个系统执行变换控制来获得所希望的接收数据。
背景技术
诸如蜂窝电话终端这样的无线终端不仅接收直射波,而且还接收反射波作为从诸如基站这样的无线装置发送的无线电波,该直射波直接从基站被发射到无线终端,而该反射波在通过诸如建筑物这样的障碍物反射时被发送到无线终端。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射波在传播距离上不同于直射波,所以即使它们是以相同的定时从基站发射的无线电波,它们也会以不同的定时被无线终端所接收。结果,这些无线电波彼此之间的干扰会引起一种现象,即在预定的循环周期中,通过无线终端接收的无线电波在强度方面会重复变化,即衰落。
为了抑制这种衰落的影响,接收分集系统已被广泛使用且被结合到无线终端中。
图17示出了常规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的一个实例。该接收分集系统包括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控制单元14,存储单元15和电源单元16。
RF单元11为系统1到N中的每一个解调来自相应天线的接收波,并且输出模拟接收信号。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对来自RF单元11的模拟接收信号进行A/D转换,并且为系统1到N中的每一个输出作为数字接收信号的最终得到的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为系统1到N中的每一个解码且合并来自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的数字接收信号,并且输出作为接收信息的最终得到的信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也基于为各个系统1到N执行的电平计算的结果,为系统1到N中的每一个调整RF单元11的接收增益。
对于系统1到N中的每一个来说,控制单元14基于来自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的接收信息,将操作指令发布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存储单元15存储由控制单元14进行控制处理所需的各种信息。电源单元16提供操作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控制单元14和存储单元15所需的功率。
如上所述,在常规的接收分集系统中,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并行地多个处理接收波的系统1到N。在这种排列中,对从系统1到N获得的多个接收信号进行组合或者变换,以改善接收波的接收质量,例如SNR(信噪比)或者SIR(信干比),或者抑制在接收波电平中的变化,以使接收波稳定,从而抑制衰落的影响。
如图18所示,在这种接收分集系统中,例如在待机期间,使系统1到N彼此同步地间歇地执行接收操作,以调整各个系统的接收增益,从而改善通过组合来自各个系统的接收信号而获得的总体接收质量。所以,功耗会随着系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如果常规的接收分集系统被结合到以第二电池提供功率的无线终端(例如,蜂窝电话终端)中,则第二电池的消耗会高于没有接收分集系统的终端的消耗。结果,极大地减少了可以通过第二电池使用无线终端的周期,例如语音通信时间和待机时间。
为了抑制这种功耗,在常规的接收分集系统中,可以相信存在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间歇接收操作的各个间歇接收周期(例如,待机时间)中,仅操作多个系统的其中一个,同时停止其余的系统,并且在间歇停止周期中停止所有的系统。
然而,在常规的接收分集系统中,如果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仅操作多个系统的其中一个,同时停止其余的系统,则不能有效地使用接收分集系统所需的本质功能。
在常规接收分集系统中,例如当简单地停止未被选择的系统的操作时,该系统就不能在间歇停止周期中抓取接收电平中的变化,因此,在下一个间歇操作周期中恢复接收操作时,只能使用预先持久确定的接收增益。这使得适当地调整接收增益同时跟随上述接收电平中的变化成为可能。
另外,在常规的接收分集系统中,当在间歇操作周期中仅操作其中一个系统,而其余系统停止时,当同时操作所有系统,诸如SNR或者SIR的值,这样的总的接收质量,以及组合的最终得到的接收信号不能够被抓取(捕获)。这使得适当地执行接收控制成为可能,诸如在无线电话系统中的单元变换确定,因此可能获得源于接收分集系统的优点,例如,接收质量的改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接收分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有效地使用该接收分集系统的本质功能,同时在间歇接收操作中抑制功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无线装置的接收分集系统,该无线装置包括RF单元,其利用分别为这些系统设置的接收增益来放大分别由天线接收的无线电波,并且解调该无线电波以输出模拟接收信号;模拟信号处理单元,其对用于各个系统的来自RF单元的各个模拟接收信号进行A/D转换,并且输出这些信号作为数字接收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其解码且合并来自模拟信号处理单元的各个数字接收信号以输出所希望的接收信息,基于各个数字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来顺序地调整RF单元中的各个系统的接收增益,并且存储用于该调整的任意接收增益;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RF单元、模拟信号处理单元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其中对于在RF单元的间歇接收操作中的至少各个间歇操作周期来说,该控制单元仅操作该各个系统的一个预定系统,同时停止其余系统,并且在间歇接收操作的间歇停止周期中停止所有的系统,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在RF单元中设置一个作为新系统中的第一接收增益的初始接收增益,该初始接收增益是根据在过去的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来估计的,根据下一个间歇操作周期的到达对该新系统进行操作,从而执行对多个分别解调已接收无线电波的系统的变换控制,并且获得所希望的接收数据。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的框图;图2示出了表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顺序的视图;图3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接收增益计算方法的图表;图4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另一种接收增益计算方法的图表;图5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接收增益计算方法的图表;图6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接收增益计算方法的图表;图7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另一种接收增益计算方法的图表;图8示出了表明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顺序的视图;图9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接收增益计算方法的图表;图10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接收增益计算方法的图表;图11示出了表明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顺序的视图;图12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总的接收质量计算方法的图表;图13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总的接收质量计算方法的图表;图14示出了表明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顺序的视图;
图15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总的接收质量计算方法的图表;图16示出了表明根据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的时序图;图17是示出了常规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的框图;图18示出了接收分集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实例的时序图;图19示出了接收分集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的另一个实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将参考图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
图1所示的接收分集系统是一种接收控制系统,该接收控制系统被结合到诸如蜂窝电话终端这样的无线终端(无线装置)中,以抑制接收波衰落的影响。该系统包括多个接收和解调接收波的系统。组合或者切换从这些系统获得的接收信号,以抑制在接收质量或者接收波电平中的变化,从而使接收波稳定。
该实施例旨在仅在间歇接收操作时仅操作其中一个系统,同时停止在接收分集系统中的其余系统,从而抑制在各个系统中的功耗,而且避免了该无线终端可以利用二次电池(secondary battery)进行操作的时间的减少,例如语音通信时间或者待机时间。
另外,当通过任意一个系统来恢复接收操作时,在该任意系统中,将初始接收增益用作在操作恢复时的接收增益,根据在过去的接收操作中使用的接收增益来估计该初始接收增益。
接下来将参考图1来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
该接收分集系统包括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控制单元14,存储单元15和电源单元16。例如,该实施例具有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起到通过解调接收波来获得接收数据的系统的作用。
RF单元11是一个电路单元,其包括用于各个系统的系统-1电路11A和系统-2电路11B,并且通过用于各个系统的电路11A和11B将借助于解调来自各个天线的接收波而得到的模拟接收信号输出。
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包括用于各个系统的系统-1电路12A和系统-2电路12B的电路单元,通过用于各个系统的电路12A和12B对来自RF单元11的模拟接收信号进行A/D转换,并且将最终得到的信号作为数字接收信号输出。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是一个功能单元,其包括包含用于各个系统的信号处理电路(例如DSP)的系统-1电路13A和系统-2电路13B。该单元通过用于各个系统的电路13A和13B来解码并组合来自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的数字接收信号,并且将最终得到的信息作为接收信息输出。然后,该单元计算在组合、并且存储/保持由各个系统获得的接收信号时获取的接收质量,例如SNR(信噪比)或者SIR(信干比)。另外,该单元调整用于RF单元11的各个系统的电路11A和11B的接收增益,并且存储/保持该被调整的增益。应当注意,可以在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中提供存储并保持接收质量和接收增益的存储器,或者也可以使用在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外部的存储器。
控制单元14是包括诸如CPU及其外围电路这样的微处理器的功能单元。该单元借助于上述硬件和程序之间的合作来执行预定的程序,以实现各种类型的功能装置,从而执行控制以将间歇接收操作指令发布到在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中提供的各个系统的电路,并且执行对接收分集系统和无线终端的各种控制。
存储单元15包括诸如存储器这样的存储设备,其存储由控制单元14进行的控制处理所必需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和程序。
电源单元16是一个电路单元,其通过使用诸如第二电池这样的电源提供操作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控制单元14和存储单元15所需的功率。
应当注意,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和控制单元14具有处理发射信号的功能。然而,因为本发明与接收操作相关,所以将忽略上述功能的描述。
下面将参考图2和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图3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接收增益计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将在系统中最后设置的接收增益(即最终设置增益)用作在恢复间歇接收操作中的接收操作时的初始接收增益,该系统在紧邻的在先操作时进行操作。
控制单元14执行仅操作多个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的间歇接收操作,同时停止待机时间状态中的其余系统,该待机时间是指无线终端不使用语音通信或者通信,正如上述图19中所示出的。
首先,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以根据系统1的间歇接收周期的到达来开启系统-1电路11A、12A和13A(步骤100)。
为了响应这些指令,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分别开启系统-1电路11A、12A和13A,并且对其进行操作(步骤101)。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系统-1电路13A读取最终设置的增益GE(2,i-1),该增益已经在RF单元11的系统-2电路11B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并且被存储/保持,并且将其设置为RF单元11的系统-1电路11A的初始接收增益GS(1,i)。
在这种情况下,GE(2,i-1)的“2”表示系统编号,而“1,i”表示在所关注(interest)的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这应用于GS(1,i);“1”表示系统编号,而“i”表示在所关注的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
接下来,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得系统-1电路13A开始测量系统-1的数字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该数字接收信号是通过RF单元11的系统-1电路11A和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的系统-1电路12A接收的(步骤103)。
系统-1电路13A基于电平测量结果来计算要在RF单元11的系统-1电路11A中设置的增益,并且在RF单元11的系统-1电路11A中设置该增益。系统-1电路13A在间歇操作周期中重复执行该操作(步骤104)。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执行增益计算。如果数字接收信号的电平测量结果低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的系统-1电路13A所需的电平XdB,则将要在RF单元11的系统-1电路11A中设置的增益增加XdB。如果测量结果高于上述电平XdB,则将要在RF单元11的系统-1电路11A中设置的增益降低XdB。
接下来,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以根据系统1的间歇停止周期的到达来分别关闭系统-1电路11A、12A和13A(步骤105)。
根据该操作,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的系统-1电路13A存储/保持GE(1,i),该GE(1,i)作为在步骤106中在RF单元11的系统-1电路11A中设置的最终设置增益,并且停止接收电平测量(步骤107)。
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关闭系统-1的电路11A、12A和13A,以停止其操作(108)。
控制单元14将指令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根据系统2的间歇操作的到达来分别开启系统-2电路11B、12B和13B(步骤110)。
根据这些指令,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分别开启系统-2电路11B、12B和13B,并且对其进行操作(步骤111)。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系统-2电路13B设置最终设置的增益GE(1,i),该增益由RF单元11的系统-1电路11A的在先间歇操作使用,作为RF单元11的系统-2电路11B的初始接收增益GS(2,i)(步骤112)。
然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得系统-2电路13B开始测量系统-2的数字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该数字接收信号是通过RF单元11的系统-2电路11B和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的系统-2电路12B接收的(步骤113)。
系统-2电路13B基于电平测量结果来计算要在RF单元11的系统-2电路11B中设置的增益,并且在RF单元11的系统-2电路11B中设置该增益。系统-2电路13B在间歇操作周期中重复执行该操作(步骤114)。
接下来,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以根据系统2的间歇停止周期的到达来分别关闭系统-2电路11B、12B和13B(步骤115)。
根据该操作,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的系统-2电路13B存储/保持GE(2,i),该GE(2,i)作为在步骤116中在RF单元11的系统-2电路11B中设置的最终设置增益,并且停止接收电平测量(步骤117)。
然后,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关闭系统-2电路11B、12B和13B以停止其操作(步骤118)。然后,间歇操作周期变换到间歇停止周期,并且重复执行上述间歇接收操作。
下面的等式(1)给出的是用于估计在该实施例中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广义方程。在这种情况下,GS()表示初始接收增益;GE()表示最终设置增益;n表示系统编号;i表示在新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以及j表示在紧邻的在先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假设各个系统以系统编号的递增顺序进行操作,当系统编号为0时,系统计数N(N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被循环用作n。
GS(n,i)=GE(n-1,j) (1)尽管已经参考图2和图3描述了用于两个间歇接收周期的控制,但是在各个间歇接收周期中的操作与下面描述的相同。例如,如图3所示,当在系统2中的接收操作停止后,要恢复系统1中的接收操作时,可以将系统2中的最终设置增益GE(2,i)用作系统1中的初始接收增益GS(1,i+1)。将忽略对这种操作的详细描述。
另外,已经参考图2和3作为实例描述了在两个系统中的操作。然而,同样可应用于系统数量是3个或者更多的情形。图4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另一种接收增益计算方法。例如,当依次顺序地操作系统1到N(N是大于等于3的整数)时,将在紧邻的在先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使用的最后接收增益用作其初始接收增益。
如上所述,在接收分集系统中,在仅操作多个系统的其中一个、同时停止其余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中,当要恢复在任意系统中的操作时,将基于在过去的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接收增益所估计的初始接收增益用作在操作恢复时的接收增益。利用这种操作,即使在停止其操作要被恢复的系统时接收电平发生变化,也可以随着在接收电平中的变化来调整接收增益。不同地是,例如将永久确定的接收增益始终用作初始接收增益这样一种情况。
因此,可以抑制在各个系统中的功耗,以避免无线终端能够以第二电池进行操作的时间的减少,例如语音通信时间或者待机时间的减少。另外,这使得有效地使用接收分集系统所需的本质功能成为可能,即用于接收电平变化的跟随功能(follow-up function)。
另外,当在要恢复任意系统中的操作时设置初始接收增益的时候,使用在各个系统的其中一个中使用的过去的接收增益,这些相应的系统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这使得在考虑时间上接近于要被恢复的间歇接收操作的最新接收电平变化的情况下,实现高度准确的接收增益调整成为可能。
此外,将在系统中最后设置的接收增益(即最终设置增益)用作过去的接收增益,该系统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这就允许使用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电平,在该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了充分地接收增益跟随控制,因此可以高度准确地跟随接收电平变化。
该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一种情况,即将在系统中最后设置的接收增益(即最终设置增益)用作在恢复该间歇接收操作中的接收操作时要被设置的初始接收增益,该系统在紧邻的在先周期中进行操作。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任何接收增益都可以用作这种初始接收增益,只要该增益是根据在任意系统中的过去的接收操作中使用的接收增益估计的即可。
例如,可以在新系统中将过去使用的接收增益用作初始接收增益,将在接下来的间歇操作周期中恢复该新系统的接收操作。更加具体的是,可以在新系统中使用在先前的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任意接收增益,或者在先前的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最终设置增益。这使得在同一个系统中使用时间上接近于要被恢复的间歇接收操作的接收电平、在快速和准确地跟随接收电平变化时调整接收增益成为可能。
接下来将参考图5描述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集接收系统中的接收增益计算方法。应当注意,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和间歇接收操作与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和2)中的相同,所以将忽略其描述。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将在过去的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接收增益用作在间歇接收操作时恢复接收操作的系统中的初始接收增益,不作任何改变。
该实施例将举例说明一种情况,其中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根据多个过去接收的增益计算的统计值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可以将累积接收增益用作在该实施例中的统计值,通过对过去接收的增益分别进行加权并合计最终得到的值来获得该累积接收增益,该过去的接收增益表示多个在任意系统中的过去的间歇操作周期。
图5示出了一种情况,其中通过在要恢复接收操作的新系统中使用过去的增益来估计初始接收增益,将最后设置增益用作表示各个间歇操作周期的过去接收增益,这种最终设置增益的累积计数H为3。
例如,对于在系统1中的间歇操作数为i的初始接收增益GS(1,i)来说,将分别在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最终设置增益GE(1,i-1)到GE(1,i-3)乘以加权W(1,-1)到W(1,-3),并且对最终得到的值进行求和,从而计算累积接收增益,该间歇操作周期是在当前周期之前的一个到三个周期。
应当注意,W(1,-1)中的“1”是系统编号,而“-1”是间歇操作周期数,利用该周期数对要在其中计算初始接收增益的间歇操作周期进行跟踪(track back)。加权W表示各个最终设置增益GE对初始接收增益的影响程度。通过将W的总数设置为1或者更少,可以获得具有与接收增益的变化宽度(跨度)相同的累积接收增益。
下面的等式(2)给出的是用于估计在该实施例中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广义方程。在这种情况下,GS()表示初始接收增益;GE()表示最终设置增益;W()表示加权;n表示系统编号;i表示在各个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H表示最终设置增益的累积计数;以及g是表明累积计数H的一个变量。一般来说,对于时间上接近于初始接收增益的间歇操作周期来说,加权W使用一个较大的值。可以将等式(2)看作使用加权W作为遗忘因数的移动平均数计算表达式。
GS(n,i)=Σg=1HGE(n,i-g)·W(n,-g)---(2)]]>如上所述,将根据多个在过去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过去接收增益计算的统计值,用作要在间歇接收操作中恢复接收操作的系统中的初始接收增益。尽管任何过去的增益在时间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可以抑制在初始接收增益上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稳定的接收增益调整。
另外,由于表示各个间歇操作周期的接收增益、例如最终设置增益用作过去接收增益,所以在一种情况下使用接收电平,这种情况是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内充分地执行接收增益跟随控制,而且就接收电平的变化来说,可以实现准确的跟随操作。
该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一种情况,其中,通过在要恢复接收操作的新系统中使用过去的接收增益来估计初始接收增益。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在其他系统中的过去接收电平。例如,使用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的过去接收增益,使得实现准确的接收增益调整成为可能,同时考虑在时间上接近于要被恢复的间歇接收操作的最新接收电平变化,抑制接收增益变化的影响。
接下来将参考图6和7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集接收系统。图6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接收增益计算方法。图7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另一种接收增益计算方法。应当注意,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和间歇接收操作与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和2)中的相同,所以将忽略其描述。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将根据在任意系统中的过去接收电平计算的统计值用作在要恢复其操作的新系统中的初始接收增益。
该实施例将举例说明一种情况,其中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通过使用一个预定的增益变量来校正作为所希望的初始接收增益基准的基准接收增益,该预定的增益变量表示最新的接收电平变化,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电平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参考图6,将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累积接收增益用作基准接收增益,该累积接收增益与要恢复其操作的新系统相关联。另外,将最终设置增益之间的差值用作增益变量,该最终设置增益作为在系统的在先和第二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接收增益的代表值,该系统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通过为增益变量乘以一个系数来计算校正接收电平,并且将最终得到的值加到基准接收增益。
例如,在对应于系统2中的间歇操作数i的间歇操作周期中,根据最终设置增益EE(1,i)和最终设置增益EE(1,i-1)之间的差值来获得增益变量,最终设置增益EE(1,i)在系统1的先前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系统1在紧邻的在先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EE(1,i-1)在第二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通过将由增益变量与系数K(即变量值)相乘而得到的值和在间歇操作数i处的累积接收增益GW(1,i)相加来计算初始接收增益GS(2,i),该接收增益GS(2,i)对应于在系统2中的间歇操作数i。
下面的等式(3)和(4)给出的是用于估计在该实施例中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广义方程。在这种情况下,GS()表示初始接收增益;GE()表示最终设置增益;W()表示加权;GW()表示累积接收增益;n表示系统编号;i表示在新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j表示在紧邻的在先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K表示系数;H表示最终设置增益的累积计数;以及g是表明累积计数的一个变量。应当注意,系数K是表示增益变量对初始接收增益影响程度的一个系数,其采用大于0的任何值。
Gs(n,i)=GW(n,i)+K·{GE(n-1,j-1)-GE(n-1,j)} (3)GW(n,i)=Σg=1HGE(n,i-g)·W(n,-g)---(4)]]>尽管已经参考图6描述了存在两个系统的这种情形,但是同样可以应用于存在三个或者更多个系统的情形。如图7所示,假定依次顺序地操作系统1到N(N是大于等于3的整数)。在这种情况下,与初始接收增益一样,可以从在紧邻的在先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获得增益变量,并且可以从要恢复其操作的新系统中获得基准接收增益。
如上所述,在接收分集系统中,在仅操作多个系统的其中一个、同时停止其余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中,当要恢复在任意系统中的操作时,将校正接收电平用作在操作恢复时的初始接收增益,该校正接收电平是通过使用一个表示接收电平变化的预定增益变量对基准接收增益进行校正而得到的,该基准接收增益作为用于估计哪一个接收增益是从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中获得的一个基准。这使得在停止要恢复其操作的系统时,有效地反映接收电平变化成为可能,并且使得与一种情形相比较,从而准确地跟随接收电平变化成为可能,这种情形是在不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将在过去使用的接收电平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另外,在要恢复其操作的新系统中使用累积接收增益作为基准接收增益,甚至可能要应付(cope with)一种情形,即其中在新系统中,在先前的间歇操作中的接收增益在时间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稳定了基准接收增益。应当注意,当所考虑的接收增益积极地变化时,可以将在先前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最终设置增益代替累积接收增益,用作基准增益。
此外,将最终设置增益之间的差值用作增益变量,该最终设置增益在系统的在先和第二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该系统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这使得在初始接收增益中反映最新的接收电平变化并且准确地跟随接收电平变化成为可能。
该实施例已举例说明一种情况,其中将最终设置增益之间的差值用作增益变量,该最终设置增益在系统的在先和第二在先(second previous)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该系统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增益变量。
例如,可以将在作为接收增益代表值的最终设置增益和系统累积接收增益之间的差值用作增益变量,该接收增益在系统的先前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该系统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这使得在时间上抑制系统中接收增益变量的影响、并且实现稳定的接收增益调整成为可能。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分集接收系统。应当注意,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和间歇接收操作与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和2)中的相同,所以将忽略其描述。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通过表示最新接收电平变化的预定增益变量来校正基准接收增益,该基准接收增益作为用于所希望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基准,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电平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在该实施例中,将详细描述在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中,表明上述增益变量对初始接收增益影响程度的系数K。
当通过增益变量来校正基准接收增益时,系数K是重要的。当系数K增加时,增益变量对初始接收增益的影响程度也增加,同时初始接收增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系数K降低时,增益变量对初始接收增益的影响程度减小,同时初始接收增益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基准接收增益对初始接收增益的影响程度等于增益变量的影响程度,则基准接收增益最大被校正100%。因此,该条件可以被用作一个基准。
更加具体的是,如果增益变量对初始接收增益的影响程度低于基准接收增益的影响程度,则抑制对基准接收增益的校正。因此,通过使用系数K,可以抑制在初始接收增益中的变化,从而实现稳定的接收增益调整,该系数K使得小于初始接收增益的变化宽度(跨度)的增益变量的变化宽度(跨度)作为第一条件。当获得了良好的接收质量时,特别是没有必要非常大地改变接收增益,同时满足上述第一条件的系数K是有效的。
应当注意,当增益变量对初始接收增益的影响程度被设置为基准接收增益影响程度的1/2时,即使所估计的增益变量是错误的,也可以100%或者更少地来抑制初始接收增益中的变化。
相反地,如果增益变量对初始接收增益的影响程度大于基准接收增益的影响程度,则促进对基准接收增益的校正。使用系数K能够使得促进在初始接收增益中的变化成为可能,从而实现动态接收增益调整,该系数K使得增益变量的变化宽度(跨度)变得等于或者大于初始接收增益的变化宽度(跨度)。当在启动接收分集系统的情况下不能够预测初始接收增益时,或者特别是在接收增益的变化宽度很大时,通过使用满足上述第二条件的系数K,接收增益能够快速地收敛。
另外,可以根据无线电波的接收状态来适当地控制系数K的值。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接收信号幅度(振幅)和作为控制目标的信号的幅度(振幅)之间的差值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差值大于该阈值,则使用满足第二条件的系数K。如果差值等于或者小于该阈值,则使用满足第一条件的系数K。
这使得在使用分别满足第一和第二条件的系数K时,有效地使用这些优点成为可能,从而在适当地跟随接收电平中的变化的同时实现接收增益的调整。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分集接收系统。应当注意,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和间歇接收操作与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和2)中的相同,所以将忽略其描述。
上述第三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一种情况,其中通过表明最新接收电平变化的一个预定增益变量来校正作为用于所希望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基准的基准接收增益,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电平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该实施例将举例说明一种情况,其中数字信号处理单元3通过使用在表示将恢复其操作的新系统的接收增益、和表示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的接收增益之间的增益比,来校正基准接收增益,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电平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在这种情况下,将在要恢复其操作的新系统的在先前操作中使用的最终设置增益用作基准接收增益。另外,将在该系统中的累积接收增益用作表示要恢复其操作的新系统的接收增益。将在该系统中的累积增益用作表示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的接收增益。将这些累积接收增益之间的比率用作增益比。
下面的等式(5)给出的是用于估计在该实施例中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广义方程。在这种情况下,GS()表示初始接收增益;GE()表示最终设置增益;GW()表示累积接收增益;n表示系统编号;i表示在新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j表示在先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应当注意,系数K是表示增益变量对初始接收增益影响程度的一个系数,其采用大于0的任何值。假设各个系统根据系统编号的递增顺序进行操作,当系统编号为0时,系统计数N(N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被循环用作n。
GS(n,i)=GE(n,i)·GW(n-1,j)GW(n,j)---(5)]]>以这种方式,通过在表示将恢复其操作的新系统的接收增益、和表示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的接收增益之间的增益比,来校正基准接收增益,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电平用作初始接收增益。这使得在以初始接收增益来恢复系统操作的周期中,有效地反映接收电平的变化成为可能,并且与一种情形相比较,准确地跟随接收电平的变化成为可能,这种情形是在不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将在过去使用的接收电平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另外,由于在新系统和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之间的累积接收增益的比率被用作增益比,所以即使任何过去的增益在时间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可以抑制该变化对初始接收增益的影响,从而实现稳定的接收增益调整。
接下来将参考图8和9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分集接收系统。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顺序。图9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接收增益计算方法。应当注意,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中的相同,所以将忽略其描述。
上述各个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控制单元14执行间歇接收操作的一种情况,其中仅操作多个系统中的其中一个,而其余的系统停止,如图19中所示,例如,在无线终端不使用语音通信或者通信期间的待机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在间歇接收操作中,各个系统被划分为系统组,并且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这样控制所述各个组,即仅操作属于所述各个组的一个预定系统组中的系统,而停止属于其余系统组中的系统。
在下面的描述中,分别将各个系统划分为包括具有奇数和偶数编号系统的两个系统组,对这两个系统进行交替操作。
参考图1,将系统-1电路11A、12A和13A当作奇数编号的系统电路,而将系统-2电路11B、12B和13B当作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
首先,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例如根据奇数编号系统的间歇操作周期的到达来分别开启奇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1A、12A和13A(步骤130)。
为了响应这些指令,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分别开启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12A和13A,以对各个电路进行操作(步骤131)。
然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奇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3A在该RF单元11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中设置初始接收增益GS(1,i),对于各个奇数编号的系统n(n是奇数)来说,根据在RF单元11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的紧邻的在先操作中使用的最终设置增益对GS(1,i)进行估计(步骤132)。
接下来,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得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3A开始测量各个奇数编号系统数字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该数字接收信号是通过RF单元11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和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2A接收的(步骤133)。
然后,基于电平测量结果,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得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3A计算要在RF单元11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中设置的增益,并且在RF单元11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中设置该增益。该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在间歇操作周期中重复执行该操作(步骤134)。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执行增益计算。如果数字接收信号的电平测量结果低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3A所需的电平XdB,则将要在RF单元11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中设置的增益增加XdB。如果测量结果高于上述电平XdB,则将要在RF单元11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中设置的增益降低XdB。
接下来,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以根据奇数编号系统的间歇停止周期的到达来分别关闭奇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1A、12A和13A(步骤135)。
根据该操作,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3A存储/保持GE(n,i),该GE(n,i)作为在步骤136中在RF单元11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中设置的最终设置增益,并且停止接收电平测量(步骤137)。
然后,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关闭奇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1A、12A和13A以停止其操作(步骤138)。
然后,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以根据系统2的间歇操作周期的到达来分别开启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1B、12B和13B(步骤140)。
根据这些指令,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分别开启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1B、12B和13B,并且对其进行操作(步骤141)。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3B在RF单元11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中,设置根据最终设置增益GE(n,i)(n是奇数)为各个偶数编号系统(n是偶数)估计的初始接收增益GS(n,i),该最终设置增益GE(n,i)由RF单元11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用于在先的操作(步骤142)。
然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得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3B开始测量偶数编号系统数字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该数字接收信号是通过RF单元11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和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2B接收的(步骤143)。
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3B基于电平测量结果来计算要在RF单元11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中设置的增益,并且在RF单元11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中设置该增益。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3B在间歇操作周期中重复执行该操作(步骤144)。
接下来,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以根据偶数编号系统的间歇停止周期的到达来分别关闭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1B、12B和13B(步骤145)。
根据该操作,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3B存储/保持GE(n,i),该GE(n,i)作为在步骤116中在RF单元11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中设置的最终设置增益,并且停止接收电平测量(步骤147)。
然后,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关闭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12B和13B以停止其操作(步骤148)。然后,间歇操作周期变换到间歇停止周期,并且重复执行上述间歇接收操作。
以这种方式,在间歇接收操作中,各个系统被划分为多个系统组,并且仅操作属于各个系统组的预定系统组的系统,同时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停止属于其余系统组中的系统。即使与上述依次操作各个系统的情形相比较,系统的数量很大,这也可以缩短停止各个系统的周期。这使得在各个系统停止接收操作周期中,减小接收电平变化并且准确地跟随该接收电平变化成为可能。
另外,将根据过去接收的增益为各个系统估计的增益(例如,最终设置增益)用作在各个系统中的初始接收增益,该过去接收的增益在各个系统组的各个系统中使用,该各个系统组在紧邻在先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这使得在初始接收增益中反映最新的接收增益变化、并且准确地跟随接收电平变化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将根据过去接收的增益而为各个系统所估计的增益(例如,最终设置增益)用作在各个系统中的初始接收增益,该过去接收的增益在该系统组的先前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
应当注意,通过使用在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初始接收增益的接收增益计算方法可以获得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的初始接收增益。
参考图9,将累积接收增益用作在要恢复其接收操作的新系统组的各个系统中设置的初始接收增益,该累积接收增益是通过对最终设置增益进行加权并对最终得到的增益进行求和而得到的,该最终设置增益在系统组的各个系统中使用,该系统组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就最接近的系统组的各个系统来说,为该新系统组的各个系统分别设置加权W。
例如,对于在属于奇数编号系统组的系统1中的间歇操作数为i的初始接收增益GS(1,i)来说,通过将最终设置增益GE(g,i)(g是偶数系统号,而j是最接近的间歇操作号)乘以在系统1中使用的加权W(j,1)并且对最终值进行求和来计算累积接收增益,最终设置增益GE(g,i)在偶数编号系统的各个系统中使用,该偶数编号系统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
应当注意,加权W(j,1)中的“j”表示在最接近的系统组中的系统编号,从该最接近的系统组中获得各个最终设置增益,而“1”是在新系统组中的系统编号。加权W的总和等于或者小于1,其表示各个最终设置增益GE对初始接收增益的影响程度。
下面的等式(6)给出的是用于估计在该实施例中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广义方程。在这种情况下,GS()表示初始接收增益;GE()表示最终设置增益;W()表示加权;n表示系统编号;i表示在新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j表示在紧邻的在先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以及g是表明在最接近的系统组中的各个系统编号的变量。
GS(n,i)=ΣEGE(g,j)·W(g,n)---(6)]]>如上所述,将根据在最接近系统组中的各个过去接收的增益计算的统计值用作初始接收增益。因此,尽管任何过去的增益在时间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可以抑制在初始接收增益上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稳定的接收增益调整。
另外,分别将表示各个间歇操作周期的接收增益、例如最终设置增益用作上述过去接收增益。这使得在一种情况下使用接收电平成为可能,这种情况是在间歇操作周期内充分地执行接收增益跟随控制,因此能够准确地跟随接收电平变化。
接下来将参考图10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分集接收系统。图10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接收增益计算方法。应当注意,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和间歇接收操作与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和第六实施例(参见图8)中的相同,所以将忽略其描述。
第六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一种情况,其中,将根据最接近的系统组中的各个最终接收增益计算的统计值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恢复其接收操作的新的系统组的每个系统来说,通过表示最新接收电平变化的预定增益变量来校正一个基准接收增益,该基准接收增益作为系统中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基准,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电平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参考图10,将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累积接收增益用作基准接收增益,该累积接收增益与要恢复其操作的新系统组中的一个受关注的系统相关联。将统计值用作增益变量,该统计值是通过对最终设置增益之间的差值进行加权并对最终得到的值进行求和而得到的,该最终设置增益在最接近的系统组的在先和第二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该最接近的系统组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
通过将增益变量乘以一个系数并且将最终得到的值加到基准接收增益来计算校正接收电平。
例如,在对应于偶数编号系统2中的间歇操作数i的间歇操作周期中,根据最终设置增益EE(g,j)(g是偶数编号系统数,j是在偶数编号系统中的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数)和在第二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最终设置增益EE(g,j-1)之间的差值来获得增益变量ΔG(2,i),最终设置增益EE(g,j)在偶数编号系统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该偶数编号是系统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通过将由增益变量与系数K相乘而得到的值与在间歇操作数i处的累积接收增益GW(2,i)相加,来计算在系统2中的间歇操作数I处的初始接收增益GS(2,i)。
下面的等式(7)和(8)给出的是用于估计在该实施例中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广义方程。在这种情况下,GS()表示初始接收增益;GE()表示最终设置增益;W()表示加权;GW()表示累积接收增益;ΔG()表示增益变量;n表示系统编号;i表示在新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j表示在紧邻的在先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K表示系数;以及g是表明在最接近的系统组中的各个系统编号的一个变量。
Gs(n,i)=GW(n,i)+K·ΔG(n,i)(7)ΔG(n,i)=Σg[{GE(g,j-1)-GE(g,j)}·W(n,g)]---(8)]]>如上所述,对于恢复其接收操作的新系统组中的每一个系统来说,通过表明最新接收电平变化的预定增益变量来校正一个基准接收增益,该基准接收增益作为在系统中用于初始接收增益的一个基准,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电平用作初始接收增益。这使得使用初始接收增益成为可能,其中,在停止要恢复其操作的系统期间,有效地反映了接收电平的变化,并且使得与一种情形相比较从而准确地跟随接收电平变化成为可能,这种情形是在不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将在过去使用的接收电平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另外,在要恢复其操作的新系统中使用累积接收增益作为基准接收增益,甚至可能要应付一种情形,即其中在新系统中,在先前间歇操作中的接收增益在时间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稳定了基准接收增益。应当注意,当所考虑的接收增益积极地变化时,可以将在先前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最终设置增益代替累积接收增益,用作基准增益。
此外,将统计值用作增益变量,该统计值是通过对最终设置增益之间的差值进行加权并且对最终得到的值进行求和而得到的,该最终设置增益在最接近系统组的各个系统中的在先和第二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这使得在初始接收增益中反映最新的接收增益变化并且准确地跟随接收电平变化成为可能。
接下来将参考图11和12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图11示出了表明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顺序。图12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总的接收质量计算方法。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中的相同,所以将忽略其描述。
上述各个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在要恢复其操作的新系统中计算初始接收增益的方法,对于各个间歇操作周期来说,在间歇接收操作中,仅操作各个系统的一个预定系统,同时停止其余的系统。
该实施例将举例说明计算诸如SNR或者SIR值这样的总的接收质量的一种方法,对于在间歇接收操作中的各个间歇操作周期来说,对通过当前操作所有系统而获得的接收信号进行组合。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从接收信号中获得的接收质量和在其余已停止系统中的已估计接收质量来计算总的接收质量,该接收信号是通过在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来接收的,而该已估计接收质量是通过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估计而获得的。
作为接收质量,SNR(信噪比)或者SIR(信干比)是可用的。SNR表示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之间的比率。SIR表示信号功率和干扰功率之间的比率。可以将已知的测量方法用作测量SNR或者SIR的一种实际方法,这里将忽略其描述。
首先,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以根据系统1的间歇接收周期的到达来开启系统-1电路11A、12A和13A(步骤200)。
为了响应这些指令,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分别开启系统-1电路11A、12A和13A,并且对其进行操作(步骤201)。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系统-1电路13A读取最终设置的增益,该最终设置的增益已经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并且被存储/保持,并且将其设置为RF单元11的系统-1电路11A的初始接收增益(步骤202)。
通过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方法来获得初始接收增益。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可以通过使用上述另一个实施例来计算初始接收增益。
接下来,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得系统-1电路13A开始测量系统-1的数字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和接收质量,该数字接收信号是通过RF单元11的系统-1电路11A和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的系统-1电路12A接收的(步骤203)。
系统-1电路13A基于电平测量结果来计算要在RF单元11的系统-1电路11A中设置的增益,并且在RF单元11的系统-1电路11A中设置该增益。系统-1电路13A在间歇操作周期中重复执行该操作(步骤204)。
接下来,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以根据系统1的间歇停止周期的到达来分别关闭系统-1电路11A、12A和13A(步骤205)。
根据该操作,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的系统-1电路13A存储/保持最终设置增益,该最终设置增益是在步骤206中在RF单元11的系统-1电路11A中设置的。系统-1电路13A还以后面描述的方式计算总的接收质量并且对其进行存储/保持,然后停止接收电平和接收质量测量(步骤207)。
然后,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分别关闭系统-1电路11A、12A和13A,以停止其操作(步骤208)。
然后,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以根据系统2的间歇操作周期的到达来分别开启系统-2电路11B、12B和13B(步骤210)。
根据这些指令,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分别开启系统-2电路11B、12B和13B,并且对其进行操作(步骤211)。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系统-2电路13B读取最终设置增益,该最终设置增益是通过使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来保存/保持的,并且将其设置为RF单元11的系统-2电路11B中的初始接收增益(步骤212)。
然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得系统-2电路13B开始测量系统-2的数字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和接收质量,该数字接收信号是通过RF单元11的系统-2电路11B和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的系统-2电路12B接收的(步骤213)。
系统-2电路13B基于电平测量结果来计算要在RF单元11的系统-2电路11B中设置的增益,并且在RF单元11的系统-2电路11B中设置该增益。系统-2电路13B在间歇操作周期中重复执行该操作(步骤214)。
接下来,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以根据系统2的间歇停止周期的到达来分别关闭系统-2电路11B、12B和13B(步骤215)。
根据该操作,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的系统-2电路13B存储/保持最终设置增益,该最终设置增益是在步骤116中在RF单元11的系统-2电路11B中设置的。该系统-2电路13B也以后面描述的方式来计算总的接收质量并且对其进行存储/保持,同时停止接收电平和接收质量测量(步骤227)。
然后,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关闭系统-2电路11B、12B和13B以停止其操作(步骤218)。然后,间歇操作周期变换到间歇停止周期,并且重复执行上述间歇接收操作。
就总的接收质量来说,将在被停止系统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测量的接收质量,用作在各个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该各个被停止的系统在间歇操作周期中被停止。更加具体的是,如图12所示,将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测量的接收质量,与在系统的先前间歇操作周期中测量的接收质量合并,以获得总的接收质量,该系统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被停止。
例如,通过将在系统1的间歇操作数i处获得的接收质量S(1,i),与在系统2的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测量的接收质量S(2,i)进行合并,来获得在系统1的间歇操作数i处的总的接收质量ST(1,i),该系统2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被停止。
应当注意,由于接收质量S()是dB值,所以在将该dB值转换为真值后,对dB值进行相加,然后将总和再次转换为dB值。
下面的等式(9)给出的是用于估计在该实施例中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广义方程。在这种情况下,ST()表示总的接收质量;S()表示各个系统的接收质量;n表示系统编号;i表示在各个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g是表明各个被停止系统的系统编号的变量。以及j表示在各个被停止系统中的在先间歇操作数。
ST(n,i)=10×log10{10S(n,i)/10+ΣE10S(g,j)/10}---(9)]]>如上所述,根据从借助于新系统接收的一个接收信号中获得的接收质量、和借助于在另一个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估计而获得的接收质量,来计算在所有系统同时被操作时获得的总的接收质量,该新系统正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因此,即使在间歇操作中仅操作多个系统中的一个系统,同时停止其余的系统,也可以估计在所有系统同时被操作时获得的总的接收质量。被估计的总的接收质量可以被用于确定是否变换小区(基站)。
另外,将通过各个被停止系统的在先操作获得的接收质量,用作在间歇操作周期中各个被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因此,可以通过简单计算处理准确地计算总的接收质量。
应当注意,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的各个被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在先前操作之前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来代替在各个被停止系统的在先操作中获得的接收质量。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应当注意,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和间歇接收操作与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和第七实施例(参见图11)中的相同,所以将忽略其描述。
上述第八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一种情况,其中,将在各个被停止系统的在先操作中获得的接收质量,用作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各个被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
在该实施例中,将在正在操作新系统的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用作在间歇操作系统中的各个系统的接收质量。
下面的等式(10)给出的是用于估计在该实施例中的总的接收质量的广义方程。在这种情况下,ST()表示总的接收质量;S()表示各个系统的接收质量;n表示系统编号;N表示总的系统数;以及i表示在各个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
ST(n,i)=10×log10(N·10S(n,i)/10) (10)这使得借助于简单计算处理、基于最新的接收质量计算高度准确的总的接收质量成为可能。
应当注意,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的各个被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根据一个或者多个接收质量来估计各个被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该一个或者多个接收质量是在新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之前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获得的,该新系统正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估计各个被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包括在新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该新系统正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应当注意,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和间歇接收操作与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和第八实施例(参见图11)中的相同,所以将忽略其描述。
上述第八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一种情况,其中,将在各个被停止系统的在先操作中获得的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的各个被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
在该实施例中,将根据多个接收质量计算的统计值,用作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的各个被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该多个接收质量是过去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的各个被停止系统中获得的。
作为该统计值,通过对过去在受关注的被停止系统中获得的多个接收质量进行加权、并且对最终所得值进行求和来计算受关注的被停止系统的累积接收质量。可以将该累积接收质量用作各个被停止系统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
下面的等式(11)给出的是用于估计在该实施例中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广义方程。在这种情况下,ST()表示总的接收质量;S()表示各个系统的接收质量;n表示系统编号;i表示在各个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H表示接收质量的累积数;以及g是表明该累积数H的变量。一般来说,所使用的值越大,则作为用于间歇操作周期的加权W在时间上就越接近于初始接收增益。可以将等式(11)看作是使用作为遗忘因数的加权W的移动平均计算表达式。
ST(n,i)=10×log10Σg=1H{10S(n,1-g)·W(n,-g)}---(11)]]>如上所述,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由于将从多个接收质量中获得的统计值用作被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该多个接收质量是过去在受关注的停止系统中获得的,所以即使任何过去的接收质量在时间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可以抑制该变化对接收质量估计的影响,从而获得稳定的接收质量。
另外,通过对过去在受关注的被停止系统中获得的多个接收质量进行加权、并且对最终所得值进行求和而获得的累积接收质量被用作统计值。这使得准确地跟随接收质量中的变化成为可能。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应当注意,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和间歇接收操作与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和第八实施例(参见图11)中的相同,所以将忽略其描述。
上述第十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一种情况,其中,将根据过去在各个被停止系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计算的统计值,用作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的各个被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表示接收质量变化的一个预定接收质量变量来校正基准接收质量,该基准接收质量作为一个基准,该基准用于从任意过去的接收质量中获得的估计,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的各个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上述第九实施例中使用的受关注停止系统的累积接收质量用作基准接收质量。另外,可以将接收质量之间的差值用作接收质量变量,该接收质量是在受关注停止系统的在先和第二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获得的。可以通过将质量变量乘以一个系数、并且将乘积与基准接收质量相加来计算校正接收质量。应当注意,实际的校正接收质量计算顺序与上述使用等式(7)和(8)的接收增益计算顺序相同。
如上所述,通过表明接收质量变化的预定质量变量来校正基准接收质量,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各个被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
这使得在停止各个被停止系统期间,在总的接收质量中有效地反映接收质量中的变化成为可能,并且使得与一种情形相比较从而准确地跟随接收质量变化成为可能,这种情形是在不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将过去的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各个被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
另外,由于在受关注停止系统的在先和第二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之间的差值被用作质量变量,所以在总的接收质量中,可以有效地反映受关注的被停止系统中的接收质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准确地跟随接收质量变化。
接下来将参考图13来描述在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总的接收质量计算方法。应当注意,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和间歇接收操作与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和第八实施例(参见图11)中的相同,所以将忽略其描述。
上述第十一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一种情况,其中,将通过利用质量变量对基准接收质量进行校正而获得的校正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的各个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表示新系统的接收质量和表示各个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之间的质量比来校正基准接收质量,该新系统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而各个被停止的系统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被停止,并且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质量用作各个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
参考图13,将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获得的新系统的接收质量用作基准接收质量。另外,将受关注的系统的累积接收质量用作表示该新系统的接收质量,同时将该系统的累积接收质量用作表示各个被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根据这些累积接收质量来计算质量比。
例如,在相应于与新系统相对应的系统1中的间歇操作数i的间歇操作周期中,将在系统1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S(1,i)用作基准接收质量。让SW(1,i)成为系统1的累积接收质量,以及SW(2,i)成为对应于被停止系统的系统2的累积接收质量。通过将这些累积接收质量的比率乘以基准接收质量来获得校正接收质量。将该校正接收质量用作总的接收质量ST(1,i)。
下面的等式(12)和(13)给出的是用于估计在该实施例中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广义方程。在这种情况下,ST()表示总的接收质量;S()表示各个系统的接收质量;W()表示加权;SW()表示累积接收质量;n表示系统编号;i表示在各个系统中的间歇操作数;H表示最终设置增益的累积数;以及g是表明该累积数H的变量。
ST(i)=10×log10{(1+10SW(2,i)-SW(1,i))·10S(1,i)/10} (12)SW(n,i)=10×log10Σg=1H{10S(n,i-g)·W(n,-g)}---(13)]]>如上所述,通过在新系统的接收质量和表示各个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之间的质量比来校正基准接收质量,该新系统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而各个被停止的系统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被停止,并且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质量用作在各个停止系统中的接收质量。这使得在停止各个被停止系统期间,有效地反映接收质量中的变化成为可能,并且使得与一种情形相比较从而准确地跟随接收质量变化成为可能,这种情形是,将过去的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各个被停止系统中的接收质量。
另外,由于在新系统的累积接收质量和各个被停止系统中的累积接收质量之间的比率被用作质量比,所以即使任何接收质量在时间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可以抑制质量比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稳定的总的接收质量估计。
此外,由于将在新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用作基准接收质量,所以可以考虑最新的接收质量变化来估计在各个被停止系统中的接收质量。应当注意,可以将在各个被停止系统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用作基准接收质量。这使得考虑在各个被停止系统中的接收质量变化来估计各个被停止系统中的接收质量成为可能。

接下来将参考图14和15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图14示出了表明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的顺序。图15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中的接收增益计算方法。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中的相同,所以将忽略其描述。
上述第八到第十二中的各个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控制单元14执行间歇接收操作的一种情况,其中仅操作多个系统中的其中一个,而其余的系统停止,如图19中所示,例如,在无线终端不使用语音通信或者通信期间的待机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在间歇接收操作中,各个系统被划分为系统组,并且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这样控制所述各个组,即仅操作属于所述各个组的一个预定系统组中的系统,而停止属于其余系统组中的系统。
在下面的描述中,分别将各个系统划分为包括具有奇数和偶数编号系统的两个系统组,对这两个系统进行交替操作。
参考图1,将系统-1电路11A、12A和13A当作奇数编号的系统电路,而将系统-2电路11B、12B和13B当作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
首先,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例如根据奇数编号系统的间歇操作周期的到达来分别开启奇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1A、12A和13A(步骤230)。
为了响应这些指令,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分别开启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12A和13A,以对各个电路进行操作(步骤231)。
然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奇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3A在该RF单元11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中设置最终设置增益,该最终设置增益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作为RF单元11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的初始接收增益来使用(步骤232)。
通过基于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方法来获得该初始接收增益。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可以通过使用上述其他的实施例来计算初始接收增益。
接下来,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得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3A开始测量奇数编号系统数字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和接收质量,该数字接收信号是通过RF单元11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和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2A接收的(步骤233)。
基于电平测量结果,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计算要在RF单元11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中设置的增益,并且在RF单元11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中设置该增益。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3A在间歇操作周期中重复执行该操作(步骤234)。
接下来,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以根据系统1的间歇停止周期的到达来分别关闭奇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1A、12A和13A(步骤235)。
根据该操作,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3A存储/保持最终设置增益,该最终设置增益在步骤236中、在RF单元11的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1A中设置,奇数编号系统电路13A也以后面描述的方式来计算总的接收质量并且对其进行存储/保持,并且停止接收电平和接收质量测量(步骤237)。
然后,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关闭奇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1A、12A和13A以停止其操作(步骤238)。
然后,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以根据偶数编号系统的间歇操作周期的到达来分别开启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1B、12B和13B(步骤240)。
根据这些指令,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分别开启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1B、12B和13B,并且对其进行操作(步骤241)。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3B在RF单元11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中,设置根据最终设置增益GE(n,i)(n是奇数)为各个偶数编号系统(n是偶数)估计的初始接收增益GS(n,i),该最终设置增益GE(n,i)由RF单元11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用于在先的操作(步骤242)。
然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使得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3B开始测量偶数编号系统数字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和接收质量,该数字接收信号是通过RF单元11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和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2B接收的(步骤243)。
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3B基于电平测量结果来计算要在RF单元11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中设置的增益,并且在RF单元11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中设置该增益。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3B在间歇操作周期中重复执行该操作(步骤244)。
接下来,控制单元14将指令发送到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以根据偶数编号系统的间歇停止周期的到达来分别关闭偶数编号的系统电路11B、12B和13B(步骤245)。
根据该操作,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3B存储/保持最终设置增益,该最终设置增益在步骤246中、在RF单元11的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中设置。该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3B也以后面描述的方式来计算总的接收质量并且对其进行存储/保持,并且停止接收电平和接收质量测量(步骤247)。
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关闭偶数编号系统电路11B、12B和13B以停止其操作(步骤248)。然后,间歇操作周期变换到间歇停止周期,并且重复执行上述间歇接收操作。
对于总的接收质量来说,将在各个被停止系统的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测量的接收质量,用作在各个被停止系统的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该各个被停止系统在间歇操作周期中被停止,正如第九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如图15所示,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将正在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测量的接收质量,与在系统的先前间歇操作周期中测量的接收质量进行组合,以获得总的接收质量。
以这种方式,在间歇接收操作中,各个系统被划分为多个系统组,并且仅操作属于各个系统组的预定系统组的系统,同时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停止属于其余系统组中的系统。即使与上述依次操作各个系统的情形相比较,系统的数量很大,这也可以缩短停止各个系统的周期。这使得在各个系统停止接收操作周期中,减小接收电平变化并且准确地跟随接收质量变化成为可能。
另外,将在各个被停止系统的在先操作周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用作在各个被停止系统中的接收质量。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处理,在总的接收质量中反映最新接收质量变化,从而准确地跟随接收质量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过去在各个被停止系统中获得的任意接收质量用作在各个被停止系统中的接收质量。
应当注意,通过使用在第八到第十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总的接收质量计算方法中的每一个,可以获得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的总的接收质量。
接下来将参考图1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间歇接收操作。根据该实施例的接收分集系统的排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中的相同,所以将忽略其描述。
上述各个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一种情况,即在控制单元14执行间歇接收操作中,仅操作多个系统中的其中一个,而其余的系统停止,如图19中所示,例如在无线终端不使用语音通信或者通信期间的待机时间;或者举例说明了另一种情况,即在间歇接收操作中,接收系统被划分为多个系统组,并且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仅操作属于各个系统组的预定系统组中的系统,而停止属于其余系统组的系统。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4通常在间歇接收操作的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对包括多个相应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系统的主系统进行操作,同时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交替地操作子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都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除了主系统之外的系统。
参考图16,系统1是主系统,其通常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系统2到N是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在接收分集系统中,根据天线的安装位置及其相对于基站的方向,为各个系统提供的天线在天线特性方面彼此不同。这会影响各个系统的通信特性。
例如可折叠蜂窝电话终端这样的无线终端的天线,在根据终端是否折叠的方向上存在很大的变化。结果,在基站和天线之间以及天线和其他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会发生改变。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各个系统的其中一个作为主系统来操作,同时其余的系统作为子系统来操作,所以在主系统的间歇停止周期中,可以抑制由于接收增益和接收质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差错。另外,这使得准确地跟随接收电平变化并且准确地计算总的接收质量成为可能。
另外,根据各个天线的方向来选择主系统,这些天线根据无线终端的状态,例如可折叠蜂窝电话终端的折叠/非折叠状态来改变,使得在抑制由于接收分集系统的引入而带来的电流消耗减少的同时,保持良好的通信特性成为可能。
当应用上述各个实施例时,可以将各个实施例彼此进行组合。这样可能会获得各个实施例的效果。
各个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存在两个系统或者两个系统组的这种情况。然而,系统或者系统组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可以将上述各个实施例应用于其中存在三个或多个系统或者系统组一种情况,并且能够获得类似的功能和效果。
另外,各个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一种情况,其中在通过控制单元14执行的间歇接收操作中,对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的各个系统电路进行变换/控制。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如果RF单元11、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中的任何一个执行系统电路的变换控制,都可以实现功耗的减少。由于本发明的目标是当在间歇接收操作中对系统电路进行变换/控制时,有效地使用接收分集系统所需的本质功能,所以能够将至少RF单元11的系统电路设置为变换控制目标。
各个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一种情况,其中,将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最终设置的最终设置增益,用作在任意系统中表示各个间歇操作周期的接收增益。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例如,可以将在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任意接收增益用作典型的接收增益。作为选择,可以将根据多个接收增益计算的统计值用作典型的接收增益,该多个接收增益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或者在包括在该受关注的周期之前的间歇操作周期的多个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上述累积接收增益用作统计值,并且也可以使用通过各种统计处理获得的值,例如,平均值、中值以及根据标准偏差计算的值。
根据本发明,将基于在过去的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最终接收增益计算的接收增益,用作在新系统中的信息接收增益,该新系统根据间歇操作周期的到达进行操作。因此,即使在停止已恢复操作的系统的同时接收电平发生变化,也可以跟随该接收电平变化对接收增益进行调整。这使得抑制在各个系统中的功耗、同时避免无线终端能够以第二电池进行通信的时间,例如语音通信时间或者待机时间的减少成为可能。另外,这能够保持接收分集系统所需的本质功能,即在这种情况下对接收电平变化的跟随功能。
此外,对于各个间歇操作周期来说,根据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从新系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和通过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对各个被停止系统的估计而获得的接收质量,来计算总的接收质量,该新系统在该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因此,即使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对系统进行变换和操作,也可以获得与同时对所有系统进行操作时获得的总的接收质量相同的总的接收质量。这使得抑制在各个系统中的功耗、同时避免无线终端能够以第二电池进行通信的时间,例如语音通信时间或者待机时间的减少成为可能。另外,这允许适当地执行接收分集系统所需的本质功能,例如,使用总的接收质量的接收控制,诸如在无线电话系统中对小区变换的确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接收分集系统,特征在于包括无线装置,该无线装置包括RF单元(11),其利用分别为这些系统设置的接收增益来放大分别由天线接收的无线电波,并且解调该无线电波以输出模拟接收信号,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其对用于各个系统的来自所述RF单元(11)的各个模拟接收信号进行A/D转换,并且输出这些信号作为数字接收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其解码且合并来自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的各个数字接收信号以输出所希望的接收信息,以及基于各个数字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顺序地调整在所述RF单元中的各个系统的接收增益,并且存储用于该调整的任意接收增益,以及控制单元(14),其控制所述RF单元、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其中,对于在所述RF单元(11)的间歇接收操作中的至少各个间歇操作周期来说,所述控制单元(14)仅操作该各个系统的一个预定系统,同时停止其余的系统,并且在间歇接收操作的间歇停止周期中停止所有的系统,以及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在所述RF单元中设置一个作为新系统中的第一接收增益的初始接收增益,该初始接收增益是根据在过去的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来估计的,根据下一个间歇操作周期的到达对该新系统进行操作,从而执行对多个分别解调已接收无线电波的系统的切换控制,并且获得所希望的接收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任意系统先前进行操作的间歇操作周期中最后使用的过去接收增益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使用的任意过去接收增益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新系统中使用的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一个统计值用作初始接收增益,该统计值是根据多个在过去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过去接收增益来计算的。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累积接收增益用作统计值,该累积接收增益是通过为在新系统中使用的多个过去接收增益执行预定加权操作并且对该增益进行求和而得到的。
7.根据权利要求5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累积接收增益用作统计值,该累积接收增益是通过为在系统中使用的多个过去接收增益执行预定加权操作并且对该增益进行求和而得到的,该系统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借助于表明接收增益变化趋势的增益变量对基准接收增益进行校正,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增益用作初始接收增益,该基准接收增益作为用于从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中获得的估计的基准。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累积接收增益用作基准接收增益,该累积接收增益是通过为在新系统中使用的多个过去接收增益进行预定加权操作并且对这些增益进行求和而得到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的多个接收增益的其中一个接收增益、与表示进行系统操作的第二在先间歇操作周期的接收增益之间的差值用作增益变量,所述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表示进行系统操作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表示在先间歇操作周期的接收增益与累积接收增益之间的差值用作增益变量,其中系统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所述累积接收增益是通过为在新系统中使用的多个过去接收增益执行预定加权操作并且对该增益进行求和而得到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通过增加一个变量值来校正基准接收增益,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增益用作初始接收增益,该基准接收增益作为用于从任意过去接收增益中获得的估计的基准,该变量值是通过将表明接收增益变化趋势的增益变量与一个预定系数相乘而得到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使得所述变量值的变化宽度变得小于所述基准接收增益变化宽度的值用作所述系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使得所述变量值的变化宽度变得不小于所述基准接收增益变化宽度的值用作所述系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根据所述无线装置的操作状态适应性地调整系数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借助于增益比来校正基准接收增益,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增益用作初始接收增益,该基准接收增益作为用于从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中获得的估计的基准,该增益比是在表示新系统的接收增益、和表示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的接收增益之间的增益比。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4)将各个系统划分为多个系统组,并且在间歇操作周期中,仅操作属于各个系统组的预定系统组中的系统,同时停止属于其余系统中的系统。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根据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所估计的初始接收增益用作在属于新系统组的各个系统中的初始接收增益,该新系统组根据下一个间歇操作周期的到达进行操作,该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在各个系统中使用,该各个系统属于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组。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通过使用表明接收增益变化的预定增益变量、为要恢复其接收操作的新系统组中的各个系统进行基准接收增益校正,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增益用作在各个系统中的初始接收增益,该基准接收增益作为一个用于在受关注系统中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基准。
20.一种接收分集系统,特征在于包括无线装置,该无线装置包括RF单元(11),其利用分别为这些系统设置的接收增益来放大分别由天线接收的无线电波,并且解调该无线电波以输出模拟接收信号,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其对用于各个系统的来自所述RF单元的各个模拟接收信号进行A/D转换,并且输出这些信号作为数字接收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其解码且合并来自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的各个数字接收信号以输出所希望的接收信息,以及基于各个数字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顺序地调整在所述RF单元中的各个系统的接收增益,以及控制单元(14),其控制所述RF单元、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其中,对于在所述RF单元(11)的间歇接收操作中的至少各个间歇操作周期来说,所述控制单元(14)仅操作该各个系统的一个预定系统,同时在间歇接收操作的间歇停止周期中停止所有系统,以及对于各个间歇操作周期来说,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根据数字接收信号来计算并存储在受关注的新系统中的接收质量,该数字接收信号来自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所述新系统,并且根据在该新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通过计算而获得的接收质量、以及在各个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通过估计而获得的接收质量,来计算当操作所有系统时获得的总的接收质量,从而执行分别解调已接收无线电波的多个系统的切换控制,并且获得所希望的接收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过去在被停止系统中获得的任意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被停止系统进行操作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
23.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新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
24.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一个统计值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该统计值是根据多个过去在新系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来计算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一个统计值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该统计值是根据多个过去在被停止系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来计算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累积接收质量用作统计值,该累积接收质量是通过为过去在被停止系统中获得的多个接收质量执行预定加权操作而获得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借助于表明接收质量变化趋势的质量变量对基准接收质量进行校正,该基准接收质量作为用于从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中获得的估计的基准,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根据变量值与基准接收质量的总和来计算已校正接收质量,该变量值通过将接收质量变量乘以一个预定系数来获得。
29.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通过使用在表示新系统的接收质量和表示已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之间的质量比来校正基准接收质量,该基准接收质量作为用于从任意过去的接收质量中获得的估计的基准,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
30.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其中一旦将所述系统划分为多个系统组,所述控制单元(14)就控制该各个系统,并且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仅操作属于该各个系统组的一个预定系统组的系统,同时停止属于其余系统组的系统。
31.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通常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所述控制单元(14)对包括至少其中一个相应系统的主系统进行操作,当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切换子系统时,对子系统进行操作,其中每个子系统包括除了主系统之外的至少其中一个系统。
32.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其中,通常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所述控制单元(14)对包括至少其中一个相应系统的主系统进行操作,当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切换子系统时,对子系统进行操作,其中每个子系统都包括除了主系统之外的至少其中一个系统。
33.根据权利要求31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4)根据各个系统的天线方向来选择主系统。
34.根据权利要求31的系统,其中所述无线装置包括可折叠蜂窝电话终端,并且所述控制单元(14)根据所述蜂窝电话终端的折叠/打开状态来选择主系统。
35.一种接收分集系统控制方法,其在无线终端中使用,使得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对各个系统获得的模拟接收信号进行A/D转换,对于各个系统来说,通过使RF单元(11)放大由各个天线接收的无线电波并且解调该无线电波,使得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解码且合并已获得的数字接收信号以输出所希望的接收信息,并且使得控制单元(14)在间歇接收操作的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执行各个系统的切换控制,特征在于包括在至少该RF单元(11)中,使得控制单元(14)在间歇接收操作的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仅操作相应系统的一个预定系统、同时停止其余的系统,以及在间歇接收操作的间歇停止周期中停止所有系统的步骤;使得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基于各个数字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顺序地调整在各个系统中的接收增益,并且存储用于该调整的任意接收增益的步骤;以及使得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在RF单元中设置作为在新系统中的第一接收增益的一个初始接收增益的步骤,该初始接收增益是根据在过去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任意过去接收增益来估计的,该新系统根据下一个间歇操作周期的到达进行操作。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任意系统先前进行操作的间歇操作周期中最后使用的过去接收增益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37.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使用的任意过去接收增益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38.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新系统中使用的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用作初始接收增益。
39.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一个统计值用作初始接收增益,该统计值是根据多个在过去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过去接收增益来计算的。
40.根据权利要求39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累积接收增益用作统计值,该累积接收增益是通过为在新系统中使用的多个过去接收增益执行预定加权操作并且对该增益进行求和而得到的。
41.根据权利要求39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累积接收增益用作统计值,该累积接收增益是通过为在系统中使用的多个过去接收增益执行预定加权操作、并且对该增益进行求和而得到的,该系统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
42.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通过使用表明接收增益变化趋势的增益变量对基准接收增益进行校正,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增益用作初始接收增益,该基准接收增益作为用于从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中获得的估计的基准。
43.根据权利要求42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累积接收增益用作基准接收增益,该累积接收增益是通过为在新系统中使用的多个过去接收增益进行预定加权操作并且对该增益进行求和而得到的。
44.根据权利要求42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中的多个接收增益的其中一个接收增益、与表示在进行系统操作的第二在先间歇操作周期的接收增益之间的差值用作增益变量,所述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表示进行系统操作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
45.根据权利要求42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表示在先间歇操作周期的接收增益、与累积接收增益之间的差值用作增益变量,其中系统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所述累积接收增益是通过为系统中的多个过去接收增益执行预定加权操作并且对该增益进行求和而得到的。
46.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通过增加一个变量值来校正基准接收增益,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增益用作初始接收增益,该基准接收增益作为用于从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中获得的估计的基准,该变量值是通过将表明接收增益变化趋势的增益变量与一个预定系数相乘而得到的。
47.根据权利要求46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使得所述变量值的变化宽度变得小于所述基准接收增益变化宽度的值用作所述系数。
48.根据权利要求46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使得所述变量值的变化宽度变得不小于所述基准接收增益变化宽度的值用作所述系数。
49.根据权利要求46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根据所述无线装置的操作状态适应性地调整系数值。
50.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借助于增益比来校正基准接收增益,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增益用作初始接收增益,该基准接收增益作为用于从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中获得的估计的基准,该增益比是在表示新系统的接收增益、和表示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的接收增益之间的增益比。
51.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即使得所述控制单元(14)将各个系统划分为多个系统组,并且在间歇操作周期中,仅操作属于各个系统组的一个预定系统组中的系统,同时停止属于其余系统中的系统。
52.根据权利要求51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根据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所估计的初始接收增益用作在属于新系统组的各个系统中的初始接收增益,该新系统组根据下一个间歇操作周期的到达进行操作,该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在各个系统中使用,该各个系统属于在紧邻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系统组。
53.根据权利要求51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通过使用表明接收增益变化的预定增益变量、为要恢复其接收操作的新系统组中的各个系统进行基准接收增益校正,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增益用作在各个系统中的初始接收增益,该基准接收增益作为一个用于在受关注系统中的初始接收增益的基准。
54.一种接收分集系统控制方法,其在无线终端中使用,使得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2)对各个系统获得的模拟接收信号进行A/D转换,对于各个系统来说,通过使RF单元(11)放大由各个天线接收的无线电波并且解调该无线电波,使得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解码且合并已获得的数字接收信号以输出所希望的接收信息,并且使得控制单元(14)在间歇接收操作的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执行各个系统的切换控制,特征在于包括在至少该RF单元(11)中,使得控制单元(14)在间歇接收操作的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仅操作相应系统的一个预定系统、同时停止其余的系统,以及在间歇接收操作的间歇停止周期中停止所有系统的步骤;使得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基于各个数字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顺序地调整在各个系统中的接收增益;以及步骤,即对于各个间歇操作周期来说,使得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根据在受关注的间歇操作周期中进行操作的新系统中的数字接收信号,来计算并存储在该新系统中的接收质量,并且根据在该新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通过计算而得到的接收质量、以及在每一个其余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通过估计而获得的接收质量来计算总的接收质量,该总的接收质量是在操作所有系统时获得的。
55.根据权利要求54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过去在被停止系统中获得的任意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
56.根据权利要求54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被停止系统进行操作的在先间歇操作周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
57.根据权利要求54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在新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
58.根据权利要求54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一个统计值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该统计值是根据多个过去在新系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来计算的。
59.根据权利要求54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一个统计值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该统计值是根据多个过去在被停止系统中获得的接收质量来计算的。
60.根据权利要求59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将累积接收质量用作统计值,该累积接收质量是通过为过去在被停止系统中获得的多个接收质量执行预定加权操作而获得的。
61.根据权利要求54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借助于表明接收质量变化趋势的质量变量对基准接收质量进行校正,该基准接收质量作为用于从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中获得的估计的基准,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
62.根据权利要求61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根据变量值与基准接收质量的总和来计算已校正接收质量,该变量值通过将接收质量变量乘以一个预定系数来获得。
63.根据权利要求54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3)通过使用在表示新系统的接收质量和表示已停止系统的接收质量之间的质量比来校正基准接收质量,该基准接收质量作为用于从任意过去的接收质量中获得的估计的基准,并且将最终得到的校正接收质量用作在受关注被停止系统的受关注间歇操作周期中的接收质量。
64.根据权利要求54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其中一旦将所述系统划分为多个系统组,所述控制单元(14)就控制该各个系统,并且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仅操作属于该各个系统组的一个预定系统组的系统,同时停止属于其余系统组的系统。
65.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即通常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使得控制单元对包括至少其中一个相应系统的主系统进行操作,当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切换子系统时,对子系统进行操作,其中每个子系统包括除了主系统之外的至少其中一个系统。
66.根据权利要求54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即通常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所述控制单元(14)对包括至少其中一个相应系统的主系统进行操作,当在各个间歇操作周期中切换子系统时,对子系统进行操作,其中每个子系统都包括除了主系统之外的至少其中一个系统。
67.根据权利要求65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所述控制单元(14)根据各个系统的天线方向来选择主系统的步骤。
68.根据权利要求65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装置包括可折叠蜂窝电话终端,并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使所述控制单元(14)根据所述蜂窝电话终端的折叠/打开状态来选择主系统的步骤。
全文摘要
在接收分集系统中,无线装置包括RF单元、模拟信号处理单元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以及控制RF单元的控制单元。对于在RF单元的间歇接收操作中的至少各个间歇操作周期来说,该控制单元仅操作这些系统的一个预定系统,同时停止其余系统,并且在间歇接收操作的间歇停止周期中停止所有的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在RF单元中设置一个作为新系统中的第一接收增益的初始接收增益,该初始接收增益是根据在过去的间歇操作周期中使用的任意过去的接收增益来估计的,根据下一个间歇操作周期的到达对该新系统进行操作,从而执行对多个分别解调已接收无线电波的系统的切换控制,并且获得所希望的接收数据。也公开了一种用于接收分集系统的控制方法。
文档编号H04W52/02GK1691540SQ20051006765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3日
发明者木全祐介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