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220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信业务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利用电话来电显示业务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住宅小区、高楼大厦、厂矿企业等很多单位安装了门禁系统,这些门禁系统接受磁卡或IC卡,这些单位的住户或职工经过刷卡后,可以通过门禁系统所保护的场所。
上述方法的主要缺陷是,住户或职工为了进入门禁系统所保护的场所,需要随身携带上述门禁系统专用的磁卡或IC卡,比较麻烦。
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目前,在很多宾馆,住客使用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发放的磁卡或IC卡来进入其入住的房间,而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则接受磁卡或IC卡在门锁处的输入后,为住客打开相应房门的门锁。
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超市、酒店、宾馆、加油站等使用积分奖励系统的服务单位。这些服务单位为熟客(回头客)提供积分方案,熟客凭着积分可享受一定的折扣或奖励。目前,一般而言,上述积分奖励系统也是接受磁卡或IC卡,熟客消费并刷卡后,上述积分奖励系统为熟客计算并累积积分。
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不同的业务领域,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相关系统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是凭着这些系统发放给熟客的磁卡或IC卡,熟客在使用这些系统时需要随身携带磁卡或IC卡并刷卡,比较麻烦。这里,本文上述所指相关系统是门禁系统、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以及超市、酒店、宾馆、加油站等服务单位所使用的积分奖励系统,以下统称熟客身份判断系统。
其实,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多种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应该可以很好地解决熟客身份判断系统目前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的主要缺陷。
目前,我国电信网络已经相当发达,电信新业务因应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各行各业应用电信新业务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
特别是,近年来语音业务、数据业务、短信业务、因特网业务等不断交融,固定业务、移动业务不断混合,新应用、新业务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来电显示业务,可以让受话方在接听电话以前,就可以事先看到发话方的电话号码。
为了提供新的电信业务,特别是所谓的智能业务,我国建设了大量的智能平台(也有称之为语音平台的),更是大规模地建设了多个智能网。采用的技术也是多种多样,有CTI技术的,有所谓平台技术的,也有智能网技术的。有些设备,例如中国移动的移动智能网设备,通过数字中继、七号信令与现有电信网络相连,成为网络中重要的业务节点,可以为很大区域内的很多用户提供很多业务;有些设备,例如早期的168业务智能平台,通过数字中继、一号信令与现有电信网络相连,成为网络中的业务节点,可以为某个区域内提供某些业务;还有些设备,采用所谓CTI技术,计算机+(语音、信令)板卡,通过用户线与现有电信网络相连,作为网络中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某个区域内小规模地提供某些业务(当然,CTI技术也可以提供中继接口),例如某飞机航班查询热线就可以采用CTI技术;现在,通过因特网,甚至一个简单的网站设备,只要连接上提供短信收发业务的SP,也可以对外提供短信类的业务了。计算机连接上移动调制解调器,目前也可以收发短信。
很显然,提供同一种电信业务,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和相应的设备越来越多了,而且,这些技术都比较成熟。在电信业务领域里,最难的创新应该是发现新的业务应用市场,并且电信业务在新的应用市场应用往往导致其他领域新的方法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地解决目前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中熟客在使用熟客身份判断系统时需要随身携带磁卡或IC卡并刷卡因而比较麻烦的主要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熟客身份判断系统通过接受熟客拨通某个电话就可判断熟客身份、因而客户使用起来非常简捷的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置,用来帮助熟客身份判断系统自动地利用本发明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来判断熟客身份。
本发明还将上述方法和装置应用于门禁系统、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等系统,用于判断客户是否是熟客以便决定是否开放门禁放客入内或打开宾馆客房门锁,将上述方法和装置应用于超市、酒店、宾馆、加油站等服务单位所使用的积分奖励系统,用于判断客户是否是熟客以便对客户进行积分。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熟客身份判断系统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其包括步骤事先登记熟客的电话号码、事先将身份认证电话申请来电显示电信业务、利用来电显示功能查看来电的电话号码、根据来电的电话号码是否是事先登记的某个熟客的电话号码而判断来电者是否是熟客。
其中,查看来电的电话号码的时候,可以利用身份认证电话的来电显示功能,从而可以选择不接听来电。本发明方法的实质是,只要客户拨通身份认证电话,熟客身份判断系统就可判断出来电者是否是熟客。只要客户利用事先登记的电话号码拨通身份认证电话,其就可被证明为熟客。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是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连接现有通信网络,并与现有通信网络配合,可以实现本发明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从现有电信网络中接收主叫号码的接口和功能;该装置拥有一个熟客信息数据库,用来建立、储存、维护熟客的电话号码;该装置对来电的一个完整的呼叫处流程至少包括如下步骤业务触发、收集主叫号码、在熟客信息数据库中查找熟客的电话号码中是否有刚刚接收到的主叫号码、依据查找结果判断出来电者是否是熟客、业务处理结束。
本发明将本发明方法和装置应用于门禁系统,指的是,该门禁系统采用本发明方法或装置判断出客户是熟客以后,该门禁系统驱动相应机械设备,放客入内;否则,该门禁系统依然保持门禁状态。
如果上述门禁系统同时还保留了现有磁卡、IC卡门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那么,拥有手机的小区住户、公司员工,在使用该门禁系统时,还可以选择在该门禁系统登记其手机号码,这样,这些人员在到达该门禁系统时,只要拨通该门禁系统的身份认证电话,就可以进入该门禁系统。由于手机是人们随身携带之物,该门禁系统利用手机号码作为证件,相关人员就不用携带和使用磁卡、IC卡了,显然方便了这些拥有手机的人员。
本发明将本发明方法和装置应用于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指的是,该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采用本发明方法或装置出判断客户是熟客以后,该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驱动相应机械设备,使客户入住的客房门锁在短时间内保持打开状态。
如果上述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同时还保留了现有磁卡、IC卡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那么,拥有手机的酒店客户,还可以选择在该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登记其手机号码和对应入住的房号,这样,该客户在到达客房门口时,只要拨通该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的身份认证电话,其入住的客房的门锁就可以被打开。由于手机是人们随身携带之物,该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利用手机号码作为证件来开锁,相关客户就不用携带和使用磁卡、IC卡了,显然方便了这些有手机的酒店客户。
本发明将本发明方法和装置应用于超市、酒店、宾馆、加油站等服务单位所使用的积分奖励系统,用于判断客户是否是熟客以便对客户进行积分。
如果上述积分奖励系统同时还保留了现有磁卡、IC卡作为该积分奖励系统熟客身份证件的功能和结构,那么,拥有手机的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在该积分奖励系统登记其手机号码,这样,该消费者在消费结算时,只要拨通该积分奖励系统的身份认证电话,就可以证明自己是某熟客。由于手机是人们随身携带之物,该积分奖励系统利用手机号码作为证件来进行积分,相关人员就不用携带和使用磁卡、IC卡了,显然方便了拥有手机的消费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所公开的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熟客只需要拨通身份认证电话,不需要进入通话状态,也不需要随身携带磁卡或IC卡并刷卡,就能够提供身份证明(熟客自己的电话号码),省心省力,简单轻松。利用本发明所公开的装置,来电者的身份判断由计算机自动辅助处理,简便易行。特别是,我国现行通信计费规则规定不通话不计费,这样,利用本发明所公开的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熟客来电时没有进入通话状态的电话对于发起方与接收方实际上可以都是免费的。本发明主要的新颖之处在于,将来电显示业务应用到了判断熟客身份的业务之中,提供了门禁系统、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等系统判断客户是否是熟客的一种新的手段,也提供了超市、酒店、宾馆、加油站等使用的积分奖励系统判断客户是否是熟客的一种新的手段,本发明是一种用途发明。


图1是本发明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中所采用的熟客信息数据库示意2是本发明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中熟客拨打身份认证电话的流程示意3是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硬件系统构成4是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呼叫处理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中所采用的熟客信息数据库示意图。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拥有一个熟客信息数据库100,用来建立、储存、维护熟客的电话号码101。
来电者拨通身份认证电话以后,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进入对来电的呼叫处理流程。首先,要收集主叫号码。接着,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要做的工作就是,在装置内熟客信息数据库100的“熟客的电话号码101”字段中,查找是否存在上述主叫号码。如果存在,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就可以判断出了来电者是某个熟客,否则,来电者的电话号码没有在熟客信息数据库100中登记,可以视为生客。
如图1所示,目前熟客信息数据库100中登记了3个熟客共3个记录,这3个熟客的电话号码分别是13823619200、13007460000、33226088。
例如,如图1所示,现在一个呼叫进入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该装置收号结果是主叫号码为13823619200。在熟客信息数据库100的“熟客的电话号码101”字段中,查找是否存在上述主叫号码13823619200,结果存在。这样,该装置就可以判断出了来电者是熟客(其电话号码为13823619200)。
同理,如图1所示,现在一个呼叫进入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该装置收号结果是主叫号码为13823619008。在熟客信息数据库100的“熟客的电话号码101”字段中,查找是否存在上述主叫号码13823619008,结果不存在。这样,该装置就可以判断出了来电者是生客(其电话号码没有在熟客信息数据库100中登记)。
很好理解,图1熟客信息数据库100中目前有三个记录,只是用来示意,并不意味着该数据库不可以有足够多的熟客记录信息。同时,很好理解,不管用什么手段实现本发明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不管数据库的表现形式,总是需要一个包含类似图1熟客信息数据库100中的信息内容的熟客信息数据库,而这个熟客信息数据库一般是以熟客的电话号码作为索引的。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中熟客拨打身份认证电话的流程示意图。如果采用本发明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熟客来电需要经过下列步骤(201)拨通身份认证电话、(202)听回铃音3次、(203)挂机。
完成“(201)拨通身份认证电话”这个步骤之后,那么,由于身份认证电话事先申请了来电显示业务,很快地,安装在身份认证电话用户线上的装置,如果装置正常工作,就可以在振铃期间通过用户线信令收集到主叫号码(如果交换局确已正确送出的话)。这里所说的装置,最简单的应该就是来电显示电话机,当然也可以是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硬件装置,它们都能收集到并显示出主叫号码。这时,通过熟客信息数据库,熟客身份判断系统就已经可以判断来电者是否是熟客了。按照现有网络的技术状况,收集到主叫号码一般在3次回铃音之前可以完成,所以,本示意流程图有步骤“(202)听回铃音3次”。自然,收集到主叫号码以后,熟客身份判断系统已经不需要熟客的进一步配合,客户就可以进入到“(203)挂机”这一个步骤。
按照图2本发明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中熟客拨打身份认证电话的流程示意图,来电者自始至终都没有进入到通话状态。这种情况,在我国现行的电信价格制度下,使用电信网络都是免费的。
我国目前提供的“800免费电话业务”,一个800电话号码可以“捆绑”多个(用户线)受话终端。所以,如果身份认证电话是一个800电话号码,熟客身份判断系统就可以有多条用户线路同时用于判断熟客身份。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硬件系统构成图。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硬件300是一个CTI技术产品,包括微型计算机主机301,内插语音卡302,语音卡302通过语音卡接线板连接到一根或多根电话用户线303。
如果电话用户线303申请了来电显示业务,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硬件300工作时,在软件控制下,语音卡302在对来电应答之前就可以收集到主叫号码(如果交换局送出了的话)。
在软件的控制下,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硬件300可以在熟客信息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来电的主叫号码。如果存在,则来电者是熟客;否则,来电者是生客。
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硬件300,可以不接通电话,就知道来电者是否是熟客。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呼叫处理流程图400,包括如下步骤(401)接收主叫号码;(402)从熟客信息数据库中查找主叫号码;(403)是否找到主叫号码的判断。如果找到转(404),否则转(405);(404)找到熟客,进行相应处理;(405)未找到熟客,进行相应处理。
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硬件300需要软件的配合才能实现本发明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软件就是对来电的呼叫处理,不同的呼叫处理流程实现不同的功能。
在“接收主叫号码””(401)步骤中,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是通过语音卡302从申请了来电显示业务的用户线303上接收到主叫号码的。
在“从熟客信息数据库中查找主叫号码”(402)步骤中,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采用的熟客信息数据库是熟客信息数据库100。
在“找到熟客,进行相应处理”(404)步骤和“未找到熟客,进行相应处理”(405)步骤中,所谓“进行相应处理”,指的是,本发明装置需要通知相应的熟客身份判断系统“进行相应处理”,如决定是否打开门禁、开锁、积分等。
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硬件300在实现了本发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呼叫处理流程图400以后,可以不接通电话,就知道来电者是否是熟客。
最后指出一点,上面介绍的本发明装置实施方式的硬件装置与现有通信网是以用户线方式连接的,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数字中继接口的CTI设备。除了语音卡以外,收集主叫号码还可以采用Modem、移动Modem等设备。采用不同的技术和软件、硬件设备,采用不同的呼叫处理流程,采用不同的熟客信息数据库结构,等等,只要实现本发明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都是可以构成实现本发明装置的不同实施方式的。
任何一个软件人员,特别是通信行业或CTI技术的软件人员,通过阅读本说明书,应该已经知道如何具体地设计一个实用的呼叫处理流程图了,如何具体地设计一个熟客信息数据库了,而且也应该已经可以自行装配实现本发明装置的硬件,自行开发本发明装置的软件了。
本发明提供一种熟客身份判断系统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其包括步骤事先登记熟客的电话号码、事先将身份认证电话申请来电显示电信业务、利用来电显示功能查看来电的电话号码、根据来电的电话号码是否是事先登记的某个熟客的电话号码而判断来电者是否是熟客。
上面的方法应该在本发明装置中附带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下面,再稍为解释一下。
事先登记熟客的电话号码这是使用本发明方法的前提。对于熟客身份判断系统而言,登记了电话号码的客户叫做熟客,否则,叫做生客。
事先将身份认证电话申请来电显示电信业务对于用户终端类的身份认证电话来说,这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这样,熟客身份判断系统才可以看到来电电话的电话号码,不管是人工在来电显示电话机上观看,还是本发明装置利用软件读出来来电电话的电话号码。有些电话,其主人禁止其被来电显示,这样的来电电话号码是不能被看到的,也不能通过本发明装置利用软件读出来,因此,这样的客户电话号码不能用来向熟客身份判断系统登记的,即使登记了也没有用处。
利用来电显示功能查看来电的电话号码由于身份认证电话事先申请了来电显示电信业务,这样,只要交换局向熟客身份判断系统用户线发送过来主叫号码,人工在来电显示电话机上就可以观看所有来电的电话号码,本发明装置利用软件也可以读出来所有来电电话的电话号码。
根据来电的电话号码是否是事先登记的某个熟客的电话号码而判断来电者是否是熟客这是很简单的,当然是在原来登记过的熟客信息数据库或者是熟客信息卡片之类的客户资料中查找,这些资料的内容是熟客的电话号码。结果是找到或者没有找到。这样,熟客身份判断系统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了。
熟客身份判断系统只要事先花一次工夫将身份认证电话申请来电显示电信业务,客户只要事先花一次工夫在熟客身份判断系统处登记其电话号码,以后,熟客身份判断系统就可以依照本发明方法判断该客户是否为熟客了。
本发明方法和装置的本质是,来电者不需要通话,熟客身份判断系统根据来电电话号码就可以判断该客户是否为熟客。
特别申明一点,本说明书提到的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与宾馆积分奖励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情况下应该可以是同一套计算机软件硬件应用系统,本说明书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才将其割裂开来叙述。
最后指出一点,本发明装置在实际应用时,通常应该是某熟客身份判断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于提供一种手段来判断客户是否是熟客,而且,通常应该可以与现有的相应的熟客身份判断系统共用计算机硬件以及相应软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熟客身份判断系统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其包括步骤事先登记熟客的电话号码、事先将身份认证电话申请来电显示电信业务、利用来电显示功能查看来电的电话号码、根据来电的电话号码是否是事先登记的某个熟客的电话号码而判断来电者是否是熟客。其中,熟客身份判断系统是指门禁系统、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以及超市、酒店、宾馆、加油站等服务单位所使用的积分奖励系统。
2.一种装置,其是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连接现有通信网络,并与现有通信网络配合,可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从现有电信网络中接收主叫号码的接口和功能;该装置拥有一个熟客信息数据库,用来建立、储存、维护熟客的电话号码;该装置对来电的一个完整的呼叫处流程至少包括如下步骤业务触发、收集主叫号码、在熟客信息数据库中查找熟客的电话号码中是否有刚刚接收到的主叫号码、依据查找结果判断出来电者是否是熟客、业务处理结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被应用于门禁系统,成为该门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征在于该门禁系统采用该装置判断出客户是熟客以后,该门禁系统驱动相应机械设备,放客入内;否则,该门禁系统依然保持门禁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被应用于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成为该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征在于该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采用该装置判断出客户是熟客以后,该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驱动相应机械设备,使客户入住的客房门锁在短时间内保持打开状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被应用于超市、酒店、宾馆、加油站等服务单位所使用的积分奖励系统,成为相应积分奖励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征在于该积分奖励系统采用该装置判断出客户是熟客以后,即对该客户进行积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判断熟客身份的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事先登记熟客的电话号码、事先将身份认证电话申请来电显示电信业务、利用来电显示功能查看来电的电话号码、根据来电的电话号码是否是事先登记的某个熟客的电话号码而判断来电者是否是熟客。本发明装置是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接收主叫号码以后查询熟客信息数据库,就可知道来电者是否是熟客。本发明使拥有手机的熟客证明自己熟客身份时,可以不用携带磁卡、IC卡,省心省力。可广泛应用于门禁系统、宾馆客房门锁管理系统以及超市、酒店、宾馆、加油站等服务单位所使用的积分奖励系统,用来判断来客是否是熟客。
文档编号H04M11/00GK1913552SQ20051009187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3日
发明者颜立新 申请人:颜立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