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终端实现多用户接入的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762251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局域网终端实现多用户接入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局域网终端实现多用户接入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因其在无线化优势、可比拟有线的高速率接入,以及成本低廉的特点而深受市场的欢迎。目前,WLAN技术已开始取代有线广泛应用于家庭、校园、酒店、企业办公等场合,并开始作为一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广泛部署于公众热点,提供公众无线宽带数据接入服务。
目前,IEEE 802.11定义的WLAN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STA(Station,站点),是指包含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接口的终端设备,目前市场上许多手机都支持无线局域网接口,便携机也已内置无线局域网接口。对于一些不带无线局域网接口的设备,可以通过WLAN无线网卡的方式,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口。
AP(Access Point,接入点),其相当于移动网络的基站,其主要功能是使得STA能与其它的STA或有线网络的相关设备进行通信,例如多个STA接入到一个AP组成一个无线局域网进行通信,接入到不同的AP的STA组成一个局域网进行通信,以及STA与有线局域网的相关设备进行通信。关联到一个AP下的STA构成一个BSS(基本服务集)。
DS(Distribution System,分发系统),用于使不同的BSS之间、以及BSS与有线局域网之间能够组成一个大的局域网。其中portal是指提供DS与有线局域网之间MSDUs(MAC服务数据单元)转发的逻辑点。
在WLAN系统中,采用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设置标识)区分不同的无线局域网。当不同的BSS(用BSSID标识)通过DS组成一个大的局域网时,则它们拥有同样的SSID。
在WLAN中,当STA确定加入到WLAN中的BSS(基站子系统)时,STA与AP之间会进行一个鉴权过程。完成802.11鉴权过程后,就开始建立STA到AP的关联。首先,STA发送关联请求,关联请求中包含相关安全参数(如RSN IE)。AP回应关联响应,并为该关联分配一个关联ID(Association ID,关联标识)。对于802.11i RSN(Robust SecurityNetwork,鲁棒安全网络)来说,关联所定应的802.1X控制端口将是关闭的,直到完成802.1X密钥协商与安装才打开。
关联之后的接入认证过程对RSN来说就是802.1X/EAP接入认证过程。Wi-Fi Alliance推荐的UAM(Universal Access Method,通用的接入方法)是基于浏览器劫持的另一种接入认证方式,即系统强制STA连接到一个页面作为用户输入用户名及密码信息的窗口,该页面与后端的AS进行信息交互,目前UAM不支持802.11i。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图2所示,一个STA可能希望能同时发起与AS1和AS2的接入认证过程,并分别形成两路独立的业务流STA-TOE1和STA-TOE2,从一个服务提供商获得语音服务而从另一个服务提供商提供数据服务。同时,一个STA还希望能够外接多个其他类型的独立终端,共享该STA而获得WLAN接入服务。
然而,目前还无法满足STA的上述各种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局域网终端实现多用户接入的系统及方法,从而可以满足某一局域网终端支持同时接入多个用户的需求,有效提高了网络运营的灵活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局域网终端实现多用户接入的系统,包括虚拟STA服务模块分别设置于局域网终端和网络侧MAC层功能实体中,用于帮助MAC层将不同用户的业务流映射到不同的虚拟STA;一组虚拟STA由虚拟STA服务模块所创建,各个虚拟STA具有各自对应的临时MAC地址。不同虚拟STA可各自独立地根据其不同的接入策略与系统进行接入服务。
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在网络侧及局域网终端中分别为各个虚拟STA设置一个对应的状态机,所述的状态机用于记录该虚拟STA当前的状态为未鉴权未关联、鉴权未关联或已鉴权已关联。
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信息存储模块分别设置于局域网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中,用于保存虚拟STA与相应业务关联的上下文信息,包括虚拟STA与业务之间的绑定关系,以及接入策略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局域网终端仿真多个虚拟终端的方法,包括A、STA根据本端客户端业务的要求创建虚拟STA;B、为所述虚拟STA分配相应的临时MAC地址;C、所述虚拟STA基于各自的临时MAC地址与网络侧进行信息的交互。
所述的步骤A还包括为每个虚拟STA分配相应的虚拟STA标识信息,并根据业务要求建立每个虚拟STA接入系统时接入策略。
所述的步骤B包括
由局域网中的网络侧实体统一为各个虚拟STA分别分配相应的临时MAC地址。
所述的步骤B包括B1、局域网终端向网络侧发送临时MAC地址分配请求消息;B2、网络侧接收所述的请求消息,为其分配相应的临时MAC地址信息,并返回给局域网终端。
所述的步骤B1包括在所述的临时MAC地址分配请求消息中携带着需要分配临时MAC地址的虚拟STA的标识信息。
所述的步骤B2还包括当网络侧确定已经为局域网终端分配预定数量的临时MAC地址信息后,则不再为其分配新的临时MAC地址信息。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局域网终端及网络侧分别保存虚拟STA的标识信息与临时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信息。
所述的步骤C包括虚拟STA根据其接入策略所要求,利用所述的临时MAC地址与网络侧之间完成鉴权向网络侧发起鉴权过程,并在鉴权通过后基于所述的临时MAC地址及该虚拟STA的接入策略建立虚拟STA与网络侧关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用户接入方法,包括D、局域网终端仿真为多个虚拟终端,分别支持不同的接入策略;E、具有不同接入策略要求的业务流基于不同的虚拟终端进行通信。
所述步骤E包括具有不同接入策略要求的业务流直接使用虚拟终端的临时MAC地址进行通信。
所述步骤E包括E1、在MAC层之上的业务流使用原局域网终端的MAC地址请求MAC层进行数据传递;E2、局域网终端的MAC层及网络侧MAC层,在向对端传递数据时,将局域网终端的真实MAC地址替换为对应的虚拟STA的临时MAC地址,向对端传递数据;E3、局域网终端的MAC层及网络侧MAC层,在接收到对端基于虚拟终端临时MAC地址的数据时,将虚拟STA的临时MAC地址恢复为原局域网终端的真实MAC地址,向本端MAC层之上传递。
所述的步骤E包括所述MAC层可通过虚拟端口的方式和/或业务感知方式完成虚拟STA的临时MAC地址与原局域网终端的真实MAC地址的转换。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当一个STA希望同时发起与多个业务提供端的接入认证过程,并分别形成多路独立的业务流分别开展相应的业务时,例如,从一个服务提供商获得语音服务而从另一个服务提供商提供数据服务,可以建立多个虚拟STA分别代表客户端建立与相应业务提供端的关联,以保证业务的开展,因此,本发明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利用同一终端开展多业务的需求。
而且,本发明的实现还使得网络运营的灵活性大大提高,同时还使得局域网终端的功能更为丰富。


图1为WLAN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应用的WLAN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包含虚拟STA的WLAN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建立虚拟STA及其与AP关联的过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由STA向AP发送数据的过程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由AP向STA发送数据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局域网中局域网终端的多用户接入的实现机制,从而可以支持在一个物理STA上发起多个身份独立的接入认证流程,并能区分各自独立的业务流,即各自独立的开展业务,以满足局域网终端,即物理的STA同时支持多用户接入的特殊需求。
为对本发明有进一步的理解,首先对本发明提供的实现方案的基本思想进行描述。
根据802.11的工作原理,如果将AP想象成一台以太网交换机,则STA与AP之间的关联关系相当于一个虚拟端口,STA与AP之间的数据通信建立在关联之上。当采用了802.1X认证时,该虚拟断口直接映射为802.1X端口。
而且,当一个STA上要求同时进行多个身份认证时,在802.11的关联即虚拟端口上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区分,同时,不同的身份接入其对应的业务流对安全性的要求可能也不一样,因此,本发明需要允许对不同的业务流协商不同的加密密钥及加密算法,这就要求相应的加密模块不仅仅依靠STA的MAC地址进行加密处理,还需要进一步区分不同的业务流。
本发明所述的系统是在STA上设置相应的虚拟STA服务模块和一组虚拟STA,所述的虚拟STA服务模块可以使得同一个STA上对应不同身份系统(即虚拟STA)分配到一个临时的MAC地址(T-MAC-ADDR),这样,一个物理上的STA就相当于多个虚拟STA,即所述的虚拟STA服务模块可以创建多个虚拟STA,不同虚拟STA可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客户端或应用,每个虚拟STA可根据不同客户端或应用的接入策略需求如安全、QoS、网络互通等,分别与AP建立不同的关联,实现不同的接入策略。不同虚拟STA在空口进行不同业务流的传输时分别以对应的T-MAC-ADDR取代STA真实的MAC地址,从而实现不同业务的隔离。如图3所示,STA1上仿真为两个虚拟STAV-STA1(虚拟STA1)和V-STA2(虚拟STA2),成为基本服务集BSS独立的成员。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是通过在STA上建立多个Visual STA(虚拟STA)以实现同一物理STA支持以不同的身份独立开展相应的业务,支持各自独立的接入策略的实现。下面首先结合图4对虚拟STA的建立,以及客户端通过虚拟STA建立与AP之间的关联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步骤41当STA完成扫描及选定了接入的目标AP后,STA即可根据应用的需求创建相应的虚拟STA,最初创建时STA为每个虚拟STA指定一个用于标识该虚拟STA的实例号,作为该虚拟STA的标识信息;STA根据应用需求可一次创建多个虚拟STA实体,每个虚拟STA分别对应不同的接入策略要求,如安全要求、QoS要求、网络互通要求等,以控制各个虚拟STA各自独立的鉴权、关联等过程。系统可以限制同一个STA上虚拟STA的数量。
步骤42STA创建虚拟STA后,就需要为STA请求分配临时MAC地址。这时,STA向AP发送临时地址分配请求消息,其中携带了要求分配临时地址的相应的虚拟STA的实例号;所述虚拟STA的临时MAC地址由系统分配,以防止临时地址使用的冲突,所述的虚拟STA的标识信息与所述临时MAC地址一一对应。
步骤43AP收到STA的临时地址分配请求后,根据所请求的虚拟STA为该STA分配相应数量的临时MAC地址(T-MAC-ADDR),通过临时地址分配响应消息返回给STA;同时,在AP上针对每个临时MAC地址设置相应的状态变量并设置为初始状态1未鉴权、未关联,通过该状态可以确定各虚拟STA的当前状态状况;系统可设定每个STA可支持的虚拟STA的上限,AP分配的临时MAC地址的数量不能够超过系统设定的上限值。
步骤44当STA从系统中获得了相应的T-MAC-ADDR后,将该地址传递给其创建的虚拟STA。STA上相应的虚拟STA的状态机进入其初始状态未鉴权、未关联。
步骤45、步骤46、步骤47虚拟STA就可以与系统开始后续的鉴权过程、关联过程、接入认证及业务数据传送等;鉴权成功后虚拟STA的状态机为已鉴权、未关联状态;关联成功建立后,虚拟STA的状态机为已鉴权、已关联状态。
与其他普通的STA相比,虚拟STA与系统之间的MAC帧,根本区别是802.11MAC层与对端通信时,帧头对应STA MAC地址的部分用虚拟STA的临时MAC地址T-MAC-ADDR替代。
在图4所示的处理流程中,临时地址分配请求与临时地址分配响应可作为新的MAC层管理帧或由Action管理帧携带。
接前面的描述,再将对本发明中的各个Visual STA的具体工作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局域网终端实现多用户接入的系统包括虚拟STA服务模块,分别位于局域网终端设备和AP的MAC层,用于根据分配的各个临时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信息分别与网络侧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多用户接入服务。虚拟STA服务是局域网终端MAC层的一个功能,包括虚拟STA的创建以及不同客户端或业务映射到不同的虚拟STA服务。
提供虚拟STA服务的终端及网络侧MAC层实体,针对每个局域网终端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虚拟STA实例,系统可设定每个局域网终端上最大可允许的虚拟STA数。
在网络侧及局域网终端中各个虚拟STA设置一个对应的状态机,所述的状态机用于记录该虚拟STA当前的状态为未鉴权未关联、鉴权未关联或已鉴权已关联。
以图5为例,在图5中,基于一个物理STA之上运行有两个不同的客户端客户端#1和客户端#2。所述的客户端可以和STA在同一个设备或分置于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客户端拥有不同的用户身份,要求与不同的认证服务器进行认证,并与不同的对端(另一端#1和另一端#2)设备进行通信。
如图5所示,两客户端的处理过程分别包括(1)客户端#1与AS#1之间的身份认证过程、客户端#1与另一端#1之间的业务流基于802.11关联#1;(2)客户端#2与AS#2之间的身份认证过程、客户端#2与另一端#2之间的业务流基于802.11关联#2。
也就是说,同一STA可以与AP建立多个关联,具体为每个虚拟STA与AP建立一个关联。
如图5所示,针对同一STA的不同关联分别有不同的临时MAC地址T-MAC-ADDR。STA发送数据到AP时,MAC层TA(Transmitter Address,传送地址)为对应的T-MAC-ADDR。AP发送数据报文到STA时,MAC层RA(Receiver Address,接收地址)为对应的T-MAC-ADDR。由于在关联期间可以进行相关接入策略参数的协商如安全等,不同的关联同时也意味着不同的虚拟STA有各自独立的802.11MAC层的接入策略。
如图5所示,临时MAC地址T-MAC-ADDR的作用范围只在WLAN网络内,在WLAN网络内分配。MAC层之上的业务在请求MAC层服务时,可以直接基于虚拟STA临时MAC地址T-MAC-ADDR通信,也可以对T-MAC-ADDR不可知,直接基于局域网终端的原MAC地址通信。
当MAC层之上的业务对虚拟STA的临时MAC地址不可知时,所述MAC层可通过虚拟端口的方式和(或)业务感知方式提供虚拟STA服务。所述虚拟端口方式是指不同的客户端从不同的虚拟端口接入STA MAC层,STA MAC要完成不同虚拟端口到不同虚拟STA的映射(既选择相应的T-MAC-ADDR作为传送地址(TA))。来自不同客户端对应的另一端和AS的数据报文,从不同的虚拟端口接入AP,AP要完成不同虚拟端口到不同虚拟STA的映射(既选择相应的T-MAC-ADDR作为接收地址(RA))。所述业务感知方式是指MAC层要深入分析到所其所传递的数据包,如上层相应协议层信息,如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外部网关地址,VLAN TAG(虚拟LAN标签)等,虚拟STA所提供的服务与上述这些信息绑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虚拟STA与AP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对从虚拟STA向AP发送数据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步骤61局域网终端中的客户端发起数据请求,即STA侧MAC层用户发起MAC层服务原语MA-UNITDATA.request(数据请求);通常,所述的MA-UNITDATA.request原语包含了请求传送的数据及数据包发送SA(source address,源地址)和接收该数据报文的DA(destinationaddress,目的地址)。在802.11标准中,STA发送到AP的数据包其TA即为SA。
步骤62当采用了虚拟STA机制后,STA MAC层需要选择对应的T-MAC-ADDR取代原语中携带的SA作为空口MAC数据包的TA值;
步骤63将进行了地址替换处理后的数据报文发送给AP。
步骤64AP收到802.11数据报文后,将所述的T-MAC-ADDR替换为局域网终端实际的MAC地址;具体为AP将向上层传送MA-UNITDATA.indication(数据指示)原语,原语中SA将恢复为实际的STA MAC地址。
之后,再对由AP向虚拟STA发送数据的过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步骤71AP侧确定需要向局域网终端发送数据请求消息,则AP侧MAC层用户发起MAC层服务原语MA-UNITDATA.request。
通常,所述的MA-UNITDATA.request原语包含了请求传送的数据及数据包发送SA和接收该数据报文的DA。在802.11标准中,AP发送到STA的数据包其RA即为DA。
步骤72当采用了虚拟STA机制后,STA MAC层需要选择对应的T-MAC-ADDR取代原语中携带的DA作为空口MAC数据包的RA值;步骤73AP将进行了地址替换处理后的报文发送给STA。
步骤74STA收到802.11数据报文后,将所述的T-MAC-ADDR替换为局域网终端实际的MAC地址;具体为向上层传送MA-UNITDATA.indication原语,原语中DA将恢复为实际的STA MAC地址。
当一个STA仅对应一个虚拟STA时,STA或AP的MAC层只需要简单地进行一个STA实际MAC地址与T-MAC-ADDR的映射,对802.11MAC层服务原语接口不作改动,上述流程能正常工作。
下面介绍两种可能的实现上述地址转换的方法,以支持同一STA上多个虚拟STA的正常工作
一、虚拟端口方式即不同的业务从不同的虚拟端口接入,这时,可以在MAC服务原语接口上做些扩充以帮助802.11MAC能正确地转换实际MAC地址与虚拟STA的临时MAC地址T-MAC-ADDR,即原语直接包含了与虚拟STA对应的虚拟端口标识。虚拟端口标识号与相应的虚拟STA一一对应,或虚拟端口号的值就是对应虚拟STA的标识号或实例号。
为此,需要对802.11MAC服务原语修改如下(1)MA-UNITDATA.request(Source Address,/源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目的地址;Routing information,/路由信息;Data,/数据;Priority,/优先级;Service class,/服务级别;Visual-port/*为新增加的虚拟端口号*/)(2)MA-UNITDATA.indication(Source Address,Destination Address.
Routing information,Data,Reception status,Priority,Service class,Visual-port/*为新增加的虚拟端口号*/)3)MA-UNITDATA-STATUS.indication(Source Address,
Destination Address,Transmission status,Provided Priority,Provided Service class,Visual-port/*为新增加的虚拟端口号*/)二、业务感知方式这种方式对MAC层服务原语不作修改。MAC层要深入分析到所其所传递的数据包,如上层相应协议层信息,如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外部网关地址、VLAN TAG(虚拟LAN标签)等,虚拟STA所提供的服务与上述这些信息绑定。以下是两个例子(1)假定不同的虚拟STA需通过不同的网关与外部进行通信,在MAC层,虚拟STA直接通信的对象只能是网关。这样,对于由STA到AP的数据包,DA(目的地址)为对应网关的地址;对于从AP到STA的数据包,SA(源地址)为对应网关的地址。因此,通过在创建虚拟STA时,将网关的MAC地址与虚拟STA关联起来,802.11MAC层借助此关联信息就可完成STA真实MAC地址与对应的T-MAC-ADDR之间的转换;(2)假定不同的虚拟STA具有不同的VLAN TAG(虚拟局域网标识),即在创建虚拟STA时,分配不同的VLAN TAG。802.11MAC根据待传递的数据报文中的VLAN TAG,就可确定对应的虚拟STA,从而完成STA真实MAC地址与对应的T-MAC-ADDR之间的转换;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现,使得当一个STA希望同时发起与多个业务提供端的接入认证过程,并分别形成多路独立的业务流分别开展相应的业务时,例如,从一个服务提供商获得语音服务而从另一个服务提供商提供数据服务,可以建立多个虚拟STA分别代表客户端建立与相应业务提供端的关联,以保证业务的开展,因此,本发明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利用同一终端开展多业务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局域网终端实现多用户接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虚拟站点STA服务模块分别设置于局域网终端和网络侧MAC层功能实体中,用于帮助MAC层将不同用户的业务流映射到不同的虚拟STA;一组虚拟STA由虚拟STA服务模块所创建,各个虚拟STA具有各自对应的临时MAC地址。不同虚拟STA可各自独立地根据其不同的接入策略与系统进行接入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域网终端实现多用户接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在网络侧及局域网终端中分别为各个虚拟STA设置一个对应的状态机,所述的状态机用于记录该虚拟STA当前的状态为未鉴权未关联、鉴权未关联或已鉴权已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局域网终端实现多用户接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信息存储模块分别设置于局域网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中,用于保存虚拟STA与相应业务关联的上下文信息,包括虚拟STA与业务之间的绑定关系,以及接入策略信息。
4.一种局域网终端仿真多个虚拟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STA根据本端客户端业务的要求创建虚拟STA;B、为所述虚拟STA分配相应的临时MAC地址;C、所述虚拟STA基于各自的临时MAC地址与网络侧进行信息的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局域网终端住址多个虚拟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还包括为每个虚拟STA分配相应的虚拟STA标识信息,并根据业务要求建立每个虚拟STA接入系统时接入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局域网终端仿真多个虚拟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包括由局域网中的网络侧实体统一为各个虚拟STA分别分配相应的临时MAC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局域网终端仿真多个虚拟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包括B1、局域网终端向网络侧发送临时MAC地址分配请求消息;B2、网络侧接收所述的请求消息,为其分配相应的临时MAC地址信息,并返回给局域网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局域网终端仿真多个虚拟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1包括在所述的临时MAC地址分配请求消息中携带着需要分配临时MAC地址的虚拟STA的标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局域网终端仿真多个虚拟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2还包括当网络侧确定已经为局域网终端分配预定数量的临时MAC地址信息后,则不再为其分配新的临时MAC地址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局域网终端仿真多个虚拟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局域网终端及网络侧分别保存虚拟STA的标识信息与临时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任一项所述的局域网终端仿真多个虚拟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包括虚拟STA根据其接入策略所要求,利用所述的临时MAC地址与网络侧之间完成鉴权向网络侧发起鉴权过程,并在鉴权通过后基于所述的临时MAC地址及该虚拟STA的接入策略建立虚拟STA与网络侧关联。
12.一种多用户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D、局域网终端仿真为多个虚拟终端,分别支持不同的接入策略;E、具有不同接入策略要求的业务流基于不同的虚拟终端进行通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用户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包括具有不同接入策略要求的业务流直接使用虚拟终端的临时MAC地址进行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多用户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包括E1、在MAC层之上的业务流使用原局域网终端的MAC地址请求MAC层进行数据传递;E2、局域网终端的MAC层及网络侧MAC层,在向对端传递数据时,将局域网终端的真实MAC地址替换为对应的虚拟STA的临时MAC地址,向对端传递数据;E3、局域网终端的MAC层及网络侧MAC层,在接收到对端基于虚拟终端临时MAC地址的数据时,将虚拟STA的临时MAC地址恢复为原局域网终端的真实MAC地址,向本端MAC层之上传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多用户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包括所述MAC层可通过虚拟端口的方式和/或业务感知方式完成虚拟STA的临时MAC地址与原局域网终端的真实MAC地址的转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域网终端实现多用户接入的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主要包括首先,为局域网中的局域网终端创建至少一个虚拟STA,并为其分别分配对应的临时MAC(媒体接入控制)地址;之后,所述的虚拟STA分别基于所述的临时MAC地址实现相应的业务接入。这样,当一个STA希望同时发起与多个业务提供端的接入认证过程,并分别形成多路独立的业务流分别开展相应的业务时,可创建多个虚拟STA与系统建立关联,不同的业务流基于不同的虚拟STA进行通信,以保证业务的开展,因此,本发明可以很好地满足多用户同时利用同一局域网终端开展多业务的需求。
文档编号H04L12/28GK1863113SQ20051009305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5日
发明者姚忠辉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