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定位信息处理的方法

文档序号:762253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终端定位信息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业务,特别是一种跟无线通信网络结合,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引擎的移动终端定位信息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活动范围在日益增大,基于位置的业务也在逐渐被用户接受并普及。
互联网的出现,让基于浏览器的地图查询成为可能。该方案是通过C/S结构,用户通过本地电脑,对浏览器的进行放大、缩小等浏览、关键字查询等操作,服务器端在接受到指令后,将解析后的地图传送给用户端。本方案存在的缺点是无法知道用户本身的位置,用户只能对已知的目的地通过固定的终端查询。
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系统的出现,让定位成为可能。因此,通过GPS模块与本地地图的配合,可以进行车辆定位、导航等功能。但本方案的缺点是纯GPS终端体积大、成本高、无法在大众市场进行普及。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网络已可提供不同精度的定位功能,如小区标识(Cell-ID)定位,增强型观测时间差(E-OTD)定位,辅助全球定位系统(A-GPS)等。而无线通信的普及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普通用户通过携带的无线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即可以使用基于位置的相关业务,如定位、信息点查询、导航等功能。
在基于无线网络的实现方案中,目前可实现的途径有短信方式、彩信方式、WAP浏览方式等。
短信方式是指用户通过发送格式信息到服务代码,短信中心或短信服务商根据请求内容,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将结果通过文本方式发给用户。本方案存在的缺点是用户的业务感受不好,文字内容无法像地图一样能给用户直观感受。
彩信方式是指用户通过发送格式信息到服务代码,彩信中心或彩信服务商根据请求内容,结合用户的位置信息,将结果通过文本或图形方式发给用户。本方案存在的缺点是用户界面不够友好、专业,交互性差。
WAP方式是指用户通过访问相应的位置业务网站,浏览地图,查询相关信息。本方案的缺点是WAP浏览器并非针对位置业务开发,不支持矢量图形;使用步骤较为烦杂,用户体验不够友好。
手机上应用程序,典型的如Kjava应用,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开展手机定位业务。但是这种应用每当有新的终端和新的应用服务商接入时,需要重新填写应用,增加了位置应用开发的复杂程度。
在公开号为CN1434304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无线互联移动定位的方法。它通过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手机移动定位系统、无线通信、互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和手段,以电子地图为依托,以移动目标位置为基础,为所有基于位置的应用提供位置信息和地理信息的服务。该文献部分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不足。但是该种方案还存在用户安全性、用户隐私、运营商管理、定位方式和通信方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存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管理各种手机GIS类发起的位置服务即发起定位请求,使得用户基于位置的应用获得业务感受好、直观、交互性好并且更加安全可靠的综合性服务以及使得用户能够获得本地或他人位置信息查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定位信息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1手机地图服务端通过移动网络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起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本地位置信息的定位请求;步骤12手机地图服务端对定位请求进行服务订购鉴权;步骤13服务订购鉴权通过后,手机地图服务端转发定位请求到SP服务器,服务提供商(SP)服务器响应定位请求,将定位信息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服务订购鉴权未通过,结束。
实现上述方法的手机地图服务设备是由核心接入模块、鉴权模块和定购模块相互连接构成;核心接入模块用于将第一移动终端定位请求转发至鉴权模块;鉴权模块用于对定位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进行鉴权,并将鉴权结果通知定购模块;定购模块用于对定位请求进行定购确认或去除所述的定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定位信息处理的方法,具体如下步骤21手机地图服务端接收通过移动网络第一移动终端发起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第二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的定位请求;步骤22手机地图服务端对定位请求进行服务订购鉴权;步骤23服务订购鉴权未通过,则结束;服务订购鉴权通过后,手机地图服务端读取并分析第二移动终端的隐私设置信息,所述隐私设置信息为第二移动终端允许定位的状态值,则执行步骤24,否则,结束;步骤24手机地图服务端转发所述定位请求到SP服务器,SP服务器响应定位请求,将定位信息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
实现上述方法的手机地图服务设备是由核心接入模块、隐私信息分析模块、鉴权模块和定购模块相互连接构成;核心接入模块用于将第一移动终端发起第一移动终端获取第二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的定位请求转发至鉴权模块;鉴权模块对定位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进行鉴权;并将鉴权结果通知隐私信息分析模块;隐私信息分析模块读取并分析第二移动终端的隐私设置信息,并根据隐私设置信息控制定购模块的定位操作;定购模块在隐私信息分析模块控制下对定位请求进行定购确认或去除所述的定购。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可解决用户的安全性、用户隐私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移动运营商能更好的管理手机GIS类的应用发起的位置业务,在定位服务平台(LSP)保证了各种接入方式的一致性,很好的保证终端用户的隐私;用户不仅能够查询终端本身或终端提供的静态位置信息服务同时也能够获得其他移动终端的动态位置信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手机地图服务端的一个实施例的体系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手机地图服务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体系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用户对本地发起定位请求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用户对本地发起定位请求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对第二终端用户发起定位请求的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用户信息确认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对第二终端用户发起定位请求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发明中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为手机地图服务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受到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发起的对第一移动终端本地查询的定位请求(也称手机GIS应用);在此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首先发起定位请求至WAP网关,由WAP网关转发定位请求至手机地图服务端;或者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直接发起定位请求至手机地图服务端。手机地图服务端接受到定位请求后,先对用户进行服务定购关系鉴权,对用户的IP地址进行校验,如果是从WAP网关过来的,提取定位请求HTTP协议包中的用户移动终端号码(MSISDN)进行服务定购关系鉴权;或者判断判断直接发起的定位请求中第一移动终端的IP地址是否为可信任的IP地址,如果是可信任的,提取定位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服务定购关系鉴权;如果手机地图服务端对用户的服务定购关系鉴权通过后,将用户的定为请求转发至SP服务器,由SP服务器对用户的定位请求进行响应。如果用户发起的定位请求为计次业务的时候,SP服务器响应用户发起的定位请求后,将响应信息先发送至手机地图服务端,由手机地图服务端传至用户;如果用户发起的请求为包月或包天,则SP服务器直接和用户进行交互。
在本发明中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为手机地图服务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受到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发起的对第二移动终端的定位请求;在此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首先发起定位请求至WAP网关,由WAP网关转发定位请求至手机地图服务端;或者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直接发起定位请求至手机地图服务端。手机地图服务端接受到定位请求后,先对用户进行服务定购关系鉴权,对用户的IP地址进行校验,如果是从WAP网关过来的,提取定位请求HTTP协议包中的用户MSISDN进行服务定购关系鉴权;或者判断判断直接发起的定位请求中第一移动终端的IP地址是否为可信任的IP地址,如果是可信任的,提取定位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服务定购关系鉴权;如果手机地图服务端对用户的服务定购关系鉴权通过后,手机地图服务端发起读取分析隐私信息设置请求至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如果用户隐私设置信息是允许状态则,手机地图服务端将定位第二移动终端的定位请求发至相应的SP服务器,由SP服务器对用户的定位请求进行响应。如果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发起的定位请求为计次业务的时候,SP服务器响应用户发起的定位请求后,将响应信息先发送至手机地图服务端,由手机地图服务端传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如果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发起的请求为包月或包天,则SP服务器直接和第一移动终端用户进行交互。
参见图1在实现上述第一种方案的手机地图服务端设备由核心接入模块、鉴权模块和定购模块相互连接构成;核心接入模块用于将第一移动终端定位请求转发至鉴权模块;鉴权模块用于对定位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进行鉴权,并将鉴权结果通知定购模块;定购模块用于对定位请求进行定购确认或去除所述的定购。
手机地图服务端是在定位平台上扩展的支持手机GIS应用接入的模块,架设在终端用户和SP之间用于负责接入发起的接入、鉴权、定位、计费请求;结合图1本发明手机地图服务端体系架构图详细说明手机地图服务端模块包括负责接入手机GIS的应用发起的定位鉴权请求和订购服务请求并将请求转发到相应的模块做处理的核心接入模块,对于按次的业务,核心接入模块还必须将定位请求转发给SP服务器,SP服务器必须对请求立即做出应答。负责主叫用户的鉴权,包括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的接口,获取用户的状态信息,如停机欠费信息的鉴权模块;用于负责在定位成功并且成功将结果推送给手机GIS应用,记录呼叫细节记录(CDR)话单的计费模块,由BOSS系统来收集和处理CDR话单;负责实现服务的订购/去订购,以及将订购关系通过Ld接口同步给SP服务器并实现业务的免费试用功能的订购模块。
手机地图服务端是定位业务的流程控制执行中心,具体过程如下步骤101终端用户发起手机GIS应用;步骤102核心接入模块对GIS手机发起的接入鉴权、定位、订购服务请求转发到相应模块进行相应处理包括如下;步骤1021鉴权模块对主叫用户进行鉴权,与BOSS系统接口,获取用户的状态信息,如停机欠费信息;步骤1022定购模块在鉴权模块对主叫用户鉴权成功后,负责实现服务的订购/去订购,以及将订购关系通过Ld接口同步给SP服务器,实现业务功能;步骤103计费模块在定位成功并且成功将结果推送给手机GIS应用后,记录CDR话单;由BOSS系统来收集和处理CDR话单;
以上各步骤实现了用户的接入、鉴权、订购、计费各个流程,通过Ld接口实现了将订购关系同步给SP服务器,实现了用户手机GIS应用与SP服务器的直接交互;通过LE接口实现SP服务器与LSp的交互,接口采用XML格式。
参见图2在实现上述方法的手机地图服务端设备由核心接入模块、隐私信息分析模块、鉴权模块和定购模块相互连接构成;核心接入模块用于将第一移动终端发起第一移动终端获取第二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的定位请求转发至鉴权模块;鉴权模块对定位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进行鉴权;并将鉴权结果通知隐私信息分析模块;隐私信息分析模块读取并分析第二移动终端的隐私设置信息,并根据隐私设置信息控制定购模块的定位操作;定购模块在隐私信息分析模块控制下对定位请求进行定购确认或去除所述的定购。
在该图中与上述第一种体系架构不同在于,在该手机地图服务端系统架构中增加了一个隐私信息分析模块,其用于对第二移动终端的隐私信息设置进行分析及获取隐私信息状态。该手机地图服务端的功能与上述手机地图服务端相似;手机地图服务端是定位业务的流程控制执行中心,具体过程如下步骤201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发起手机GIS应用即定位请求;步骤202核心接入模块对GIS手机发起的接入鉴权、定位、订购服务请求转发到相应模块进行相应处理包括如下;步骤2021鉴权模块对主叫用户进行鉴权,与BOSS系统接口,获取用户的状态信息,如停机欠费信息;步骤2022隐私信息分析模块在鉴权模块对主叫用户鉴权成功后,负责检测第二终端用户的隐私信息设置,从第二移动终端的所属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获得用户的隐私信息设置;步骤2023定购模块在隐私信息分析模块获得第二移动终端隐私信息设置允许状态后,负责实现服务的订购/去订购,以及将订购关系通过Ld接口同步给SP服务器,实现业务功能;
步骤203计费模块在定位成功并且成功将结果推送给手机GIS应用后,记录CDR话单;由BOSS系统来收集和处理CDR话单。
手机地图服务端订购关系分为正式的订购关系和免费试用的订购关系。对于可以免费试用的服务,用户可以选择先免费试用一天,这个时候手机地图服务端产生一个免费试用的临时的订购关系;用户也可以选择直接订购,这是时候生成的是正式的订购关系。但对于任意业务,用户只有一次免费试用的机会,免费试用时间到期后处理方法为免费试用结束时,手机地图服务端自动删除免费试用的订购关系,并提醒用户正式订购服务,用户正式订购后,再产生正式的订购关系。
用户在免费试用期间可以随时正式订购服务,手机地图服务端自动将免费试用的订购关系转为正式的订购关系。为防止用户重复试用,免费试用结束后,就不能再允许免费试用。用户不能再见到该业务的免费试用申请界面,并且系统也将拒绝该用户对同一业务的再次免费试用请求。
服务定购/去订购的具体流程如下步骤301手机GIS应用发起服务订购/去订购的请求到WAP网关;步骤302WAP网关更改HTTP请求包里的头信息,加上主叫用户的MSISDN;步骤303发送更改过了的请求到手机地图服务端平台;步骤304手机地图服务端首先进行IP校验,判断请求是不是从WAP网关来的,否则,一律拒绝;然后手机地图服务端提取HTTP头信息中主叫MSISDN,结合请求中其他参数,进行服务订购/去订购处理。
步骤305通过LD接口将订购关系同步给SP服务器;步骤306服务订购/去订购响应。
或者用户手机GIS应用发起服务订购/去订购的请求到手机地图服务端,手机地图服务端进行IP校验是不是可信任的IP地址;如否,则结束;如是,提取HTTP头信息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结合请求中其他参数,进行服务订购/去订购处理。
实施例1基于上述方案,对于按次计费的业务,手机地图服务端平台必须根据定位结果有没有正确推送到手机GIS应用来确定应不应该对该用户扣费。因此,对按次计费的业务的,要求手机GIS的应用的定位请求也必须首先发送到手机地图服务端平台,结果推送也从手机地图服务端走,推送到手机GIS应用,这样,手机地图服务端平台才能判断是否应该计费。鉴于手机GIS的鉴权和定位请求都发到手机地图服务端,即手机地图服务端收到移动终端用户发送的获取本地位置信息的定位请求后,要先进行定购关系鉴权。参见图3具体流程如下步骤501按次计费的业务,手机GIS应用发起定为请求到手机地图服务端,请求包首先经过WAP网关;步骤502WAP网关更改HTTP请求包里的头信息,加上主叫用户的MSISDN;步骤503更该过的定位请求发到手机地图服务端平台;步骤504手机地图服务端首先进行IP校验,判断请求是不是从WAP网关来的,否则,一律拒绝;然后手机地图服务端提取HTTP头信息中主叫MSISDN,结合请求中其他参数,进行服务订购关系鉴权。如果鉴权失败,直接跳到步骤509,返回包含此服务资费信息的鉴权失败结果给手机GIS应用;如果鉴权通过,执行步骤505;步骤505手机地图服务端转发定位请求到SP服务器,SP服务器应当立即响应该请求。如果根据应用逻辑和结果缓冲中的数据等情况SP服务器可以立即返回被查用户的位置信息,返回的结果码为200,执行步骤8。如果SP服务器不能立即得到位置信息,返回信息的结果码为603,在XML body中提示手机GIS应用何时查询结果,并通过Le接口请求位置信息;步骤506手机GIS收到指令,等待后再次提交位置请求信息给SP服务器;SP服务器执行判断步骤505,判断发回何种响应;步骤507SP通过Le接口从定位服务平台得到位置信息,此流程为标准的定位流程;SP服务器得到请求后放到缓冲池中,等待用户的下次位置请求,执行步骤505;步骤508手机地图服务端收到从SP服务器处得到的位置信息,检查XMLheader中结果码是否为200,做计费标志,然后将信息拓传给手机GIS应用,定位流程结束;步骤509手机地图服务端返回定购关系鉴权失败的结果给手机GIS,并包含资费信息,手机GIS将询问用户是否订购,如果用户确认订购,则进行步骤510,否则流程结束;步骤510进行服务定购。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用户的服务订购鉴权也可以是通过判断用户的IP地址是否为可信任地址,具体步骤为手机GIS应用发起定位请求,请求包不经过WAP网关,定位请求直接至手机地图服务端;手机地图服务端首先进行IP校验,判断请求是不是从可信任的IP来的,否则一律拒绝;然后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提取所述HTTP头信息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结合请求中其他参数,进行服务订购鉴权。
实施例2基于上述方案,对于包月(包天)类的业务,手机GIS应用每次在线使用的时候都必首先在手机地图服务端平台进行服务鉴权,鉴权通过以后,才能通过LE发起定位请求。手机GIS应用一旦定购服务并且鉴权通过后,具体的定位流程就不会从手机地图服务端走,还是按照原有的定位流程走,SP服务器通过LE发送定位请求,发起具体定位流程。结果推送也是由SP服务器负责推送,和手机地图服务端无关。手机地图服务端收到移动终端用户发送的获取本地位置信息的定位请求后,参见图4具体的使用流程如下步骤601手机GIS应用第一次在线的时候发起定位鉴权请求,首先到WAP网关;步骤602WAP网关更改HTTP请求包里的头信息,加上主叫用户的MSISDN;
步骤603发送更改过的鉴权请求到手机地图服务端平台;步骤604手机地图服务端首先进行IP校验,判断请求是不是从WAP网关来的,否则,一律拒绝;然后手机地图服务端提取HTTP头信息中主叫MSISDN,结合请求中其他参数,进行服务订购鉴权;步骤605返回鉴权结果,如果定购关系存在且正确,跳过步骤6,7,执行步骤608,开始定位流程;如果用户没有定购业务,则鉴权结果中需包含此服务的资费信息,询问用户是否要定购该业务;步骤606如果用户确认同意订购该业务,则进行步骤7业务定购流程;否则流程结束,不执行服务鉴权流程和定位流程;步骤607进行服务定购;步骤608一旦服务定购鉴权成功或订购成功,手机GIS应用直接和SP服务器交互,SP服务器通过LE接口发起定位请求到定位平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用户的服务订购鉴权也可以是通过判断用户的IP地址是否为可信任地址,具体步骤为手机GIS应用发起定为请求,请求包首先不经过WAP网关,定位请求直接至手机地图服务端;手机地图服务端首先进行IP校验,判断请求是不是从可信任的IP来的,否则一律拒绝;然后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提取所述HTTP头信息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结合请求中其他参数,进行服务订购鉴权。
实施例3本发明手机地图业务可提供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发起定位请求查询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使用户可以方便获得他人的位置信息,用户可以有隐私信息的设置,如灰黑白名单策略或者拒绝和完全公开的策略,对方请求他的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查询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即为定位他人业务,可以通过手机端的应用程序提供的界面,来进行用户的隐私信息设置,隐私信息可为
1、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灰名单策略,如“要我同意”,具体是当主叫用户查询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的时候,必须经过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确认后方能查询,即为灰名单策略。此项也是系统缺省的隐私设置,也就是说,除第二移动终端用户之外的所有手机用户,缺省是在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灰名单中,必须经得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确认后方能查询。
2、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白名单策略,如“挚爱亲朋”,在此名单中的用户,查询第二移动终端用户位置时不用经过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确认。此名单可以通过手机GIS应用隐私界面来设置,也可以在确认主叫位置查询时,通过回复特殊短信来将主叫加入白名单。
3、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黑名单策略“为我保密”在此名单的用户,无法查询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
4、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完全公开策略,如果第二移动终端用户选择了“完全公开”,则所有用户都可以查询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而无需经过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确认。
5、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拒绝策略,“拒绝查询”如果第二移动终端用户选择了“拒绝查询”,则所有用户都不能查询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
为了防止欺诈,手机地图服务端会对这部分隐私的请求做IP鉴权,从WAP网关过来的请求才被认为是合法的或者是不是从可信任的IP来的,其它的一律拒绝。设置隐私的用户的MSISDN也必须从HTTP头中取得(WAP网关会将用户真实MSISDN加在HTTP头中),以HTTP头中的MSISDN为准。
如果第二移动终端用户设置了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灰名单策略“要我同意”,并且主叫用户不在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黑白名单中,则主叫定位第二移动终端用户时,系统发送一条确认短消息给第二移动终端用户,要求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确认查询请求。第二移动终端用户返回“Y”,则表示同意主叫的此次查询请求;返回“N”,则表示拒绝主叫得此次查询;如果第二移动终端用户返回“GK+手机号码”,则表示用户同意此次查询,并且把回复短信中的手机号码加到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挚爱亲朋”的名单中。参见图5确认信息具体流程如下步骤7301第一移动终端向手机地图服务端发起定位请求;步骤7302手机地图服务端根据第二移动终端的隐私策略设置判断需要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确认,发送定位确认信息给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内容为“找我找他手机号码(XXXXXX)望获知您当前位置,回复Y授权本次查询;回复N拒绝本次查询;回复GK手机号码(xxxxxx)权其长期随时查询”;步骤7303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回复确认短信;如果回复否,则手机地图服务端返回定位失败结束流程;如果回复是,则执行步骤7305;如果回复GK+手机号码,则执行步骤7304;步骤7304第二移动终端用户把手机号码添加到第二移动终端用户“挚爱亲朋”名单中,并且通知第一移动终端用户添加成功信息。
步骤7305手机地图服务端对第一移动终端发起的位置信息查询进行定位;参见图6该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发起查询第二移动终端位置信息业务为包月业务的具体实现流程如下步骤801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向手机地图服务端发起定位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请求;步骤802WAP网关更改HTTP请求包里的头信息,加上主叫用户的MSISDN;步骤803发送更改过的鉴权请求到手机地图服务端平台;步骤804手机地图服务端首先进行IP校验,判断请求是不是从WAP网关来的,如果不是,则结束;如果是,执行步骤805;步骤805手机地图服务端提取HTTP头信息中主叫MSISDN,结合请求中其他参数,进行服务订购鉴权;如果定购关系存在且正确,跳过步骤806,807,执行步骤808,开始定位流程;如果用户没有定购业务,执行步骤806;步骤806如果用户确认同意订购该业务,则进行步骤807业务定购流程;否,则流程结束;步骤807进行服务定购;步骤808服务订购鉴权成功或定购成功后,手机地图服务端根据第二移动终端的隐私策略设置判断其允许状态如隐私信息设置是允许查询状态,则执行步骤809;如隐私信息设置是不允许查询,则结束流程;步骤809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发起第二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的定位请求直接和SP服务器交互,SP服务器通过LE接口发起定位请求到定位平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用户的服务订购鉴权也可以是通过判断用户的IP地址是否为可信任地址,具体步骤为手机GIS应用发起定位请求,请求包不经过WAP网关,定位请求直接至手机地图服务端;手机地图服务端首先进行IP校验,判断请求是不是从可信任的IP来的,否则一律拒绝;然后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提取所述HTTP头信息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结合请求中其他参数,进行服务订购鉴权。
基于上述实现方式,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发起查询第二移动终端位置信息业务为计次业务时,只有步骤809不同,此处步骤809包括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发起第二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的定位请求通过手机地图服务端和SP服务器交互,SP服务器通过LE接口发起定位请求到定位平台。
当定位请求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在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灰名单策略中时,定位平台需要向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发送询问短信,请用户确认是否同意此次位置查询,及是否同意将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加到自己的白名单中。定位平台如果在5分钟内没有得到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同意短信,将视为该次定位请求被拒绝。从手机GIS发送位置请求,到得到结果之间,可能有大约5分钟的延时,这对于手机GIS应用来说等待过长,必将引起用户连接中断。
为简化业务逻辑判断,可以对包月和计次方式的延时现象采取一样的处理机制。由于手机地图服务端只是对通过订购关系鉴权的定位请求采取拓传的方式给SP服务器,并且针对计次的业务,计费点为在定位结果被成功返回给手机GIS应用。SP服务器有多种方式解决延时问题,建议SP服务器采用下列的方式解决。
此方案中,SP服务器在收到手机GIS应用的定位请求后,必须立即做出应答,应答的消息头的结果码是603,应答规定某种方式(由SP服务器自己在消息体中规定),例如,10秒后,手机GIS应用再发起一个获取结果的请求,如果已经获得定位结果,SP服务器再将结果返回给手机GIS应用;如果此时,还没有定位结果,则立即返回一个上面开始所述的应答。
对于包月和按次的业务,都按照相同的异步流程走,不同的是,按次业务的时候,请求和应答都必须经过手机地图服务端拓传,为了防止SP服务器过长时间不响应,手机地图服务端对请求有一个超时时间设置,一旦超过这个时间,手机地图服务端认为请求超时,立即回应一个603的超时应答给手机GIS应用,此消息没有消息体;SP服务器在超时之后再发送的应答,将被手机地图服务端系统丢弃。这个超时时间可根据移动的要求和系统的负载来设定,定为5秒钟。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定位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步骤11手机地图服务端通过移动网络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起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本地位置信息的定位请求;步骤12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对所述定位请求进行服务订购鉴权;步骤13所述服务订购鉴权通过后,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转发所述定位请求到SP服务器,SP服务器响应所述的定位请求,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所述服务订购鉴权未通过,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包括步骤1201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进行所述第一移动终端IP校验,判断请求是否来自所述WAP网关,不是,则结束;是,则执行步骤1202;步骤1202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提取所述定位请求HTTP头信息中主叫MSISDN,进行服务订购鉴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包括步骤1211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进行所述第一移动终端IP校验,判断请求是否来自可信任的IP地址,不是,则结束;是,则执行步骤302;步骤1212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提取所述定位请求HTTP头信息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服务订购鉴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SP服务器响应所述的定位请求为如果所述定位请求为计次业务请求,则所述SP服务器将获得的所述定位请求的位置信息传送至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先对所述定位请求先进行计费,然后将所述位置信息传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SP服务器响应所述的定位请求为如果所述定位请求为非计次业务请求,则所述SP服务器直接将获得的所述定位请求的位置信息传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6.一种移动终端定位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步骤21手机地图服务端接收通过移动网络第一移动终端发起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第二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的定位请求;步骤22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对所述定位请求进行服务订购鉴权;步骤23所述服务订购鉴权未通过,则结束;所述服务订购鉴权通过后,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读取并分析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隐私设置信息,如果所述隐私设置信息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允许定位的状态值,则执行步骤24,否则,结束;步骤24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转发所述定位请求到SP服务器,SP服务器响应所述的定位请求,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包括步骤2201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进行所述第一移动终端IP校验,判断请求是否来自所述WAP网关,不是,则结束;是,则执行步骤202;步骤2202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提取所述定位请求HTTP头信息中主叫MSISDN,进行服务订购鉴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包括步骤2211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进行所述第一移动终端IP校验,判断请求是否来自可信任的IP地址,不是,则结束;是,则执行步骤2212;步骤2212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提取所述定位请求HTTP头信息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服务订购鉴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4中所述SP服务器响应所述的定位请求为如果所述定位请求为计次业务请求,则所述SP服务器将获得的所述定位请求的位置信息传送至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所述手机地图服务端先对所述定位请求先进行计费,然后将所述位置信息传递给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4中所述SP服务器响应所述的定位请求为如果所述定位请求为非计次业务请求,则所述SP服务器直接将获得的所述定位请求的位置信息传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11.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5所述任一方法的手机地图服务设备,由核心接入模块、鉴权模块和定购模块相互连接构成;所述核心接入模块用于将第一移动终端定位请求转发至鉴权模块;所述鉴权模块用于对所述定位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进行鉴权,所述核心接入模块并将鉴权结果通知定购模块;所述定购模块用于对所述定位请求进行定购确认或去除所述的定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购模块与SP服务器连接,用于将订购关系同步给所述SP服务器;且当所述核心接入模块对所述的定位请求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控制所述定购模块在所述定位请求通过鉴权后将所述的定位请求发送至SP服务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计费系统和/或数据业务管理系统连接,用于从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的计费系统和/或数据业务管理系统获取用于鉴权的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状态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计费模块,所述计费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计费系统连接,用于所述计费系统从所述计费模块收集计费数据。
15.一种实现权利要求6-10所述任一方法的手机地图服务设备,由核心接入模块、隐私信息分析模块、鉴权模块和定购模块相互连接构成;所述核心接入模块用于将第一移动终端发起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第二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的定位请求转发至鉴权模块;所述鉴权模块对所述定位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进行鉴权,所述核心接入模块并将鉴权结果通知隐私信息分析模块;所述隐私信息分析模块读取并分析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隐私设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隐私设置信息控制定购模块的定位操作;所述定购模块在所述隐私信息分析模块控制下对所述定位请求进行定购确认或去除所述的定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购模块与SP服务器连接,用于将订购关系同步给所述SP服务器;且当所述核心接入模块对所述的定位请求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控制所述定购模块在所述定位请求通过鉴权后将所述的定位请求发送至SP服务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计费系统和/或数据业务管理系统连接,用于从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的计费系统和/或数据业务管理系统获取用于鉴权的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状态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计费模块,所述计费模块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计费系统连接,用于所述计费系统从所述计费模块收集计费数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定位信息处理的方法,执行以下步骤手机地图服务端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起获取本地位置信息或第二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的定位请求;通过鉴权和/或分析第二移动终端的隐私设置信息,手机地图服务端转发定位请求到SP服务器,SP服务器将定位信息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本发明也提供实现上述方法的设备由核心接入模块连接鉴权模块进行鉴权,将结果通知定购模块;或者该设备由核心接入模块连接鉴权模块,鉴权后将结果通知隐私信息分析模块;隐私信息分析模块分析隐私设置信息后控制定购模块的定位操作。本发明保证了终端用户的隐私,用户不仅能查询终端本身位置信息同时也能获得其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文档编号H04W12/06GK1917700SQ20051009310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9日
发明者唐剑峰, 彭华, 于蓉蓉, 邹德斌 申请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