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带移动通信系统和发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435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频带移动通信系统和发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具体涉及在可同时使用不仅是分配给各经营者专用的频带,而且是按照登录制被准许使用的频带、无需许可而能使用的频带等多个不同频带的通信系统中,进行跟随用户要求QoS和各频带的变动特性差异的参数设定和发送调度的多频带通信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的应用领域不仅扩展到远程通信用的传输介质,而且扩展到从数cm起的近距离的无电缆连接手段。目前,Bluetooth(蓝牙)和无线LAN等的灵活性、应用性优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得到实用,在不远的将来,也能预想在所有设备内装入无线通信功能。
并且,随着通信系统的多样化,正在从基于GSM、IMT-2000等的世界标准的单一系统转移到与目的对应的多个系统混合的适材适所型系统。对应于异种系统间的通信环境,软件无线机(所谓的“智能无线机”)的开发也在进行。所谓软件无线电是指通过软件重写对1台无线机(硬件)进行功能变更,并可与各种无线方式对应的技术。该技术由于可实现与不同网络系统的自适应连接,因而可充分响应面向应用的通信。
这种技术革新中的最大障碍之一是频带不足。当前严重的频带不足,一个原因在于基于许可制的频带管理体制。现行的频带管理办法通过独占地分配电波来限制通信经营者。各经营者必须仅使用所分配的频带来应对通信量的变动。
为了打破这种状况,提出了使无线频带由多个用户共享的“开放频谱”的概念、以及频带共享、重组。
作为一例,提出了以下方法,即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把第1频带分配给第1无线通信系统,把第2频带分配给第2无线通信系统,使上述频率范围内未进行分配的频带在这些系统间共享(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并且,提出了以下方法,即在使用不同的频带以本来不同的方式进行通信的双模式通信中,在使用共同的调制方式的同时,适当地进行参数控制,根据环境分别使用电波资源,以在室外使用没有电波法限制的2.4GHz频带,在室内使用5.2GHz频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以下技术是公知的,即在以单一频带采用自适应调制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关于传输能力不同的终端间的调度,为了防止由于终端增加所引起的时隙缺乏,优先把时隙分配给传输能力高的终端,提高整体的吞吐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日本特表平11-51226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0150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8647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用分配给各系统专用的频带和在这些系统间共用的非占有频带的2种频带,提高整体的频率利用效率。
在专利文献2中,在根据环境,将有使用限制的频带和没有限制的频带(供无需许可的服务用所确保的频带)分开使用,并且设定与使用频带对应的参数,避免硬件增大。
无论哪种方法都使用了多个不同频带的并用、共享的概念,然而可使用的频带的选择项是固定的,对考虑用户要求的QoS和公平性来自适应地分配最佳频带的手段未作考虑。
并且,无论哪种方法都完全没有提及在跟随多个频带间的特性差异(传播损失、可利用的带宽等)的同时,根据用户要求QoS使发送参数最优化的办法、或者在多个用户间使发送调度最优化的办法。
专利文献3由于全面涉及在单一频带中考虑了终端能力的资源分配方法,因而与在可利用多个不同频带的情况下,在考虑该频带间的特性差异的同时,根据要求QoS来实现系统的最大效率化的方法没有关系。
今后,改善电波政策,除了采用容许独占使用特定频带的许可制以外,还有可能采用准许满足某种程度的基准的运营商注册的注册制。并且,也预想了无需许可而能使用的频带的进一步开放。站在这种观点上,有必要考虑确立在电视台、移动电话服务等不同行业的广播经营者、通信经营者之间使系统共存的办法,减少干扰,以及有效分配频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从所有频带中自适应地分配当前时刻的可用频带,从而适当地利用多个不同频带,而且跟随用户要求QoS和各频带的变动特性的差异,控制最佳信号处理参数的移动通信系统。
并且,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适当利用多个不同频带,并在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两者进行最佳用户调度的移动通信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提供了一种适当利用多个不同频带的发送机。该发送机具有(a)频带分配部,其从任意用户都可利用的多个频带中选择和分配与相关用户的要求QoS对应的频带;(b)发送参数确定部,其根据前述所分配的频带,确定发送处理所需的发送参数;以及(c)多用户调度控制部,其针对多个用户,考虑分配给前述各用户的频带,确定发送调度。
作为频带分配的一例,频带分配部在没有满足用户要求QoS的频带的情况下,针对1个用户,在多个不同频带内分配频带。在此情况下,发送参数确定部根据所分配的多个频带的间隔控制发送参数。
例如,在所分配的多个频带的间隔比预定间隔宽的情况下,控制最适于各频带的发送参数,在前述频带的间隔比预定间隔窄的情况下,一并控制发送参数。
并且,在针对1个用户,在多个不同频带内分配频带的情况下,多用户调度控制部根据所分配的多个频带的间隔,进行多个用户的发送调度。
通过使用这种发送机,可跟随用户要求QoS和多个频带各自的变动特性的差异,进行最佳参数确定和多用户调度。
在本发明的第2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利用多个不同频带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移动站和基站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可进行上述多个不同频带的分配控制的发送机。
通过把上述发送机配备在移动站和基站中的至少一方内,可大幅提高系统整体的频率利用效率。
由于可同时利用多个频带,因而频率利用效率提高。
可以根据用户要求QoS和自适应分配的频带的变动特性,实现信号处理参数的有效控制。
而且,可实现时间和频带的双方向的多用户调度。


图1是用于对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频带利用技术进行说明的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机的功能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频带选择/分配例的图。
图4是用于对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频带分配的最佳参数设定和多用户调度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表示在进行多频带复用时的与利用频带的间隔对应的交织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进行多频带复用时的与利用频带的间隔对应的调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在把多频带复用应用于自适应编码/调制时的与利用频带的间隔对应的自适应编码、自适应调制以及自适应发送功率控制的图。
图8是表示在进行多频带复用时的与利用频带的间隔对应的多用户调度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用于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频带利用技术进行说明的图。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频带”的情况意味着一定范围的频率段,例如包含准许各经营者独占使用的专用频带、被准许基于注册而使用的注册制频带、无需许可的无需许可频带等。这里,“频带”要与对所提供的频带进行细分而得到的信道区别开。
在图1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频率利用效率。假定各个单独的频带或者电波(1)~(4)被独占地分配给已有的系统。在此情况下,未独占的频带、以及虽被独占但从利用效率方面考虑还有余量的部分等应该可用于新的系统。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完全地使用这种可用频带(5),把频带分配给新系统,以使频带利用效率最大。
在此情况下,当然也会发生使现有系统和新系统在相同频带内共存的情况。这种共存不仅包含不同行业的系统在相同频带内共存的情况,而且包含相同经营者提供的不同代的系统(例如第2代系统和第3代系统)共存的情况。反之,也会发生某一系统在针对各用户或各通信内容而不同的多个频带内使用的情况。
因此,需要不仅从当前空的频带中分配最佳频带,而且根据用户要求QoS和所分配的各频带的变动特性差异,高效地进行信号处理。以下对这种高效的频带分配控制进行说明。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频带分配功能的发送机100的概略结构图。发送机100可以装入用户终端内,也可以设定在基站内。只要配备在用户终端和基站中的至少一方的发送侧,就能进行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频带的高效分配控制。
发送机100包含相互连接的发送装置102和控制装置105。发送装置102具有与应用执行装置101连接的基带信号处理部103,以及与基带信号处理部103连接的多频带RF(射频)部104。在发送机100被装入用户终端内的情况下,当该用户终端与服务器或对方终端进行通信时,应用执行装置101进行发送请求。应用执行装置101对于各个终端执行各种应用,把数字化后的发送数据输入到发送装置102的基带信号处理部103中。另一方面,在发送机100被设定在基站内的情况下,服务器或用户终端的应用执行装置101执行后的数据经由网络被输入到基站的发送装置102的基带信号处理部103中。
基带信号处理部103根据控制装置105的控制,在针对各用户进行信号发送用的频带和时间设定(多用户调度)之前,使用根据所分配的频带而选择的合适的编码率、交织尺寸、调制方式、发送功率等的参数,进行纠错编码、交织、调制、以及发送功率控制。关于这种发送参数的优化、以及多个频带内的多用户调度的详情,在后面描述。使用所选择的参数根据输入数据所生成的基带信号被提供给多频带RF部104。多频带RF部104把所输入的基带信号变换成多个频带的RF,使用所变换的RF进行信号收发。
控制装置105具有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06,电波环境认知部107,用户要求QoS判定部108,发送参数确定部111,电波瞬时变动测量部109,以及多用户调度控制部110。控制装置105还具有分别与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06连接的电波利用DB112和用户DB113。用户DB113还与多用户调度控制部110连接。发送参数确定部111的输出与发送装置102的基带信号处理部103的输入连接。用户要求QoS判定部108把来自应用执行装置10的输出作为输入。
控制装置105的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06选择和分配最适于各用户的频带、带宽以及发送功率。在此情况下,如后所述,可按上下链路分配不同频带,也可针对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分配不同频带。
电波环境认知部107检测各用户可利用的频率的当前状态。例如,进行以下的至少一项的检测,即可利用的频带及其带宽,其它系统的参数,自系统的干扰功率和来自其它系统的干扰功率,传播损失以及遮蔽(shadowing)等。
用户要求QoS判定部108根据从应用执行装置101所输入的QoS信息,判定各应用所需的平均传输速度、延迟(平均延迟、最大延迟、抖动等)、帧错误率、发送功率、最大传输速度、最低保证传输速度等中的至少一项。
电波瞬时变动测量部109在所利用的信道中,测量由期望波和干扰波的频率、时间方向的衰落等引起的瞬时变动。
多用户调度控制部110与发送装置102的基带信号处理部103连接,针对多个用户的各方,控制与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两者相关的用户调度。
发送参数确定部111确定在把用户数据变换成发送序列的基带信号处理中使用的参数。在本实施方式中,确定编码率、交织尺寸、调制方式、发送功率控制方式等。
电波利用DB112存储有频带的类别信息。具体地说,存储有以下的类别信息,即分配给各经营者专用的频带(以下称为“专用频带”),多个进行了注册的经营者可使用的频带(以下称为“注册制频带”),以及只要满足法定的条件谁都可自由使用的频带(以下称为“无需许可频带”)。作为无需许可频带的例子,具有例如2.4GHz频带的ISM(IndustryScience and Medical工业科学医疗)频带。电波利用DB112还存储有在使用注册制频带和无需许可频带方面的制约,例如与发送功率有关的使用限制等的信息。
电波利用DB112还不停地更新和存储在哪个地域哪个时间段可使用哪个频带的信息。
用户DB113存储用户类别、各频带的使用优先级信息、使用方案、用户终端的传输能力、发送功率的限制、信号处理能力、可用RF等的用户信息。
下面,对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06的频带分配动作进行说明。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06从电波利用DB112和用户DB113中读出必要信息,选择可用频率的候选。然后,参照电波环境认知部107和用户要求QoS判定部108的信息对候选进行缩减,确定最适于各用户的频带和带宽以及必要的平均发送功率。通过这种候选的选择和缩减,可在考虑用户要求QoS的同时,在地域上和时间上不与其它通信经营者发生干扰的情况下分配频带,从而可实现可用频率资源的共享。
更具体地说,首先,从图3(a)所示的全部频带中,根据电波利用DB112和用户DB113的信息,选择在该地域该时间、在用户终端能力内可用频带的候选。例如,在分配给广播经营者的频带中具有在深夜、清晨等的特定时间不使用的频带。并且,具有在某个地域使用而在其它地域不使用的信道。而且,还具有分配给防灾无线等重要度高的系统而通常几乎不使用的频带。通过适当利用这种频带和空信道,应该能实现系统整体的频率利用效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在泛在(ubiquitous)通信中用户具有的移动站是多种多样的,各个移动站具有的性能/能力大不相同。处理能力高的移动站可进行宽带宽的无线区间的信号处理,发送功率也会增大。并且,可同时使用各种RF。反之,像传感器那样小型且处理能力低的移动站,由于信号处理能力也低,因而不能处理宽带宽的信号,可发送的功率也小。由于也有无线电路的制约,因而可使用的RF也受到限定。
因此,根据电波的空闲状况和用户终端的能力,如图3(b)所示,对于用户终端,选择该时间和该场所的可用频带的候选。在图3(b)的例子中,选择300MHz频带、800MHz频带、2GHz频带、2.4GHz频带以及5GHz频带作为候选。
而且,如图3(c)所示,根据当前时刻的电波环境、以及用户要求的QoS,从候选中进行缩减,确定最佳的频带、带宽以及发送功率。例如,由于注册制频带和无需许可频带存在因预料不到的干扰而使通信环境劣化的可能性,因而把这些频带分配给尽力而为(best effort)的应用和使用优先级低的用户、以及低价的使用方案的用户。把专用频带优先分配给正在使用音频/视频等的实时应用的用户、使用优先级高的用户、使用费用高的使用方案的用户等。
可以把不同频带和带宽分配给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也可以针对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各方选择不同的频带和带宽。在访问服务器时等、下行链路的通信量数倍大的情况下,通过把非对称的带宽分配给上下链路,可高效地收容非对称的通信量。
并且,由于存在移动站的可用发送功率小的情况,因而也存在以下情况,即通过把传播损失小的低频带分配给上行链路,在把可使用区域保持较宽的状态下,抑制移动站的消耗功率。
而且,针对要求低延迟传输的控制信号,选择可获得充分减小误差率所需要的信噪比的低频带,对于尽管容许某种程度延迟然而要求高速传输速度的数据信号,确保使用高频带处的宽带。对于使用高频带的数据发送,通过使用重发控制来容许延迟发生,达到高的传输速度。
在图3(c)的例子中,300MHz频带中的200kHz被分配给上下行控制信号,800MHz频带中的1MHz被分配给上行数据信号,2GHz频带中的10MHz和5GHz频带中的40MHz被分配给下行数据信号。
在没有满足用户所需带宽的频带的情况下,也可以把多个可用频带内的频带分配给1个用户。
这样,在满足用户要求QoS(传输速度、延迟、误差率等)、以及终端能力、通信环境的同时,使系统整体的频率利用效率最大化。
下面,参照图4对多频带中的基带信号处理中的最佳参数选择和多用户调度进行说明。
图4是用于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发送参数优化和多用户调度进行说明的图。以往,进行使用单一频带的自适应编码、调制、多用户调度等,然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进行多频带的利用以及特定的频带共享的情况下,有必要除了用户要求QoS以外,还跟随各频带的变动特性差异,进行多频带对应的最佳参数设定和多用户调度。
控制装置105的发送参数确定部111接受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06所选择的使用频带、带宽、以及发送功率的信息。发送参数确定部111根据所接受的使用频带、带宽、以及发送功率的信息,确定把用户数据变换成发送序列的基带信号处理部103所使用的参数。在图4的例子中,发送参数确定部111确定在纠错编码处理中使用的编码率、在交织中使用的交织尺寸、在调制处理中使用的调制参数(多值数、扩频率、副载波数等)、在发送功率控制处理中使用的发送功率等,提供给基带信号处理部103。
在使用多个频带(多频带)的情况下,由于最佳编码、交织、调制、以及功率控制方式因使用的频带和带宽而不同,因而确定最适于各方的方式。也可采用根据通信路径的状态自适应地改变编码和调制多值数的自适应调制编码。而且,如图3(c)所示,在进行对多个频带的信号进行复用的多频带复用的情况下,根据多个使用频带的间隔,改变利用方式。例如,在频带隔开的情况下,由于各自特性不同,因而使用不同的调制方式,然而在频带接近的情况下,可使用相同的参数(调制多值数、扩频率、副载波数等),一并进行调制,实现处理的效率化和控制信号的削减。同样情况也适用于交织和自适应编码、接入方式。
图5是进行多频带复用时的交织控制的流程图。在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06针对1位用户或者一个应用的执行分配了多个频带的情况下(多频带复用),发送参数确定部111判断所分配的频带的间隔是否比与交织处理相关的预定间隔Fth1宽(S101)。在使用频带的间隔比预定间隔Fth1窄的情况下(在S101为“否”),由于各频带的衰落变动的相关度高,因而为了随机化而增大交织尺寸(变深),实现误差减少(S102)。反之,当使用频带的间隔隔开时(在S101为“是”),由于各个频带的相关度低,因而即使一并使交织变浅,比特误差的随机化也有效果,因此把交织尺寸设定为较小来减少处理延迟(S103)。
图6是进行多频带复用时的调制方式设定的流程图。在进行多频带复用的情况下,发送参数确定部111判断所分配的频带的间隔是否比与调制相关的预定间隔Fth2宽(S201)。在使用频带的间隔比预定间隔Fth2窄的情况下(在S201为“否”),例如使用OFDM等一并进行调制,减少在未使用频带内产生的干扰功率(S202)。当使用频带的间隔隔开大于等于预定间隔Fth2时(在S201为“是”),独立地选择最适于各个频带的调制方式(S203)。
图7是表示把多频带的分配控制应用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示例图。在进行多频带复用时进行自适应编码、自适应调制、以及发送功率控制的情况下,基带信号处理部103如图7(a)所示,针对所输入的信息(用户数据等)进行自适应编码、自适应交织、以及自适应调制,发送功率控制也自适应地进行。自适应调制采用适于所分配的频带(例如RF1和RF2)的各方的方式进行,进行与各方对应的发送功率控制。
发送参数确定部111根据传输路径的状态,使调制信号/编码的组合针对所分配的各频带和各带宽瞬时最优化。当多频带复用时,如图7(b)所示,可构成为根据使用频带的间隔,选择进行一并控制或单独控制。
图7(b)是在进行多频带复用的情况下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的流程图。发送参数确定部111判断所分配的频带间隔是否比与自适应编码/调制相关的预定间隔Fth3宽(S301)。在使用频带的间隔比预定间隔Fth3窄的情况下(在S301为“否”),视为一个频带,一并进行自适应编码、自适应调制、以及发送功率控制,实现处理的效率化(S302)。当使用频带的间隔隔开大于等于预定间隔Fth3时(在S301为“是”),针对各频带独立地进行自适应编码、自适应调制、以及发送功率控制(S303)。
除了上述调制方式、交织、以及自适应编码/调制以外,在多频带复用时,可根据使用频带的间隔,进行接入方式和干扰的控制。由于当频带和带宽不同时,最佳接入方式也不同,因而可根据所使用的频带和带宽选择最佳的接入方式,使得在宽带信号的情况下,作为一例使用基于OFDM的TDMA或FDMA,在中等程度的带宽的情况下使用CDMA,以及在窄带宽的情况下,使用单载波的TDMA或FDMA。关于发送功率控制,在频带间的相关度高的情况下一并进行控制,在低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控制。
为了在多频带复用中实现干扰减少,发送参数确定部111选择与使用频带的干扰特性对应的方式。例如,由于对于经营者专用的频带,在同一经营者内发生干扰,因而经营者可以进行控制,然而对于注册制的频带,由于发生其它经营者的干扰,因而为了实现与其它经营者的共享,采用尽可能地减少所施加的干扰、并且增强对所受到的干扰的抵抗能力,即具有干扰消除功能的系统结构。对于无需许可频带,由于任意用户都可使用,因而根据干扰电波来确定所使用的参数是困难的。因此,在多频带复用时,进行消除对这种未知信号的干扰的参数设定。
回到图4,多用户调度控制部110根据来自电波瞬时变动测量部109和用户要求QoS判定部108的信息、以及来自接收侧的控制信息,进行多用户调度。多用户调度控制部111接受由电波瞬时变动测量部109所检测的使用信道的期望波和干扰波的瞬时变动,并从用户要求QoS判定部108接受平均传输速度、延迟(平均延迟、最大延迟、抖动等)、帧错误率、发送功率等。而且,从用户DB113中读出各用户的优先级、终端传输能力等。
接收功率因衰落而在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的两个方向上变动,然而该变动因各用户位置而不同。因此,通过优先选择通信路径状态良好的用户进行发送,可提高系统整体的效率。然而,由于用户要求的QoS不同,因而需要与要求QoS对应的调度。例如,在所要求的传输速度不同的情况下,有必要按照该传输速度比分配分组发送。如果是使用实时应用的用户,则通过优先发送重发分组,来减少延迟。并且,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用户间的公平性。例如,进行调度,使得只有位于基站附近的用户才优先使用。
在多个频带内进行多用户调度的情况下,根据频带间隔改变调度算法,也能实现处理的效率化。例如,在使用频带的间隔宽的情况下,由于频带间的相关度大,因而针对各频带进行多用户调度,在窄的情况下,由于频带间的相关度小,因而把这些多个频带集中地视为一个频带,进行多用户调度。
图8是表示在进行多频带复用时的多用户调度处理的流程图。多用户调度控制部110判断使用频带的间隔是否比与调度相关的预定间隔Fth4宽(S401)。在频带间隔比预定间隔Fth4窄的情况下(在S401为“否”),视为单一频带,进行多用户调度(S402)。该例是把多个频带内的频带分配给1位用户的情况下的控制等。在比预定间隔Fth4宽的情况下(在S401为“是”),把在某个时间内分配给一位用户的频带限制为一个来进行调度。
通过上述使用最佳参数的基带信号处理和多用户调度,在作为系统整体的情况下,频率利用效率实现最大化。
多频带RF部104使用所分配的频带,把基带处理后的信号变换成RF信号,根据发送调度进行数据发送。例如,在图4的例子中,在例如4位用户分别执行应用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5从与场所、时间、用户终端能力对应的可用频带中,考虑执行应用所需要的QoS,选择最适于各应用(各用户)的频带。根据所选择的多个频带的变动特性,在控制部105设定最佳参数,在基带信号处理部103中针对各用户进行基带处理。在多个频带间,在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上对基带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发送调度,以确保用户QoS和公平性,然后提供给多频带RF部104。在图4的例子中,在执行各应用时,分别分配频带RF1、RF2、RF3、RF4。另外,在图4中,为了示出各自单独地进行分配,为方便起见,附有RF1~RF4的符号,其中的几个有时是同一频带,也有时会是同一频带中的不同信道。
多频带RF部104使用所分配的频带进行数据发送。因此,多频带RF部104有必要具有可使用由基带信号处理部103所指示的频带的RF设备。在此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切换针对各个RF所准备的多个设备,也可以构成为像软件无线机那样,使用单一硬件通过软件的变更实现多频带传输。
通过进行考虑了这种要求QoS和由频带差异引起的变动特性的参数设定和多用户调度,可在多个不同频带的分配后,进行灵活且高效的发送处理,在看作系统整体的情况下,频率利用效率实现最大化。
并且,可在满足用户要求的QoS的同时,使系统整体的频率利用效率最大化,并可在把可使用区域保持较宽的状态下,把移动站的消耗功率抑制得较小。因此,可实现无论哪个区域都能使用的移动站。
根据本发明的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可应用于在多个通信系统中利用通信可用频带的移动通信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发送机,具有频率分配部,其被配置为从用户当前可用的多个分离的频带中选择并分配满足用户QoS的频带;发送参数确定部,其被配置为根据所分配的频带,确定信号发送所需的发送参数;以及多用户调度控制部,其被配置为考虑分配给多个用户的频带,确定这多个用户的发送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分配部在没有满足用户QoS的单个频带的情况下,向1个用户分配两个或更多个频带;并且所述发送参数确定部根据所分配的频带之间的间隔,确定发送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参数确定部在所分配的频带之间的间隔大于预定间隔时,针对各个分配频带独立地调节最佳发送参数,在所分配的频带之间的间隔小于该预定间隔时,统一地调节最佳发送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参数包含交织尺寸;所述发送参数确定部在所分配的频带之间的间隔大于预定间隔时,把交织尺寸设定为较小,在该间隔小于所述预定间隔时,把交织尺寸设定为较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分配部在没有满足用户QoS的单个频带的情况下,向用户分配两个或更多个分离的频带;所述多用户调度控制部根据所分配的频带之间的间隔,确定多个用户的发送调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信号处理部,其被配置为根据所确定的发送参数和发送调度,进行用户数据处理和发送调度,输出处理后的数据;以及多频带射频部,其被配置为把所述处理后的数据转换成适合于所分配的频带的射频信号,按照发送调度发送该射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部进行自适应编码和调制;当所述频率分配部向用户分配了多个分离的频带时,所述发送参数确定部在所分配的频带之间的间隔大于预定间隔的情况下,针对各个分配频带独立地设定自适应编码和调制参数,在所分配的频带之间的间隔小于该预定间隔的情况下,针对这些分配频带统一地设定自适应编码和调制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频带射频部具有与可用的多个分离的频带相对应的射频设备,根据所述频率分配部所分配的频带切换这些射频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频带射频部具有一个射频设备,通过重写软件而在从多个分离的频带中选择出来的分配频带中进行信号发送。
10.一种多频带移动通信系统,其包括移动站和基站,其中有多个分离的频带可用于通信,移动站和基站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可进行所述多个分离频带的分配的发送机,所述发送机具有频率分配部,其被配置为从用户当前可用的多个分离的频带中选择并分配满足用户QoS的频带;发送参数确定部,其被配置为根据所分配的频带,确定信号发送所需的发送参数;以及多用户调度控制部,其被配置为考虑分配给多个用户的频带,确定这多个用户的发送调度。
全文摘要
多频带移动通信系统和发送机。在可分配多个频带的通信系统中,进行跟随要求QoS和各频带的变动特性差异的最佳参数设定和多用户调度。发送机具有频带分配部,其从对任意用户可利用的多个频带中选择和分配与用户要求QoS对应的频带;发送参数决定部,其根据所分配的频带,决定发送处理所需要的发送参数;以及多用户调度控制部,其针对多个用户,考虑分配给前述各用户的频带,决定发送调度。
文档编号H04J4/00GK1753343SQ20051010497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2日
发明者的场直人, 白壁将成, 杉山隆利, 吉野仁 申请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