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即时通信的网络电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480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即时通信的网络电话的制作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电话机及其实现方法,尤其是涉及利用宽带网络和即时通信软件进行通讯的网络电话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络与传统电话网络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之势,而目前众多基于Internet的免费即时通信(IM)软件的广泛使用,使人们相互之间远距离的交流逐渐有摆脱传统电话之势。目前大多数的即时通信软件都能实现从PC到PC进行语音和视频通信的功能,有些甚至还能够实现从PC到传统电话或从传统电话到PC的语音交流的功能。与传统的电话相比,利用互联网进行远距离通信有着无与伦比的价格优势在PC之间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除了要支付上网费用以外不需支付任何额外的费用,而目前利用宽带上网大都采用包月的方式,使上网费用降到最低;即使是从PC到传统电话之间的通话,利用网络通讯也只需支付本地通话费而不需支付昂贵的长途话费。
但是目前利用互联网通过即时通信软件进行语音交流也存在着自身的缺点利用即时通信软件进行语音或视频通信必须通过电脑才能进行,如果要呼叫的对方电脑没有开机则通话不能进行;而让普通的家用电脑一天24小时都开机是不可能的;使用即时通信软件进行语音通信一般都使用电脑的耳机和麦克风进行通话,通话效果不理想而且不符合人们打电话的习惯。由于以上的缺点使得目前基于即时通信软件的语音和视频通信更多被定位于娱乐方面而非传统电话的替代品出现。

发明内容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既可兼容传统电话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语音、视频和文字交流的网络电话和相应网络电话的实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即时通信的网络电话机,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单元、以太网模块、音频处理模块、PSTN模块、LCD显示模块、扩展存储接口、键盘、摄像头、电源接口等模块组成。其中微处理器采用兼容ARM系列的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存储单元分为FlashROM和RAM二部分,分别用来存储程序文件和程序运行时的临时文件;以太网模块用来连接局域网或ADSLMODEN,遵守IEEE 802国际标准,支持10/100M的传输速率;PSTN模块用来处理传统电话的拨号与接听,其功能与传统电话相同。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上述网络电话的实现方法,其实现的方法如下1、拨打传统电话时,利用上述网络电话软件控制PSTN模块进行拨打电话,其原理与普通电话相同;2、拨打网络电话时,利用目前一些即时通信软件(如Skype、Google Talk等)提供的接口程序和相应的通讯协议,将即时通信(IM)软件的功能集成在上述网络电话中,使上述网络电话拥有语音、视频和文字通信的功能。
3、通过网络电话拨普通电话时,利用IM服务商提供的PcToPhone功能,通过IM的语音网关实现由网络电话与普通电话通话的功能;4、当有电话拨入时,如果是传统电话,系统控制软件将信号交由PSTN模块处理;如果是网络电话,系统将信号交给相关的软件处理。
在上述的实现方法中,当用户要拨打传统电话时,用户只需在上述网络电话机上按一下切换按钮然后输入对方的电话号码即可;当用户使用网络电话时,用户首先应先到即时通信软件服务商处申请一个帐号,然后将帐号和密码输入上述的网络电话机中存储起来,以后只要上述网络电话机一开机,系统将用此帐号和密码自动登录即时通信服务器,这样用户就可以24小时在线,轻松实现与IM用户进行语音、视频甚至文字的交流。当用户需要进行文字交流时,上述的网络电话机还集成有类似手机的拼音、笔划等输入法,方便用户在有限的键盘上进行文字录入;如果用户需要从网络电话拨号到普通电话时,上述的网络电话机通过即时通信软件接口与IM服务器相连,利用IM服务商提供的语音网关将电话转移到PSTN网络中实现与普通电话机通话的目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1、本发明既拥有拨打网络电话的功能又拥有拨打传统电话的功能;2、由于使用现有的即时通信软件接口,利用软件实现VOIP功能,大大降低网络电话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
3、不需使用PC即可与PC用户进行语音视频聊天。
4、可实现网络电话对网络电话、网络电话对电脑、网络电话对传统电话和传统电话对传统电话之间进行通信。
5、用户使用网络电话通话的通话费用几乎为零。
6、不但可以实现通话的功能还拥有接收电子邮件、查看天气等其他功能。
7、便于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换。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网络电话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网络电话实施例工作流程示意3是本发明的网络电话机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基于即时通信的网络电话原理框图,本发明由微处理器1、存储单元2、以太网模块3、音频处理模块4、PSTN模块5、LCD模块6、键盘7、摄像头电路8和电源等电路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1使用Intel Xscale系列处理器;存储单元2由FLASH ROM9、SDRAM10和扩展存储接口11组成,其中FLASHROM9用来存储系统文件和用户配置文件;SDRAM10相当于个人电脑的内存,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和控制软件的交换文件;扩展存储接口11是为了方便用户存储电话录音数据或实现其它功能而提供的标准接口,根据具体的需要接口可以是USB接口也可以是微型硬盘接口或其它接口;以太网模块3使用通用的10/100M全双工网卡,用来连接局域网或直接与ADSL Moden相连接。音频处理模块4相当于经过专门优化的声卡,用来实现对语音信号实时的、数字化的编码和解码;PSTN模块5用来处理普通电话信号,受系统控制软件的控制并提供RJ11接口与电话线相连。LCD模块6使用5英寸液晶显示屏,用来显示视频图像和其它信息。键盘7由12个操作键(0-9,*,#)和多个功能键组成,用来实现对网络电话的控制。摄像头电路8由摄像头和相关电路组成,用来实现可视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电话使用Microsoft Windows CE作为其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软件中通讯协议使用Jabber/XMPP和SIP等协议,以实现兼容不同即时通信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功能包括1、网络设置设置网络电话的IP地址、网关、DNS等参数,支持DHCP和PPPOE拨号;
2、通信设置设置网络电话使用的通信协议和即时通信帐号、密码等信息,以便话机能自动登录IM服务器;3、话机设置设置话机使用的语言、查看通话记录、呼叫转移等功能;4、视频设置设置视频的图像参数;5、电子邮件设置设置电子邮件的相关信息,以便能接收电子邮件;6、电话簿存储用户常用的电话号码;7、常用功能提供实时天气查询、日程安排、闹钟等常用的功能;8、拨打、接听电话拨打、接听网络电话和普通电话;本发明实施例工作流程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1、拨打电话(1)拨打普通电话时先按一下切换按钮,系统将切换到普通通话模式,然后拨打对方的电话号码,系统将控制PSTN模块6与传统电话网络连接,通过电话局的交换网络与对方的电话连接,实现普通电话通话的目的;(2)拨打网络电话时先在屏幕中选中要呼叫的对方,然后按通话按钮,系统将自动与相应的IM服务器相连接,然后由IM服务器协商完成通话双方的连接。由于采用相应即时通信软件的接口,所以本网络电话能实现大部分即时通信软件的功能;(3)当网络电话拨普通电话时,由IM服务商提供的PcToPhone功能,利用IM服务器的语音网关实现由网络电话与普通电话通话的目的;2、接听电话当有来电时,系统将显示来电方式(网络/普通)和来电号码,并驱动音频处理模块4发出振铃信号,如果无人接听,系统根据用户的设置启动留言和录音。如果有人接听,已方拿起话筒或按通话键即可进行通话。
3、发送短消息根据IM提供的功能,本网络电话还具有发送文字信息的功能,要发送短消息时先应选中发送的对象,然后在文字输入栏中输入要发送的内容,由于网络电话中没有提供类似PC键盘的输入工具,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手机上常用的拼音和笔划输入法,方便用户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即时通信的网络电话,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单元、以太网模块、音频处理模块、PSTN处理模块、LCD显示模块、摄像头电路和电源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网络电话的软件集成有即时通信的功能,利用即时通信服务商提供的接口和相应的通信协议使上述网络电话能登录到即时通信服务器中去,利用即时通信服务器实现与网络电话、PC和普通电话间相互通信的目的;同时上述网络电话还提供普通电话接口,能拨打和接听传统的电话,与普通电话兼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电话控制软件集成有即时通信软件的功能,利用即时通信接口和通迅协议能登录到目前大部分的即时通信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电话根据即时通信服务器提供的服务能实现与网络电话、PC和传统电话之间语音、视频和文字的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电话微处理器采用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电话提供PSTN模块与传统电话兼容,能拨打和接听传统电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电话内置摄像头和液晶显示模块,能实现视频通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既可兼容传统电话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语音、视频和文字交流的网络电话,其特征是所述网络电话上集成即时通信软件的功能,利用即时通信服务商提供的接口和相应的通讯协议,将即时通信软件的一些功能集成到网络电话中,通过即时通信接口使上述网络电话实现与PC、网络电话和普通电话相互通信的目的;同时上述网络电话还提供普通电话接口,能拨打和接听传统的电话,与普通电话兼容。
文档编号H04M7/00GK1747498SQ200510106629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2日
发明者黄文涛, 黄丽曼 申请人:黄文涛, 黄丽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