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703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板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通过驱动器使板振动而从板发射出声音的结构的平板扬声器。
背景技术
这种平板扬声器例如使用于手机和携带信息终端机(PDA)、个人电脑等设备上,一般将覆盖液晶显示元件等显示元件的显示面而配置在设备表面的透明板(平板)作为振动板使用。
图1A~1C及图2表示作为上述平板扬声器的现有结构的一例,公开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4-104327号公报(2004年4月2日发行,以下成为文献1)中的结构。图1A~1C表示将驱动器安装于板上的状态,图2表示将安装有驱动器的板组装到手机中的状态的概要。
驱动器10在本例中,如图1A~1C所示,形成将长度不同的两张压电振动板11、12相互平行地保持在支架13上的结构。各压电振动板11、12省略详细图示,具有如下的层积结构,即,分别夹着电极而配置构成板状的一对压电体,进而在这些压电体的外侧分别配置有电极,即所谓的双压电晶片。在压电体上使用例如PZT(钛锆氧化铅)等陶瓷。
支架13具有夹持压电振动板11、12的两个缝隙13a,压电振动板11、12插入到这些缝隙13a中,接合固定。其长度方向中央分别保持在支架13上。设置支架13的、在压电振动板11、12层积方向一端侧上形成宽幅的基部13b,该基部13b的与压电振动板11、12的板面平行的端面(底面)成为向面板的安装面。
驱动器10如图1A所示,沿板21的一边配置,其支架13的基部13b粘附安装在板21上。板21例如由聚碳酸脂和丙烯等透明树脂板构成。
安装有驱动器10的板21如图2所示,在手机的壳体22上固定保持其周边部并配置在手机表面。此时,在板21的周边部与壳体22之间,遍及整个一周夹入垫圈23,经由该垫圈23将板21保持在壳体22上。图2中,附图标记24表示配线基板,25表示用于将驱动器10与印制电路配线基板24连接的引线。另外,图中没有图示,在印制电路配线基板24上,作为显示元件安装有例如液晶显示元件。
在形成上述结构的平板扬声器中,若向驱动器10输入声音信号,则压电振动板11、12振动,该振动通过支架13作为波向板21传递,从板21整体发射出声音。另外,通过夹入到板21与壳体22之间的垫圈23能够减轻传递到壳体22的振动,另外,也能够增大板21的振动量。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平板扬声器中,作为振动板使用的板的材质、形状以及厚度等对音响特性影响大,根据板规格的不同而决定音响特性的大部分。但是,组装入壳体中的板在形状、尺寸等方面受到限制,另外,也限制了板原有的功能,因此,不能仅由音响特性来决定其规格,进而,由仅将驱动器粘附在板上的结构来看,现在平板扬声器的现状是调整音响特性的方法也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扬声器,其能够调整影响特性,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谋求音质的提高。
本发明的平板扬声器,构成由驱动器使板振动而放射出声音的结构,板通过垫圈将其周边部保持在壳体上,其中,位于配置有驱动器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位置上的垫圈的硬度比位于其他位置上的垫圈的硬度大。
本发明的平板扬声器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构成配置有硬度加大了的垫圈的一侧靠近固定端的状态,即,成为被作为固定端的状态而使板易振动,因此,能够特别地谋求低频的灵敏度提高及低频的失真减轻,在这一点上能够谋求音质的提高。


图1A是表示在平板扬声器中将驱动器安装在板上的状态的平面图;图1B是图1A的右侧面图;图1C是图1A的正面图;图2是表示组装入壳体中的现有的平板扬声器的剖面图;图3A是表示组装入壳体中的本发明的平板扬声器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B是图3A所示的平板扬声器的平面图;图4是模式地表示图3A的板的振动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使硬度大的垫圈的配置区域增大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图6A是将图3A、3B所示的本发明的平板扬声器与现有的平板扬声器的音响特性(灵敏度)进行比较表示的曲线图;图6B是将图3A、3B所示的本发明的平板扬声器与现有的平板扬声器的音响特性(全高次谐波失真率)进行比较表示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3A、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平板扬声器的一实施例,图3A表示组装到手机等的设备中的状态的概要,图3B表示在板上安装有驱动器及垫圈的状态。另外,与图1A~1C以及图2相对应的部分使用同一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该实施例中,配置在板21的周边部并介于板21和壳体22之间的垫圈不像以往那样使用一种单一的垫圈,而是使用硬度不同的两种垫圈31、32。
板21如图3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构成矩形,沿其一边将驱动器10粘附配置在板21上。在与配置有驱动器10一侧相反侧的位置上,即在板21的配置有驱动器10的一边相对的另一边上,配置硬度加大了(硬的)的垫圈31,在其他位置上配置硬度比垫圈31低(软)的垫圈32。
夹入到板21与壳体22之间的垫圈31、32如图3B所示粘附于板21的周边部,将粘附有该垫圈31、32以及驱动器10的板21组装到壳体22中,垫圈31、32粘附在壳体22上,板21粘附在壳体22上。另外,垫圈31、32向板21粘附以及这些垫圈31、32向壳体22粘附时使用例如双面粘接带。
根据形成上述结构的平板扬声器,形成板21的配置有硬度加大了的垫圈31的一侧靠近固定端的状态,即形成看作固定端的状态,板21容易振动。图4模式地表示这样的支承状态的板21的振动状态。
另外,硬度不同的垫圈31、32在本实施例中都由聚氨酯泡沫体构成,通过改变其材料密度而形成,具有大约两倍的硬度差。
图5是表示不像图3B所示那样将硬度大的垫圈31仅配置在矩形板21的一边,而是使其配置区域增大的例子,也可以为了调整板21的振动模式,如该实施例这样将硬度大的垫圈31配置成コ形。但是,硬度大的垫圈31的配置区域在得到板21的良好的振动状态的基础上,形成为整体的一半以下或一半。
图6A、6B将如图3A、3B所示配置有硬度不同的两种垫圈31、32的平板扬声器(实施例)与使用一种垫圈的现有的平板扬声器(现有例)的音响特性的数据进行比较表示,图6A表示灵敏度,图6B表示全高次谐波失真率(THD)。另外,数据中,由点划线包围的部分表示特性差显著表现的部分。
由图6A、6B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例相比,低频的灵敏度提高,进而低频的失真降低。另外,能够使共振频率(F0)向低频移动,由此实际听觉感受能够进一步听到低频声音,能够感到声音没有失真,在这一点上能够谋求实际听觉感受的提高。
另外,在上述例中,垫圈31、32都由聚氨基甲酸脂发泡体构成,通过改变材料密度而形成硬度不同(硬软)的垫圈31、32,但垫圈31和32也可以是不同材质,根据影响特性的调整程度,另外,根据板21的形状和厚度等,适当选择垫圈31、32的材质、硬度以及配置形状。作为垫圈31、32的结构材料,除聚氨基甲酸脂系的发泡体之外,还能够使用例如聚氨脂系的橡胶和硅橡胶。
另外,在上述例中,驱动器10成为使用了压电体(压电陶瓷元件)的压电驱动器,作为驱动器10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使用超磁致伸缩元件的超磁应力驱动器。
权利要求
1.一种平板扬声器,其形成通过驱动器使板振动而发射出声音的结构,上述板通过垫圈将其周边部保持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位于配置有上述驱动器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上述垫圈的硬度比位于其他位置的垫圈的硬度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板形成矩形,沿其一边配置上述驱动器,在与上述一边相对的另一边上设置上述硬度大的垫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硬度大的垫圈与位于其他位置的垫圈由同一材料构成,通过提高其材料密度而形成。
全文摘要
一种平板扬声器,构成由驱动器(10)使板(21)振动而发射出声音的结构,板(21)通过垫圈将其周边部保持在壳体(22)上,其中,位于与配置有驱动器(10)的一侧相反侧的位置上的垫圈(31)的硬度比位于其他位置上的垫圈(32)的硬度大。形成将配置有硬度加大了的垫圈(31)的一侧作为固定端的状态,而使板(21)易振动,因此,能够谋求音质的提高。
文档编号H04R7/18GK1780497SQ200510118420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8日
发明者上村智彦, 藤原悟, 藤井英树 申请人:星电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