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752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网语言是一种人机语言(MMLHuman-Machine Language),通常情况下都是指基于文本协议的命令行接口,以下均称为人机语言MML。
对于人机语言MML具体说明如下1、MML命令的格式如图1所示,包括命令名、参数块和分隔符。
2、MML命令各组成部分的说明如表1所示。

表13、命令名命令名由命令前缀和命令体组成;命令前缀和命令体之间用冒号“”分隔;命令名不区分大小写。
命令前缀用来标识命令的作用,命令前缀的含义如下表2所示。

表2命令体最多由三个标识符组成,它们之间用空格分隔开,其格式如图2所示。
所有标识符的最大长度都是8Byte,其作用如表3所示。

表34、参数块参数块为命令名中指定的功能提供必须的信息,若命令名中指定的功能不需要提供额外的信息,则参数块可以省略。
参数块由1个或者多个参数组成,当参数个数超过2个时,各参数之间用逗号“,”分隔,当参数块中有多个参数时,参数的顺序不影响命令的执行结果。
接口定义语言(IDL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是一种用来描述产生对象调用的客户方和提供对象实现的服务方之间接口的语言。
IDL定义的接口能够完整给出该接口的定义并详细给出每个操作要求的参数,提供了使用接口操作来开发客户应用程序所需要的信息。
IDL是纯描述性的语言,服务控制并不是采用IDL,而是使用那些由IDL定义的接口映射得到的具体编程语言进行开发。
在智能网领域中,如图3所示,在上行方向中,MML应用端作为MML客户端向智能网服务发起服务请求;在下行方向中,智能网服务向作为MML服务端的MML应用端发起MML请求调用。
在现有技术中,一个MML客户端访问智能网服务,要求该服务必须识别MML命令,该服务经过分析MML后才能转换成具体的操作进行逻辑处理,处理完毕再转换成相应的MML命令返回到MML客户端。在这种情况下,智能网服务向外部MML客户端开放服务能力,必须提供相应的MML接口,以及MML接口对应的逻辑实现。
事实上,如图4所示,MML服务与智能网服务之间通常利用自己的私有接口,其间的调用实现采用IDL远程接口调用,如该图中所描述的内部消息(Internal Message)接口。
如图4所示,MML服务端访问智能网服务是通过调用智能网服务所提供的IDL远程接口进行互操作的,这样,两者之间只需要提供自己的IDL接口描述,即把服务本身对外开放的服务能力接口用IDL的形式描述出来,供外部服务调用参考。服务本身的逻辑实现则不需要考虑。
由此可见,上述服务之间以IDL形式提供接口进行访问时,一个纯MML客户端是不能直接调用的,MML客户端发起的请求是MML协议的调用请求,被访问的服务必须实现MML协议的解析,才能转换成相应的接口调用,具体地说,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缺点1、服务向MML客户端开放服务能力必须支持MML语言,服务的开放性受到限制。
2、每个MML接口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实现MML解析的服务,服务无法稳定,且服务需要进行二次开发,以维护服务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与MML协议耦合,服务的维护成本高。
总之,现有技术中服务的通用性较差,不便于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强且便于维护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服务的开放性受限制,和MML接口的变化直接影响服务的稳定性,以及由此所引起的高维护成本的问题。
本发明中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采用如下步骤A、在智能网中,将人机语言应用端和服务中相关的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相适配并进行加载;B、根据人机语言应用端或服务的需求,在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之间作相应适配转换。
所述的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A1、设置配置文件,所述的配置文件反映服务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与外部人机语言MML命令之间的对应关系;A2、加载该配置文件。
所述的步骤A1中,所述的配置文件包括服务名、命令名和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所述的服务名与相应的命令名、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相对应,其中,所述的服务名为服务的名称;所述的命令名为所述服务的服务能力对应的人机语言MML命令;所述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包括接口名和方法名。
所述的配置文件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文本文件。
所述的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B11、所述的人机语言应用端发起人机语言MML协议请求调用;
B12、调用所述配置文件;B13、根据配置文件将所述人机语言MML请求转换成相应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调用;B14、向相应的服务发起接口定义语言IDL远程调用。
所述的步骤B14中,所述的调用以内部消息形式进行通讯。
所述的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B21、所述的服务发起接口定义语言IDL远程调用;B22、调用所述配置文件;B23、根据配置文件将所述接口定义语言IDL远程调用所对应的接口调用转换成人机语言MML协议请求;B24、向人机语言应用端发起人机语言MML请求调用。
该方法还包括步骤CC、根据所述人机语言应用端或服务的更新,对相关的映射信息动态刷新或加载,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所述的步骤C包括如下步骤C11、人机语言应用端修改人机语言MML命令字;C12、动态刷新相应的映射信息;C13、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所述的步骤C包括如下步骤C21、服务修改了该服务能力的接口描述;C22、动态刷新相应的映射信息;
C23、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所述的步骤C包括如下步骤C31、现有服务向人机语言应用端开放;C32、根据所述服务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结合人机语言应用端的人机语言MML操作命令,生成相应的人机语言MML映射信息;C33、所述映射信息动态加载至配置文件;C34、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所述的步骤C包括如下步骤C41、新增服务向人机语言应用端开放;C42、根据服务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生成相应的人机语言MML操作命令,生成相应的配置文件;C43、加载后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这种智能网服务应用系统,包括人机语言应用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配器和服务,所述的适配器建立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适配关系,并根据人机语言应用端和服务的需求作相应的适配转换。
所述的适配器中包括配置文件,所述的配置文件反映服务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与外部人机语言MML命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本发明中,将人机语言应用端和服务中相关的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相适配并进行加载,根据人机语言应用端或服务的需求,通过适配器在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之间作相应适配转换,实际上在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之间实现了协议请求与操作调用的自动转换,服务向MML客户端开放的服务能力不需要关心人机语言MML的协议解析和相应的人机语言MML逻辑实现,服务的开放性很高,无论是修改人机语言MML命令字还是修改服务能力的接口描述,或是开放服务、新增服务,都只需要通过对配置文件进行动态加载、刷新即可,这种适配应用在客观上为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提供了通用的信息交互、转换的渠道,因此,本发明中服务的通用性高,而且,MML接口的变化不会影响服务的稳定性,也不会引起二次开发,避免了由此引发的维护成本,将系统更新维护成本尽可能地维持在最低水平。


图1为人机语言命令格式示意图;图2为人机语言中命令体的格式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人机语言应用端与智能网服务之间的信息交互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服务之间的调用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应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基本控制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上行适配控制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下行适配控制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中更新适配控制流程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中更新适配控制流程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中更新适配控制流程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中更新适配状态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中更新适配控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图5,本发明包括人机语言应用端、适配器和相关的服务,如图5所示,人机语言应用端包括人机语言MML客户端和人机语言MML服务端,其中,服务1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为IDL1,服务2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为IDL2,适配器服务提供的服务能力为IDL3。
适配器建立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适配关系,并根据人机语言应用端和服务的需求作相应的适配转换。
适配器中包括配置文件,所述的配置文件反映服务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与外部人机语言MML命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的基本适配控制流程如下a、适配器根据人机语言应用端和服务中相关的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设置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反映服务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与外部人机语言MML命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配置文件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文本文件,配置文件包括服务名、命令名和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服务名与相应的命令名、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相对应,其中服务名为服务的名称。
命令名为所述服务的服务能力对应的人机语言MML命令。
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包括接口名和方法名。
例如,服务AAA在生成时,提供的“获取用户数”能力的IDL接口名为INTF1,方法名为MED1,该服务能力对应的MML命令名为“GET USER COUNT”。
再如,服务BBB提供的“激活业务”能力的MML命令名为“ACTIVESERVICE”,其IDL接口名为INTF2,方法名为MED2。
另外,服务访问外部MML服务端的“通知解注册”能力时,MML命令字为“NOTICE UNREGISTER”,服务名配置为MML适配器的服务名“MMLADPT”,其通用的接口名和方法名分别为“INTF3”和“MED3”。
如下表4所示,体现了上述各映射关系。

表4b、适配器将该配置文件加载于内存中。
c、适配器根据人机语言应用端或服务的需求,在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之间作相应适配转换。
如图5和图7所示,举例说明上行适配的控制流程如下1、适配器根据人机语言应用端和服务中相关的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设置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反映服务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与外部人机语言MML命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2、适配器将该配置文件加载于内存中。
3、人机语言MML客户端向适配器发起人机语言MML协议请求调用。
4、适配器收到MML请求后,调用配置文件。
5、适配器根据配置文件将其转换成IDL接口调用。
6、适配器向服务1发起IDL1远程调用,此时的调用是以内部消息Internal Message形式进行通讯。
通过上述步骤1-步骤6,完成上行适配。
如图5和图8所示,举例说明下行适配的控制流程如下1)适配器根据人机语言应用端和服务中相关的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设置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反映服务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与外部人机语言MML命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2)适配器将该配置文件加载于内存中。
3)服务2向适配器发起接口定义语言IDL远程调用,调用接口为适配器提供的IDL3远程调用接口。
4)适配器收到IDL调用后,调用配置文件。
5)适配器根据配置文件将接口定义语言IDL远程调用所对应的接口调用转换成人机语言MML协议请求。
6)适配器向人机语言服务端发起人机语言MML请求调用。
通过上述步骤1)-步骤6),完成下行适配。
对于上行适配和下行适配的请求对应的应答的适配,适配器均按照原请求调用路线返回。
在上述上行适配和下行适配中,适配器都需要到内存中查找该MML映射文件中记载的映射关系,查找匹配可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命令名”或“服务名”,找到相应的“接口名”和“方法名”,从而执行上行适配;另一种是根据“服务名”、“接口名”或“方法名”,找到对应的MML“命令字”,从而执行下行适配。
在本发明中,适配器完成了上述适配转换后,可根据所述人机语言应用端或服务的更新,对相关的映射信息动态刷新或加载,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例如,如图9所示控制流程11、人机语言客户端修改人机语言MML命令字。
12、适配器动态刷新相应的映射信息。
13、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又如,如图10所示控制流程21、服务修改了该服务能力的接口描述。
22、适配器动态刷新相应的映射信息。
23、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又如,如图11所示控制流程31、现有服务向人机语言客户端开放。
32、适配器根据所述服务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结合人机语言应用端的人机语言MML操作命令,生成相应的人机语言MML映射信息;33、该映射信息动态加载至配置文件;34、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例如,服务CCC对外提供“获取业务数”的能力,该能力对外的IDL接口名为INTF4,方法名为MED4,但是服务CCC未对任何MML客户端开放该能力。
如图12所示,此时,另外的服务BBB可以通过内部消息调用服务CCC的远程接口和方法INTF4∷MED4使用服务CCC的服务能力。
服务CCC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客户需求的新增,要求服务CCC向MML客户端开放“获取业务数”的服务能力,如图12所示,此时只需要通过服务BBB新配置一条MML映射信息,适配器生成相应的人机语言MML映射信息,并将其动态加载至配置文件,即可满足服务CCC的该能力向外部MML客户端开放。
又如,如图13所示控制流程41、新增服务向人机语言客户端开放;42、根据服务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生成相应的人机语言MML操作命令,生成相应的配置文件;43、加载后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如下步骤A、在智能网中,将人机语言应用端和服务中相关的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相适配并进行加载;B、根据人机语言应用端或服务的需求,在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之间作相应适配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A1、设置配置文件,所述的配置文件反映服务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与外部人机语言(MML)命令之间的对应关系;A2、加载该配置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1中,所述的配置文件包括服务名、命令名和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所述的服务名与相应的命令名、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相对应,其中,所述的服务名为服务的名称;所述的命令名为所述服务的服务能力对应的人机语言(MML)命令;所述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包括接口名和方法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置文件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文本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B11、所述的人机语言应用端发起人机语言(MML)协议请求调用;B12、调用所述配置文件;B13、根据配置文件将所述人机语言(MML)请求转换成相应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调用;B14、向相应的服务发起接口定义语言(IDL)远程调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14中,所述的调用以内部消息形式进行通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B21、所述的服务发起接口定义语言(IDL)远程调用;B22、调用所述配置文件;B23、根据配置文件将所述接口定义语言(IDL)远程调用所对应的接口调用转换成人机语言(MML)协议请求;B24、向人机语言应用端发起人机语言(MML)请求调用。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CC、根据所述人机语言应用端或服务的更新,对相关的映射信息动态刷新或加载,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包括如下步骤C11、人机语言应用端修改人机语言(MML)命令字;C12、动态刷新相应的映射信息;C13、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包括如下步骤C21、服务修改了该服务能力的接口描述;C22、动态刷新相应的映射信息C23、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包括如下步骤C31、现有服务向人机语言应用端开放;C32、根据所述服务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结合人机语言应用端的人机语言(MML)操作命令,生成相应的人机语言(MML)映射信息;C33、所述映射信息动态加载至配置文件;C34、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包括如下步骤C41、新增服务向人机语言应用端开放;C42、根据服务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生成相应的人机语言(MML)操作命令,生成相应的配置文件;C43、加载后产生新的配置文件。
13.一种智能网服务应用系统,包括人机语言应用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配器和服务,所述的适配器建立人机语言(MML)与接口定义语言(IDL)适配关系,并根据人机语言应用端和服务的需求作相应的适配转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网服务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配器中包括配置文件,所述的配置文件反映服务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的接口定义语言(IDL)接口描述与外部人机语言(MML)命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全文摘要
一种涉及电通信技术的智能网服务应用方法和系统,采用如下步骤A.在智能网中,将人机语言应用端和服务中相关的人机语言与接口定义语言相适配并进行加载,B.根据人机语言应用端或服务的需求,在人机语言与接口定义语言之间作相应适配转换;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A1.设置配置文件反映服务对外提供的服务能力的接口定义语言接口描述与外部人机语言命令之间的对应关系,A2.加载该配置文件;步骤A1中,配置文件包括服务名、命令名和接口定义语言接口描述,服务名与相应的命令名、接口定义语言接口描述相对应,所述的接口定义语言接口描述包括接口名和方法名,本发明通用性强且便于维护。
文档编号H04L29/06GK1859591SQ20051012150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8日
发明者唐江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