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及其用户终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5700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及其用户终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在频率复用系统中的测量导频发送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需要支持话音,数据,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业务类型。为支持多种类型业务,就要求移动通信系统能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要求其具备完善的QoS保障机制,并提供更好的移动性支持和网络无缝覆盖,实现为用户终端随时随地提供通信服务的目标。
为提高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效率,发展出一些多载波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宽带载波划分成多个子载波,并在多个子载波上同时传输数据。在应用中,要求子载波的宽度小于系统信道的相干带宽,这样每个子载波上的衰落为平坦衰落,因而能够减少符号间串扰,并且不需要复杂的信道均衡,适合高速数据的传输。
多载波技术有多种形式,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多载波CDMA(MC-CDMA,Multicarrier-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多载波直接扩展CDMA(MC-DS-CDMA,Multicarrier-DirectSequence-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多音调CDMA(MT-CDMA,Multitone-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多载波TDMA(MC-TDMA,Multicarrier-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频域二维扩展、以及在以上基础上的多种扩展技术。
其中,OFDM技术是多载波技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技术,该技术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并且允许子载波频谱部分重叠,只要满足子载波间相互正交,就可从混叠的子载波上分离出数据信号。
如图1所示为一种OFDM系统框图,其OFDM调制和解调过程包括用户终端数据首先经过信道编码和交织处理,并采用某种调制方式,如二相制相移键控信号(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四相制相移键控信号(QPSK,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正交幅度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等形成符号;然后进行OFDM操作,经过OFDM操作后调制到射频上。在进行OFDM操作过程中,首先将符号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形成多个低速的子数据流,每个数据流占用一个子载波。子数据流到子载波的映射可以通过一个IDFT(离散傅立叶反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或者IFFT(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实现。同时它使用循环前缀CP作为保护间隔,大大减少甚至消除码间干扰,并且保证各信道间的正交性,从而大大减少信道间干扰。
OFDM系统由于是发送频域信号,所以峰均功率比(PAPR,peak to averagepower ratio)较高,从而会增加发射机功放的成本和耗电量。对用户终端而言,由于其成本和耗电量的限制,所以OFDM不利于在上行链路实现。因此,上行应当尽可能采用PAPR比较低的调制技术,以提高功放效率,如DFT-S(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DFT Spread OFDM)或带有降PAPR技术(子载波保留、削波)的OFDM。
其中,DFT-S-OFDM为一种能够灵活实现动态频带分配的单载波F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调制技术,如图2所示,为DFT-S-OFDM的调制过程框图。
先进行从比特bit到数据符号的星座映射,如果DFT-S-OFDM块大小为N个子载波,某用户终端在DFT-S-OFDM块中占用M个子载波,M<=N,首先对某用户终端的M个数据符号进行DFT变换,再把变换后的M个符号映射到DFT-S-OFDM块的N个子载波上(总共占用M个,未占用的子载波保持为0)。对N个数据进行IFFT、并串转换、加循环前缀后,就完成一个DFT-S-OFDM块的调制。如果不对用户终端数据进行DFT而直接进行子载波映射,那么它就是OFDM调制。如果N=M*L,并且把L个用户终端的M个符号均匀的交织在N个子载波上,那么DFT-S-OFDM等价于IFDMA(Interleaved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如果不考虑进行等价于IFDMA的子载波分配方式,那么通常把一个用户终端的M个数据符号放在N个子载波中连续的一段上,因为连续分配子载波的信号的PAPR要比随机分配子载波的信号的PAPR要小。
为有效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通信网络通常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重用频率资源,即无线通信系统利用地理区域进行区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每个通信区域可以被称为一个小区(cell),例如蜂窝无线通信系统。
如图3所示,为一种频率重用因子为1的蜂窝网络频率复用示意图,五角框图表示小区,灰色表示所采用的频率1,如图所示,该蜂窝网络的各个小区都采用同一个的频率1传输数据。虽然频率重用因子为1的复用方法能很好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但对于频率重用因子为1的网络,处在小区边缘的用户终端会受到来自其邻近小区的干扰,因此小区边缘用户终端的信干比会降低,由此,需要采用某些技术改善小区边缘信干比。
而改善小区边缘信干比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增加频率复用因子,如图4所示,为一种复用因子为3的蜂窝网络频率复用示意图,将频率划分为三子频率频率1、2、3,对蜂窝网络来说,复用因子3可以保证任意两个相邻小区使用的频率都不一样,但其缺点是每个小区只能够使用原来的1/3频率。
因此,为进一步改善频谱利用效率,发展出一种频率软复用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对干扰比较严重的小区边缘地带采用大于1的频率复用因子,而在小区内部则采用1的频率复用因子。
频率软复用技术具体如图5所示,以复用因子为3的例子来说,将多载波系统中的所有子载波按照复用因子为3划分频率,得到三个主频主频1、2、3,如图3中的条文部分,各个小区得到各自的主频。具体为,对某个具体的小区而言,选择一个频率作为其主频,将其所得主频以外的频率作为其副频,比如说,对小区1而言,主频2、3在小区1里面就成副频。主频主要用于小区边缘的通信,副频主要用于小区内部的通信。
为避免图4所示频率复用方法的缺点,通常需要将主频与副频的发射功率要做一些限制,一般是主频的发射功率门限比副频的发射功率门限高。如果主频和副频的发射功率一样,那么软复用就退化成为复用因子为1。另外,从主频和副频的作用区域来看的话,副频的作用区域为0时等价于一般频率复用;副频的作用区域为整个小区时等价于复用因子为1。
与上述频率软复用类似,还可以采用部分频率复用的方法,来改善频谱利用效率对干扰比较严重的小区边缘地带采用大于1的频率复用因子,而在小区内部则采用1的频率复用因子。
具体如图6所示,以主频复用因子为3的例子来说明,将多载波系统中的子载波划分为2份主频和副频。对副频来说,其复用因子为1;主频复用因子为3,即将主频部分再划分为三个子主频部分子主频1、2、3,如图6中的条纹部分,各个小区得到各自的子主频,所有小区采用相同的副频。子主频主要用于小区边缘的通信,副频主要用于小区内部的通信。
但不论通信系统采用何种频率复用方法,无线信道的衰落通常是频率选择性的,也就是说,在某一时刻,某一用户终端的在相关带宽内的子载波上的衰落可以认为是相同的,但更远的子载波上的衰落就不能认为相同,而且不同用户终端的衰落通常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基站能知道各个用户终端在各个子载波上的衰落值,那么基站就可以基于一定的调度准则为不同用户终端尽量选择它们各自条件比较好的子载波来传输数据,从而使得绝大部分用户终端的传播条件都比较好,实现多用户终端分集增益,提高频谱效率。
通过在频域上的调度来实现多用户终端分集增益,发送端就必须知道所有用户终端在所有子载波上的瞬时衰落值。对于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系统,由于上下行采用同一个频带,发送端可以直接通过检测接收到的导频来估计信道;对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系统,由于上下行使用不同的频带,上下行信道的衰落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通过另一个方向的链路将信道信息回传给发送端。但无论是TDD的导频和FDD的回传信息,它们都属于信道质量指示的反馈,都希望它所占用的资源越少越好,以留出尽可能多的资源给用户终端数据。
如图7所示,为一个有16个子载波的DFT-s-OFDM示意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时域DFT-s-OFDM符号(Block)的编号,纵坐标表示频域子载波编号。以LTE上行子帧结构为例,每个TTI包含8个DFT-s-OFDM符号,其中编号为1和6的符号一般用作导频符号。导频的基本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进行信道估计用于相干解调和检测,另一个是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用于调度。因此导频符号不能全部用作测量导频,它必须和信道估计导频复用,图7中将一半导频子载波用于测量导频,一半留给信道估计导频。测量导频和信道估计导频的复用方法很多,例如,可以将一个导频符号,如DFT-s-OFDM符号1用作信道估计导频,一个导频符号如DFT-s-OFDM符号6用作测量导频。
考虑到在相干带宽内的子载波具有近似的衰落值,因此可以把相邻的一些子载波划成一个子带,用户终端可以在每个子带发送一组测量导频,而不必在所以子载波上都发送测量导频。如图7所示,可以把4个相邻的子载波划分为一个子带,这样一个有16个子载波的DFT-s-OFDM系统可以划分成4个子带,在一定的时间内,如一个TTI内,只需要发送4组测量导频即可,而无需发送16组,从而大大降低测量导频开销。
虽然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划分子带能有效降低测量导频开销,但用户终端还是需要在所有的子带上发送测量导频,开销还是比较大。比如在信道的时延扩展为5微秒的无线信道环境下,信道的相干带宽小余200KHz,这样20MHz的系统带宽需要至少划分100个子带左右,如果所有子带都发送测量导频,其开销还是比较大。如果只划分成10个子带,则子带会远远超过相干带宽,导致信道质量测量不准确,致使用户终端的吞吐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及其用户终端、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测量导频的开销。
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A,在频率复用系统中,为每个小区分配用于小区通信的主频和副频;步骤B,确定用户终端使用主频、副频的使用情况;步骤C,用户终端根据其使用主频、副频的状况至少在其所使用的频带上发送测量导频。
一种测量导频发送系统,该系统为频率复用系统,主要包括基站及用户终端,该基站进一步包括主副频分配模块,主副频分配模块为每个小区分配用于小区通信的主频和副频,则基站与用户终端根据上述分配的频带进行通信,其中,基站还包括用于确定用户终端使用主频、副频的频带使用确定模块,用户终端还包括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及测量导频发送模块,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根据所述频带使用确定模块的确认信息产生相应频带使用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根据该频带使用信息至少在用户终端所使用的频带上发送测量导频。
一种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用于与基站进行通信,其中,该用户终端包括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及测量导频发送模块,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根据该用户终端使用主频、副频的使用状况产生相应频带使用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根据该频带使用信息至少在用户终端所使用的频带上发送测量导频。
如果所述用户终端只使用主频,并且用户终端已知这一使用情况,则用户终端只在该主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如果所述用户终端只使用主频,并且用户终端不知这一使用情况,则用户终端需要分别在其所属小区的主频和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如果用户终端只使用副频,并且用户终端已知这一使用情况,则用户终端只在该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如果用户终端只使用副频,并且用户终端不知这一使用情况,则用户终端需要分别在其所属小区的主频和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如果所述用户终端既使用主频,也使用副频,那么不论用户终端是否知道这一使用情况,用户终端都需要同时在其所属小区的主频和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及其用户终端、系统,由于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当前其是否只占用主频、副频,或同时占用主副频,分别至少在用户终端所使用的频带上有针对性的分别发送上行测量导频,因此,本发明的测量导频发送技术可以进一步减少测量导频发送信息占用的信息量,有效降低测量导频资源的开销。


图1为现有技术之一种OFDM系统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之一种DFT-S-OFDM的调制过程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之一种频率重用因子为1的蜂窝网络频率复用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之一种复用因子为3的蜂窝网络频率复用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之一种频率复用因子为3的蜂窝网络频率软复用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之一种频率复用因子为3蜂窝网络部分频率软复用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之一个有16个子载波的DFT-s-OFDM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方式的测量导频发送的工作流程框图。
图9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方式的子载波划分为子带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方式的测量导频发送系统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之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及其用户终端、系统,不仅适用于频率软复用系统,同样也适用于采用部分频率复用等一些其它频率复用干扰协调技术的系统,但为描述的方便,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均以频率软复用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在频率复用系统中,一个用户终端通常只占用主频或者副频率,因此可以利用复用的主频、副频的特点,使用户终端有针对性的发送测量导频,从而降低测量导频的开销。具体为用户终端根据当前其所占用的是主频还是副频,以及其是否获知该使用信息来分别至少在相应的所使用的频带上发送上行测量导频,具体如下所述。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工作过程框图,其主要包括如下所述的步骤。
步骤101,划分整个频带为若干个子带;在频率复用系统中,将整个频带划分为若干个子带,子载波划分为子带的关系可固定不变,也可根据时间进行动态变化,即子载波的分组可随意变化。
本较佳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系统共有16个子载波,将系统所有子载波划分成4组,即划分为4个子带子带1、2、3、4,每个子带包括连续的4个子载波。
步骤102,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为每个小区分配主频和副频;系统一般是根据主频占用1/3频带,副频占用2/3的规则为每个小区分配主频和副频,但实际中可以进行调整,如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调整。
在频率软复用系统中,每个小区分配主频和副频的方法为,系统通过基站控制器,为不同的相邻小区选择上述不同的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其它子带作为本小区的副频,主频主要用于小区边缘用户终端的通信,副频主要用于小区内部用户终端的通信。
在部分频率软复用系统中,每个小区分配主频和副频的方法为,将多载波系统中的子载波划分为2份主频和副频。对副频来说,其复用因子为1;主频复用因子为3,即将主频部分根据小区再划分为三个子主频部分子主频1、2、3,如图6中的条纹部分,各个小区得到各自的子主频,所有小区采用相同的副频。子主频主要用于小区边缘的通信,副频主要用于小区内部的通信。
对各小区的主频和副频设置不同的发射功率门限,且主频的发射功率门限高于副频的发射功率门限,以主频的覆盖范围确定小区边界。这样,对于小区内部,主要采用低功率副频传输用户终端数据,由于离基站比较近,用户终端可以接收到本小区清晰的信号,并且由于副频功率小,对相邻小区的干扰比较小,即小区内部的用户终端,由于各个基站通过对发射功率的限制,不会受到相邻基站信号的干扰,或者干扰很小;而在各相邻小区边缘区域,采用高功率主频传输用户终端数据,处于边缘区域的用户终端主要接收到的是其所属小区的主频,由于不同相邻小区的主频不相重叠不处于同频上,处于正交,因此相互干扰就会大大降低。
另外,子载波划分成子带以及主频和副频的划分可固定不变,也可根据时间进行动态变化,即子载波的分组以及主频和副频的分配可随意变化,只要保证在同一时间内相邻小区没有同时使用同一子带即可。
本较佳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系统共有16个子载波,划分为子带1、2、3、4,每个子带包括连续的4个子载波,对某个具体的小区而言,假设对小区1而言,子带4作为小区1的主频,如图9中子带4为阴影部分;子带1、2、3作为小区1的副频,如图9中的空白部分。而对小区1的任意一个相邻小区,选择子带1、2、3其中一个子带作为其小区的主频,除此之外的另二个子带及子带4作为其小区的副频。
步骤103,确定用户终端是否只使用主频、只使用副频或同时使用主副频;对某个小区,当其内的某个用户终端需要传输数据时,用户终端向基站反馈当前CQI信息,基站根据当前用户终端的CQI信息,确定该用户终端是否只使用主频、只使用副频,或者同时使用主副频。
一般是,基站是根据干扰大小来确定用户终端的使用子载波情况,即干扰大(可理解为CQI差)时,该用户终端只使用主频;干扰小(可理解为CQI好)时,用户终端只使用副频;但在实际应用中,同时还要考虑用户终端数据需求情况,如果用户终端数据量很大时,可能就会同时使用主、副频。
对于用户终端是否只使用主频、只使用副频,或者还是同时使用主副频的情形,基站还可以通过广播信道通知用户终端,也可以通过别的信道通知用户终端,也可以不通知用户终端。
步骤104,用户终端根据其是否只使用主频、只使用副频或者同时使用主副频的情况分别发送测量导频。
用户终端根据其是否只使用主频、只使用副频或者同时使用主副频的频带使用信息,以及根据基站是否通过广播信道通知该使用情况,用户终端分别在相应的主、副频发送测量导频,具体如下所述。
如果用户终端仅使用主频,并且基站已通过广播信道通知用户终端,即用户终端已知这一使用情况,则用户终端只在主频上发送测量导频。如图9所示,如果小区1的某个用户终端仅使用主频,并且基站已通过广播信道通知该用户终端,则该用户终端只在小区1的主频即子带4上发送测量导频。
如果用户终端仅使用主频,并且基站未通过广播信道通知用户终端,则用户终端需在其所属小区的主频、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如图9所示,如果小区1的某个用户终端仅使用主频,并且基站未通过广播信道通知该用户终端,则该用户终端需在小区1的主频即子带4、副频即子带1、2、3上发送测量导频。
如果用户终端仅使用副频,并且基站已通过广播信道通知用户终端,则用户终端只在该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如图9所示,如果小区1的某个用户终端仅使用副频,并且基站已通过广播信道通知该用户终端,则该用户终端只需在副频即子带1、2、3上发送测量导频。
如果用户终端仅使用副频,并且基站未通过广播信道通知用户终端,则用户终端需在其所属小区的主频、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如图9所示,如果小区1的某个用户终端仅使用副频,并且基站未通过广播信道通知该用户终端,则该用户终端需在小区1的主频即子带4、副频即子带1、2、3上发送测量导频。
如果用户终端既使用主频、也使用副频,那么不论基站是否通过广播信道通知用户终端,即不论用户终端是否知道这一使用情况,用户终端均需在其所属小区的主频、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如图9所示,如果小区1的某个用户终端同时使用主频、副频,则不论基站是否通过广播信道通知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需在小区1的主频即子带4、副频即子带1、2、3上发送测量导频。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测量导频发送系统,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较佳一种测量导频发送系统的结构框图,该系统主要包括基站及用户终端,该基站进一步包括子载波划分模块、主副频分配模块、发射功率设置模块、频带使用信息广播模块、频带使用确定模块、发送模块,用户终端进一步包括接收模块、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测量导频发送模块,其中基站也可以不包括频带使用信息广播模块。
子载波划分模块将系统所有的M个子载波划分成N组子带,N为大于1的正整数,M为大于1的正整数,本较佳实施方式中M为4的倍数,即N=M/4,子载波划分模块将划分结果传给发送模块。
子载波划分模块将M个子载波划分成N组子带的关系,及N=M/4的关系可固定不变,也可根据时间进行动态变化,即子载波的分组可随意变化。
主副频分配模块根据子载波划分模块的划分结果按照一定的规则为每个小区分配主频和副频。主副频分配模块一般是根据主频占用1/3频带,副频占用2/3的规则为每个小区分配主频和副频,但实际中可以进行调整,如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调整,主副子带分配将分配结果传给发送模块。
主副频分配模块可以为系统的基站控制器,主副频分配模块为不同的相邻小区选择上述不同的子带作为本小区的主频,其它子带作为本小区的副频,也可以按照部分频率复用的方法为小区选择主频与副频,主频主要用于小区边缘用户终端的通信,副频主要用于小区内部用户终端的通信。
发射功率设置模块对各小区的主频和副频设置不同的发射功率门限,且主频的发射功率门限高于副频的发射功率门限,以主频的覆盖范围确定小区边界,发射功率设置模块将设置结果传给发送模块。
这样,对于小区内部,主要采用低功率副频传输用户终端数据,由于离基站比较近,终端可以接收到本小区清晰的信号,并且由于副频功率小,对相邻小区的干扰比较小,即小区内部的终端,由于各个基站通过对发射功率的限制,不会受到相邻基站信号的干扰,或者干扰很小;而在各相邻小区边缘区域,采用高功率主频传输用户终端数据,处于边缘区域的终端主要接收到的是其所属小区的主频,由于不同相邻小区的主频不相重叠不处于同频上,处于正交,因此相互干扰就会大大降低。发射功率设置模块还可以动态调整主频和副频所设置的发射功率门限。
另外,子载波划分子带以及主频和副频的划分可固定不变,也可根据时间进行动态变化,即子载波的分组以及主频和副频的划分可随意变化,只要保证在同一时间内相邻小区没有同时使用同一子带即可。
当用户终端需要传输数据时,用户终端向基站反馈当前CQI信息,频带使用确定模块根据当前用户终端的CQI信息,确定该用户终端是否只使用主频、只使用副频,或者同时使用主副频。
此外,频带使用确定模块还可以将用户终端是否只使用主频、只使用副频,或者还是同时使用主副频的频带使用信息进一步传给频带使用信息广播模块,由频带使用信息广播模块产生相应关于用户终端使用子带的信息并传给发送模块;频带使用确定模块也可以直接将用户终端是否只使用主频、只使用副频,或者还是同时使用主副频的信息传给发送模块,则最后由发送模块将所述用户终端使用频带的信息通过广播信道通知用户终端,也可以通过别的信道通知用户终端,也可以不通知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的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根据用户终端是否只使用主频、只使用副频或者同时使用主副频的情况分别产生相应频带使用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
如果基站的发送模块已将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只使用主频、只使用副频或者同时使用主副频的信息通过广播信道通知用户终端,则相应用户终端的接收模块接收该信息后还需将该信息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
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根据用户终端是否只使用主频、只使用副频或者同时使用主副频的频带使用信息,以及根据是否接收到发送模块广播的该使用情况,分别发送测量导频,具体如下所述。
如果用户终端仅使用主频,并且基站的发送模块已通过广播信道将该使用情况通知用户终端,则用户终端的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产生用户终端仅使用主频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及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广播的用户终端仅使用主频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根据该两种信息在该主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如果用户终端仅使用主频,并且基站的发送模块未通过广播信道将该使用情况通知用户终端,则用户终端的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产生用户终端仅使用主频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根据该信息在该用户终端所属小区的主频、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如果用户终端仅使用副频,并且基站的发送模块已通过广播信道将该使用情况通知用户终端,则用户终端的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产生用户终端仅使用副频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及其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广播的用户终端仅使用副频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根据该两种信息在该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如果用户终端仅使用副频,并且基站的发送模块未通过广播信道将该使用情况通知用户终端,则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产生用户终端仅使用副频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根据该信息在该用户终端所属小区的主频、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如果用户终端既使用主频,也使用副频,则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产生用户终端均使用主频及副频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那么不论基站的发送模块是否通过广播信道将该使用情况通知用户终端,测量导频发送模块均需在该用户终端所属小区的主频、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综上所述,由上述本发明之较佳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的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及其用户终端、系统,由于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当前其是否只占用主频、或只占用副频,或同时占用主副频,以及其是否获知该频带使用信息来分别至少在用户终端所使用的频带上有针对性的分别发送上行测量导频,因此,本发明的测量导频发送技术可以进一步减少测量导频发送信息占用的信息量,有效降低测量导频资源的开销。
但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饰、等效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在频率复用系统中,为每个小区分配用于小区通信的主频和副频;步骤B,确定用户终端使用主频、副频的使用情况;步骤C,用户终端根据其使用主频、副频的状况至少在其所使用的频带上发送测量导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进一步包括根据用户终端当前的CQI信息确定用户终端使用主频、副频的使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频用于小区边界用户终端的通信,副频用于小区内部用户终端的通信,且主频的发射功率门限大于副频的发射功率门限。
4.如权利要求1、2或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如果确定用户终端只使用主频、副频之一,且用户终端不知其使用主、副频的信息,则用户终端在其所属小区的主频、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5.如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进一步包括将用户终端使用频带的信息通过广播信道通知用户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如果确定用户终端只使用主频、副频之一,则用户终端在其相应所使用的频带上发送测量导频。
7.如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如果确定用户终端同时使用主频、副频,则用户终端在其所属小区的主频、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进一步包括将整个频带划分为若干子带。
9.一种测量导频发送系统,该系统为频率复用系统,主要包括基站及用户终端,该基站进一步包括主副频分配模块,主副频分配模块为每个小区分配用于小区通信的主频和副频,则基站与用户终端根据上述分配的频带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基站还包括用于确定用户终端使用主频、副频的频带使用确定模块,用户终端还包括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及测量导频发送模块,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根据所述频带使用确定模块的确认信息产生相应频带使用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根据该频带使用信息至少在用户终端所使用的频带上发送测量导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测量导频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基站还包括一发送模块,发送模块通过广播信道将用户终端使用频带的频带使用信息通知用户终端。
11.如权利要求9述的一种测量导频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频带使用确定模块根据用户终端当前的CQI信息确定用户终端使用主频、副频的使用情况。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测量导频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主频用于小区边界用户终端的通信,副频用于小区内部用户终端的通信,基站还包括一发射功率设置模块设置主频的发射功率门限大于副频的发射功率门限。
13.如权利要求9、11或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测量导频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频带使用确定模块确定用户终端只使用主频、副频之一,且用户终端不知其使用频带的信息,则用户终端的测量导频发送模块在用户终端所属小区的主频、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测量导频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频带使用确定模块确定用户终端只使用主频、副频之一,则用户终端的测量导频发送模块在用户终端所使用的频带上发送测量导频。
15.如权利要求9、10、11或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测量导频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频带使用确定模块确定用户终端同时使用主频、副频,则用户终端的测量导频发送模块在用户终端所属小区的主频、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测量导频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基站进一步包括子载波划分模块,子载波划分模块划分整个频带为若干个子带,主副频分配模块根据划分结果为每个小区分配主频和副频。
17.一种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用于与基站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该用户终端包括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及测量导频发送模块,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根据该用户终端使用主频、副频的使用状况产生相应频带使用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根据该频带使用信息至少在用户终端所使用的频带上发送测量导频。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用户终端只使用主频、副频之一,且用户终端不知其使用频带的信息,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在用户终端所属小区的主频、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用户终端还包括一接收模块,接收模块通过广播信道接收频带使用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用户终端只使用主频、副频之一,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只在用户终端所使用的频带上发送测量导频。
21.如权利要求17或19所述的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用户终端同时使用主频、副频,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在用户终端所属小区的主频、副频上发送测量导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送测量导频的方法及其用户终端、系统,系统包括基站及用户终端,基站包括主副频分配模块,主副分配模块为每个小区分配用于小区通信的主频和副频,基站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其中,基站还包括用于确定用户终端使用主频、副频的频带使用确定模块,用户终端还包括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及测量导频发送模块,频带使用信息产生模块根据所述频带使用确定模块的确认信息产生相应频带使用信息并传给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测量导频发送模块根据该频带使用信息至少在用户终端所使用的频带上发送测量导频。本发明的测量导频发送技术可以进一步减少测量导频发送信息占用的信息量,有效降低测量导频资源的开销。
文档编号H04Q7/38GK101064701SQ20061006056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6日
发明者胡宏杰, 刘云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