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滑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7405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滑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提供平滑的操作以及改进的耐用性。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便携式无线终端的日益流行,用户在需要所述终端固有的无线通信功能的同时,还需要即使在该终端的开关操作方面也符合其喜欢的附加功能。
响应于这些需要,便携式终端已发展成普通直板型、翻盖型(fliptype)、上翻型(flip-up type)、折叠型等。近年来,折叠型使用最广泛。
这是由于与其它类型的终端相比,折叠型终端具有足以采用宽LCD模块作为显示装置的空间,并可保持在半折叠状态,从而提供良好的便携性。
另一方面,已引进了滑盖型终端,该终端可配备尺寸与折叠型的类似的LCD模块显示装置。同时,滑盖型可有助于便携式终端的小型化。
所述滑盖型终端构造成使得与盖对应的子体可在主体上滑动地开关,从而可在保持现有折叠型终端的优点的同时提供可滑动开关的附加优点。
例如,韩国实用新型申请No.2003-0000136公开了一种滑盖型便携式无线终端。
在上述申请中公开的终端包括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用于在主体上引导子体;以及至少一个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安装在子体和主体之间,使得可相对于子体的某一滑动位置沿打开或关闭方向施加弹性力。此外,当子体完全打开和完全关闭时,该子体可由于弹性构件而在不具有任何单独止动件的情况下保持在其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所述弹性构件采用扭簧,该扭簧的一端固定到主体上,而其另一端固定到子体上。
在该终端中,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到主体上,而其另一端固定到子体上,因此该扭簧的弹性施加在子体的整个运动距离上。这样,该扭簧在较大的幅度范围上反复伸缩。因此,使用可在较大长度上伸张的扭簧,但是这种扭簧具有较小的弹性力。为了弥补弹性力的不足,采用了两个扭簧。
然而,扭簧在较大范围内变形,必定且容易因重复操作导致的疲劳而变差。因而扭簧会在较短时期内丧失其正常功能或引起失效。因此,传统滑盖型设备利用两个扭簧会致使组装过程复杂而且困难,并致使服务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能以平滑方式可滑动地打开或关闭所述终端并具有改进的耐用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二板,该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可滑动地组合,并具有沿着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以及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上,以垂直于所述第二板的运动方向施加弹性力,其中,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壳体,该壳体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上;滑动件,该滑动件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弹簧,该弹簧布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滑动件的一端之间;以及滚子,该滚子安装到所述滑动件的另一端,并沿着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滑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二板,该第二板与平行于该第二板的所述第一板可滑动地组合,并具有由相连续的凹部和斜面沿着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滑动壳体,该滑动壳体固定到所述第一板上;移动块,该移动块安装在所述滑动壳体上,从而朝向和远离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一个或多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支撑在所述滑动壳体上并在所述移动块上施加弹性力;以及滚子,该滚子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移动块中从而可转动地接触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二盖;第三盖,该第三盖与所述第二盖可滑动地组合;引导件,该引导件用于进行引导,从而使所述第三盖可相对于所述第二盖沿纵向直线运动;以及柱塞组件,该柱塞组件布置在所述第二盖和所述第三盖之间,并用于在该第三盖滑动期间使该第三盖停止在理想位置;其中,所述柱塞组件包括壳体构件,该壳体构件具有开口端;柱塞,该柱塞可滑动地插入所述壳体构件内,在该柱塞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滚子,而在该柱塞的另一端沿纵向形成有插入杆;以及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插在所述插入杆上并弹性支撑所述柱塞;其中,在所述柱塞的底部处形成有闭锁槽,该闭锁槽沿纵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壳体构件的底部处伸出一止动件,该止动件插入所述闭锁槽内以限制所述柱塞的运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二板,该第二板与平行于该第二板的所述第一板可滑动地组合,并包括由相连续的凹部和斜面沿着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固定杆,该固定杆固定到所述第一板上;滑动杆,该滑动杆布置成朝向和远离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并与所述固定杆面接触;至少一个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用于提供弹性力以朝着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推进所述滑动杆,该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上,而该拉伸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滑动杆的面对所述固定杆的所述一端的端部上;以及滚子,该滚子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滑动杆上,从而与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接触并在其上滚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二板,该第二板与平行于该第二板的所述第一板可滑动地组合,并包括沿着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该凸轮形导路轮廓具有相连续的凹部和斜面;固定框架,该固定框架固定到所述第一板上;枢转杆,该枢转杆的第一端可枢转地铰链连接到所述固定框架上,而该枢转杆的第二端由于枢转动作而朝向和远离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至少一个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到所述固定框架上,而该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到所述枢转杆上,该拉伸弹簧产生拉力以使所述第二端朝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偏置;以及滚子,该滚子设置在所述枢转杆的所述第二端中,并且与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接触并在其上滚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二板,该第二板与平行于该第二板的所述第一板可滑动地组合,并包括沿着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该凸轮形导路轮廓具有相连续的凹部和斜面;滑动壳体,该滑动壳体固定到所述第一板上;滑动杆,该滑动杆安装在所述滑动壳体内部,从而朝向和远离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在所述滑动壳体内对所述滑动杆施加弹性力;扭簧,该扭簧在所述滑动壳体内与所述压缩弹簧一起对所述滑动杆施加弹性力;以及滚子,该滚子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动杆中,从而与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接触并在其上滚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该第一板具有凸轮形导路轮廓,该凸轮形导路轮廓具有形成在理想位置处的凹部;第二板,该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可滑动地组合;扭簧,该扭簧用于产生伸张力;滑动杆,该滑动杆连接到所述扭簧的一端上;箱体构件,该箱体构件固定到所述第二板上,并且该箱体构件容纳所述扭簧和所述滑动杆,并引导该滑动杆朝向和远离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以及滚子,该滚子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动杆中,并沿着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滚动。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可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在这些附图中图1和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横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弹性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6和图7是表示图5的弹性单元的操作的立体图;图8是图6的横截面图;图9和图10是表示滑动机构的操作以及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1的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3表示组装后的图12的滑动机构的立体图;图14和图15是表示图11的部分组装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图16至图20是用于说明图11所示的滑动机构的操作的立体图;图21是表示图11的便携式终端的操作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立体图;图23表示图22中的滑动机构的操作;图24和图25是图22的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6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柱塞组件的立体图;图27是根据图26的柱塞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28是图26的柱塞组件中的壳体的立体图;图29是图26的柱塞组件中的柱塞的立体图;图30是图26的柱塞组件的局部分解图;图31是表示将柱塞组件组装至第二盖的立体图;图32是表示图22的第三盖的立体图;图33表示图22的滑动机构的侧面;
图34是表示图22的第一滑动间隔件的立体图;图35示出了将第一滑动间隔件组装至图22的第二盖的组装;图36是表示第一滑动间隔件和第一滑动导轨组合到图22的第二盖中的组合结构的立体图;图37表示图22的滑动机构的另一侧面;图38是表示图22的第二滑动间隔件的立体图;图39是表示第二滑动间隔件与图22的第二盖相组合的组合结构的立体图;图40是表示第二滑动间隔件和第二滑动导轨组合到图22的第二盖中的组合结构的立体图;图41和图4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3和图44是表示图41和图42的滑动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45至图48是表示图41的滑动机构的操作的平面图;图49和图50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1和图52是表示图49的滑动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53是表示图49的滑动机构的组合结构的立体图;图54至图57表示图49的滑动机构的操作;图58和图59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便携式终端的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0是图59的滑动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61至图64是表示图58的滑动机构的操作的平面图;图65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6是图65的滑动机构的部分组装图;图67是图65的滑动机构的组装立体图;以及图68和图69表示图65的滑动机构的操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和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以下称为“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横截面图。
如图1至图3所示,便携式终端的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20、第二板40以及弹性单元30。
第一板20与主体10组合,而第二板40与显示单元50连接。第二板40和第一板20彼此组合从而能彼此抵靠滑动。
弹性单元30通过诸如铆钉60的连接构件安装在第一板20上,从而布置在第一板20和第二板40之间。
这里,弹性单元30垂直于第二板40的运动方向布置。因此,弹性单元30垂直于第二板40的运动方向施加其弹性力。
为使第二板40能够滑动,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板20设有形成在两个侧边处(即,在第一板20的每一侧边的中央部位伸出)的侧引导件22,使得侧引导件22可与第二板40的两个相应侧边接触。
如图4所示,第二板40设有沿着该第二板40的运动方向形成于两个侧边处的第二保持槽43。在第一板的侧引导件22中形成有与第二保持槽43相对应的第一保持槽23。在第一保持槽23和第二保持槽43之间布置有引导杆45。
即,引导杆45具有圆形截面,而第一保持槽23和第二保持槽43具有半圆形截面从而一起形成圆,引导杆45可被接收在该圆内。
因此,第二板40通过引导杆45与第一板20组合。第二板40的第二保持槽43沿着引导杆45运动,从而该第二板40可抵靠第一板20滑动。
第一板20设有开口21,弹性单元30可插入该开口内从而安装在该第一板上。第二板40设有形成在其内侧的凸轮形导路轮廓42。弹性单元30(确切的说是该弹性单元30的滚子)与沿第二板40的运动方向的凸轮形导路轮廓42接触。
弹性单元30插入在第一板20中形成的开口21内。因此,当第一板20和第二板40被组装时,滑动机构的厚度可变薄为与弹性单元30的厚度一样厚,因此使便携式终端的厚度变薄。
参照图3,凸轮形导路轮廓42包括在第二板40的内缘处形成的多个斜面。所述斜面以不同取向布置,即呈沿第二板40的运动方向的之字图案。
更确切的说,所述斜面位于凹形基准位置42a的上侧和下侧处。
上侧斜面包括第一上升斜面42b和第二上升斜面42c。第一上升斜面42b的一端位于基准位置42a,而其另一端形成为向左上侧倾斜。第二上升斜面42c的一端与第一上升斜面42b相交,而其另一端向右上侧延伸。
下侧斜面包括第一下降斜面42d和第二下降斜面42e。第一下降斜面42d的一端位于基准位置42a,而其另一端朝左下侧形成。第二下降斜面42e与第一下降斜面42d相交,而其另一端向右下方向延伸。
这里,第一上升斜面42b和第一下降斜面42d的所述一端位于与基准位置42a相同的位置。优选的是,基准位置42a、第二上升斜面42c和第二下降斜面42e的所述另一端形成在距第二板40的侧缘相同距离的位置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弹性单元30的分解立体图。图6和图7是表示图5的弹性单元30的操作的立体图。图8是图6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3以及图5至图8,弹性单元30包括壳体32,该壳体安装到第一板20的开口21内;滑动件35,该滑动件可滑动地布置在壳体31内部;弹簧34,该弹簧在壳体31内布置在壳体31与滑动件35的一端之间;以及滚子39,该滚子39连接到滑动件35的另一端上,从而沿着凸轮形导路轮廓42在该凸轮形导路轮廓上行进。
壳体31设有形成在其顶面上的插槽,而滑动件35具有突起36,该突起36形成在滑动件的顶面上从而沿着插槽32在该插槽内滑动。
突起36沿着插槽32滑动从而可防止滑动件35摇晃。突起36在插槽32内运动从而用作用于限制滑动件35的运动范围的止动件。此外,突起36突出以防止滑动件35容易地从壳体31释放。
此外,在滑动件的一端处形成有伸出的弹簧支撑件37以支撑弹簧34。
如图8所示,在壳体31的底部上形成有弹簧支撑件33。弹簧支撑件33突起以沿着滑动件35的运动方向支撑弹簧34的侧面。
因此,当滑动件35压缩弹簧34时,弹簧34的侧面被弹簧支撑件33支撑,从而防止向旁边弯曲。
弹簧支撑件33优选通过使壳体31的底面向上和向下弯曲而形成。
此外,如图5和图8所示,在滑动件35的下方形成有与弹簧支撑件33相对应的滑动槽38。
因此,当滑动件35运动时,该滑动件被弹簧支撑件33引导,从而能仅向前和向后滑动而不左右摇晃。
参照图8,所述壳体由上平面件31a和下平面件31b构成。在下平面件31b中形成弹簧支撑件33,将弹簧34置于弹簧支撑件33之间。然后,将具有滚子39的滑动件35插入所述壳体内,之后通过挤压上平面件31a和下平面件31b的侧缘等而使它们组合。
此时,如以上所述,由于突起36闭锁在插槽32内,因而滑动件35不会从壳体31释放。
滚子39利用铆钉60等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件35的一端上。此时,滚子39连接成朝凸轮形导路轮廓42伸出。
如以上所述,将弹性单元30预先组装以形成一个部件。这样,可易于将弹性单元30安装在第一板20上从而缩短组装时间,并且弹性单元30本身易于组装。
图9和图10是表示滑动机构的操作以及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
参照图3,在第二板40运动前,滚子39靠置在基准位置42a上。
此时,弹性单元30的弹性力垂直施加到第二板40上,在不存在任何外部作用的情况下该第二板不向上或向下运动。
如图9a所示,当显示单元50向上运动时,第二板40也向上运动。此时,如图9b所示,第二板40的第一下降斜面42d向上运动,同时向内推压滚子39。
由于弹性单元30的弹性力,滚子39在略超过第一下降斜面42d和第二下降斜面42e之间的过渡位置时,沿第二下降斜面42e向下滑动而无需用户进一步施加任何力。于是,如图9c所示,第二板40完全向上打开。
如以上所述,类似地,由于弹性单元30的弹性力垂直施加到第二板40上,因而该第二板40不会随意向上和向下运动。
如图10a所示,若显示单元50向下运动,则第二板40也向下运动。此时,如图10b所示,第二板40的第一上升斜面42b向下运动,同时向内推压滚子39。
由于弹性单元30的弹性力,滚子39在略超过第一上升斜面42b和第二上升斜面42c之间的过渡位置时,沿第二上升斜面42c向下滑动而无需用户进一步施加任何力。于是,如图10c所示,第二板40完全向下打开。
类似地,由于弹性单元30的弹性力垂直施加到第二板40上,因而该第二板40不会随意向上和向下运动。
如以上所述,弹性单元30布置成垂直于第二板40,从而使其弹性力更有效地施加在凸轮形导路轮廓42上。这样,可减少弹性单元的数量,并且弹簧可无扭曲地压缩,从而延长弹簧的寿命。
此外,由于凸轮形导路轮廓和弹性单元的作用,可仅通过施加一初始力而使便携式终端的显示单元自动打开或关闭。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可滑动开闭装置进行说明。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1的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图12的组装后的滑动机构的立体图。图14和图15是图11的部分组装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
该实施例的滑动机构将便携式终端的子体130和主体相互组合从而能彼此抵靠滑动。该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到主体110上的第一板120以及固定到子体130上的第二板140。第二板140与平行于该第二板的第一板120可滑动地组合。第二板140设有凸轮形导路轮廓,该凸轮形导路轮廓包括沿滑动方向形成的相连续的凹部和斜面144。该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到第一板120上的滑动壳体160;移动块170,该移动块安装在滑动壳体160中,从而朝向和远离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多个压缩弹簧190,这些压缩弹簧支撑在滑动壳体160上并向移动块170施加弹性力;以及滚子180,该滚子安装在移动块170中从而可转动地接触凸轮形导路轮廓。
在滑动壳体160上固定有两个U形引导杆200,而移动块170具有第二通孔172,该第二通孔形成为使得引导杆200可滑动地插入其内,并且移动块170可沿引导杆200运动。四个压缩弹簧190插在相应的引导杆200上。
滑动壳体160的一端设有第一孔162,所述第一孔形成为组合引导杆200的一端。在滑动壳体160的另一端处形成有第一弯曲槽164,引导杆200的U形弯曲部插在该第一弯曲槽处。板166连接到滑动壳体160上,从而保持引导杆200的U形弯曲部。板166具有面向第一弯曲槽164的第二弯曲槽168。
参照图16至图20,第二板140的凸轮形导路轮廓包括在该凸轮形导路轮廓中央区域处的第一凹部142、在该第一凹部142一侧的第二凹部146、以及在该第一凹部142的另一侧的第三凹部150。在第一凹部142和第二凹部146之间形成有山状斜面。在第一凹部142和第三凹部150之间形成有平坦止动区域148。
滚子180利用铆钉182可转动地连接到移动块170上。当第二板140运动时,滚子180沿着凸轮形导路轮廓转动,从而降低摩擦力。
当滚子180靠置在第一凹部142上时,子体130在主体110上关闭。当滚子180靠置在第二凹部146上时,子体130在主体110上向上打开。当滚子180靠置在第三凹部150上时,子体130在主体110上向下打开。
当滚子180沿斜面144的上升斜面向上运动时,压缩弹簧190的弹性力阻止第二板140运动。当滚子180超过斜面144的过渡位置而向该斜面的下降斜面向下运动时,第二板140由于压缩弹簧190的弹性而自动向下运动。
此外,当滚子180行进到止动区域148时,压缩弹簧190的弹性对于第二板140的运动没有影响。因此,当滚子180靠置在止动区域148上时,第二板140可停止运动。
再次参照图11,第一板120设有开口122,滑动壳体160插入该开口内并固定到第一板120上,使得滚子180伸出到第一板120上方,从而能够降低滑动机构的整体厚度。
在第二板140的两个侧边处都形成有第一引导肋152。在第一板120的两个侧边上固定有一对导轨引导件210。导轨引导件210设有第二引导肋212,该第二引导肋形成为与第一引导肋152可滑动地组合。因此,第一板120和第二板140可彼此抵靠滑动。
导轨引导件210利用螺钉固定到第一板120上。导轨引导件210是通过将金属压制件插入注射成型塑料中而制成的。因此,导轨引导件210的外表面由模制塑料形成,从而降低与第二板140的摩擦。内部的压制金属结构增强了导轨引导件210的刚性。
以下说明上述构造的滑动机构的操作。
图16至图20是说明图11中所示的滑动机构的操作的立体图。图21是表示图11的便携式终端的操作的立体图。
参照图16,当子体130在主体110上关闭时,移动块170(即,安装到其上的滚子180)由于压缩弹簧190的弹性而被偏置并保持在第一凹部142处。
参照图17,若子体向上运动,则滚子180从第一凹部142释放并经过第一斜面144。当滚子180沿着斜面144的上升斜面向上运动时,压缩弹簧190起到阻止运动的作用。然而,若滚子180通过了过渡位置,则第二板140由于压缩弹簧190的弹性力而自动打开。
如图18所示,若滚子180到达了第二凹部146,则滚子借助压缩弹簧190的弹性而保持在该处。
另一方面,若子体130向下运动,则滚子180行进经过止动区域148。在该止动区域148处,压缩弹簧190对第二板140的运动不产生影响。因此,用户可在子体130向下运动期间使其停止运动。
在通过了止动区域148后,滚子180闭锁在第三凹部150上,如图20所示。类似地,滚子180由于压缩弹簧190的弹性力而保持在第三凹部处。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2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立体图。图23表示图22中的滑动机构的操作。图24和图25是图22的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2至图25中所示,该实施例的滑动机构包括第二盖1100、第三盖1200、引导件1400、1500以及柱塞组件1300。
图22(a)是滑动机构的前视立体图,而图22(b)是滑动机构的后视立体图。图23(a)示出了第三盖1200向上运动时的滑动机构。图23(b)示出了第二盖1100向上运动时的滑动机构。
第二盖1100待与第一盖(未示出)组合。在该第一盖上安装有便携式电话的印刷电路板,而在该第一盖的背面上安装有电池。
第三盖1200待与第四盖(未示出)组合。该第四盖上安装有便携式电话的显示单元。
如图23(b)所示,可在第二盖1100的上部区域中安装音乐键盘、小型相机等,可在第二盖1100的下部区域中安装键盘等。
第三盖1200与第二盖1100可滑动地组合。为此,在第三盖1200和第二盖1100的侧边上安装有引导件1400和1500,使得该第三盖1200可沿第二盖1100的纵向在该第二盖上滑动运动。
参照图24和图25,引导件1400和1500包括滑动导轨1420和1520以及滑动间隔件1410和1510,以下将对它们进行详细描述。
在第二盖1100和第三盖1200之间安装有柱塞组件1300,使得第三盖1200可停止在理想位置,同时该第三盖1200可相对于第二盖1100滑动运动。
图26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柱塞组件1300的立体图。图27是图26的柱塞组件1300的分解立体图。图28是图26的柱塞组件1300中的壳体的立体图。图29是图26的柱塞组件1300中的柱塞1320的立体图。图30是图26的柱塞组件1300的局部分解图。
如图26至图30所示,柱塞组件1300包括壳体构件1310、柱塞1320以及压缩弹簧1330。
参照图27,壳体构件1310朝供柱塞1320和压缩弹簧1330插入的一端开口。
参照图28,壳体构件1310由彼此组合的第一壳体1311和第二壳体1312组成。第二壳体1312设有凹入空间,该凹入空间形成为和第一壳体1311一起在中间接收柱塞1320。
这里,第一壳体1311和第二壳体1312可单独制成并组合。如图28(a)所示,优选的是,第一壳体1311和第二壳体1312可以一体制成,从而通过它们的侧边1314相互连接。
如图28(a)、(b)、(c)所示,在第一壳体1311和第二壳体1312一体制成的情况下,可使第一壳体1311和第二壳体1312的共享侧边1314弯曲,从而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组合。
此时,与侧边1314相对的其它侧边通过弯曲工序相互连接。
第一壳体1311和第二壳体1312以这种方式一体制成并通过弯曲工序互相组合,从而与单独制造相比能提高壳体构件1310的组装特性。
此外,如图28中所示,在壳体构件1310的底部上伸出有止动件1313。止动件1313用于限制柱塞1320的运动,以下将详细说明该柱塞。
参照图27和图29,柱塞1320可滑动地插入壳体构件1310的一端内。在柱塞1320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滚子1327,在柱塞1320的另一端沿其纵向形成有插入杆1325。
压缩弹簧1330插在插入杆1325上以弹性支撑柱塞1320。
这里,如图29中所示,柱塞1320的框架结构1321由金属材料通过POM注射成型工序制成,在底面上形成有纵向延伸的闭锁槽1322,并且在该框架结构的另一端处形成有插入杆1325。
参照图30,止动件1313插入闭锁槽1322内。该止动件1313被限制在闭锁槽1322的两端内,因此柱塞1320可在有限距离内运动。
此外,止动件1313朝壳体构件1310的另一端(即,朝着未开口的方向向上)伸出,并具有向上和向下的弹性。
因此,当将柱塞1320插入壳体构件1310内时,可朝壳体构件1310的所述另一端强制推动该柱塞。因此,止动件1313被柱塞1320向下推动。当止动件1313到达闭锁槽1322时,止动件1313由于其弹性而回复到原始位置,从而将该止动件插入闭锁槽1322中。
此外,闭锁槽1323可具有与止动件1313相对应的斜面。该斜面形成在滚子1327侧。这样可在有限空间内使闭锁槽1322的尺寸最大。
仅通过将压缩弹簧1330和柱塞1320插入预制的壳体构件1310内就制成了上述的柱塞组件1300,从而能简化组装过程。
如图31中所示,柱塞组件1300与第二盖1100组合。为此,如图26中所示,壳体构件1310在其另一端处设有插入突起1315,并且如图31中所示,第二盖1100设有插入孔1115。
为了安装柱塞组件1300,如图31(a)中所示,插入突起1315插入到插入孔1115内,从而柱塞组件1300的所述另一端卡合到第二盖1100内。此外,如图31(b)中所示,可使用诸如铆钉或螺钉等的连接构件1600将柱塞组件1300固定组合到第二盖1100上。
柱塞组件1300以这种方式与第二盖1100搭扣组合,然后利用诸如铆钉或螺钉的连接构件1600固定到其上。这样,柱塞组件1300可布置在第二盖1100的理想位置处,从而能提高组装性和生产率。
另一方面,如图32中所示,第三盖1200设有引导槽1230,该引导槽沿纵向形成,从而能引导安装在第二盖1100上的柱塞组件1300。在第三盖1200的侧边处设有引导槽1250,引导件1400、1500的滑动导轨1410、1510插入所述引导槽1250内。以下将描述引导件1400、1500的细节。
图32(a)是第三盖1200的立体图,图32(b)是图32(a)中的引导槽1230的放大图。
引导槽1230设有至少一个止动凹部1231、1232、1233,该止动凹部形成为通过该止动凹部内使得柱塞1320的滚子1327闭锁以停止在理想位置处。
即,在柱塞1320靠置在图32中的中央处的第一止动凹部1231上时,若第三盖1200运动,则柱塞1320就从第一止动凹部1231释放并后退以压缩压缩弹簧1330。在第三盖1200继续运动同时,柱塞1320可通过滚子1327的转动运动至第二止动凹部1232或第三止动凹部1233。
当柱塞1320到达第二止动凹部1232或第三止动凹部1233时,滚子1327由于压缩弹簧1330的回复而闭锁到第二止动凹部1232或第三止动凹部1233上。因此,在不存在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第三盖1200不能随意远离第二止动凹部或第三止动凹部运动。
这里,如图32(b)所示,在第一止动凹部1231的自由端形成有插入斜面1235。当将柱塞组件1300组装到第三盖1200内时,可沿第一止动凹部1231的插入斜面1235容易地插入柱塞组件1300。
即,当将柱塞组件1300插入引导槽1230内时,滚子1327的侧面可沿插入斜面1235容易地向下滑动,从而插入第一止动凹部1231中。
另一方面,参照图22和图23,将引导件1400、1500连接到第二盖1100和第三盖1200的侧边上,使得第三盖1200可在第二盖1100上向上和向下可滑动地运动,反之亦然。
如图24和图25中所示,引导件1400、1500包括滑动导轨1420、1520以及滑动间隔件1410、1510。滑动导轨1420、1520包括第一滑动导轨1420和第二滑动导轨1520,滑动间隔件1410、1510包括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和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
图33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一部分。
如图33中所示,第一引导件1400安装在第二盖1100和第三盖1200的侧边上,即,在柱塞组件1300将第三盖1200所推向的侧边上。第一引导件1400由第一滑动导轨1420和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组成。
图34是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的立体图。图35是表示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组合到第二盖1100上的组合结构的立体图。图36是表示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和第一滑动导轨1420组合到第二盖1100上的组合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33所示,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布置在第二盖1100和第三盖1200之间,使得第二盖1100和第三盖1200的侧边彼此不直接接触。
这里,优选的是,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由合成树脂通过POM注射成型工序形成。
如以上所述,由于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利用合成树脂制成,因而可防止诸如金属摩擦噪音的噪音,而当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盖1100和第三盖1200彼此抵靠滑动时可能会产生这种噪音。此外,可实现第二盖和第三盖之间的平滑滑动。
参照图34,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形成细长形。在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的下侧中形成第一闭锁突起1411和第一固定突起1414,并在该第一滑动间隔件的上侧中形成第一滑动接触部1412。
参照图33和图35,在第二盖1100的侧边处设有第一释放抑制闭锁部1141,该第一释放抑制闭锁部形成为使得第一闭锁突起1411闭锁到其上,以防止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脱离。此外,第二盖1100设有第一固定槽1144,第一固定突起1414插入所述第一固定槽内,使得第二盖1100和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能一体运动。
如图33所示,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使第一滑动接触部1412在包绕第三盖1200的侧边的同时与该侧边接触。
这里,第一滑动接触部1412的上部向内弯曲,从而插入形成在第三盖1200的两个侧边处的滑动槽1250内。
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的外表面被第一滑动导轨1420包绕并支撑在其上。
即,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布置在第一滑动导轨1420、第三盖1200以及第二盖1100之间,从而防止由第二盖和第三盖在彼此抵靠滑动时产生的噪音。
第一滑动导轨1420的下部安装在第二盖1100的侧边上,而其上部向内弯曲并插入滑动槽1250内。这样,第三盖1200和第二盖1100可以相对于彼此向上和向下滑动,而不会从彼此释放。
这里,为使第三盖1200和第二盖1100能彼此抵靠滑动,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和第一滑动导轨1420的长度应短于滑动槽1250的长度。
如以上所述,滑动接触部1412的上部插入第三盖1200的滑动槽1250内,从而避免和降低在滑动导轨1420的上部与第三盖1200的滑动槽1250的底面直接接触时产生的噪音。
此外,参照图24、图25和图36,第二盖1100设有在其侧边处伸出的插入定位突起1127。第一滑动导轨1420设有第一插入孔1427,该第一插入孔1427形成为使得插入定位突起1127能插入其内。这样,第一滑动导轨1420就能容易地预组装到第二盖1100上,然后利用连接构件1600固定组合到该第二盖上,从而提高组装特性。
因此,将第一固定突起1414插入第一固定槽1144内,从而使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和第二盖1100组合。通过将插入定位突起1127插入第一插入孔1427内然后利用连接构件1600而使第一滑动导轨1420组合到第二盖1100上。这样,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第一滑动导轨1420和第二盖1100就能一起运动。
此外,参照图36,优选的是,使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的第一滑动接触部1412的长度比第一滑动导轨1420的弯曲部(即,第一滑动导轨1420的上部)的长度长约0.1mm。
这样,在第二盖1100或第三盖1200滑动期间当第一滑动导轨1420的两个上端部与滑动槽1250的端部相接触时,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滑动接触部1412的两个端部首先与滑动槽1250的端部接触,从而避免了第一滑动导轨1420和滑动槽1250相接触可能会产生的金属噪音。
图3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37中所示,第二引导件1500由第二滑动导轨1520和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组成。第二引导件1500安装在第二盖1100和第三盖1200的其它侧边处,即在与第三盖1200被柱塞组件1300所推向的侧边相反的侧边处。
图38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的立体图。图39示出了在第三实施例中将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组装到第二盖1100上的组装。图40是表示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和第二滑动导轨1520组装到第二盖1100上的组合结构的立体图。
参照图37,与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类似,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布置在第二盖1100和第三盖1200之间,使得第二盖1100和第三盖1200的侧边彼此不直接接触。
这里,优选的是,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由合成树脂使用POM注射成型工序形成。
如以上所述,与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类似,由于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利用合成树脂制成,因而可防止诸如金属摩擦噪音的噪音,而当第二盖1100和第三盖1200彼此抵靠滑动时可能会产生这种噪音。此外,可实现第二盖和第三盖之间的平滑滑动。
参照图38,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形成细长形。在滑动间隔件1510的下侧中形成第二闭锁突起1511和第二固定突起1514,并在该滑动间隔件的上侧中形成第二滑动接触部1512和弹性突起1513。
参照图37和图39,在第二盖1100的另一侧边处设有第二释放抑制闭锁部1151,该第二释放抑制闭锁部形成为使得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的第二闭锁突起1511闭锁到其上,以防止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从该侧边脱离。此外,第二盖1100设有第二固定槽1154,第二固定突起1514插入所述第二固定槽内,使得第二盖1100和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能一体运动。
与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类似,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使第二滑动接触部1512在包绕第三盖1200的另一侧边的同时与该侧边接触。
这里,第二滑动接触部1512的上部向内弯曲,从而插入形成在第三盖1200的两个侧边处的滑动槽1250内。
这里,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在多个第二滑动接触部1512之间设有弹性突起1513。弹性突起1513与第三盖1200的所述另一侧边间隔开,但是该弹性突起1513的上部与第三盖1200的该另一侧边相接触。
这样,由于仅弹性突起1513的上部与第三盖1200的所述另一侧边相接触,因而即使第三盖1200的宽度有些变化,该第三盖1200也会被朝第一滑动间隔件1410推回从而与其接触。因此,第三盖1200以稳定方式放置,而不会左右摇晃。
如图37中所示,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的外表面被第二滑动导轨1520包绕并支撑在其上。
即,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布置在第二滑动导轨1520、第三盖1200以及第二盖1100之间,从而防止由第二盖和第三盖在彼此抵靠滑动时产生的噪音。
第二滑动导轨1520的下部安装在第二盖1100的侧边上,而其上部向内弯曲并插入滑动槽1250内。这样,第三盖1200和第二盖1100可以相对于彼此向上和向下滑动,而不会从彼此释放。
这里,为使第三盖1200和第二盖1100能彼此抵靠滑动,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和第二滑动导轨1520的长度应短于滑动槽1250的长度。
如以上所述,第二滑动接触部1512的上部插入第三盖1200的滑动槽1250内,从而避免和降低在第二滑动导轨1520的上部与第三盖1200的滑动槽1250的底面直接接触时产生的噪音。
此外,参照图24、图25和图40,第二盖1100设有在其侧边处伸出的插入定位突起1127。第二滑动导轨1520设有第二插入孔1527,该第二插入孔1527形成为使得插入定位突起1127能插入其内。这样,第二滑动导轨1520就能容易地预组装到第二盖1100上,然后利用连接构件1600固定组合到该第二盖上,从而提高组装特性。
因此,将第二固定突起1514插入第二固定槽1154内,从而使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和第二盖1100组合。通过将插入定位突起1127插入第二插入孔1527内然后利用连接构件1600而使第二滑动导轨1520组合到第二盖1100上。这样,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第二滑动导轨1520和第二盖1100就能一起运动。
此外,参照图40,优选的是,使第二滑动间隔件1510的第二滑动接触部1512的长度比第二滑动导轨1520的弯曲部(即,第二滑动导轨1520的上部)的长度长约0.1mm。
这样,在第二盖1100或第三盖1200滑动期间当第二滑动导轨1520的两个上端部与滑动槽1250的端部相接触时,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二滑动接触部1512的两个端部首先与滑动槽1250的端部接触,从而避免了第二滑动导轨1520和滑动槽1250相接触可能会产生的金属噪音。
此外,第二滑动导轨1520设有逃脱孔(escape hole)1525,该逃脱孔形成在与弹性突起1513相对应的位置处。因此,弹性突起1513可向后弹性弯曲到逃脱孔1525内,从而为弹性突起1513提供更大的弹性。
通过上述引导件1400和1500,第二盖1100和第三盖1200能容易地上下滑动而不会摇晃。
以下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图41和图4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3和图44是表示图41和图42的滑动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该滑动机构将便携式终端的子体和主体相互组合从而能彼此抵靠滑动。该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到主体上的第一板310以及固定到子体上的第二板320。第二板320与平行于该第二板的第一板310可滑动地组合,并包括沿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该凸轮形导路轮廓由相连续的凹部和斜面组成。第一板310上固定有固定杆340。滑动杆350布置成朝向和远离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滑动杆350与固定杆340面接触。设有至少一个拉伸弹簧360以产生弹性力,用于朝凸轮形导路轮廓推进滑动杆350。拉伸弹簧360的一端连接到固定杆340的一端上,而其另一端连接到滑动杆350的面对固定杆340的所述一端的一端上。滚子370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杆350上并可转动地与凸轮形导路轮廓相接触。
固定杆340和滑动杆350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引导槽342,该引导槽形成为朝向凸轮形导路轮廓呈细长形。铆钉380等通过引导槽342固定到固定杆340和滑动杆350中的另一个上。这样,固定杆340和滑动杆350可滑动地彼此组合。
固定杆340设有第一肋344,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到该第一肋上。滑动杆350设有第二肋352,拉伸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到该第二肋上。拉伸弹簧垂直于固定杆和滑动杆的长度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为增强弹性力从而降低弹簧的位移范围总共安装了四个拉伸弹簧360,每一侧有两个。滑动杆350垂直于凸轮形导路轮廓,从而可使滑动杆350的运动距离以及拉伸弹簧360的位移范围最小化。
以这种方式使用多个拉伸弹簧360,以提供充足的弹性力并使拉伸弹簧360的位移最小化,从而提高了滑动机构的耐用性。因此,可使该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使用时间延长,而不会使功能变差或者使机构失效。
滚子370利用铆钉380可滑动地连接到滑动杆350上。固定杆340利用铆钉380固定到第一板310上。当第二板320运动时,滚子370沿凸轮形导路轮廓滚动,从而降低了摩擦。
在第二板320的两个侧边上固定有引导杆322。第一板310的两个侧边处设有杆保持件312,引导杆322可滑动地组合到所述杆保持件上。
第二板320的凸轮形导路轮廓包括在该凸轮形导路轮廓的中央区域处形成的第一凹部、在该第一凹部324一侧处形成的山状斜面326、在该斜面326的端部处形成的第二凹部328、以及在第一凹部324的另一侧处形成的第三凹部330。
当滚子370靠置在第一凹部324上时,子体在主体上关闭。当滚子370靠置在第二凹部上时,子体在主体上向上打开。当滚子370靠置在第三凹部330上时,子体在主体上向下打开。
参照图44和图46,当滚子370在斜面326的上升斜面上行进时,拉伸弹簧360伸张以阻止第二板320的运动。当滚子370超过山状斜面326的过渡位置而滚下斜面326的下降斜面时,拉伸弹簧360推动第二板320,从而使第二板320自动运动。
以下,将详细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操作。
图45至图48是示出图41的滑动机构的操作的平面图。
参照图45,在子体在主体上关闭的情况下,拉伸弹簧360推压滑动杆350和滚子370,使得滚子370保持在第一凹部324处。
如图46中所示,若子体向上运动,则滚子370从第一凹部324释放并经过斜面326。当滚子370沿着斜面326的上升斜面向上运动时,滚子由于拉伸弹簧360的弹性而受阻。若滚子超过了过渡位置,则第二板320借助拉伸弹簧360的弹性力而自动打开。
此外,如图47中所示,若滚子370到达了第二凹部328并靠置于其上,则滚子由于拉伸弹簧360的弹性而保持在该处。
另一方面,若子体从图45的初始状态向下运动,则滚子370从第一凹部324释放并靠置到第三凹部330上。类似地,滚子370由于拉伸弹簧360的弹性力而保持在第三凹部处。
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便携式终端的滑动机构。
图49和图50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1和图52是表示图49的滑动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53是表示图49的滑动机构的组合结构的立体图。
该滑动机构将便携式终端的子体和主体相互组合从而能彼此抵靠滑动。该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到子体上的第一板410以及固定到主体上的第二板430。第二板430与平行于该第二板的第一板410可滑动地组合,并包括沿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该凸轮形导路轮廓由相连续的凹部和斜面436组成。在第一板410上固定有固定框架440。以这种方式设有枢转杆450,即其第一端通过铰链枢转组合到固定框440上,而其第二端因枢转运动而朝向和远离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设有多个拉伸弹簧460,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到固定框架440上,而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到枢转杆上,以产生拉力使得枢转杆的第二端朝凸轮形导路轮廓偏置。在枢转杆450的第二端上连接有一滚子,该滚子与凸轮形导路轮廓接触并在其上滚动。
固定框架440设有突出止动件442,该突出止动件将枢转杆450的转动限制在特定角度范围内。
凸轮形导路轮廓和枢转杆450分别对称地成对形成。因此,在每一侧上设有三个拉伸弹簧。滚子470安装在每一枢转杆450的第二端部处。
滚子470利用铆钉480可转动地组合到枢转杆450上。当第二板430运动时,滚子470与凸轮形导路轮廓接触并在其上滚动,从而降低了摩擦力。
第二板430的凸轮形导路轮廓包括在该凸轮形导路轮廓的中央区域处形成的第一凹部432、在该第一凹部432一侧处形成的山状斜面436、在该斜面436的端部处形成的第二凹部434、以及在第一凹部432的另一侧处形成的第三凹部438。
当滚子470靠置在第一凹部432上时,子体在主体上关闭。当滚子470靠置在第二凹部434上时,子体在主体上向上打开。当滚子470靠置在第三凹部438上时,子体在主体上向下打开。
当滚子470在斜面436的上升斜面上行进时,拉伸弹簧460伸张以阻止第二板430的运动。当滚子470超过山状斜面436的过渡位置而滚下斜面436的下降斜面时,拉伸弹簧460推动第二板430,从而使第二板430自动运动。
在第二板430的两个侧边处沿其运动方向形成有滑动槽431。在第一板410的两个侧边上固定有引导保持件420。引导保持件420具有引导肋422,该引导肋形成为与滑动槽431可滑动地组合。
引导保持件420利用螺钉固定到第一板410上。引导保持件420由低摩擦塑料利用注射成型工序形成。可在引导保持件420的内部设置金属插入件424,从而提高引导保持件的刚性。
在该实施例中,相对于传统拉伸弹簧来说,拉伸弹簧460在较短位移内操作,从而提供了良好的耐用性。使用多个拉伸弹簧460来增强弹性。
以下将详细说明第五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操作。
图54至图57示出了图49的滑动机构的操作。
参照图54,在子体在主体上关闭的情况下,拉伸弹簧460推压枢转杆450,使得滚子470保持在第一凹部432处。
如图55中所示,若子体向下运动,则滚子470从第一凹部432释放并靠置在第二凹部434上。于是,滚子470由于拉伸弹簧460的弹性力而保持在第二凹部434处。
另一方面,若子体向上运动,则滚子470从第一凹部432释放并经过斜面436。当滚子470沿着斜面436的上升斜面向上运动时,滚子由于拉伸弹簧460的弹性而受阻。然而,若滚子超过了过渡位置,则第二板430借助拉伸弹簧460的弹性力而自动打开。
此外,如图57中所示,若滚子470到达了第二凹部434,则滚子由于拉伸弹簧460的弹性而保持在该处。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滑动机构。
图58和图59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便携式终端的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0是表示图59的滑动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该滑动机构将便携式终端的子体和主体相互组合从而能彼此抵靠滑动。该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到主体上的第一板510以及固定到子体上的第二板520。第二板520与平行于该第二板的第一板510可滑动地组合,并包括沿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该凸轮形导路轮廓由相连续的凹部和斜面526组成。在第一板510上固定有一滑动壳体。滑动杆580安装在该滑动壳体的内部,从而朝向和远离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设置有压缩弹簧560以向滑动壳体内的滑动杆580施加弹性力。设置有扭簧570以和压缩弹簧560一起向滑动壳体内的滑动杆580施加弹性力。滑动杆580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滚子590,该滚子与凸轮形导路轮廓接触并在其上滚动。
在该实施例中,压缩弹簧560的弹性力以及扭簧570的扭矩施加在滑动杆580上,从而在滑动杆580上施加很大的力。这样,由压缩弹簧560和扭簧570产生的增强的弹性力可实现较短的位移。因此,可延长压缩弹簧560和扭簧570的使用寿命,而不会使功能变差或使机构失效。
所述滑动壳体由上箱体540和下箱体550组成,该上箱体和该下箱体由金属材料压制而成。上箱体540和下箱体550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开口552,该开口用于接收扭簧570的卷绕部572。上箱体540和下箱体550可由高强度的塑性材料制成。
所述滑动壳体设有出入口556,滑动杆580通过该出入口朝向和远离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
此外,下箱体550设有多个突出的柱状件554,这些柱状件经过了去毛刺工序。上箱体和下箱体通过铆钉组合,所述铆钉通过柱状件554固定。
在扭簧570的一端处形成的第一钩574连接到柱状件554上。在扭簧570的另一端处形成的第二钩576与滑动杆580相组合。
第一板510设有切口512,滑动壳体插入该切口内从而固定到第一板上,并且滚子590在第一板510上方伸出。因此,可使第一板510和滑动壳体的总体厚度最小化,从而形成薄的滑动机构。
引导杆522固定到第二板520的两个侧边上。在第一板510的两个侧边处设有杆保持件514,引导杆522可滑动地组合到该杆保持件上。
第二板520的凸轮形导路轮廓包括在该凸轮形导路轮廓的中央区域处形成的第一凹部524、在该第一凹部524一侧处形成的山状斜面526、在该斜面526的端部处形成的第二凹部528、以及在第一凹部524的另一侧处形成的第三凹部530。
滚子590利用铆钉595可转动地连接到滑动杆580上。当第二板520运动时,滚子590沿着凸轮形导路轮廓滚动,从而降低了摩擦力。
当滚子590靠置在第一凹部524上时,子体在主体上关闭。当滚子590靠置在第二凹部528上时,子体在主体上向上打开。当滚子590靠置在第三凹部530上时,子体在主体上向下打开。
当滚子590在斜面526的上升斜面上行进时,压缩弹簧560和扭簧570起作用以阻止第二板520运动。当滚子590超过山状斜面526的过渡位置而滚下斜面526的下降斜面时,压缩弹簧560和扭簧570推动第二板520,从而使第二板520自动运动。
以下将详细说明第六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操作。
图61至图64是表示图58的滑动机构的操作的平面图。
参照图61,在子体在主体上关闭的情况下,压缩弹簧560和扭簧570推压滑动杆580和滚子590,使得滚子590保持在第一凹部524处。
如图62中所示,若子体向上运动,则滚子590从第一凹部524释放并经过斜面526。当滚子590沿着斜面526的上升斜面向上运动时,滚子由于压缩弹簧560和扭簧570的弹性而受阻。然而,若滚子超过了过渡位置,则第二板520借助压缩弹簧560和扭簧570的弹性力而自动打开。
此外,如图63中所示,若滚子590到达了第二凹部528并靠置在其上,则滚子由于压缩弹簧560和扭簧570的弹性而保持在该处。
另一方面,若子体从图61的初始状态向下运动,则滚子590从第一凹部524释放并靠置在第三凹部530上,如图64中所示。类似地,滚子590由于压缩弹簧560和扭簧570的弹性力而保持在第三凹部处。
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于便携式终端的滑动机构。
图65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6是图65的滑动机构的部分组装图。图67是图65的滑动机构的组装立体图。图68和图69表示图65的滑动机构的操作。
该实施例的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600以及与该第一板600可滑动地组合的第二板610。第一板600设有凸轮形导路轮廓602,该凸轮形导路轮廓具有形成在理想位置处的至少一个凹部。设有扭簧620以产生伸张力。扭簧620的一端上连接有滑动杆630。第二板610上固定有箱体构件640、614。所述箱体构件容纳扭簧620及滑动杆630,并引导该滑动杆630朝向和远离凸轮形导路轮廓602运动。滑动杆630中可转动地安装有滚子650,该滚子沿着凸轮形导路轮廓602滚动。
第一板600和第二板610中的其中一个上固定有杆606。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另一个设有杆保持件612,所述杆保持件与杆606可滑动地组合。这样,第一板和第二板可滑动地彼此组合。可选的是,第一板和第二板可分别设有缝和肋(反之亦然),使得该缝和肋可滑动地彼此组合。
该滑动机构能以这样的方式应用于便携式终端,即第一板600同定到便携式终端主体上,而第二板610固定到便携式终端的滑动体上,反之亦然。
另一方面,在凸轮形导路轮廓602的两端处形成有凹部608。该凹部608保持滚子650,并允许滚子留在该凹部处。例如,便携式终端的滑动体可以以打开或关闭状态保持在适当位置。
此外,凸轮形导路轮廓602设有在两个凹部608之间形成的凸部604。凸部604朝滑动杆630凸起。因此,当滚子650沿着凸部604的上升斜面向上行进时,扭簧620被压缩,从而阻止滚子650的运动。若滚子650经过了凸部604的过渡位置,则滚子650可借助扭簧的弹性沿着凸部604的下降斜面自动向下滚动。
由于凸轮形导路轮廓的上述结构,若用户推动便携式终端的滑动体直至凸轮形导路轮廓602的过渡位置,则该滑动体可自动关闭或打开。
扭簧602的两端处设有钩622,每一钩均连接到形成在每一滑动杆630中的闩632上。
所述箱体构件由上盖640以及与该上盖640组合的下盖644构成。上盖640和下盖644之间形成可供扭簧620操作的空间。
此外,第二板610设有切口614,箱体构件插入该切口内从而固定到第二板610上,因而能够使滑动机构的厚度最小化。
所述箱体构件设有引导槽642,该引导槽形成为引导滑动杆630朝向凸轮形导路轮廓602运动。
可利用铆钉646等将箱体构件固定到第二板610上。
凸轮形导路轮廓602包括一对凸轮形导路轮廓,它们形成为彼此平行并相互间隔开。滑动杆630包括一对滑动杆,它们分别连接到扭簧620的两端上,并朝相应的凸轮形导路轮廓602运动。每一滑动杆630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滚子650。
这样,由于设有一对滑动杆630,因而扭簧的弹性力可均匀施加到两个凸轮形导路轮廓602上。因此,第一板600和第二板610能彼此抵靠平滑地滑动,而不会向两侧摇晃。
滚子650利用转动轴可转动地组合到滑动杆630上。
第一板600和第二板610、箱体构件、以及滑动杆630可由金属材料或者塑性材料通过注射成型形成。
以下将说明上述结构的滑动机构的操作。
扭簧620使滑动杆630向凸轮形导路轮廓602偏置。形成在箱体构件中的引导槽642引导滑动杆630朝凸轮形导路轮廓602运动。
当便携式终端打开或关闭时,连接到滑动杆630上的滚子650靠置在凸轮形导路轮廓602的凹部608上,并由于扭簧的弹性而留在该凹部处。因此,便携式终端的滑动体以打开或关闭状态保持在适当位置。
若第二板610被推动,则滚子650从凹部608释放并沿着凸轮形导路轮廓602滚动。
滚子650绕轴652转动从而沿凸轮形导路轮廓602运动,从而显著降低了与凸轮形导路轮廓602的摩擦力。
当滚子650沿着凸部604的上升斜面向上行进从而到达该凸部的过渡位置时,扭簧620阻止第二板610运动。
然而,当滚子650滚动超过过渡位置时,扭簧620的弹性力向第二板610的运动方向施加。此后,第二板610自发运动。
在第二板610的运动期间,形成在箱体构件中的引导槽642使滑动杆630能朝向和远离凸轮形导路轮廓602运动。
当滚子650经过凸轮形导路轮廓602行进到达相对的凹部608时,由于扭簧的作用,便携式终端的滑动体可保持在打开或关闭状态。
另一方面,若沿相反方向推动第二板610,则产生使第二板返回其初始位置的相反操作。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能以平滑方式打开或关闭所述终端并具有改进的耐用性。
尽管本发明已参照一些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该描述是本发明的例示,而不构成本发明的限制。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
例如,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弹性构件例示为压缩弹簧、拉伸卷簧、或者扭簧。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例示的这些弹簧可由任何其它类型的弹簧(例如,之字形弹簧)替代。可用韩国外观设计注册申请No.30-2006-0011569(2006年3月29日提交)或者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5-10549(2005年2月4日提交)中公开的之字形弹簧替代本发明实施例中例示的压缩弹簧、拉力卷簧或扭簧。
权利要求
1.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二板,该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可滑动地组合,并具有沿着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以及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上,以垂直于所述第二板的运动方向施加弹性力,其中,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壳体,该壳体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上;滑动件,该滑动件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弹簧,该弹簧布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滑动件的一端之间;以及滚子,该滚子连接到所述滑动件的另一端,并沿着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在其内形成的插槽,并且所述滑动件设有突起,该突起形成为沿着所述插槽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具有在其一端处形成的弹簧支撑件,所述弹簧插在该弹簧支撑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顶面或底面上沿着所述滑动件的运动方向伸出有弹簧支撑件,该弹簧支撑件支撑所述弹簧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设有对应于所述弹簧支撑件形成的滑动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设有开口,该开口形成为使得所述弹性单元插入该开口内从而安装在该第一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沿着所述第二板的运动方向形成为包括多个斜面的之字形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在其侧边的一部分处设有侧引导件,该侧引导件伸出从而与所述第二板的侧边接触;在所述第二板的所述侧边处沿该第二板的运动方向形成有第二保持槽,而在所述第一板的所述侧引导件处形成有第一保持槽,从而与所述第二保持槽相对应;并且在所述第一保持槽和所述第二保持槽之间布置有引导杆。
9.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二板,该第二板与平行于该第二板的所述第一板可滑动地组合,并具有由相连续的凹部和斜面沿着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滑动壳体,该滑动壳体固定到所述第一板上;移动块,该移动块安装在所述滑动壳体上,从而朝向和远离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一个或多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支撑在所述滑动壳体上并对所述移动块施加弹性力;以及滚子,该滚子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移动块中,从而可转动地接触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壳体固定有一个或多个引导杆,所述移动块沿所述引导杆运动,并且所述压缩弹簧插在所述引导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为U形,所述滑动壳体的一端处设有供所述引导杆的成对端部连接的第一孔,所述滑动壳体的另一端处设有供所述引导杆的U形部插入的第一弯曲槽,并且所述滑动壳体与具有第二弯曲槽的板组合,所述第二弯曲槽面对所述第一弯曲槽以接收所述引导杆的U形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设有开口,所述滑动壳体插入该开口中并固定到所述第一板上,使得所述滚子在该第一板上方伸出。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板的两个侧边处形成有第一引导肋,所述第一板的两个侧边固定有一对导轨引导件,所述导轨引导件具有第二引导肋,该第二引导肋形成为与所述第一引导肋可滑动地组合。
14.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二盖;第三盖,该第三盖与所述第二盖可滑动地组合;引导件,该引导件用于进行引导,从而使所述第三盖可相对于所述第二盖沿纵向直线运动;以及柱塞组件,该柱塞组件布置在所述第二盖和所述第三盖之间,并用于在该第三盖滑动期间使该第三盖停止在理想位置,其中,所述柱塞组件包括壳体构件,该壳体构件具有开口端;柱塞,该柱塞可滑动地插入所述壳体构件内,在该柱塞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滚子,而在该柱塞的另一端沿纵向形成有插入杆;以及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插在所述插入杆上,并弹性支撑所述柱塞,其中,在所述柱塞的底部处形成有闭锁槽,该闭锁槽沿纵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壳体构件的底部处伸出一止动件,该止动件插入所述闭锁槽内以限制所述柱塞的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形成为朝向所述壳体构件的另一端向上倾斜。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与该第一壳体组合的第二壳体,从而提供了可容纳所述柱塞的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一体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以这样的方式组合,即它们的一个侧边一体形成并弯曲,而另一个侧边通过弯曲相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组件组合到所述第二盖上,所述第三盖设有引导槽,该引导槽形成为用于使所述柱塞组件靠置于其上,并且在所述引导槽中形成有至少一个止动凹部,从而使所述柱塞的所述滚子可停止在理想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凹部的自由端设有插入斜面,所述滚子通过该插入斜面可容易地插入并靠置在所述引导槽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构件的所述另一端处形成有插入突起,而所述第二盖设有供该插入突起插入的插入孔,从而使所述柱塞组件卡合在该第二盖中。
21.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二板,该第二板与平行于该第二板的所述第一板可滑动地组合,且该第二板包括由相连续的凹部和斜面沿着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固定杆,该固定杆固定到所述第一板上;滑动杆,该滑动杆布置成朝向和远离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且该滑动杆与所述固定杆面接触;至少一个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用于提供弹性力以朝着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推进所述滑动杆,该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上,而该拉伸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滑动杆的面对所述固定杆的所述一端的端部上;以及滚子,该滚子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滑动杆上,从而与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接触并在其上滚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滑动杆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引导槽,该引导槽朝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形成为细长形,并且一铆钉通过所述引导槽固定到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滑动杆中的另一个上,从而使该固定杆和该滑动杆可滑动地彼此组合。
23.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二板,该第二板与平行于该第二板的所述第一板可滑动地组合,并包括沿着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该凸轮形导路轮廓具有相连续的凹部和斜面;固定框架,该固定框架固定到所述第一板上;枢转杆,该枢转杆的第一端可枢转地铰链连接到所述固定框架上,而该枢转杆的第二端由于枢转动作而朝向和远离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至少一个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到所述固定框架上,而该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到所述枢转杆上,该拉伸弹簧产生拉力以使所述第二端朝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偏置;以及滚子,该滚子设置在所述枢转杆的所述第二端中,并且与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接触并在其上滚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突出止动件,该突出止动件用于防止所述枢转杆枢转超过某一预定角。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中的其中一个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所述第二板的运动方向形成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中的所述其中一个的两个侧边处,并且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中的另一个的两个侧边上固定有引导保持件,所述引导保持件具有引导肋,该引导肋形成为与所述滑动槽可滑动地组合。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以及所述枢转杆对称地成对形成。
27.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二板,该第二板与平行于该第二板的所述第一板可滑动地组合,且该第二板包括沿着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该凸轮形导路轮廓具有相连续的凹部和斜面;滑动壳体,该滑动壳体固定到所述第一板上;滑动杆,该滑动杆安装在所述滑动壳体内部,从而朝向和远离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在所述滑动壳体内对所述滑动杆施加弹性力;扭簧,该扭簧在所述滑动壳体内与所述压缩弹簧一起对所述滑动杆施加弹性力;以及滚子,该滚子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动杆中,从而与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接触并在其上滚动。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壳体设有出入口,所述滑动杆通过该出入口朝向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壳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并且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开口,所述扭簧的卷绕部可通过该开口伸出。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壳体包括上箱体和与该上箱体组合的下箱体,并且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中的其中一个设有柱状件,该柱状件突起从而使一铆钉穿过该柱状件;并且其中所述扭簧的一端处形成有第一钩,该第一钩连接至所述柱状件,而在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处形成有第二钩,该第二钩连接至所述滑动杆。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中形成有开口,所述滑动壳体插入该开口内从而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到该第一板上,即,使所述滚子在该第一板上方伸出。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中的其中一个的两个侧边上固定有引导杆,而在该第一板和该第二板中的另一个的两个侧边上固定有杆保持件,该杆保持件与所述引导杆可滑动地组合。
33.一种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该第一板具有凸轮形导路轮廓,该凸轮形导路轮廓具有形成在理想位置处的凹部;第二板,该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可滑动地组合;扭簧,该扭簧用于产生伸张力;滑动杆,该滑动杆连接到所述扭簧的一端上;箱体构件,该箱体构件固定到所述第二板上,并且该箱体构件容纳所述扭簧和所述滑动杆,并引导该滑动杆朝向和远离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以及滚子,该滚子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动杆中,且该滚子沿着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滚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的中央部分形成朝向所述滑动杆的凸部。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设有开口,所述箱体构件通过该开口插入从而固定到该第二板上,该开口与所述箱体构件的形状相对应。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构件设有引导槽,该引导槽用于引导所述滑动杆,使得该滑动杆朝向和远离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包括一对凸轮形导路轮廓,它们形成为彼此平行并相互间隔开,所述滑动杆包括一对滑动杆,各个滑动杆分别连接到所述扭簧的两端上,并朝相应的凸轮形导路轮廓运动,并且每一滑动杆设有可转动地连接至其上的滚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可滑动地打开和关闭便携式通信终端。该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板以及与该第一板可滑动地组合的第二板。该第二板具有沿着滑动方向形成的凸轮形导路轮廓。在所述第一板上安装有一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用于垂直于所述第二板的运动方向施加弹性力。在所述弹性单元的一端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滚子。该滚子随着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打开或关闭而沿着所述凸轮形导路轮廓行进。在该凸轮形导路轮廓的理想位置处形成有凹部,所述滚子靠置在该凹部上,以使所述终端在关闭或打开状态或在任何其它理想位置保持在适当位置。
文档编号H04B1/38GK1976365SQ200610162979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30日
发明者姜京锡, 李俊鸿, 权纯旭, 金时完, 高昊成 申请人:株式会社M2Sy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