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指配方法

文档序号:797538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指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2000 中的数据业务,具体涉及其中的高速数据上传业务在终端和CDMA2000 基站系统之间建立反向补充信道(RSCH)速率的指配方法。
背景技术
反向补充信道(RSCH)按照速率可以分为IX、 2X、 4X、 8X、 16X、 32X。由于CDMA2000提供了数据上传业务,低速的数据上传业务是通 过终端和基站系统之间建立基本信道(FCH)实现的,而高速数据上传业 务是通过终端(手机、固定台、上网卡等)和基站系统之间建立不同速率 (1X、 2X、 4X、 8X、 16X、 32X)反向补充信道实现的。如果终端和基站系统的某个小区之间需要建立高速的RSCH,基站系 统会根据该小区当前可用的无线资源(信道单元CE、剩余反向容量等) 来决定实际能够建立的最大RSCH速率V3;如果信道单元CE、剩余的反 向容量资源是足够的,那么基站系统指配出来RSCH为基站系统和终端两 者业务协商支持的最高RSCH速率V2。当终端处于离基站较近的地方, 这样速率指配算法不会有问题;当终端离基站较远时,如果基站系统的无 线资源足够,那么基站系统的速率指配算法会指配出最高RSCH速率V2, 而这个时候基站收到终端的信号较弱,即使通过功率控制使终端发射功率 达到最大,基站收到信号的信噪比仍然不能满足较好解调高速率的反向补 充信道,甚至完全不能解调,导致上传性能很差。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 一种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指配 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终端离基站较远时,如果基站系统的无线资源 足够,那么基站系统的速率指配算法会指配出最高速率,而这个时候当基 站收到终端的信号较弱,即使通过功率控制使终端发射功率达到最大,基 站收到信号的信噪比仍然不能满足较好解调高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甚至 完全不能解调,导致上传性能很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指配方法, 应用于基站系统和终端之间建立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的配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基站系统预先设置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参数的门限值,其中 不同参数的门限值对应于不同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2) 所述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信道消息时,根据当 前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无线环境参数的实际值和所述步骤(1)预先设置 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获取所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支持的最大 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l)中包括所述基站系统预 先设置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中的反向导频强度的门限值,不同反向导频 强度门限值对应支持不同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所述步骤(2)中包括所述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信 道消息时,根据当前终端的反向导频强度实际值和所述步骤(1 )中预先 设置的反向导频强度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反向导频强度支持的最 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作为所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支持的最 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上述方法,其中,所述步骤(l)中还包括所述基站系统预先设置 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中的反向链路误帧率的门限值,不同反向链路误帧 率门限值对应支持不同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所述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 信道消息时,根据当前终端的反向链路误帧率实际值和所述步骤(l)中 预先设置的反向链路误帧率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反向链路误帧率 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作为所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
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上述方法,其中,所述步骤(l)中还包括所述基站系统预先设置 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中的反向外环的门限值,不同反向外环门限值对应 支持不同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所述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 信道消息时,根据当前终端的反向外环实际值和所述步骤(1)中预先设 置的反向外环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反向外环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 信道速率作为所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 信道速率。上述方法,其中,所述步骤(l)中还包括所述基站系统预先设置 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中的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的门限值,不同终端到基 站距离门限值对应支持不同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所迷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 信道消息时,根据当前终端的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的实际值和所述步骤 (1)中预先设置的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获取所述终 端到基站距离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作为所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 路的无线环境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上述方法,其中,所述步骤(l)中还包括所述基站系统预先设置 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中的反向导频强度、反向链路误帧率、反向外环以 及终端到基站小区的距离的门限值,其中不同的门限值对应于不同速率的 反向补充信道;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所述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 信道消息时,根据当前终端的反向导频强度、反向链路误帧率、反向外环 以及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的实际值分别与所述步骤(i)中预先设置的反 向导频强度、反向链路误帧率、反向外环以及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的门限 值进行比较,取比较后的反向导频强度、反向链路误帧率、反向外环以及 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分别支持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中的最小值,作为所 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根据步骤(2:) 中所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参 考终端和基站系统业务协商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以及基站系统当前资源 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取上述三者中的最小值,作为所述基站系 统和终端之间最终建立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考虑到前反向链路的频率不同,存在前反向链路 的不对称性,如果基站系统在指配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时,参考终端所处的 反向链路无线环境(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可以通过反向导频强度、反向链 路误帧率、反向外环以及终端和基站小区的距离等来衡量),就可以避免 当基站系统资源足够,而终端无线环境较差时指配出高速率的反向补充信 道,也就是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当基站系统在指配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时, 除了考虑基站系统自身的资源外,还需要参考终端到基站某个小区反向链 路的特性,这样就能为不同无线环境的终端指配出适当的反向补充信道速 率。所以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是在基站系统在进行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指配 时,还需要参考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无线环境,这样就能够提高速率指配 的准确性。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指配方法的整体流程图;图2是图1实施例所述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指配方法中的步骤101和 102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技术方案存在的弊端,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进一 步阐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指配方法,以下对具体实施方 式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优化的RSCH速率指配算法,该速率指配 算法是在原有参考基站系统资源的情况下,还需要参考终端所处的反向链 路无线环境,这样能够提高RSCH速率指配的准确性。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包含以下内容基站系统收到终端请求建立反向补充信道消息SCRM (Supplemental Channel Request Message)时,首先参考当前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无线环 境支持的最大RSCH速率VI,然后根据基站系统的资源可以支持的最大 RSCH速率V3以及终端和基站系统共同协商的最大RSCH速率V2来决 定终端和小区之间可以建立的RSCH速率V。结合附图l所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实施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IOI,基站系统预先设置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参数(包括反 向导频强度、反向链路误帧率、反向外环以及终端到基站的距离)的门限 值,不同的门限值对应于可以支持不同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即设置支持 不同速率反向补充信道的反向导频强度门限值;设置支持不同速率反向补 充信道的反向链路误帧率门限值;设置支持不同速率反向补充信道的反向 外环门限值;设置支持不同速率反向补充信道的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的门 限值;步骤102,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信道消息时,根据当 前反向链路无线环境参数(包括反向导频强度、反向链路误帧率、反向 外环以及终端到基站小区的距离)的实际值和步骤101中预先设置的门限 值进行比较,判决出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可以支持的最大反向 补充信道速率VI;步骤103,所迷基站系统根据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无线环境支持的反 向补充信道速率VI、终端和基站系统业务协商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V2 以及基站系统当前资源可以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V3,取三者中 的最小值[Min(Vl, V2, V3 )]作为基站小区和终端之间最终可以建立 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V。结合附图2所示,对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和102做 进一步具体描述如下步骤201,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RSCH消息SCRM (Supplemental Channel Request Message);步骤202,所述基站系统获取预先设置支持不同速率RSCH的反向导 频强度、反向链路误帧率、反向外环(Eb/Nt)以及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 的门限值;步骤203,所述基站系统获取当前终端的反向导频强度、反向链路误 帧率、反向外环以及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的实际值;步骤204,所述基站系统根据步骤202获取的门限值和步骤203获取 的实际值,确定反向导频强度支持最大RSCH速率VPilot、反向链路误帧 率支持的最大RSCH速率VFer、反向外环支持的最大RSCH速率VEbNt 以及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支持的最大RSCH速率VDelay;步骤205,根据步骤204,所述基站系统取VFer以及VEbNt中的最 小值作为反向链路质量决定的最大RSCH速率VRevLink;步骤206,根据步骤205,所述基站系统判决VRevLink和步骤204 中的VPilot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把VRevLink做为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 无线环境支持最大RSCH的速率VI,否则转向步骤307;步骤207,根据步骤206,所述基站系统判决VRevLink和步骤204 中的VDelay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把VRevLink做为终端所处的反向链 路无线环境支持最大RSCH的速率VI,否则转向步骤208;步骤208,所述基站系统取VRevLink、 VPilot、 VDelay中的最小值作 为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无线环境支持的最大RSCH速率VI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在原有参考基站系统资源的情况下,还参考终端所 处的反向链路无线环境参数,这样就能够提高RSCH速率指配的准确性。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终端离基站较远时,如果基站系统的无线资源足够, 那么基站系统的速率指配算法会指配出最高速率,而这个时候当基站收到 终端的信号较弱,即使通过功率控制使终端发射功率达到最大,基站收到 信号的信噪比仍然不能满足较好解调高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甚至完全不 能解调,导致上传性能很差的问题。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 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 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指配方法,应用于基站系统和终端之间建立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的配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基站系统预先设置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参数的门限值,其中 不同参数的门限值对应于不同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2) 所述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信道消息时,根据当 前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无线环境参数的实际值和所述步骤(1)预先设置 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获取所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支持的最大 反向补充信道速率。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l)中包括 所述基站系统预先设置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中的反向导频强度的门限 值,不同反向导频强度门限值对应支持不同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所述步骤(2)中包括所述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信 道消息时,根据当前终端的反向导频强度实际值和所述步骤(1)中预先 设置的反向导频强度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反向导频强度支持的最 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作为所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支持的最 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l)中包括 所述基站系统预先设置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中的反向链路误帧率的门 限值,不同反向链路误帧率门限值对应支持不同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速 率;所述步骤(2)中包括所述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信 道消息时,根据当前终端的反向链路误帧率实际值和所述步骤(i)中预 先设置的反向链路误帧率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反向链路误帧率支 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作为所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支 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包括 所述基站系统预先设置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中的反向外环的门限值,不 同反向外环门限值对应支持不同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所述步骤(2)中包括所述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信 道消息时,根据当前终端的反向外环实际值和所述步骤(1)中预先设置 的反向外环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反向外环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 道速率作为所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l)中包括 所述基站系统预先设置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中的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 的门限值,不同终端到基站距离门限值对应支持不同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 速率;所述步骤(2)中包括所述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信 道消息时,根据当前终端的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的实际值和所述步骤(1 ) 中预先设置的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获取所述终端到基 站距离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作为所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 线环境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l)中包括 所述基站系统预先设置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中的反向导频强度、反向链 路误帧率、反向外环以及终端到基站小区的距离的门限值,其中不同的门 限值对应于不同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所述步骤(2)中包括所述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信 道消息时,根据当前终端的反向导频强度、反向链路误帧率、反向外环以 及终端到基站小区的距离的实际值分别与所述步骤(1)中预先设置的反 向导频强度、反向链路误帧率、反向外环以及终端到基站小区的距离的门 限值进行比较,取比较后的反向导频强度、反向链路误帧率、反向外环以 及终端到基站小区距离分别支持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中的最小值,作为 所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 括根据步骤(2)中所述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支持的最大反 向补充信道速率,参考终端和基站系统业务协商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以及 基站系统当前资源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取上述三者中的最小 值,作为所述基站系统和终端之间最终建立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指配方法,应用于基站系统和终端之间建立的反向补充信道速率的配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站系统预先设置衡量反向链路无线环境参数的门限值,其中不同的门限值对应于不同速率的反向补充信道;(2)基站系统收到终端申请建立反向补充信道消息时,根据当前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无线环境参数的实际值和所述步骤(1)预先设置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获取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的无线环境支持的最大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是在基站系统在进行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指配时,还需要参考终端所处的反向链路无线环境,这样就能够提高反向补充信道速率指配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H04B7/26GK101145830SQ200610170620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2日
发明者吴文华, 宋建全, 光 杨, 谭继奎, 韩桂鲁, 高旭昇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