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协同中继在蜂窝网络中发送数据的方法

文档序号:763987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协同中继在蜂窝网络中发送数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数据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协同中继在蜂 窝网络中发送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蜂窝通信领域中,该领域技术人员经常使用术语1G、 2G和3G。 这些术语是指所釆用的蜂窝技术的代。1G是指第一代,2G是指第二代, 3G是指第三代。
1G是指被称为AMPS (高级移动电话业务)电话系统的模拟电话系 统。2G通常用于指代全世界流行的数字蜂窝系统,并包括CDMAOne、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时分多址(TDMA)。与1G系统相比,2G 系统能够在密集区域内支持更多数量的用户。
3G通常是指目前正在开发的数字蜂窝系统。除了一些明显的区别以 外,这些3G通信系统在原理上彼此类似。
广播多播业务(BCMCS)提供了同时向多个用户发送相同信息流的 能力。更具体地说,BCMCS旨在提供灵活有效的机制来向多个用户发送 公共或相同信息。该业务的动机是在向多个用户发送相同信息时实现空 中接口和网络资源的最有效利用。所发送信息的类型可以是任何数据类 型(例如,文本、多媒体、流媒体)。BCMCS是经由基于BCMCS用户 的密度、正在发送的信息(媒体类型)和可用无线资源的最有效发送技 术来交付的。
可以独立地定义各BCMCS节目的发送区(territory)。这里,BCMCS 节目是指利用BCMCS能力发送的逻辑内容。并且,BCMCS节目由一个 或更多个网际协议流组成。操作中,可以在给定信道上以时间序列来发 送这些节目。可以向网络的所有或选定区域发送BCMCS节目。这些区域构成了被称为无线网络覆盖区域的其中可以发送BCMCS节目的发送
区。该发送区可以由能够发送BCMCS节目的一组小区/扇区来限定。此 外,BCMCS节目可以由所有用户来接收,或者可以通过加密而限制为用 户的一个子集。
在BCMCS中,由于发送的类型是"单向"和/或"一对多",因此不需 要重发和确认。
BCMCS预订(subscription)通常与节目(例如ABC、 TNT、 ESPN) 而不是内容(诸如音乐、视频等的媒体类型)相关联。即,用户通过选 择节目来选择该用户想要接收的内容的类型。
蜂窝网络中的BCMCS通常会带来覆盖率盲区和有限的每载波容量 (信道)。这种问题会因信道传播衰减(例如严重的遮蔽)、终端基站(BS) 部署的高成本所造成的大型小区(例如站点到站点距离大于2km)、有限 带宽以及来自发送不同BCMCS内容的相邻小区的干扰而引起。因此, BCMCS覆盖率与广播多播系统容量一起变得有限。
此外,与常规单播业务相比,BCMCS的性能是由位于覆盖区域边缘 的用户的接收质量决定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一种实质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而 引起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使用利用协同中继在蜂窝网络中发送数据的 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至少一个中继站(RS)并使用至 少两个频率载波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包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至少一个中继站(RS)并使用单 个频率载波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包的方法。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中部分地进行阐 述,并且在由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研究了下面的内容后将部分地变得 清楚,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获知。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 可以通过在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这里所具体体现和广泛描 述的发明宗旨,提供了一种使用至少一个中继站(RS)并使用至少两个 频率载波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频率载波上向移动台(MS)发送第一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子包
(subpacket);以及经由该至少一个RS向该MS发送第二数据包的至少 一个子包。这里,来自该至少一个RS的第二数据包的该至少一个子包是 在第二频率载波上发送的,该第一数据包的第一子包和该第二数据包的 第一子包是分别经由该第一频率载波的主信道和该第二频率载波的主信 道来发送的,并且该第一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后续子包和该第二数据包的 至少一个后续子包是分别经由该第一频率载波的至少一个辅信道和该第 二频率载波的至少一个辅信道来发送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至少一个中继站(RS)并使用单
个频率载波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移动台(MS)发送第一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子包;以及经由该至少一个 RS向该MS发送第二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子包。这里,该第一数据包的第 一子包和该第二数据包的第一子包是分别经由主信道来发送的,并且该 第一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后续子包和该第二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后续子包是 分别经由至少一个辅信道来发送的。
应当理解,上文对本发明的概述与下文对本发明的详述都是示例性 和解释性的,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所包含的附图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且并入本申请而构 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本说明书一起用 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l例示了无线通信网络架构;
图2A例示了 CDMA扩频和解扩处理;
图2B例示了使用多个扩频序列的CDMA扩频和解扩处理;图3例示了 cdma2000无线网络的数据链路协议体系层;
图4例示了 cdma2000呼叫处理;
图5例示了 cdma2000初始化状态;
图6例示了 cdma2000系统接入状态;
图7例示了常规cdma2000接入尝试;
图8例示了常规cdma2000接入子尝试;
图9例示了使用时隙偏移量(offset)的常规cdma2000系统接入状
态;
图10例示了用于lx的cdma2000和lxEV-DO的比较;
图11例示了 lxEV-DO无线网络的网络架构层;
图12例示了 lxEV-DO缺省协议体系;
图13例示了 lxEV-DO非缺省协议体系;
图14例示了 lxEV-DO会话建立;
图15例示了 lxEV-DO连接层协议;
图16例示了分别相隔一跳的多个模块;
图17例示了多跳系统中的RS的一个例子;
图1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中继BCMCS的方案;
图1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中继BCMCS的方案;
图2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中继BCMCS的方案;而
图2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中继BCMCS的方案。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例示了其示例。 只要有可能,就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标号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参照图l,该图例示了无线通信网络架构1。用户利用移动台(MS) 2来接入网络服务。MS 2可以是便携式通信单元,如手持蜂窝电话、车
载通信单元或者位置固定的通信单元。
用于MS2的电磁波由基站收发器系统(BTS) 3 (也被称为节点B) 发射。BTS 3包括诸如天线的无线电装置和用于收发无线电波的设备。BS 6控制器(BSC) 4接收来自一个或更多个BTS的发射信号。BSC 4 通过与BTS和移动交换中心(MSC) 5或内部IP网络交换消息,来提供 对来自每个BTS 3的无线电发射信号的控制和管理。BTS 3禾Q BSC 4是 BS6 (BS) 6的一部分。
BS6与电路交换核心网络(CSCN) 7和包交换核心网络(PSCN) 8 交换消息,并向CSCN 7和PSCN 8发送数据。CSCN7提供传统的语 音通信,而PSCN8提供互联网应用和多媒体服务。
CSCN7的移动交换中心(MSC) 5部分对去往和来自MS2的传统 语音通信提供交换,并可以存储支持这些能力的信息。MSC 2可以连接 到多个BS 6中的一个,以及其他公共网络,例如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PSTN)(未示出)或综合业务数字网络(ISDN)(未示出)。访问者位 置寄存器(VLR)9用于获取用于处理与来访用户之间的语音通信的信息。 VLR 9可以位于MSC5内,并且可以为一个以上的MSC提供服务。
出于记录诸如用户信息的目的,为CSCN 7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IO分配了用户身份,例如电子序列号(ESN)、移动目录号(MDR)、简 档信息、当前位置以及认证周期。认证中心(AC) 11管理与MS2相关 的认证信息。AC ll可以位于HLR 10内,并可以为一个以上的HLR提 供服务。MSC5与HLR10/AC11之间的接口是IS-41标准接口 18。
PSCN 8的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 12部分为去往和来自MS2的 包数据服务提供路由。PDSN 12建立、维持和终止与MS 2的链路层会话, 并可以与多个BS6中的一个以及多个PSCN8中的一个形成接口。
认证、授权和计费(AAA) 13服务器提供与包数据服务相关的网际 协议认证、授权和计费功能。归属代理(HA) 14提供MS2IP登记的认 证,对去往和来自PDSN8的外地代理(FA) 15部分的包数据进行重新 定向,并从AAA13接收用户的供应(provisioning)信息。HA14还可以 建立、维持和终止与PDSNi2的安全通信并分配动态IP地址。PDSN12 通过内部IP网络与AAA 13、 HA 14以及互联网16进行通信。
目前有几种多址方案,具体地讲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 (TDMA)和码分多址(CDMA)。在FDMA中,用户通信是通过频率(例如利用30 KHz信道)分开的。在TDMA中,用户通信是通过频率和时 间(例如利用带有6个时隙的30 KHz信道)分开的。在CDMA中,用 户通信是通过数字代码分开的。
在CDMA中,所有用户都在同一频谱上,例如1.25 MHz。每个用 户都有唯一的数字代码标识符,数字代码将用户分开以防止干扰。
CDMA信号利用多个码片(chip)来传递单比特信息。每个用户都 有唯一的码片模式(chip pattern),它实质上就是代码信道(code channel)。 为恢复一比特,要根据用户的己知码片模式来结合大量的码片。其他用 户的代码模式呈现随机性并以自消(self-canceling)方式结合,因此不会 扰乱根据该用户的正确代码模式作出的比特解码判定。
输入数据与快速扩频序列相组合,并作为扩频数据流被发送。接收 器利用相同的扩频序列来提取原始数据。图2A例示了扩频和解扩处理。 如图2B所示,可以将多个扩频序列组合来创建唯一的鲁棒信道(robust channel )。
沃尔氏(Walsh)码是一类扩频序列。每个沃尔氏码都为64码片长 并与所有其他沃尔氏码精确正交。这种码易于生成并小到足以存储在只
读存储器(ROM)中。
短PN码是另一类扩频序列。短PN码包括两个PN序列(I和Q), 每个序列都为32,768码片长,并且生成于彼此类似但节拍不同(differently tapped)的15位移位寄存器中。这两个序列在I和Q相位信道上对信息 进行加扰。
长PN码是另一类扩频序列。长PN码生成于42位寄存器中,并长 于40天,或者大约为4xl0"码片长。由于其长度,长PN码不能存储在 终端的ROM中,因此它是逐码片地生成的。
每个MS 2都用PN长码和唯一的偏移量或公共长码掩码对其信号进 行编码,所述公共长码掩码是利用32位长PN码ESN和由系统设定的 10位计算出的。公共长码掩码产生了唯一的偏移量。专用长码掩码可用 于提高私密性。当在64码片这么短的时段上结合时,具有不同长PN码 偏移量的MS 2将显得实际是正交的。CDMA通信利用了前向信道和反向信道。前向信道用于从BTS3到 MS 2的信号,而反向信道用于从MS到BTS的信号。
前向信道利用其具体分配的沃尔氏码和扇区的具体PN偏移量,而 一个用户能够在同一时间拥有多种信道类型。前向信道由其CDMARF 载波频率、该扇区的唯一短码PN偏移量和该用户的唯一沃尔氏码来标 识。CDMA前向信道包括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寻呼信道和业务信道。
导频信道是不包含字符流的"结构信标(structural beacon)",而是 一种用于系统获取并在切换过程中用作测量装置的定时序列。导频信道 占用沃尔氏码0。
同步信道承载了在系统获取过程中由MS 2使用的系统识别和参数 信息的数据流。同步信道占用沃尔氏码32。
根据容量要求可以有一到七个寻呼信道。寻呼信道承载了寻呼、系 统参数信息和呼叫建立命令。寻呼信道占用沃尔氏码1 7。
业务信道被分配给各个用户以承载呼叫服务。业务信道占用受噪声 限制的总容量所决定的所有剩余沃尔氏码。
反向信道用于从MS 2到BTS 3的信号,并利用对于该MS特定的长 PN序列和沃尔氏码的偏移量,使得一个用户能够同时发送多种类型的信 道。反向信道由其CDMA RF载波频率及各MS 2的唯一长码PN偏移 量来标识。反向信道包括业务信道和接入信道。
各用户在实际呼叫过程中利用业务信道向BTS 3发送服务。反向业 务信道基本上是用户特有的公共或专用长码掩码,并且存在与CDMA终 端一样多的反向业务信道。
呼叫中还未涉及的MS 2利用接入信道来发送登记请求、呼叫建立请 求、寻呼响应、命令(order)响应和其他信令信息。接入信道基本上是 对于BTS 3扇区唯一的公共长码偏移量。接入信道与寻呼信道是成对的, 使得每个寻呼信道都有高达32个接入信道。
CDMA通信提供了很多优点。这些优点中的一些是可变速率音声编 码(vocoding)与复用、功率控制、RAKE接收器的使用以及软切换。
CDMA允许使用可变速率音声编码器来压缩语音、降低比特率并显著地增大了容量。可变速率音声编码在通话期间提供全比特率,在通话 暂停期间提供低数据率,并提供增大的容量和自然声音。复用允许将语 音、信令和用户次级数据混合在CDMA帧中。
通过利用前向功率控制,BTS 3连续地縮减每个用户的前向基带码 片流的强度。当特定的MS 2在前向链路上遇到误码时,请求更多的能量, 并在该能量再次减小后提供能量的快速提升。
利用RAKE接收器使得MS 2能够每帧使用三个服务相关器或者 "RAKE指,,的组合输出。每个RAKE指都能够独立地恢复特定的PN偏移 量和沃尔氏码。这些指可以通过搜索器连续地检查导频信号来解决不同 BTS 3的延迟多路反射。
MS 2驱动软切换。MS 2连续地检査可用的导频信号并向BTS 3报 告它当前看到的导频信号。BTS 3最多分配6个扇区,MS 2相应地分配 其指。所有消息都是在未经噪声抑制的情况下通过模糊-脉冲 (dim-and-burst)来发送的。通信链路的每一端都逐帧地选择最佳配置, 而切换对于用户是透明的。
cdma200系统是第三代(3G)宽带、扩展频谱无线接口系统,该系 统利用CDMA技术的增强服务潜能来促进数据能力,例如互联网和内联 网接入、多媒体应用、高速商业交易以及遥测。cdma2000的焦点,也是 其他第三代系统的焦点,集中在网络经济性和无线传输设计,以克服有 限的可用无线频谱的限制。
图3例示了 cdma2000无线网络的数据链路协议体系层20。该数据 链路协议体系层20包括上层60、链路层30和物理层21 。
上层60包括三个子层数据服务子层61、语音服务子层62和信令 服务子层63。数据服务61是代表移动端用户交付任何形式的数据的服务, 并包括诸如IP服务的包数据应用、诸如异步传真和B-ISDN仿真服务的 电路数据应用以及SMS。语音服务62包括PSTN接入、移动台到移动台 (mobile-to-mobile)语音服务以及互联网电话。信令63控制移动台操作 的所有方面。
信令服务子层63对MS 2和BS 6之间所交换的全部消息进行处理。这些消息控制了呼叫建立和拆除、切换、特征激活、系统配置、登记和 认证这些功能。
链路层30分成链路接入控制(LAC)子层32和媒体访问控制(MAC) 子层31。链路层30提供对于数据传输服务的协议支持和控制机制,并执 行将上层60的数据传输需求映射成物理层21的特定能力和特征所必需 的功能。链路层30可以看成是上层60与物理层21之间的接口 。
MAC 31和LAC 32子层的分离是由需要支持宽范围的上层60服务 和要求在宽性能范围特别是从1.2 Kbps到高于2 Mbps上提供高效且等待 时间短的数据服务而促成的。其他促成因素是支持诸如对可接受的延迟 和/或数据BER (误比特率)的限制的电路和包数据服务的高服务质量 (QoS)交付的需要,以及对于各具有不同QoS要求的多种高级多媒体 服务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需要LAC子层32在点对点无线传输链路42上提供可靠的依次交付 的传输控制功能。LAC子层32对上层60实体之间的点对点通信信道进 行管理,并提供框架以支持宽范围的不同端对端可靠链路层30协议。
链路接入控制(LAC)子层32提供信令消息的正确交付。这些功能 包括需要确认时的确定交付、不需要确认时的不确定交付、复制消息检 测、对于向各MS2交付消息的地址控制、将消息分段成适当大小的段以 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接收到的消息的重组和验证以及全局挑战认证。
MAC子层31促进了具有用于每个激活服务的QoS管理能力的3G 无线系统的复杂的多媒体、多服务能力。MAC子层31提供程序来控制 包数据和电路数据服务对于物理层21的访问,包括来自单个用户的多个 服务之间的竞争控制以及无线系统中的竞争用户之间的竞争控制。MAC 子层31还执行逻辑信道和物理信道之间的映射,将来自多个源的数据复 用到单个物理信道上,并利用无线链路协议(RLP) 33在无线链路层上 提供合理的可靠传输,以达到尽力而为的可靠级别。信令无线突发协议 (SRBP) 35是为信令消息提供无连接协议的实体。复用及QoS控制34 负责通过对来自竞争服务的冲突请求进行协调以及对接入请求的适当优 先化(prioritization)来实施协商的QoS水平。物理层20负责对通过空中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物理层20 对来自高层的数字数据进行调节,使该数据能够通过移动无线信道可靠 地传输。
物理层20将MAC子层31在多个传输信道上交付的用户数据和信 令映射到物理信道,并通过无线接口来发送该信息。在发送方向上,由 物理层20执行的功能包括信道编码、交织、加扰、扩频和调制。在接收 方向上,这些功能是颠倒的,以便在接收器处恢复出所发送的数据。
图4例示了呼叫处理的概况。处理呼叫包括导频和同步信道处理、 寻呼信道处理、接入信道处理和业务信道处理。
导频和同步信道处理是指MS 2在MS 2初始化状态下处理导频和同 步信道以获取CDMA系统并与之同步。寻呼信道处理是指MS 2在空闲 状态下监控寻呼信道或前向公共控制信道(F-CCCH)以接收来自BS 6 的开销和导向移动台(mobile-directed)消息。接入信道处理是指MS 2 在系统接入状态下在接入信道或增强的接入信道上向BS 6发送消息,而 BS 6始终监听这些信道并在寻呼信道或F-CCCH上对MS进行响应。业 务信道处理是指BS6和MS2 (在MS2业务信道控制状态下)利用专用 的前向和反向业务信道进行通信,而这些专用前向和反向业务信道携带 诸如语音和数据的用户信息。
图5例示了 MS 2的初始化状态。初始化状态包括系统确定子状态、 导频信道获取、同步信道获取、定时改变子状态和移动台空闲状态。
系统确定是MS 2用来确定从哪个系统获取服务的处理。该处理可以 包括对模拟与数字、蜂窝与PCS以及A载波与B载波的确定。客户选择 处理可以控制系统确定。使用重新定向处理的服务供应商也可以控制系 统确定。在MS2选择了系统之后,它必须确定在该系统内的哪个信道上 搜索服务。通常MS2使用优先信道列表来选择信道。
导频信道获取是MS 2用来通过搜索可用导频信号而首先获得关于 系统定时的信息的处理。导频信道不包含任何信息,但MS2能够通过与 该导频信道相关联来对准它自己的定时。 一旦完成该关联,MS2就与同 步信道同步并能够读出同步信道消息以进一步精调其定时。在MS 2宣告失败并返回到系统确定来选择另一个信道或另一个系统之前,允许它在 单个导频信道上搜索长达15秒的时间。该搜索过程不是标准化的,获取 系统的时间取决于执行情况。
在cdma2000中,单个信道上可能存在许多导频信道,例如OTD导 频、STS导频以及辅导频。在系统获取期间,MS2将找不到这些导频信 道中的任何一个,因为它们使用了不同的沃尔氏码,而MS只搜索沃尔 氏码O。
同步信道消息在同步信道上被连续地发送,并向MS 2提供了用来精 调定时并读取寻呼信道的信息。移动台(mobile)在同步信道中从BS 6 接收允许其确定它是否能够与该BS进行通信的消息。
在空闲状态下,MS 2接收其中一个寻呼信道并处理该信道上的消 息。将开销或配置消息与存储的序列号进行比较,以保证MS2具有最新 的参数。检查发给MS2的消息以确定有意向的用户。
BS 6可以支持多个寻呼信道禾tl/或多个CDMA信道(频率)。MS 2 利用基于其IMSI的哈希(hash)函数来确定在空闲状态下监控哪个信道 和频率。BS 6利用同一哈希函数来确定在寻呼MS 2时利用哪个信道和 频率。
在寻呼信道和F-CCCH上使用时隙周期索引(SCI)支持了时隙寻呼 (slottedpaging)。时隙寻呼的主要目的是节约MS 2中的电源。MS 2和 BS 6对将在哪个时隙中呼叫MS达成一致。MS 2可以在未分配时隙期间 降低对某些处理电路的供电。常规寻呼消息或通用寻呼消息可用于在 F-CCCH上寻呼移动台。也支持快速寻呼信道,该快速寻呼信道允许MS 2在较之仅利用F-PCH或F-CCCH上的时隙寻呼能够得到的时段更短的 时段上提高供电。
图6例示了系统接入状态。系统接入处理中的第一步是更新开销信 息,以确保MS2是在利用正确的接入信道参数,例如初始功率水平和功 率单步增量(power step increments)。 MS 2随机选择接入信道并进行发 送,而不与BS6或其他MS进行协调。这种随机接入过程会导致冲突。 可以采取几步措施来降低冲突的概率,例如利用时隙结构、使用多个接入信道、以随机开始时间来发送以及釆用拥塞控制,例如过载分级
(classes)。
MS 2可以在接入信道上发送请求或者响应消息。请求是自主地 (autonomously)发送的消息,例如源发消息(origination message) 。 口向 应是响应于从BS6接收到的消息而发出的消息。例如,寻呼响应消息是 对常规寻呼消息或通用消息的响应。
接入尝试是指发送一个层2封装PDU并接收对于该PDU的确认的 整个过程,它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接入子尝试,如图7所示。接入子尝试 包括接入试探(probe)序列的集合,如图8所示。接入子尝试内的序列 被随机后退(backoff)间隔(RS)和持续延迟(PD)分隔开。PD只适 用于接入信道请求,而不适用于响应。图9例示了通过利用0 511个时 隙的时隙偏移量来避免冲突的系统接入状态。
复用和QoS控制子层34既有发送功能又有接收功能。发送功能对 来自各个源(如数据服务61、信令服务63或语音服务62)的信息进行 组合,并形成物理层SDU和PDCHCF SDU来进行发送。接收功能将物 理层21和PDCHCF SDU中包含的信息分开并将该信息导向正确的实 体,如数据服务61、上层信令63或语音服务62。
复用和QoS控制子层34在时间上与物理层21同步地进行工作。如 果物理层21以非零帧偏移量进行发送,则复用和QoS控制子层34以相 对系统时间的适当帧偏移量,来交付要由物理层发送的物理层SDU。
复用和QoS控制子层34利用原语的物理信道专用服务接口集来向 物理层交付物理层21 SDU。物理层21利用物理信道专用接收指示服务 接口操作来向复用和QoS控制子层34交付物理层SDU。
SRBP子层35包括同步信道、前向公共控制信道、广播控制信道、 寻呼信道和接入信道过程。
LAC子层32向层3 60提供服务。SDU在层3 60与LAC子层32之 间传递。LAC子层32提供了 SDU到LAC PDU的适当封装,该LAC PDU经过了分段和重新组合,并作为封装的PDU段传送给MAC子层31 。
LAC子层32内的处理是依次完成的,处理实体以建立好的顺序将部分形成的LAC PDU互相传递。SDU和PDU经过处理并沿着功能路
径传送,而无需上层知道该物理信道的无线特性。然而,上层可以知道
物理信道的特性,并可以引导层2 30使用特定物理信道来传输特定PDU。 lxEV-DO系统对于包数据服务是优选的,其特征在于仅用于数据或 单个1.25MHz载波("lx")或数据优化("DO")。此外,前向链路上存 在4.9152 Mbps的峰数据速率,反向链路上存在1.8432 Mbps的峰数据速 率。而且,lxEV-DO系统提供了分离的频带和与lx系统的网际互联。图 10例示了用于lx系统的cdma2000与lxEV-DO系统的比较。
cdma2000系统中存在并发的服务,从而将语音和数据一起以最大数 据速率614.4 kbps (但是实际数据速率为307.2 kbps)进行传输。MS 2与 MSC 5进行通信来进行语音呼叫,与PDSN 12进行通信来进行数据呼叫。 cdma2000系统的特征在于,利用沃尔氏码分离的前向业务信道的可变功 率的固定速率。
在lxEV-DO系统中,最大数据速率是2.4 Mbps或3.072 Mbps,并 且未与电路交换核心网7进行通信。lxEV-DO系统的特征在于,利用时 分复用的单个前向信道的固定功率和可变速率。
图11例示了 lxEV-DO系统架构。在lxEV-DO系统中, 一个帧包括 16个时隙,每秒600个时隙,并具有26.67 ms的持续时间或者32,768个 码片。单个时隙长度为1.6667 ms并具有2048个码片。控制/业务信道在 一个时隙中有1600个码片,导频信道在一个时隙中有192个码片,而 MAC信道在一个时隙中有256个码片。lxEV-DO系统促成了更简单更快 速的信道估计和时间同步。
图12例示了 lxEV-DO系统缺省协议体系。图13例示了 lxEV-DO 系统非缺省协议体系。
与lxEV-DO系统中的会话相关的信息包括由MS 2 (或者接入终端 (AT))和BS 6 (或者接入网(AN))在无线链路上使用的一组协议、 单播接入终端标识符(UATI)、 AT和AN在无线链路上使用的协议的配 置以及对当前AT位置的估计。
应用层提供尽力而为服务(best effort),由此发送消息一次,并提供可靠交付,由此消息可重发一次或更多次。流层为一个AT2提供了对最
多4个(缺省)或255个(非缺省)应用流进行复用的能力。
会话层确保会话仍然有效并对结束会话进行管理,指定用于初始
UATI分配的过程,保持AT地址并协商/供应在会话期间使用的协议和用 于这些协议的配置参数。
图14例示了 1xEV-DO会话的建立。如图14所示,建立会话包括地 址配置、连接建立、会话配置和交换密钥。
地址配置是指分配UATI和子网掩码的地址管理协议。连接建立是 指建立无线链路的连接层协议。会话配置是指配置所有协议的会议配置 协议。交换密钥是指在安全层中建立用于认证的密钥的密钥交换协议。
"会话"是指AT 2和RNC之间的逻辑通信链路,其保持开放数小时, 缺省为54小时。会话持续到PPP会话也激活为止。会话信息由AN6中 的RNC控制和维护。
当连接打开时,AT2可以被分配前向业务信道,并被分配反向信道 和反向功率控制信道。在单会话期间可以出现多个连接。
连接层对网络和通信的初始获取进行管理。此外,连接层保持了近 似的AT2的位置,并管理AT2与AN6之间的无线链路。而且,连接层 进行监管(supervisions对从会话层接收到的发送数据进行优化和封装, 将优化的数据转发给安全层,对从安全层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封装并将 其转发给会话层。
图15例示了连接层协议。如图15所示,该协议包括初始化状态、 空闲状态和连接状态。
在初始化状态下,AT 2获取AN 6并激活初始化状态协议。在空闲 状态下,发起关连接(closed connection)并激活空闲状态协议。在连接 状态下,发起开连接(open connection)并激活连接状态协议。
关连接是指AT 2没有被分配任何专用的无线链路资源并且AT与 AN 6之间的通信是在接入信道和控制信道上进行的状态。开连接是指AT 2可以被分配前向业务信道,被分配了反向功率控制信道和反向业务信 道,并且AT 2与AN 6之间的通信是在这些分配的信道上以及控制信道上进行的状态。
初始化状态协议执行与获取AN 6相关的动作。空闲状态协议执行与
己经获取AN 6但没有开连接的AT 2相关的动作,例如利用路由更新协 议来跟踪AT位置。连接状态协议执行与具有开连接的AT 2相关的动作, 例如管理AT与AN 6之间的无线链路以及管理将导致关连接的过程。路 由更新协议执行与跟踪AT 2位置相关的以及维护AT与AN 6之间的无线 链路的各种动作。开销消息协议在控制信道上广播基本参数,如 QuickConfig、 SectorParameters以及AccessParameters消息。数据包整合
协议对数据包进行整合和优化,以作为它们被分配的优先级和目标信道 的函数来进行发送并在接收机上提供包解复用。
安全层包括密钥交换功能、认证功能和加密功能。密钥交换功能提 供了 AN 2和AT 6对于认证业务所要遵循的过程。认证功能提供了 AN 2 和AT 6交换用于认证和加密的安全密钥所要遵循的过程。加密功能提供 了 AN 2和AT 6对于加密业务所要遵循的过程。
lxEV-DO前向链路的特征在于,不支持功率控制和软切换。AN 6 以恒定功率进行发送,AT 2在前向链路上请求可变速率。因为不同的用 户可能在TDM中的不同时刻进行发送,所以很难从单个用户所想要的不 同BS6实现分集传输。
在MAC层中,源自上层的两种类型的消息(具体地说为用户数据 消息和信令消息)通过物理层而传输。使用两个协议来处理这两种类型 的消息,具体地说,前向业务信道MAC协议用于用户数据消息,控制信 道MAC协议用于信令消息。
物理层的特征在于,扩频速率为1.2288 Mcps, 一个帧包括16个时 隙和26.67 ms,时隙为1.67 ms并有2048个码片。前向链路信道包括导 频信道、前向业务信道或控制信息和MAC信道。
导频信道与cdma2000导频信道的相似之处在于,它包括全"0"信息 比特和以192个码片为时隙的对W0的沃尔氏扩频。
前向业务信道的特征在于,数据速率从38.4 kbps到2.4576 Mbps或 从4.8 kbps到4.9152 Mbps变化。物理层数据包可以在1到16个时隙中发送,并且当分配了多于一个时隙时发送时隙采用4时隙交织。如果在
所有的分配的时隙都被发送之前在反向链路ACK信道上接收到了 ACK,
则不再发送剩余的时隙。
控制信道类似于cdma2000中的同步信道和寻呼信道。控制信道的特 征在于,256个时隙或426.67ms的周期、1024比特或128、 256、 512和 1024比特的物理层数据包长度以及38.4 kbps或76.8 kbps或19.2 kbps、 38.4 kbps或76.8 kbps的数据速率。
lxEV-DO反向链路的特征在于,AN6能够利用反向功率控制对反向 链路进行功率控制,并且一个以上的AN能够通过软切换来接收AT 2的 发送。此外,反向链路上没有TDM,反向链路通过沃尔氏码以长PN码 进行了信道化。
AT2使用接入信道来发起与AN 6的通信或者对AT定向消息作出响 应。接入信道包括导频信道和数据信道。
AT 2在接入信道上发送一系列的接入试探,直到从AN 6接收到响 应或定时器到期为止。接入试探包括前同步码和一个或更多个接入信道 物理层包。接入信道的基本数据速率是9.6kbps,还可用更高的数据速率 19.2 kbps和38.4kbps。
当利用同一控制信道包来寻呼一个以上AT 2时,接入试探可能是同 时发送的,因此可能会发生包冲突。当AT2被协同定位,并且进行成组 呼叫或者具有类似的传输延迟时,问题会更加严重。
可能存在冲突的一个原因是常规方法中当前持续测试的效率低。因 为AT2可能需要短的连接建立时间,所以当利用持续测试时,被寻呼的 AT可能与另一被寻呼的AT同时发送了接入试探。
利用持续测试的常规方法是不够的,因为需要短连接建立时间和/或 是一组呼叫中的一部分的每个AT2都可能具有相同的持续值(通常被设 为0)。如果AT2是协同定位的,例如在一组呼叫中,则接入试探同时到 达AN6,由此导致接入冲突和连接建立时间的增加。
因此,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来接入试探来自要求短连接建立时间 的协同定位的移动终端的传输。本发明就是要解决这一和其他需求。对于BCMCS而言,向BS小区/扇区中的多个移动台发送从BS生成 的广播内容和/或从其他BS交付的内容。在可以发送使用BCMCS的内 容之前,BS和MS共享同一协议。这里,可以按照基于区域(zone)的 方式来提供BCMCS,并且区域可以定义为其中提供了相同BCMCS内容 的区域。
虽然BCMCS数据是在包数据信道上发送的,但由于BCMCS使用 了BS向多个移动台发送的发送方案,因此不存在来自各MS的独立的接 收信号质量反馈。例如,即使接收数据包中有差错,MS也不向BS发送 确认(ACK)或否定ACK (NACK)信号。
并且,执行BCMCS的BS通过确定数据发送速率力求使BS小区/ 扇区中的所有移动台都接收到特定质量水平的数据。可以基于有效载荷 大小、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方案的子包数、调制方案等来确定数 据发送速率。
如上所述,由于BCMCS服务不发送来自接收端的反馈,所以BS 不能根据信道环境来修改数据发送速率,而是以固定速率向小区/扇区中 的所有移动台发送数据包。并且,各BS可以对小区/扇区中的所有移动 台设定包差错率(PER)值低于标准值的数据速率。随后以固定的或所设 定的数据速率来发送数据包。
例如,信道条件好(基于衰减、干扰和小区半径)的BS以较高的数 据速率来执行BCMCS。对于信道条件差的BS,以较低的数据速率来执 行BCMCS。如上所述,如果基于具有其自身固定数据速率的BS来提供 服务,则无法应对信道质量的下降,从而服务质量可能受损。
BCMCS包括多种功能。预订管理功能支持为用户预订广播/多播服 务的能力。在MS预订到系统后,可以使用服务发现功能来发现BCMCS 节目。即,服务发现功能是指移动台(MS)用来发现系统所能提供的 BCMCS节目的过程。例如,可以将BCMCS节目的声明自动地发送到能 够进行BCMCS的MS (例如,只要MS进入广播范围或者只要广播节目 开始就使背景光闪烁指定次数)。
在操作期间,信息获取功能使用户能够获取接收BCMCS节目所需的信息。并且,分布管理功能为系统提供了确定发送BCMCS节目的位 置的功能。作为另一种服务功能,无线管理功能对无线信道的有效操作
进行处理以支持BCMCS。此外,服务计费功能包括与基于所提供的服务
来进行计费有关的服务的多个方面。最后,特征交互功能涉及与其他服
务同时发起并操作BCMCS服务的多个方面。
当前的蜂窝通信基于模块或实体之间的单跳传输一从基站(BS)到 移动台(MS)或从MS到BS。单跳网络是指所有实体/模块最多相距一 跳的网络架构。图16例示了分别相距一跳的多个模块。在图16中,两 个MS和一个BS分别相距一跳。
将中继站(RS)结合到现有的蜂窝架构中能够提供诸如提高覆盖率 和容量的益处。覆盖率的提高能够向位于扇区或小区边缘的用户提供改 善的信号接收质量。
图17例示了多跳系统中的RS的例子。如图17所示,RS被置于BS 和MS之间。因为如果MS位于小区边界附近或者位于覆盖区域的边缘 则由于信号强度变弱或者由于来自相邻小区/扇区的信号的干扰而使得从 BS到BS的信号就可能不可靠,所以RS能够用于解决弱信号的问题。 BS和RS之间的距离比BS和MS之间的距离要短。这样,从BS到RS 的信号是可靠的,因此,从RS到MS的信号也是可靠的。
RS的功能是以普通的或智能的方式"重复"来自BS的信号以扩展 BCMCS覆盖率。然而,随着通过采用RS而扩展了 BCMCS覆盖率,原 本不能接收足够强信号的MS能够对BCMCS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
如上所述,例如能够以普通的或智能的方式实现RS的功能。普通的 方式是指通过简单的信号重复对信号进行中继。另选的是,智能的方式 是指采用时空编码来实现发送分集或增量冗余(IR)。
图1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中继BCMCS的方案。子包 或包发送的基本单元是时隙。参照图18,其例示了分别用于BS和RS的 具有两个频率载波(由fl和f2表示)的多跳多载波系统。并且,该系统 实现了四(4)时隙交织和两跳发送方案,其中三(3)个时隙用于发送 编码器包(l个时隙用于主信道,2个时隙用于辅信道)。此外,BS使用第一频率fl, RS使用第二频率f2。
在本图和全文中,包和子包可互换地使用。此外,移动台也可以被 称为终端、移动终端、接入终端、移动用户台等。并且,基站也可以被 称为节点、接入节点、终端基站等。
在第一时隙期间在fl上以包的形式将原始信号人从BS向MS和RS
进行广播。第一时隙是指后面跟着可以发送其他包的后续时隙的四个时
隙中的第一个时隙。在第二时隙和第三时隙中,BS可以在fl上分别向 MS和RS发送冗余信号4和^2。冗余信号是在后续时隙期间重发的原
始信号。这里,冗余信号或包可以是原始信号的重复或者原始信号的经 编码版本。
在fl上发送的包(或子包)与相同的数据包相关联。例如,凡。、《 和《是第一数据包的一部分,而5。。、 ^和5。2与另一数据包相关联。
RS接收并解码从BS广播的BCMCS包。然后,RS将中继信号4 - 4 在G上发送给MS。这里,中继信号可以是原始广播信号《的简单重复
或原始信号的经编码版本(例如,以带有系统位但可能不同的校验位方 式来发送)。并且,还可以对冗余信号(例如包《和、)进行解码并作 为重复或编码版本(例如包^和4)发送给MS。这样,就可以按照简 单重复和编码版本之间的任何组合的形式将来自RS的信号发送或中继 到MS。与以上类似地,在f2上发送的包或子包与相同的数据包相关联。 在本实施方式和下面的其他实施方式中,RS提供了多种功能。例如, RS可以接收、解码和/或发送数据包。即,例如在发送数据包时,RS可 以"放大并转发"涉及简单重复的数据包和/或"解码并转发"涉及时空编码 的数据包。此外,在能够将接收到的包发送(中继)到MS之前,RS需 要一最小时间量来对该包进行解码。这样,可以改变从RS中继发送的定 时。
并且,RS可以配备有多个天线以实现发送分集。同时,BS和MS 也可以配备有多个天线以实现分集。多输入多输出(MIMO)能够提供发 送分集以提高无线资源的效率。多个天线的使用使RS和其他终端(例如 移动台和基站)能够在不增大带宽的情况下实现分集增益。例如,时空码(STC)可用于提高通信链路的可靠性,空间复用(SM)可用于提高
发送容量,或者全分集全速率时空码(FDFR-STC)可用于实现全分集。 参照图18,在第一时隙期间BS在fl上向MS和RS广播包4,随 后在第二时隙期间在fl上向MS和RS广播包《。在第三时隙期间,BS 在fl上向MS和RS发送包^ ,而RS在f2上向MS发送包4。 , 4。是4 。 的重复或者是4的经编码版本。在第四时隙期间,BS不广播任何包,而 RS在f2上向MS发送4,, ^是包《的重复或者包4n的经编码版本。 以四个时隙为间隔重复类似的过程,直到MS接收到从BS发出的包为止。 MS接收从BS和RS发出的包并对其解码。如果MS利用所有接收
到的包的一部分对这些包成功进行了解码,则MS无需对其余包进行解 码。例如,如果MS成功地基于包^。和《对消息进行了解码,则不需要
对其余包A和」。。-^进行解码。
图1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中继BCMCS的方案。在图 19中,例示了具有用fl和G表示的由BS和两(2)个RS (即RS1和 RS2)使用的两个频率载波的多跳多载波系统。和图18—样,该系统实 现了四(4)时隙交织和两跳发送方案,其中三(3)个时隙用于发送编 码器包(l个时隙用于主信道,2个时隙用于辅信道)。BS使用第一频率 fl, RS1和RS2使用第二频率f2。
在第一时隙期间以包的形式将原始信号^。从BS向MS以及RS1和
RS2进行广播。第一时隙是指用于广播原始包的第一个时隙,第一时隙 后跟着其中可以发送其他包的后续时隙。在第二时隙和第三时隙中,BS 在fl上分别向MS和RS发送冗余信号和、。冗余信号是在后续时隙
期间重发的原始信号。这里,冗余信号或包可以是原始信号的重复或者 原始信号的经编码版本。
多个RS接收并解码从BS广播的BCMCS包。然后,RS1和RS2分 别将中继信号《(1)-4(1)和《(2)-4(2)在f2上发送给MS。这里,中继 信号可以是原始广播信号4的简单重复(例如包4和S。。)或原始信号
的经编码版本(例如以带有系统位但可能不同的校验位方式来发送)。并 且,还可以将冗余信号解码并作为重复或编码版本发送给MS。这样,就可以按照简单重复和编码版本之间的任何组合的形式将来自RS的信号 发送或中继到MS。
实际上,可以按照任何组合的形式来进行从RS1和RS2到MS的发 送。即,RS1可以向MS发送重复的包或者经编码的包,而RS2在同一 时隙期间发送重复的包或者经编码的包。例如,由于《(1)和4。(2)都是原 始信号4。的变型信号,因此在同一时隙期间在f2上,RS1可以向MS发 送时空编码的包《(1), RS2可以向MS发送重复的包^(2)。并且,在后 续时隙中,RS1可以在f2上向MS发送重复的包4,(1), RS2可以在f2 上向MS发送时空编码的包4(2)。此外,还可以对从RS1和RS2到MS
的后续发送进行布置。
参照图19,在第一时隙期间BS在fl上向MS和多个RS广播包4>。, 随后在第二时隙期间在fl上向MS和多个RS广播包^ 。在第三时隙期 间,BS在fl上向MS以及RSI和RS2发送包、,而RSI和RS2在f2 上分别向MS发送包《(1)和4。(2),包《(1)和《(2)可以是包4。的重复和 4。的经编码版本中的任意一个。在第四时隙期间,BS不广播任何包或信 号,而RSI和RS2中的每一个都在f2上分别向MS发送包《(1)和^(2), 包4(1)和4(2)是包4 的重复或者包《的经编码版本。以四个时隙为间 隔重复类似的过程,直到MS接收到从BS发出的包为止。
如上所述,在MS接收到从BS和RS发出的包并将其解码后,如果 MS利用所有接收到的包的一部分对这些包成功进行了解码,则MS无需 对其余包进行解码。例如,如果MS成功地基于包^和4对消息进行了 解码,则不需要对其余包^、 4(1)-4(1)和《(2)-^(2)进行解码。
图2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中继BCMCS的方案。在图 21中,在多跳系统中应用了具有时分复用(TDM)的单个频率载波。在 该系统中,使用了具有单个频率载波(例如fl)的时分复用(TDM)。与 前面的图类似,该系统实现了四(4)时隙交织和两跳发送方案,其中三 (3)个时隙用于发送编码器包(1个时隙用于主信道,2个时隙用于辅 信道)。
由于在TDM方式中BS和MS共享相同的频谱,所以单个包的发送时间加倍。如上所述,在第一发送时隙期间BS在fl上广播原始信号(即,
包」。。)。随后RS接收并解码BS发送的包4。。然后,在第三发送时隙期 间RS在主信道上发送"中继信号或中继包"4。同时,BS在辅信道上向
MS发送冗余信号4n。这里,在第三时隙期间发送的包(即《和《)可
以是包4。的简单重复和包《的时空编码版本中的任意一个。此外,包《 和《可以是软组合的。
类似的是,在第四时隙期间在fl上,BS在辅信道上发送冗余包、, 而RS在辅信道上发送中继包^。这里,包可以是原始包的简单重复、
时空编码的原始包和原始包的不同校验位包中的任意一种。换句话说, 对中继信号4和BS重发的信号《_的设计有多种选择。同样,包《和^
可以是软组合的。
图2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中继BCMCS的方案。在图 21中,在多跳系统中使用了单个频率载波(即fl)。与前面的图类似,该 系统实现了四(4)时隙交织和两跳发送方案,其中三(3)个时隙用于 发送编码器包(l个时隙用于主信道,2个时隙用于辅信道)。
在操作中,在第一时隙期间BS向MS和两个RS (即RS1和RS2) 广播包4。。 RS1和RS2接收所广播的包《并将其解码。随后经解码的包 ^被转换为包《(1)-4(1)和《(2)-^(2)。如以上参照图20所述,可以
按任何形式的组合对从RS发出的包进行发送。即,可以按照简单重复、 时空编码或其组合的方式对这些包进行发送。例如,RS1的包《(l)可以 是包4或原始信号的简单重复,而RS2的包《(2)可以是包《的时空编
码版本。
如图21所示,在跳过一个时隙后,在后续时隙期间,BS在fl的辅 信道上广播包4和包4n。同时,RS1和RS2在fl的主信道上向MS发
送中继包《(l)和《(2)。这里,冗余包^以及中继包《(1)和4。(2)可以是 软组合的。在后续时隙中,BS在fl的辅信道上广播包4 ,而RS1和RS2
在fl上向MS发送中继包^ (1)和^ (2)。这里,冗余包、以及中继包^ (1) 和《(2)可以是软组合的。
如上所述,从BS广播的冗余包以及从RS1和RS2发送的中继包可以是重复形式或时空编码形式。并且,中继包还可以有不同的校验位。 工业适用性
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 要求及其等同范围内的本发明的所有修改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使用至少一个中继站(RS)并使用至少两个频率载波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频率载波上向移动台(MS)发送第一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子包;以及经由该至少一个RS向该MS发送第二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子包,其中,来自该至少一个RS的第二数据包的该至少一个子包是在第二频率载波上发送的,其中该第一数据包的第一子包和该第二数据包的第一子包是分别经由该第一频率载波的主信道和该第二频率载波的主信道而发送的,并且其中该第一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后续子包和该第二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后续子包是分别经由该第一频率载波的至少一个辅信道和该第二频率载波的至少一个辅信道而发送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移动通信系统是广播多播服 务(BCMCS)系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数据包和该第二数据包 各包括至少两个子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个后续子包包含了与 该第一子包相同的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该至少一个RS发送的该 至少一个子包是经时空编码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该RS发送的该至少一个 后续子包具有与该第一子包的校验位不同的校验位。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该RS发送的该至少一个 后续子包是与该第一子包相同的子包。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该RS发送的该至少一个 后续子包是利用被放大到用于发送该第一子包的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来 发送的。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个后续子包是经时空 编码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该BS经由多个天线来发送这 些后续子包。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该RS发送的该至少一个 后续子包具有与该第一子包的校验位不同的校验位。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个后续子包是与该 第一子包相同的子包。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个后续子包是利用 被放大到用于发送该第一子包的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来发送的。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该RS发送的该至少一个 子包是在BS上发送了该子包后的至少一个时隙中发送的。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经由该 至少一个后续RS向该MS发送至少一个后续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子包,其 中来自该至少一个RS的该至少一个后续数据包的该至少一个子包是在 至少一个后续频率载波上发送的。
16、 一种使用至少一个中继站(RS)并使用单个频率载波在移动通 信系统中发送数据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移动台(MS)发送第一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子包;以及 经由该至少一个RS向该MS发送第—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子包, 其中,该第一数据包的第一子包和该第二数据包的第一子包是分别经由主信道而发送的,并且其中,该第一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后续子包和该第二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后续子包是分别经由至少一个辅信道而发送的。
17、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移动通信系统是广播多播 服务(BCMCS)系统。
18、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数据包的该至少一个 后续子包和该第二数据包的该至少一个子包是软组合的。
19、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数据包的该至少一个后续子包和该第二数据包的该至少一个子包是在同一时隙中软组合的。
20、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个后续子包包含了 与该第一子包相同的信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个后续子包是经时 空编码的。
2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个后续子包具有与该第一子包的校验位不同的校验位。
23、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个后续子包是与该 第一子包相同的子包。
24、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个后续子包是利用 被放大到用于发送该第一子包的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来发送的。
2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数据包和该第二数据 包各包含至少两个子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至少一个中继站(RS)并使用至少两个频率载波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包的方法。更具体地说,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频率载波上向移动台(MS)发送第一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子包;以及经由该至少一个RS向该MS发送第二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子包。这里,来自该至少一个RS的第二数据包的该至少一个子包是在第二频率载波上发送的,该第一数据包的第一子包和该第二数据包的第一子包是分别经由该第一频率载波的主信道和该第二频率载波的主信道来发送的,并且该第一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后续子包和该第二数据包的至少一个后续子包是分别经由该第一频率载波的至少一个辅信道和该第二频率载波的至少一个辅信道来发送的。
文档编号H04W84/04GK101300748SQ200680035843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8日
发明者孙理香, 尹永哲, 舒 王, 金相国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