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285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使用调度器实施发送分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按照3GPP进行标 准化的HSDPA系统已经有一部分开始得到实际应用。
下面,以用于实施下行快速传输的HSDPA系统为例,使用终端结构 示例和基站结构示例进行说明。
图1 图5是说明以往的HSDPA系统的图。
在图1的终端中,例如以通过天线10、无线部11、解调/解码部12 接收的下行信号的导频信号为基础,在无线线路质量测定/计算部13中测 定并计算无线线路质量指标(以后简称为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作为具体示例,通过测定导频信号的接收功率和干扰功率来计算SIR,并 以此为基础计算CQI。该CQI值经由无线线路质量指标发送部14被嵌入 发送用的信号中,并由编码/调制部15进行编码及调制,然后通过天线 IO经由上行无线线路传输给基站。即,把CQI值报告给基站。
另一方面,在图2的基站内部,通过天线20、无线部21、解调/解 码部22接收从终端发送过来的嵌入了 CQI值的信号,在无线线路质量指 标收集部23中收集无线线路质量指标(CQI),并通知给调度器24。在 调度器24中,例如使用由终端报告的无线线路质量指标(以后简称为 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按照每个使用频带计算终端的优先顺序, 从优先顺序高者中选择发送参数,并由控制信号生成部25生成发送用的 控制信号,然后通过编码/调制部27、无线部28、天线20发送给终端。 发送数据缓冲器26的发送数据在发送控制信号后发送给终端。
图3是调度的处理流程。现在假设基站的小区中具有终端UEl UEn。在步骤S10中,接收 终端UEl UEn的CQI值(CQIl CQIn)。在步骤Sll中存储CQI1 CQIn。在步骤S12中将TTI初始化。TTI是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的 简称,表示数据向终端的发送间隔。在此,被用作表示向终端的发送次 数的变量。在步骤S13中将TTI增加1。在步骤S14中计算终端UEk的 优先度Pk。在步骤S15中初始化为i二0、 j = l。在步骤S16中计算无线 资源的剩余Ri。在i-0时,由于还没有分配无线资源,所以Ri是系统 的全部无线资源。在步骤S17中判定无线资源的剩余Ri是否不小于0。 在步骤S17的判定为是时,转入步骤S21。在步骤S17的判定为否时, 在步骤S18中,计算n—i个终端中优先度(优先顺序)Pk为最大值Pk一max 的终端UEj。在步骤S19中,选择数据向终端UEj的发送方法(数据长 度、调制方式等)。在步骤S20中将i增加1,将j增加l,返回步骤S16。 在步骤S21中,把在步骤S19中选择出的发送方法作为控制信号调制后 发送给终端。在步骤S22中,面向发送了控制信号的终端调制发送数据 并发送,返回步骤S13。
另外,作为优先顺序的计算方法,采用从CQI值高者中选择的MAX CIR法、从CQI高者中选择并选择成为使机会均等的PF (Proportional Fairness)法等0
可是,在上述的3GPP中,关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了 E3G (Evolved3G)系统的标准研究。其中,关于多元连接方式,研究了对于 下行导入OFDMA方式、对于上行导入SC—FDMA方式。
并且,在E3G系统中,使用比以往的HSDPA更宽的频带(例如4 倍),与HSDPA系统相同地实施调度。另外,在E3G系统中使用的终端 的频带宽度在上行和下行中不同。另外,例如在下行时,终端可使用的 频带因终端而不同,有1.25MHz、 2.5MHz、 5MHz、 10MHz、 20MHz等。
因此,不能像HSDPA那样进行限定为特定频带的调度,需要考虑使 用频带宽度、以系统频带20MHz实施调度。
换言之,如图4所示,需要利用一个调度器进行系统整体的调度。
并且,假设下行系统的频带宽度为20MHz,终端的下行频带宽度为5固Z的情况。此时,在应用时使用的频率根据与其他终端的兼容性,使
用频率是可变的,有可能是4个。因此,为了使基站的调度器可考虑其 他终端的使用频带宽度来从多个频带中选择最佳的频带,如图5所示, 必须在终端中每5MHz频带地测定并计算CQI,并将CQI报告给基站。
艮口,与HSDPA相比,需要4倍的CQI的测定及计算。并且,向基 站的CQI报告次数也是4倍。结果,上行线路的干扰也是4倍。
在E3G系统中,在利用一个调度器实施系统整体的调度时,
-单纯地与以往的HSDPA系统的调度器相比,调度对象的终端数量 单纯地与HSDPA系统相比达到数倍(例如4倍)。
-发送间隔与以往的HSDPA系统的2msec相比是其1/4即0.5msec。
基于以上两点,例如要求以往的16倍的调度速度。换言之,必须把 优先顺序计算时间设为1/16。
另一方面,关于以前进行调度的CPU或DSP的处理性能的提高, 以E3G的服务开始目标即2010年为基准考虑,即使考虑摩尔定律 (Moore's Law, 18个月处理速度成为2倍),也只有4倍左右,远远达 不到上述的16倍。
因此,调度处理的快速化是不可或缺的。
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快速移动的终端编组并调度的技术。另外,对 成为调度对象的频带进行了特殊化。这些被认为是以3GPP的HSUPA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为基础。但是,记述了对于低速移动 中和停止中的终端不实施调度。
专禾'J文献2是使用OFCDM(Orthogonal Frequency 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示例。SP,采用了在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实施扩散并复 用的方法。
专利文献3使用发送功率的衰减量进行终端的编组,没有关于使用 频带的记述,所以被认为是采用以往的OFDM。
专利文献4使基站使用多普勒频率检测移动台的移动速度,选择最 佳的编码率和调制方式。
专利文献5根据移动台的多普勒频率等信息,确定移动台与基站通信的最佳传输率。
专利文献6将副载波编组,按照每个组获取信道质量信息并发送接收。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6 — 0608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184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03695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25943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26099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5 — 1600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使基站的调度处理的 处理速度快速化。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基站使用多个频带与下属的多个终端通信 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编组单元,其 根据按照终端与基站通信时使用的每个频带得到的无线线路质量,将该 多个终端分配到该每个频带的组中;调度单元,其以组为单位来调度被 划分到该组的终端;以及通信单元,其根据该调度的结果,使基站与终 端进行通信。


图1是说明以往的HSDPA系统的图(之一)。 图2是说明以往的HSDPA系统的图(之二)。 图3是说明以往的HSDPA系统的图(之三)。 图4是说明以往的HSDPA系统的图(之四)。 图5是说明以往的HSDPA系统的图(之五)。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的序列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在线路设定时使用最简单的各个频带的线路质量 来编组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每个使用频带的无线线路质量的测定形式的图。 图9是说明有关终端的编组及调度的方法的图(之一)。 图IO是说明有关终端的编组及调度的方法的图(之二)。 图11是表示终端的使用频带宽度与图IO不同时的编组及调度的方 法的形式的图。
图12是说明分级编组的图(之一)。
图13是说明分级编组的图(之二)。
图14是在将终端编组时基站具有的编组表的示例。
图15是说明编组的其他方法的图。
图16是对应图15的编组的、基站具有的编组表的示例。
图17是表示将各个终端分配到组中时的处理示例的图(之一)。
图18是表示将各个终端分配到组中时的处理示例的图(之二)。
图19是表示将各个终端分配到组中时的处理示例的图(之三)。
图20是表示将各个终端分配到组中时的处理示例的图(之四)。
图21是表示将各个终端分配到组中时的处理示例的图(之五)。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终端的原理结构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站的原理结构的图。
图24是将图22的结构适用于测定CQI作为无线线路质量时的结构 示例。
图25是将图23的结构适用于测定CQI作为无线线路质量时的结构 示例。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第2结构示例。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第3结构示例的图。 图28是表示对应图27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的第2结构示 例的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第4结构示例的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第5结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下行传输为例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的序列图。
在图6中,终端测定每个频带的无线线路质量(1)。即,按照每个 频带根据接收数据计算SIR,并以此为基础求出CQI值。将测定到的无 线线路质量通知给基站(2)。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无线线路质量的信息确 定终端应该使用的频带(3),将发送来无线线路质量的全部终端分类到 组(4)。在编组的设定结束后,基站通知各个终端该终端所属的终端组 (5)。接收到终端组通知的终端进行使用频带和终端组的设定(6)。在 对本终端设定的使用频带测定无线线路质量(7),将该测定结果通知给 基站(8)。基站根据被通知的无线线路质量,按照每个使用频带进行调 度。即,根据终端的优先顺序选择将要发送的终端,而且选择发送方法。 以该结果为基础生成终端接收用的控制信息(9)。将发送控制信息通知 给终端(10),然后发送数据(11)。
这样,在OFDMA系统或MC—CDMA系统中,根据终端可以使用 的频带宽度和使用频率,将终端编组。编组可以在无线线路设定时实施, 也可以在无线线路设定后以一定周期编组。并且,编组用的信息除终端 可以使用的频带宽度外,还可以考虑每个频带的线路质量、各个频带的 线路使用状况(负荷)等。
图7是根据本发明在线路设定时使用最简单的各个频带的线路质量 来编组的说明图。
具体地讲,假设某个终端可以使用的最大频带宽度为5MHz,系统 的频带宽度为20MHz。在线路设定时,终端对将系统频带20MHz以可以 使用的最大频带宽度5MHz分割后的各个频带测定无线线路质量,计算 无线线路质量指标(O,并通知给基站(2)。基站(或无线线路控制站) 根据该信息和终端可以使用的频带宽度确定使用频率(3),按照每个使 用频带宽度和使用频率划分终端并实施编组(4)。另外,也可以考虑可 以收容的频率间的线路负荷来确定使用频率。
图7与图6大致相同,在线路设定时进行使用频带和终端组的设定, 在正常状态下,各个终端测定本终端的使用频带的无线线路质量,基站根据被报告的无线线路质量进行调度并开始通信。正常状态的动作与图6
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图8是表示每个使用频带的无线线路质量的测定形式的图。
如前面所述,被确定了终端组的终端只对被确定的使用频率测定线 路质量并计算CQI,并向基站进行报告。
由此,CQI报告次数被削减,可以减少上行干扰。
接收到CQI的基站按照该终端的每个组将CQI分类,按照每个终端 组(每个使用频带)进行调度。由此,调度对象的终端减少,调度时的 终端的优先度计算处理量被削减,可以使处理快速化。并且,按照每个 终端组进行调度,通过使多个调度器并行动作,可以使处理更加快速化。
图9和图IO是说明有关终端的编组及调度的方法的图。
在图9和图10中,表示系统的频带为20MHz、终端的使用频带宽 度为5MHz的情况,将终端l疋100 UE139编组为4个组。第1组使用 频带l,使用设置了4个的调度器中的调度器1进行调度。同样,第2组 被分配了频带2及调度器2,第3组被分配了频带3及调度器3,第4组 被分配了频带4及调度器4。图10 (a)表示该形式。由于数据的发送间 隔是0.5ms,所以各个组的调度每隔0.5ms进行一次。
这样,在接收到多个调度器时,对各个终端组分配1个调度器。艮P, 第1组例如由调度器1进行调度,第2组由调度器2进行调度。这些调 度可以按照图10 (b)所示并列实施。
图11是表示终端的使用频带宽度与图IO不同时的编组及调度的方 法的形式的图。
在图11中表示终端的使用频带宽度为lOMHz的情况,编组成使用 频带1和频带2、由调度器5进行调度的第5组和使用频带3和频带4、 由调度器6进行调度的第6组。
图12和图13是说明分级编组的图。
如上所述,终端可以使用的频带宽度因终端的性能而不同。因此, 可以考虑按照可使用频带宽度来编组的方法。图12表示可以使用20MHz 的终端UE160 UE169被分类为第7组,并使用全部频带1 4由调度器7调度。另一方面,使用频带为10MHz的终端UE140 UE149和UE150 UE159分别被分类为使用频带1、 2、由调度器5调度的第5组,和使用 频带3、 4、由调度器6调度的第6组。使用频带为5MHz的终端UE100 UE109、 UE110 UE119、 UE120 UE129、 UE130 UE139分别被分类 为使用频带l、由调度器l调度的第l组,使用频带2、由调度器2调度 的第2组,使用频带3、由调度器3调度的第3组,和使用频带4、由调 度器4调度的第4组。
如图13 (a)和(b)所示,以使用全部可使用频带为前提,例如把 可使用频带为20MHz的可使用频带宽的组设为上位组,例如把可使用频 带为5MHz的可使用频带窄的组设为下位组。此时,调度是按照从上位 组到下位组的顺序实施的。
如图13 (a)所示,在各个数据的传输时间即每个0.5ms,首先第7 组被调度,然后是第5组和第6组被调度,最后是第1 4组被调度。图 13 (b)记述了被分级后的调度的形式。从调度器7开始依次逐级地进行 调度。调度器5和6这两个调度器并行动作,调度器1 4这4个调度器 并行动作,所以能够期待调度的快速化。
图14是在将终端编组时基站具有的编组表的示例。
对应各个终端组序号,登记各个组的使用频带的中心频率、频带宽 度、以及属于各个组的终端的识别序号。
图15是说明编组的其他方法的图。
必要传输速度因将要传输的数据而不同。因此,必要频带宽度因数 据而不同。SP,也可以考虑根据QoS需要扩大使用频带宽度的情况和可 以縮小使用频带宽度的情况。另外,在虽然不满足必要传输速度、但可 根据与其他终端的兼容性通过縮小频带宽度来传输的情况下,也可以考 虑实施传输。因此,在某个终端可以使用的频带宽度为20MHz时,不仅 属于使用频带宽度为20MHz的终端组,也可以属于10MHz、 5MHz等更 窄的频带宽度的终端组。因此,将终端组按照其使用频带宽度的大小顺 序分级。在图15中,使用频带为20MHz的终端也可以在lOMHz、 5MHz 时通信。并且,使用频带为10MHz的终端也可以在5MHz时通信。使用频带为20MHz的终端l正160 UE169被编组成为除属于使用频带1 4、 由调度器7调度的第7组外,还属于第1 6组的各个组。因此,在终端 UE160 UE169不能使用20MHz的频带时,在lOMHz频带的第5组或 第6组也不能使用lOMHz频带的情况下,将终端UE160 UE169分配到 5MHz频带的第1 4组中的任意一组,从而降低终端UE160 UE169不 能通信的可能性。同样,使用频带为10MHz的终端UE140 UE149、终 端UE150 UE159也被分配到第1 4组中,当在lOMHz频带不能通信 时,使得能够在5MHz频带进行通信。由于不存在5MHz以下的使用频 带,所以使用频带为5MHz的终端UE100 UE109、 UE110 UE119、 UE120 UE129、 UE130 UE139分别只属于第1 4组。
在调度时,按照从上位分级的组(例如20MHz)到下位分级的组(例 如5MHz)的顺序进行调度。由此,可以削减组中的调度对象终端数量, 可以削减优先顺序计算处理,可以使调度快速化。
图16是对应图15的编组的、基站具有的编组表的示例。
分别对应终端组序号1 7登记有各个组的使用频带的中心频率、频 带宽度、属于各个组的终端的识别序号。
图14的情况也相同,在设置多个调度器时,其设置数量对应于组的 数量。并且,按照每个组设置调度器,使各个调度器按照前面所述分级 并行动作,从而可以提高调度速度。并且,也可以不设置多个调度器, 而使用可以并行动作的一个调度器。
图17 图21是表示将各个终端分配到组中时的处理流程的示例的图。
在图17的处理示例中,在步骤S30中,确认对象终端的最大可使用 频带宽度。在步骤S31中,从终端接收每个频带的CQI。在步骤S32中, 根据CQI的最大值选择使用频带。在步骤S33中,选择对应于选择出的 频带的终端组。
在图18的示例中,在步骤S35中,确认对象终端的最大可使用频带 宽度,在步骤S36中,从终端接收每个频带的CQI。在步骤S37中,根 据CQI和各个频带的使用状况选择使用频带,在步骤S38中,选择终端组。各个频带的使用状况是指已分配到各个频带的终端的数量等。在分 配到某个频带的终端的数量过多时,被调度器选择的频次降低,传输速
度下降,所以该情况时,实施不选择CQI最大的频带而选择CQI第二大 的频带等的处理。
在图19的示例中,在步骤S40中,确认对象终端的最大可使用频带 宽度。在步骤S41中,从终端接收频带宽度和每个频带的CQI。在步骤 S42中,根据CQI的最大值选择使用频带宽度和使用频带。在步骤S43 中,选择终端组。在图19中,假设终端可以使用多个使用频带。例如, 在系统频带是20MHz、终端的使用频带是lOMHz的情况下,作为使用频 带宽度,终端可以使用lOMHz和5MHz。因此,终端测定lOMHz宽度 的两个频带和5MHz宽度的4个频带的CQI,基站根据该测定结果选择 使用频带。
在图20的示例中,例如考虑设定了 QoS的GBR(Guaranteed Bit Rate) 的情况。即,考虑设定了规定最低传输速度的服务的情况。例如,假定 频带为5MHz,调制方式为QPSK,编码率为1/3,可以传输的传输速度 为3Mbps。此时,在某个终端的GBR是5Mbps时,为了满足GBR,需 要把频带宽度设为lOMHz。因此,将终端分配到使用频带宽度为lOMHz 的组中。关于调制方式,除QPSK外,还有16QAM、 64QAM等多值调 制方式,也可以使编码率可以变化,或者使用MIMO功能。
在步骤S45中,确认对象终端的最大可使用频带宽度。在步骤S46 中,确认传输数据向对象终端传输的QoS。在步骤S47中,计算必要频 带宽度。在步骤S48中,从终端接收必要频带宽度的每个频带的CQI。 在步骤S49中,根据CQI的最大值和可使用频带宽度和必要频带宽度来 选择使用频带宽度,在步骤S50中,选择终端组。
在图21的示例中,考虑传输特性因终端的移动而恶化的情况。艮口, 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确定多普勒频率,根据多普勒频率判定该传输特性 的恶化程度。使用频率越高多普勒频率越大,所以为了应对快速移动, 优选与终端通信时使用较低的频率。
因此,例如系统频带宽度为20MHz,把中心频率设为图14中的fl<f2<G<f4时,把频率较高的频带(中心频率f3、 f4、 f6)设为面向快 速移动终端,把较低的频带(fl、 f2、 f5)设为面向低速移动或静止中的 终端。
在终端编组之前,终端或基站推测终端的移动速度。作为推测方法, 例如测定因衰落形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下降的间隔(衰落间距),从而推测 移动速度。将其结果与移动速度的阈值比较,在较快时判定为快速移动, 在较慢时判定为低速移动或停止中。
在步骤S55中进行对象终端的移动速度推测。在步骤S56中,判定 快速移动/低速移动。在步骤S57中,确认对象终端的最大可使用频带宽 度,在步骤S58中,从终端接收必要频带宽度的每个频带的CQI,在步 骤S59中,根据移动速度和可使用频带宽度和各个频带的CQI选择频带 宽度和使用频带,在步骤S60中,选择终端组。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终端的原理结构的图。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 基站的原理结构的图。在图22中,对与图l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 标号。在图23中,对与图2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
在E3G等的OFDMA或MC—CDMA等使用多个频带的无线通信系 统的下行发送中,某个终端在线路设定时通过天线10、无线部ll、解调 /解码部12接收下行控制信号(例如导频),并测定接收功率,从而由线 路质量测定部13测定并计算各个频带的无线线路质量,使用上行无线信 道将其结果通过线路质量发送部14、编码/调制部15、无线部16、天线 IO通知给基站。
在接收到各个频带的无线线路质量的基站中,线路设定用测定结果 提取部29提取终端测定出的每个频带的无线线路质量等,并提供给线路 设定部30。线路设定部30参照终端组设定部31的有关终端的信息,并 考虑该终端的可使用频带宽度和频带的使用状况和负荷,确定该终端使 用的频带,按照使用频带将终端编组,将其结果通过终端组设定信号生 成部32通知给终端。
接收到通知的终端由终端组设定信息提取部17提取该信息,通过终 端设定控制部18对无线部11、 16、线路质量测定部13进行分配有本终端的终端组的频带等的设定。然后,由线路质量测定部13定期测定使用 频带的线路质量,计算线路质量指标,并通过上行无线信道报告给基站。
由线路质量信息收集/分类部23接收到来自各个终端的无线线路质 量指标的基站按照终端所属的每个组将无线线路质量指标分类,使用调 度器24—l 24—n,根据无线线路质量指标按照每个组计算发送优先顺 序。此时,各个调度器24—l 24—n选择负责发送来线路质量信息的终 端所属的终端组的调度器,并计算发送优先顺序。另外,在图23中,只 记述了两个调度器,但一般可以设置n个,如果设置数量对应于终端组 的数量将更有效。
根据优先顺序的计算结果,选择将要发送的终端,同时选择发送方 法(例如发送数据量、调制方式、编码率等),根据其结果,在控制信号 生成部25 — l 25—n中生成发送控制信号,并向发送数据的终端发送。 在发送控制信号之后,根据确定的发送方法编码并调制发送数据,然后 发送给终端。另外,考虑终端的可使用频带宽度和可使用调制方式等进 行发送方法的选择。另外,通过按照每个组(每个调度器)限制可以使 用的调制方式等,可以简化发送方法选择处理。
在终端中,由控制信号提取部19提取从基站发送过来的发送控制信 号,解读信号的内容,对解调/解码部12进行接收数据所需要的设定。在
设定后,接收从基站发送过来的数据。
如上所述,通过按照使用的频带将终端编组,可以实现以下处理。
1) 只对使用频带测定无线线路质量,计算无线线路质量指标并报告 给基站。
2) 按照每个组进行调度,计算优先顺序,选择发送终端,并确定发 送方法。
根据以上所述,具有以下效果。
关于未使用的频带可以削减无线线路质量的测定。即,使处理变简 单。并且,可以削减针对基站的无线线路质量指标的报告次数。由此, 可以减轻终端的发送处理并削减报告次数,所以可以降低上行线路的电 波干扰。并且,由于按照每个组进行调度,所以可以削减调度对象终端数量, 可以缩短优先顺序计算等的处理时间。另外,由于按照每个组进行调度, 所以能够实现调度的并行动作,可以縮短优先顺序计算等的处理时间。
另外,在图23的基站结构示例中,利用虚线包围的线路设定部30 和终端组设定部31也可以设置在基站的上位装置即无线线路控制站 (RNC)中。
在上述说明中,在线路设定时进行终端的编组,但也可以按照一定 间隔变更编组,还可以基于对应频带中的终端的收容数量(即负荷)调 整等用途随时变更编组。该情况时,例如按照图6所示的步骤处理。
图24是将图22的结构适用于测定CQI作为无线线路质量时的结构 示例。图25是将图23的结构适用于测定CQI作为无线线路质量时的结 构示例。
图24的CQI测定/计算部确定本终端属于哪个终端组,然后只对本 终端组使用的频带测定并计算CQI。其设定由终端设定控制部18进行。 图25的CQI收集/分类部23收集来自终端的、与该终端所属的终端组的 使用频带相关的CQI的测定、计算值,得到的CQI值被转发给负责对应 终端组的调度的调度器。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第2结构示例。 在图26中,对与图23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 在上述结构示例中,考虑终端的可使用频带宽度来实施编组。在此, 例如考虑终端的可使用频带为20MHz,被分割后的一个频带是5MHz。 该终端属于使用频带为20MHz的组。但是,根据将要传输的数据,有可 能是不需要使用20MHz频带宽度的请求传输速度。该情况时,把使用频 带宽度设为20MHz将没有效率。但是,导致在使用频带宽度固定的组中 使用20MHz。
因此,例如重复属于可使用频带宽度为20MHz的组、频带宽度为 lOMHz的组和频带宽度为5MHz的组。另外,也可以属于使用中心频率 不同的组,所以该情况时属于7个组。此时,在使用宽的频带宽度的情 况下,在选择将要发送的终端时,必须从使用频带宽度宽者开始顺序实施调度。因此,按照从使用频带宽度宽的组到窄的组的顺序分级,从而 可以容易使用宽的频带。并且,在使用宽的使用频带时,优选选择连续 的频带,通过按照上面所述分级,可以容易使用连续的频带。
在进行这样分级后的编组时,不对各个终端组分配不同的调度器,
而通过设置可以并行计算的一个分级调度器24a来实现。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第3结构示例的图。图28 是表示对应图27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的第2结构示例的图。在 图27中,对与图23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在图28中,对与 图22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
在此以上行传输为例进行说明,但在进行下行传输时,也可以使用 上行无线线路质量来选择使用频带。
终端根据存储在终端性能存储部52中的终端性能,由终端性能信息 生成部53生成终端性能信息,按照终端性能即可使用频带信息,向基站 发送由上行控制信号生成部54生成的控制信号(例如导频信号)。
基站在CQI测定/计算部50中测定在线路设定时从终端以各个频带 发送的控制信号(例如导频信号)的接收功率,终端性能信息提取部51 提取计算各个频带的无线线路质量而得到的结果和终端的可使用频带宽 度,并将其提供给线路设定部30,选择相应终端所属的组,并通知给终 端。
接收到通知的终端由终端组设定信息提取部17提取组信息,终端设 定控制部18进行无线部11、 16等的装置设定,以便可以通过对应的频 带接收,以后使用该频带实施上行数据传输。
另一方面,基站只对以后终端所属的组的频带,由CQI测定/计算部 23测定并计算上行无线线路质量,根据其结果实施上行调度。根据通过 调度计算得到的优先度来选择终端,选择上行发送方法,然后通知给选 择出的终端。该通知被终端的控制信号提取部19提取,并对解调/解码部 12设定。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第4结构示例的图。在图 29中,对与图23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在上述结构中,使用各个频带的无线线路质量和终端的可使用频带
宽度来实施终端的编组,但在此还考虑将要传输的数据的QoS (Quality of Service)来进行终端的编组。QoS在基站与终端进行通信时己被预先(例 如线路设定时)确定,基站已预先得知与终端通信时的QoS,所以将该 信息输入线路设定部30和终端组设定部31 ,作为将终端编组时的考虑对 象。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第5结构示例的图。在图 30中,对与图23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
在上述结构中,使用各个频带的无线线路质量和终端的可使用频带 宽度来实施终端的编组,但在此还考虑终端的移动速度来实施编组。在 基站中,移动速度测定/计算部40测定例如从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例如 导频信号)和数据的接收功率,根据测定结果计算终端的移动速度(或 终端与基站的相对速度)。在终端组设定部31或线路设定部30中,将测 定并计算出的终端的速度和保存在终端组设定部31或线路设定部30内 部的速度阈值进行比较,在阈值以上时,判定终端正在快速移动,进行 使用频带宽度和使用频率的选择,同时选择终端的组。另外,速度阈值 也可以保存在终端组设定部31或线路设定部30外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按照每个使用频率将终端编组, 按照每个组实施调度,由此可以削减每个调度器的调度对象终端数量, 可以并行实施调度,而且可以縮短调度处理时间。
并且,由于可以只对使用频带实施无线线路质量的测定,所以能够 削减测定处理。另外,由于可以削减无线线路质量的报告次数,所以能 够削减干扰功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基站使用多个频带与下属的多个终端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编组单元,其根据按照终端与基站通信时使用的每个频带得到的无线线路质量,将该多个终端分配到该每个频带的组中;调度单元,其以组为单位来调度被划分到该组的终端;以及通信单元,其根据该调度的结果,使基站与终端进行通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终端划分到根据该终端使用的频带的频带宽度的大小而分级的组中,从分级的上位组开始依次进行调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终端重复属于多个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基站中只对通信对象的终端所属的组的频带测定无线线路质量。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终端中只对终端所属的组的频带测定无线线路质量。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测定出的无线线路质量获得无线线路质量指标,并将其发送给基站。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终端在线路设定时根据由基站发送的控制信号的接收功率计算无线线路质量,并将其发送给基站,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无线线路质量将终端编组,将该终端所属的组通知给终端。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基站在线路设定时根据由终端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功率计算无线线路质量,根据该无线线路质量将终端编组,并将该终端所属的组通知给终端。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考虑各个终端的可使用频带宽度来将终端编组。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考虑将要传输的数据的服务质量信息来将终端编组。
11.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考虑终端的移动速度的测定值来将终端编组。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每个组设定通信时使用的调制方式、编码率。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单元由负责各个组的调度的多个调度器构成。
14. 一种基站使用多个频带与下属的多个终端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按照终端与基站通信时使用的每个频带得到的无线线路质量,将该多个终端分配到该每个频带的组中,以组为单位来调度被划分到该组的终端,根据该调度的结果,基站与终端进行通信。
15. —种基站使用多个频带与下属的多个终端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编组单元,其根据按照终端与基站通信时使用的每个频带得到的无线线路质量,将该多个终端分配到该每个频带的组中。
全文摘要
一种基站和终端使用多个频带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终端测定每个频带的无线线路质量,并将其通知给基站。基站根据来自终端的通知,确定终端使用的频带。并且,根据使用的频带的不同等将终端编组,并通知终端属于哪个终端组。终端根据来自基站的通知,设定本终端的使用频带和终端组,并测定被通知的使用频带的无线线路质量。将测定结果通知给基站。基站根据有关终端的使用频带的无线线路质量,按照每个使用频带进行调度,并开始与终端通信。
文档编号H04W72/08GK101529960SQ20068005615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日
发明者大出高义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