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讯系统变更客户端辨证保护参数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339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通讯系统变更客户端辨证保护参数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讯系统的客户端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的方法及其 相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于接收到网络端已成功收到客户端通过一第一信信令无线电承载所传输的第一个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会 被设为等于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的启动时间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采用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的无线接取方式,其用以提供高度频谱利用效 率、无远弗届的覆盖率及高品质、高速率的多媒体数据传输,同时还能同时 满足各种不同的QoS服务要求,提供具弹性的多样化双向传输服务,并提供 较佳的通讯品质,有效降低通讯中断率。以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而言,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包含客户端设备(User Equipment, UE )、 无线通讯接取网络(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TRAN )及核 心网络(Core Network, CN)三大部分,使用的通讯协议包括接取相关部分 (Access Stratum, AS )和非接取相关部分(Non-Access Stratum, NAS )。接 取相关部分包含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 RRC )、无线链接控 制(Radio Link Control, RLC )、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 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广播及多重 播送控制(Broadcast/Multicast Control, BMC)等数个功能不同的子层。上 述各子层的运作,为业界所已知,在此不赘述。其中,无线资源控制为第三 层通讯协议,是接取相关部分的通讯协议的核心,凡是无线资源讯息交换、 无线资源设定控制、QoS控制、通道传输格式设定控制、分组切割重整处理 控制及非接取相关部分的通讯协议传输处理等,皆由无线资源控制层进行。无线资源控制层位于无线通讯接取网络的无线网络控制台(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及客户端设备上,主要用以管理与维护无线电接 口 ( Uu Interface )上的数据分组交换与传递程序。无线资源控制层进行无线 资源控制的方式如下客户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单元由媒体存取控制与实 体层(Physical Layer )得到各种量测结果之后,汇整为测量才艮表(Measurement R邻ort),经由无线链接控制、媒体存取控制与实体层各层处理后,送到网络 端(无线通讯接取网络)的无线资源控制单元进行讯息交换;待收到来自网 络端的无线资源控制单元发送来的无线资源分配(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的讯息后,客户端的无线资源控制单元便依据讯息解析后的结 果,进行下层控制与设定,如设定无线链接控制层的作业模式、分组长度、 加密方式,设定媒体存取控制层的通道多任务映对方式、信道传输格式,设 定实体层的工作频率、展频码、传输功率强度、同步方式与量测项目等。
在客户端与网络端之间,无线资源控制层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讯,t、
(RRC Message),或简称为信令来交换信息。无线资源控制讯息是由许多信 息元(Information Elements,正)所组成,用来携带必要的信息,以设定、 改变或释放第二层协议(无线链接控制、媒体存取控制)及第一层协议(实 体层)的协议实体,从而建立、调整或取消数据交换信道,以期进行数据分 组交换。通过无线资源控制讯息,无线资源控制层可让上层所需使用到的控 制讯号,以夹带在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内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接口,在核心网 络端与客户端的非接取相关部分之间相互传送,以完成所需进行的程序。
以无线资源控制的角度来看,所有r逻辑上」的数据传递交换信道,不 论是供使用者数据传输交换所使用的,或是供无线资源控制层的控制讯号传 输交换所使用的,都是以「无线电承载」(Radio Bearer, RB )的概念来定义。 所谓无线电承载的意义,在客户端是包含一个单向或一对上下行的逻辑数据 传递交换信道;在网络端则包含一个单向或一对上下行的逻辑数据传递交换 寸言道。
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无线电承载可分为数类,其中,专门传递无线资 源控制讯息所使用的无线电承载, 一般称为信令无线电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 SRB),包4舌有
l.信令无线电承载RB0 (SRB0):上链路(Uplink, UL )使用透通模 式(Transparent Mode, TM )传输,而下链路(Downlink, DL )则使用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 UM )传输,数据通过共享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交换传递。
2 .信令无线电承载RBl (SRB1 ):上下链路均使用非确认模式传输,数 4居会通过专用控制通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交4灸传递。
3 .信令无线电承载RB2 ( SRB2 ):上下链路均使用确认模式 (Acknowledged Mode, AM)传输,数据通过专用控制通道交换传递。
4 .信令无线电承载RB3 ( SRB3 ):其功能与SRB2相同,但所传递的数 据内容专为无线资源控制协议的上层,且较优先的讯号。
5 .信令无线电承载RB4 ( SRB4 ):其功能与SRB3相同,但所传递的数 据为较低优先的讯号。
通过信令无线电承载,客户端与网络端的无线资源控制层可交换无线资 源控制讯息,做为无线资源设定的依据,以完成不同的无线资源控制程序。 在已知技术中,无线资源控制程序可依功能分为无线资源控制联机管理程 序(RRC Connection Management Procedure )、无线电7 义载控制程序(Radio Bearer Control Procedure )、无线资源控制联机移动性程序(RRC Connection Mobility Procedure )及量测程序(Measurement Procedure )。其中,无线资源 控制联机管理程序主要为建立、维护与管理客户端到网络端的信令连结,其 包含有一安全模式控制程序(Security Mode Control Procedure ),用以进行加 密及辨i正动作,卩吏信息传递更为安全。
安全模式控制程序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无线电承载启动加密或改变加密
的设定参数,亦可用于启动信令无线电承载的辨证保护(Integrity Protection ) 程序或改变辨证保护的设定参数,其概念类似于「电子签章J,客户端或网 络端每次的传输信令都会附加电子签章,电子签章的内容每次均不同,合法
的客户端或网络端可以辨证金钥,辨证电子签章的正确性,据以决定是否接 受该信令,而进行该信令所指示的动作。
辨证保护程序主要用于保护所有的信令无线电承载,以避免无关人员的 仿冒信令,造成安全性降低,是根据一辨证保护算法(UMTS Integrity Algorithm) UIA,计算出用以提供辨证保护机制所需的信息元(即上述供作 辨证的电子签章)。辨证保护算法UIA使用以下五个参数,以f9算法计算出 一数据辨证讯息认证码(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for data Integrity) MAC-I,各参数的详细定义及说明可参考第三代移动通讯联盟(the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所制定的无线资源控制通信协议规范 3GPPTS 25.331 V6.7.0,在此仅简述之1 .辨证金钥(Integrity Key ) IK:由客户端或网络端所产生,长度为128位。2 .辨i正序号(Integrity Sequence Number) COUNT-I:每一信令无线电 承载,包含一上链路辨证序号COUNT-I及一下链路辨证序号COUNT-I。每 一辨证序号COUNT-I是由一 28位的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Hyper Frame Number, HFN )RRC-HFN及一 4位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Sequence Number, SN) RRC-SN所组成,共32位。3 .辨证保护随机数(Network-side Nonce ) FRESH:由网络端所产生, 长度为32位。4.方向指示(Direction Identifier) DIRECTION:用来指示上链路或下 链路传输,长度为1位。5 .信令讯息(Signaling Message ) MESSAGE 。 辨证保护算法UIA可以下式表示MAC-I = f9(IK, COUNT-I, FRESH, DIRECTION, MESSAGE)。 辨证保护的运作方式如下,首先,客户端及网络端各自贮存或维护相同 的RRC-HFN及FRESH数值。接着,网络端根据一含有辨证保护参数的安 全模式指令(Security Mode Command)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内容及其无 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并通过辨证保护算法UIA,计算出一数据辨证讯 息认证码MAC-I。然后,网络端的无线资源控制单元通过一信令无线电承载, 将该安全模式指令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连同该数据辨证讯息认证码(以下简 称为辨证保护指令Integrity Protection Command)传送至客户端。客户端收 到辨证保护指令后,通过辨证保护算法UIA,计算出新的数据辨证讯息认证 码MAC-I,并与所接收到的数据辨证讯息认证码MAC-I相比较;若相符, 则启动下链路辨证保护,并依据一安全模式完成(Security Mode Complete ) 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内容及其上链路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计算另 一数据辨证讯息认证码MAC-I,然后将该安全模式完成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连 同该数据辨证讯息认证码(以下简称为辨证保护完成讯息Integrity Protection Complete )回传至网络端。当网络端收到辨证保护完成讯息后,再以所接收 到的上链路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计算另一数据辨证讯息认证码MAC-I,并与所接收到的数据辨证讯息认证码MAC-I相比较;若相符,则 启动上链路的辨证保护。简言之,在辨证保护程序中,客户端会根据网络端所输出的辨证保护指 令,自行计算出数据辨证讯息认证码MAC-I,并与(辨证保护指令中)网络 端所输出的数据辨证讯息认证码MAC-I相比较;若相符,则启动下链路辨 证保护,并以相同方式回传一辨证保护完成讯息至网络端。接着,网络端根 据客户端回传的辨证保护完成讯息,计算出 一数据辨证讯息认证码MAC-I, 并与(辨证保护完成讯息中)客户端所输出的数据辨证讯息认证码MAC-I 相比较;若相符,则启动上链路的辨证保护。辨证保护指令讯息包含两种运作模式,分别为启动辨证保护(Start Integrity Protection )及变更辨i正 <呆护参#t ( Modify Integrity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顾名思义,启动辨证保护表示信令无线电承载尚未启动辨证 保护时,由辨证保护指令讯息启动辨证保护,而变更辨证保护参数则表示信 令无线电承载已启动辨证保护后,变更辨证保护的设定参数。根据上述无线资源控制通信协议规范3GPPTS 25.331 V6.7.0,当客户端 收到辨证保护指令时,会在上链路的信令无线电承载RB2上立即使用新的 辨证保护设定。若辨证保护指令讯息为启动辨证保护模式,则客户端启动上 链路的信令无线电承载RB2的辨证保护,并回传辨证保护完成讯息,而且 客户端不禁止信令无线电承载RB2的外的信令无线电承载上讯息的传输。 另一方面,若辨证保护指令为变更辨证保护参数模式,由上述协议规范第277 页38至41行可知,信令无线电承载RB0上链路启动使用新设定的辨证保 护的启动时间(Activation Time )应大于或等于(VT(RRC SN) + N302 +2)。 其中,变量VT(RRC SN)表示信令无线电承载RB0上链路最后传输的无线资 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值;而参数N302表示重传讯息CELL UPDATE及URA UPDATE的最大次数,是由网络端以广播方式传送至客户 端,其值介于0与7之间,预设为3。讯息CELL UPDATE及URA UPDATE (UTRAN Registration Area UPDATE)包含基站讯号范围更新及无线通讯接 取网络注册区域更新的信息,相关定义可参考上述协议规范章节8.3.1至 8.3.2,在此不赘述。另一方面,由上述协议规范第277页第42行至第278 页第2行可知,当接收到辨证保护指令后,客户端会禁止信令无线电承载 RB2之外的信令无线电承载上具有无线资源控制序号大于启动时间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传输。由上述协议规范第105页第8行至第106页第7行可 知,当客户端已确认网络端接收到辨证保护完成讯息(IP Complete )后,客 户端会取消禁止传输并允许所有信令无线电承载上的传输。由上述协议规范 第106页第8行至第10行可知,对于信令无线电承载RB0上链路而言, VT(RRC SN)会被设为一值,以使下一通过信令无线电承载RB0上链路传输 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可使用新的辨证保护设定。同时,对信令无线电承载 RB2以外的所有信令无线电承载,客户端会开始使用新的辨证保护设定。
因此,在已知技术中,当客户端确认网络端已成功接收到辨证保护完成 讯息后,客户端可通过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传输任何具有无线资源控制序
号大于或等于启动时间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以确保客户端可尽速地使用新 的辨证保护设定。
另 一 方面,当执行辨证保护时,辨证序号COUNT-I是 算法中相当重 要的输入参数。如前所述,每一辨证序号COUNT-I是由一 28位的无线资源 控制超讯框号RRC-HFN及一 4位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所组成,共 32位。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是对应于一无线资源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以0 15为一循环,依序累加,当另一循环开始时(即由15转变为0),则 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被加1。相关运作方式披露于上述协议规 范第248页至第249页,可知,当辨证保护已开始后,客户端应将一信令无 线电承载上每一新传或重传的上链路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 号RRC-SN加1;当上链路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等于0时,则将无线 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加1。此外,针对辨证保护指令为变更辨证保 护参数模式时,信令无线电承载RBO的上链路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 被加上(N302+2)的情形,上述的累加方式亦成立。亦即,若信令无线电承载 RBO的上链路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被加上(N302 +2)后等于0,则无线 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加1 。
因此,当信令无线电承载RBO的上链路的启动时间(Activation Time ) 被设为0后,若信令无线电承载RBO所传输的第一个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 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为0,则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会被 加1;若信令无线电承载RBO所传输的第一个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 控制序号RRC-SN不为0,则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不会被加1。
在此情形下,若在变更辨证保护参数设定的流程后,信令无线电承载RB0所传输的第一个无线资源控制讯息遗失了 (如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地形、 地物等影响而导致讯息遗失),则已知技术会造成传输效率降低,甚至造成 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不必要地被删除,以下以两例作为说明。例一若参数N302由网络端设定为3,且在变更辨证保护参数设定的 流程完成前,对应于信令无线电承载RB0上链路的变数VT(RRC SN)为11 。 根据已知技术,信令无线电承载RB0上链路的启动时间(Activation Time ) 等于VT(RRC SN) + N302 + 2 = 11 + 3 +2 = 16。由于无线资源控制序号 RRC-SN为4位,通过模数运算可知,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的启动时 间为(16mod2"二0;同时,客户端会将无线电承载RB0上链路的启动时间 为0的信息附加于辨证保护完成讯息中传送至网络端,表示客户端在无线电 承载RB0上链路的启动时间0之后,开始启用新的辨证保护设定。待客户 端确认网络端已接收到辨证保护完成讯息后,根据已知技术,客户端可通过 信令无线电承载RB0传送一具有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大于或等于启 动时间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如RRC-SN^10。若在传输过程中,该具有无 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 10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遗失了 ,则客户端会重传 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并将其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加1,成为11。若 在重传过程中,具有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 = 11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再 次遗失了,由于N302二3,客户端会再次重传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并将其 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加1,成为12。此时,若网络端成功接收到无线 资源控制序号RRC-SN= 12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由于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 为网络端接收到辨证保护完成讯息后,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所收到的第 一个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且其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 = 12 = 11 + 1 (网 络端将11视为变更辨证保护参数设定的流程完成前,对应于信令无线电承 载RBO上链路的变数VT(RRC SN)的值)。因此,已知技术会将无线资源控 制序号RRC-SN = 12视为启动时间0的前(以时序而论),而将该无线资源 控制讯息以旧的辨证保护设定(即变更辨证保护参数设定的流程完成前的辨 证保护参数)进行辨证测试。当然,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无法通过辨证测试, 因而会被网络端删除。同样地,网络端通过信令无线电承载RBO所接收的 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 = 13 ~ 15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也会被删除。在此号RRC-SN = 12-15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所对应的无线资源控制程序会被延迟,因而影响系统效率。例二若参数N302由网络端设定为3,且在变更辨证保护参数设定的 流程完成前,对应于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的变数VT(RRCSN)为11。 根据已知技术,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的启动时间等于VT(RRC SN) + N302 + 2= 11 +3 +2= 16。由于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为4位,通过模 数运算可知,信令无线电承载RB0上链路的启动时间为(16mod2"二0;同 时,客户端会将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的启动时间为0的信息附加于辨证 保护完成讯息中传送至网络端,表示客户端在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的启 动时间O之后,开始启用新的辨证保护设定。待客户端确认网络端已接收到 辨证保护完成讯息后,根据已知技术,客户端可通过信令无线电承载RBO 传送一具有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大于或等于启动时间的无线资源控 制讯息,以采用新的辨证保护设定。在此情形下,客户端有以下两种方式通 过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传送采用新的辨证保护设定的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 方式1:客户端将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设为0, 并将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収(:-1^>^由乂累加为^+ 1);若传输失败,则 客户端重传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将其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设为1, 以及将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设为(x + 1)。方式2:客户端将该 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设为1,但无线资源控制超 讯框号RRC-HFN维持x而不累加。换言之,通过方式1重传该无线资源控 制讯息时,其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1,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 RRC-HFN = (x+1);而通过方式2传输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时,其无线资源 控制序号RRC-SN = 1,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 = x。因此,网络 端必须判断客户端是通过方式1或方式2传输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以决定 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的值,从而对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进行辨 证测试。然而,在已知技术中,网络端无法得知客户端是通过何种方式传输 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造成辨证测试无法顺利进行,且网络端与客户端间的 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无法同步,影响系统操作。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用于无线通讯系统的客户端中变更 辨证保护参数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本发明披露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客户端中变更辨证保护参数 的方法,包含有通过一第一信令无线电承载的下链路,接收一用来变更辨证 保护参数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将一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的一启 动时间设为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最后传输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值至少加2以上;该启动时间用来启动该第二信令无线电 承载上链路使用变更的辨证保护参数;将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的该 启动时间附加于一用来指示完成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的一第二无线资源控制 讯息;通过该第一信令无线电承载的上链路,输出该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 至该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网络端;以及于接收到该网络端已成功接收到该第二 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确认讯息后,通过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输出 一第三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该第三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序号等于该启动时 间。本发明还披露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通讯装置,用以避免变更辨证 保护参数时, 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不必要地被删除,该通讯装置包含有一控 制电路,用来实现该通讯装置的功能; 一中央处理器,用来执行一程序代码 以操控该控制电路;以及一储存装置,用来储存该程序代码;其中该程序代 码中包含有通过一第一信令无线电承载的下链路,接收一用来变更辨证保 护参数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将一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的一启动 时间设为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最后传输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 线资源控制序号值至少加2以上;该启动时间用来启动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 载上链路使用已变更的辨证保护参数;将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的该 启动时间附加于一用来指示完成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的一第二无线资源控制 讯息;通过该第一信令无线电承载的上链路,输出该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 至该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网络端;以及于接收到该网络端已成功接收到该第二 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确认讯息后,通过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输出一第三 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该第三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序号等于该启动时间。


图1为一无线通讯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图1中一程序代码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附图符号说明100无线通讯装置102输入装置104输出装置106控制电^各108中央处理器110储存装置112程序代码114收发器200应用程序层202第三层界面206第二层界面208无线资源控制讯息212緩冲器214无线资源控制协议数据单元218第一层界面220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程序代码30流程300、 302、 304、 306、 308、 310、 312 步骤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一无线通讯系统的无线通讯装置100的功能方块图,该无线通讯系统较佳地为一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为求简洁,图l仅绘出无线通讯装置100的一输入装置102、 一输出装置104、 一控制电路106、 一中 央处理器108、 一储存装置110、 一程序代码112及一收发器114。在无线通 讯装置100中,控制电路106通过中央处理器108执行储存于储存装置110 中的程序代码112,从而控制无线通讯装置100的运作,其可通过输入装置 102 (如键盘)接收使用者输入的讯号,或通过输出装置104(如屏、幕、喇叭 等)输出画面、声音等讯号。收发器114用以接收或发送无线讯号,并将所接收的讯号传送至控制电路106,或将控制电路106所产生的讯号以无线电 方式输出。换言之,以通讯协议的架构而言,收发器114可视为第一层的一 部分,而控制电路106则用来实现第二层及第三层的功能。请继续参考图2,图2为图1中程序代码112的示意图。程序代码112 包含有一应用程序层200、 一第三层界面202及一第二层界面206,并与一 第一层接口218连接。第三层接口 202包含有一緩沖器212,用来储存无线 资源控制讯息208,并据以形成无线资源控制协议数据单元(RRC PDU )214。 应用程序层200进行必要程序所需使用到的控制讯号,可以夹带在无线资源 控制协议数据单元214内的方式输出,以设定、改变或释放第二层接口 206 及第一层接口 218的协议个体,来建立、调整或取消数据交换信道。为了避免无关人员的仿冒信令而造成安全度降低,以保护信令无线电承 载上的讯息传输,第三层接口 20可启动及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程序。在此情 形下,本发明提供一 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程序代码220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流程30的示意图。流程30用于无 线通讯系统的客户端中变更辨证保护参数,其可被编译为变更辨证保护参数 程序代码220。流程30包含以下步骤步骤300:开始。步骤302:通过一第一信令无线电承载的下链路,接收一用来变更辨证 保护参数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即辨证保护指令)。步骤304:将一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的一启动时间设为该第二信 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最后传输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值 (VT(RRC SN))至少加2以上。该启动时间用来启动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 载上链路使用已变更的辨证保护参数。步骤306:将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的该启动时间附加于一用来 指示完成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的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即辨证保护完成讯 息)。步骤308:通过该第一信令无线电承载的上链路,输出该第二无线资源 控制讯息(即辨证保护完成讯息)至该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网络端。步骤310:于接收到该网络端已成功接收到该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即 辨证保护完成讯息)的确认讯息后,通过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输 出一第三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该第三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序号等于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的该启动时间。步骤312:结束。因此,根据本发明流程30,当客户端收到网络端所输出的辨证保护指令 时,若该辨证保护指令为变更辨证保护参数模式,客户端会变更辨证保护参 数设定,并在信令无线电承载RB2 (即上述的第一信令无线电承载)上传送 一辨证保护完成讯息(即上述的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至网络端,该辨证保 护完成讯息包含有信令无线电承载RBO (即上述的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 链路的一启动时间,且该启动时间为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最后传输 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值(VT(RRC SN))至少加2以上, 较佳地等于(VT(RRCSN) + N302+2)。接着,在接收到网络端已成功收到该 辨证保护完成讯息的确认讯息之后,客户端通过信令无线电承载RBO (即上 述的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所传输的第一个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即上 述的第三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会被设为等于信令无线电 承载RBO上链路的启动时间,较佳地等于(VT(RRCSN) + N302+2)。换句话 说,当完成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的流程后,客户端通过信令无线电承载RBO 上链路所传输的第一个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等于信令无 线电承载RBO上链路的启动时间,即较佳地等于(VT(RRC SN) + N302 +2)。 在此情形下,若在变更辨证保护参数设定的流程后,信令无线电承载RBO 上链路所传输的第一个无线资源控制讯息遗失了 ,本发明可避免无线资源控 制讯息不必要地被删除,以提高传输效率。举例来说,若参数N302由网络端设定为3,且在变更辨证保护参数设 定的流程完成前,对应于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的变数VT(RRC SN) 为11。因此,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的启动时间等于VT(RRC SN) + N302 + 2=ll+3+2=16。由于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为4位,通过模 数运算可知,信令无线电承载RB0上链路的启动时间为(16mod2"二0;同 时,客户端会将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的启动时间为0的信息附加于辨证 保护完成讯息中传送至网络端,表示客户端在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的启 动时间O之后,开始启用新的辨证保护参数。待客户端确认网络端已接收到 辨证保护完成讯息后,根据本发明,客户端通过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链 路传送的第一个(采用已变更的辨证保护参数)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其无线资 源控制序号RRC-SN应等于启动时间,即RRC-SN = 0,且将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力口 1。若网络端成功收到该具有无线资源控制序号 RRC-SN = 0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则网络端会将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 RRC-HFN加1,且以变更后的辨证保护参数对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进行辨 证测试。相反地,若在传输过程中,该具有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 = 0 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遗失了,则客户端会重传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并将其 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加1,成为1。若在重传过程中,具有无线资源 控制序号RRC-SN = 1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再次遗失了,由于N302-3,客 户端会再次重传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并将其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加 1,成为2。此时,若网络端成功接收到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 = 2的无 线资源控制讯息。由于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为网络端接收到辨证保护完成讯 息后,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所收到的第一个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且其无 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 = 2。因此,会将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二2视 为启动时间0之后(以时序而论),而将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以新的辨证保 护设定进行辨证测试,且将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加1。当然, 由于网络端与客户端间的辨证保护设定已同步,且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 RRC-HFN亦同步,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可通过辨证测试,其所对应的无线 资源控制程序可进行对应运作,以维持系统效率。另外,在本发明中,客户端确认网络端已接收到辨i正保护完成讯息后, 通过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所传送的第一个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序号 RRC-SN等于启动时间。因此,在判断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以 进行辨证测试时,网络端不会产生判断上的问题。举例来说,若参数N302 由网络端设定为3,且在变更辨证保护参数设定的流程完成前,对应于信令 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的变数VT(RRC SN)为11。因此,信令无线电承载 RBO上链路的启动时间等于VT(RRC SN) + N302 + 2 = 11 + 3 +2 = 16。由于 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为4位,通过模数运算可知,信令无线电承载 RBO上链路的启动时间为(16mod2"二0;同时,客户端会将无线电承载RBO 上链路的启动时间为0的信息附加于辨证保护完成讯息中传送至网络端,表 示客户端在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的启动时间O之后,开始启用新的辨证 保护设定。待客户端确认网络端已接收到辨证保护完成讯息后,根据本发明, 客户端通过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传送的第一个(采用已变更的辨证 保护设定)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其无线资源控制序号RRC-SN应等于启动时间,即RRC-SN = 0,且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由x累加为(x + 1); 若传输失败,则客户端重传该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将其无线资源控制序号 RRC-SN设为l,以及将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设为(x + 1)。因 此,网络端可快速且正确判断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的值,使得 网络端与客户端间的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RRC-HFN达到同步,以维持辨 证测试的正常运作。于已知技术(3GPPTS 25.331 V6.7.0)中,若在变更辨证保护参数设定 的流程后,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所传输的第一个无线资源控制讯息 遗失了 (如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地形、地物等影响而导致讯息遗失),则已 知技术会造成传输效率降低,甚至造成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不必要地被删除。 相较之下,在本发明中,在接收到网络端已成功收到该辨证保护完成讯息的 确认讯息之后,客户端通过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链路所传输的第一个无 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会被设为等于信令无线电承载RBO上 链路的启动时间。如此一来,网络端可正确判断无线资源控制超讯框号 RRC-HFN的值,且不会造成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不必要地被删除,因而减少 系统资源的浪费,提升系统效率。综上所述,本发明可避免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被不必要地删除,进而增加 系统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幅改善已知技术的缺点。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 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客户端中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的方法,包含有通过一第一信令无线电承载的下链路,接收一用来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将一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的一启动时间设为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最后传输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值(VT(RRCSN))至少加2以上;其中,该启动时间用来启动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使用变更的辨证保护参数;将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的该启动时间附加于一用来指示完成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的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通过该第一信令无线电承载的上链路,输出该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至该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网络端;以及于接收到该网络端已成功接收到该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确认讯息后,通过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输出一第三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该第三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序号等于该启动时间。
2. —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通讯装置,用以避免变更辨证保护参数 时, 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不必要地被删除,该通讯装置包含有一控制电路,用来实现该通讯装置的功能;一中央处理器,用来执行一程序代码以操控该控制电路;以及一储存装置,用来储存该程序代码;其中该程序代码中包含有通过一第一信令无线电承载的下链路,接收一用来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的 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将一 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的 一启动时间设为该第二信令无线电 承载上链路最后传输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值(VT(RRC SN))至少加2以上;其中,该启动时间用来启动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 链路使用已变更的辨证保护参数;将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的该启动时间附加于一用来指示完成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的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通过该第 一信令无线电承载的上链路,输出该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至该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网络端;以及于接收到该网络端已成功接收到该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确认讯息 后,通过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输出一第三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该第三无 线资源控制讯息的序号等于该启动时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及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第一 信令无线电承载操作于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 )。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及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第二 信令无线电承载的上链路(Uplink, UL )操作于透通模式(Transparent Mode, TM)传输,下链路(Downlink, DL )搡作于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 UM)。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及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启动 时间大于或等于(VT(RRC SN) + N302 +2), VT(RRC SN)表示该第二信令无 线电承载上链路最后传输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序号值,N302表示重传一 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最大次数。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及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接收该 用来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还包含采用该第一无线资 源控制讯息所指示的辨证保护参数。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及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第三 无线资源控制讯息采用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所指示的辨证保护参数。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装置,其是一无线移动通讯装置。
全文摘要
用于无线通讯系统的客户端中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的方法,包含有通过第一信令无线电承载的下链路,接收用来变更辨证保护参数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将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的启动时间设为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最后传输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序号值至少加2;将该启动时间附加于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通过该第一信令无线电承载上链路,输出该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至网络端;以及于确认该网络端已成功接收到该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后,通过该第二信令无线电承载,输出具有序号等于该启动时间的第三无线资源控制讯息。
文档编号H04Q7/32GK101217722SQ20071000213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4日
发明者江孝祥 申请人:创新音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