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

文档序号:764713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向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peer to peer,简称P2P)传输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共享数据文件的下载信息,并通过无线对等网络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属于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移动终端如手机、PDA等的用户之中,广泛存在着共享数据文件的需求。目前,移动终端之间有两种共享数据的方式第一种是中间不通过其他设备,两个终端一对一直接连接,进行数据共享;第二种是终端A通过基站与终端B连接,相互进行数据共享。第一种方式中,无线信号的强度很不稳定,数据传输很容易被中断。另外,此种方式需要采用广播的数据请求方式,将对周围的基站设备造成很大的访问压力,同时,该方式也无法实现终端之间的主动数据共享。第二种方式中,如图1所示,终端A向基站发送自己的请求,基站把终端A的请求转发给服务器,服务器找到一台满足终端A需求的终端B,把终端B的地址告诉基站,基站告诉终端B,让它为终端A提供服务。在实际进行数据传输时,终端B把数据传递给基站,基站把数据传递给终端A。该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是终端与基站之间存在大量的上行和下行数据,给基站的通信能力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此种方式只能实现小数据量的共享。用户对大数据文件的共享要求或者同一个基站下大量用户提出的数据共享要求,无法采用这一方式来实现。
P2P技术在实现数据文件共享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它已经在固定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当前超过20亿的移动用户群体对P2P应用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通信网络的全IP化也促使运营商对移动P2P业务产生了兴趣。但是,P2P在移动蜂窝网络的应用还处于设想和试探性的阶段,还有如下的诸多技术障碍需要解决1.移动通信网所能提供的业务流量受到限制在固定数据网上,P2P通常被认为“宽带杀手”。据相关权威机构的统计报告表明,在固定IP网络中,有超过60%的业务流量是由各种各样的P2P业务产生的。对于移动通信网络而言,无线资源非常宝贵。如何在P2P业务和无线资源消耗之间取得平衡是运营商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P2P本身固有的无中心化节点和无限可扩张性的本性决定了把P2P业务简单地从固定网络平移到移动通信网络将会是所有移动运营商的噩梦。例如eMule文件共享系统被部署在当今的GPRS网络当中,可以预见,为GPRS预留的无线资源会被这些业务迅速地消耗掉,其他的业务比如WWW浏览、基于GPRS的移动增值业务可能面临无资源可用的境地。因此,P2P业务产生的业务流量问题将是对所有移动运营商的一个巨大挑战。
2.相对恶劣的信道环境和移动性蜂窝网络和固定网络之间的一个巨大差异在于通信环境和移动性不同。蜂窝网络中的无线链路环境相对固定网络要恶劣得多,经常可能因为无线信号的多径衰落和信道拥塞等问题造成P2P节点之间的连通性不能得到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P2P覆盖网络的结构,并由此会对P2P网络中的查询、路由机制等带来一定的影响。移动环境下节点的频繁移动性对现有的P2P业务而言也是个很大的挑战,会造成一系列的技术问题。例如,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IP机制的采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P2P网络固有的覆盖结构,因为P2P网络本质上是一个应用层的覆盖网。移动IP机制的采用,作为应用层的P2P网络不能及时地感知,以至于它的拓扑结构不能同步地适应物理网络的调整。过度频繁的移动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摧毁整个P2P网络的结构,让P2P业务不能正常运作。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很少,需要进一步研究移动性对P2P网络结构的影响,采用在移动环境下结构影响较小的P2P业务来部署。
3.移动设备本身不适合开展P2P业务在移动蜂窝环境下开展P2P业务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移动设备本身的能力。移动设备的CPU处理能力、可用的存储空间、电池使用时间的限制等等和固定网络节点设备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使得它不适合现有的很多成功的P2P应用,比如大文件的传输和共享等。为此,有人设想运营商在移动P2P业务的部署方面,应当把终端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电池等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开展一些“轻量级”的P2P业务,比如基于P2P的协作移动办公业务,以交互文字信息、简短的多媒体信息、限制大小的图片信息为主。但这样无疑会给用户带来诸多的不便。
由于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人们普遍认为在现有的GSM/GPRS系统中,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P2P,因为其网络并不允许移动终端成为一个具有固定IP地址的独立终端。数据从网络传输到移动电话时,传输隧道在网关GPRS支持节点处终结,接着运营商根据自己的规范为数据继续选路。此外,数据传输过程中移动终端的运动会引起GGSN的变化。即使能够根据HLR(归属位置寄存器)和VLR(访问位置寄存器)信息在某地找到移动终端,因为位置的不断变化也无法做到不间断的动态连接。(参见宋婧《移动环境中的P2P应用》,广东通信技术2006年第7期26~29页)只有3G、WLAN、WiMax等无线宽带技术的推广应用才能给P2P业务在移动环境下的大规模部署在技术上提供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现有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该方法中,移动终端通过具有中心节点的移动网络主动获取P2P业务的元信息文件,然后通过不需要中心节点的无线对等网络实现数据共享。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面向现有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通过具有中心节点的移动互联网访问P2P业务的元信息文件,获取数据文件的有关信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直接通过不具有中心节点的无线对等网络进行共享数据传输。
其中,在移动通信网的基站上架设服务器,用来提供P2P业务的索引服务功能。
由架设在基站的服务器负责终端设备的命名,并且用8位16进制字符命名终端设备,如果移动终端是手机,则手机号码将与终端设备ID永久绑定。
对在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共享数据文件根据该文件的名称、大小等因素生成一个8位的HASH数,在数据库中用这个HASH数来标识这个文件。
位于基站的服务器根据所有终端设备上传的该设备的文件HASH数列表,生成文件HASH数与终端设备ID的对应关系表格。
在无线对等网络形成时,通过移动终端检测设备有针对性地提供该移动终端周围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直接连接的其他移动终端。
在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出文件下载请求后,服务器要提供文件下载/转发的最优路由路径,让终端设备根据这个路径下载所需要的文件。
所述最优路由按下述方法计算首先根据所有终端设备上传的周围可以直接连接的设备列表,由服务器分别计算出针对每个终端的直接可连接的终端设备列表、通过一次文件转发可连接的终端设备列表、通过二次文件转发可连接的终端设备列表。把这三个列表与可以提供文件下载服务的终端设备ID进行比对,确定需要文件转发的终端设备最少,同时,转发的设备排队最短的路径,完成这次传输所需要的时间最少的就是这个文件下载请求的最佳路由。
服务器向提出检索要求的终端提供下载某一共享数据文件的有效路由,包括一条最佳路由线路和两条备用路由线路。
终端设备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自动检测周围可以直接连接的设备,并将这个一对多的设备连接关系生成一个文件,上传到基站服务器的数据库之中。
本发明将移动终端主动获取元信息文件的工作和实际传输文件数据的工作分别通过两个独立的通信网来完成,从而有效减少了基站与移动终端的通讯数据量,同时也提高了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共享的能力,避免出现移动通信基站在大量数据请求产生时,网络负载过重的问题。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以现有的2G移动通信技术成功地支撑P2P业务的开展。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不同移动终端之间通过基站实现数据共享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终端对等网络连接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在本对等网络连接方法中,移动终端检测设备搜索蓝牙终端的示意图。
图4为在本对等网络连接方法中,通过数据转发机制扩大数据共享范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以手机、PDA等为典型代表的各类移动终端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手机。因此,下面将以手机为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展开详细的说明。
要实现本发明所提供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手机需要具备如下条件1.具有支持GPRS或者WAP业务的功能,可以直接访问互联网。
GPRS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缩写,它是在现有的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通过GPRS业务,手机可以发送及接收电子邮件,还可访问互联网,下载资料。
WAP是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的缩写。它是针对移动通信设备接入因特网以及其它有待开发的新型电信增值业务而设计的一套规范。
2.能够支持蓝牙、红外或者无线USB等无线数据传输协议蓝牙或者红外通信功能已经成为很多手机的标准配置。利用蓝牙功能,不同的移动终端之间可以在10米之内的距离中实现1Mbps的数据传输。最新的“蓝牙2.0+EDR”技术已经可以实现100米范围内的数据稳定传输。红外也是一种常用的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其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到每秒4Mbps以上。另外,无线USB标准已经制订完成,该技术能够在3米的范围内实现480Mbps的传输速度,最大有效范围为10米。
3.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要实现本发明,手机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够运行特定的程序。例如专门为移动终端定制的Bit Torrent(简称BT)客户端软件。这样,该手机可以直接解析P2P业务的元信息文件(.torrent),获取有关数据文件的下载信息。目前,绝大多数的智能手机都能满足上述的要求。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在手机通过GPRS功能或者WAP功能可以访问的移动互联网上提供共享数据文件的发布服务。具体而言,在该移动互联网上架设一个可以提供WEB访问服务的服务器,作为中心节点。该服务器的功能包括通过WEB方式提供统一管理的发布信息,对各个终端设备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服务等,另外,还可以用于实现计费、数字版权管理(DRM)等管理功能。
在本发明针对手机用户实施时,最佳的方式是选择在移动通信网的基站中架设该服务器。这样可以方便手机快速寻找到数据文件的发布信息。另外,结合移动通信自身的特点,由架设在基站的服务器负责终端设备的命名,并且用8位16进制字符命名终端设备。如果移动终端是手机,则手机号码将与终端设备ID永久绑定。
在本发明中,对等网络的数据传输采用的是类似于现有BT下载的方式。因此为了发布可以提供数据共享的文件,需要设置元信息文件(.torrent)。在该元信息文件中,首先是纪录了发布服务器的位置,以便让客户端软件知道是那个服务器发布的,然后是一些文件信息,如文件名、目录名、长度等等,最后是片段长度,和片段的Sha1校验码等。
在终端设备中提供共享的数据文件应该满足两个条件请求下载这个文件的终端设备比较多;该数据在整个终端点对点网络中,数据备份数量最少。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在本发明的内部处理过程中,对在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共享数据文件根据该文件的名称、大小等因素生成一个8位的HASH数,在数据库中用这个HASH数来标识这个文件。这样,相同的文件具有相同HASH数,避免了单纯通过文件名识别文件时难以避免的重复、遗漏问题。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只存储共享数据文件的HASH数,不存储数据文件本身。
另外,位于基站的服务器根据所有终端设备上传的该设备的文件HASH数列表,生成文件HASH数与终端设备ID的对应关系表格。如表1所示

表1这样,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出文件下载请求时,服务器将所请求文件的HASH数与这个对应关系表格进行比对,就可以找出可提供文件下载服务的终端设备。
前已述及,在手机中预先安装了BT客户端软件。这样,当手机通过GPRS或WAP功能访问上述服务器所提供的发布页面时,就可以直接查阅感兴趣的共享数据文件,并相应打开对应的torrent文件。打开之后,首先让用户选择文件保存的位置,如果判断文件不存在的话就建立新文件,存在的话就用Sha1校验码去校验文件。如果发现错误就认为是还没下载的,这样就可以实现文件续传了。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torrent文件与现有BT软件中使用的torrent文件在形式上是完全一致的,在内容上需要针对移动通信网的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发布服务器的地址应该是移动通信基站的基站识别码。info_hash和peer_id是torrent文件中的info部分的Sha校验码,它可以不作改动。在原来填写IP地址的地方则改为填写手机号码或者其它类型终端设备的ID。
手机内打开了torrent文件之后,就会向服务器请求下载对应的文件。在服务器中,有专门的track程序来管理这些请求,得到相应的HASH代码后就会用info_hash来查找数据文件列表,找到后就会反连(Nat Check)手机的号码和通讯端口,然后服务器返回现在正在下载这个文件的所有手机用户的号码和通讯端口。得到这些peer ID(手机号码或者终端ID)之后,BT软件就可以找到对应的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下载了。
在本发明中,由于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如手机等都具有蓝牙、红外或者无线USB等功能,因此相互邻近的各个手机终端可以组成一个基于蓝牙或者红外等宽带无线数据传输协议的Ad Hoc(对等)网络。具体的组网协议可以参考论文《基于蓝牙的Ad Hoc网络形成协议》(申辉贤、方旭明,《电讯技术2003年第5期),在此就不详细说明了。在Ad Hoc网络形成之后,实际进行共享数据文件的下载时,相应的共享数据流量并不通过具有中心节点(即基站子系统)的移动通信网进行传输,而是通过不具有中心节点的宽带Ad Hoc网络实现传输。这样的技术解决方案不仅有效解决了在移动通信网中开展P2P业务所难以解决的基站设备负荷过重的问题,而且充分利用了手机本身具有的蓝牙或者红外等宽带无线传输功能,可以实现数据文件的高速共享。
在实际进行数据下载时,BT客户端软件会到有关的peer去寻找自己要下载的东西,它每找到一个peer就建立一个Socket来下载,所以加入下载的人越多,速度就越快。
由于现有蓝牙协议的覆盖范围有限,因此本发明中服务器所提供的BT服务不能象固定网中使用BT那样仅仅提供相应peer的ID(或手机号码)即可,而是要有针对性地提供该移动终端周围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直接连接的其他移动终端。这就需要有关的移动终端检测设备。该移动终端检测设备可以是现有手机中使用的蓝牙连接向导之类的设备。如图3所示,通过该设备,可以自动搜索有效信号范围内的蓝牙移动终端,并将搜索结果上传到服务器中,供组网时使用。
上面介绍了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终端对等网络传输方法的基本框架。但是在具体实现时,还有很多的具体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在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出文件下载请求后,服务器不仅要检索该需要下载文件的HASH数,以得到相应的终端设备ID,还要进一步提供文件下载/转发的最优路由路径,让终端设备根据这个路径下载所需要的文件。这是因为在移动环境下,终端的空间位置、距离基站的远近、是否正在移动等因素将会直接影响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如果任由手机按照通常BT软件下载的方式寻找下载/转发路由,很容易造成传输经常出现中断,需要重新配置路由的情况。因此在本发明中,鉴于基站能够通盘掌握有关移动终端的位置、拥有的数据文件的情况,因此由其来提供文件下载的最优路由。
这一最优路由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根据所有终端设备上传的周围可以直接连接的设备列表,由服务器分别计算出针对每个终端的直接可连接的终端设备列表、通过一次文件转发可连接的终端设备列表、通过二次文件转发可连接的终端设备列表。把这三个列表与可以提供文件下载服务的终端设备ID进行比对,确定需要文件转发的终端设备最少,同时,转发的设备排队最短的路径,完成这次传输所需要的时间最少的(包括数据传输之前排队等待的时间)就是这个文件下载请求的最佳路由。
上述数据传输之前排队等待的时间是这样计算的当其他终端设备对某个终端设备提出文件下载或者转发请求的时候,该终端设备将通过传输速度、传输的文件的大小,计算出完成这次服务所需要消耗的终端时间。当上一个服务没有完成的时候,下一个请求将处于排队状态。队列的长度(开始新的文件传输服务需要等待的时间)将用于计算该终端的繁忙程度,这个数据将传输到上述位于基站的服务器中。
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需要采用广播方式在网络中提出自己的需求,这就给基站带来了较大的负担;而在本发明中,由终端设备向位于基站的服务器提出最佳路由的检索要求,该服务器向提出检索要求的终端提供下载某一共享数据文件的有效路由,包括一条最佳路由线路(途径最少的其他设备)和两条备用路由线路(选择尽可能不同的路径和源文件)。
由于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中,需要利用蓝牙或者红外等无线传输协议实现数据传输。这些无线传输协议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传输距离短。现有的蓝牙技术只能实现10米左右距离内的稳定传输。虽然有报道宣称利用蓝牙技术可以实现2公里范围内的稳定通信,但在目前还不具有推广的可能。因此面对需要经常移动的用户,终端设备需要按照一定时间间隔(例如60秒)自动检测周围可以直接连接的设备,并将这个一对多的设备连接关系生成一个文件,上传到基站服务器的数据库之中。
为了进一步扩大共享数据的传输距离,服务器要统计每一个终端设备可以直接覆盖的其它终端设备的信息。在服务器中,形成终端设备之间的以下关系(表2)

表2这样,原来只能在两台终端之间共享数据,现在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中间终端设备的数据转发能力,在多台终端设备之间共享数据,从而有助于终端设备之间无线对等网络的形成,提高终端设备数据共享的能力。
例如,终端设备000111可以与另外三个终端设备A1C321、A192841、C84921实现通信;终端设备A1C321可以与000111、B98421实现通信,那么通过服务器的路由选择算法,终端设备000111可以通过终端设备A1C321的数据转发实现与终端设备B98421的数据共享。
由于数据转发一次,就意味着需要消耗一次带宽。例如6级转发意味着1M的数据,需要转发5次,相当于消耗了5M的带宽,因此实际的网络传输带宽在6级转发以后,其利用率只有20%了。为了避免上述的问题,可以规定转发不得超过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以不超过6级为宜。当然,如果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足够,转发范围进一步扩大是完全可行的。通过这种数据转发的方式,假设原来每个终端设备进行无线连接的覆盖半径是10米,通过周围5个终端设备的转发,其覆盖半径将可以扩大到60米。也就是说,通过本技术方案的实施,在移动终端的密度足够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几乎所有的室内数据下载需求。
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的蓝牙或者红外等无线传输技术的传输距离有限,因此常常会出现在用户周围10米的范围内完全找不到能够组成对等网络的移动终端的情况。此时,用户应该改变自己所在的位置,主动转移到其它移动终端组成的对等网络能够覆盖的区域。为了避免出现用户盲目移动的情况,基站中的服务器可以利用其掌握基站范围内所有移动终端位置的优势,主动通过短信息等方式告知该用户能够提供其感兴趣文件的其它用户所在的位置,让用户有的放矢地移动自己的位置。这里,准确获知用户的位置是实现该服务功能的关键,而这一点很容易通过现有的移动定位技术如OTDOA等实现,在此就不详细说明了。当然,如果要实现更准确的位置定位,也可以采用A-GPS或者gpsOne技术,在移动终端上增设GPS接受器,该GPS接受器接受卫星信号,采用GPS定位信息提供高质量的定位服务,并将移动终端的准确位置信息告知基站中的服务器。
另外一种改善本发明实施效果的方法就是采用更具竞争力的宽带无线数据传输协议来实现Ad Hoc网络。目前,一种可以替代蓝牙协议的技术已经出现,它就是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相容性认证)技术。该项技术与蓝牙一样,同属于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虽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略逊于蓝牙技术,但是在电波的覆盖范围方面则要更胜一筹,其覆盖范围可达90米左右。
在实际的应用中,有可能出现某一个用户周围完全没有其他用户可以为他提供共享数据服务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移动终端中保留直接通过GPRS下载的功能,以便直接从基站中获取数据。
无庸讳言,由于本发明完全立足于现有的2G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移动环境下的P2P业务,在实现Ad Hoc网络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限制,并不适合在所有的环境下使用。但是,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场合,如节日的广场、商业街或者旅游胜地,其移动终端的密度远远大于实施本发明所要求的阈值(即每10米的距离内平均存在至少一个可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因此特别适合本发明的实施。
以旅游胜地故宫为例,为了向游客提供导游服务,故宫管理部门需要准备多个电子导游设备。由于游客的需求很难事先确定,因此准备电子导游设备的数量多少就成为一个难题,如果准备过多会造成浪费,而准备过少又不能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影响旅游服务的质量。特别是在举办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时候,单纯依靠增加电子导游设备并不能从根本消除服务质量的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将有关旅游景点的介绍预先制作成数兆乃至数十兆大小的视频短片,预先存放在有关移动通信基站的服务器中或者该景点所在处的移动终端之中。游客一走到该景点所在处,就可以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快速下载介绍该景点的视频短片,从而获得图文并茂的导游资讯。在上述的应用场合下,由于游客会在一些主要的景点如太和殿等处高度集中,同时在此处他们又会对介绍该景点的同一视频内容感兴趣,因此在此处利用蓝牙等无线传输协议实施本发明就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而且人流密度越大,越容易组成共享文件数据的无线Ad Hoc网络,文件共享的速度也越快,实施本发明的效果也就越好。
同样,在王府井等商业街中,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来传播商业促销信息,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在对等网络通信过程中,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访问移动互联网中的元信息文件获取数据文件的信息,并通过蓝牙或者红外等无线数据传输协议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发明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权利要求
1.一种面向现有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通过具有中心节点的移动互联网访问对等网络传输业务的元信息文件,获取数据文件的有关信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直接通过不具有中心节点的无线对等网络进行共享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现有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动通信网的基站上架设服务器,用来提供对等网络传输业务的索引服务功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现有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架设在基站的服务器负责终端设备的命名,并且用8位16进制字符命名终端设备,如果移动终端是手机,则手机号码将与终端设备ID永久绑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现有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在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共享数据文件根据该文件的名称、大小等因素生成一个8位的HASH数,在数据库中用这个HASH数来标识这个文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现有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基站的服务器根据所有终端设备上传的该设备的文件HASH数列表,生成文件HASH数与终端设备ID的对应关系表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现有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线对等网络形成时,通过移动终端检测设备有针对性地提供该移动终端周围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直接连接的其他移动终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现有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出文件下载请求后,服务器要提供文件下载/转发的最优路由路径,让终端设备根据这个路径下载所需要的文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现有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路由按下述方法计算首先根据所有终端设备上传的周围可以直接连接的设备列表,由服务器分别计算出针对每个终端的直接可连接的终端设备列表、通过一次文件转发可连接的终端设备列表、通过二次文件转发可连接的终端设备列表。把这三个列表与可以提供文件下载服务的终端设备ID进行比对,确定需要文件转发的终端设备最少,同时,转发的设备排队最短的路径,完成这次传输所需要的时间最少的就是这个文件下载请求的最佳路由。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现有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器向提出检索要求的终端提供下载某一共享数据文件的有效路由,包括一条最佳路由线路和两条备用路由线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现有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设备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自动检测周围可以直接连接的设备,并将这个一对多的设备连接关系生成一个文件,上传到基站服务器的数据库之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现有移动终端的对等网络传输方法。该方法中,移动终端通过具有中心节点的移动互联网访问P2P业务的元信息文件,获取数据文件的有关信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直接通过不具有中心节点的蓝牙或者红外等无线对等网络进行共享数据传输。本发明通过中心服务器传递控制信号,把无序的无线对等网络改造成可控的无线对等网络。然后根据存储转发原理,实现非直接连接的终端设备之间数据的传递,从而提高了无线对等网络中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能力。
文档编号H04L29/12GK101051913SQ20071006269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2日
发明者郭世强, 杨磊, 程素进 申请人:北京时代亮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