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媒体系统、信令转发设备以及流媒体发送方法

文档序号:764816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流媒体系统、信令转发设备以及流媒体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媒体领域,特别是一种流媒体系统、信令转发设备以及流媒体发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IPTV(IPTV,Internet Protocol TV or Interactive Personal TV网络电视也称交互式网络电视)、CDN(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移动流媒体领域,点播媒体文件通过单播的方式由媒体服务器给终端提供服务。信令流和数据流直接在媒体服务器和终端间交互,所有信令消息由各台媒体服务器单独管理,并进行计费消息的上报。
在流媒体系统中,终端与媒体服务器间使用RTSP协议(Real Time StreamingProtocol,实时流协议)基于TCP协议(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进行请求或响应的信令交互。一次完整的RTSP交互由请求和响应组成,常用的RTSP请求消息有描述(DESCRIBE)、操作(OPTIONS)、传输通道建立(SETUP)、播放(PLAY)、断连(TEARDOWN)等。正常流程下媒体服务器一般会使用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form Protocol,RTP)基于UDP/TCP协议向终端发送媒体流,终端接收媒体流并进行解码播放。
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信令流交互,实线表示数据流交互),现有媒体服务器对终端提供媒体服务时处理流程如下步骤101~步骤102.终端发起TCP连接建立请求,终端和媒体服务器经过TCP协商后建立TCP连接,此TCP通道用于RTSP协议消息传输;步骤103~步骤104.终端发起操作(OPTIONS)请求,用于查询媒体服务器能力,如支持哪些模式(TRICK MODE),媒体服务器将自身能力通过操作(OPTIONS)响应消息返回给终端;步骤105~步骤108.终端发起描述(DESCRIBE)请求,请求所点播的媒体文件或直播频道的详细描述,服务器通过描述(DESCRIBE)请求的响应消息返回结果,如媒体的视音频编码格式、采样率、传输流封装格式等,在此过程中,媒体服务器需要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鉴权消息和起始计费消息,其中鉴权消息和起始计费消息一般一起上报到业务支撑系统,可以选择在收到在整个点播的过程中,媒体服务器需要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鉴权、计费消息。其中第一次鉴权消息和起始计费消息一般一起上报到业务支撑系统,可以选择在收到描述(DESCRIBE)请求消息时上报,根据业务支撑系统的鉴权是否通过的返回消息决定是否向终端提供服务,鉴权通过则向终端提供服务;步骤109~步骤112.在单播情况下,终端发起传输通道建立(SETUP)请求,要求和媒体服务器建立视音频连接通道,并在协议中携带要求服务器发送的IP、端口(Port),媒体服务器返回成功响应消息。在采用RTP协议(RealtimeTransform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作为传输流时,需要发送两次传输通道建立(SETUP)请求,分别用于建立视频和音频的传输通道;步骤113~步骤115.在正确建立了视音频通道后,终端发起播放(PLAY)请求,向媒体服务器请求媒体数据;媒体服务器响应此消息后,开始通过视音频通道采用单播的方式传输数据到终端;步骤116~步骤123.在播放过程中,终端可以通过在播放(PLAY)请求消息携带模式(TRICK MODE)信息,媒体服务器按照终端要求,可发送快进、快退、定位等数据报文,在播放过程中,即媒体服务器通过单播方式向终端输出媒体流的过程中,媒体服务器可每间隔一定周期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中间计费消息,供业务支撑系统提供实时扣费功能;步骤116~步骤123需要结束此次播放时,终端发送断连(TEARDOWN)消息到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返回成功后停止发送媒体流到终端,播放结束,在播放结束时,媒体服务器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计费停止消息,结束此次用户的扣费。
从以上媒体服务器对终端提供媒体服务时处理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信令流是由终端和媒体服务器直接交互的,而且信令交互分散,无法做到统一管理,当前状态、播放成功率等信息无法实时采集;同时媒体服务器还需要额外上报计费消息到业务支撑系统,影响了媒体服务器的性能;另外由于所有的信令控制消息直接和媒体服务器交互,因此媒体服务器如果需要和不同终端对接,需要适配不同信令控制协议,导致媒体服务器在实现和多终端对接时需要进行复杂修改;并且由上述流程可知,每个媒体服务器独自和终端进行交互,不同的媒体服务器之间没有关联,所以无法实现在不同的媒体服务器之间进行负载均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媒体系统,包括信令转发设备,包括鉴权单元用于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终端的鉴权请求、接收业务支撑系统下发的所述终端的鉴权结果,将所述鉴权结果发送给媒体服务器,转发单元,用于为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转发交互的信令流;业务支撑系统,包括鉴权单元用于对所述终端进行鉴权,向信令转发设备下发对所述终端的鉴权结果;媒体服务器,用于在业务支撑系统对所述终端鉴权通过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媒体流。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令转发设备,包括鉴权单元,用于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终端的鉴权请求、接收业务支撑系统下发的所述终端的鉴权结果,将所述鉴权结果发送给媒体服务器;转发单元,用于为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转发交互的信令流。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媒体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转发交互的信令流,并请求业务支撑系统鉴权所述终端;
接收所述业务支撑系统对所述终端的鉴权结果,并将所述鉴权结果发送给媒体服务器;所述媒体服务器在所述终端鉴权通过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媒体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流和数据流分开传输的方案,由一个终端到信令转发设备到媒体服务器的信令通道传输信令,媒体服务器通过和终端间的数据通道发送媒体流,直接和终端进行交互,通过信令流和数据流的分离,使媒体服务器专注于其本身的功能。


图1为现有技术中媒体服务器对终端提供媒体服务的处理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流媒体系统;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流媒体系统;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信令转发设备;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信令转发设备;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媒体服务器对终端提供媒体服务的处理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不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切换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流媒体系统,参见附图2,流媒体系统包括终端201、信令转发设备202、媒体服务器203、业务支撑系统204,其中终端201向信令转发设备202发送媒体信令流,信令转发设备202向业务支撑系统204上报终端的鉴权请求和接收业务支撑系统204下发的对终端201的鉴权结果,接收终端201发送的信令流,将收到的业务支撑系统204上报的鉴权结果以及信令流发送给媒体服务器203,业务支撑系统204对终端201进行鉴权,下发对终端201的鉴权结果;媒体服务器203根据接收所述鉴权结果以及信令流决定是否向所述终端201发送媒体流。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流媒体系统,参见附图3,流媒体系统包括终端301、信令转发设备302、媒体服务器303(包括媒体服务器A 3031,媒体服务器B3032,媒体服务器C3033)、业务支撑系统304,网关系统305,其中终端301向信令转发设备302发送媒体信令流,信令转发设备302向业务支撑系统304上报终端301的鉴权请求和接收业务支撑系统304下发的对终端301的鉴权结果,业务支撑系统304对终端301进行鉴权,下发对终端201的鉴权结果,信令转发设备302将收到的业务支撑系统304上报的鉴权结果以及接收到的终端301发送的信令流发送给媒体服务器303,媒体服务器303根据接收到的鉴权结果以及信令流决定是否向所述终端301发送媒体流,当接收到的鉴权结果为鉴权通过且收到播放请求的信令流时向终端301发送媒体流。
信令转发设备302首次转发信令流时,建立终端301和媒体服务器303中的某个媒体服务器如媒体服务器A3031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后再接收到终端301发送的信令流时,直接将此信令转发到已经和此终端301建立了映射关系的媒体服务器A3031。
如果信令转发设备302管理了三台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A 3031、媒体服务器B3032和媒体服务器C3033,则当终端301发送信令流到信令转发设备302时,信令转发设备302可在所管理的三台媒体服务器中选择一台给终端301提供服务,选择的策略可以基于CPU、内存、磁盘读写速率(磁盘I/O)、用户数、带宽、应用软件运行状态、媒体内容分布状态等信息,这类选择策略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来决定其优先级,一般来说媒体服务器运行状态、应用软件运行状态是首要的条件,在媒体服务器运行的情况下,信令转发设备使用CPU、内存、磁盘I/O等负载参数按照加权和的方式来计算各台媒体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并按负载由轻到重的方式选择调度;考虑到用户体验优先原则,也可以按照媒体内容分布情况进行调度,先选择有媒体内容的媒体服务器,优先保证用户体验,在内容分布在多台媒体服务器的情况下,再按照负载情况进行调度。
各台媒体服务器303需要和信令转发设备302维持正常心跳连接,以便信令转发设备实时检测到各台媒体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当某台正在提供媒体流的媒体服务器A3031负载过重时,信令转发设备可以根据制定的选择策略重新选择其它的媒体服务器如媒体服务器A3031给终端301提供服务,即发送断连消息到媒体服务器A3031,发送连接消息到媒体服务器B3032,同时将终端301和媒体服务器A3031之间的映射关系更新为终端302和媒体服务器B3032之间的映射关系。
信令转发设备302还可以直接向业务支撑系统304上报各个终端301的计费消息,计费消息为开始计费消息、中间计费消息或停止计费消息,所有计费消息由信令转发设备302统一管理,节省了媒体服务器303的性能。
由于所有的信令消息交互都通过信令转发设备302来转发,因此信令转发设备302上保存了终端301连接数、每台媒体服务器303连接数(如直播、点播等)、每台媒体服务器303的模式(Trick Mode)状态、每台媒体服务器303的负载情况等性能数据,因此此类性能数据均可以由信令转发设备303向网管系统305上报,而不需要媒体服务器303来和网管系统305对接,大大节省了媒体服务器303的性能,使其可以专注于媒体服务的基本性能。
由于不同终端的信令消息采用的协议可能有所区别,信令转发设备可作为信令网关,将终端发起的信令协议如SIP协议转换为媒体服务器能接收的信令协议如RTSP协议,这样在支持不同终端时,信令转发设备可进行协议转换,而不需要媒体服务器修改以支持不同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信令转发设备,参见附图4,包括鉴权单元403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终端的鉴权请求和接收业务支撑系统下发的所述终端的鉴权结果,接收单元401接收终端发送的信令流,发送单元402将鉴权结果以及信令流发送给媒体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信令转发设备,参见附图5,包括鉴权单元505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终端的鉴权请求和接收业务支撑系统下发的所述终端的鉴权结果,接收单元501接收终端发送的信令流,发送单元503将鉴权结果以及信令流发送给媒体服务器。
信令转发设备包括映射关系单元507,当信令转发设备首次转发信令流时,建立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映射关系,此后再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信令流时,直接将此信令转发到已经和此终端建立了映射关系的媒体服务器。
如果信令转发设备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信令流时,可以将此信令流转发给多个媒体服务器中的一个,信令转发设备包括策略单元506设定选择媒体服务器的选择策略,选择的策略可以基于CPU、内存、磁盘I/O、用户数、带宽、应用软件运行状态、媒体内容分布状态等信息,这类选择策略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来决定其优先级,一般来说媒体服务器运行状态、应用软件运行状态是首要的条件,在媒体服务器运行的情况下,信令转发设备使用CPU、内存、磁盘I/O等负载参数按照加权和的方式来计算各台媒体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并按负载由轻到重的方式选择调度;考虑到用户体验优先原则,也可以按照媒体内容分布情况进行调度,先选择有媒体内容的媒体服务器,优先保证用户体验,在内容分布在多台媒体服务器的情况下,再按照负载情况进行调度。
信令转发设备包括检测单元508,各台媒体服务器需要和信令转发设备维持正常心跳连接,以便信令转发设备中的检测单元实时检测到各台媒体服务器的故障和/或负载状况,当某台正在提供媒体流的媒体服务器负载过重时,信令转发设备可以根据制定的选择策略重新选择其它的媒体服务器给终端提供服务,即发送断连消息到负载过重的媒体服务器,发送连接消息到重新选择的媒体服务器同时将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映射关系更新。
信令转发设备包括性能数据单元509,由于所有的信令消息交互都通过信令转发设备来转发,因此信令转发设备上保存了终端连接数、每台媒体服务器连接数(如直播、点播等)、每台媒体服务器的模式(Trick Mode)状态、每台媒体服务器的负载情况等性能数据,因此此类性能数据均可以由信令转发设备中的性能数据单元向网管系统上报,而不需要媒体服务器来和网管系统对接,大大节省了媒体服务器的性能,使其可以专注于媒体服务的基本性能。
信令转发设备包括计费单元504,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对各个终端的计费消息,计费消息包括开始计费消息和停止计费消息,也可能包括中间计费消息。所有计费消息由信令转发设备中的计费单元504统一管理,因此节省了媒体服务器的性能。
信令转发设备包括信令协议转化单元502,由于不同终端的信令消息采用的协议可能有所区别,信令转发设备中的信令协议转化单元502将终端发起的信令协议如SIP协议转换为媒体服务器能接收的信令协议如RTSP协议,这样在支持不同终端时,信令转发设备可进行协议转换,而不需要媒体服务器修改以支持不同终端,节省了媒体服务器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媒体服务器对终端提供媒体服务的处理流程,参见附图6(图中虚线表示信令流交互,实线表示数据流交互)步骤601~步骤605.由终端发起TCP连接建立请求,信令转发设备收到TCP连接请求后,向媒体服务器发起TCP连接建立请求,媒体服务器向信令转发设备发送TCP连接响应,信令转发设备在收到媒体服务器发送的TCP连接响应时,和媒体服务器建立TCP连接,并向终端发送TCP连接响应消息,同时也和终端建立TCP连接。这个过程中,信令转发设备选择媒体服务器建立TCP连接,信令转发设备选择媒体服务器的策略可以自定义,包括但不限于CPU、内存、用户数、带宽、应用软件运行状态、媒体内容分布状态。对于每个终端、媒体服务器的连接,信令转发设备在首次将信令转发给媒体服务器时在内部建立一个映射关系,在后续接收到此终端的信令请求后,信令转发设备可直接按照映射关系将信令请求转发到对应的媒体服务器上,并根据该映射关系将媒体服务器的响应消息转发给终端。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机顶盒;步骤606~步骤609.终端发起操作(OPTIONS)请求,用于查询媒体服务器能力,如支持哪些模式(TRICK MODE),信令转发设备收到请求后,转发给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将自身能力通过操作(OPTIONS)响应消息返回给信令转发设备,信令转发设备再将此响应消息转发给终端;步骤610~步骤614.终端发起描述(DESCRIBE)请求,请求所点播的媒体文件或直播频道的详细描述,信令转发设备将此消息转发给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通过描述(DESCRIBE)请求的响应消息返回结果,如媒体的视音频编码格式、采样率、传输流封装格式等,如果是通过组播方式传输,还需要返回组播的IP信息,信令转发设备收到后再转发给终端;步骤615~步骤622.在单播情况下,终端发起传输通道建立(SETUP)请求,要求和服务器建立视音频连接通道,并在协议中携带要求服务器发送的IP地址、端口(Port),信令转发设备将此信息转发给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返回的成功响应消息经信令转发设备转发给终端,在采用RTP协议作为传输流时,需要发送两次传输通道建立(SETUP)请求,分别用于建立视频和音频的传输通道,由于终端在传输通道建立(SETUP)消息中记录了目的(destination)IP地址,此IP地址是终端IP地址,信令转发设备在通知媒体服务器时,不修改此地址,则媒体服务器后续会向终端直接发送媒体流,而不是发送媒体流到信令转发设备,步骤615~步骤622可表示如下SETUP rtsp://example.com/foo/bar/baz.mpg RTSP/1.0CSeq:3Transport:MP2T/[RTP]/TCP|UDP;unicast;destination=172.18.79.120;client_port=4588-4589[Range:npt=now-end][Accept:application/sdp][x-Properties:mac_address=0050BFFB9FA1]上述过程中的destination=172.18.79.120为终端的IP地址,媒体服务器最终会按照这个地址给终端发送媒体流步骤623~步骤633.在正确建立了视音频通道后,终端发起播放(PLAY)请求,向媒体服务器请求媒体数据,信令转发设备转发此消息到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响应此消息,开始通过视音频通道采用单播的方式传输数据到终端;在播放过程中,终端可以通过在播放(PLAY)消息中携带模式(TRICKMODE)信息,经信令转发设备转发到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按照终端要求,可发送快进、快退、定位等数据报文;步骤634~步骤637.需要结束此次播放时,终端发送断连(TEARDOWN)请求消息信令转发设备,信令转发设备转发给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返回成功后停止发送媒体流到终端,播放结束;在整个点播的过程中,由于所有信令控制消息都经过信令转发设备转发,因此所有计费消息都可以由信令转发设备上报给业务支撑系统,第一次鉴权消息和起始计费消息一般一起上报到业务支撑系统,可以选择在内容描述(DESCRIBE)过程中上报,通过业务支撑系统的鉴权返回消息决定是否向终端提供服务,如步骤611;在播放过程中,信令转发设备对每个连接,都可每间隔一定周期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中间计费消息,供业务支撑系统提供实时扣费功能,如步骤628;在播放结束时,信令转发设备收到断连(TEARDOWN)消息后,可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计费停止消息,结束此次用户的扣费。
对于RTSP协议来说,此方式适用于媒体服务器和终端之间采用TCP直接连接或者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方式来发送媒体数据。
各台媒体服务器和信令转发设备持正常心跳连接,以便信令转发设备实时检测到各台媒体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当检测到某台正在提供媒体流的媒体服务器负载过重时,信令转发设备可以根据制定的选择策略重新选择其它的媒体服务器给终端提供服务,同时将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映射关系更新。
由上述处理流程可知,所有的信令消息交互都通过信令转发设备来转发,因此信令转发设备上保存了终端连接数、每台媒体服务器连接数(如直播、点播等)、每台媒体服务器的模式(Trick Mode)状态、每台媒体服务器的负载情况等性能数据,因此此类性能数据均可以由信令转发设备向网管系统上报,而不需要媒体服务器来和网管系统对接,大大节省了媒体服务器的性能,使其可以专注于媒体服务的基本性能。
由于不同终端的信令消息采用的协议可能有所区别,信令转发设备可作为信令网关,将终端发起的信令协议如SIP协议转换为媒体服务器能接收的信令协议如RTSP协议,这样在支持不同终端时,信令转发设备可进行协议转换,而不需要媒体服务器修改以支持不同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六给出了不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切换流程示意图,参见附图7步骤701.媒体服务器A给终端提供媒体服务,发给终端媒体数据流;步骤702~步骤703.信令转发设备检测各媒体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媒体服务器A返回负荷超过限定的消息;步骤704.信令转发设备断开其和媒体服务器A之间的信令连接;步骤705.信令转发设备建立其和媒体服务器B之间的信令连接;步骤706.信令转发设备将终端和媒体服务器A之间的映射关系更新为终端和媒体服务器B之间的映射关系;步骤707.信令转发设备通知媒体服务器B发送媒体流的IP地址和端口(Port);步骤708.媒体服务器B向终端发送媒体数据流。
上述切换过程较短,因此终端的缓存数据可以支持此切换时间。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流媒体系统、信令转发设备和流媒体发送方法均提供了一种在终端和媒体服务器间,信令流和数据流分开传输的方案。信令流通过统一的信令转发设备和各台媒体服务器交互,信令转发设备在所管理的各台媒体服务器中选择一台进行调度,此时负载均衡选择标准可以按照业务要求定制,如CPU、内存、用户数、带宽、应用软件运行状态、媒体内容分布状态等信息。信令转发设备将信令流转发给媒体服务器,并将媒体服务器回应的消息再转发给终端,以此来维持一个终端到信令转发设备到媒体服务器的信令通道,媒体服务器通过和终端间的数据通道发送媒体流,直接和终端进行交互,通过信令流和数据流的分离,信令转发设备实现了专门的信令统一管理,所有辅助功能如计费上报、性能数据搜集、信令协议的转换、不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调度等都由信令转发设备来完成,媒体服务器专注于其本身的功能。
在IPTV领域、CDN领域、移动领域中或其他相关领域中,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流媒体系统、信令转发设备和流媒体发送方法都可以得到应用,各个领域的终端信令控制协议和流传输协议有所区别,如IPTV领域终端一般采用RTSP协议建立连接,但有可能使用RTSP或MPEG2 TS的规范进行流传输;CDN领域有可能采用MMS等协议进行信令控制,采用微软或RealNetworks公司的私有流传输协议进行流传输;移动领域采用RTSP进行信令控制,采用RTP协议进行流传输;另外某些领域可能采用SIP、H.323协议族等控制、传输协议,但无论哪种协议,信令转发设备都可以应用在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实现信令消息的转发和控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流媒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令转发设备,包括鉴权单元用于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终端的鉴权请求、接收业务支撑系统下发的所述终端的鉴权结果,将所述鉴权结果发送给媒体服务器,转发单元,用于为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转发交互的信令流;业务支撑系统,包括鉴权单元用于对所述终端进行鉴权,向信令转发设备下发对所述终端的鉴权结果;媒体服务器,用于在业务支撑系统对所述终端鉴权通过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媒体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媒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转发设备还包括策略单元,用于设定为终端选择媒体服务器的选择策略,根据所述选择策略选择媒体服务器,所述转发单元将所述信令流转发给所述选择的媒体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媒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策略是根据以下参数的一个或者多个制定的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媒体服务器上所连接的用户数、带宽、应用软件运行状态、或媒体内容分布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媒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转发设备还包括映射关系单元,用于首次转发所述信令流时建立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转发单元按照所述映射关系转发所述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交互的信令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媒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转发设备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媒体服务器的故障和/或负载状况,所述策略单元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选择策略重新为终端选择媒体服务器,所述映射单元更新所述终端和所述媒体服务器的映射关系为所述终端和重新选择的媒体服务器的映射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流媒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转发设备还包括计费单元,用于将对所述终端的计费消息发送给所述业务支撑系统,所述业务支撑系统根据所述计费消息对所述终端进行计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流媒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转发设备还包括性能数据单元,用于根据转发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交互的信令流,搜集所述各媒体服务器的性能数据,上报给网管系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流媒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转发设备还包括信令协议转化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发送的信令协议转化为所述流媒体服务器能够接收的信令协议,将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发送的信令协议转化为所述终端能够接收的信令协议。
9.一种信令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鉴权单元,用于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终端的鉴权请求、接收业务支撑系统下发的所述终端的鉴权结果,将所述鉴权结果发送给媒体服务器;转发单元,用于为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转发交互的信令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令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转发设备还包括策略单元,用于设定为终端选择媒体服务器的选择策略,根据所述选择策略选择媒体服务器,所述转发单元将所述信令流转发给所述选择的媒体服务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令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策略是根据以下参数的一个或者多个制定的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媒体服务器上所连接的用户数、带宽、应用软件运行状态、或媒体内容分布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令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转发设备还包括所述信令转发设备还包括映射关系单元,用于首次转发所述信令流时建立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转发单元按照所述映射关系转发所述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交互的信令流。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令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转发设备还包括计费单元,用于将对所述终端的计费消息发送给所述业务支撑系统,所述业务支撑系统根据所述计费消息对所述终端进行计费。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令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转发设备还包括性能数据单元,用于根据转发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交互的信令流,搜集所述各媒体服务器的性能数据,上报给网管系统。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令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转发设备还包括信令协议转化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发送的信令协议转化为所述流媒体服务器能够接收的信令协议,将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发送的信令协议转化为所述终端能够接收的信令协议。
16.一种流媒体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为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转发交互的信令流,并请求业务支撑系统鉴权所述终端;接收所述业务支撑系统对所述终端的鉴权结果,并将所述鉴权结果发送给媒体服务器;所述媒体服务器在所述终端鉴权通过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媒体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设定为终端选择媒体服务器的选择策略,根据所述选择策略选择媒体服务器,将所述信令流转发给所述选择的媒体服务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选择策略包括根据以下参数的一个或者多个设定所述选择策略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媒体服务器上所连接的用户数、带宽、应用软件运行状态、或媒体内容分布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首次转发所述信令流时建立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映射关系,按照所述映射关系转发所述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交互的信令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到所述媒体服务器故障或者负载超过设定额,按照所述选择策略重新为终端选择媒体服务器,将所述终端发送的信令流转发给所述重新选择的媒体服务器;将所述终端和所述媒体服务器的映射关系更新为所述终端和重新选择的媒体服务器的映射关系。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对所述终端的计费消息发送给业务支撑系统,业务支撑系统根据所述计费消息对所述终端进行计费。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转发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交互的信令流,搜集所述各媒体服务器的性能数据,上报给网管系统。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终端发送的信令协议转化为所述流媒体服务器能够接收的信令协议,将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发送的信令协议转化为所述终端能够接收的信令协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媒体系统,包括信令转发设备,包括鉴权单元用于向业务支撑系统上报终端的鉴权请求、接收业务支撑系统下发的所述终端的鉴权结果,将所述鉴权结果发送给媒体服务器,转发单元,用于为终端和媒体服务器之间转发交互的信令流;业务支撑系统,包括鉴权单元用于对所述终端进行鉴权,向信令转发设备下发对所述终端的鉴权结果;媒体服务器,用于在业务支撑系统对所述终端鉴权通过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媒体流,由此实现了在终端和媒体服务器间,信令流和数据流分开传输的方案,通过信令流和数据流的分离,使媒体服务器只专注于其本身的功能。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令转发设备以及流媒体发送方法。
文档编号H04N7/24GK101018318SQ20071007338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5日
发明者甘漠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