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275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移动通信业务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于是提出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平滑过渡的需求,向3G(3rdGeneration,第三代通用分组无线业务)、EDGE(EnhancedDataratesforGSMEvolution,GSM演进增强数据速率)、HSCSD(HighSpeechCircuitSwitchedData,高速语音电路交换数据),在这些技术中研究的重点在于利用有限的频镨资源提高传输速率和减小传输时延。GPRS是在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全3求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中引入的分组数据交换技术,叠加于GSM系统上,延长了GSM的使用寿命,基于分组数据包的转发和信道的统计复用,从而使现有的GSM提供的数据业务首次从9.6Kbps飞跃到了100Kbps以上。但是,由于GPRS仍然釆用和GSM—样的GMSK(GaussianMinimumShiftKeying,高斯最小移频键控)调制方式,传输速率无法达到3G业务要求的2Mbps,因此,为了充分满足未来无线多媒体应用的带宽需求,EDGE成为一种从GPRS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过渡性方案。EDGE是一种基于GSM/GPRS网络的数据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通常又称为2.75G技术。该技术主要在于能够使用宽带服务,能够让使用800、900、1800、1900MHz频段的网络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部分功能,与UMTS(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共用核心网,通过引入Iu接口,演进GSM/EDGE无线接入网成为GERAN(GSMEDGERadioAcesssNetwork,GSMEDGE无线接入网)。GERAN共享信道上,无线资源分配方式通过临时块流TBF(TemporaryBlockFlow,临时块流)实现。TBF是MS(MobileStation,移动台)和网络之间的临时连接,只在数据转发的过程中存在。上下行资源分配相互独立,但均是受网络控制。下行方向的TBF由网络总体规划资源分配,上行方向网络通过USF(UplinkStateFlag,上行状态标识)来调度TBF对资源的占用。一个TBF可包含一个或多个PDCH(PACKetDataChannel,分组数据信道),TBF使用TFI(TemporaryFlowIdentity,临时块流指示)作为标识。TBF中的无线块是发送上层数据的资源,而这些无线块承载在PDCH的TDMA(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时分多址)帧上。以上行TBF为例,如图1所示,上行TBF分配了1个信道PDCH1。终端持续监视与上行TBF相应的下行信道的无线块中的USF,如果监视到USF为本身的,则会在下一个块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例如,图1中在下行的帧N到帧N+3的下行时隙1收到USF,则在帧N+4到帧N+7的上行时隙1发送数据。图l中还可以看出,无线块由相邻的4个TDMA帧的相同时隙组成,每个无线块TTI(TransmissionTimeInterval,发送间隔)约为20ms,称这个TBF为20msTTI的TBF。同理,下行方向上,USF是分布在4个TDMA帧上,称为20msUSF。USF的取值范围为0~7(3bits),同一个时隙上的USF不能重复,USF和其出现的时隙可以唯一指示一个上行TBF。如上所述,GERAN演进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共享信道上支持低时延业务。20msTTI的TBF经过分析证明已经不能满足会话类等低时延业务的需求。因此,一个降低时延的方法就是RTTI(ReducedTTI,降低TTI)技术。无线块不再由相邻的4个TDMA帧的相同时隙组成,而是由相邻的2个TDMA帧的2个时隙组成,这样,每个无线块的发送间隔就减少到了10ms。称这个TBF为10msTTI的TBF。图2为上行10msTTI的TBF,其中,下行方向的USF是分布在2个TDMA帧上,称为10msUSF。高层每一个LLC(LogicLink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帧由一系列RLC(RadioLink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块组成,如图3所示。每RLC数据块有相应的BSN(BlockS叫uenceNumber,块序号),并按照BSN的次序进行传输。无线块是无线资源分配和无线传输的基本单位,每个无线块由4个时隙组成,且分别位于4个连续的TDMA帧。RLC数据块的传输均由无线块承载,因编码方式的不同,1个无线块最多可以承载2个RLC数据块。为了优化分组交换模式下的数据传输,RLC数据块传输在RLC/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确认才莫式下受ARQ(AutomaticRepeatreQuest,自动重复请求)机制控制,通过轮询让MS报告相关下行链路状况及成功接收的RLC数据块的信息。轮询机制仅适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由PCU(PacketControlUnit,分组控制单元)控制下发轮询请求,作为发送端的网络设备用发送窗口来寻址RLC数据块,在发送窗口中,RLC数据块被分别表示为未发送、等待确认、正确接收或错误接收状态。如果一个RLC数据块没有被发送过,则被标识为未发送状态,该RLC数据块一旦被发送则标识为等待确认状态。当接收到来自MS下行分组的ACK(肯定确认)/NACK(否定确认)消息后可获知前面发送的RLC数据块是否被MS正确接收,并相应更新发送窗口。如果RLC数据块被正确接收,则该RLC数据块被标识为正确接收状态(ACK);如果接收错误或丟失,则轮询的频率会根据无线链路的情况自适应调整,当BLER(BlockErrorRatio,错块率)升高,网络设备中的PCU会增加轮询频率;反之,网络设备中的PCU会降低轮询频率。另夕卜,轮询还需要考虑RLC数据块的调度频率,图4为ARQ机制下假设轮询间隔为12RLC数据块的轮询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401,网络设备向移动台发送RLC数据块,RLC数据块中包括4个无线块;其中,可能有些无线块丟失或传输错误。步骤s402,间隔12个RLC数据块时,网络设备向移动台发送RLC数据块,其中包括ACK/NACK轮询请求。步骤s403,移动台向网络设备发送轮询ACK/NACK响应消息,网络设备获知下行链路信道质量及所发送RLC数据块的接收情况。步骤s404,网络设备向移动台重传错误/丢失块。由于移动台的RLC层需收集LLC帧所包含的全部RLC数据块才能组包上传给本端高层。网络设备通过轮询后移动台轮询ACK/NACK消息获知移动台是否正确收到所有下行RLC数据块。因轮询是间隔产生,当出现块丟失或错误时,网络不能立刻知道并重传错块或丢失的块,只有等到轮询且移动台上报ACK/NACK消息后才会重传。在实际情况中,PCU知道下行错块或丟失块需要约150250ms的时间,产生了较大的传输延时。轮询除了上述获得移动台接收下行数据块的情况的作用外,还需要厨期性(例如480ms)的通过轮询来得到移动台的链路质量的测量报告,该报告也在分组下行ACK/NACK消息中携带。轮询的设置通过RLC/MAC块头中的ES/P来设置实现,ES/P字段标识及对应的反馈请求描述含义如表1:表1:<table>complex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其中,RRBP(RelativeReservedBlockPeriod,相关保留块周期)字段表明MS收到轮询时,网络设备给MS预留的发送ACK/NACK消息的资源,在RRBP字段指出的周期,MS可以不再监视USF,直接发送消息,因为网络在RRBP字段中已经对这个周期的数据块资源分配给了MS。由于GERAN中网络设备的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最大均为1024,而每条控制消息的长度为181bits,除去包头开销等,分组下行ACK/NACK消息(PacketdownlinkACK/NACKmessage)所剩的能够供bitmap(位图)使用的空间在128bits左右,如果接收窗口超过消息携带bitmap的最大值,则一条消息不能携带整个窗口的状况,则需要对窗口进行分段上报,所以网络设备就用区分是轮询FPB(FirstPartialBitmap,第一部分位图)还是NPB(NextPartialBitmap,下一部分位图)来控制MS上报窗口的位置,依次来获得整个窗口的接收情况。由于网M求MS测量报告上报的频率要小于网络要求MS进行bitmap反馈的频率,且过频繁的测量报告没有实际作用,同时测量报告会占用ACK/NACK消息中超过一半的空间,降低ACK/NACK消息携带bitmap的效率,所以MS没有必要在每次轮询时都反馈测量报告。为了能使网络设备能快速获知数据块的接收情况,FANR(FastACK/NACKReport,快速ACK/NACK)机制作为轮询机制的补充。与传统ACK/NACK机制不同,快速ACK/NACK为了能快速的对网络设备进行响应,不是采用传统的ACK/ACK响应消息来发送响应,而是把ACK/NACK信息和数据块在一个RLC/MAC块中发送,这种ACK/NACK消息字段称为PAN(PiggybackedACK/NACK,数据块携带ACK/NACK)。这样嵌入PAN的无线块共有三部分组成,如图5所示,包括数据块头(RLC/MACHeader)、PAN和数据载荷(RLCdatablock),其中,O表示为可选。在新的结构中PAN为可选项,RLC数据块中是否包含PAN在块头中指示,数据块可以有一到两块MCS7-9(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编码方式)。PAN的长度固定,为24bits,每个块中1个PAN。PAN的结构如表2所示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在引入FANR后,轮询机制也有所变动,在原有轮询机制的基础上,增加网络控制的快速ACK/NACK,就是网络轮询MS,MS可以采用快速ACK/NACK消息(也就是PAN)来应答。原有的轮询机制只有三种选项,由于轮询需要完成定期的链路质量测量报告上报的功能,因此第三种NPB和测量报告一起上报必须保留,所以将第二种选择(轮询NPB)改为了网络控制的快速ACK/NACK(即采用轮询PAN类型的FPB)。如表3所示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通过RRBP字段中的一个bit用来指示在数据块中是否包含PAN,RRBP字4爻只有一位有效,只有两个反应时间可以选择。如表3所示快速ACK/NACK机制在小窗口情况下肖fe很好的工作,只需要使用FPB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接收窗口比较大,在原有的轮询机制下可以一个FPB和一个NPB就可以完成整个窗口的上报,但是由于现有方案去掉了原来的NPB,只能采用先报测量报告,然后捎带bitmap的方式上报NPB,这样每个ACK/NACK消息中所带有的bitmap就比原来优先报NPB的选择(原有方案选择三"10")少了至少一半。原来一条消息就可以发送,现在需要两条以上的测量^^告加捎带bitmap的消息。所以现有的方案在接收窗口比较大的情况下,既窗口长度大于传输消息长度时,传输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询方法、系统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收窗口比传输消息长度大时传输效率较低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询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上报方式包括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或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轮询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移动终端,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上报方式包括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或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轮询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轮询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轮询请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轮询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信息上报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轮询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控制信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釆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下行数据接收状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轮询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控制信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釆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下行数据接收状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轮询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控制信息采用FPB或NPB上报下行数据接收状态,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并确定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或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FPB或NPB。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实现网络设备轮询移动终端控制移动终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数据块接收状态的同时,保留网络设备可以要求移动终端用携带NPB的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来上报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的选项,因此,可以在大窗口或小窗口的情况下都能4艮好的工作,比现有方案更灵活,有更好的空口利用效率。图1是现有技术中上行20毫秒TTITBF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上行10毫秒TTITBF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RLC数据块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轮询流程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PAN无线块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轮询方法流程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轮询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询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601,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该轮询请求中包括对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其中,上报方式包括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或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轮询请求的获得方式具体为网络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RLC/MAC数据块,RLC/MAC数据块的块头中携带轮询请求。步骤s602,移动终端按照网络设备要求的上报方式,例如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EGPRSDownlinkACK/NACK)消息或者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PAN)消息,把网络设备所要求部分的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上报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如果网络设备可能只指出所要求上报信息窗口的开始位置,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本移动终端的运行状态确定釆用EGPRSDownlinkACK/NACK消息或者是PAN来上报FPB(FirstPartialBitmap,第一部分位图)或NPB(NextPartialBitmap,下一部分位图);或根据轮询中要求的方式上报选项中的上报指示确定采用EGPRSDownlinkACK/NACK消息或者是PAN来上报FPB或NPB。当移动设备获得PAN上报方式时,该上报方式可以由RLC/MAC数据块中相关保留块周期RRPB字段设置、或由RLC/MAC数据块头中的ES/P设置。当移动设备的接收窗口大于上报消息长度时,继续要对接收窗口的状态信息进行分段上报分为FPB和NPB上报。网络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首次轮询时,指示移动终端以PAN方式或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净艮方式上报FPB;然后,网络设备向移动终端再次发送轮询请求,指示移动终端以PAN方式或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方式上报NPB;依次类推,直至接收到整个接收窗口的RLC数据块状态,可获知前面发送的RLC数据块是否被移动终端正确接收,并相应更新发送窗口。如果RLC数据块被正确接收,则该RLC数据块被标识为正确接收状态(ACK);如杲接收错误或丢大,则该RLC数据块被标识为错误接收状态(NACK);如果没有接收到应答信息,则保持等待确认状态。发送窗口更新后,会滑动到第一个未应答的RLC数据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等,移动终端可以是移动台或其它移动接入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一,保留原有的轮询机制不变,利用RRBP的无效资源来指示采用PAN上报FPB。网络设备中向移动终端连续发送RLC/MAC数据块,网络设备中的PCU会以一定周期向移动终端发送反馈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该轮询请求一般会携带于RLC数据块中,即将轮询请求设置在下行链路RLC/MAC数据块块头(如图3所示)中的ES/P字段。其中,ES/P字段包括2比特,具体设置含义^口表4戶斤示,表4:ES/P反馈请求描述(Poll轮询)00无意义(RRBP字,殳无效)01EGPRSPACKETDOWNLINKACK/NACK消息包含FPB(FirstPartialBitmap),如果有剩余空间,则携带测量报告10EGPRSPACKETDOWNLINKACK/NACK消息包含NPB(NextPartialBitmap),如果有剩余空间,则携带测量报告11EGPRSPACKETDOWNLINKACK/NACK消息包含信iM"量测量报告,如果有剩余空间则携带NPB表4中ES/P为"00"时,无意义,代表RRBP字段无效;ES/P为"01"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返回EGPRSPACKETDOWNLINKACK/NACK消息,该消息中包括FPB,且当有剩余空间,则携带测量报告;ES/P为"10"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返回EGPRSPACKETDOWNLINKACK/NACK消息,该消息中包括NPB,且当有剩余空间,则携带测量报告;ES/P为"11"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返回EGPRSPACKETDOWNLINKACK/NACK消息,该消息中包括信道质量测量报告,如果有剩余空间则携带NPB。上述功能与现有技术相同,此时还需要利用RLC数据块头中的RRBP字段指示PAN类型上报,当ES/P为"00"时,RRBP字段无效,可以用该字段中的1比特指示轮询PAN。RRBP字段含义如表5所示。表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表5中,当RRBP字段中指定比特1为0时,代表没有轮询,指定比特l为l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采用PAN上才^FPB。收到这种类型的轮询请求时,网络给手机的预留资源固定,如8或者9个帧后的资源。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采用PAN(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本发明实施例二,网络设备只指出需要获得的接收状态位图的位置是FPB或NPB,具体采用传统的分组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还是PAN来上报FPB或NPB,由移动终端来决定。网络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RLC数据块,网络设备中的PCU会以一定周期向移动终端发送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该轮询请求一般会携带于RLC数据块中,即将轮询请求设置在下行链路RLC数据块头(如图3所示)中的ES/P字段。其中,ES/P字段包括2比特,具体设置含义如表6所示,表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表6中ES/P为"00"时,无意义,代表RRBP字段无效;ES/P为"01"时,代表网络设备指示需要获得的窗口是FPB,移动终端根据当时运行状况选择通过返回EGPRSPACKETDOWNLINKACK/NACK消息、或PAN方式上报FPB;ES/P为"10"时,代表网络设备指示需要荻得的窗口是NPB,移动终端消息、或PAN方式上报NPB;ES/P为"11"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返回EGPRSPACKETDOWNLINKACK/NACK消息,该消息中包括信道质量测量报告,如果有剩余空间则携带NPB。其中,当网络设备的接收窗口和发送窗口的长度大于消息长度时,网络设备指示移动终端返回FPB后,还需要指示该移动终端返回NPB;当窗口长度小于消息长度时,网络设备只需要指示移动终端返回FPB即可。当然,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移动终端可以根据位图的大小等需求,确定釆用传统ACK/NACK消息上报或釆用快速ACK/NACK消息上报。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采用PAN(数据块携带ACK/NACK)上净^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釆用PAN(数据块携带ACK/NACK)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本发明实施例三,用PAN上报FPB,用现有的分组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网络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RLC数据块,网络设备中的PCU会以一定周期向移动终端发送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该轮询请求一般会携带于RLC数据块中,即将轮询请求设置在下行链路RLC数据块头(如图3所示)中的ES/P字段。其中,ES/P字段包括2比特,具体设置含义如表7所示表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表7中ES/P为"00"时,无意义,代表RRBP字段无效;ES/P为"01,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返回EGPRSPACKETDOWNLINKACK/NACK消息:该消息中包括FPB,且当有剩余空间,则携带测量报告;ES/P为"10"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釆用轮询PAN上报FPB;ES/P为"11"时,代表指示移动终端返回EGPRSPACKETDOWNLINKACK/NACK消息,该消息中包括信道质量测量报告,如果有剩余空间则携带NPB。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采用PAN(数据块携带ACK/NACK)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轮询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网络设备100和移动终端200,网络设备IOO,向移动终端200发送下行数据接收状态反馈的轮询请求,该轮询请求中包括上报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移动终端200,接收网络设备100发送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并且采用EGPRSPACKETDOWNLINKACK/NACK消息或者PAN来上报FPB或NPB给网络设备100。其中,网络设备100具体包括轮询设置单元IIO,用于设置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轮询请求包括上报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轮询发送单元120,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轮询请求;上报方式设置单元130,用于确定网络下发的轮询请求中要求移动设备采用的上报方式。移动终端200具体包括轮询接收单元21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的反馈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信息上报单元220,用于上报FPB或NPB给网络设备;上报方式获取单元230,用于从轮询请求中获取上报方式;或根据移动终端的运行情况确定上报方式,该上报方式可以釆用传统的EGPRSDownlinkACK/NACK消息或者是PAN上报。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实现网络设备可以控制移动终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的同时,保留移动终端可以采用携带NPB的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来上报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的选项,因此,可以在大窗口或小窗口的情况下都能4艮好的工作,比现有方案更灵活,有更好的空口利用效率。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上报方式包括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或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始位置对应部分包括第一部分位图FPB或下一部分位图NPB。3、如权利要求2所述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具体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无线链路控制RLC/媒体接入控制MAC数据块,所述RLC/MAC数据块中携带所述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方式由所述RLC/MAC数据块头中的预留上报资源RRPB字段设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方式由所述RLC/MAC数据块头中的ES/P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具体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FPB或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NPB;或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NPB;或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所述NPB。7、一种轮询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台^f立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上报方式包括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或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净艮;所述移动终端,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8、如权利要求7所述轮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具体包括轮询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轮询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轮询请求。9、如权利要求7所述轮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上报方式设置单元,用于确定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移动终端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纟艮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NPB。10、如权利要求7所述轮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具体包括轮询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信息上报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11、如权利要求IO所述轮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上报方式获取单元,用于从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中获取上报方式;或才艮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运行情况确定上^^方式。1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询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包括对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轮询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轮询请求。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报方式设置单元,用于确定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移动终端通过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l艮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移动终端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通过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NPB。1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询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信息上报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上报方式将所述轮询请求中开始位置对应部分的接收状态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净艮方式获取单元,用于从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获取上报方式;或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运行情况确定上报方式。16、一种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控制信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7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各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下行数据接收状态。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的控制信息由所述RLC/MAC数据块头中的预留上报资源RRPB字段设置。18、一种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控制信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FPB、或采用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NPB,或采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下行数据接收状太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方式由所述轮询请求中的RLC/MAC数据块头中的ES/P设置。20、一种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对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控制信息采用FPB或NPB上报下行数据接收状态;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并确定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或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上报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FPB或NPB,或釆用分组下行链路数据上报信道质量报告捎带NPB。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开始位置由所述轮询请求中的RLC/MAC数据块头中的ES/P设置。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询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轮询请求,所述轮询请求中包括对移动终端上报的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开始位置和上报方式的控制信息;所述移动终端按照网络设备要求的上报方式将轮询请求所要求的部分的接收状态给所述网络设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轮询系统、移动终端和网络设备。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实现网络设备可以控制移动终端采用数据块携带ACK/NACK消息上报的同时,保留移动终端可以采用携带NPB的分组数据下行链路ACK/NACK消息来上报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的选项,因此,可以在大窗口或小窗口的情况下都能很好的工作,比现有方案更灵活,有更好的空口利用效率。文档编号H04L1/16GK101175244SQ20071010157公开日2008年5月7日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优先权日2007年4月30日发明者铮周,明房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