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箱式2.1声道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2227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单箱式2.1声道音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2.1声道音箱,尤其涉及一种可使用于USB电源、 可携箱式2.1声道音箱。
技术背景传统3件式2.1声道音箱,因受制于其由3个音箱组合而成,体积 过大配线不便,难以随身携带。如何利用巧妙的尤其是模具设计,将传 统的3件式2.1声道音箱紧凑小型化,如手掌大小,以大大縮小其体积, 方便配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的技术问题。这个问题一旦解决,传 统3件式2.1声道音箱的结构设计便会大大提升,便会实现传统3件式 2.1声道音箱可随身携带的目标,人们可随时随地享受重低音的震撼效 果,赢得更大的市场,并且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利用巧妙的模具结构设 计,将传统3件式2.1声道音箱紧凑为手掌大小,推出一种新颖结构的 单箱式2.1声道音箱,从而大大縮小传统3件式2.1声道音箱的体积、降 低其成本,并使配线方便,以实现其可随身携带的目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箱式2.1声 道音箱这样实现构造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箱式2.1声道音箱,结构中包括喇叭、音箱、
功率放大电路,在由重低音音箱下盖、重低音音箱上盖、音箱前面板、 音箱后面板所构装的重低音音箱内设置重低音喇叭、左声道喇叭及其音 箱、右声道喇叭及其音箱、功率放大电路,使重低音喇叭及其音箱、左 声道喇叭及其音箱、右声道喇叭及其音箱、功率放大电路构成紧凑的一 体结构。所述音箱前面板的两端开有低音输出管安装口及重低音喇叭安装 口,将低音输出管的外端口与低音输出管安装口对合并使低音输出管紧 固附着于音箱前面板,重低音音箱内对着低音输出管内端头的位置设置 紧固附着于重低音音箱上、下盖的低音延长管,低音输出管内端头包容于低音延长管内;所述重低音喇叭与重低音喇叭安装口相贴安装于音箱 前面板。左声道音箱匹配左声道喇叭设置,右声道音箱匹配右声道喇叭设置。 左声道音箱、右声道音箱包括内建式左声道音箱、内建式右声道音 箱,或者外罩式左声道音箱、外罩式右声道音箱。所述内建式左声道音箱、内建式右声道音箱的结构为位于重低音音 箱下盖并与其贴合的上方敞开的分别圈围左声道喇叭、右声道喇叭的框。 所述外罩式左声道音箱、外罩式右声道音箱的结构为与重低音音箱下 盖、上盖相贴分别包围罩住左声道喇叭、右声道喇叭的圆筒。功率放大电路安装于重低音音箱内的重低音音箱下盖并位于低音输 出管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有显著的优点其一、将重低音音箱下 盖、重低音音箱上盖、音箱前面板、音箱后面板构装成重低音音箱,把
重低音喇叭、左声道喇叭及其音箱、右声道喇叭及其音箱、功率放大电路设置在重低音音箱内,使重低音喇叭及其音箱、左声道喇叭及其音箱、 右声道喇叭及其音箱、功率放大电路构成紧凑的一体结构,这是一种巧妙的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3件式2.1声道音箱结构分散的状况, 使传统3件式2.1声道音箱紧凑为手掌大小,可有效降低①组装工时、 ②材料成本、③材积重量、④运输成本、⑤维修成本等等,估计可节省 一半的费用支出;其二、配线方便;其三、摆脱了传统2.1声道音箱难 以随身携带的结构桎梏,随时随地享受震撼重低音效果的目标得以实现; 其四、利用重低音音箱上、下盖形成内置的低音箱,又在其中设置低音 输出管和低音延长管,以延长低频共振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于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罩式左、右声道音箱结构。图中1、 音箱前面板,11、低音输出管;2、 重低音音箱下盖,21、内建式右声道音箱,22、内建式左声道音 箱,23、低音延长管,24、外罩式右声道音箱,25、外罩式左声道音箱;3、 重低音音箱上盖;4、 音箱后面板;5、 重低音喇叭;6、 右声道喇叭;7、 左声道喇叭;8、 功率放大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闺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构造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箱式2.1声道音箱,结构中包括 喇叭、音箱、功率放大电路,在由重低音音箱下盖(2)、重低音音箱上 盖(3)、音箱前面板(1)、音箱后面板(4)所构装的重低音音箱内设置 重低音喇叭(5)、左声道喇叭(7)及其音箱、右声道喇叭(6)及其音 箱、功率放大电路(8),使重低音喇叭(5)及其音箱、左声道喇叭(7) 及其音箱、右声道喇叭(6)及其音箱、功率放大电路(8)构成紧凑的 一体结构。所述音箱前面板(1)的两端开有低音输出管(11)安装口及重低音 喇叭(5)安装口,将低音输出管(11)的外端口与低音输出管(11)安 装口对合并使低音输出管(11)紧固附着于音箱前面板(1),重低音音 箱内对着低音输出管(11)内端头的位置设置紧固附着于重低音音箱上 盖(3)及重低音音箱下盖(2)的低音延长管(23),低音输出管(11) 内端头包容于低音延长管(23)内;所述重低音喇叭(5)与重低音喇叭(5) 安装口相贴安装于音箱前面板(1)。 左声道音箱匹配左声道喇叭(7)设置,右声道音箱匹配右声道喇叭(6) 设置。左声道音箱、右声道音箱包括内建式左声道音箱(22)、内建式右声 道音箱(21),或者外罩式左声道音箱(25)、外罩式右声道音箱(24)。
所述内建式左声道音箱(22)及内建式右声道音箱(21),其结构为 位于重低音音箱下盖(2)并与其贴合的上方敞开的分别圈围左声道喇叭 (7)、右声道喇叭(6)的框。所述外罩式左声道音箱(25)及外罩式右声道音箱(24),其结构为 与重低音音箱下盖(2)及重低音音箱上盖(3)相贴分别包围罩住左声 道喇叭(7)、右声道喇叭(6)的圆筒。功率放大电路(8)安装于重低音音箱内的重低音音箱下盖(2)并 位于低音输出管(11)的下方。
权利要求1、一种单箱式2.1声道音箱,结构中包括喇叭、音箱、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由重低音音箱下盖(2)、重低音音箱上盖(3)、音箱前面板(1)、音箱后面板(4)所构装的重低音音箱内设置重低音喇叭(5)、左声道喇叭(7)及其音箱、右声道喇叭(6)及其音箱、功率放大电路(8),重低音喇叭(5)及其音箱、左声道喇叭(7)及其音箱、右声道喇叭(6)及其音箱、功率放大电路(8)构成紧凑的一体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单箱式2.1声道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箱前面板(1)的两端开有低音输出管(11)安装口及重低音喇叭(5)安装口,将低音输出管(11)的外端口与低音输出管(11)安装口 对合并使低音输出管(11)紧固附着于音箱前面板(1),重低音音箱内 对着低音输出管(11)内端头的位置设置紧固附着于重低音音箱上盖(3) 及重低音音箱下盖(2)的低音延长管(23),低音输出管(11)内端头 包容于低音延长管(23)内;所述重低音喇叭(5)与重低音喇叭(5) 安装口相贴安装于音箱前面板(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单箱式2.1声道音箱,其特征在于: 左声道音箱匹配左声道喇叭(7)设置,右声道音箱匹配右声道喇叭(6) 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单箱式2.1声道音箱,其特征在于: 左声道音箱、右声道音箱包括内建式左声道音箱(22)、内建式右声道音 箱(21),或者外罩式左声道音箱(25)、外罩式右声道音箱(24)。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叙述的一种单箱式2.1声道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建式左声道音箱(22)及内建式右声道音箱(21),其结构为位于 重低音音箱下盖(2)并与其贴合的上方敞开的分别圈围左声道喇叭(7)、 右声道喇叭(6)的框。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叙述的一种单箱式2.1声道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式左声道音箱(25)及外罩式右声道音箱(24),其结构为与重 低音音箱下盖(2)及重低音音箱上盖(3)相贴分别包围罩住左声道喇 叭(7)、右声道喇叭(6)的圆筒。
专利摘要一种单箱式2.1声道音箱,尤其涉及一种可使用于USB电源、可携箱式2.1声道音箱。在由重低音音箱下盖、重低音音箱上盖、音箱前面板、音箱后面板所构装的重低音音箱内设置重低音喇叭、左声道喇叭及其音箱、右声道喇叭及其音箱、功率放大电路,重低音喇叭及其音箱、左声道喇叭及其音箱、右声道喇叭及其音箱、功率放大电路构成紧凑的一体结构,低音输出管紧固附着于音箱前面板,重低音音箱内设置紧固附着于重低音音箱上、下盖的低音延长管,所述重低音喇叭安装于音箱前面板。具有显著的优点使传统3件式2.1声道音箱紧凑为手掌大小,可有效降低成本,估计可节省一半的费用支出;配线方便;能随身携带,随时随地享受震撼重低音效果的目标得以实现。
文档编号H04R27/00GK201018636SQ20072011914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3日
发明者林士乾 申请人:林士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