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终端、用于该便携式终端的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以及发光体驱动控制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8042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终端、用于该便携式终端的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以及发光体驱动控制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用于该便携式终端的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以 及发光体驱动控制程序,特别是涉及如便携式电话机等通过显示正处于动 作着的状态来提高便利性的便携式终端、用于该便携式终端的发光体驱动 控制方法以及发光体驱动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在便携式电话机等便携式终端中,己制造出在处于动作时使内部发光 体的光通过窗漏到外部以演绎出光的流动的结构的便携式终端。
图13和图14是在这种便携式电话机的壳体构成为折叠型时示出该壳 体被打开的状态的外观图,图13为主视图,图14为后视图。
如图13所示,该便携式电话机10包括上部壳体11、下部壳体 12、铰链部13,并被构成为能够以上部壳体11的正面和下部壳体12的正 面相对的方式通过铰链部13进行折叠。
上部壳体11由外侧盖壳和内侧盖壳互相嵌合而构成,并且在上部设 有天线21,在所述内侧盖壳上设有接收器22和LCD显示部23。下部壳 体12由外侧盖壳和内侧盖壳互相嵌合而构成,在所述内侧盖壳上设有操 作部24和麦克风25。
另外,如图14所示,在上部壳体11的外侧盖壳上设有窗31、 32、 33。窗31、 32、 33例如用透明的树脂或玻璃构成,用于使没有图示的发 光体(例如,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光漏到外 部,发光体与上述窗31、 32、 33—一对应地设置在上部壳体ll的内部。
在上述便携式电话机10中,例如当进行发起呼叫或呼叫接受动作 时,与窗31、 32、 33对应的LED—个一个地依次被重复点亮。因此,对于用户来说,从窗31、 32、 33泄漏出的光演绎出看起来犹如从一侧流向
另一侧的光的流动。
除上述的便携式电话机之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也公开了这种技术。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LED显示装置中,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控制IC利用具有固定的重复周期的脉冲来驱动 LEDR (红色LED) 、 LEDG (绿色LED) 、 LEDB (蓝色LED)。此 时,CPU控制PWM控制IC,从而上述脉冲的占空比先逐步增加,然后在 固定的时间内保持最大的占空比,或者该脉冲的占空比先逐步减少,然后 在固定的时间内保持最小的占空比。由此,LEDR、 LEDG、 LEDB逐渐变 亮或者逐渐变暗。
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207411号公报(摘要、图3)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以往的便携式电话机存在如下的问题。
艮口,为了一个一个依次重复点亮与图14中的窗31、 32、 33对应的 LED,需要设置与窗31、 32、 33相同个数的LED。因此存在难以减少部 件数和消耗电流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LED显示装置不具有使LEDR、 LEDG、 LEDB的光看起来犹如流动的功能,并且没有减少部件数,因此上述的问 题没有得到改善。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 少部件数和消耗电流并能够使从多个窗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一侧向另 一侧流动的便携式终端、用于该便携式终端的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以及发 光体驱动控制程序。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 包括多个发光体,所述多个发光体彼此隔开地被容纳配置在壳体内;多 个窗,所述多个窗彼此隔开地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使从所述各发光 体射出的光漏到外部;以及发光体驱动控制部,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部控制所述多个发光体,使得从所述各窗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所述多个窗 的一端侧流向另一端侧,该发明的特征在于,比所述发光体的个数更多地 设置了所述窗的个数。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 包括多个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彼此隔开并呈列状地被容纳配置在壳体 内;多个窗,所述多个窗彼此隔开并呈列状地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 使从所述各发光体射出的光漏到外部;以及发光体驱动控制部,所述发光
体驱动控制部控制所述多个发光体,使得从所述各窗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 如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流向另一端侧,该发明的其特征在于,比所述发 光体的个数更多地设置了所述窗的个数。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 征在于,所述各发光体与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开始数时的第奇数个的窗 一一对应地配置。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 征在于,所述各发光体与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开始时的第数偶数个的窗 一一对应地配置。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 征在于,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部被构成为控制所述各发光体的开启状态/ 关闭状态以及亮度,并且进行使亮度峰值从一端侧的所述发光体向另一端 侧的所述发光体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挪移的控制,由此使得从所述各窗 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流向另一端侧。
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
于,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部被构成为沿着时间轴以包括关闭期间一亮度
逐渐增加的期间一亮度峰值期间一亮度逐渐减少的期间的规定的周期重复 控制所述发光体的亮度。
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
于,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部被构成为当所述发光体的亮度达到所述最大
值时,开始增加在该发光体的下一个发光的发光体的亮度。
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5、 6、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发光体由三色发光元件构成,所述三色发光 元件包括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以及蓝色发光元件,并能够选择性 地发出红、绿、蓝中的至少一种光,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部被构成为从 所述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或蓝色发光元件中选择至少一个,以控 制所述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或蓝色发光元件的亮度。
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终 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发光元件由发光二极管构成。
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发光体驱动控制 方法,其中,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多个发光体,所述多个发光体彼此隔 开地被容纳配置在壳体内;以及多个窗,所述多个窗彼此隔开地被设置在 所述壳体上,用于使从所述各发光体射出的光漏到外部,所述发光体驱动 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比所述发光体的个数更多地设置所述窗的个数,并 控制所述多个发光体,使得从所述各窗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所述多个 窗的一端侧流向另一端侧。
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发光体驱动控制 方法,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多个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彼此隔开并呈列状 地被容纳配置在壳体内;多个窗,所述多个窗彼此隔开并呈列状地被设置
在壳体上,用于使从所述各发光体所述射出的光漏到外部,所述发光体驱 动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比所述发光体的个数更多地设置所述窗的个数, 并控制所述多个发光体,使得从所述各窗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所述多 个窗的一端侧流向另一端侧。
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发光体驱动控制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发光体与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开始数时的第 奇数个的窗一一对应地配置。
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发光体驱动控制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发光体与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开始数时的第 偶数个的窗一一对应地配置。
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发光体驱动控制 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各发光体的开启状态/关闭状态以及亮度,并且进行使亮度峰值从一端侧的所述发光体向另 一端侧的所述发光体以规定 的时间间隔依次挪移的控制,由此使得从所述各窗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 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流向另 一端侧。
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光体驱动控制方 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时间轴以包括关闭期间一亮度逐渐增加的期间一亮 度峰值期间一亮度逐渐减少的期间的规定的周期重复控制所述发光体的亮 度。
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体驱动控制方 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光体的亮度达到所述最大值时,开始增加在该 发光体的下一个发光的发光体的亮度。
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4、 15、或16中任一项所述的 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发光体由三色发光元件构成, 所述三色发光元件包括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以及蓝色发光元件, 并能够选择性地发出红、绿、蓝中的至少一种光,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方 法从所述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或蓝色发光元件中选择至少一个, 以控制所述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或蓝色发光元件的亮度。
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体驱动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 使计算机控制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终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比各发光体个数更多地设置了用于使从各发光体射 出的光漏到外部的窗的个数,因此能够在减少部件数的状态下通过发光驱 动控制部控制各发光体,并减少消耗电流。
另外,由于通过发光体驱动控制部来控制各发光体的开启状态/关闭状 态以及亮度,并且进行使亮度峰值从一端侧的所述发光体向另一端侧的所 述发光体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挪移的控制,因此只通过控制各发光体的 亮度就能够使从多个窗中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一端侧流向另 一端侧, 并且能够使发光体的个数少于从外部所看到的发光点、即窗的个数。因 此,能够减少部件数,并能够降低消耗电流。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要部的电气结构的 框图2是用于说明由控制部50控制LED 48,、 482的亮度的动作的图; 图3的(a)和(b)是示出由控制部50控制LED 48" 482的亮度时
的PWM值的图4是用于说明控制部50的动作的流程图5是用于说明控制部50的动作的流程图6是示出窗4A、 492、 493的光量的变化的示意图7示出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电气结构的框图8的(a) (c)是用于说明控制部50A控制LED 48!A的亮度的
动作的图9的(a) (c)是用于说明控制部50A控制LED 482A的亮度的 动作的图10的(a) (c)是示出由控制部50A控制LED 48,A禾P LED 482A的发光颜色时对各种颜色的开启/关闭状态以及亮度进行控制时的 PWM值的图11是用于说明控制部50A的动作的流程图12是用于说明控制部50A的动作的流程图13以往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外观图14以往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外观图。
符号说明
40、 40A便携式电话机 48、 48A发光部
48,、 482 LED (发光二极管、发光体) 48!A、 482A三色LED (三色发光元件) 49窗部
49" 492、 493窗49b壳体
50、 50A控制部
50a CPU (中央处理器、计算机)
50b ROM (只读存储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用于该便携式终端的发光体驱动控制方 法以及发光体驱动控制程序,在该便携式终端中,设有比发光体个数更多 的窗,并且在附近设置有该发光体的窗和没有设置该发光体的窗相互交错 地被排成直线,各发光体的亮度以互不相同的相位和规定的周期反复增 减。
实施例1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要部的电气结构 的框图。
如图1所示,本例的便携式终端是便携式电话机40,包括天线
41、无线部42、声音处理部43、接收器44、麦克风45、操作部46、 LCD 显示部47、发光部48、窗部49、控制部50。
该便携式电话机40通过控制部50的控制,并经由无线部42和天线 41而与没有图示的无线基站进行电波w的发送和接收。
无线基站经由没有图示的移动通信控制站、服务区内移动通信交换站 以及网关移动通信交换站而连接至一般的电话线路网。
无线部42具有没有图示的接收电路、发送电路以及频率合成器等, 无线部42从用天线41接收到的电波w中选择要接收的信号频率,并进行 频率转换、放大、解调来生成接收数据,然后将接收数据发送给控制部 50。
控制部50从无线部42的接收数据中提取声音信号发送给声音处理部 43,声音处理部43对该声音信号进行数字/模拟转换后从接收器44输出声接收器44产生来电铃声或进行通话时的声音等与各种信息对应的声
音。另外,声音处理部43对从麦克风45输入的声音进行模拟/数字转换, 控制部50将该信号转换成发送数据,无线部42将发送数据进行调制并放 大为具有规定频率的载波,然后从天线41进行发送。
操作部46包括发送键、英文/假名/汉字/数字的转换键、电源的开/ 关键、用于进行光标操作的十字键、以及结束键等。
控制部50监视操作部46,判断用户的操作并进行基于该操作的处 理。LCD显示部47通过控制部50的控制进行各种显示,例如当进行通常 的语音通话时显示对方的电话号码信息或图标信息等各种信息。
在图1中,示出了设有窗部49的壳体49b的一部分的剖面,发光部 48包括相互隔开地容纳并配置在该壳体4%内的LED 48,、 482。
窗部49包括相互隔开并呈列状排列配置在壳体49b上的窗49。 492、 493,用于使从LED48^ 482射出的光?1、 p2漏到该壳体49b的外部。
特别是在该实施例中,在第奇数个的窗49i、 493的附近与其一一对应 地配置有LED4s,、 482,而在窗492的附近没有配置LED。
壳体49b例如像以往的图13和14所示被构成为折叠型并对应于上部 壳体的外侧盖壳。控制部50包括用于控制该便携式电话机40全体的作 为计算机的CPU (中央处理器)50a、以及记录有用于使该CPU 50a动作 的发光体驱动控制程序的ROM (只读存储器)50b。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50通过将施加给LED 48,、 482的电压 脉冲的脉宽控制为与亮度对应的时间宽度(即,PWM控制),来控制 LED48t、 482的开启状态/关闭状态以及亮度,并且通过进行使亮度峰值从 一端侧的LED 48t向另一端侧的LED 482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挪移的控 制,来使得从窗4A、 492、 493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这些窗49,、 492、 493的一端侧流向另一端侧。
此时,控制部50沿时间轴以规定的周期重复控制LED48h 482的亮 度,所述规定的周期由关闭期间一亮度逐渐增加的期间一亮度峰值期间一 亮度逐渐降低的期间组成,当LED 48!的亮度达到最大值时,开始增加在 LED 48,的下一个发光的LED 482的亮度。图2是用于说明控制部50控制LED48,、 482的亮度的动作的图,图3 的(a)禾B (b)是示出由控制部50控制LED 48^ 482的亮度时的PWM 值的图,图4和图5是用于说明控制部50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窗 4^、 492、 493的光量的变化的示意图
参照这些附图,对在本例的便携式电话机40中使用的发光体驱动控 制方法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
在该便携式电话机40中,控制部50将施加给LED48h 482的电压脉 冲的脉宽控制为与亮度对应的时间宽度,控制LED48" 482的开启状态/ 关闭状态以及亮度,并且进行使亮度峰值从一端侧的LED 48,向另一端侧 的LED 482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挪移的控制。
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在对LED48,、 482的亮度的控制中,每一个 周期包括期间l、期间2、期间3、期间4,对LED 482的控制比对LED 48i的控制延迟规定的延迟时间(Delay)后开始。
在各期间1中,以规定的时间单位Timerl—1 (=Timerl—2,..., Timerl—n) (n:自然数)设定与在图3的(a)所示的渐亮表1中的 No.XXl至No.XXn对应的各PWM值。此时,PWM值与LED 48,、 482的 点亮同步,从No.XXl (PWM值10%)逐步设定至No.XXn (PWM值 90%) , LED48t、 482的亮度从最小值逐渐增加到最大值。
在各期间2中,LED48p 482的亮度在时间段(TimerN)内保持最大值。
另外,在各期间3中,以规定的时间单位Timerl—1 (=Timerl—2, ..., Timerl—n)设定与在图3的(b)所示的渐暗表1中的 No.YYl至No.YYn对应的各PWM值。
此时,PWM值与LED48!、 482的点亮同步,从No.YYl (PWM值 90%)逐步设定至No.YYn (PWM值10%) , LED 48!、 482的亮度从最 大值逐渐减小到最小值。
在各期间4中,LED48b 482的亮度在时间间隔(TimerN)内保持最 小值。
之后,按每一个周期对LED48i、 482重复进行同样的控制。
14控制部50中,当出现了点亮发光部48的请求 时,例如用户进行了用于通话的操作或者便携式电话机40进行呼叫接受 动作等时,开始进行期间l的控制(步骤A1)。
在期间1,设定渐亮表1的PWM值的动作每隔规定时间(Timerl) 重复进行,直到规定时间(TimerN)为止。即在步骤A2中TimerN开 始,在步骤A3中用于参考渐亮表1的变量I被初始化,在步骤A4中 Timerl开始,在步骤A5中设定渐亮表1中的PWM值。如果在步骤A6中 Timerl到时间了,则在步骤A8中变量i被增加"1",直到在步骤A7中 TimerN到时间为止。如果在上述步骤A7中TimerN已到时间,就进入期 间2。
在期间2,当在步骤A9中TimerN开始之后,期间1中的最后的 PWM值被保持直到在步骤A10中TimerN到时间为止。如果在步骤All 中TimerN已到时间,就进入期间3。
如图5所示,在期间3,设定渐暗表1的PWM值的动作每隔规定时 间(Timerl)重复进行,直到规定时间(TimerN)为止。即在步骤A11中 TimerN开始,在步骤A12中用于参考渐暗表1的变量I被初始化,在步骤 Al3中Timerl开始,在步骤A14中设定渐暗表1中的PWM值。如果在步 骤A15中Timerl到时间了,就在步骤A17中变量i被增加"1",直到在 步骤A16中TimerN到时间为止。如果在步骤A16中TimerN已到时间, 就进入期间4。
在期间4,当在步骤A18中TimerN开始之后,期间3中的最后的 PWM值被保持直到在步骤A19中TimerN到时间为止。如果在步骤A19 中TimerN已到时间,就进入步骤A20。在步骤A20中,当出现了结束点 亮发光部48的请求时,例如用户进行了结束通话的操作、或者便携式电 话机40结束呼叫接受动作等时,发光部48结束点亮。另一方面,当在步 骤A20中没有出现结束点亮发光部48的请求时,返回步骤A2,重复上述 期间l至期间4的控制。
根据上述的控制,窗4A、 492、 493的光量如图6所示的那样变化。也 就是说,如亮度Q1所示,LED48r渐渐变亮,并且在以高亮度点亮固定时间之后,逐渐变暗。相对于LED48!经过延迟时间(delay)之后,即当 LED 48i达到高亮度时,LED 482的亮度如亮度Q3所示的那样与LED 48, 同样地变化。因此,从开始控制起到状态1,在LED 482维持熄灭的情况 下熄灭LED 48i逐渐变亮;从状态1到状态2,在LED 48i维持亮度的情 况下LED 482逐渐变亮。从状态2到状态3,在LED 482维持亮度的情况 下LED48,逐渐变暗;从状态3到状态4,在LED 48i维持熄灭的情况下 熄灭LED 482逐渐变暗。状态4之后也重复进行同样的控制。
结果,通过LED 48,的亮度发生变化,窗49,的光量与LED 48,的亮 度Ql对应地发生变化。通过LED 482的亮度发生变化,窗493的光量与 LED 482的亮度Q3对应地发生变化。通过LED 48!的亮度Ql以及LED 482的亮度Q3发生变化,窗492的光量如亮度Q2那样发生变化。由此, 仅通过对两个LED48i、 482进行亮度控制,就使得从3个窗49卜492、 493 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一侧向另 一侧流动。
如上所述,在该第一实施例中,由于比LED48p 482的个数更多地设 置了窗49" 492、 493,并且在附近分别配置有LED48,、 482的窗49!、 493 和在附近没有配置LED的窗492相互交错地呈列状设置,而且在控制与第 奇数个的窗49,、 493 —一对应地配置的LED 48" 482的开启状态/关闭状 态以及亮度的同时,进行使亮度峰值从一端侧的LED48t向另一端侧的 LED 482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挪移的控制,因此,仅通过对两个LED 48,、 482进行亮度控制,就能够使从3个窗4A、 492、 493泄漏出的光演绎
出看起来犹如从一侧流向另一侧的光的流动,并且能够使作为发光体的 LED 48、482的个数少于作为从外部观看时的发光点的窗49,、 492、 493的
个数,从而减少了部件数,并降低了消耗电流。 实施例2
图7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机的电气结构的框 图,对于与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图1中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标注了相同的标号 进。
在该例的便携式电话机40A中,如图7所示,取代图1中的发光部48 和控制部50而设置了具有不同结构的发光部48A和具有不同功能的控制
16部50A。
在发光部48A中,取代图1中的LED48i、 482而设置了能够选择性地 使红(R)、绿(G)、蓝(B)中的至少一个发光的三色LED 48!A、 482A。三色LED 48!A和三色LED 482A分别由红色LED、绿色LED、蓝 色LED复合构成。
取代控制部50的控制LED 48^ 482的功能,控制部50A具有从三色 LED 48!A和482A的红色LED、绿色LED、蓝色LED中至少选择一个 LED并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增减各LED的亮度的功能。
此时,控制部50A通过将施加到构成三色LED 48,A和482A的各红色 LED、各绿色LED、各蓝色LED上的电压脉冲的脉宽控制为与亮度对应 的时间宽度(即,PWM控制),以互不相同的相位和规定的周期使三色 LED 48^和482A的R、 G、 B的亮度从最小值逐渐增加到最大值,然后 再从该最大值逐渐减小到该最小值。其他的构成与图l相同。
图8的(a) (c)是用于说明控制部50A控制LED 48,A的亮度的 动作的图,图9的(a) (c)是用于说明控制部50A控制LED 482A的 亮度的动作的图,图10的(a) (c)是示出由控制部50A控制LED 48,A和482A的发光色时对各颜色的开启/关闭状态以及亮度进行控制时的 PWM值,图11和图12是用于说明控制部50A的动作的流程图。
参照这些附图,对在本例的便携式电话机40A中采用的出射光控制方 法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
在该便携式电话机40A中,从三色LED 48tA和482A的红色LED、 绿色LED、蓝色LED中选择至少一个LED,并且各LED的亮度以规定的 周期重复增减。
首先,如图10的(a)所示,设定了用于决定三色LED 48!A和482A 的发光色的PWM—ON/OFF表。
根据该PWM一ON/OFF表,例如在No.l中B (蓝色)成为开启 (ON)的状态,三色LED48!A和482A点亮为蓝色(B)。
另外,在No.5中红色(R)和蓝色(B)成为开启(ON)状态,根据 红色和蓝色的加法混合色,三色LED48,A和482A点亮为紫色。另外,如图10的(b)所示,设定了用于在三色LED 48,A和482A渐 亮(fade in)时就每个R、 G、 B决定PWM值的渐亮表2。
另外,如图10的(c)所示,设定了用于在三色LED 48^和482八渐 暗(fade out)时就每个R、 G、 B决定PWM值的渐暗表2。
在对LED 48^的各颜色的开启/关闭状态以及亮度的控制中,如图8 所示,在期间1,对于R、 G、 B的LED中的每种LED,参照图10的 (b)的渐亮表2以及图10的(a)的PWM—ON/OFF表,如果在该 PWM—ON/OFF表上设定为开启(ON)状态,就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每隔 规定时间(Timerl)基于该渐亮表2的PWM值来设定亮度。另外,如果 在该PWM—ON/OFF表上设定为关闭(OFF)状态,则PWM值变成0% (熄灭状态),而与渐亮表2的PWM值无关。
在期间2 ,对于R 、 G 、 B的LED中的每种LED ,参照 PWM_ON/OFF表,如果在该表中被设定为开启状态,就与第一实施例同 样地使LED 48,A的亮度在时间段(TimerN)内保持最大值。另外,如果 在PWM—ON/OFF表中被设定为关闭(OFF)状态,贝U PWM值在时间段 (TimerN)内变成0% (熄灭状态)。
在期间3,对于R、 G、 B的LED中的每种LED,取代上述期间1中 的渐亮表2,参照图10 (c)的渐暗表2来设定亮度。
在期间4, PWM值变成0% (熄灭状态)而与PWM—ON/OFF表无 关。然后,重复进行上述期间1至期间4的控制。另外,在LED 482A的 各颜色的开启/关闭状态以及亮度的控制中,如图9所示,在比LED48,A 延迟了规定的延迟时间(Delay)之后开始进行同样的控制。
此时,在控制部50A中,如图11所示,当出现了点亮发光部48的请 求时(步骤Bl),例如用户进行了用于通话的操作、便携式电话机40进 行呼叫接受动作等时,用于参照图10的(a)的PWM一ON/OFF表的变量j (j=l)被初始化,开始进行期间l的控制(步骤B2)。
在期间,每隔规定时间(Timerl)就重复进行根据渐亮表2和 PWM一ON/OFF表算出的PWM值的设定动作,直到到达规定时间 (TimerN)。即在步骤B3中开始TimerN,在步骤B4中初始化用于参照渐亮表2的变量i (i=l),在步骤B5中开始Timer 1,在步骤B6中进行基 于渐亮表2的PWM值的设定。
接着,在步骤B7中,参照PWMJ3N/OFF表中与将变量j除以7所得 的余数(j mod 7)对应的栏,如果是关闭状态,就将该PWM值设为 0%。此时,对于已在步骤B6中设定的PWM值,在步骤B7中只将对应 的PWM值重新设定为0%。如果在步骤B8中Timerl到时间了,则在步 骤B10中变量i被增加"1",直到在步骤B9中TimerN到时间为止。如 果在上述的步骤B9中TimerN已到时间,就进入期间2。
在期间2,当在步骤B10中TimerN开始之后,期间1中的最后的 PWM值被保持直到在步骤Bll中TimerN到时间为止。如果在歩骤B12 TimerN已到时间,就进入期间3。
如图12所示,在期间3,设定从渐亮表2和PWM—ON/OFF表算出的 PWM值的动作每隔规定时间(Timerl)重复进行,直到规定时间 (TimerN)为止。艮卩,在步骤B13中TimerN开始,在步骤B14中用于参 照渐暗表2的变量i (i=l)被初始化,在步骤B15中Timerl开始,在步骤 B16中基于渐暗表2来设定PWM值。
接着,在步骤B17中,参照PWMJDN/OFF表中与将变量j除以7所 得的余数(j mod 7)对应的栏,如果是关闭状态,就将该PWM值设为 0%。此时,对于已在步骤B16中设定的PWM值,在步骤B17中只将对 应的PWM值重新设定为0%。如果在步骤B18中Timerl到时间了,则在 步骤B20中变量i被增加"1",直到在步骤B19中TimerN到时间为止。 如果在上述的步骤B19中TimerN己到时间,就进入期间4。
在期间4,当在步骤B21中开始TimerN之后,直到在步骤B22中 TimerN到时间为止保持期间3中的最后的PWM值。如果在步骤B22中 TimerN已到时间,就进入步骤B23。在步骤B23中,变量j增加"1", 在步骤B24中,当出现了结束点亮发光部48的请求时,例如用户进行了 结束通话的操作、或便携式电话机40结束了呼叫接受作等时,发光部48 结束点亮。另一方面,当没有出现结束点亮发光部48的请求时,返回步 骤B3,重复上述期间1至期间4的控制。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中,当设置了三色LED 48iA和482A时也与 第一实施例同样地能够使从三个窗4A、 492、 493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 一侧流向另一侧,并且能够减少部件数,降低消耗电流。另外,由于采用 了三色LED48iA和482A,因此光流动的演绎会更加出色。
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具体构成不限 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即便在设计上进行了变更等 也将被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图3的(a)和(b)所示的渐亮表1和渐暗表1的各PWM值 不限定于图中的值。另外,在图10的(a)中,红(R)、绿(G)、蓝 (B)的开启/关闭的组合有7种,但也可以少于7种。另外,在图10的 (b)和(c)所示的渐亮表2和渐暗表2的各PWM值不限定于图中的 值。另外,便携式终端不限于便携式电话机,例如也可以是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等。另外,便携式电话机 40、 40A的壳体不限于折叠型,也可以是直板型或滑盖型。另外,在上述 的各实施例中,在第奇数个窗49!、 493的附近分别配置了 LED 48i、 482, 但也可以设置更多的窗并与第偶数个窗一一对应地配置LED也能够获得与 上述实施例几乎相同的作用、效果(对应于权利要求4或13)。另外,当 具有多个窗时,也可以配置成环形。 产业上的可用性
本发明不限于便携式电话机,能够适用于具有使得从多个窗部泄漏出 的光看起来犹如从一侧流向另 一侧的功能的所有电子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多个发光体,所述多个发光体彼此隔开地被容纳配置在壳体内;多个窗,所述多个窗彼此隔开地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使从所述各发光体射出的光漏到外部;以及发光体驱动控制部,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部控制所述多个发光体,使得从所述各窗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流向另一端侧,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特征在于,比所述发光体的个数更多地设置了所述窗的个数。
2. —种便携式终端,包括多个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彼此隔开并呈列状地被容纳配置在壳体内; 多个窗,所述多个窗彼此隔开并呈列状地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使从所述各发光体射出的光漏到外部;以及发光体驱动控制部,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部控制所述多个发光体,使得从所述各窗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流向另一端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特征在于,比所述发光体的个数更多地设置了所述窗的个数。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发光体与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开始数时的第奇数个的窗一一 对应地配置。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发光体与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开始数时的第偶数个的窗一一对应地配置。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部被构成为控制所述各发光体的开启状态/关闭状态以及亮度,并且进行使亮度峰值从一端侧的所述发光体向另一端侧的所述发光体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挪移的控制,由此使得从所述各窗泄漏 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流向另一端侧。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部被构成为沿着时间轴以包括关闭期间一亮度 逐渐增加的期间一亮度峰值期间一亮度逐渐减少的期间的规定的周期重复 控制所述发光体的亮度。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部被构成为当所述发光体的亮度达到所述最大 值时,开始增加在该发光体的下一个发光的发光体的亮度。
8. 如权利要求5、 6、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发光体由三色发光元件构成,所述三色发光元件包括红色发光 元件、绿色发光元件以及蓝色发光元件,并能够选择性发出红、绿、蓝中 的至少一种光,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部被构成为从所述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 件或蓝色发光元件中选择至少一个,以控制所述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 元件或蓝色发光元件的亮度。
9.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发光元件由发光二极管构成。
10. —种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用于便携式终端,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多个发光体,所述多个发光体彼此隔开地被容纳配置在壳体内;以及多个窗,所述多个窗彼此隔开地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使从所述 各发光体射出的光漏到外部,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比所述发光体的个数更多地设置所述窗的个数,控制所述多个发光体,使得从所述各窗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所述 多个窗的 一 端侧流向另 一端侧。
11. 一种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用于便携式终端,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多个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彼此隔开并呈列状地被容纳配置在壳体内; 多个窗,所述多个窗彼此隔开并呈列状地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 使从所述各发光体射出的光漏到外部,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比所述发光体的个数更多地设置所述窗的个数,控制所述多个发光体,使得从所述各窗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所述 多个窗的 一端侧流向另 一端侧。
12. 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发光体与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开始数时的第奇数个的窗一一对应地配置。
13. 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发光体与从所述多个窗的一端侧开始数时的第偶数个的窗一一对应地配置。
14. 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所述各发光体的开启状态/关闭状态以及亮度,并且进行使亮度峰值从一端侧的所述发光体向另 一端侧的所述发光体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 挪移的控制,由此使得从所述各窗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所述多个窗的 一端侧流向另 一端侧。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时间轴以包括关闭期间一亮度逐渐增加的期间一亮度峰值期间一 亮度逐渐减少的期间的规定的周期重复控制所述发光体的亮度。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光体的亮度达到所述最大值时,开始增加在该发光体的下一个发光的发光体的亮度。
17. 如权利要求14、 15、或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发光体由三色发光元件构成,所述三色发光元件包括 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以及蓝色发光元件,并能够选择性地发出 红、绿、蓝中的至少一种光,所述发光体驱动控制方法从所述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或蓝色发光元件中选择至少一个,以控制所述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或蓝 色发光元件的亮度。
18. —种用于使计算机控制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终 端的发光体驱动控制程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部件数和消耗电流并且使得从多个窗部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一侧流向另一侧的便携式终端。在附近分别配置有LED(48<sub>1</sub>、48<sub>2</sub>)的窗(49<sub>1</sub>、49<sub>3</sub>)和在附近没有配置LED的窗(49<sub>2</sub>)相互交错地呈列状设置,控制部(50)将施加给LED(48<sub>1</sub>、48<sub>2</sub>)的电压脉冲的脉宽控制为与亮度对应的时间宽度,控制LED(48<sub>1</sub>、48<sub>2</sub>)的开启状态/关闭状态以及亮度,并且进行使亮度峰值从一端侧的LED(48<sub>1</sub>)向另一端侧的LED(48<sub>2</sub>)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挪移的控制。因此,从三个窗(49<sub>1</sub>、49<sub>2</sub>、49<sub>3</sub>)泄漏出的光看起来犹如从一侧向另一侧流动,并且由于LED(48<sub>1</sub>、48<sub>2</sub>)的个数少于窗(49<sub>1</sub>、49<sub>2</sub>、49<sub>3</sub>)个数,因此减少了部件数并降低了消耗电流。
文档编号H04M1/00GK101542757SQ20078004420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8日
发明者川田仁美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