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频分复用蜂窝通信系统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8313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行频分复用蜂窝通信系统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中减小同信道干扰的方法及应用这种方
法的基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上行频分复用(FDMA)蜂窝系统 中通过小区间通信,达到干扰协调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
背景技术
3GPP (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计划)组织是移动通信领域内的国际组 织,她在3G蜂窝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在3GPP第6 版标准中,引入了HSUPA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其基于0FDMA (正 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且在基站中运用快速上行调度技术,使不同的 用户设备在上行发送数据时,使用不同的频谱资源。其中,0FDMA技术 属于FDMA (频分多址接入)技术。在制定HSUPA相关标准的同时,3GPP 组织从2004年下半年起开始设计EUTRA (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及陆 基无线电接入)和EUTRAN (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及陆基无线电接 入网),该项目也被称为LTE (长期演进)项目。LTE系统釆用SO0FDMA
(单载波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和基站中的快速资源调度。其中, SC-0FDMA技术也属于FDMA技术。
一方面,在LTE系统中,基站在频域上的调度消除了蜂窝系统小区 内的干扰,但小区间的干扰依然存在。 一般地,蜂窝系统把服务覆盖区 域分割为若干个正六边形的小区。在上行蜂窝系统中,小区基站为用户 设备分配上行资源(在下文中简称为资源),资源一般包括时隙资源、频 谱资源,也可能包括码字资源等。在实际系统中,由于整个资源被所有 小区复用,当相邻两个小区内的两个用户设备被分配到相同的资源时, 这两个用户设备就会发生同信道干扰,该干扰在上述两个用户设备都位 于小区边界时尤其严重。因此,需要相应的干扰协调方法来减小用户设
9备间的同信道干扰。
在一些技术文献中,针对上行FDMA蜂窝系统,有三种干扰协调方
法可用于降低小区间干扰
(1) 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基站以频带为单位,测量资 源上受到邻基站内用户设备的干扰大小,当干扰超过一定门限时,则基 站发生干扰过载。基站通过后台通信方式周期性地或是触发性地向邻基 站全向发送干扰过载指示,该指示以频带为报告单位,对于每个频带, 指明干扰是否过载,或是进一步指明过载的大小程度。收到干扰过载指 示的基站将查询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资源使用情况,对使用过干扰过载指 示所对应频带的用户设备,采取降低发射功率或是更改资源调度等措施,
达到干扰协调的目的。参见文献3GPP, Rl-072971, "Cluster based Overload Indication"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Nokia (3GPP文 档,编号Rl-072971,"基于簇的干扰过载指示",Nokia Siemens Networks公司,Nokia公司)。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具有简单灵 活、快速响应干扰的优点。
(2) 基于资源块子集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首先,基站进行资源 协调,即把资源分割成若干资源块子集,邻小区的相关资源块子集之间 不重叠,或以协调的方式重叠;根据用户的抗干扰的情况,令用户使用 相关的资源块子集。然后,基站根据各个资源块子集抗干扰的大小程度, 为各个资源块子集分别设定干扰过载门限。最后,基站根据资源块子集 的分割情况,向邻基站全向发送基于资源块子集的干扰过载指示。参见 文献3GPP, Rl- 075045, "X2 Over-load Indicator an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 Motorola(3GPP文档,编号Rl-075045,
"X2接口干扰过载指示及小区间干扰协调",Motorola公司)。基于资源 块子集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结合考虑了资源协调方案,使得干扰过载指 示方法更有针对性。
(3) 强干扰指示方法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判断用户 设备对邻基站的干扰情况,对于边界用户设备可能发出的强干扰,用强 干扰指示,把强干扰所在的频带通知邻基站,从而使邻基站在该频带上 采取资源调度、功率控制等措施避免干扰。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分为
10全向发送(把强干扰指示向所有邻基站进行发送)和定向发送(把强干
扰指示向将被干扰的邻基站进行发送)。参见文献3GPP, R1-074851, "Up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 Ericsson (3GPP 文档,编号Rl-074851,"上行小区间干扰协调",爱立信公司)。强干 扰指示在干扰发生之前进行发送,可以有效避免干扰的产生。
(4)等效的强干扰指示方法基站划分出一段频带,用于接受邻 基站的强干扰,并用一种指示,把该频带的位置通知邻基站;邻基站根 据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判断用户设备对该基站的干扰情况,对于可能 发出强干扰的边界用户设备,令其使用该频带资源,从而把强干扰限制 在该频带上。这种方法可以等效为方法(3)中的一种特例强干扰指示方 法,S卩,当方法(3)采用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且基站的所有邻基站都 向基站发送相同的强干扰指示时,方法(4)成为方法(3)的一种特例。 参见文献3GPP, Rl-080281, "Serai-Static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 Alcatel-Lucent (3GPP文档,编号Rl-080281, "半静态干扰协调方法",阿尔卡特-朗讯公司)。等效的强干扰指示在干 扰发生之前进行发送,可以有效避免干扰的产生。
方法(1)和方法(2)都是干扰过载指示方法,属于被动方式的干 扰协调,即干扰发生之后再进行干扰协调。其优点是方案简单灵活,快 速响应突发干扰,缺点是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干扰的发生,且边界用户设 备数据传输速率较低。而方法(3)和方法(4)则属于主动方式的干扰 协调,即干扰发生之前就进行干扰协调。其优点是干扰协调效果较好, 边界用户设备数据传输速率较高,缺点是难以应对小范围、突发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边界用户设备数据传输速率较 低,或是应对小范围、突发的干扰能力较弱的问题,提供一种上行FDMA 蜂窝系统干扰协调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该方法把干扰过载指示与 强干扰指示进行结合,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并不是简单地把干扰过载 指示与强干扰指示叠加,因为这会导致一些技术问题,包括,两种指示
各自独立运作,会使干扰控制变得困难,甚至控制发生矛盾,再有,两种指示所需信令在简单叠加中彼此间没有联系,使得信令的有效性下 降。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相结合的方法。首 先,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判断用户设备的受干扰的情况和/ 或干扰其他小区的情况,进行频谱资源协调;然后,基站设置并执行干 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 指示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设置、发送方向的设置、频 带的设置、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的设置和替换机制的设置等步骤;本 发明具有干扰协调效果较好,应对突发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干扰协调方法,用在 上行频分复用蜂窝通信系统中,将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千扰指示进行结合, 所述干扰协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判断用户设备的受干扰的情 况和/或干扰其他小区的情况,进行频谱资源协调;
优选地,所述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包括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用 户设备的路径损耗、用户设备干扰相邻基站的情况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基站将频谱资源分割为频谱资源块子集,用户设备只有权 限使用一部分频谱资源块子集或全部频谱资源块子集。
(2) 基站对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置; 该步骤在设计干扰过载指示方法时,参考强干扰指示方法的技术特
征,在设计强干扰指示方法时,又参考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技术特征, 达到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联合优化设计的目的。该步骤包括5个 可选部分,分别为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设置、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 扰指示的发送方向设置、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设置、强干 扰指示的触发机制设置和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设 置。
1.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设置在诸如方法(1)或方法(2)所述 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中,需要对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进行设置,但方法 (1)或方法(2)都没有与方法(3)或方法(4)所述的强干扰指示进 行结合。因为方法(4)可以被视作方法(3)的一种特例,即方法(3)中,基站的所有邻基站向基站定向发送相同的强干扰指示,就是方法(4), 因此,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说明中,将尽量采用方法(3)进行举例, 以增强实施例的一般性。本发明提出,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是频率选择 性的,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强干扰指示和频谱资源协调结果,对干扰过载 指示的门限进行设置。
优选地,设干扰过载指示的基础门限值为/。,根据接收到的强干扰 指示和频谱资源协调结果所做的修正项为Z,那么,干扰过载指示的门 限值为/ = /。+义。
2. 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设置在诸如方法(l) 或方法(2)所述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中,需要对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 向进行设置,主要的发送方向有全向发送(向所有邻基站进行发送)和 定向发送(向特定的邻基站进行发送),其中,全向发送可以被视作定向 发送的一种特例,即内容相同的定向发送就是全向发送,因此,在本发 明的所有实施例说明中,将尽量采用定向发送进行举例,以增强实施例
的一般性。方法(1)或方法(2)都没有与方法(3)或方法(4)所述 的强干扰指示迸行结合,所以均采用全向发送;而诸如方法(3)或方法 (4)所述的强干扰指示方法中,也没有根据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 调整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本发明提出,根据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 确定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本发明还提出,根据干扰过载指示的发 送方向,确定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
优选地,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定向发送。
优选地,当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定向发送时,强干扰指示的 发送方向为定向发送;当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全向发送时,强干 扰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全向发送。
3. 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设置由于干扰过载是频率 选择性的,所以诸如方法(1)或方法(2)所述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中, 每个干扰过载指示对应一个频带;同样地,由于强干扰也是频率选择性 的,所以诸如方法(3)或方法(4)所述的强干扰指示方法中,每个强 干扰指示也对应一个频带,但方法(1)、方法(2)、方法(3)和方法(4) 都没有把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的设置与强干扰指示的频带的设置进行综合考虑。本发明提出,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与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 小之间满足倍数或分数关系,或者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和强干扰指 示的频带大小,分别与其他已确定的频带大小满足倍数或分数关系。这 样,当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在系统带宽上连续分布, 且干扰过载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频率和强干扰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 频率相等时,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在频域上是对齐 的,所述最低频带指中心频率最低的频带。
优选地,在确定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之后,再确定强干扰指示 的频带大小,使之与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满足倍数或分数关系。
优选地,在确定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之后,再确定干扰过载指示 的频带大小,使之与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满足倍数或分数关系。
优选地,在确定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带大小之后,再确定干扰过载指 示的频带大小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使之分别与上行参考信号的频 带大小满足倍数或分数关系,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指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 上行信道质量而发送的信号。
优选地,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在系统带宽上连 续分布,且干扰过载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频率和强干扰指示的最低频 带的最低频率相等,所述最低频带指中心频率最低的频带。
4.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设置在诸如方法(3)或方法(4)所 述的强干扰指示方法中,需要设定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即满足什么 条件时,发送强干扰指示。方法(3)和方法(4)均采用周期性发送的 方式,即时间触发机制,该机制与干扰过载指示方法没有关联。本发明 提出,将受干扰情况或者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和接收的情况作为强干扰 指示的触发条件。
优选地,当基站收到邻基站的强干扰指示时,调整对邻基站的强干 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优选地,针对各频带,设置发出干扰的门限,当某一频带上发出的 干扰值超过该门限时,基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 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优选地,当在某一频带上,在n个可能发送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m次发送了干扰过载指示(n和m为正整数,且m《n)时,则 基站调整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 送强干扰指示。
优选地,在某一频带上,在u个可能接收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 内,有v次接收了来自同一基站的干扰过载指示(u和v为正整数,且v 《u),如果该频带是基站对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的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 则基站调整对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的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将调整后 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通过强干扰指示定向发送给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的基 站,或者全向发送给所有邻基站,如果该频带不是基站对发出干扰过载 指示的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则基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 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5.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设置由于干扰过载 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目的都是抑制小区间干扰,所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 的替换作用。本发明提出,根据受干扰情况和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情况, 使强干扰指示替换干扰过载指示进行发送。本发明还提出,采用干扰过 载指示替换强干扰指示,进行强干扰频谱资源的协调。
优选地,设定强干扰指示的门限,当某一频带上的干扰超过该门限, 并且,在该频带上,在x个可能发送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y 次需要发送干扰过载指示(x和y为正整数,且y《x)时,则基站正常 发送第1次至第y-l次干扰过载指示,而用强干扰指示替换第y次干扰
过载指示,该强干扰指示的内容是基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
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优选地,当对于干扰过载指示所对应的频带,在g个可能发送干扰
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h次发送千扰过载指示(g和h为正整数, 且h《g)时,则第1次至第h-l次干扰过载指示是基站正常发送的干扰 过载指示,而第h次干扰过载指示将起到强干扰指示的作用,第h次干 扰过载指示的内容是基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 并用干扰过载指示替换强干扰指示,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该 频带已被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这一信息。 (3)基站执行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
15该步骤中,基站根据所设置的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干扰过载指示 和/或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强干 扰指示的触发机制和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执行干 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基站包括 用户设备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 频谱资源协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参数存储单元所存储的 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判断用户设备的受干扰的情况和/或干扰其他小区 的情况,进行频谱资源协调,以确定用户设备对于频谱资源的使用权限; 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用于对干扰过载指示的门 限、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 指示的频带、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以及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
间的替换机制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设置;
干扰情况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受的干扰或发出的干扰与干扰门限
之间的大小;
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执行单元,用于根据干扰情况比较单元 的比较结果,基于所述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所设置的与 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相关的参数,执行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 指不。
由此,本发明提出的上行FDMA蜂窝系统干扰协调方法及使用该方 法的基站,将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进行结合,包括干扰过载指示 的门限设置、发送方向的设置、频带的设置、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的 设置和替换机制的设置等机制,使本发明具有干扰协调效果较好,应对 突发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


通过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及
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多小区蜂窝通信系统的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上行FDMA蜂窝系统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16图3为基站200 204之间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协调模式的示意图; 图4为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 图5为全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 图6为定向发送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7为基站200 204之间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协调模式的示意图; 图8为全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 图9为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的设置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的设置的例 一的示意图10为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的设置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的设置的 例二的示意图11为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的设置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的设置的 例三的示意图12为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的设置的例二的示意图13为基站200 204之间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协调模式的示意图14为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的设置的例三的示意图15为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的设置的例四的示意图16为替换机制的设置的例一的示意图17为基站200 204之间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协调模式的示意图; 图18为替换机制的设置的例二的示意图;以及 图19为使用本发明的上行FDMA蜂窝系统干扰协调方法的基站的示 意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描述过程中 省略了对于本发明来说是不必要的细节和功能,以防止对本发明的理解 造成混淆。
为了清楚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的实现步骤,下面给出一些本发明的具 体实施例,适用于上行LTE蜂窝通信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 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应用,而是可适用于其他通信系统。参考图1,其中显示了一个多小区蜂窝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蜂窝系 统把服务覆盖区域分割为相接的无线覆盖区域,即小区。在图1中,小 区被示意地描绘为正六边形,整个服务区域由小区100 104拼接而成。 与小区100 104分别相关的是基站200 204。基站200 204的每个包 含一个发射机、 一个接收机、以及一个基站控制单元,这是在本领域所 公知的。在图1中,基站200 204被示意地描绘为位于小区100 104 的某一区域,并被配备全向天线。但是,在蜂窝通信系统的小区布局中, 基站200 204可以配备定向天线,有方向地覆盖小区100 104的部分 区域,该部分区域通常被称为扇区。因此,图l的多小区蜂窝通信系统 的表示仅是为了示意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 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
在图1中,基站200 204通过X2接口 300 304彼此相连。在LTE 系统中,将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单元和核心网的三层节点网络结构简化 成两层节点结构。其中,无线网络控制单元的功能被划分到基站,基站 与基站通过名为"X2"的有线接口进行协调和通信。
在图1中,小区100 104内分布着若干个用户设备400 430。用 户设备400 430的每个包含一个发射机、 一个接收机、以及一个移动终 端控制单元,这是在本技术领域所公知的。用户设备400 430通过为各 自服务的服务基站(基站200 204中的某一个)接入蜂窝通信系统。应 该被理解的是,虽然图1中只示意性地画出16个用户设备,但实际情况 中的用户设备的数目是相当巨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图l对于用户设 备的描绘也仅是示意目的。用户设备400 430通过为各自服务的基站 200 204接入蜂窝通信网,直接为某用户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站被称 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其他基站被称为该用户设备的非服务基站。
本发明所述的上行FDMA蜂窝系统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 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0: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判断用户设备的受干扰 的情况和/或干扰其他小区的情况,进行频谱资源协调。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地
理位置、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用户设备干扰相邻基站的情况中的至少一个。但是,应该清楚的是以上各参数仍为所述相关参数的示例,而不 应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参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和未来 的技术进步,选取任何其他适当的参数。
本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对于基站200,根
据用户设备400 414到基站200的路径损耗值对用户设备进行分组,令 用户设备400 406为中心用户设备;令用户设备408 414为边界用户 设备,其中,再根据用户设备408 414到邻基站的路径损耗值对边界用 户设备进行细分,用户设备408 410离基站202较近,对基站202有较 强的干扰,用户设备412 414离基站204较近,对基站204有较强的干 扰。对于基站202,根据用户设备416 422到基站202的路径损耗值对 用户设备进行分组,令用户设备418 422为中心用户设备;令用户设备 416为边界用户设备,再根据用户设备416到邻基站的路径损耗值对其 进行细分,用户设备416离基站200较近,对基站200有较强的干扰。 对于基站204,根据用户设备424 430到基站204的路径损耗值对用户 设备进行分组,令用户设备424 426为中心用户设备;令用户设备428 430为边界用户设备,其中,再根据用户设备428 430到邻基站的路径 损耗值对边界用户设备进行细分,用户设备428离基站200较近,对基 站200有较强的干扰,用户设备430离基站202较近,对基站202有较 强的干扰。需要指出的是,根据用户设备到基站的路径损耗值将用户设 备分为中心用户设备和边界用户设备,并根据边界用户到邻基站的路径 损耗值,得到其干扰情况之后,再作进一步分组,只是用户设备分组的 一个举例,并不意味着用户设备的分组只依赖于路径损耗值,也不意味 着用户设备的分组只有中心用户设备和边界用户设备等两个主要种类, 事实上,根据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可以对其作多组别,多等级的区分。 在区分用户之后,进行频谱资源协调,可以用来实施诸如方法(3) 或方法(4)所述的强干扰指示方法。在该步骤中,基站将频谱资源分割 为频谱资源块子集,用户设备只有权限使用一部分频谱资源块子集或全 部频谱资源块子集。本实施例中,频谱资源协调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其中,称频谱f。 f,为频谱a,称频谱f, f2为频谱(3,称频谱f2 f3为 频谱Y,频谱oc是基站200对基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频谱(3是基站
19200对基站204的强干扰频谱资源以及基站202对基站200和基站204 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频谱Y是基站204对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强干扰频 谱资源。该频谱资源协调把成对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在频谱上错开,从而 减小干扰的影响,比如,基站200对基站204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和基站 204对基站200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在图3中不重叠。需要指出的是,图3 仅仅是频谱资源协调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频谱资源协调的实施只局限 于图3的形式,实事上,频谱资源协调的核心思想是把相邻基站间易干 扰相邻小区和/或易受干扰的用户设备在频谱上进行协调,凡是实现该目 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频谱资源协调方法。
本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对于基站200,用 户设备400 406是中心用户设备,令其可以使用图3中的所有频谱资源; 用户设备408 410离基站202较近,令其可以使用图3中的基站200 对基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即频谱ct;用户设备412 414离基站204 较近,令其可以使用图3中的基站200对基站204的强干扰频谱资源, 即频谱P。对于基站202,用户设备418 422是中心用户设备,令其可 以使用图3中的所有频谱资源;用户设备416离基站200较近,令其可 以使用图3中的基站202对基站200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即频谱p。对 于基站204,用户设备424 426是中心用户设备,令其可以使用图3中 的所有频谱资源;用户设备428离基站200较近,令其可以使用图3中 的基站204对基站200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即频谱Y;用户设备430离基 站202较近,令其可以使用图3中的基站204对基站202的强干扰频谱 资源,即频谱Y。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分配仅仅是对用户设备的资源使用 进行限制的举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条 件。
步骤510:基站对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 置。该步骤在设计干扰过载指示方法时,参考强干扰指示方法的技术特 征,在设计强干扰指示方法时,又参考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技术特征, 达到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联合优化设计的目的。步骤510包括5 个步骤,分别为
步骤520: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设置。本发明提出,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是频率选择性的,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强干扰指示和频谱资源协调 结果,对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进行设置。
优选地,设干扰过载指示的基础门限值为/。,根据接收到的强干扰 指示和频谱资源协调结果所做的修正项为义,那么,干扰过载指示的门 限值为/ = /。+义。
本实施例中,假设基站采用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其实施示
意图如图4所示,基站200 204根据图3确定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协调模 式,把强干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 345,通过X2接口 300 304, 发送给将被干扰的邻基站,以基站200为例,其把基站200对基站202 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通过X2接口 300,发送给基站 202;把基站200对基站204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30,通 过X2接口 302,发送给基站204。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定向发送的强干 扰指示方法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发明 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另外,图4仅仅是定 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并不意味着采用定向发送的强 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于图4的形式。假设基站采用全向发送的干 扰过载指示方法,该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基站200中的用 户设备发向基站202发出过载的有向干扰450 (箭头代表干扰方向)大 于设定的门限,即过载时,基站202会通过X2接口向基站200、 204及 其他相邻基站全向发送干扰过载指示455,并指明干扰过载的频带,该 频带也即来自基站200的干扰信号所在的频带。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全 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 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另外, 图5仅仅是全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全向发 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于图5的形式。再假设/。-6dB, I = // + C,其中,//为根据接收到的强干扰指示所做的修正项,对于 干扰过载指示所对应的频带,//的表达式为0dB (当边界用户设备的聚集度为O)
-ldB (当边界用户设备的聚集度小于30%)
/H , (1)
-2dB (当边界用户设备的聚集度介于30%至70%)
-3dB (当边界用户设备的聚集度大于70%)
式中,边界用户设备的聚集度定义为干扰过载指示所对应的频带上聚集 的边界用户设备数目除以边界用户设备总数目。当边界用户设备的聚集 度越大时,其抗干扰能力越弱,因此,减小//,从而降低干扰过载指示 的门限,更频繁地发送干扰过载指示,可以使邻基站降低相应的干扰。C 为根据频谱资源协调结果所做的修正项,表达式为
强干扰指示是干扰即将来临的预告,合理的做法是提高强干扰指示所对 应的频带上的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以免过于频繁地发送干扰过载指示, 反而失去该信令的意义。
综上,本实施例中,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值为
在图l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根据图3,对于基站200,频谱a 和频谱(3上的边界用户设备的聚集度均为50%,频谱Y上的边界用户设备 的聚集度为O,根据式(l),频谱a、频谱(3和频谱Y的/f值分别为-2dB、 -2dB和0dB;根据图3和图4,频谱a、频谱P和频谱Y收到的强干扰指示 的个数分别为O、 2和2,由式(2),得频谱a、频谱卩和频谱Y的C值分别 为OdB、 1dB和ldB,因此,根据式(3),得频谱a、频谱P和频谱y干扰过 载门限值分别为4dB (6-2+0)、 5dB(6-2+l)和7dB(6+0+l)。同理,根据 图3,对于基站202,频谱p上的边界用户设备的聚集度均为100%,频谱 a和频谱Y上的边界用户设备的聚集度为0,根据式(l),频谱a、频谱|3 和频谱Y的/7值分别为OdB、 -3dB和0dB;根据图3和图4,频谱a、频 谱(3和频谱Y收到的强干扰指示的个数分别为1、 1禾B2,由式(2),得频 谱a、频谱p和频谱Y的C值分别为0.5dB、 0.5dB和ldB,因此,根据式 (3),得频谱ot、频谱J3和频谱Y干扰过载门限值分别为6. 5dB (6+0+0. 5)、
C = 0.5ZdB
。为干扰过载指示所在频带、 、上收到的强干扰指示的个数,3.5dB(6-3+0.5)和7dB(6+0+1)。需要指出的是,式(l)、式(2)和式(3) 所示的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设置公式仅仅是频率选择性的干扰过载指示 门限的举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的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设置只局限于式 (1)、式(2)和式(3)的形式。
步骤522: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设置。本发明 提出,根据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确定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本 发明还提出,根据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确定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 向。
优选地,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定向发送。
优选地,当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定向发送时,强干扰指示的 发送方向为定向发送;当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全向发送时,强干 扰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全向发送。
本实施例中,给出两个应用举例。
例一假设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定向发送,其实施示意图如图 4所示,基站200 204根据图3确定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协调模式,把强 干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 345,通过X2接口 300 304,发送 给将被干扰的邻基站,以基站200为例,其把基站200对基站202的强 干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通过X2接口 300,发送给基站202; 把基站200对基站204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30,通过X2 接口 302,发送给基站204。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 方法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 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另外,图4仅仅是定向发送 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并不意味着釆用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 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于图4的形式。在图1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 根据图3和图4,基站202得知基站200将在频谱a上发出较大的干扰, 基站204将在频谱Y上发出较大的干扰。如果基站202在频谱ot上干扰过 载,那么,其只需向基站200定向发送干扰过载指示即可,而没有必要 同时向基站200和基站204同时全向发送干扰过载指示,定向发送干扰 过载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基站200中的用户设备发向 基站202发出过载的有向干扰450 (箭头代表干扰方向)大于设定的门
23限,即过载时,基站202会通过X2接口 300向基站200定向发送干扰过 载指示460,并指明干扰过载的频带,该频带也即来自基站200的干扰 信号所在的频带。需要指出的是,图6仅仅是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 方法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 于图6的形式。因此,在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定向发送的条件下, 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设为定向发送。
例二假设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全向发送,该方法的实施示 意图如图5所示,当基站200中的用户设备发向基站202发出过载的有 向干扰450 (箭头代表干扰方向)大于设定的门限,即过载时,基站202 会通过X2接口向基站200、 204及其他相邻基站全向发送干扰过载指示 455,并指明干扰过载的频带,该频带也即来自基站200的干扰信号所在 的频带。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全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仅仅是为了 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 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另外,图5仅仅是全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 方法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全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 于图5的形式。使用全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时,干扰过载指示无 法区分干扰源,因此,基站的强干扰频谱的集中化有利于抑制干扰,在 图l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采用图7所示的频谱资源协调模式,而 该频谱资源协调模式易于用全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通知邻基站,全 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如图8所示,基站200 204根据 图7确定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协调模式,把强干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 示360 370,通过X2接口 300 304,全向发送给相邻基站,以基站200 为例,其把基站200对相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60, 通过X2接口发送给基站202、 204及其他相邻基站。需要指出的是,图 8仅仅是全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并不意味着采用全 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于图8的形式。因此,在干扰过 载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全向发送的条件下,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设为全 向发送。
此处的例一和例二仅仅是本发明的发送方向的设置的实施例,并不 意味着本发明的发送方向的设置只局限于例一和例二的形式。
24步骤524: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设置。本发明提出, 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与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之间满足倍数或分数 关系,或者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分别与 其他已确定的频带大小满足倍数或分数关系。这样,当干扰过载指示的 频带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在系统带宽上连续分布,且干扰过载指示的最 低频带的最低频率和强干扰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频率相等时,干扰过 载指示的频带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在频域上是对齐的,所述最低频带指 中心频率最低的频带。
优选地,在确定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之后,再确定强干扰指示 的频带大小,使之与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满足倍数或分数关系。
优选地,在确定干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之后,再确定干扰过载指 示的频带大小,使之与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满足倍数或分数关系。
优选地,在确定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带大小之后,再确定干扰过载指 示的频带大小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使之分别与上行参考信号的频 带大小满足倍数或分数关系,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指用户设备向基站反馈 上行信道质量而发送的信号。
优选地,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在系统带宽上连 续分布,且干扰过载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频率和强干扰指示的最低频 带的最低频率相等,所述最低频带指中心频率最低的频带。
在本实例中,考虑LTE系统的具体配置,根据3GPP组织的文档 TR 25.814 VI. 5.0, "Physical Layer Aspects for Evolved雨A"(演 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及陆基无线电接入的物理层规范)及Rl-063013, "Approved minutes of 3GPP TSG RAN WG1 #46 in Tallinn" (3GPP国 际组织标准制定工作组RAN WG1小组在Tallinn召幵的第46次会议上通 过的技术细节),带宽为20MHz的上行LTE系统,在频域上共有频谱资源 块100个,除去4个频谱资源块用于控制信令外,剩余96个频谱资源块 用于上行数据传输,设编号为1 96。下面给出三个应用举例。
例一确定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为2个频谱资源块,再确定强 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为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的2倍,即4个频谱资 源块,另外,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在系统带宽上连续分布,干扰过载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频率为1号频谱资源块,强干 扰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频率也为1号频谱资源块,该干扰过载指示的 频带的设置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的设置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
例二确定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为6个频谱资源块,再确定干扰 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为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的2/3,即4个频谱资源 块,另外,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在系统带宽上连续 分布,干扰过载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频率为1号频谱资源块,强干扰
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频率为4号频谱资源块,该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 的设置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的设置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
例三确定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带大小为6个频谱资源块,再确定强
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为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带大小的2倍,即12个频谱资
源块,再确定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为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带大小的
1/2,即3个频谱资源块,另外,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和强干扰指示的频 带在系统带宽上连续分布,干扰过载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频率为1号 频谱资源块,强干扰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频率也为1号频谱资源块, 该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的设置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的设置的示意图如图 ll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例一、例二和例三以及相对应的图9、图10和图 ll仅仅是本发明强干扰指示和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的设置的实施范例, 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强干扰指示和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的设置的实施只局 限于例一、例二和例三以及相对应的图9、图10和图11的形式。
步骤526: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设置。本发明提出,将受干扰情 况或者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和接收的情况作为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条件。
优选地,当基站收到邻基站的强干扰指示时,调整对邻基站的强干 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优选地,针对各频带,设置发出干扰的门限,当某一频带上发出的 干扰值超过该门限时,基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 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优选地,当在某一频带上,在n个可能发送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 间内,有m次发送了干扰过载指示(n和m为正整数,且m《n)时,则基站调整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 送强干扰指示。
优选地,在某一频带上,在U个可能接收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 内,有V次接收了来自同一基站的干扰过载指示(U和v为正整数,且v 《li),如果该频带是基站对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的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 则基站调整对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的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将调整后 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通过强干扰指示定向发送给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的基 站,或者全向发送给所有邻基站,如果该频带不是基站对发出干扰过载 指示的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则基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 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本实施例中,给出四个应用举例,场景仍然为图l所示的多小区蜂 窝系统,频谱资源协调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称频谱f。 f,为频
谱ot,称频谱f, f2为频谱P,称频谱f2 f3为频谱Y,频谱a是基站200 对基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频谱(3是基站200对基站204的强干扰 频谱资源以及基站202对基站200和基站204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频谱Y 是基站204对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
例一本例采用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其实施示意图如图4 所示,基站200 204根据图3确定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协调模式,把强干 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 345,通过X2接口 300 304,发送给 将被干扰的邻基站,以基站200为例,其把基站200对基站202的强干 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通过X2接口 300,发送给基站202; 把基站200对基站204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30,通过X2 接口 302,发送给基站204。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 方法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 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另外,图4仅仅是定向发送 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并不意味着采用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 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于图4的形式。在图4中,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方式 为,当基站200收到基站202发出的强干扰指示325后,调整其对邻基 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202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320。
例二本例采用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其实施示意图如图4所示,基站200 204根据图3确定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协调模式,把强干 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 345,通过X2接口 300 304,发送给 将被干扰的邻基站,以基站200为例,其把基站200对基站202的强干 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通过X2接口 300,发送给基站202; 把基站200对基站204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30,通过X2 接口 302,发送给基站204。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 方法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 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另外,图4仅仅是定向发送 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并不意味着采用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 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于图4的形式。本例的实施示意图如图12所示,对 于基站202,如果在频谱a上,其用户设备418向基站200发出了较强干 扰470 (箭头表示干扰方向),并超过了设置的发出干扰的门限K时,基 站202将频谱cc设为对邻基站200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200 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380。随后,邻基站200可以相应地调整强干扰频 谱资源,将频谱P作为对基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因此,重新调整 后的频谱资源协调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其相对于图3的变动在于,基 站202对基站200的强干扰频谱资源由频谱p改为频谱a,基站200对基 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由频谱a改为频谱J3。
例三本例采用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其实施示意图如图4 所示,基站200 204根据图3确定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协调模式,把强干 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 345,通过X2接口 300 304,发送给 将被干扰的邻基站,以基站200为例,其把基站200对基站202的强干 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通过X2接口 300,发送给基站202; 把基站200对基站204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30,通过X2 接口 302,发送给基站204。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 方法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 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另外,图4仅仅是定向发送 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并不意味着采用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 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于图4的形式。本例采用全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 方法,该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基站200中的用户设备发向基站202发出过载的有向干扰450 (箭头代表干扰方向)大于设定的门 限,即过载时,基站202会通过X2接口向基站200、 204及其他相邻基 站发送全向干扰过载指示455,并指明干扰过载的频带,该频带也即来 自基站200的干扰信号所在的频带。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全向发送的干 扰过载指示方法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 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另外,图5仅仅 是全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全向发送的干扰 过载指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于图5的形式。本例的实施示意图如图14 所示,对于基站200,在频谱p上,将会受到来自于基站202中用户设备 416的较强干扰470 (箭头表示干扰方向),设频谱P上,在10个可能发 送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7次(n=10, m二7)基站200向所有邻 基站全向发送了干扰过载指示475,则基站200调整对邻基站的强干扰 频谱资源,比如将频谱I3设为对邻基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向邻 基站202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375,使邻基站202调整强干扰频谱资源, 从而减小频谱(3上所受的干扰。基站202调整强干扰频谱资源后,将频 谱a作为对基站200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再通过强干扰指示380定向发 送给基站200。因此,重新调整后的频谱资源协调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 其相对于图3的变动在于,基站200对基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由频 谱a改为频谱(3,基站202对基站200的强干扰频谱资源由频谱(3改为频 谱a。
例四本例采用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其实施示意图如图4 所示,基站200 204根据图3确定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协调模式,把强干 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 345,通过X2接口 300 304,发送给 将被干扰的邻基站,以基站200为例,其把基站200对基站202的强干 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通过X2接口 300,发送给基站202; 把基站200对基站204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30,通过X2 接口 302,发送给基站204。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 方法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 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另外,图4仅仅是定向发送 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并不意味着采用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
29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于图4的形式。本例采用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 方法,该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基站200中的用户设备发向
基站202发出过载的有向干扰450 (箭头代表干扰方向)大于设定的门 限,即过载时,基站202会通过X2接口 300向基站200发送定向干扰过 载指示460,并指明干扰过载的频带,该频带也即来自基站200的干扰 信号所在的频带。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仅 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 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另外,图6仅仅是定向发送的干扰 过载指示方法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实 施只局限于图6的形式。本例的实施示意图如图15所示,对于基站200, 在频谱P上,将会受到来自于基站202中用户设备416的较强干扰470 (箭头表示干扰方向)。设频谱P上,基站202在8个可能接收干扰过载 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6次(u=8, v=6)接收了来自基站200的定向发 送的干扰过载指示480,且频谱P的确是基站202对基站200的强干扰频 谱资源,则基站202调整对基站200的强干扰频谱资源,比如,将频谱 ot设为对基站200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向基站200定向发送强干扰指 示380,基站200在收到强干扰指示380后,将基站200对基站202的 强干扰频谱资源调整为频谱P,并通过强干扰指示375定向发送给基站 202。因此,重新调整后的频谱资源协调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其相对 于图3的变动在于,基站200对基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由频谱a改 为频谱J3,基站202对基站200的强干扰频谱资源由频谱p改为频谱a。
此处的例一、例二、例三和例四仅仅是本发明的强干扰指示的触发 机制的设置的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的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的设 置只局限于例一、例二、例三和例四的形式。
步骤528: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设置。本发明 提出,根据受干扰情况和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情况,使强干扰指示替换 千扰过载指示进行发送。本发明还提出,采用干扰过载指示替换强干扰 指示,进行强干扰频谱资源的协调。
优选地,设定强干扰指示的门限,当某一频带上的干扰超过该门限, 并且,在该频带上,在x个可能发送千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y次需要发送干扰过载指示(x和y为正整数,且y《x)时,则基站正常 发送第1次至第y-l次干扰过载指示,而用强干扰指示替换第y次干扰
过载指示,该强干扰指示的内容是基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
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优选地,当对于干扰过载指示所对应的频带,在g个可能发送干扰
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h次发送干扰过载指示(g和h为正整数, 且h《g)时,则第1次至第h-l次干扰过载指示是基站正常发送的干扰 过载指示,而第h次干扰过载指示将起到强干扰指示的作用,第h次干
扰过载指示的内容是基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
并用干扰过载指示替换强干扰指示,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该 频带己被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这一信息。
本实施例中,给出两个应用举例,场景仍然为图l所示的多小区蜂
窝系统,频谱资源协调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称频谱f。 f,为频 谱a,称频谱f, f2为频谱P,称频谱f2 f3为频谱y,频谱ot是基站200 对基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频谱P是基站200对基站204的强干扰 频谱资源以及基站202对基站200和基站204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频谱Y 是基站204对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
例一本例釆用全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其实施示意图如图8 所示,基站200 204根据图7确定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协调模式,把强干 扰频谱资源的位置360 370,通过X2接口 300 304,全向发送给相邻 基站,以基站200为例,其把基站200对相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的 位置360,通过X2接口发送给基站202、 204及其他相邻基站。需要指 出的是,选择全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 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 定条件。另外,图8仅仅是全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 并不意味着采用全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于图8的形 式。本例采用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该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如图 6所示,当基站200中的用户设备发向基站202发出过载的有向干扰450 (箭头代表干扰方向)大于设定的门限,即过载时,基站202会通过X2 接口 300向基站200发送定向干扰过载指示460,并指明干扰过载的频
31带,该频带也即来自基站200的干扰信号所在的频带。需要指出的是, 选择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 式,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 另外,图6仅仅是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
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于图6的形式。本例的实施 示意图如图16所示,对于基站200,在频谱p上,将会受到来自于基站 202中用户设备416的较强干扰470 (箭头表示干扰方向)。在频谱P上, 设定强干扰指示的门限L,当强干扰指示所对应频带上的干扰超过门限 L,并且,频谱(3上,在9个可能发送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7 次(x=9, y=7)基站200需要向邻基站202定向发送干扰过载指示480, 则基站正常发送第1次至第6次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而用全向发 送的强干扰指示替换第7次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该强干扰指示的 内容是,基站200将频谱p设为对所有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向 所有邻基站全向发送强干扰指示360,使邻基站202调整强干扰频谱资 源,从而减小频谱P上所受的干扰。基站202调整强干扰频谱资源后, 将频谱a作为对所有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再通过强干扰指示365 全向发送给所有邻基站。因此,重新调整后的频谱资源协调的示意图如 图17所示,其相对于图7的变动在于,基站200对所有邻基站的强千扰 频谱资源由频谱a改为频谱(3,基站202对所有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 由频谱(3改为频谱a。
例二本例采用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其实施示意图如图4 所示,基站200 204根据图3确定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协调模式,把强干 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 345,通过X2接口 300 304,发送给 将被干扰的邻基站,以基站200为例,其把基站200对基站202的强干 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20,通过X2接口 300,发送给基站202; 把基站200对基站204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采用强干扰指示330,通过X2 接口 302,发送给基站204。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 方法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 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另外,图4仅仅是定向发送 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并不意味着采用定向发送的强干扰指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于图4的形式。本例采用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
方法,该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基站200中的用户设备发向 基站202发出过载的有向干扰450 (箭头代表干扰方向)大于设定的门 限,即过载时,基站202会通过X2接口 300向基站200发送定向干扰过 载指示460,并指明干扰过载的频带,该频带也即来自基站200的干扰 信号所在的频带。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仅 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 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另外,图6仅仅是定向发送的干扰 过载指示方法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定向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实 施只局限于图6的形式。本例的实施示意图如图18所示,对于基站200, 在频谱P上,将会受到来自于基站202中用户设备416的较强干扰470 (箭头表示干扰方向)。设频谱(3上,基站200在8个可能发送干扰过载 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6次(g=8, h=6)向基站202定向发送干扰过载 指示480,则第1次至第5次干扰过载指示是基站正常发送的干扰过载 指示,而第6次干扰过载指示将起到强干扰指示的作用,第6次干扰过 载指示的内容是,基站200将频谱(3设为对邻基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 源,并用干扰过载指示480替换强干扰指示,向邻基站202定向发送频 谱卩已被设为对邻基站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这一信息,使邻基站202 调整强干扰频谱资源,从而减小频谱P上所受的干扰,基站202调整强 干扰频谱资源后,将频谱oc作为对基站200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再通过 强干扰指示380定向发送给基站200。因此,重新调整后的频谱资源协 调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其相对于图3的变动在于,基站200对基站 202的强干扰频谱资源由频谱oc改为频谱P,基站202对基站200的强干 扰频谱资源由频谱P改为频谱a。
此处的例一和例二仅仅是本发明的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的设置 的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的替换机制的设置只局限于例一和例二的 形式。
步骤540:基站执行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该步骤中,基站 根据所设置的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的发 送方向、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和千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执行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 指不。图19为使用本发明的上行FDMA蜂窝系统干扰协调方法的基站的示 意方框图。参考图19,根据本发明的基站200/202/204包括 用户设备参数存储器211,用于在基站200/202/204内存储用户设 备的相关参数;所述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的地 理位置和/或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和/或用户设备干扰相邻基站的情况。频谱资源协调单元212 (执行上述步骤500),用于根据用户设备参 数存储器211所存储的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判断用户设备的受干扰的 情况和/或干扰其他小区的情况,进行频谱资源协调,以确定用户设备对 于频谱资源的使用权限, 一般地,基站将频谱资源分割为频谱资源块子 集,用户设备只有权限使用一部分频谱资源块子集或全部频谱资源块子 集;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213 (执行上述步骤510),用 于在基站200/202/204内确定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相结合的方 法,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213包括干扰过载指示门限寄 存器2131 (对应于步骤520)、发送方向寄存器2133 (对应于步骤522)、 频带设置存储单元2135 (对应于步骤524)、强干扰指示触发机制选择器 2137 (对应于步骤526)和替换机制选择器2139 (对应于步骤528);干 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213可以改变用户设备参数存储器 211、频谱资源协调单元212、干扰情况比较器214以及干扰过载指示和 强干扰指示执行部分215中的内容和/或参数;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 示设置单元213可以对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 指示的发送方向、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强干扰指示的触 发机制、以及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中的至少一项进 行设置;干扰情况比较器214,用于在基站200/202/204内,根据干扰过载 指示门限寄存器2131中存储的设定门限等参数,比较所受的干扰或发出 的干扰与干扰门限之间的大小,干扰情况比较器214的比较结果是执行34干扰过载指示方法和强干扰指示方法的条件;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执行部分215 (执行上述步骤540),根据干扰情况比较单元214的比较结果,基于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 设置单元213所设置的与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相关的参数,以 及通过X2接口发送和接收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情况,执行干扰 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其中各个基站200/202/204间通过X2接口相连。至此己经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本领域 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其它的 改变、替换和添加。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而 应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用在上行频分复用蜂窝通信系统中,将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进行结合,所述干扰协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判断用户设备的受干扰的情况和/或干扰其他小区的情况,进行频谱资源协调;基站对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以及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设置,以实现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的相互结合;以及基站基于所设置的与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相关的参数,执行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将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设置为/ = /。 + X,其中/。为干扰过载指示的基础门限,义为根据接收到的强干扰指示和频谱资源协调结果所 做的修正项。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将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设置为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 为定向发送,即向特定的邻基站进行发送; 或者基站将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设置为当干扰过载 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定向发送时,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定向发送,即 向特定的邻基站进行发送;当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全向发送时, 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全向发送,即向所有邻基站进行发送。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之一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对千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进行设置,从而使强干扰 指示的频带大小与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满足倍数或分数关系; 或者基站对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进行设置,从而使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分别与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带 大小满足倍数或分数关系。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在系统带宽上连续分布,且干扰过载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频率和强干扰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 频率相等,所述最低频带指中心频率最低的频带。
6. 根据权利要求1 5之一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将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设置为当基站收到邻基站的强干扰 指示时,调整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或者基站将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设置为针对各频带,设置发出干扰 的门限,当某一频带上发出的干扰值超过该门限时,基站将该频带设为 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或者基站将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设置为当在某一频带上,在n个可 能发送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m次发送了干扰过载指示,其中 n和m为正整数,且m《n时,则基站调整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 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或者基站将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设置为在某一频带上,在u个可能 接收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v次接收了来自同一基站的干扰过 载指示,其中u和v为正整数,且v《u,如果该频带是基站对发出干扰 过载指示的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则基站调整对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的 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将调整后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通过强干扰指示 定向发送给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的基站,或者全向发送给所有邻基站,如 果该频带不是基站对发出千扰过载指示的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则基 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 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7. 根据权利要求1 6之一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将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设置为设定强干扰指示的门限,当某一频带上的干扰超过该门限,并且,在该频带上, 在X个可能发送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y次需要发送干扰过载指示,其中x和y为正整数,且y《x时,则基站正常发送第l次至第 y-l次干扰过载指示,而用强干扰指示替换第y次干扰过载指示,该强干扰指示的内容是基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 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或者基站将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设置为当对于干 扰过载指示所对应的频带,在g个可能发送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内, 有h次发送干扰过载指示,其中g和h为正整数,且h《g时,则第1 次至第h-1次干扰过载指示是基站正常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而第h次 干扰过载指示将起到强干扰指示的作用,第h次干扰过载指示的内容是 基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用干扰过载指示替换 强干扰指示,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该频带已被设为对邻基站 的强干扰频谱资源这一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1 7之一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包括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用户设备的 路径损耗、用户设备干扰相邻基站的情况中的至少一个。
9. 一种基站,包括-用户设备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频谱资源协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参数存储单元所存储的 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判断用户设备的受干扰的情况和/或干扰其他小区的情况,进行频谱资源协调,以确定用户设备对于频谱资源的使用权限;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用于对干扰过载指示的门 限、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 指示的频带、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以及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 间的替换机制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设置;干扰情况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受的干扰或发出的干扰与干扰门限之间的大小;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执行单元,用于根据干扰情况比较单元 的比较结果,基于所述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所设置的与 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相关的参数,执行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 指不。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包括干扰过载指示门限 寄存单元,用于存储对干扰过载指示门限的设置,所述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将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 设置为/ = /Q + Z,其中/。为干扰过载指示的基础门限,义为根据接收 到的强干扰指示和频谱资源协调结果所做的修正项,并将所设置的干扰 过载指示门限存储在所述干扰过载指示门限寄存单元中。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包括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发送方向寄存单元,用于存储所设置的干扰过载指示和/ 或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所述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将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设置为干扰过载指示的发送 方向为定向发送,即向特定的邻基站进行发送; 或者将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设置为当干扰 过载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定向发送时,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为 定向发送,即向特定的邻基站进行发送;当干扰过载指示的发 送方向为全向发送时,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为全向发送,即 向所有邻基站进行发送, 并将所设置的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发送方向存储在所述 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发送方向寄存单元中。
12. 根据权利要求9 11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包括干扰过载指示和强 干扰指示频带寄存单元,用于存储所设置的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所述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对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 扰指示的频带进行设置,从而使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与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满 足倍数或分数关系;或者使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大小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大小分 别与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带大小满足倍数或分数关系, 并将所设置的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频带存储在所述干扰过 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频带寄存单元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干扰过载指示的频带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在系统带宽上连续分布,且千扰过载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频率和强干扰指示的最低频带的最低 频率相等,所述最低频带指中心频率最低的频带。
14. 根据权利要求9 13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包括强干扰指示触发机制寄存单元,用于存储所设置的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所述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将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 制设置为当基站收到邻基站的强干扰指示时,调整对邻基站的强干 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或者针对各频带,设置发出干扰的门限,当某一频带上发出的 干扰值超过该门限时,基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或者当在某一频带上,在n个可能发送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 间内,有m次发送了干扰过载指示,其中n和m为正整数,且 m《n时,则基站调整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向邻基 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或者在某一频带上,在U个可能接收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 内,有V次接收了来自同一基站的干扰过载指示,其中L1和V 为正整数,且V《U,如果该频带是基站对发出干扰过载指示 的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则基站调整对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的 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将调整后的强干扰频谱资源通过强 干扰指示定向发送给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的基站,或者全向发送 给所有邻基站,如果该频带不是基站对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的基 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则基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 频谱资源,并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并将所设置的强干扰指示触发机制存储在所述强干扰指示触发机 制寄存单元中。
15.根据权利要求9 14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包括干扰过载指示与强 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寄存单元,用于存储所设置的干扰过载指示与强 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所述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设置单元将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 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设置为设定强干扰指示的门限,当某一频带上的干扰超过该门 限,并且,在该频带上,在X个可能发送干扰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y次需要发送干扰过载指示,其中x和y为正整数, 且y《x时,则基站正常发送第1次至第y-1次干扰过载指示, 而用强干扰指示替换第y次干扰过载指示,该强干扰指示的内 容是基站将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向邻 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强干扰指示; 或者当对于干扰过载指示所对应的频带,在g个可能发送干扰 过载指示的时间区间内,有h次发送干扰过载指示,其中g和 h为正整数,且h《g时,则第1次至第h-1次干扰过载指示 是基站正常发送的干扰过载指示,而第h次干扰过载指示将起到强干扰指示的作用,第h次干扰过载指示的内容是基站将 该频带设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并用干扰过载指示替 换强干扰指示,向邻基站全向发送或者定向发送该频带己被设 为对邻基站的强干扰频谱资源这一信息, 并将所设置的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存储在所 述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寄存单元中。
16.根据权利要求9 15之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参数存储单元所存储的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包括用 户设备的地理位置、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用户设备干扰相邻基站的情 况中的至少一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行频分复用蜂窝通信系统干扰协调方法,用于将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进行结合,所述干扰协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相关参数,判断用户设备的受干扰的情况和/或干扰其他小区的情况,进行频谱资源协调;基站对干扰过载指示的门限、干扰过载指示和/或强干扰指示的发送方向、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的频带、强干扰指示的触发机制、以及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间的替换机制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设置,以实现干扰过载指示与强干扰指示的相互结合;以及基站基于所设置的相关的参数,执行干扰过载指示和强干扰指示。本发明具有干扰协调效果较好,应对突发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干扰协调方法的基站。
文档编号H04W72/00GK101505495SQ20081000585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5日
发明者铭 丁, 刘仁茂, 梁永明, 晨 陈, 磊 黄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