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多媒体广播中的单频网系统、复用器及数据传输方法

文档序号:768713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多媒体广播中的单频网系统、复用器及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 统中的单频网系统、复用器及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为了降低接收装置的功耗,通常需要将多媒 体广播物理层信号每帧划分为多个时隙,发射装置根据一套节目码率大小, 将所述节目映射在一个或几个时隙上进行发射,接收装置在观看某一套节目
时,只需在对应时隙打开^l秦收信道。参照图1所示,为现有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体系)单频网数据传输 格式示意图。现有CMMB单频网数据传输格式按照节目流进行分组,复用 器IO将输入的节目流复用到不同时隙上,如图中将节目l复用到时隙0及 时隙l上,节目2复用到时隙2、时隙3及时隙4上,节目K复用到时隙 37、时隙38、时隙39上,然后按照节目的顺序输出复用码流。可见,每个 节目可能需要映射到不同数目的时隙进行发送,而同时也可能存在某个时隙 不被占用的情况,所以会导致输出的码流的码率抖动比较大。
参照图2所示,为现有CMMB单频网一秒内的复用码流输出形式示意 图。示出了一个典型的CMMB传输流。复用器IO每秒输出的复用码流由三 种类型的数据包组成,分为时间描述信息包(Time of day,以下简称TOD 包)、复用帧描述信息包(以下简称MFD包)、复用帧数据包(PLD)。 其中TOD包用于指示当前数据的时间信息,MFD包用于指示当前节目的复 用信息,包括所占时隙数量、调制模式、映射模式、编码模式等,PLD包用 于传递对应节目的数据。
而现有的复用码流数据的输出方法是在一秒内先输出一个TOD包, 再依次输出每套节目的MFD包和PLD包。上述复用码流数据输入到发射机后,发射机需要对节目描述信息进行实时译码,即要实时对MFD包进行解 析,然后计算出每个时隙对应的数据量,重新划分时隙边界。然后再将数据 分配到相应时隙上进行发送。
参照图3所示,为单频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单频网系统主要由中 心站的复用器IO和复用码流码率适配器11、分布式光网络12——也可称为 节目分配网络、和若干个发射机13组成。
如图所示,从复用器IO输出的复用码流先经过复用码流码率适配器11 进行码率适配,然后通过光网络12传递到不同的发射机13,在发射机13 恢复后进行发送。
由上述可知,现有的CMMB单频网数据传输格式按照节目的顺序输出, 此方法带来以下几个缺点
1、 由于按照节目进行传输,复用器输出的码流的码率抖动比较大,不 利于复用码流码率适配器的码率估计和恢复。
2、 由于按照节目进行传输,而每个节目可能需要映射到不同数目的时 隙进行发送,因此发射机需要对节目描述信息进行实时译码,然后计算出每 个时隙对应的数据量,重新划分时隙边界,然后再将数据分配到相应时隙上, 增加了发射机的复杂度。
3、 由于按照节目进行传输,如果出现传输错误,则会影响整个节目内 的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单频 网系统、复用器及数据传输方法,以利于复用码流码率适配器的码率适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单频 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所述单频网系统中发射装置将数据映射在时隙上 进行发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U)复用器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控制信息封装成时隙描述数据包,并将 每个时隙对应的数据封装成时隙负载数据包;(2)复用器在输出复用码流时,在一秒内依次传输每个时隙对应的时 隙描述数据包和时隙负载数据包。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3 )发射装置接收到所述复用码流后,根据所述时隙描述数据包找到 时隙间隔,并根据所述时隙描述数据包包含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时隙内的时隙 负载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时隙负载数据映射到对应时隙上进行发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调制方式、映射方式、编码方式、时隙号、 秒延迟、时间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 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 单频网系统,所述单频网系统包括复用器、复用码流码率适配器、分布式光 网络及发射装置,所述复用器用于接收节目数据,并将每个节目的数据映射 到不同时隙,所述复用器还用于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控制信息封装成时隙描述 数据包,并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数据封装成时隙负载数据包,并且在输出复用 码流时,在一秒内依次传输每个时隙对应的时隙描述数据包和时隙负栽数据 包。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复用码流后,根据所述时隙 描述数据包找到时隙间隔,并根据所述时隙描述数据包包含的控制信息对所 述时隙内的时隙负载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时隙负载数据映射到对应时隙 上进行发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调制方式、映射方式、编码方式、时隙号、 秒延迟、时间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用器,包括数据接收单 元、时隙分配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及数据输出单元,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用 于接收节目数据,所述时隙分配单元用于将每个节目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时 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控制信息封装成时隙描述数据 包,并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数据封装成时隙负载数据包。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输出单元用于在输出复用码流时,在一秒内依次传 输每个时隙对应的时隙描述数据包和时隙负载数据包。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调制方式、映射方式、编码方式、时隙号、 秒延迟、时间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单频网系统、复用器及数据传输方法带来以下优点传输 数据流按照时隙进行传递,这样将每秒内发送的数据分配在每一个时隙上, 输出码流更为平均,有利于复用码流码率适配器进行码率估计和匹配。发射 装置端可以根据TSD包直接得到时隙的边界,降低了发射装置的实现难度。 当传输路径中出现错误,由于采用TSD标识出时隙的边界,此错误不会跨 越,而是可以控制在一个时隙内,不会发散到其它时隙,从而提高了发射装 置的抗干扰性。


图1为现有CMMB单频网数据传输格式示意图。
图2为现有CMMB单频网 一秒内的复用码流输出形式示意图。
图3为单频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单频网数据传输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单频网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复用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使复用器按照时隙传输数据,这样将每秒内发送的 数据分配在每一个时隙上,输出码流更为平均,有利于复用码流码率适配器 进行码率估计和匹配。具体方式为设置时隙描述数据包和时隙负载数据包, 在一秒内依次传输每个时隙对应的时隙描述数据包和时隙负载数据包。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单频网系统、复用器及数据传输方法,发射装置可 以通过时隙描述数据包作为间隔,直接按照时隙划分数据,降低了发射装置 的复杂程度,消除现有的按节目划分数据的方法所带来的弊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说明书第5/7页参照图4所示,为本发明单频网数据传输流示意图。单频网数据传输格 式按照时隙进行,即将需要传输的数据映射到每个时隙上进行发送,而不是 再按节目进行分组。如图所示的复用器输出码流在每个时隙内包括TSD (Time Slot Description,时隙描述数据包)和PLD (PayLoad,时隙负载数 据包)两种数据包,其中TSD用于承载每个时隙对应的控制信息(包括调 制方式、映射方式、编码方式、时隙号、秒延迟、TOD信息等),PLD包 用于传递每个时隙对应的数据。参照图5所示,为本发明单频网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步骤501: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控制信息封装成时隙描述数据包,并将每 个时隙对应的数据封装成时隙负载数据包;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调制方式、映射方式、编码方式、时隙号、秒延迟、 TOD (时间描述信息)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在实 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步骤502:复用器在输出复用码流时,在一秒内依次传输每个时隙对应 的时隙描述数据包和时隙负载数据包。这样,对于在一秒内每个时隙来说,都是先输出一个TSD包,再输出 一个PLD包。其中TSD包用于指示该时隙对应的控制信息,PLD包传递该 时隙对应的数据。在一秒内就通过TSD包作为时隙间隔将各个时隙区分开 来。步骤503:发射装置接收到所述复用码流后,根据所述时隙描述数据包 找到时隙间隔,并才艮据所述时隙描述数据包包含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时隙内的 时隙负载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时隙负载数据映射到对应时隙上进行发 送。可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按照时隙传递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方法。按照时 隙传递控制信息和数据,利用控制信息标定出时隙的间隔是本发明的核心 点。只要是采用按时隙发送数据的数字多媒体广播通信系统都可以采用本方 法传递数据。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的单频网系统,所迷单频网系统包括复用 器、复用码流码率适配器、分布式光网络及发射装置。所述复用器除用于接收节目数据,并将每个节目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时 隙之外,还用于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控制信息封装成时隙描述数据包,并将每 个时隙对应的数据封装成时隙负载数据包,并且在输出复用码流时,在一秒 内依次传输每个时隙对应的时隙描述数据包和时隙负载数据包。所述发射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复用码流后,根据所述时隙描述数据包 找到时隙间隔,并根据所述时隙描述数据包包含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时隙内的 时隙负载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时隙负载数据映射到对应时隙上进行发 送。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调制方式、映射方式、编码方式、时隙号、秒 延迟、时间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参照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复用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单频网系统的 复用器60包括数据接收单元61、时隙分配单元62、数据处理单元63、及 数据输出单元64。所述数据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节目数据,所述时隙分配单元62用于将 每个节目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时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63用于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控制信息封装成时隙描述 数据包,并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数据封装成时隙负载数据包,其中所述控制信 息包括调制方式、映射方式、编码方式、时隙号、秒延迟、时间描述信息中 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所述数据输出单元64用于在输出复用码流时,在一秒内依次传输每个 时隙对应的时隙描述数据包和时隙负载数据包。本发明的单频网系统、复用器及数据传输方法改变了现有的对控制信息 和数据进行封装的方式,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控制信息封装成时隙描述数据 包,并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数据封装成时隙负载数据包,并在输出复用码流时, 在一秒内依次传输所述重新封装后的每个时隙对应的时隙描述数据包和时隙负载数据包,这样数据映射到每个时隙上进行发送,使输出码流更加均匀, 有利于复用码流码率适配器进行码率估计,而同时通过所述时隙描述数据包 将各个时隙间隔开来,更利于发射机的处理。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 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 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单频网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所述单频网系统中发射装置将数据映射在时隙上进行发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复用器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控制信息封装成时隙描述数据包,并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数据封装成时隙负载数据包;(2)复用器在输出复用码流时,在一秒内依次传输每个时隙对应的时隙描述数据包和时隙负载数据包。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3) 发射装置接收到所述复用码流后,根据所述时隙描述凄t据包找到 时隙间隔,并根据所述时隙描述数据包包含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时隙内的时隙 负载数据进行处理后,将所述时隙负载数据映射到对应时隙上进行发送。
3、 如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调 制方式、映射方式、编码方式、时隙号、秒延迟、时间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一 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4、 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单频网系统,所述单频网系统包括复 用器、复用码流码率适配器、分布式光网络及发射装置,所述复用器用于接 收节目数据,并将每个节目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时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 用器还用于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控制信息封装成时隙描述数据包,并将每个时 隙对应的数据封装成时隙负载数据包,并且在输出复用码流时,在一秒内依 次传输每个时隙对应的时隙描述数据包和时隙负载数据包。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频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复用码流后,才艮据所述时隙描述数据包找到时隙间隔,并根据 所述时隙描述数据包包含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时隙内的时隙负载数据进行处 理后,将所述时隙负载^:据映射到对应时隙上进行发送。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单频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调制方式、映射方式、编码方式、时隙号、秒延迟、时间描述信息中的 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7、 一种复用器,包括数据接收单元、时隙分配单元、数据处理单元、 及数据输出单元,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节目数据,所述时隙分配单元 用于将每个节目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时隙,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控制信息封装成时隙描述数据包,并将每个时隙对应 的数据封装成时隙负载数据包。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输出单元用于 在输出复用码流时,在一秒内依次传输每个时隙对应的时隙描述数据包和时 隙负载数据包。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调制 方式、映射方式、编码方式、时隙号、秒延迟、时间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一种 或者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中的单频网系统、复用器及数据传输方法,在所述单频网系统中发射装置将数据映射在时隙上进行发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复用器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控制信息封装成时隙描述数据包,并将每个时隙对应的数据封装成时隙负载数据包;(2)复用器在输出复用码流时,在一秒内依次传输每个时隙对应的时隙描述数据包和时隙负载数据包。采用本发明的单频网系统、复用器及数据传输方法,复用器输出码流更为平均,有利于复用码流码率适配器进行码率估计和匹配,并且本发明采用时隙描述数据包作为时隙间隔,能够使发射装置实现时更加方便,还可以提高发射装置的抗干扰性。
文档编号H04B7/26GK101222276SQ200810057330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31日
发明者峰 张, 辉 张, 王西强, 科 蒋, 炜 钱 申请人: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