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色材的组合的印刷控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9017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根据色材的组合的印刷控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色材的组合的印刷控制。
技术背景近年来,家庭用的打印机中可使用的墨的种类有增加的倾向。通过组 合使用更多种类的墨,能够实现发挥了各墨的色材固有的色彩的宽的色再现区域。然而,与实现宽的色再现区域(color reproduction gamut)相比,也存在用户想优先使用尽可能少的种类的墨进行印刷。例如,在搭载6种 墨的打印机中,也产生为了印刷色再现区域并不重要的文书,而用户必须 专门购入所有六种的情况。用户要求的印刷品质的选择通过打印机机种选 择(例如,搭载4种墨机种或搭载6种墨机种等的选择)而在某种程度实 现,但在实施上,打印机制造商提供全部提供分别满足不确定多数的用户 的要求的机种是不可能的。此外,考虑到即使单一的用户在购入打印机后, 打印机的使用用途也发生变化,也考虑到不得不准备用于实现用户现在不 要求的印刷品质的墨这种情况在事后发生。另一方面,提出了提示或切换具有覆盖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表示的色 域的色再现区域的墨的组合的方案(参照特开2006-82460号公报)。根据 所述结构,能够使适于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印刷的墨用于印刷。但是,在根据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而动态地变更用于印刷的墨的情况 下,实际上,通过仅使变更后的墨搭载于打印机无法进行印刷。这是因为 为根据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最终地使打印机头驱动,需要对用于将印刷对 象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变更后的墨的墨量的图像数据的变换规则进行规定 的色变换简档(profile)。在上述的文献中,认为印刷控制部18 (参照专 利文献1的段落0107。)担当此功能,但使用哪种色变换简档并不明确。 例如,也考虑了估计所有的墨的组合,并准备与所有的墨的组合对应的无数的色变换简档的方法,但因为色变换简档规定色空间和墨空间的变换规 则,数据量大,因此特别在如果可使用的墨的组合变多,则该方法不现实。 从而,即使存在能够实现良好的色再现区域的墨组,仍存在无法灵活地进 行与该色组对应的色变换的问题。此外,用户对于印刷结果的要求不仅在 于色再现区域,也需要灵活地使用对于其他的印刷效果也良好的墨组。发明内容在本发明中,在对用于利用多个种类的色材的印刷进行印刷控制时, 首先,取得机构取得印刷中使用的所述色材的组合即色材组。即,在由这 些进行印刷时,取得使用何种色材的组合(色材组)的信息。还有,色材 是指附着于记录介质时呈规定的显色(光谱反射系数)的物体,相当于墨 或墨带或粉体墨(墨粉)等。生成机构,生成色变换简档,该色变换简档 规定了用于将在第一色空间中表现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在以构成所述色材 组的各色材的使用量的组合即色材量组表现的色空间、且与第一色空间不 同的第二色空间中表现的图像数据的变换规则。由此,即使取得任意的上 述色材组,也能够实现对应该色材组的色变换简档的生成及色变换。还有, 上述色材组表示色材的种类的组合,上述色材量组表示使用于印刷的色材 的量的组合。在生成上述色变换简档时最重要的是,在色变换前后维持等色性。然 而,也可以考虑其他要素而生成上述色变换简档。即,在生成上述色变换 简档时,规定色变换后的色材量组满足规定的第一印刷性能的变换规则也 可。该第一印刷性能应该是多方面的性能,优选综合了多个不同观点的性 能要素的性能。因为在一方的性能要素良好,.但另一方的性能要素差的情 况下,得不到用户满足的印刷结果。作为具体的性能要素的例子,例如,可以采用表示印刷物的层次性的 性能、或表示印刷物的粒状性的性能、或印刷色的永久性、或表示印刷时 的色材消耗量的性能、或表示色再现区域(力、7、;/卜)的性能等。若这样设置,则通过使用上述色变换简档进行色变换,能够实现这些性能满足规 定的条件的印刷。可以满足组合了这些性能中的任意几个的综合性的上述 第一印刷性能,也可以组合全部。当然,也可以满足组合了这些性能以外的观点的性能要素的综合性的上述第一印刷性能。另外,在综合各性能要 素,设定上述第一印刷性能时,调节各性能要素的重视程度也可。上述各 性能要素不限于时常要求为相同,因此,例如,希望根据印刷状况,调节 最佳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作为取得印刷中使用的所述色材的组合即色材组的方法的 具体例,例如,基于收容上述色材的色材容器的印刷装置中的搭载状况, 取得上述色材组也可。因为上述色材容器搭载于上述印刷装置的上述色材 的组合被认为,成为实际上印刷中使用的上述色材组的可能性高。另一方 面,还考虑到实际上,即使搭载于上述印刷装置,也不希望用户使用与 所搭载的上述色材容器对应的所有上述色材料而印刷。因此,将被用户指 定的色材组作为印刷中使用的上述色材组取得也可。进而,作为取得机构取得印刷中使用的所述色材的组合即色材组的方 法的具体例,要求接受机构接受向第二印刷性能的要求。还有,选择机构 预测以由所述色材的组合而构成的各色材组进行印刷时的印刷性能,并基 于该预测选择满足所述要求的所述色材组。由此,可以使用满足被要求的 第二印刷性能的上述色材组进行印刷。另外,上述选择机构在选择上述色材组时,接受使用于印刷的所述色 材组的限制,并在该限制内选择所述色材组。例如,将一定使用的色材等 作为上述限制来接受,选择含有该色材的上述色材组也可。进而,作为上述要求的具体例,接受如下要求作为所述要求,S卩应 确保规定的色再现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准备存储有以可在印刷装置中 使用的上述色材的组合即各色材组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色再现区域的信 息的色再现区域。例如,对各墨组存储:在考虑作为色材的墨的情况下, 以某个墨的组合(墨组)印刷的情况下,显示能否再现某种程度的色再现 区域的数据。还有,在印刷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时,用上述色再现区域选 择具有适合该图像数据的印刷的色再现区域的上述色材组。从而,通过使 用所生成的色变换简档,进行色变换,能够进行可以实现适合印刷对象的 图像数据的印刷的色再现区域。即,即使根据图像数据,动态改变印刷中 使用的色材组,也能够对应于该色材组,利用色变换简档,进行印刷。还有需要由用户进行将上述色材设为能够使用的状态的作业的情况。例如,在通常的喷墨打印机中,若用户不进行墨盒的更换,就不能改变使 用的墨。因此,希望还具备通知机构,通过通知上述色材组,向用户催促 上述色材的更换。另外,判断是否为具有适合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印刷的色再现区域 的上述色材组的基准可以采用各种基准。例如,只要是具有包含表示上述 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所有的色的色再现区域的上述色材组,就可以再现 该图像数据的所有的色,因此,可以判定为适合。另外,对于上述印刷对 象的图像数据显示的色,不进行与色再现区域的比较,例如,根据上述图 像数据为文件,还是相片,判断具有适当的色再现区域的上述色材组也可。进而,在印刷时,还考虑已经在印刷装置中设为能够使用任意的上述 色材组的状态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取得设为能够使用的状态的上述 色材组,在该色材组不具有适合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印刷的色再现区域 的情况下进行警告也可。另外,在印刷时,还考虑指定用户欲使用的上述 色材组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也在用户指定为使用于印刷的色材组不具 有适合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印刷的色再现区域的情况下进行警告即可。 另外,与这些警告一同,进行适当的上述色材组的通知也可。进而,对生 成能否再现适当的色再现区域的上述色变换简档进行确认也可。上述色变 换简档将适当的色变换简档作为目标生成,但也考虑其他目标(例如,画 质等)优先而以色变换简档被损坏的状态生成的情况。从而,希望验证基 于所生成的上述色变换简档的色再现区域。进而,作为上述要求的具体例,将粒状感的抑制作为上述要求接受也 可。在这种情况下,.上述选择机构基于预先准备的粒状性预测模型,选择 满足所述要求的所述色材组。即,通过基于粒状性预测模型,进行对各色 材组的粒状性的预测,能够选择可以抑制粒状感的上述色材组。进而,所 述要求接受机构接受如下要求作为所述要求也可,即对于指定的目标色 抑制粒状感。由此,能够进行对粒状感不特别突出的目标色抑制粒状感的 印刷。进而,作为指定上述目标色的具体的方法,上述目标色基于指定的色 彩值显示的色、或指定的色块显示的色、或用显示的图像指定的区域显示 的色获得也可。根据指定的色块显示的色或用显示的图像指定的区域显示的色,可以直觉指定上述目标色,根据指定的色彩值显示的色,能够严格 指定上述目标色。另外,在基于上述粒状性预测模型,选择对于上述目标色抑制粒状感 的上述色材组时,需要预先确认是否为上述目标色能够再现的上述色材 组。因为,即使为粒状感良好的上述色材组,若不能再现上述目标色,则 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此,首先基于色预测模型确定能够再现上述目标色 的上述色材量组,基于上述粒状性预测模型,从所述确定的上述色材量组 中最大幅度抑制粒状感的色材量组。然后,选择能够提供粒状感被最大幅 度抑制的上述色材量组的上述色材组。另外,如上所述,预先确定能够再 现的上述目标色也可,通过使用同时评价向上述目标色的近似度和上述粒 状性的抑制度的评价指数,确定最佳的上述色材量组也可。另外,上述色变换简档规定基本上维持等色关系的变换规则,在其生 成中,基本上需要掌握用各色材量组印刷的情况下的色。因此,需要用各 色材量组印刷色块,对各色块测定颜色,但没有考虑通常的用户不具有测 色机,不现实。因此,实际上,不进行色块的印刷/测色,预测用各色材量 组印刷的情况下的色,由此在不具有测色机的环境中,也能够生成与任意 的上述色材组对应的上述色变换简档。另外,在色的预测中,也从各色材量组直接预测色也可,但暂且由各 色材量组中预测光谱反射系数,进而,由光谱反射系数预测照射规定的光 源时的色也可。通过这样,还能够生成与印刷物的观察光源对应的上述色 变换简档。还有,在上述预测时,需要作为预测的基础的数据。例如,若 按上述色材组预先准备在上述光谱反射系数的预测中使用的数据库(包括 能够提供的墨的色预测模型或粒状性预测模型等),则能够对应于所有的 上述色材组,生成上述色变换简档。还有,本发明不在单个装置中实现,而在多个装置中分散实现也可。 例如,通过要求机构,根据上述色材组,对经由通信线路连接的外部装置 要求如下,即生成规定了将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变换为色材量组的图像 数据的变换规则的色变换简档。即,在用外部装置实现上述生成机构的情 况下,对该外部装置要求生成上述色变换简档,由此,能够用该外部装置 生成上述色变换简档。由此,能够减轻上述印刷控制装置的处理负荷。在色变换机构中,若接收由上述外部装置生成的上述色变换简档而使用,则 能够实现对应上述要求的色变换。还有,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仅限于装置,在与电脑等硬件连动而实现上述 机构的程序中也能具体实现,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本发明的额印刷控 制装置不限于作为单体存在,也有作为某个装置的一部分组入的情况。例 如,在局部具备构成本发明的印刷控制装置的机构的印刷装置或色变换装 置或图像处理装置或个人电脑中也能够实现本发明,这是不言而喻的。另 外,构成本发明的各机构通过多个实体性装置中的分散处理实现也可。例 如,本发明的一部分的机构在个人电脑中实现,其他机构在印刷装置中实 现也可。当然,本发明的各机构经由网络分散也可。


图1是表示印刷控制装置的整体的流程的流程图。图2表示印刷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3是表示打印机的结构的方框图。图4是墨组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说明墨的搭载状况的示意图。图6是说明色再现区域的图。图7是表示警告、通知画面的图。图8是色变换简档生成指针设定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使用墨选择的UI画面的图。图IO是表示模型选择的UI画面的图。图11是表示色变换简档生成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2是以示意性表示色变换简档的生成步骤的图。图13是表示色变换处理及印刷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4是表示光谱反射系数数据的图。图15是表示光谱纽格伯尔模型的图。图16是表示单元分割尤拉-尼尔森光谱纽格伯尔模型的图。图17是表示由光谱反射系数确定色的样子的图。图18是说明神经网络NNG的图。图19是说明平滑程度评价指数的图。图20是表示打印机的色再现区域的图表。图21是比较墨简档和图像数据的色域的图表。图22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3是变形例中的墨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图24是表示变形例中的UI画面的一例的图。图25是表示变形例中的UI画面的一例的图。图26是表示变形例中的UI画面的一例的图。图27表示能够抑制粒状感的墨量组的一览。图28是表示变形例的印刷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9是表示变形例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按以下的顺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A. 印刷控制A-l.硬件及软件结构 A-2.墨组的设定A-3.色变换简档(profile, 7。口7 7一》)生成指针的设定:A-4.色变换简档的生成 A-5.色变换及印刷B. 各种变换器B-l.光谱印刷模型转换器 B-2.色变换器 B-3.粒状性变换器 B-4.平滑性变换器c.总结及变形例.-C-l.变形例l: C-2.变形例2: C-3.变形例3: A,印刷控制A-l.硬件及软件结构图1表示本发明的印刷控制装置执行的印刷控制处理的概略的流程。 该图中,在步骤S100 (A-2节中说明)中,印刷控制装置选择与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印刷相适应的墨组,并作为使用的墨组来设定。在步骤S200 (A-3节中说明)中,基于搭载在印刷装置上的墨种类或来自用户的指示, 设定有无生成色变换简档的必要性,以及设定需要生成色变换简档的情况 下的生成指针。步骤S300 (A-4节中说明)中,基于在步骤S200中设定 的生成指针,进行生成色变换简档的处理。在步骤S300中的色变换简档 的生成中,使用将墨量组变换为各指标值的各种变换器(在B-1 B4节中 说明)。此外,在步骤S400 (A-5节中说明)中使用生成的色变换简档进 行色变换,基于该变换结果,控制印刷装置,由此执行印刷。图2表示印刷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及软件结构。而且,本发明的印刷 控制装置的主体部实际上在计算机10中执行。具体地,计算机10具备的 CPU12读入存储在硬盘驱动器(HDD) 11等中的程序数据lla,并将该程 序数据11a在RAM13上展开,同时根据程序数据lla执行运算。并且, 利用该运算经由USB接口 (I/F) 14等控制作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打印 机20,由此实现构成本发明的印刷控制装置的各种机构。当然,计算机 10与打印机20也可连接于红外线或无线LAN的接口。计算机10经由视 频接口 (I/F) 15连接于显示器30,此外经由输入接口 (I/F) 16连接键盘 40a和鼠标40b。打印机驱动器PD具备使UI画面显示于显示器30,并经由键盘40a 和鼠标40b,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的UI部PD1;和取得印刷对象的图像数 据的图像数据取得部PD2。此外,打印机驱动器PD还具备从打印机20 取得以墨盒的搭载状况为首的打印机信息的打印机信息取得部PD3;和设 定适于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印刷的墨组的墨组设定部PD4;以及,基于 打印机信息或来自用户的指示,设定色变换简档的生成指针的简档生成指 针设定部PD5。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色变换简档CP为查找表。打印机驱动器PD具备根据色变换简档的生成指针生成色变换简档的 简档生成部PD6。在简档生成部PD6生成色变换简档时,利用光谱印刷模 型变换器RC、色变换器CC、粒状性变换器GC和平滑性变换器SC。此外,打印机驱动器PD具备色变换部PD7,其使用生成的色变换简档,进行色变换;和对进行色变换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半调处理或微波处理,从而 生成印刷数据的印刷数据生成部PD8。构成打印机驱动器PD的各模块 PD1 PD8、 RC、 CC、 GC、 SC的详细随着后面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3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印刷控制装置控制的打印机20的结构。在该 图中,打印机20具备有CPU23、RAM24和ROM25。通过将存储在ROM25 中的程序数据25a在RAM24中展开,同时CPU23根据程序数据25a进行 运算,由此执行用于控制打印机20的固件(firmware) FW。固件FW基 于从计算机10经由USBI/F16输入的印刷数据,生成驱动供纸机构27或 滑架电动机28或印刷头29的驱动信号。打印机20具有滑架21,滑架21 搭载多个种类的墨的墨盒22a、 22a...。墨盒22a、 22b…相当于本发明的色 材容器。滑架21具备将从墨盒22a、 22a…供给的墨从多个喷墨嘴喷出的 印刷头29。印刷头29利用滑架电动机28的驱动,与滑架21 —同往复移动,利 用该往复移动形成喷墨嘴与印刷用纸的相对移动,由此能够形成主扫描方 向的光栅(mster)。另一方面,供纸机构27使印刷用纸沿与所述主扫描方 向正交的副扫描移动,从而可在印刷用纸上印刷平面图像。本实施方式中 的打印机是喷墨式打印机,但也可将本发明适用于喷墨式以外的各种打印 机。例如,在使用色粉作为色材的激光打印机中也能够适用本发明。滑架21具有可安装墨盒22a、 22a…的墨盒架21a、 21a...,从而能够 将各墨盒22a、 22a…插入并固定于墨盒架21a、 21a…。在本实施方式中, 墨盒架21a、21a…设为具有8个,从而可最大限度搭载8个墨盒22a、22a...。 在各墨盒22a、 22a...中,收容有通过将颜料或染料的色材混合于液体而形 成的墨。在各墨盒22a、 22a.,.中分别收容有不同种类的墨,通过由各墨的减色 法混合而再现彩色图像。在墨盒22a、 22a…上具备有用于识别各墨的种类 的识别数据,和存储确定各墨的残量的残量数据的不易失性的ROM22al、 22al...。通过将墨盒22a、 22a…搭载于墨盒架21a、 21a...,在墨盒架21a、 21a…上具备的未图示的端子与ROM22al、 22al.,.电连接,在CPU23和 RAM23中执行的固件FW的状况调査部FW1可取得收容在各墨盒22a、22a…中的墨的种类及残量。状况调查部FW1经由USBI/F26向计算机10 传递墨的搭载状况。此外,通过墨盒22a、 22a…搭载于墨盒架21a、 21a…,墨盒22a、 22a… 内的墨供给路径与从墨盒架21a、 21a…至印刷头29的喷墨嘴的墨供给路 径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墨盒架21a、 21a.,.全部为相同的形状,墨盒 22a、 22a.,.也全部为相同的形状。从而,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将哪个墨 盒22a、 22a…搭载于哪个墨盒架21a、 21a...。因而,作为不区别相对于各 墨盒架21a、 21a.,.的搭载位置的不同的墨盒,在将13种墨搭载于8个墨 盒架21a、 21a…的情况下,可发生的墨组的组合个数提高到nC8+,3C7+uC6+,3C5+nC4+)3C3+nC2+,3C产7098个。其中,只要用户能够任意地搭载至少一部分的墨的墨盒22a、 22a...即可, 一部分的墨盒架21a、 21a…只能搭载特定的墨的墨盒22a、 22a...也可。例如,对于能够最低限 度地确保可再现的色再现区域的墨的组合,限制为一定要在特定的墨盒架 21a、 21a…上搭载。 A-2.墨组的设定图4表示墨组设定处理的流程。该图中,在步骤S110中,UI部PD1 使UI画面显示于显示器30,并经由键盘40a和鼠标40b接受印刷指示, 并且图像数据取得部PD2例如从HDD11或其他的应用程序取得印刷对象 的图像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指定了以sRGB 色空间的RGB坐标来确定各像素的色的图像数据。如果能够取得印刷对 象的图像数据,则在步骤S120中,打印机信息取得部PD3经由USBI/F14 与在打印机20中执行的状况调査部FW1进行通信,由此取得打印机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墨盒架21a、 21a…中的墨盒22a、 22a…的搭载状 况被取得。图5示意地说明墨盒架21a、 21a…中的墨盒22a、 22a…的搭载状况的 一例。在该图中,在该打印机20的机种中可搭载的墨盒22a、 22a...分别 收容有M (洋红)墨、lm (浅洋红)墨、C (青绿)墨、lc (浅青绿)墨、 Y (黄)墨、K (黑)墨、lk (灰)墨、llk (浅灰)墨、R (红)墨、O (橙) 墨、G (绿)墨、B (蓝)墨和dy (暗黄)墨,在各墨盒22a、 22a...上具 备有上述的ROM22al、 22al...,可识别分别收容的墨的种类的数据被写入。从而,在步骤S120中,通过状况调査部FW1访问搭载的墨盒22a、 22a.,.的ROM22al、 22al...,能够取得收容在搭载的墨盒22a、 22a...中的 墨的信息。而且,在非搭载的墨盒架21a、21a…中,因为不能对ROM22al、 22al…访问,因此能够将不能访问的识别为非搭载。此外,即使在搭载的 情况下,在ROM22al、 22al.,.中记录的墨残量没有的情况下,也可认为 其为非搭载。收容有上述的13种的墨的各墨盒22a、 22a...独立,可分别单独地购 入。用户购入喜好的墨盒22a、 22a...,并搭载于墨盒架21a、 21a…。而且,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CMYKRldm墨(7种)构成的墨组被搭载在墨盒 架21a、 21a...。在步骤S130中,取得在HDDll中存储的色再现区域数据GD,并现 在可在打印机20中使用的由CMYKRldm构成的墨组的色再现区域。而 且,本实施方式的色再现区域数据GD中,各墨组的色再现区域由CIELAB 色空间中的I^a化值来确定。此外,色再现区域数据GD可以是仅存储了 使用各墨组在标准的印刷用纸上印刷,并利用标准的观察光源观察的情况 下的色再现区域,更严格地,也可存储按印刷的印刷用纸的种类的各墨组 的色再现区域、或按观察的观察光源的各墨组的色再现区域。在本实施方 式的情况下,按7098组墨组利用C正LAB色空间中的L*a*b值来确定色 再现区域。色再现区域数据GD在打印机驱动器PD安装时存储在HDD11上。 在步骤S140中,取得在步骤S110中取得的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 的RGB值,并将各像素的RGB依次变换为CIELAB色空间中的L*a*b 值。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利用按照表现的sRGB色空间与CIELAB色空间 的CIE基准的sRGB简档SP来规定,从HDD11中读出sRGB简档SP, 从而能够将RGB值变换为L*a*b值。而且,在生成进行色修正的简档的 情况下,也可变换为考虑了色修正L、叶值。在步骤S150中,判断印刷 对象的图像数据的所有的像素的L*a*b值是否在CMYKRlclm的墨组的色 再现区域内。图6示意地表示在步骤S150中的判定的情况。在该图中,表示C正LAB色空间中的某一亮度(L*)中的3*1 *平面,利用实线表示CMYKRldm墨组的色再现区域。此外,以虚线表示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像素中该亮度的像素的3*1^值的分布范围。在该图的例子中显示,CMYKRlclm墨组的 色再现区域并未完全地覆盖图像数据的像素的分布范围,绿(green)方向 的颜色在CMYKRlclm墨组中无法再现。对于所有的亮度(L*)进行色再 现区域与图像数据可取得色域的比较。而且,色再现区域的比较期望在非机器依存色空间中进行,也可在 sRGB色空间或XYZ色空间中进行。此处,在判断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 所有的像素的L*a*b值存在于在打印机20上搭载的墨组的色再现区域内 的情况下,墨组设定部PD4将搭载在打印机20上的墨组作为印刷中使用 的墨组来设定(步骤S190),并且前进到步骤S200的色变换简档生成指 针设定处理。另一方面,如该图的例子,在判断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所 有的像素的L*a*b值不在CMYKRlclm墨组的色再现区域内的情况下,在 步骤S160中,由色再现区域数据GD选择具有最适于印刷对象的图像数 据的印刷的色再现区域的墨组。色再现区域数据GD存储有确定关于组合而得的所有(7098个)墨组 的色再现区域的信息,因此,能够选择具有最适于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 印刷的色再现区域的墨组。以下表示该选择的具体顺序的一例。首先计算 出l^^b值位于各墨组的色再现区域的内侧的像素数相对于图像数据整体 的像素数的比率作为覆盖率。并且,以覆盖率高的顺序对各墨组进行排序。 在覆盖率为100%的墨组中,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所有的像素的L*a*b 值存在于色再现区域d内,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色再现性。因而,基本上 只要覆盖为100%的墨组,使用哪个墨组都没有问题。但是,因为不确认用户拥有在打印机20的墨盒架21a、 21a...上未搭 载的墨盒22a、 22a...,所以选择由现在搭载的墨组(CMYKRlclm)尽可 能变动少的墨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现在可使用的墨组(CMYKRlclm) 中追加G墨后的墨组作为最佳的墨组而被选择。当然,即可选择满足覆盖 率100%,且墨数最少的墨组作为最佳,也可选择色再现区域最有富余的 墨组作为最佳。相反地,也可选择满足覆盖率100%,且色再现区域最小 的墨组作为最佳。只要阵点(格子点)的数量相同,色再现区域越小,阵点的密度越高,因此能够生成色调性良好的色变换简档CP。另一方面, 在未选择一个满足覆盖率100%的墨组的情况下,选择覆盖率最高的墨组作为最佳的墨组。在接下来的步骤S170中,UI部PD1将UI画面在显示 器30上显示警告.通知画面。图7表示警告,通知画面的一例。在该图中显示了,现在墨盒22a、22a... 搭载在墨盒架21a、 21a…上的墨组(CMYKRlclm)的显示,和以该墨组 无法正确地再现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颜色。此外,显示有推荐在步骤 S160中选择的最佳墨组。此外,显示有在更换墨的情况下,在更换墨盒后, 点击重试按钮。在该画面的下部设有用户选择忽略或重试或取消的任一个 的按钮。在步骤S180中,经由鼠标40b检测选择按钮的按下,如果忽略按钮 被按下,则将搭载在打印机20上的墨组设定作为印刷使用的墨组(步骤 S190),并且前进到步骤S200的色变换简档生成指针设定处理。如果重试 按钮被按下,则返回到步骤S120,对更换后的墨组同样地进行步骤 S120 S160为止的处理。从而,用户在如推荐的墨盒22a、 22a.,.搭载于墨 盒架21a、 21a.,.的情况下,下次在推荐的墨组被设定作为由步骤S190使 用于印刷的墨组后,前进到步骤S200。如果取消按钮被按下,则就此完成 处理。A-3.色变换简档生成指针的设定图8表示色变换简档生成指针的设定处理(步骤S200)的流程。在步 骤S210中,UI部PD1将UI画面显示于显示器30,并接受印刷中使用的 印刷用纸的种类、和观察印刷物的观察光源的指定。图9表示在步骤S210中显示的UI画面。在该图中,也可指定印刷中 使用的印刷用纸的种类和观察印刷物的观察光源。此处,将抛光纸作为印 刷用纸,D65光被选择为观察光源,并进行以下说明。如果UI部PD1识 别确定按钮被鼠标40b点击,则在步骤S220中,简档生成指针设定部PD5 取得已经存储在HDD1中的已有的色变换简档。在步骤S230中,简档生成指针设定部PD5判定色变换简档生成的必 要性。此处,判定在步骤S100的墨组设定处理中设定的墨组及指定的印 刷用纸和观察光源是否与在步骤S220中取得的任一个色变换简档的墨组、印刷用纸和光源一致。在己经有相同的墨组、印刷用纸和光源的色变换简 档存在于HDDll的情况下,不需要新生成色变换简档,原样地在图1的步骤S400中执行印刷。另一方面,在已有的任一个色变换简档中,墨组、印刷用纸和观察光源不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需要生成色变换简档。如果判定需要生成色变换简档,则在步骤S240中,UI部PD1使UI画面显示 于显示器30,并经由键盘40a和鼠标40b,接受来自用户的色变换简档生 成指针的指定。图10表示在步骤S240中显示的UI画面。在该图中,简档生成指针 设定部PD5准备了以下的选择项,以用于确定色变换简档生成指针。 ,模式l:重视粒状性 ,模式2:重视色恒定性,模式3:重视色调性 -模式4:重视色再现区域 ,模式5:重视运转成本 ,模式6:重视画质 ,模式7:自动判定如果用户选择任一个,则在步骤S250中,简档生成指针设定部PD5设定下述式(1)中的加权系数W广Ws。[数1]<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9</formula>在上述的(1)式中,Ep表示评价函数,并具有评价函数Ep越小,综 合的印刷性能越高的性质。cp表示意味着设定的墨组(在本实施方式中, CMYKGlclm)的各墨的墨量的组合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c、 dlm)。上述(1)式的第一项是要求印刷物的粒状性的性能的项,第二项是 要求印刷色相对于光源变动的色恒定性的性能的项,第三项是要求印刷物 的色调性的性能的项,第四项是要求色再现区域的性能的项,第五项是将各墨量d。 dm、 dy、 dk、 dg、 dle、 d,m相加,要求印刷时消耗的墨的运转成 本的性能的项。第五项依存于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e、 dlm),因此也可称作 (P的函数。而且,TDuty是与可附着于记录介质的墨量的限制相对应的值。 因为墨量越少,运转成本越好,因此可以说(1)式的第五项越小越合适。 任一项都是以相同的大小归一化后的标量,值越小性能越高。此外,禾U用 单独的加权系数Wl~W5,对与各性能要素相对应的第一项 第五项调整加 权并线性结合,由此,综合的印刷性能定义可评价的评价函数Ep。 SP,加 权系数W, Ws意味着调整重视哪个性能要素。此处,在模式l被选择的情况下,将加权系数W,设定为大于默认值, 将其它的加权系数W2 W5同样地小于默认值。由此,能够提高对粒状性的性能的评价函数Ep的贡献。同样地,在模式2~5被选择的情况下,分别将加权系数W2 W5设定为大于默认值,并将其它的加权系数W, W5同样地 从默认值减小。由此,能够提高对各性能要素的评价函数Ep的贡献。进而, 在模式6被选择的情况下,将加权系数W, W4从默认值整体增大地设定, 仅加权系数W5从默认值减小。由此,能够整体地提高对于与画质相关的第一项 第四项相对应的性能要素的评价函数Ep的贡献。而且,默认值是取各性能要素的重视度的平衡后的值。在模式7被选择的情况下,基于之前取得的信息,简档生成指针设定 部PD5设定最合适的加权系数w, Ws。此处,能够基于各种判断方法设定 最合适的加权系数Wl w5。例如,可以认为,如果在步骤S210中指定的 印刷用纸越高级,用户对画质的要求越高。在此种情况下,与明确地指定 模式6的情况相比并不显著,将加权系数w, w4整体从默认值增大地设定, 仅将加权系数W5从默认值减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步骤S210中选择抛光纸,因此,将加权系数W, W4整体从默认值增大地设定。相反地,指定的印刷用纸越低级,可以认为用户对画质的要求越低。在该情况下,与明确地制定模式5的情况相比并不显著,但将加权系数W, W4整体地从默认值减小地设定,仅将加权系数W5从默认值增大。此外,也考虑打印机20的制造商推荐特定的墨组的情况。例如,作为 能够再现鲜艳色彩的墨组,考虑推荐由CMYKRGBlk构成的墨组。在推荐的CMYKRGBlk搭载于打印机20的情况下,需要重视高彩度的色再现区域,因此应增大加权系数W4地设定。此外,作为适于单色调印刷的墨组,考虑推荐由YKlklclm构成的墨组。在推荐的YKlkldm搭载于打印机20 的情况下,需要重视色调性,因此应增大加权系数W3地设定。如此地, 也可预先设定特定的墨组与加权系数Wl~w5的对应关系。进而,因为可从墨盒架21a、 21a.,.的ROM22al、 22al.,.中读取墨残 量,因此,在模式7中,可以根据被指定用于印刷的墨的墨残量,自动地 设定最佳的加权系数Wl~w5。在被指定用于印刷的墨的任一个的墨残量少 的情况下,应尽量抑制墨的消耗量,因此,应将加权系数w5设定为大于 默认值。此外,也可以考虑印刷张数和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表示的色彩地 确定增大加权系数w5的程度。例如,在印刷张数少的情况下,即使不太增大加权系数Ws仍可完成印刷。此外,也能够根据在步骤S110中被指定作为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来 设定加权系数W, W4。例如,在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表示灰度级图像或棕 褐色图像的情况下,仅需要以色调表现图像,因此,也可以与模式3同样 地,将加权系数W3从默认值增大地设定,将其它的加权系数w,、 w2、 w4、W5从默认值同样地减小。此外,因为色彩的偏差易受到注意,因此也可与模式2同样地,将加权系数W2从默认值增大地设定,将其它的加权系数Wl、 W3 Ws从默认值同样地减小。当然,也可根据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是文书还是照片来设定加权系数Wl~w5。此外,在步骤S180中,在忽略按 钮被按下的情况下,也可将加权系数w4增大地设定,从而尽可能扩大色再现区域。如以上所述,如果加权系数W广W5被设定,则评价函数Ep被确定,以下说明的色变换简档的生成处理(步骤S300)中的生成指针被设定。A-4.色变换简档CP的生成图11表示简档生成部PD6执行的色变换简档CP的生成处理的流程, 图12示意地表示色变换简档CP的生成顺序。图11中所示的步骤S310 中,取得色变换简档CP的生成条件,并设定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RC与 色变换器CC。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RC与色变换器CC由墨量组预测作为 绝对色空间的CIELAB色空间中的色(L*a*b*),但再现的色依赖于印刷用纸和观察光源。因此,将在步骤S210中指定的印刷用纸(抛光纸)和观察光源(D65)设定为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RC和色变换器CC。在步骤S320中,生成初始的墨简档IP。而且,墨简档IP是以多个代 表性的阵点来规定CIELAB色空间(L*a*b*)与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印刷 的墨量空间即CMYKGlclm空间(d。 dm、 dy、 dk、 dg、 dlc、 dlm)的对应 关系的简档。在初始的墨简档IP的生成中,例如从用于印刷的墨量空间 生成173组随机的墨量组(de、 dm、 dy、 4、 dg、 dle、 dlm)。此外,如果得 到与初期的阵点对应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le、 dlm),则以这些墨量 组(de、 dm、 dy、 dk、 dg、 dlc、 dlm)对在步骤S210中指定的印刷用纸进行 印刷,进而利用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RC和色变换器CC的预测,能够得 到在指定的光源下观察时的色(L*a*b*)。从而通过对各阵点记述得到的 色(L*a*b*)与墨量组(dc、 dm、 dy、 4、 dg、 dlc、 dlm)的对应关系,能 够生成初期的墨简档IP。而且,初期的173组的墨量组利用后述的处理会 被最佳化,在初始阶段如何生成都可。接下来,在步骤S330中,简档生成部PD6取得在步骤S200中设定 的评价函数Ep及加权系数w广W5。在下面的步骤S340中,依次将初始的 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e、 dlm)最佳化。具体地,对于各阵点,依次计算出使表示综合的印刷性能的评价函数Ep最小化的墨量组(de、dm、dy、 dk、 dg、 dle、 d,J。例如,使墨量组从墨量空间中的初始的墨量组的位置局部地移动,并计算出此时对于各阵点使评价函数Ep最小化的墨量组。 由此,墨量空间中的阵点的位置在使评价函数Ep最小化的方向上被修正。此外,同样地使墨量组从修正后的位置局部地移动,并在此时对于各阵点计算出使评价函数Ep最小化的墨量组。通过反复(例如200次)执行 以上的处理,最终能够最优化为对于各阵点的评价函数Ep变为极小(综合 的印刷性能高)的阵点。而且,即可进行规定次数的以上的处理,使阵点 的最优化完成,也可将评价函数Ep的值下降到规定的阈值以下,从而使阵 点的最优化完成。在该最优化处理中,需要对于依次更新的墨量组(de、 dm、 dy、 dk、dg、 dle、 dlm)计算出评价函数Ep,此时通过利用后述的各变换器RC、 CC、 GC、 SC,逐次计算出与各墨量组(dc、 dm、 dy、 dk、 dg、 dlc、 dlm)对应的光谱反射系数R a)和粒状性指数GI和色恒定性指数CII和平滑程度评 价指数SI和色差AE和墨总量,并求评价函数Ep。在进行最优化时,在步 骤S210中设定的印刷用纸和观察光源下,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RC和色 变换器CC进行色(L*a*b*)的预测。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适 用特幵2006-197080号公报中公开的阵点的最优化的方法。在此情况下, 在墨量空间中使将评价函数Ep形成为0的方向的假想的力作用于各阵点, 利用该力,使墨量空间中的阵点的位置收敛于定常状态即可。如以上所述,如果各阵点被最优化,则在步骤S350中,利用光谱印 刷模型变换器RC和色变换器CC计算出与最优化后的阵点的墨量组(dc、 dm、 dy、 dk、 dg、 dlc、 dlm)相对应的色(L*a*b*)。此处,在步骤S210中 设定的印刷用纸(抛光纸)和观察光源(D65光)下,光谱印刷模型变换 器RC和色变换器CC进行色(L*a*b*)的预测。并且,简档生成部PD6 生成记载有相互对应的!^3*1)*纸与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e、 dlm) 的对应关系的墨简档IP。在步骤S360中,简档生成部PD6基于墨简档IP生成色变换简档CP。 如图12所示,色变换简档CP是例如将在sRGB色空间中表现各像素的色 彩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打印机20中的墨量空间的图像数据的简档。sRGB色 空间基于C正标准确定与C正LAB色空间的对应关系(sRGB简档SP), 因此利用被墨简档IP规定的各阵点的1^3*1)*值,确定sRGB色空间的RGB 值与墨量组(dc、 dm、 dy、 dk、 dg、 dle、 dlm)的对应关系,从而能够简档 化。此外,在确定sRGB色空间的RGB值与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c、 dlm)的对应关系时,有意识地给予修正量,并生成进行色修正的色变 换简档。对于sRGB简档SP期望进行基于平滑程度评价指数SI的最优化。 (参照特开2006-197080号公报)。而且,因为在C正LAB色空间中的sRGB色空间的色域与打印机20 的色再现区域不同,适宜地进行色域映射(gamut mapping)。在该色域映 射中,在基于使用的墨组的打印机20的色再现区域比sRGB色空间窄的 情况下,进行将sRGB色空间的内侧且色再现区域的外侧的色压縮(改变) 到打印机20的色再现区域内。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在步骤S180 中按下忽略按钮的情况,在步骤S100的墨组设定处理中,确认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表示的色位于使用CMYKGlclm时的打印机20的色 再现区域内,因此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印刷结果能够减小色域映射中的 色压縮的影响。此外,在步骤S160中,如果选择在色再现区域中最有富 余的墨组作为最优的墨组,则能够进一步抑制色域映射造成的影响。简档 生成部PD6在生成的色变换简档CP上添加确定印刷用纸(抛光纸)和观 察光源(D65光)的头部,并存储在HDD11上。如上所述地生成的色变换简档CP中,能够对多个(例如173个)阵 点规定sRGB空间中的RGB值和墨量空间中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e、 dlm)的对应关系。此外,在色变换简档CP中,规定带有粒状性、色恒定性、色调性、色再现区域和运转成本构成与各加权系数W, W5相应 的良好的程度的墨量组(dp dm、 dy、 4、 dg、 d1(:、 dlm)的阵点。这是因 为通过进行上述的最优化,墨量空间中的阵点的坐标(de、 dm、 dy、 dk、 dg、 dle、 dlm)逐渐向粒状性、色恒定性、色调性、色再现区域和运转成本 变得良好的区域移动,并最终地移动到最佳位置。在印刷图像中应再现的 色的色域没有较大的变动,但与该色域对应的墨量空间的区域的自由度可以说很大。即,即使在CIELAB色空间中确定一个L、aM直,也无法一 定地确定在某一光源下,实现该I/^bM直可再现的印刷结果的墨量组(dc、 dm、 dy、 dk、 dg、 dlc、 dim)。例如,因为K墨与CMY墨具有可分版的关系,即使在某一光源下变 更分版比率,仍能够再现相同的L*a*b*。对于C墨、lc墨或M墨与lm 墨的关系也相同。例如,K墨与CMY墨的分版比率即使确定C正LAB色 空间中的I^^M值,也无法一定地确定,但在高亮区域中,如果产生浓的 K墨,则粒状性变得突出。从而,在粒状性的方面,对于高亮区域的L*a*b*值,通过抑制dk,可以说能够最优化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e、 dlm)。另一方面,如果抑制K墨的墨量dk,多采用利用了光谱反射系数不平滑的 CMY墨的合成灰色,则色恒定性被破坏。如此地,难以同时地满足多个 性能要素,在多维的墨量空间中规定解决此种妥协点的分版规则基本上是 不可能的。进而,在可设定对哪个性能要素怎样地重视的情况下,规定分 版规则更困难。与此相反,使用作为通过加权系数W, Ws而设定各性能要素的重视程度的综合的印刷性能的指标的评价函数Ep,将各阵点最优化,由此能够不 用规定上述的复杂的分版规则地找到合适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c、 dlm)。此外,根据用户的指定来设定加权系数Wl W5,因此可生成能 够实现与用户的意图相对应的印刷性能的色变换简档CP。如果能够生成色变换简档CP,则在步骤S400中执行色变换处理及印刷处理。 A-5.色变换及印刷图13表示色变换处理及印刷处理的流程。在步骤S410中,色变换部 PD7取得在步骤S110中作为印刷对象指定的图像数据,和在步骤S210中 指定的印刷用纸和观察光源。在本实施方式中,指定将sRGB的图像数据 在抛光纸上印刷,并由D65光进行观察。在步骤S410中,从HDD 11取 得与取得的图像数据及印刷用纸和观察光源相对应的色变换简档CP。在 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60中生成该色变换简档CP,因此该色变换简档 CP被取得。而且,在步骤S150中,在简档生成指针设定部PD5判断没有 生成色变换简档CP的必要性的情况下,在步骤S420中,因为该已有的色 变换简档CP存在于HDDll,因此从HDDll取得已有的色变换简档CP。在步骤S430中,利用在步骤S420中取得的色变换简档CP,对在步 骤S410中取得的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进行色变换。具体地,取得图像数 据的各像素的RGB值,并利用色变换简档CP依次取得与该RGB值对应 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e、 dlm)。色变换简档CP仅对代表性的 阵点规定对应关系,但利用插补运算能够求得与阵点间的RGB值相对应 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e、 dlm)。如果利用插补运算对所有的像 素求得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c、 dlm),则各像素能够变换为以墨 量组(dc、 dm、 dy、 dk、 dg、 dle、 dlm)表示的色变换数据。在本发明中,取得在印刷中使用的墨组,选择适合于该墨组的色变换 简档CP,如果没有适合的,则简档生成部PD6生成与该墨组对应的色变 换简档CP。从而,不需要准备与预先可想到的所有的墨组(将13种墨向 8个墨盒架21a、 21a…搭载的情况,可想到7098种墨组),且能够以用户 想使用的任意的墨组来进行印刷。在下面的步骤S440中,印刷数据生成部PD8取得具有墨量组(dc、 dm、 dy、 dk、 dg、 dle、 dlm)的像素信息的色变换数据,并对该色变换数据执行半调处理。此处,能够使用扰动法或误差扩散法,各像素变换为具有 确定是否喷出墨,或者喷出大点/喷出中点/喷出小点/均未喷出等信息的半 调数据。在步骤S450中,印刷数据生成部PD8取得半调数据,并基于该 半调数据执行微波处理。具体地,生成确定了使半调数据的各像素由哪个主扫描/副扫描时刻下的哪个喷嘴担当的印刷数据。在步骤S450中,印刷数据生成部PD8经由 USBI/F14向打印机20输出添加了印刷条件等打印机20的控制信息的印 刷数据。在步骤S460中,打印机20的固件FW取得印刷数据,并且基于 该印刷数据生成驱动供纸机构27或滑架电动机28或印刷头29的驱动信 号。由此,能够向印刷用纸的各位置喷出与色变换数据的各像素具有的墨 量组(de、 dm、 dy、 4、 dg、 dle、 dlm)相应量的墨,从而能够形成印刷图 像。该印刷图像中的各墨的比例(覆盖率)及印刷中的墨喷出量的比例反 映了在色变换简档CP中规定的阵点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c、 dlm)。从而,与在色变换简档CP中规定的阵点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e、 dlm)同样地,能够得到满足用户期望的综合的印刷性能的印刷及 印刷图像。即,在印刷中能够实现符合用户的期待的墨的运转成本,并在 印刷后的图像中,能够实现符合用户的期待的粒状性、色恒定性、色调性 或色再现区域。此外,如上所述,因为能够以用户欲使用的墨组进行印刷, 因此能够实现用户的满足度高的印刷。因为能够通知可确保适于印刷对象 的图像数据的印刷的色再现区域的墨组,能够防止由于用户导致错误地选 择墨。.B.各种变换器B-l.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CC是对以可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20中使用的 任意的墨量组(dc、 dm、 dy、 dk、 dle、 dlm、 d|k、 dllk、 ddy、 dr、 d。、 dg、 db)进行印刷的情况的光谱反射系数r a)进行预测的变换器。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CC从HDDll读出并使用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其通过对在墨量空间中的多个代表点实际地印刷色块,并测定光谱反射系数r a)而得到。并且,通过进行基于使用了该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的单元分割尤拉-尼尔森光谱纽格伯尔模型(Cellular Yule-Nielsen Spectral Neugebauer Model)的预测,正确地预测以任意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k、 dlm、 dlk、 dllk、 ddy、 dn d。、 dg、 db)进行印刷的情况的光谱反射系数R a)。图14表示光谱反射系数数据D。如该图所示,光谱反射系数数据D 构成为记载有对墨量空间(本实施方式中为13次元,但为图的省略化仅 图示CM面。)中的多个阵点的墨量组(d。 dm、 dy、 dk、 dle、 dlm、 dlk、 dnk、 ddy、 dn d。、 dg、 db)实际地进行印刷/测定而得到的光谱反射系数R a) 的查找表。例如,形成对各墨量轴均等地分割的5格的阵点。此处,产生 5"个阵点,需要进行庞大的量的色块的印刷/测定,但实际上,在打印机 20上有可同时搭载的墨数或可同时喷出的工作状态的墨的限制,进行印刷 /测定的阵点的数量被压縮。此外,也可实际上仅对一部分的阵点迸行印刷/测定,对其他的阵点, 基于实际上进行了的印刷/测定de阵点的光谱反射系数R a),预测光谱 反射系数R(入),由此可降低实际上进行印刷/测定的色块的个数。光谱反 射系数数据RD需要按打印机20可印刷的印刷用纸来准备。严格来讲, 光谱反射系数R a)是由在印刷用纸上形成的墨膜产生的光谱反射系数 和印刷用纸的反射系数来确定,这是因为较大地受到印刷用纸的表面物性 (依赖墨膜形状)或反射系数的影响。在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的生成中, 需要光谱反射系数计,通常的用户无法准备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因此 打印机20的制造上预先准备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通过打印机驱动器 PD的安装等,存储在HDD11上。下面,对基于使用了光谱反射系数数据 RD的单元分割尤拉-尼尔森光谱纽格伯尔模型的预测进行说明。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CC根据简档生成部PD6的要求,执行基于使用 了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的单元分割尤拉-尼尔森光谱纽格伯尔模型的预 测。在进行该预测时,首先从简档生成部PD6取得预测条件,并设定该预 测条件。具体地,对于在步骤S210中用户指定的印刷用纸,设定将生成 的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使用于预测,并且设定为对在步骤S210中用户 指定的墨组进行预测。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选择抛光纸,因此通过在抛 光纸上印刷色块而生成的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被设定。作为墨组, CMYKGlclm被设定,因此加上不使用CMYKGlclm以外的墨量dlk、 dllk、ddy、 dr、 d。 (dlk=dllk=ddy=dr=d。=db=0)这一限制。由此,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CC的预测的工作空间实际上被控制在6次元。如果能够如以上地设定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则进行以任意的墨量 组(dc、 dm、 dy、 4、 dg、 dk、 dlm)进行印刷时的光谱反射系数R a)的 预测。从简档生成部PD6依次输入应预测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c、 dlm)。例如,在步骤S340中的最优化中,各阵点的墨量组(dc、 dm、 dy、 dk、 dg、 dle、 dlm)被依次输入,最终,最优化后的各阵点的墨量组(dc、 dm、 dy、 dk、 dg、 dlc、 dlm)被输入。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CC根据来自简 档生成部PD6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e、 dlm)的输入,将预测后的光谱反射系数R a)赋予色变换器CC。单元分割尤拉-尼尔森光谱纽格伯尔模型基于为人熟知的光谱纽格伯 尔模型(Neugebauer Model)和尤拉-尼尔森模型(Yule-Nielsen Model)。 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为说明简略化,对使用了 CMY三种墨的情况下 的模型进行说明,但容易地将同样的模型扩展至使用了包含本实施方式的 CMYKlclm或ORGBdylkllk的任意的墨组的模型。此外,对于单元分割尤 拉-尼尔森光谱纽格伯尔模型,参照Color R es Appl 25,4_19,2000及R Balasubramanian, Optimization of the spectral Neugebauer model for printer characterization,J Electronic Imaging 8(2), 156-166(1999)。图15是表示光谱纽格伯尔模型的图。光谱纽格伯尔模型中,以任意的墨量组(d。 dm、 dy)进行印刷时的印刷物的光谱反射系数R ("由以下(2)式给出。 徵2]<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8</formula>此处,ai是第i号区域的面积率,Ri(;g是第i号区域的光谱反射系数。下标i分别表示没有墨的区域(W),仅黄墨的区域(y)、洋红墨和黄墨 被喷出的区域(r)、黄墨和青绿墨被喷出的区域(g)、青绿墨和洋红墨被喷出的区域(b)、 CMY的三种墨被喷出的区域(k)。此外,fc、 fm、 fy是在仅喷出CMY各墨的一种时,被该墨覆盖的面积的比例(称为"墨覆盖率 (Ink area coverage ),,。墨覆盖率fc、 fm、 fy由图15 (B)所示的玛雷-戴维斯模型(Murry-Davis model)给出。在玛雷-戴维斯模型中,例如青绿墨的墨覆盖率fc为青绿的 墨量de的非线性函数,例如利用1次元的查找表能够将墨量4换算为墨覆盖率fe。墨覆盖率f。 fm、 fy构成墨量dc、 dm、 dy的非线性函数的理由 是,在单位面积喷出少量墨的情况下,墨充分扩散,但在喷出大量的墨的 情况下,因为墨重合,因此被墨覆盖的面积并未太增加的缘故。对于其他的种类的MY墨也相同。如果使用关于光谱反射系数的尤拉-尼尔森模型,则上述(2)式变换 为以下的(3a)式和(3b)式。[数3〗+此处,n为1以上的规定的系数,例如可设定『10。 (3a)式及(3b) 式是表示尤拉-尼尔森光谱纽格伯尔模型(Yule-Nielsen Spectral Neugebauer Model)的式。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单元分割尤拉-尼尔森光谱纽格伯尔模型 (Cellular Yule-Nielsen Spectral Neugebauer Model)是将上述的尤拉-尼尔 森光谱纽格伯尔模型的墨量空间分割为多个单元。图16 (A)表示单元分割尤拉-尼尔森光谱纽格伯尔模型中的单元分割的一例。此处,为说明的简略化,描述在包含CM墨的墨量de、 dm的两个轴的2次元墨量空间中的单元分割。而且,墨覆盖率f;、 fm在上述的玛雷-戴维斯模型中具有与墨量de、 dm—定的关系,因此,也可认为表示墨覆 盖率f。 fm的轴。白圈是单元分割的格点(称为"节点"),2次元的墨量(覆 盖率)空间被分割为9个单元C1 C9。与各节点对应的墨量组(de、 dm) 形成为与被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规定的阵点对应的墨量组。即,通过参照上述的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能够得到各节点的光谱反射系数R a)。从而,各节点的光谱反射系数r (入)00、 r (d 10、 r a) 20..,r a) 30能够从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取得。实际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单元分割也在CMYKGldm的7次元墨量 空间内进行,并且,各节点的坐标也由7次元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b dim)表示。并且,与各节点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c、 dlm)对应的阵点的光谱反射系数R a)从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 (抛光纸 的情况)取得。而且,因为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记载有关于墨量空间中 的阵点的墨量组(dc、 dm、 dy、 dk、 dlc、 dlm、 dlk、 dllk、 ddy、 dr、 d。、 dg、 db) 的光谱反射系数R a),因此也能给出由CMYKGldm的墨量组(dc、 dm、 dy、 dk、 dg、 dk、 dlm)指定的节点的光谱反射系数R ("。图16(B)表示在单元分割模型中使用的墨覆盖率f;和墨量de的关系。 此处, 一种墨的墨量的范围0 de皿也被分为三个区间,在每个区间中,利 用从0至1单调增加的非线性的曲线,求得在单元分割模型中使用的假想的墨覆盖率f;。对于其他的墨也同样地求得墨覆盖率fm、 fy。图16 (c)表示由位于图16 (A)的中央的单元C5内的任意的墨量组(dc、 dm)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光谱反射系数R a)的计算方法。在以墨 量组(de、 dm)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光谱反射系数r a)由以下的(3)式给出。 [数4]<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0</formula>此处,(4)式中的墨覆盖率fc、 fm是由图16 (B)的图表给出的值。此外,与包围单元C5的四个节点对应的光谱反射系数R a) u、 a) 12、(D 21、 (X) 22能够通过参照光谱反射系数数据RD取得。由此,能够确定构成(4)式的右边的所有的值,作为其计算结果,能够计算出在以任意的墨量组(de、 dm)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光谱反射系数r a)。通过使波长X在可见光区域依次移动,能够得到可见光区域中的光谱反射系数Ra)。如果墨量空间分割为多个单元,则与未分割的情况相比,能够精度 更加良好地计算出样本的光谱反射系数Ra)。预测的光谱反射系数R(入) 输出到色变换器cc。接下来,对色变换器cc进行说明。B-2.色变换器图17示意地表示色变换器cc基于光谱反射系数R a)确定色彩的处理。在该图中,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RC预测的光谱反射系数R a)的各波长x中,通过乘以期望的光源的光谱,预测来自印刷物的反射光的光谱。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D65光被设定,因此使用D65光的光谱。下面,相对于反射光的光谱,通过将期望的观察条件下的敏感度函数x a)、y ("、 z a),并归一化,计算出三刺激值XYZ。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 没有特别的表示,在CIE1931 2。观测者的观察条件下计算出三刺激值 XYZ。此外,色变换器CC通过将CIE标准的变换式用于三刺激值XYZ, 计算出CIELAB表色系的1^&*1)*值。如此地,通过依次使用光谱印刷模 型变换器RC和色变换器CC,能够得到以简档生成部PD6要求预测的墨 量组(de、 dm、 dy、 dk、 dg、 dle、 dlm)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1^3*1)*值,并 能够将预测的1^^M值转移到平滑性变换器SC。此外,色变换器CC可对于三刺激值XYZ进行色顺应变换。例如, 通过将基于CIECAT02的色顺应变换式适用于由D50光计算出的三刺激值 XYZ,能够将例如在D50光下的色彩的外观变换为以D65光的对应色表 现的L*a*bMi。而且,关于C正CAT02,例如记载在"The CIECAM02 Color Appearance Model", Nathan Moroney et al., IS&T/SID Tench Color Imaging Conference,pp.23 27.及,he performance of CIECAM02,,, Changjun Li et al., IS&T/SID Tench Color Imaging Conference,pp.28 31。但是,作为色顺应变换,也可使用冯 克里斯的色顺应预测式等其他任意的色顺应变换。将利用该色顺应变换得到的Lhn)M直标记为CVlmu。该下标文字 "L1—Ls"表示将光源Ll下的色的外观以标准光源Ls的对应色表现的 L、^M直。色变换器CC至少对在两个以上的比较用光源L1、 L2下的外 观,求以标准光源Ls的对应色表现的色彩值CVu—k, CV^—u,并且基 于他们,计算出色恒定性指数CII。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10中观察 光源被设定为D65光,因此标准光源Ls为D65光。比较用光源L1、 L2 例如为D50光或FU光。色恒定性指数CII能够利用下述的式(5)来算 出。[数5]、<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2</formula>(5)关于色恒定性指数CII参照Billmeyer and Saltzman,s Principles of Color Technology, edition,John Wiley&Sons,Inc,2000,p.l29,p.213-215。而且,(5)式的右边相当于,在CIE1994年色差式中,将亮度与彩度的系数 kL、 kC的值设定为2,将色调的系数kH的值设定为1的色差AE*94 (2: 2)。在CIE1994年色差式中,(5)式右边的分母的系数SL、 Sc、 SH以以 下的(6)式给出 [数6]而且,作为在色恒定性指数cn的计算中使用的色差式,也可使用其 他的式子。色恒定性指数cn定义为在不同的观察条件下观察某一色块时 的色的外观的差。因而,在印刷时色恒定性指数cn变小的墨量组在不同的观察条件下的色的外观的差别小,故而优选。此外,色彩值CVl"u,CVl2-ls是在相同的标准观察条件下的各个对应色的测色值,因此作为他 们的色差的色恒定性指数CII为相当正确地表现色的外观的不同的值。色 变换器CC将以简档生成部PD6要求预测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c、 dlm)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1^^W值与色恒定性指数CII 一同返回到简档生成部PD6。下面,对粒状性变换器GC及其准备进行说明。 B-3.粒状性变换器粒状性变换器GC预测以简档生成部PD6要求预测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e、 dlm)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粒状性指数GI,并进行将该粒 状性指数GI返回到简档生成部PD6的处理。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因 为仅CMYKGlclm用于印刷,其他的墨量总是输入dlk=d k=ddy=dr=d。=db=0。 通过将神经元网络NNG形成为所有可用于印刷的墨的墨量de、 dm、 dy、 4、 dle、 dlm、 dlk、 dllk、 ddy、 dr、 d。、 dg、 4可输入的构造,将不用于印刷 的墨的墨量作为0输入,由此能够得到用于印刷的任意的墨组中的粒状性 指数GI。图18表示神经元网络NNG。在该图中,各墨的墨量dc、 dm、 dy、 dk、 dlc、 dlm、 dlk、 dllk、 ddy、 dn d。、 dg、 db可输入神经元网络NNG的输入层, 并可在输出层输出粒状生成数GI。如果在HDDll上准备此种神经元网络 NNG,则能够将被简档生成部PD5要求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k、4J转换为粒状生成数GI,并将该粒状生成数GI返回简档生成部PD5。而且,粒状性指数GI以以下的(7)式定义。徵7]二& JV,)開一…(7)关于粒状性指数GI,例如参照Makoto Fujino,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 of Inkjet Prints, Japan Hardcopy'99,p291-294。而且,(7)式的aL为亮度修 正项,WS (u)为图像的维纳光谱,VTF为视觉的空间频率特性,u为空间频率。在上述的(7)式中,通过对以扫描仪等摄影的色块的图像数据关于 图像平面进行付利叶变换,由此等到存在于图像中的空间波的功率光谱,并且将视觉的空间频率特性对于该功率光谱进行巻积,由此算出粒状性指 数GI。而且,图像数据通常使用亮度的图像数据。此种粒状性指数GI可 以说是考虑了利用空间频率特性VTF进行加权地,对存在于色块内的亮 度的空间波的大小关于整个空间频率进行累积后的值。从而,能够将受关 注的粒状性定量化。而且,利用亮度修正项化减轻整体的亮度对粒状性指数GI的作用。关于可在印刷中使用的CMYKldmlkllkORGBdy墨的墨量空间中的代 表性的墨量组(dc、 dm、 dy、 4、 dlc、 dlm、 dlk、 dllk、 ddy、 dr、 d0、 dg、 db), 实际地印刷色块,并利用上述的(7)式计算出粒状性指数GI,由此准备 神经元网络NNG的学习数据。并且,通过进行基于该学习数据的学习, 依次最优化图18所示的确定神经元网络NNG的构造的层数、中间单元的 数量或各加权系数或偏压。在神经元网络NNG的学习中通常使用后传播 法(back progation)。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所有的种类的墨量 可输入的神经元网络NNG,但也可按各墨组,准备单独的神经元网络 NNG。在本实施方式中,神经元网络NNG通过打印机驱动PD的安装, 在HDD11上准备,从而粒状性变换器GC可以使用。粒状性变换器GC 将得到的粒状性指数GI返回到简档生成部PD6。B-4.平滑性变换器图19示意地说明平滑性变换器SC计算出的平滑程度评价指数SI。 平滑性变换器SC进行评价以简档生成部PD6要求预测的阵点的墨量组进 行印刷时的色的C正LAB色空间中的平滑程度的处理。平滑性变换器SC 从色变换器CC输入以D65光观察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简档生成部PD6要求 预测的阵点的墨量组进行印刷时的色的1*&化*值,从而该!^^W值的 CIELAB色空间中的平滑程度被定量化。在该图中,Q表示CIELAB空间中的多个阵点的位置,參表示该阵点 中关注的阵点(评价函数Ep的算出对象的阵点)。如果将关注的阵点的位置向量设为Lp,将与该阵点邻接的6个阵点的位置向量设为La, La6,则平滑程度评价系数SI利用下述的式(8)表示 徵8]<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5</formula>平滑程度评价系数SI从关注的阵点相互相反方向的向量的距离相等,且方向越接近正反对,值越小。如图19 (B)所示,连接相邻的阵点的线(通过向量Lal 向量Lp 向量La2表示的阵点的线等)接近直线,此外,阵点越被均等地配置, CIELAB色空间中的阵点的配置具有被平滑化的倾向,因此式(8)所示 的平滑程度评价系数SI越小,平滑程度越高。C正LAB色空间中的L*a*b* 值能够通过利用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RC和色变换器CC依次变换本实施 方式的墨量组(de、 dm、 dy、 dk、 dg、 dle、 dlm)而得到,因此平滑程度评 价系数SI可以是墨量组的函数。小的平滑程度评价系数SI可以期待良好 的色调性。平滑性变换器SC如果计算出平滑程度评价系数SI,则将平滑 程度评价系数SI返回简档生成部PD6。图20在CIELAB色空间中表示打印机20以本实施方式的墨组 CMYKOlclm进行印刷情况下的色再现区域。如该图所示,打印机20的色 再现区域预先由打印机20的硬件配置及墨组确定,并能够在该范围内再 现色。平滑性变换器SC从HDD11的色再现区域数据GD取得色再现区域,并计算出该色再现区域的外面上、棱线上或顶点上的L^n^值与色变换器CC计算出的一部分的阵点的"?W值的色差AE。色差AE的算出的对象设为存在于阵点中墨量空间的外缘的阵点,对 于内侧的阵点,设为色差AE-O。利用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RC,将存在于 墨量空间的外缘的阵点变换后的!^^bM直也同样地被认为存在于 CIELAB空间的外缘。由此,能够将利用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RC和色变 换器CC依次将存在于阵点中墨量空间的外缘的阵点变换后的L+^"值 的、在打印机20可再现的色再现区域的外面上、棱线上或顶点上的色偏 移定量化。平滑性变换器SC将色差AE返回简档生成部PD6,且该色差AE被用于最优化。该色差AE被加到式(1)的评价函数Ep,通过最优化(步骤S340) 以使评价函数Ep最小化,CIELAB色空间中的外缘的阵点接近色再现区域 的外面上或棱线上或顶点上地移动。由此,能够生成最大限度地利用色再 现区域的墨简档IP及色变换简档CP。另一方面,对于色再现区域的内侧 的阵点,设为色差AE^,因此并不限制于CIELAB色空间中的特定的色。 但是,通过进行最优化,以使加上平滑程度评价系数SI后的评价函数Ep 最小化,能够使各阵点移动,以在上述色再现区域的内侧平滑地分布。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步骤S100的墨组的设定处理确认印刷对象的图 像数据的各像素表示的色位于使用CMVYKGlclm时的打印机20的色再现 区域内,因此除了在步骤S180中按下忽略按钮的情况,印刷对象的图像 数据的各像素表示的色基本位于图20所示的色再现区域内。如此地,由 步骤S340中的最优化,CIELAB色空间中的阵点被最优化。此外,在图 20的CIELAB色空间中无法可视化,但CIELAB色空间中的阵点被最优 化的同时,在步骤S340中,墨量组(dc、 dm、 dy、 4、 dg、 dk、 dlm)被最 优化,以使其他的粒状性指数GI或色恒定性指数CII或墨的运转成本变 得良好。C.总结及变形例C-l.变形例1如在A节中说明,本发明中,简档生成部PD6生成与用于印刷的墨 组对应的色变换简档CP。此时,选择具有包含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各 像素表示的色的色再现区域的墨组,对于该墨组生成色变换简档,因此能 够正确地再现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表示的色。此外,在上述的实 施方式中,通过从用户接受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对于该图像数据包含的 像素表示的色可以认为间接地受到应确保色再现区域的印刷性能的要求。 从而,受到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指定的步骤S110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 的要求接受机构执行的处理。同样地,进行墨组的选择以能够确保作为印 刷性能的色再现区域的墨组设定部PD4相当于本发明的选择部。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根据用户的指示删除生成的色变换简 档CP。此外,使用基于墨简档IP生成的色变换简档CP进行色变换,但也可使用输入的与图像数据的色空间相关的源简档和墨简档IP,将该图像 数据换算为墨量的图像数据。此外,在本发明中生成的色变换简档CP并
不限定于记载墨量与sRGB色空间的关系,也可记载墨量与Lab色空间(上 述实施方式的墨简档IP)的关系,或墨量与XYZ色空间的关系等墨量与 其他的色空间的关系。然而,当加权系数w4下时,步骤S340中的阵点向 色再现区域的外面上或棱线上或顶点上的限制力变弱,因此认为实际生成 的墨简档IP表示的色再现区域比色再现区域数据GD表示的色再现区域 窄。从而也可确认,在生成墨简档IP的时刻,墨简档IP的色再现区域不 比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表示的色的色域窄。
图21表示在CIELAB色空间中比较最优化(步骤S340后)的墨简档 IP的阵点的分布区域和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色的分布区域的情况。如该 图所示,在实际生成的墨简档IP的阵点的分布区域宽的情况下,能够充 分地表现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的色。相反地,在实际生成的墨简档IP的 阵点的分布区域窄的情况下,期望向上修正与色再现区域相关的加权系数 w4,以能够生成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在的墨组的色再现区域,并再生成墨简 档IP。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只要是至少打印机20的色再现区域大于图像数 据的色域的墨组,判定是适于该图像数据的印刷的墨组,但也可进一步严 格判定作为合适墨组的要件。例如,也可仅选择打印机20的色再现区域 比图像数据的色空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sRGB色空间)稍大,且形成 大致相同的形状的墨组作为适合的墨组。由此,能够对打印机的色再现区 域比图像数据的色域大的墨组进行限制,并且能够抑制由色域映射进行的 色再现区域外缘附近的色的修正量。从而,在欲以打印机20再现按照原 来的图像数据的色的色的情况下是有用的。在存在多个色再现区域的覆盖 率达到100%的墨组的情况下,也可将这些墨组向用户显示,并接受选择。 进而,也可加权系数wl w5为预先设定,在色再现区域的覆盖率为100% 的墨组被检出的时刻,开始色变换简档CP的生成。在色再现区域的覆盖 率为100%的墨组仅被检出一个的情况下,也可在该时刻,对该墨组开始 色变换简档CP的生成。另一方面,在检测出多个的情况下,以基于色变 换简档CP或墨数等的规定的优先顺序,选择墨组,并依次开始色变换简档CP的生成也可。
图22表示作为执行本发明的印刷控制的印刷装置的打印机的结构。
在该图中,打印机120的固件FW构成为执行打印机驱动器的各模块 PD1 PD8。并且,打印机20能够自己选择与作为印刷对象被指定的图像 数据相适应的墨组,并使用选择的墨组,以适宜的色再现区域进行印刷。 如此,即使在以打印机120单体可印刷的直接打印机也能够实现本发明。 C-2.变形例2
以上,例示了按照与作为印刷性能的色再现区域有关的要求,选择使 用的墨组的实施方式,但也可按照与其他的印刷性能有关的要求选择墨 组。例如,接受与粒状性、色调性或色恒定性等有关的用户的要求,并根 据该要求选择墨组也可。以下,对墨组设定部PD4按照与粒状性有关的用 户的要求,选择使用的墨组的变形例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23表示本变形例所述的墨组设定处理的流程。该图中,在步骤 S1110中,UI部PD1使UI画面显示在显示器30上,并经由键盘40a和鼠 标40b,接受印刷指示,并且图像数据取得部例如从HDD1或其他的应用 程序取得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在下面的步骤S1120中,进行用于从用户 接受关于粒状性的要求的显示。此外,执行墨组设定处理的墨组设定部 PD4构成本发明的要求接受机构和选择机构。
图24表示在步骤S1120中显示的UI画面的一例。在该图中,显示"是 否使用抑制粒状感的墨?"的信息,并设有用于指示该要求("是","否") 的复选框。如果在该复选框中填入选择,则对目标色的指定方法,接受以 下的a c的选择的复选框变为有效。
a. 以图像的色指定
b. 以比色图表指定
c. 以色彩值指定
在步骤S1120中,根据确定按钮的点击,取得上述UI画面中的用户 的各指定。在步骤S1130中,判定与信息"是否使用抑制粒状感的墨"对 应的复选框"是"是否被选择,在"否"被选择的情况下,前进到前面实 施方式的墨组设定处理(图4)的步骤S190。即,使用现在搭载中的墨组 进行印刷。另一方面,在被选择的情况下,在步骤S1140中判定上述的a c的哪个被指定。此处,a.被指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1150中,显示用于接 受根据图像的色指定目标色的UI画面。
图25表示在步骤S1150中显示的UI画面。在该图中,设有图像预览 区域,在该图像预览区域中显示有规定的样本图像。该样本图像可以是预 先作为印刷对象指定的图像数据,也可是打印机驱动PD安装时等存储在 HDD11上的样本的图像数据。此外,也可使用户选择显示哪个样本图像。 例如,可以向用户询问是风景照片的样本好,还是人物照片的样本好。在 上述UI画面中,显示消息"请以光标选择抑制粒状感的色。",在上述图 像预览区域中,根据鼠标40b的动作,显示位置变动的光标。
并且,可利用该光标的拖拽位置和下拉位置指定矩形区域。在步骤 S1160中,计算出包含在指定的矩形区域中的色的平均值。此处,视频I/F15 取得向显示器30输出的矩形区域的RGB值,使用显示器30的ICC简档 (sRGB简档SP)将该RGB值变换为I^a叶M直。并且,对于矩形区域取 得Lhn)"直的平均值作为目标色。由此,能够直观地指定目标色。例如, 在欲抑制空的粒状感的情况下,只要简单地指定空的区域即可。而且,指 定目标色的区域并不限定于矩形,也能够采用圆形等,也能够指定多个区 域。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20中,在b.被指定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在步骤 S1170中接受色块(色样品)的识别序号的UI画面。色块的识别序号是指 在未图示的比色图表中,与各色块一同被印刷的各色块固有的序号,通过 输入该识别序号,可准确地确定用户指定的色块的色。在HDD1中具有对 各色块存储识别序号与色彩值(丄*3*1 *值)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通过接
受识别序号,能够取得用户指定的L、n^值作为目标色。而且,比色图表
预先由打印机20的生产商等提供,配置有带色的多个色块,以收集打印 机20可再现的色再现区域整体。而且,在本变形例中,比色图表作为印 刷介质被提供,但只要向用户提供多个色块即可,使比色图表显示于显示 器30,并利用鼠标40b接受指定也可。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20中,c.被指定的情况下,显示用于在步骤S1180 中输入指定色彩值("a化M直)的UI画面(文本框),并取得输入的L*a*b* 值作为目标色。如上所述,如果在步骤S1160、S1170、S1180中取得"a叶^值作为目标色,则显示用于接受在步骤S1190中使用的墨的限制的UI画 面。
图26表示在步骤S1190中显示的UI画面。在该图中,显示有消息"要 使用的墨是否存在?",并设有用于与该消息对应的进行指示的复选框。 如果该复选框被选中,则对于可使用的所有的墨,用于选中的复选框变为 有效。此外,还显示有消息"不使用的墨是否存在",并设有用于与该消 息对应的进行指示的复选框。如果该复选框被选中,则对于可使用的所有 的墨,用于选中的复选框变为有效。由此,用户可以将不具有的墨从使用 对象中排除。在步骤S1200中,取得上述UI画面中的用户的指示。
在步骤S1210中,通过在步骤S1200中取得的限制,确定可使用的墨 组。例如,在指定K墨作为要使用的墨,并指定lkllkdy墨作为不要使用 的墨的情况下,确定一定包含K墨且以lkllkdy墨以外的CMYKORGBlclm 墨的组合构成的墨组(29组)。在步骤S1220中确定构成在步骤S1160、 S1170、 S1180中取得的目标色的!^an^值的墨量组。在确定墨量组时, 利用在B节中说明的色变换器CC和光谱印刷模型变换器RC。在B节中,
说明了由任意的墨量组计算光谱反射系数R a),进而通过使规定的光源
的光谱分布作用于该光谱反射系数R a),计算出该光源下的1^^M值的 顺序,但在步骤S1220中,计算出目标色的I^^M值可再现的墨量组。
例如,在步骤S1210中,将能够由特定的墨组供给的所有的墨量组依 次代入光谱印刷模型转换器RC和色转换器CC,只确定作为目标色的 1^3*1)*值的墨量组。此时,对于由用户作为欲使用的墨指定的K墨,限定 其必须使用墨(d#0),对于由用户作为不使用的墨指定的lkllkdy墨,限 定其不使用使用墨(dlk=dllk=ddy=0)。还有,在步骤S1220中使用的光源 可以由用户指定,也可以适用标准的光源。在步骤S1230中,将在步骤 S1220中确定的墨量组代入粒状性转换器GC (神经元网络NNG),算出 用该墨量组印刷的情况下的粒状性指数GI。
图27中列表表示在步骤S1230中算出额粒状性指数GI。在图27中,
能够再现目标色1/^*13*值的墨量组确定为多个,分别对它们算出了粒状性
指数GI。在步骤S1240中,确定列表的墨量组中粒状性指数GI最小的本 例子。由此,能够确定能再现目标色的I^^bM直的各墨量组中最抑制粒状感的墨量组。在此,对图27中列表的各墨量组,能够预测作为印刷性能 的粒状性指数GI,并且能够预测在利用各墨量组中至少含有墨量不是0
的墨的墨组进行了印刷的情况下的粒状性指数GI。在步骤S1250中,确 定能够提供在步骤S1240中确定的最抑制粒状感的墨量组的墨组。例如, 如图27所示,在由最抑制粒状感的墨量组不是0的CMYKlclm的墨量构 成的情况下,至少以CMYKlclm为构成要素含有的满足相当于能够提供 该墨量组的墨组。
打印机20能够同时搭载8个墨盒22,因此,将向CMYKldm添加了 任意的0 2种墨的墨组确定为能够提供上述墨量组的墨组。但是,对于 在步骤S1190中由用户作为不要使用的墨指定的墨,限定为从墨组的结构 要素排除。在上述例子中,对于lkllkdy墨,从墨组的构成要素排除。在 步骤S1260中,判断是否有多个在步骤S1250中确定的墨组,在单数的情 况下,将在步骤S1250中确定的墨组直接选作最终使用于印刷的墨组(步 骤S1270)。例如,在由最抑制粒状感的墨量组不是0的8种墨量构成的情 况下,能够仅通过单数的墨组提供该墨量组。另一方面,在步骤S1250中 确定的墨组为多个的情况下,显示用于使用户选择在步骤S1250中选择的 墨组的任意一个的UI画面(步骤S1280)。然后,在步骤S1290中,接受 用户进行的墨组的指定,将指定的墨组选作最终使用于印刷的墨组。
若如上所述地最终选择墨组,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执行色变换简 档生成指针的设定处理(图8的步骤S200),进而,依次执行色变换简档 CP的生成处理(图11的步骤S300)。通过这样操作,能够利用对由用户 指定的目标色抑制粒状感的墨组执行印刷。另外,也能够反映用户欲使用 /不要使用的墨限定,因此,能够将接近用户的意图的墨组使用于印刷。
在上述中,对预先筛选能够再现目标色的墨量组,从其中选择最能够 抑制粒状感的墨量组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同时评价向目标色的近似 度和粒状感的抑制度,确定向目标色的近似度和粒状感的抑制度两者均良 好的墨量组也可。在上述式(1)中赋予的评价函数Ep是能够同时评价色 永久性、层次性、色再现区域、运转成本的指标值,但能够利用该评价函 数Ep,同时评价向目标色的近似度和粒状感的抑制度。具体来说,在上述
式(1)中,将对色永久性、层次性、和运转成本的加权系数W2、 w3、 w5均设定为0,将对粒状性和色再现区域的加权系数W,、 W4例如两者均设定 为0.5。另外,在B — 4节中,为了确保色再现区域,使用了相对于色再现
区域的外表面上或棱线上的色的色差AE,但在此使用相对于用户欲控制 粒状感而指定的目标色的色差AE。由此,能够用Ep评价是否近似于用任 意的墨量组-印刷的情况下的色。
若如上所述地能够准备评价Ep,则算出能够极小化该评价函数Ep的 墨量组cp。例如,能够利用共轭斜量法算出将评价函数Ep极小化的墨量组 cp的最佳解。由此,能够算出向目标色的近似度和粒状感的抑制度成为最 佳的墨量组cp。如上所述,若能够算出作为极小解的墨量组cp,则确定能 够提供该墨量组cp的墨组。在此的处理与上述步骤S1250相同。即,在作 为极小解得到的墨量组cp中,确定将不是O的值作为墨的构成要素至少含 有的墨组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在确定了多个墨组的情况下,也使用户选 择即可。这样,通过利用评价函数Ep,同时评价向目标色的近似度和粒状 感的抑制度,能够简略化处理。
然而,在墨组设定处理中用户要求抑制粒状感的情况下,能够判断用 户期待抑制粒状感的印刷,其次,在执行的色变换简档生成指针的设定处 理(图8的步骤S200)中也希望设定重视了粒状性的色变换简档CP的生 成指针。即,在色变换简档CP的生成处理(图11的步骤S300)中使用 的评价函数Ep中也希望设定大的对粒状性的加权系数Wl。由此选择能够 对目标色抑制粒状感的墨组,并且进而能够生成基于在该墨组中能够抑制 粒状感的墨量组的印刷可能的色变换简档CP。进而,需要重视粒状性的 色也通过目标色的指定变得明确,因此,对该目标色的附近特别地抑制粒 状感也可。例如,在色变换简档CP的生成处理(图11的步骤S300)中 使用的评价函数Ep中,若将对粒状性的加权系数Wl设为在目标色的附近 的色域变大,则能够生成对目标色的附近能够特别抑制粒状感的色变换简 档CP。
在上述中,对接受了向需要抑制粒状感的意思的印刷性能的要求的情 况下的墨组设定处理进行了例示,但基于对其他印刷性能的要求,也能够 选择墨组。例如,也可以设为能够接受向需要抑制粒状感的意思的印刷性 能的要求,求出将加大设定对层次性的加权系数w3的评价函数Ep极小化的墨量组,选择该墨量组能够供给的墨组。同样,还可以选择重视运转成 本或色永久性的墨组。 C一3.变形例3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生成综合满足各种性能要素的色变换简档CP, 但也可以省略任意一个性能要素的考虑。通过减少考虑的性能要素,能够 高速进行最佳化,能够迅速生成色变换简档CP。相反,也可以追加其他 的性能要素。另外,加权系数W, W5不需要像上述实施方式一样一定要 能够调节,用适度协调的取值来固定即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 计算机10具备本发明的印刷控制所需的所有的硬件及软件资源的情况, 但一部分的资源也可以从外部装置提供。
图28表示变形例的印刷控制装置的机构。如图28所示,在具有与所 述实施方式的计算机10基本上相同的结构的计算机100中,连接WAN接 口 (I/F) 119。然后,代替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机驱动器PD具备的简 档生成部PD6,具备简档要求部PD6a。简档要求部PD6a将在不少130中 取得的墨组、印刷纸张、观察光源、在步骤S210中简档生成指针设定部 PD5设定的加权系数Wl w5向经由WANI/F119及互联网INT连接的简档 服务器SV送信,向简档服务器SV要求色变换简档CP的生成。
在简档服务器SV中,进行与在步骤S300中所述实施方式的计算机 10执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生成满足简档要求部PD6a的要求的色变换简 档CP。然后,在步骤S420中,色变换部PD7从简档服务器SV接收色变 换简档CP,将接收的色变换简档CP使用于步骤S430中的色变换。这样, 例如,利用打印机20的制造厂家提供的色变换简档SV生成色变换简档 CP,则也可以从通常家庭的计算机中省略用于生成色变换简档CP的各种 计算机RC、 GC、 CII。另外,各种计算机RC、 GC、 CII的维护或升级可
以由打印机厂家进行,管理变得容易。
另外,设为简档服务器SV生成色变换简档CP时承担费用也可。例 如,对标准的墨组来说,设为与打印机驱动器PD的安装的同时,也无偿 安装色变换简档CP,仅在用户定制墨组的情况下负担费用也可。能够包 含加权系数W, W5而用户定制墨组,因此,通过用户购入色变换简档CP, 能够享受原始性和附加价值高的绘图。进而,将色变换简档CP设为能够向互联网INT送信,以使用户之间能够交换喜好的墨组和色变换简档CP。 计算机100不进行色变换简档CP的生成,因此能够以处理负荷比较少的 处理完成印刷控制。图29表示进行要求色变换简档CP的打印机的结构。通常在运算处理 能力比较欠缺的打印机220中,不具备处理速度或存储容量大的CPU或 RAM或HDD,因此难以在打印机220中生成色变换简档CP,但如果向 简档服务器SV要求色变换简档CP,则即使在打印机220中,也能够实现 与任意的墨组相应的印刷。当然,在具有CPU或RAM或ROM的能力的 情况下,也可在打印机220中生成色变换简档CP。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所有的墨独立的墨盒22a、 22a,但 即使是收容有多个种类的墨的集合型的墨盒,也能够适用本发明。假设, 即使是只能搭载集合型的墨盒的打印机,用户只要限定其中使用的墨即 可,因此用户能够指定任意的墨组。此外,以上例示了仅使用包含有助于 光谱反射系数R (A)的形成的墨进行印刷的打印机,但例如也能够兼用 于给印刷物上带有光泽的交叉优化(夕口7才7°亍^7< if')。交叉优化 的墨量没有助于光谱反射系数R a),因此不形成步骤S340的最优化的 对象,基于最优化后的其他的墨的墨量,求得最后的交叉优化的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控制装置,其对利用多个种类的色材的印刷进行印刷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取得机构,取得印刷中使用的所述色材的组合即色材组;生成机构,生成色变换简档,该色变换简档规定了用于将在第一色空间中表现的图像数据变换为第二色空间中表现的图像数据的变换规则,所述第二色空间与第一色空间不同,该第二色空间是以构成所述色材组的各色材的使用量的组合即色材量组表现的色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机构通过对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基于规定的第一印刷性能 进行色材量组的评价,从而生成规定了所述变换规则的色变换简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印刷性能至少基于印刷物的色调性、印刷物的粒状性、印刷时的色材消耗量、色再现区域、印刷物的色恒定性的至少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印刷性能基于多个印刷性能要素,并调整各性能要素的重视程度。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机构基于收容有所述色材的色材容器在印刷装置中的搭载状况,取得确定所述色材组的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机构取得确定由用户指定的所述色材组的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机构具备要求接受机构,接受向规定的第二印刷性能的要求; 选择机构,预测以由所述色材的组合而构成的各色材组进行印刷时的 第二印刷性能,并基于该预测选择满足所述要求的所述色材组,并且 所述取得机构取得所述选择机构选择的所述色材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机构接受使用于印刷的所述色材组的限制,并在该限制内选择所述色材组。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机构还具备通知机构,通知满足所述要求的所述色材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要求接受机构接受如下要求作为所述要求,即应确保规定的色再现区域,并且所述选择机构基于色再现区域数据来选择满足所述要求的所述色材 组,该色再现区域数据存储有以可在印刷装置中使用的各色材组进行印刷 的情况下的色再现区域的信息。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要求接受机构接受如下要求作为所述要求,即应确保包含印刷 对象的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所有色的色再现区域。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警告机构,在即使利用可在印刷装置中使用的任何所述色材组 仍无法满足所述要求的情况下进行警告。
13.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确认由所述生成机构生成的所述色变换简档是否满足所述要求。
14.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要求接受机构将抑制粒状感作为所述要求接受,并且 所述选择机构基于预先准备的粒状性预测模型,选择满足所述要求的所述色材组。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要求接受机构接受如下要求作为所述要求,即对于指定的目标色抑制粒状感。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色基于指定的色彩值表示的色、或者指定的色块表示的色、或者在显示的图像中指定的区域表示的色而取得。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机构基于色预测模型确定可再现所述目标色的所述色材量 组,并基于所述粒状性预测模型从该确定的所述色材量组中确定粒状感最 被抑制的色材量组,并选择可提供该确定的所述色材量组的所述色材组。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机构确定至少对与所述目标色的近似度和所述粒状感的抑制度进行评价的评价指数最为良好的所述色材量组,并选择可提供该确定 的所述色材量组的所述色材组。
1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机构预测在将构成所述色材组的各色材以任意的色材量的组合即任意的色材量组进行印刷时的色,并基于该预测的色与该色材量组 生成色变换简档。
2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机构预测在以构成所述色材组的各色材的色材量的组合即 任意的色材量组印刷时的光谱反射系数,并对在预测后的光谱反射系数中 照射规定的光源时的色进行预测。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可在印刷中使用的所述色材的全部,预先准备在所述光谱反射系数的预测中使用的数据库。
22. —种印刷控制装置,其对利用多个种类的色材的印刷进行印刷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取得机构,取得印刷中使用的所述色材的组合即色材组; 要求机构,要求经由通信线路连接的外部装置生成色变换简档,该色 变换简档规定了用于将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构成所述色材组的各 色材的色材量的组合即色材量组的图像数据的变换规则;色变换机构,通过接收并使用由所述外部装置生成的所述色变换简 档,将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变换为色材量组的图像数据。
23. —种印刷装置,其利用多个种类的色材进行印刷,其特征在于, 具备取得机构,取得印刷中使用的所述色材的组合即色材组;生成机构,生成色变换简档,该色变换简档规定了用于将在第一色空间中表现的图像数据变换为第二色空间中表现的图像数据的变换规则,所 述第二色空间与第一色空间不同,该第二色空间是以构成所述色材组的各 色材的使用量的组合即色材量组表现的色空间;色变换机构,规定了使用所述色变换简档将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变换 为色材量组的图像数据的变换规则;印刷机构,基于所述色材量组的图像数据执行印刷。
24. —种印刷控制方法,其对用于利用多个种类的色材的印刷进行印 刷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印刷中使用的所述色材的组合,生成色变换简档,该色变换简档 规定了用于将在第一色空间中表现的图像数据变换为第二色空间中表现 的图像数据的变换规则,所述第二色空间与第一色空间不同,该第二色空 间是以构成所述色材组的各色材的使用量的组合即色材量组表现的色空 间。
25. —种印刷控制程序,其是使印刷控制在计算机中执行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印刷控制程序,该印刷控制用于利用多个种类的色彩进行的印刷, 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机中执行如下的功能取得功能,取得确定印刷中使用的所述色材的组合即色材组的信息;生成功能,生成色变换简档,该色变换简档规定了用于将在第一色空 间中表现的图像数据变换为第二色空间中表现的图像数据的变换规则,所 述第二色空间与第一色空间不同,该第二色空间是以构成所述色材组的各 色材的使用量的组合即色材量组表现的色空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控制装置,其取得印刷中使用的墨(色材)组,并检索适于该墨组的色变换简档CP,如果没有合适的,则简档生成部PD5生成与该墨组对应的色变换简档CP。从而,不需要预先在HDD11上准备与所有可想到的墨组相对应的庞大的色变换简档CP,且能够以用户要使用的任意的墨组来印刷。
文档编号H04N1/60GK101269582SQ20081008656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0日
发明者伊藤隆志, 荒井佳文, 金子奈绪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