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环网络系统和分组传输方法

文档序号:769669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组环网络系统和分组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组环(packet ring)网络系统、分组传输方法、互连链 路节点(interlink node)、旁路通道节点(bypass pathway node)、用于互连链路节点的程序和用于旁路通道节点的程序,具体而言涉及包括三个或 更多个分组环网络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应用到该分组环网络系统的分组传 输方法、互连链路节点、旁路通道节点、用于互连链路节点的程序和用于 旁路通道节点的程序。
背景技术
在IEEE802.17下标准化的RPR (弹性分组环)被命名为分组环网 络。RPR是提供对环形式的传输介质的访问的MAC层协议,并且能够提 供迅速的载体类故障恢复、对网络带宽的有效利用、最短的通道传输等。从网络操作管理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个操作,使RPR网络形成多环连 接,以便扩展服务区域并限制故障传播范围等等,将会是很有效果的。另 一方面,IEEE802.17只规定了单环的定义,而没有对多环的定义。下面将描述在IEEE802.17下标准化的RPR。图1是例示RPR的网络配置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RPR网络中包括 的分组环具有在相反的方向上传输分组的两个小环101和102。此外,在 分组环中,使多个节点(节点装置)发生环形式的连接。图1示出了四个 节点103a、 103b、 103c和103d连接到分组环的情况。分组环上的每个节 点具有RPRMAC地址。 一旦网络被构造出来,控制分组就在节点之间被 交换。每个节点收集诸如各节点之间的跳数之类的信息,以获得关于网络 的拓扑信息。在这里,RPR网络是这样一种分组环网络,其包括发生环形式的连接 的节点,并且RPR被应用到其中。此外,不仅是同一 RPR网络内的节点,不属于RPR网络的终端(这 里将称之为用户终端)有时也会连接到分组环上的每个节点(RPR节 点)。图1所示的示例图示了用户终端104a连接到节点103a并且用户终 端104b连接到节点103b的情况。在分组环网络上的节点所包括的端口中,下述的端口被称为附属端 口在该端口上,与不存在于同一分组环网络内的节点处的装置执行分组 的发送和接收。例如,在图l所例示的节点103a所具有的端口中,在其中 与用户终端104a执行分组的发送和接收的端口是附属端口。这里,RPR数据分组是根据RPR在网络RPR内传输的数据分组。此 外,在用户终端发送的分组(以下称为客户端分组)在RPR网络内被传输 的情况下,客户端分组作为RPR数据分组的有效载荷被存储在RPR数据 分组中,并且作为RPR数据分组被传输。将客户端分组作为有效载荷存储 在RPR数据分组中的操作因此被称为封装。此外,提取作为有效载荷存储 在RPR数据分组中的客户端分组的操作被称为解封。下面将描述在IEEE802.17下标准化的RPR数据分组。图2是图示 RPR格式的说明图。在用户终端向节点发送分组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发送 客户端分组211。客户端分组211包括该客户端分组的目的地处的用户终 端的MAC地址(MAC DA) 212、该客户端分组的源的用户终端的MAC 地址(MAC SA) 213、发送数据214和FCS (帧校验序列)215。在节点 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客户端分组的情况下,节点对该客户端分组进行封装 以生成RPR数据分组221,并在节点间交换RPR数据分组221的发送和接 收。客户端分组211被封装。RPR数据分组221被存储为数据226。此 外,RPR数据分组221包括目的地节点的MAC地址(RPR MAC SA) 225、源节点的MAC地址(RPR MAC DA) 224、基本控制字段223、 TTL (存活时间)字段222和FCS 227。基本控制字段223包括指定用于 传输的小环的信息和用于标识分组的类型(例如控制分组等)的标识信 息。TTL字段222用于防止分组在环上永远循环。RPR数据分组格式的细 节在"IEEE Std 802.17-2004 PART 17: 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 access method &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 p. 27-54, p. 211-223, p. 379-399中有所描述。接下来,将描述环上的每个节点中的RPR数据分组的发送、接收和传 输操作。首先,将描述单播数据分组(要经历单播发送的RPR数据分组)的情 况。在每个节点接收正在环上被传输的RPR数据分组并且该RPR数据分 组的RPR MAC DA对应于自身节点的RPR MAC地址的情况下,每个节 点将该RPR数据分组从环中删除。此外,在传入的RPR数据分组的RPR MAC DA不同于自身节点的RPR MAC地址的情况下,每个节点递减 TTL,然后将该RPR数据分组重发到作为传入小环的同一小环。在源节点 接收到其自身发送过的单播数据分组的情况下,源节点将该单播数据分组从环中删除。此外,每个节点在TTL达到0的时刻将该RPR数据分组从 环中删除。此外,在广播数据分组(要经历广播发送的RPR数据分组)的情况 下,每个节点递减传入的广播数据分组的TTL,然后将该TTL传输到后续 节点。在广播数据分组的源节点接收到其自身发送过的广播数据分组的情 况下,源节点将该广播数据分组从环中删除。此外,每个节点在TTL达到 0的时刻将RPR分组从环中删除。接下来,将描述在IEEE802.17下标准化的RPR控制分组。RPR控制 分组是将在RPR网络内传输的用于控制的分组。下面,将把RPR控制分 组描述为控制分组。在属于RPR网络的所有节点上,为了实现诸如拓扑发 现功能、保护功能和OAM (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之类的自治操作, 每个RPR节点经由数据路径发送和接收控制分组。RPR节点向两个小环 发送控制分组,并从每个小环接收由另一RPR发送的控制分组。例如,图 18所例示的RPR节点103a将RPR节点103a生成的控制分组发送到各小 环101和102。此外,RPR节点103a从各小环101和102接收由另一RPR 节点发送的控制分组。在IEEE802.17下,各个控制分组是针对相应的功能 而单独定义的。RPR节点之间的控制分组的传输与已经描述的RPR数据 分组的传输类似。作为用于实现OAM (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的控制分组,在IEEE802.17下定义了回声请求/响应、冲刷(Flush)和组织特定的OAM 控制分组。回声请求/响应分组用于对台站间的连接的确认、故障地点指定 和台站间的LRTT (Loop Round Trip Time,环路往返时间)测量。用户可 以任意地操作请求分组的发送。接收到请求分组的RPR节点向请求分组的 源节点发送响应分组。冲刷分组是用于测量RRTT (Ring Round Trip Time,环往返时间)和防止伴随着流的发送环切换的分组顺序差错的分 组。用户可以任意地执行冲刷分组的发送操作。冲刷分组绕环一次以到达 源节点。冲刷分组在环上循环并使得每个经过的RPR节点丢弃转运缓冲器 (Transit buffer)的所有RPR分组。组织特定分组是允许用户定义的选 项,而在IEEE802.17中没有功能定义。接下来,对于图1所示的RPR网络,将描述将数据从连接到节点 103a的用户终端104a发送到连接到节点103b的用户终端104b的操作。每个节点以对应的方式获知封装在传入的RPR数据分组(见图2)中 的源用户终端的MAC SA 213和源RPR MAC SA 225 (见图2),以维持 以用户终端的MAC地址作为搜索关键字的RPR MAC地址的数据库,即 FDB。当用户终端104a向环发送数据(客户端分组)时,节点103a接收 该客户端分组。节点103a以传入的客户端分组中的MAC DA 212 (见图 2)作为搜索关键字来搜索FDB (转发数据库),并且将结果作为RPR MAC DA 224 (目的地节点的MAC地址,见图2)。此外,节点103a将 其自身的MAC地址作为RPR MAC SA 225 (源节点的MAC地址。见图 2),并对来自用户终端104a的传入客户端分组进行封装。另外,节点 103a搜索拓扑数据库,选择用于提供从源节点到目的地节点的最短路径的 小环,设置TTL值并将RPR数据分组发送到该环。此外,在对FDB的搜索发现尚未获知要成为目的地的用户终端的 MAC地址和与该MAC地址相对应的RPR 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时, 节点103a执行洪泛(flooding)。为通过洪泛发送的RPR数据分组的RPR MAC DA设置广播地址,并且环上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该RPR数据分 组。在不能这样利用FDB指定RPRMAC地址的情况下,经历了对下述客 户端分组的封装的RPR分组被描述为未知单播分组特定的MAC地址被分配给该客户端分组作为MAC DA 212以将RPR MAC DA作为广播地 址。此外,作为洪泛的结果,用户终端104a发送的客户端分组被目的地用 户终端104b接收。通常,用户终端104b在更高层中对用户终端104a作出 回复。在回复时,用户终端104b成为客户端分组的源。用户终端104a成 为目的地。此外,节点103b成为RPR分组的源。当来自用户终端104b的 回复被实现时,节点103a获知用户终端104b的MAC地址和节点103b的 RPR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在用户终端104a再次向用户终端 104b发送客户端分组的情况下,节点103a利用客户端分组中包括的MAC DA 212作为关键字来搜索节点103b的RPR MAC地址,并且能够以搜索 结果作为RPR MAC DA 224来执行单播发送。此外,在环中对广播分组进行洪泛的方法包括源节点实现对任意一个 小环的发送的方法以及源节点向两个小环发送广播分组并传输分组以到达 预先在环上设置的点以便防止多路传输的方法(双向洪泛)。这里,为了 防止多路传输而预先在环上设置的分组到达点被称为劈开点(cleave point)。在双向洪泛的情况下,必须改变对TTL的计算方法以便依据环内 的节点数是偶数还是奇数而将分组传输到所有节点并且没有双重到达发 生。但是,这种TTL计算方法与本发明无关,因此这里将不对其进行描 述。接下来,将描述TP分组。TP分组是固定长度分组,并且是用于将诸 如跨度保护的状态和节点的边缘之类的信息以及序列号通告给除自身节点 之外的所有分组环节点的控制分组。TTL值设置节点数以便将分组环网络 配置为分别向两个小环广播。此外,每个节点收集来自除自身节点外的所 有节点的传入的TP分组的信息,以构造拓扑数据库。TP分组包括该TP分组的源RPR节点的RPR MAC地址、TTL、 TTL 基数(在发送时设置的TTL的初始值)、边缘状态信息和保护信息。这 里,在这里详细描述的信息是TP分组中包括的信息的一部分。TP分组包 括除上述信息之外的信息。边缘状态信息是表示TP分组的源RPR节点的 东跨和西跨是否处于边缘状态(不允许发送数据的状态)的信息。接下来,参考图3,将描述链路故障时RPR的保护动作。在IEEE802.17下,转向模式(steering mode)和环回模式(wrap mode)被定 义为发生故障时的保护动作。转向模式被定义为必要的功能。环回模式被 定义为选择功能。转向模式和环回模式例如在日本专利早期公布No. 2004-242194 (第0004和0012段)中有介绍。图3 (a)图示了正常时的网络动作。图3 (a)图示了在小环301上从 节点303a到节点303b执行分组传输的状态。图3 (b)图示了转向模式的动作。在如图3B所示发生故障点304的 情况下,环内的所有节点都获得关于故障点304的位置信息。也就是说, 连接到已成为故障点304的链路的节点303c和303d将关于故障点304的 位置信息通知给所有其他节点。结果,每个节点识别出故障点304的位 置。另外,在发送单播分组的情况下,源节点选择在去往RPR分组的目的 地节点的中途不包括故障点304的小环来发送单播分组。例如,在节点 303a向节点303b发送单播分组的情况下,故障点304的位置被识别出, 从而发送单播分组的小环被从小环301改变到小环302以将分组传输到节 点303b。此外,在发送广播分组的情况下,两个小环301和302都被选择 来将广播分组发送到相应的小环301和302。结果,广播分组被发送到环 中的每个节点。图3 (c)图示了环回模式中的动作。在环回模式中,源节点选择与正 常时的小环相同的小环来发送RPR分组。例如,在节点303a向节点303b 发送RPR分组的情况下,节点303a与正常时(见图3A) —样地选择小环 301来发送RPR分组。在连接到成为了故障点304的链路并已经检测到故 障的节点303c接收到RPR分组的情况下,节点303c选择与小环301 (在 该小环中分组被发送并到达)不同的小环302,并利用小环302来传输 RPR分组。也就是说,节点303c将RPR分组传输到不存在故障点304的 一侧。该分组在小环302上被传输,并且被传输到达节点303d,该节点 303d连接到成为了故障点304的链路并且已检测到故障。节点303d也选 择与在其中分组被发送并到达的小环不同的小环,并且利用该小环来传输 RPR分组。结果,目的地节点303b接收到RPR分组。在图3中,作为示例描述了在链路中发生故障的情况。如图4所示,在节点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的保护动作与在链路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的动作类似。这里,图4作为示例图示了节点303e存在于节点303c和303d之 间并且节点303e成为故障点304的情况。例如,在日本专利早期公布No. 2003-258822 (第0022段,图1)、 国际公布2006/092915 (第0101段,图1)和日本专利早期公布No. 2006-129071 (第0159段,图11)中描述了具有相互连接的多个RPR网络的系 统。图5是例示出日本专利早期公布No. 2003-258822 (第0022段,图 1)中描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的说明图。如图5所示,日本专利早期公布 No. 2003-258822 (第0022段,图l)中描述的分组环网络包括使两个分组 环451和452连接起来的两个相邻节点453和454并且使环间连接冗余。 此外,图6是例示出国际公布2006/092915 (第0101段,图1)中描述的 分组环网络系统的说明图。对于国际公布2006/092915 (第0101段,图 1)中描述的系统,各分组环461和462具有多个环间连接节点463、 464、 465和466,从而使各分组环的环间连接节点463和465本身和环间 连接节点464和466本身通过链路连接起来,以使环间连接冗余。对于日 本专利早期公布No. 2003-258822 (第0022段,图1)和国际公布 2006/092915 (第0101段,图1)中描述的系统,两个分组环之间的连接 是冗余的。日本专利早期公布No. 2003-258822 (第0022段,图1)和国际公布 2006/092915 (第0101段,图1)中描述的关于RPR多环连接中的互连链 路故障或环间连接节点故障的故障恢复系统在发生故障时也利用与发生故 障前的环网络相同的环网络来直接确保连通性。例如,如图6所示,使第 一 RPR环1和第二 RPR环2之间的连接冗余。即使在任一互连链路或任 何环间连接节点中发生故障时,另一互连链路或环间连接节点也确保环间 连通性。此时,在故障恢复之后也能像故障恢复前那样直接建立两个RPR 环之间的连接。此外,日本专利早期公布No. 2006-129071 (第0159段,图11)描述 了使多个环网络连接到单个环网络的情形,其中多个冗余节点装置分别用 于这些环网络。此外,日本专利早期公布No. 10-4424描述了一种线路恢复系统,该 系统确保了包括进一步发生环形式连接的环形式网络的环形式网络中的迂 回路。在日本专利早期公布No. 10-4424中描述的系统中,利用多条环间 连接传送路径,使环形式网络本身连接起来。此外,"IEEE Std 802.17-2004 PART 17: 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 access method &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 p. 27-54, p. 211-223, p. 379-399也描述了节点 结构和OAM功能。即使像图6所示的配置中那样使分组环网络本身之间的连接冗余,使 分组环网络本身连接起来的节点通常也被安装在同一基本点或相邻基本点 中。因此,在由于灾难等而发生大范围故障的情况下,无法通过使用冗余来实现故障恢复,从而导致这样的状态即使使分组环网络本身之间的连接冗余,也不确保可靠性。此外,在使分组环网络本身连接起来的各个节 点被分开安装的情况下,难以确保使节点本身连接起来的诸如光纤之类的 传送路径,从而导致了问题。在分组环网络本身发生环形式的连接并且在某些分组环网络(比如说A和B)之间的连接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另一分组环网络作 为迂回路来确保A和B之间的通信。但是,如果只在分组环网络本身之间 形成环形式的连接,那么当不发生故障时,就在分组传输路径中形成了环 路,造成广播风暴和分组冗余到达,从而导致了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获得的,并且一个示例性的目的是提供分 组环网络系统、分组传输方法等等,其即使在两个分组环网络之间发生故 障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另一分组环网络来重建这两个分组环网络之间的通 信路径,并且能够防止广播风暴和分组冗余到达的发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将具有以下特征。 <分组环网络系统>与本发明相关的第一分组环网络系统是包括多个分组环网络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 接,从而通过对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的 环内分组在该分组环网络中被发送和接收,其中包括了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了多个子分组环网络,该多个子分组环网络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 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分组环网络,该互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 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为连接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了互连链路;第一分组环网络和每个子分组环网络包括互连链路节点,该互连链路 节点是连接到互连链路的节点;每个子分组环网络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另一子分组环网络,该旁路通 道是在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每个子分组环网络包括旁路通道节点,该旁路通道节点是连接到去往 另一子分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的节点;并且旁路通道节点在自身节点所属的子分组环网络和第一分组环网络之间 的互连链路中或者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自身节点的旁路通道节点所属的子 分组环网络和第一分组环网络之间的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开始利 用旁路通道进行客户端分组传输。 <分组传输方法>与本发明相关的第一分组传输方法是一种应用到分组环网络系统的分 组传输方法,包括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的多个分组环网络,在分组环网络中 发送/接收通过对该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 的环内分组,并且包括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多个子分组环网络,该多个 子分组环网络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分组环网络,该互 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为连接 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连链路;为第一分组环网络 和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连链路节点,该互连链路节点是连接到互连链 路的节点;通过旁路通道将每个子分组环网络连接到另一子分组环网络,该旁路通道是在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 道;以及为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旁路通道节点,该旁路通道节点是连接到去往另一子分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的节点,其中,旁路通道节点在自身节点所属的子分组环网络和第一分组环网 络之间的互连链路中或者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自身节点的旁路通道节点所 属的子分组环网络和第一分组环网络之间的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 开始利用旁路通道进行客户端分组传输。 <互连链路节点>与本发明相关的第一互连链路节点是一种应用到分组环网络系统的互 连链路节点,该分组环网络系统包括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的多个分 组环网络,在分组环网络中发送/接收通过对该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的环内分组,并且包括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 多个子分组环网络,该多个子分组环网络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到第一分组 环网络的分组环网络,该互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户端分组传 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为连接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 连链路;为第一分组环网络和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连链路节点,该互 连链路节点是连接到互连链路的节点;通过旁路通道将每个子分组环网络 连接到另一子分组环网络,该旁路通道是在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 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以及为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旁路通道节 点,该旁路通道节点是连接到去往另一子分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的节点, 其中该互连链路节点包括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其存储指定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 的地址和该分组环网络内的节点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地址表;故障检测部件,其检测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其在旁路通道节点与该有关互连链路节 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情况下,注册该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部件,其向作为目的地地址的、注册在旁 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地址发送通知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互连 链路故障通知分组;23互连链路节点内的无效请求部件,其在故障检测部件检测到互连链路 中的故障发生时,向与该有关互连链路节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每个节点发送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互连链路节点内的无效部件,其在故障检测部件检测到互连链路中的 故障发生时或者在接收到来自另一节点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情况下, 使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以及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获知部件,其在接收到通过封装客户端分组而 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使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以对应方式将客 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存储为地址表。 <旁路通道节点>与本发明相关的第一旁路通道节点是应用到分组环网络系统的旁路通 道节点,该分组环网络系统包括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的多个分组环网 络,在分组环网络中发送/接收通过对该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 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的环内分组,并且包括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多个子 分组环网络,该多个子分组环网络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到第一分组环网络 的分组环网络,该互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 组传输通道,为连接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连链 路;为第一分组环网络和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连链路节点,该互连链 路节点是连接到互连链路的节点;通过旁路通道将每个子分组环网络连接 到另一子分组环网络,该旁路通道是在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户端 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以及为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旁路通道节点, 该旁路通道节点是连接到去往另一子分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的节点,其中 该旁路通道节点包括-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其存储指定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 的地址和该分组环网络内的节点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地址表;故障发生通知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所在的网 络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情况 下,将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通知给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 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客户端分组发送/接收控制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 点所在的网络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 分组的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 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 知的情况下,开始通过旁路通道进行客户端分组的发送/接收;旁路通道节点内的无效请求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 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 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况下,向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属于相同分 组环网络的每个节点发送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旁路通道节点内的无效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 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 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到来自另一节点的地址表无效请 求分组的情况下,使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以及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获知部件,其在接收到通过封装客户端分组而 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使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以对应方式将客 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存储为地址表。 <程序>与本发明相关的第一程序是一种用于互连链路节点的程序,该程序使得在应用到分组环网络系统 的互连链路节点中提供的计算机执行下述处理,该分组环网络系统包括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的多个分组环网 络,在分组环网络中发送/接收通过对该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 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的环内分组,并且包括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多个子 分组环网络,该多个子分组环网络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到第一分组环网络 的分组环网络,该互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 组传输通道,为连接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连链 路;为第一分组环网络和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连链路节点,该互连链 路节点是连接到互连链路的节点;通过旁路通道将每个子分组环网络连接到另一子分组环网络,该旁路通道是在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户端 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以及为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旁路通道节点, 该旁路通道节点是连接到去往另一子分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的节点获知处理,在接收到通过封装客户端分组而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以对 应方式将客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存储为地址表;故障检测处理,检测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处理,向作为目的地地址的、预先存储在 旁路通道节点中的地址发送通知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互连链路故障通 知分组;无效请求处理,在检测到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时,向与该有关互连 链路节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每个节点发送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地址表无 效请求分组;以及无效处理,在检测到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时或者在接收到来自另一 节点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情况下,使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此外,与本发明相关的第二程序是一种用于旁路通道节点的程序,该程序使得在应用到分组环网络系统 的旁路通道节点中提供的计算机执行下述处理,该分组环网络系统包括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的多个分组环网 络,在分组环网络中发送/接收通过对该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 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的环内分组,并且包括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多个子 分组环网络,该多个子分组环网络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到第一分组环网络 的分组环网络,该互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 组传输通道,为连接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连链 路;为第一分组环网络和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连链路节点,该互连链 路节点是连接到互连链路的节点;通过旁路通道将每个子分组环网络连接 到另一子分组环网络,该旁路通道是在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户端 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以及为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旁路通道节点, 该旁路通道节点是连接到去往另一子分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的节点获知处理,在接收到通过封装客户端分组而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以对 应方式将客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保存为地址表;故障发生通知处理,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所在的网络 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情况 下,将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通知给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 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客户端分组发送/接收控制处理,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 所在的网络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 组的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 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 的情况下,开始通过旁路通道进行客户端分组的发送/接收;无效请求处理,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 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 通知的情况下,向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每个节点 发送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以及无效处理,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 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 的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到来自另一节点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情况下,使 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


考虑以下的结合附图理解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本发明的目的和特 征,附图中图1是例示RPR网络配置的图;图2是图示RPR格式的说明图;图3是例示在链路故障时RPR的保护操作的图;图4是例示在节点故障时RPR的保护操作的图;图5是图示日本专利早期公布No. 2003-258822 (第0022段,图1)中描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的示例的说明图;图6是图示国际公布2006/092915 (第0101段,图1)中描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的说明图;图7是例示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相关的分组环网络系统的说明图;图8是例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互连链路节点配置的框图;图9是例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旁路通道节点配置的框图;图IO是例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基本节点配置的框图;图11是图示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2是图示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互连链路节点将互连链路中故 障的发生通知给旁路通道节点的操作的流程图;图13是图示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旁路通道节点接收互连链路故 障通知分组的操作的流程图;图14是图示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已经中断对保活分组(keep-alive packet) 的接收的旁路通道节点的操作的流程图;图15是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其图示出当在互连链路中 检测到故障的情况下互连链路节点的操作以及与该互连链路节点属于同一 环的另一节点的操作;图16是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其图示出在检测到在相对 的旁路通道节点所属的环中的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旁路通道节点 的操作以及属于与该旁路通道节点所属的环相同的环的另一节点的操作;图17是例示出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使四个子环连接到第一环的 分组环网络系统的图;图18是例示出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使三个子环连接到第一环的 分组环网络系统的图;图19是例示出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进一步使子环连接到子环的 配置的图;图20是例示出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利用多条旁路通道使子环连 接起来的配置的图;图21是例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互连链路节点的配置的框图;图22是例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使四个子环连接到第一环的配 置的说明图,其中子环通过多条旁路通道与彼此相连;以及图23是例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互连链路节点的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图7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分组环网络系统的说明 图。图7所例示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具有使第一至第三各分组环网络5001、 5002、 5003通过链路连接起来的配置。第一至第三各分组环网络5001、 5002和5003分别是RPR网络。在第一至第三各分组环网络5001、 5002 和5003中的任何一个中,多个RPR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下面将把第一至第三各分组环网络分别称为第一环、第二环和第三 环。这里,通过互连链路与第一环相连的第二环和第三环对应于子分组环 网络。子分组环网络本身是利用旁路通道连接起来的。此外,互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 通道。为连接到第一环的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了一个互连链路。旁路通 道是在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更具 体而言,当在利用该旁路通道连接的两个子分组环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与第 一环之间的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时,旁路通道被用于客户端分组的传输。此外,互连链路节点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起来的节点。旁路通道节点 是通过旁路通道连接起来的节点。在图7中(在下面将要描述的其他图中 也一样),用黑色指定互连链路节点,用阴影部分指定旁路通道节点,并 且用白色指定其他结点(以下称为基本节点)。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 在一个环(RPR网络)中布置的旁路通道节点的数目最多为1。在第一环5001中,互连链路节点la和lb以及基本节点lc至le发生 环形式的连接。在第二环5002中,互连链路节点2a、旁路通道节点2d以及基本节点2b和2c发生环形式的连接。类似地,在第三环5003中,互连 链路节点3a、旁路通道节点3b以及基本节点3c和3d发生环形式的连 接。在第一环的互连链路节点la和第二环的互连链路节点2a中,其附属 端口通过互连链路5012相互连接起来。类似地,在第一环的互连链路节 点lb和第三环的互连链路节点3a中,其附属端口通过互连链路5011相互 连接起来。此外,在第二环的旁路通道节点2d和第三环的旁路通道节点 3b中,其附属端口通过旁路通道5010相互连接起来。当互连链路正常时,旁路通道节点2d和3b可能通过旁路通道5010接 收到分组,但却丢弃该分组,并且也不实现从自身节点到旁路通道5010 的分组发送。此状态是关闭状态。但是,即使在关闭状态中,也实现了保 活分组的发送和接收。此外,旁路通道节点2d和3b在任何互连链路中发 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旁路通道5010接收分组,然后对该分组进行封装并 将其传输到其自身所属的分组环网络内,并执行从自身节点到旁路通道 5010的分组发送。此状态是开放状态。图7所示的所有节点(RPR节点)la至le、 2a至2d以及3a至3d都 包括遵从IEEE802.17的RPR功能。除了各标准RPR功能外,互连链路节 点和旁路通道节点还包括用于作为互连链路节点和旁路通道节点工作的组 件。下面将描述互连链路节点、旁路通道节点和基本节点的配置。图8是例示本发明的互连链路节点配置的框图。图8所示的互连链路 节点3030被布置为图7所示的互连链路节点la、 lb、 2a和3a。互连链路节点3030包括根据IEEE802.17标准协议工作的RPR基本节 点部件3019、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生 成电路3032、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互连链路故障检测 电路3034和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RPR基本节点部件3019不仅被提供给互连链路节点,还分别被提供 给布置在RPR网络中的每个旁路通道节点和每个基本节点。首先,将描述RPR基本节点部件3019。 RPR基本节点部件3019包括 与小环3013-1相对应的转发电路3001和多路复用电路3003、与小环3013-2相对应的转发电路3002和多路复用电路3004、控制分组处理电路 3020、拓扑管理电路3007、多路复用电路3005、小环选择电路3006、分 组转换电路3011、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和MAC/PHY电路3015。转发电路3001参考从小环3013-1传输来的传入RPR分组的RPR MAC DA。如果该RPR MAC DA对应于自身节点的RPR MAC地址,则 该RPR分组被从小环3013-1剥离并被发送到多路复用电路3005以传输到 客户端。类似地,转发电路3002参考从小环3013-2传输来的传入RPR分 组的RPR MAC DA,并且如果该RPR MAC DA对应于自身节点的RPR MAC地址,则该RPR分组被从小环3013-2剥离并被发送到多路复用电路 3005。在这里,将从小环传输来的传入分组从环内剥离(删除)以传输到 客户端的操作将被称为"剥离(Strip)"。此外,客户端是通过附属端口 连接的装置。互连链路节点的客户端是布置在另一 RPR网络中的互连链路 节点。此外,在传入的传输RPR分组是广播分组的情况下,转发电路3001 和3002将广播分组发送到多路复用电路3005,并且还将广播分组传输到 小环。这里,将从小环传输来的传入分组传输到该小环的操作将被称为 "转运(Transit)"。此外,将从小环传输来的传入分组传输到该小环并 且还将该分组传输到客户端的操作将被称为"拷贝(Copy)"。在传入的 传输RPR分组不适用于上述情况中的任何一种的情况下,转发电路3001 和3002将传入的传输分组发送(转运)到同一小环。此外,在接收到控制分组的情况下,转发电路3001和3002将控制分 组输出到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在接收到TP分组的情况下,转发电路 3001和3002从该TP分组的TTL中减去1,以将结果输出到控制分组处理 电路3020和相应的多路复用电路(多路复用电路3003和3004中的任何一 个)。也就是说,TP分组被输出到自身节点的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 并且TP分组被传输到下一节点。端口 3022-1是转发电路3001在该处接收来自小环3013-1的分组的端 口。端口 3014-2是转发电路3002在该处接收来自小环3013-2的分组的端 □。31端口 3014-1是多路复用电路3003在该处将分组发送到小环3013-1的 端口。端口 3022-2是多路复用电路3004在该处将分组发送到小环3013-2的 端口。此外,互连链路节点的客户端端口 3012-1和3012-2连接到相对的互 连链路节点的客户端端口。这里,"相对"的意思是通过互连链路或旁路通道连接起来的对立方 一侧的节点。例如,图7所例示的互连链路节点la和2a是相对的节点。 类似地,图7所示的旁路通道节点2d和3b也是相对的节点。MAC/PHY电路3015接收来自端口 3012-1的客户端分组并将该客户 端分组发送到分组转换电路3011。此外,MAC/PHY电路3015从端口 3012-2发送从分组转换电路3011发送来的客户端分组。分组环网络系统中的每条链路处于这样的状态,即无论是否发生分组 传输,在正常时都允许光通过。因此,除非在链路或通过链路连接的装置 中发生了故障,否则光就从端口 3012-1输入到MAC/PHY电路3015。此 外,如果在链路等等中发生故障,则从端口 3012-1输入到MAC/PHY电路 3015的光将中断。多路复用电路3005对从每个小环(各转发电路3001和3002)传输到 客户端的分组进行多路复用,并将分组发送到分组转换电路3011。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是存储地址表的存储装置。地址表是将用户终 端(图1中未示出)的MAC地址与环内的节点的RPR MAC地址关联起 来的信息。地址表被用作FDB。分组转换电路3011通过多路复用电路3005接收从各小环(各转发电 路3001和3002)传输到客户端的分组。分组转换电路3011接收处于RPR 分组状态中的分组,以从该RPR分组中剥离出客户端分组(也就是说执行 解封)。分组转换电路3011将该客户端分组从端口 3012-2传输到客户 端。此外,分组转换电路3011获知接收到的RPR分组中的RPR MAC SA 和剥离的客户端分组中的MAC SA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该对应关系记录 在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中。 一组上述记录的对应关系从而成为地址表。这里,剥离的客户端分组中的MAC SA是发送该客户端分组的用户终端的 MAC地址。此外,分组转换电路3011通过端口 3012-1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客户端 分组。此时,分组转换电路3011参考存储在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中的地 址表,以搜索与传入的客户端分组中的MAC DA相对应的RPR MAC地 址。如果存在条目(即搜索成功),则分组转换电路3011以搜索到的 RPR MAC地址作为RPR MAC DA来封装客户端分组。此外,如果没有条目(即搜索失败),则广播地址被作为RPR MAC DA来封装客户端分组(在这种情况下将准备未知单播分组)。分组转换 电路3011将其中设置和封装了 RPR MAC DA的分组输出到小环选择电路 3006。在从分组转换电路3011发送来的传入分组是单播分组的情况下,小 环选择电路3006参考拓扑管理电路3007来选择可达到最短通道上的目的 地节点的小环,设置TTL,并输出分组。另外,在从分组转换电路3011 发送来的传入分组是广播分组(包括未知单播分组)的情况下,小环选择 电路3006根据预定的传输方法(单向洪泛或双向洪泛)选择小环,设置 TTL,并输出分组。拓扑管理电路3007存储和管理在包括自身节点的环中顺时针排列的 各个节点的RPR MAC地址以及逆时针排列的各个节点的RPR MAC地 址。此外,该节点的边缘形式信息和保护信息也与各节点的RPRMAC地 址一起被存储。诸如在包括自身节点的环中顺时针排列的各个节点的RPR MAC地址以及逆时针排列的各个节点的RPR MAC地址之类的信息被称为 拓扑数据库。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生成相应类型的控制分组,例如TP分组,以 将这些分组输出到与发送这些分组的小环相对应的多路复用电路。也就是 说,要发送到小环3013-1的控制分组被输出到多路复用电路3003。要发 送到小环3013-2的控制分组被输出到多路复用电路3004。控制分组处理 电路3020生成包括TTL、 TTL基数、边缘形式信息和保护信息的TP分组 并将该TP分组输出到多路复用电路3003和3004。此外,在接收到来自转发电路3001和3002的控制分组的情况下,控 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执行与该控制分组相对应的处理。当由自身节点所 属的环内的每个节点发送的TP分组被输入时,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准 备供拓扑管理电路3007存储的拓扑数据库。传入的TP分组包括TTL和 TTL基数(TTL的初始值)。因此,基于TTL和TTL基数可获得跳计数 (指定从自身节点计起TP分组的源节点所在的跳的值)。也就是说,对 于来自一个小环的每个传入的TP分组,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得出通过 从TTL基数中减去TTL而获得的值来作为跳计数,并使拓扑管理电路 3007按跳计数的顺序存储TP分组的源的RPR MAC地址等等。类似地, 对于来自另一小环的传入TP分组,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也为每个TP 分组得出通过从TTL基数中减去TTL而获得的值来作为跳计数,并使拓 扑管理电路3007按跳计数的顺序存储TP分组的源的RPR MAC地址等 等。这样存储在拓扑管理电路3007中的信息将成为拓扑数据库。多路复用电路3003对来自端口 3012-1的分组、来自环的分组(转发 电路3001输出的分组)和来自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的分组进行多路复 用,并将结果发送到小环3013-1。类似地,多路复用电路3004对来自端 口 3012-1的分组、来自环的分组(转发电路3002输出的分组)和来自控 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的分组进行多路复用,并将结果发送到小环3013-2。接下来将描述除RPR基本节点部件3019之外的组件。旁路通道节点 地址设置部件3031是这样一个电路,其中在旁路通道节点存在于互连链 路节点所属的RPR网络中的情况下,其RPR地址(旁路通道节点的RPR MAC地址)被注册。对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的旁路通道节点 的RPR地址的注册是由管理员等预先执行的。如果地址被注册在旁路通道 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则可以同时识别出互连链路节点所属的RPR 网络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存在及其RPR地址。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在第 一环中不存在旁路通道节点。因此,没有旁路通道节点的RPR地址被注册 在第一环的互连链路节点la和lb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 由于在第二环中存在旁路通道节点2d,因此旁路通道节点2d的RPR地址被注册在第二环的互连链路节点2a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 中。类似地,旁路通道节点3b的RPR地址被注册在第三环的互连链路节 点3a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此外,对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布置在一个环(RPR网络)中的旁路 通道节点的数目最多为1。因此,注册在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 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RPR地址的数目最多为1。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在检测到MAC/PHY电路3015中的互连 链路的故障(例如来自输入端口 3012-1的光输入中断)的情况下,确定其 自身互连链路节点的状态为互连链路故障(不允许通过互连链路发送和接 收分组的状态)。并且,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向地址表无效通知 分组生成电路3032和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输出发生故障 的通知,并且使其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例如删除)。换言之,该互连 链路故障通知是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和发送请求。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2被检测到互连链路故障的互连链 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通知互连链路故障,然后生成去往其自身节点所属 的RPR网络内的所有RPR节点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并将其发送到控制 分组处理电路3020。例如,优选地,对于拓扑数据库中注册的所有RPR MAC地址,以其中的每个RPR MAC地址作为目的地生成地址表无效通知 分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是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分组。当去往每个RPR节点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被从其自身节点的地址表 无效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2发送来时,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通过多路 复用电路3003或多路复用电路3004将该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发送到小 环。此外,转发电路3001和3002接收来自小环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 然后将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发送到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控制分组处理 电路3020将从转发电路3001和3002发送来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发送到 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当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被从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发送来时,地址 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使存储在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中的地址表无效。例如,存储在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中的地址表都被清除。这里,例示了清除地址表的情况。但是,地址表的无效的方面可以是另一方面。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被检测到互连链路故障的互连 链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通知互连链路故障,然后参考旁路通道节点地址 设置部件3031以读取旁路通道节点的RPR地址,如果该RPR地址被注册 了的话。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生成寻址到该旁路通道节 点的RPR地址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并将其发送到控制分组处理电路 3020。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是用于通知互连链路故障的发生的分组。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接收由其自身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 生成电路3033发送的传入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然后通过多路复用 电路3003或多路复用电路3004将该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到小环。接下来,将描述旁路通道节点的配置。图9是例示本发明的第一示例 性实施例中的旁路通道节点配置的框图。图9所示的旁路通道节点4040 被布置为图7所示的旁路通道节点2d和3b。这里,旁路通道节点的客户 端是布置在另一 RPR网络中的旁路通道节点。旁路通道节点的客户端端口 3012-1和3012-2连接到相对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客户端端口。旁路通道节点4040包括RPR基本节点部件3019、地址表无效通知分 组生成电路4042、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接收电路4043、旁路通道端口 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和地址表无 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旁路通道节点的RPR基本节点部件3019的配置与互连链路节点的 RPR基本节点部件3019的配置类似。与图8中相同的标号标明旁路通道 节点的RPR基本节点部件3019包括的各相同组件,并且对其的描述将被 省略。此外,旁路通道节点4040包括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 3035的操作与互连链路节点包括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的 操作类似。也将通过应用与图2中相同的标号来描述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 接收电路。此外,利用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来控制旁路 通道节点的MAC/PHY电路3015进入关闭状态或开放状态。关闭状态是不与自身节点所连接到的另一环的节点(即相对的节点)执行客户端分组 通信的状态。具体而言,关闭状态是这样的状态即使从端口 3012-1接收到客户端分组也丢弃客户端分组,并且即使从分组转换电路3011发送了传入客户端分组也丢弃客户端分组。但是,即使在关闭状态中,也利用相 对的旁路通道节点来执行保活分组的发送和接收。另一方面,开放状态是 与自身节点所连接到的另一环的节点(即相对的节点)执行客户端分组通信的状态。具体而言,开放状态是这样的状态当接收到来自端口 3012-1 的客户端分组时将客户端分组发送到分组转换电路3011,并且在从分组转 换电路3011发送来传入客户端分组时从端口 4012-2发送客户端分组。这里,旁路通道节点的转发电路3001和3002接收与自身节点的环属 于同一环(RPR网络)的互连链路节点发送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然 后,将该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到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控制分组 处理电路3020将从转发电路3001和3002发送来的传入的互连链路故障通 知分组发送到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接收电路4043。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接收电路4043接收来自控制分组处理电路 3020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然后确定在自身节点所属的环和另一环之 间的互连链路中发生了故障,并且将互连链路中故障的发生通知给旁路通 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 。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接收来自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 控制电路4044的对发送保活分组的请求,然后以设置的时间间隔经由 MAC/PHY电路3015从发送方旁路通道端口 3012-2连续地发送保活分 组。此外,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接收来自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 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的对停止保活分组的发送的请求,然后停止保活分 组的发送。此外,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经由MAC/PHY电路3015 接收来自接收方旁路通道端口 3012-1的保活分组,并测量保活分组到达时 间间隔,并且在不少于设置的时间中都没有接收到保活分组的情况下确定 已经确立了不接收保活分组的状态(以下称为保活中断),并向旁路通道 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输出关于确立了保活中断的通知。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确定是否执行与通过旁路通道连接的另一环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客户端分组通信。具体而言,确定MAC/PHY电路3015是进入开放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在旁路通道端口开放 /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未接收到来自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接收电路 4043的关于在自身节点所属的环和另一环之间的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的通 知并且未接收到来自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的保活中断通知的情况 下,MAC/PHY电路3015被设置到关闭状态。另外,在接收到上述两个通 知中的任何一个之后,MAC/PHY电路3015被设置到开放状态。也就是说,在接收到来自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接收电路4043的关 于在自身节点所属的环和另一环之间的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的通知的情况 下,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使MAC/PHY电路3015 进入开放状态。此外,当保活中断通知被从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输入时,旁 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确定在相对的旁路通道节点 (自身节点连接到的旁路通道节点)所属的RPR网络中发生了互连链路故 障。在这种情况下,MAC/PHY电路3015被设置到开放状态。此外,在确 定在相对的旁路通道节点所属的RPR网络中发生了互连链路故障的情况 下,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向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 生成电路4042输出对生成和发送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的请求,并且使自 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例如删除)。此外,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例如根据管理员 的指示向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输出对发送保活分组的请求。通过 配设来指示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输出对保活分组 发送的请求。也就是说,对节点执行各种类型的设置的诸如个人计算机之 类的信息处理装置(图中未图示出)预先连接到节点,并且通过该信息处 理装置管理员指示输出对保活分组发送的请求。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 定和控制电路4044被管理员指示输出对发送保活分组的请求,并且在启 动分组环网络系统时输出对发送保活分组的请求。类似地,当在互连链路 5012或互连链路5011 (见图7)变得无法发送从而开始经由旁路通道 5010进行分组通信之后互连链路5012或互连链路5011变得正常从而恢复38分组环网络系统的情况下,对应于管理员的指示输出对发送保活分组的请 求。此外,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接收来自互连链 路故障通知分组接收电路4043的关于在自身节点所属的环和另一环之间 的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的通知,然后,向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输 出对暂停发送保活分组的请求。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生成电路4042接收来自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 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的对生成和发送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的请求,然后 生成并向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输出寻址到自身节点所属的RPR网络中 的所有RPR节点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将此地 址表无效通知分组发送到小环。此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的操作类似于 提供给互连链路节点的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的操作。当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被从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发送时,地址表 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使存储在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中的地址表无 效。接下来,将描述基本节点的配置。图10是例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 的基本节点配置的框图。图IO所示的基本节点1030被布置为图7所示的 基本节点lc、 ld、 le、 2b、 2c、 3c和3d。这里,基本节点的客户端是用 户终端(图中未图示出)。基本节点的客户端端口 3012-1禾口 3012-2连接 到用户终端。基本节点1030包括RPR基本节点部件3019和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 收电路3035。基本节点的RPR基本节点部件3019的配置类似于互连链路 节点的RPR基本节点部件3019的配置。与图8中相同的标号标明RPR基 本节点部件3019包括的各相同组件,并且对其的描述将被省略。此外,基本节点1030包括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的操 作类似于互连链路节点包括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的操 作。也将通过应用与图8中相同的标号来描述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 路。当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被从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发送时,地址表 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使存储在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中的地址表无效。这里,基本节点(见图10)、互连链路节点(见图8)和旁路通道节点(见图9)分别被描述为独立的节点。但是,节点的配置可以是这样一种配置该配置提供具有基本节点、互连链路节点和旁路通道节点的组件 的一个节点以允许用作基本节点、互连链路节点和旁路通道节点中的任何 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配设来执行将该节点用作基本节点、 互连链路节点和旁路通道节点中的哪一个的设置。此外,可以为布置成环 形式的独立节点手动执行设置。接下来,将描述图7所示的分组环网络系统的设置。如上所述,节点 的配置可以是提供具有基本节点、互连链路节点和旁路通道节点的组件的 一个节点以允许用作任何一类节点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配设等将节点la、 2a、 lb和3a设置为互连链路节点。类似地,节点2d和3b被设 置为旁路通道节点,其他节点被设置为基本节点。此外,在互连链路节点、旁路通道节点和基本节点的配置如图8至图 IO所例示的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如图7所例示地布置独立的节点。利用互连链路5012使第一环5001和第二环5002连接起来。利用互连 链路5011使第一环5001和第三环5003连接起来。各互连链路节点la、 2a、 lb和3a的MAC/PHY电路3015 (见图8)始终处于开放状态。除非 发生故障,否则互连链路5012和5011被用作传输客户端分组的通道。此外,利用旁路通道链路5010使第二环的旁路通道节点2d和第三环 的旁路通道节点3b连接起来。在互连链路5012和5011中未发生互连链路 故障的状态下(互连链路正常状态),没有关于在自身节点所属的环和另 一环之间的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的通知被输入到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 定和控制电路4044 (见图9)。因此,旁路通道节点2d和3b的旁路通道 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控制MAC/PHY电路3015进入关闭状 态。因此,旁路通道5010不被用作客户端分组的传输通道。这里,通过 旁路通道5010发送和接收保活分组。互连链路节点2a和3a所属的第二环和第三环包括旁路通道节点。因 此,属于与自身节点所属的环相同的环的旁路通道节点2d的RPR地址被注册在互连链路节点2a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见图 8)。类似地,属于与自身节点所属的环相同的环的旁路通道节点3b的 RPR地址被注册在互连链路节点3a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 中。该注册例如是由管理员预先执行的。此外,互连链路节点la和lb所 属的第一环不包括旁路通道节点。因此,互连链路节点la和lb不被注册 在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上述设置使得互连链路节点2a和 3a能够识别出自身节点所属的RPR环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存在以及该旁 路通道节点的RPR地址。另一方面,互连链路节点la和lb的地址未被注 册在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从而可以识别出在自身节点所 属的RPR环中不存在旁路通道节点。此外,各旁路通道节点2d和3b的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 电路4044通过配设向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输出对保活分组发送的 请求。然后,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生成保活分组并以恒定的时间 间隔从MAC/PHY电路3015向旁路通道5010输出保活分组。接下来,将描述操作。首先,将描述检测到互连链路的故障发生以将该发生通知给旁路通道 节点的互连链路节点的操作。图11是图示在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的状态 的说明图。图11 (a)图示出通过发生故障的互连链路连接的互连链路节 点发送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状态。此外,图12是图示互连链路节点 将互连链路中故障的发生通知给旁路通道节点的操作的流程图。下面将描 述如图11所示的在互连链路5011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作为示例。通过互连链路5011连接起来的互连链路节点lb和3a将如下所述地操 作。互连链路节点lb和3a的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检测到互连链路 5011中故障的发生(步骤Sl)。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例如检测到 从端口 3012-1输入到MAC/PHY电路3015的光确立了中断,从而检测到 发生了互连链路故障(中断等等)。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检测到互连链路中故障的发生,然后向 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输出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发 送请求(步骤S2)。此请求所输入到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参考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以确定RPR地址是否被注册 (步骤S3)。在RPR地址被注册在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的情况下 (步骤S3中的"是"),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确定在自 身节点所属的RPR网络中存在旁路通道节点。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 电路3033生成寻址到其RPR地址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并通过控制 分组处理电路3020和多路复用电路3003 (或者多路复用电路3004)将该 分组发送到小环(步骤S4)。在步骤S4中,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 电路3033将所生成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输出到控制分组处理电路 3020。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使多路复用电路3003或多路复用电路3004 对作为在正EE802.17下定义的OMA组织特定分组输入的互连链路故障通 知分组进行多路复用,并将结果发送到小环。另一方面,在没有RPR地址被注册在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 3031中的情况下,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不生成互连链路 故障通知分组。在图11 (a)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旁路通道节点3b的RPR地址 被注册在互连链路节点3a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但是, 没有RPR地址被注册在互连链路节点lb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 3031中。因此,互连链路节点3a执行步骤Sl至S4的处理。但是,互连 链路节点lb在执行步骤Sl至S3之后不执行步骤S4。这里,像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在布置在一个环(RPR网络)中 的旁路通道节点的数目最多为1的情况下,取代在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 部件3031中注册地址,可以注册关于自身节点所属的RPR环中的旁路通 道节点的存在的信息。另外,在步骤S3中,基于该信息确认自身节点所 属的RPR环中旁路通道节点的存在。在存在旁路通道节点的情况下,可以 执行步骤S4的处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4中,互连链路故障 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不指定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地址,而是进行 洪泛。接下来,将描述接收来自自身节点所属的环中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旁路通道节点(这里是旁路通道节点3b)的操作。图 13是图示旁路通道节点接收来自自身节点所属的环中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 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操作的流程图。旁路通道节点3b的转发电路3001和3002接收来自属于与自身节点所 属的环相同的环的互连链路节点3a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然后将该互 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输出到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控制分组处理电路 3020将该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输出到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接收电路 4043。结果,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接收电路4043接收到互连链路故障 通知分组(步骤Sl)。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接收电路4043接收互连链 路故障通知分组,然后确定在自身节点所属的环和另一环之间的互连链路 5011中发生了故障,并且将互连链路中故障的发生通知给旁路通道端口开 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接收到此通知的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使自身 节点的MAC/PHY电路3015的状态从关闭状态转变到开放状态(步骤 S12)。另外,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向保活分组发 送/接收电路4045输出对暂停发送保活分组的请求(步骤S13)。当对暂 停发送保活分组的请求被输入到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时,保活分 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停止到当时为止一直继续的定期保活分组的生成和 发送(步骤S14)。结果,定期从旁路通道节点3b发送到旁路通道节点 2d的保活分组被中断。接下来,将描述中断对保活分组的接收的旁路通道节点(这里是旁路 通道节点2d)的操作。图14是图示己经中断对保活分组的接收的旁路通 道节点的操作的流程图。旁路通道节点2d的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经由MAC/PHY电路 3015接收来自端口 3012-1的保活分组,并且测量从一个保活分组的接收 到下一个保活分组的接收之间的保活分组接收保持时间。如果未接收到保 活分组的状态持续,则保活分组接收保持时间变长。当保活分组接收保持 时间达到不小于预定的阈值时,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确定保活分 组缺失(步骤S21)。并且,关于发生保活缺失的通知被输出到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此通知被输入到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从而 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确定在相对的旁路通道节点 所属的环(RPR网络)中发生了互连链路故障(步骤S22)。如上所述,当在互连链路5011中发生故障时,互连链路节点3a和lb 首先检测到互连链路故障。并且,包括存在于与自身节点所属环相同的环 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互连链路节点3a向旁路通道节点3b发送互连链路故 障通知分组。结果,旁路通道节点3b确定在自身节点所属的环和另一环 之间的互连链路5011中发生了故障。并且,旁路通道节点3b停止发送保 活分组。从而,旁路通道节点2d不再接收到保活分组。结果,旁路通道 节点2d确定在相对的旁路通道节点所属的环中发生了互连链路故障。因 此,不仅连接到发生故障的互连链路5011的RPR网络中的旁路通道节点 3b,而且连接到该旁路通道节点3b的旁路通道节点2d都可以确定在互连 链路5011中发生了故障。接下来,将描述发生互连链路故障后的分组传输通道重建过程的操 作。如上所述,在互连链路5011中发生互连链路故障后,互连链路节点 lb和3a检测到该故障,并且旁路通道节点3b和2d确定在旁路通道节点 3b所属的环中的互连链路中发生了故障。此外,图11 (b)是图示出互连 链路节点lb和3a和旁路通道节点2d利用下面将要描述的操作发送地址表 无效通知分组的状态的说明图。将描述互连链路节点lb和3a所属的、在互连链路5011中检测故障的 各个环中的节点的操作。图15是图示出当在互连链路中检测到故障的情 况下互连链路节点的操作以及与该互连链路节点属于同一环的另一节点的 操作的流程图。将描述互连链路节点lb所属的第一环中的各个节点的操作。在检测 到互连链路5011中的故障后,互连链路节点lb的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 3034向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2输出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 成和发送请求(关于发生了互连链路故障的通知)。当互连链路故障通知 分组生成和发送请求被输入时,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2生成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并且通过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以及多路复用电 路3003和3004中的一者或两者将该分组发送到小环(步骤S31)。在步 骤S31中,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2生成寻址到自身节点所属 的第一环中的各个节点的RPR地址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并且将该分组 输出到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此时,可以为注册在例如拓扑数据库中的 所有RPR MAC地址分别生成寻址到该RPR MAC地址的地址表无效通知 分组。将其相应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作为OAM组织特定分组,控制分 组处理电路3020使得多路复用电路3003和多路复用电路3004中的一者或 两者对这些分组进行多路复用并将结果发送到小环。在步骤S31中,地址 表无效通知分组经历洪泛。此外,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使互连链路节点lb本身的地址表 无效(步骤S32)。例如,存储在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中的地址表都被清 除。在属于第一环的节点中,除了发送了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的互连链路 节点lb之外的各个节点la、 lc、 ld和le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 3035都接收到寻址到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步骤S41)。具体 而言,转发电路3001或转发电路3002首先接收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并将 该分组输出到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 3035从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接收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到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使 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步骤S42)。例如,存储在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 中的地址表都被清除。接下来,将描述互连链路节点3a所属的第二环中的各个节点的操作。 在检测到互连链路5011中的故障后,互连链路节点3a的互连链路故障检 测电路3034向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2输出互连链路故障通知 分组生成和接收请求。当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和接收请求被输入 时,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2生成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并且通 过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以及多路复用电路3003和3004中的一者或两者 将该分组输出到小环(步骤S31)。此外,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使互连链路节点3a自身的地址表无效(步骤S32)。例如,存储在地址表存 储部件3010中的地址表都被清除。互连链路节点3a的上述操作类似于互 连链路节点lb在步骤S31和S32中执行的操作。在属于第三环的节点中,除了发送了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的互连链路 节点3a之外的各个节点3b、 3c和3d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 3035都接收到寻址到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步骤S41)。接收 到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使自身节点 的地址表无效(步骤S42)。例如,存储在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中的地址 表都被清除。各节点3b、 3c和3d中的上述操作类似于第一环中的节点 la、 lc、 ld和le的操作。这里,图15所示的步骤S32中的处理可在步骤S31之前执行。接下来,将描述旁路通道节点2d所属的第二环中的各个节点的操 作。图16是图示出在确定在相对的旁路通道节点所属的环中的互连链路 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旁路通道节点的操作以及属于与该旁路通道节点所属 的环相同的环的另一节点的操作的流程图。旁路通道节点2d的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在步 骤S22中确定在互连链路5011中发生了故障(见图14),然后使自身节 点的MAC/PHY电路3015从关闭状态转变到开放状态(步骤S51)。此外,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向地址表无效通 知分组生成电路4042输出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和发送请求(关于 已发生了互连链路故障的通知)。当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和发送请 求被输入时,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生成电路4042生成地址表无效通知分 组,并且通过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以及多路复用电路3003和3004中的 一者或两者将该分组发送到小环(步骤S52)。在步骤S52中,地址表无 效通知分组生成电路4042生成寻址到自身节点所属的第二环中的各个节 点的RPR地址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并且将该分组输出到控制分组处理 电路3020。此时,可以为注册在例如拓扑数据库中的所有RPRMAC地址 分别生成寻址到该RPR MAC地址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将其相应的地 址表无效通知分组作为OAM组织特定分组,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使得多路复用电路3003和多路复用电路3004中的一者或两者对这些分组进行 多路复用并将结果发送到小环。在步骤S52中,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经历 洪泛。此外,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使旁路通道节点 2d本身的地址表无效(步骤S53)。例如,存储在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 中的地址表都被清除。这里,将不会具体限制图16所示的步骤S51至S53中的处理的顺序。在属于第二环的节点中,除了发送了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的互连链路 节点2d之外的各个节点2a至2c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都 接收到寻址到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步骤S61)。具体而言, 转发电路3001或转发电路3002首先接收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并将该分组 输出到控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从控 制分组处理电路3020接收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到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使 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步骤S62)。例如,存储在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 中的地址表都被清除。这些步骤S61和S62的操作类似于图15所描述的步骤S41和S42中 的操作。分别属于第一至第三环的各个节点的地址表被上述操作无效。此外, 旁路通道节点2d和3b都被设置到开放状态。在此状态中,分别属于第一至第三环的节点从附属端口接收用户终端 (图中未图示出)发送的客户端分组,然后封装该客户端分组并使RPR分 组经历自身节点所属的环中的洪泛。具体而言,MAC/PHY电路3015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客户端分组并将 该分组输出到分组转换电路3011。分组转换电路3011参考地址表以搜索 与该客户端分组的MACDA相对应的RPRMAC地址。但是,地址表被无 效,因此搜索失败。分组转换电路3011将自身节点的RPRMAC地址作为 RPR MAC SA并将广播地址作为RPR MAC DA来封装客户端分组(在此47情况下将准备未知单播分组)。小环选择电路3006根据预定的传输方法 (单向洪泛或双向洪泛)选择小环以设置TTL。并且与所选小环相对应的多路复用电路发送未知单播分组。接收到经历了洪泛的RPR分组(未知单播分组)的节点对客户端分组进行解封并从附属端口输出结果。此外,节点以对应的方式获知了未知单播分组的源RPR节点的地址(RPR MAC SA)和客户端分组的源地址 (MAC DA)。具体而言,转发电路3001和3002接收未知单播分组,然后通过多路 复用电路3005将未知单播分组输出到分组转换电路。转发电路3001从 MAC/PHY电路3015的端口 3012-2发送存储在未知单播分组中的客户端 分组。此外,分组转换电路3011使得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以对应的方式 将未知单播分组的RPR MAC SA和经历了从未知单播分组的解封的客户 端分组的MAC SA存储为地址表。在连接到未发生故障的互连链路5012的互连链路节点la接收到未知 单播分组的情况下,互连链路节点la将如上所述的解封后的客户端分组发 送到互连链路节点2a。类似地,在互连链路节点2a接收到未知单播分组 的情况下,互连链路节点2a将客户端分组发送到互连链路节点la。连接到发生了故障的互连链路5011的互连链路节点lb和3a接收到未 知单播分组,解封并发送客户端分组,然而发送并未到达相对的互连链路 节点,因为在互连链路5011中发生了故障。但是,由于旁路通道节点2d和3b被设置到开放状态,因此旁路通道 节点2d和3b在接收到未知单播分组的情况下都将如上所述被解封的客户 端分组发送到相对的旁路通道节点。结果,即使任何环中的基本节点接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客户端分组, 通过应用作为未知单播分组的洪泛,未知单播分组也会被发送到分别属于 第一至第三环的各个基本节点。各个基本节点从附属端口发送客户端分组。因此,即使地址表被无效,客户端分组也被发送到作为目的地的用户 终端。此外,在该过程期间,分别属于第一至第三环的各个节点使得地址 表存储部件3010以对应的方式将未知单播分组的RPR MAC SA和客户端分组的MAC SA存储为地址表。上述操作被重复,从而存储为地址表的信息量增加,以便无需执行洪泛就可对存储有客户端分组的RPR分组进行单播发送。此外,取代利用互 连链路5011进行的分组发送/接收,执行利用旁路通道5010进行的分组发 送/接收来获知地址表。结果,例如,在与基本节点3c相连的用户终端发 送寻址到与基本节点ld相连的用户终端的客户端分组的情况下,客户端 分组经由第三环、旁路通道5010、第二环、互连链路5012和第一环被发 送到与基本节点ld相连的用户终端。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某两个分组环网络之间发生了故障,也 可通过另 一分组环网络在这两个分组环网络之间重建通信通道。此外,当在互连链路中未发生故障时,旁路通道节点2d和3b处于关 闭状态,并且客户端分组的发送/接收不通过旁路通道5010执行。也就是 说,当在互连链路中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旁路通道5010不被用作客户 端分组的传输通道,从而不会形成经过三个环的环路形式的分组传输通 道。因此,可以防止诸如广播风暴和分组冗余到达之类的问题的发生。到目前为止,已经作为示例描述了在互连链路5011中发生故障的情 况。但是,在互连链路5012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的操作也是一样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对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其中两个环集中连接到第一环的分组 环网络系统。可以通过使三个或更多个环集中连接到第一环来配置第二示 例性实施例。也就是说,包括旁路通道节点的三个或更多个环可被配置为 连接到第一环。包括旁路通道节点的环将被描述为子环。子环直接与第一 环发生互连链路连接。在两个任意的子环之间形成旁路通道。图17例示了通过将从第二环到第五环的四个子环连接到第一环来配 置的分组环网络系统。第一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la至ld以及基本节点le 至lg。第二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6a、旁路通道节点6d以及基本节点6b和 6c。第三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3a、旁路通道节点3d以及基本节点3b和 3c。第四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4a、旁路通道节点4f以及基本节点4b至4e。第五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5a、旁路通道节点5f以及基本节点5b至 5e。各互连链路节点、各旁路通道节点和各基本节点的配置和操作类似于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配置和操作。互连链路节点la和6a通过互连链路8004连接起来。互连链路节点 lb和5a通过互连链路8006连接起来。旁路通道节点6d和5f通过旁路通 道8001连接起来。当在互连链路8004和8006中的任何一个中发生故障 时,旁路通道节点8001被连接到它。也就是说,节点开始被用作客户端 分组的传送通道。此外,互连链路节点lc和4a通过互连链路8005连接起 来。互连链路节点ld和3a通过互连链路8003连接起来。旁路通道节点4f 和3d通过旁路通道8002连接起来。当在互连链路8005和8003中的任何 一个中发生故障时,旁路通道节点8002被连接到它。在互连链路中发生 故障时各节点的操作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操作。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环的数目没有限制。在子环的数目为偶数的情 况下,在由分别作为一对的两个任意子环分别配置的两个子环之间可以部 署旁路通道。此外,在子环的数目是奇数的情况下,有时必须提供一个或多个具有 多个旁路通道节点的子环。图18是例示出在存在三个子环的情况下的配 置的说明图。第一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la至lc以及基本节点ld至lf。第 二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2a、旁路通道节点2d以及基本节点2b和2c。第三 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3a、旁路通道节点3b以及基本节点3c和3d。第四环 包括互连链路节点4a、旁路通道节点4b和4f以及基本节点4c至4e。互连链路节点la和2a通过互连链路9004连接起来。互连链路节点 lb和4a通过互连链路9003连接起来。互连链路节点lc和3a通过互连链 路9005连接起来。此外,旁路通道节点2d和4f通过旁路通道节点9001 连接起来。旁路通道节点3b和4b通过旁路通道节点9002连接起来。如图18所示,在子环数目为奇数的情况下, 一个或多个子环(在图 18所示的示例中是第四环)具有多个旁路通道节点并且具有用于连接到其 他子环的多条旁路通道。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多个旁路通道节点的环内的互连链路节点(在图18所示的示例中是第四环中的互连链路节点4a)在 将要描述的一点上不同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图示的互连链路节点。其他 节点(除互连链路节点4a外的各节点)的配置和操作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一样。具有多个旁路通道节点的环内的互连链路节点4a的配置类似于图8所 示的配置。互连链路节点4a所属的环内的旁路通道节点4b和4f的RPR 地址被注册在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另外,RPR地址(旁 路通道节点4b和4f)的优先级顺序预先被确定。在生成互连链路故障通 知分组时(图12所示的步骤S4),互连链路节点4a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 分组生成电路3033生成寻址到具有最高优先级顺序的RPR地址的互连链 路故障通知分组并且将该分组发送到小环。此外,在连接作为互连链路故 障通知分组的发送目的地的旁路通道节点失败的情况下,该电路生成寻址 到具有次高优先级顺序的RPR地址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并将该分组发 送到小环。其他操作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互连链路节点的操作。在 同时向旁路通道节点4b和4f发送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情况下,四个 环配置出数据总线环路,从而生成广播风暴和分组冗余到达。但是,通过 发送仅仅寻址到具有最高优先级顺序的RPR地址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 组,可以防止发生这样的问题。这里,可以按被注册在旁路通道节点地址 设置部件3031中的顺序来确定优先级顺序为高。此外,管理员希望影响 例如第二环,并且故障的扩散尽可能小。但是在需要避免第四环与另一环 隔离的状态的情况下,连接到第三环的旁路通道节点4b的RPR地址的优 先级顺序可被设置到高水平。这里,其他互连链路节点可与互连链路节点 4a—样地配置。在只有一个RPR地址被注册的情况下,该RPR地址的优 先级顺序可被确定为最高。<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一步使子环连接到子环。图19是例示出进一 步使子环连接到子环的配置的图。对于图19所示的示例,第二环和第三 环作为子环连接到第一环。第四环和第五环作为子环连接到第二环。类似地,第六环和第七环作为子环连接到第三环。如果通过旁路通道节点连接 起来以形成一对的子环利用互连链路直接连接到同一中心环,则对于环的 数目和子环的连接步数没有限制。在图19所示的示例中,第三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la和lb以及基本节 点ld至lf。第二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2a、 2c和2d、旁路通道节点2e以 及基本节点2b。第三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3a、 3c和3d、旁路通道节点3e 以及基本节点3b。互连链路节点la和2a通过互连链路连接起来。类似 地,互连链路节点lb和3a通过互连链路连接起来。此外,旁路通道节点 2e和3e通过旁路通道连接起来。此外,第四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2a'、旁路通道节点2e'以及基本节点 2b'至2d'。第五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2a"、旁路通道节点2b"以及基本节点 2c"至2e"。互连链路节点2c和2a'通过互连链路连接起来。类似地,互连 链路节点2d和2a"通过互连链路71连接起来。此外,旁路通道节点2e'和 2b"通过旁路通道72连接起来。此外,第六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3a"、旁路通道节点3b"以及基本节点 3c"至3e"。第七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3a'、旁路通道节点3e'以及基本节点 3b,至3d,。互连链路节点3d和3a"通过互连链路连接起来。类似地,互连 链路节点3c和3a'通过互连链路连接起来。此外,旁路通道节点3e'和3b" 通过旁路通道连接起来。图19所示的各互连链路节点、各旁路通道节点和各基本节点的配置 和操作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配置和操作。例如,当在图19所示的互连链路71中发生互连链路故障时,旁路通 道节点72被连接到它。也就是说,将开始用作客户端分组的传输通道。 此时,由于地址表无效而在RPR网络中发生洪泛的环只是三个环,也就是 第二、第四和第五环,而其他环不受影响。<第四示例性实施例>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该配置可以是利用多条 旁路通道使子环连接起来。图20是例示出利用多条旁路通道使子环连接52起来的配置的图。第一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la和lb以及基本节点lc至 le。第二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2a、旁路通道节点2d和2e以及基本节点2b 和2c。第三环包括互连链路节点3a、旁路通道节点3b和3e以及基本节点 3c和3d。互连链路节点la和2a通过互连链路11003连接起来。类似地, 互连链路节点lb和3a通过互连链路11004连接起来。此外,旁路通道节 点2e和3e通过旁路通道11001连接起来。类似地,旁路通道节点2d和 3b通过旁路通道11002连接起来。在图20所例示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旁路通道节点和基本节点的 配置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配置。但是,本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 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互连链路节点包括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图 21是例示出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互连链路节点的配置的框图。与图8中 相同的标号和字符标明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互连链路节点的组件相同 的组件,并且对其的描述将被省略。在互连链路节点本身所属的RPR网络内提供的各旁路通道节点的 RPR地址被注册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互连链路节点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 设置部件3031'中。另外,其RPR地址被注册的各旁路通道节点的选择优 先级别也被注册在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例如,以对应的 方式为各个旁路通道节点注册该旁路通道节点的RPR地址和选择优先级 别。对于本实施例,在发生互连链路故障后,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 电路3033在步骤S4 (见图12)中对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请 求旁路通道节点的RPR地址。接收到该请求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 3031,参考存储在拓扑管理电路3007中的拓扑数据库来确定具有最高选择 优先级别的RPR地址是否作为条目被包括在拓扑数据库中。这里,如第一 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拓扑数据库是由接收到TP分组的控制分组处理电 路3020生成的并且被存储在拓扑管理电路3007中。如果具有最高选择优先级别的RPR地址作为条目被包括在拓扑数据库 中,则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将该RPR地址通知给互连链路故 障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另一方面,在具有最高选择优先级别的RPR地址未作为条目被包括在 拓扑数据库中的情况下,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参考RPR数据 分组来确定具有下一选择优先级别的RPR地址是否作为条目被包括在拓扑 数据库中。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按选择优先级别的顺序重复 类似的操作,直到确认作为条目被包括在拓扑数据库中的RPR地址为止。 如果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确认了作为条目被包括在拓扑数据 库中的RPR地址,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就将该RPR地址通知 给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生成寻址到被通知给旁路通道 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的RPR地址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互连链路节点中的其他操作类似于对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操作。上述配置和操作使得即使在下述情况下也能确保替换旁路通道其 RPR地址预先被注册在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的旁路通道节 点由于节点故障而处于不允许作为旁路通道的操作的状态中。在图20中例示了使子环本身连接起来的旁路通道的数目为2的情 况。但是,使子环本身连接起来的旁路通道的数目可以是3或更多。此 外,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网络配置将不限于图20所例示的配置。例 如,本实施例的互连链路节点可应用到图18和图22所例示的配置。图22 例示了四个子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到第一环并且各子环利用多条旁路通道 与彼此相连接的配置。此外,分组环网络系统中包括的环的数目将不受限 制。<第五示例性实施例>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8所例示的,本 实施例被应用到这样的配置其中在某个子环中提供多个旁路通道节点, 并且该子环通过多条旁路通道连接到多个子环。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旁路通道节点和基本节点的配置类似于第一 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配置。但是,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 不同之外在于互连链节点包括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图23是例示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互连链路节点的配置的框图。与图8中相同的标号和字符标明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互连链路节点的组件相同的组 件,并且对其的描述将被省略。在互连链路节点本身所属的RPR网络内提供的各旁路通道节点的 RPR地址被注册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互连链路节点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 设置部件3031"中。此外,与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以互连链路4a作为图 18所示示例描述的方面类似,RPR地址被注册在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 件3031"中,以便该RPR地址(旁路通道节点4b和4f)的优先级顺序被 预先确定。此外,在接收到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的情况下,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 接收电路3035'将该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的源的RPR地址通知给地址表无 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接收关于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的源 的RPR地址的通知,然后从其本身注册的RPR地址中搜索被通知的RPR 地址。在存在相对应的地址的情况下,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 从其本身注册的RPR地址中删除被通知的RPR地址。这里,在生成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时(图12所示的步骤S4),互 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生成寻址到在作为条目保留在旁路通 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的RPR地址中具有最高优先级顺序的RPR地 址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并将该分组发送到小环。互连链路节点中的其他操作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接下来,将描述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操作的示例。例如,旁路通道 节点4b和4f的RPR地址被预先注册在图18所例示的互连链路节点4a的 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在图18所示的互连链路9005中发 生互连链路故障的情况下,旁路通道9002开始被用作客户端分组的传输 通道。这里的操作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但是,在接收到地址 表无效通知分组的情况下,互连链路节点4a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 路3035,将其源节点(在本实施例中是旁路通道节点4b)的RPR地址通知 给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Q31"将旁路通道节点4b的RPR地址从条目中删除。然后,在互连链路9003中发生互连链路故障的情况下,互连链路节 点4a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3在生成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 组时(图12中所示的步骤S4)生成寻址到在作为条目保留在旁路通道节 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中的RPR地址中具有最高优先级顺序的RPR地址的 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在本实施例中,旁路通道节点3b的RPR地址被 删除,只有旁路通道节点4f的RPR地址保留下来。因此,互连链路节点 4a将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到旁路通道节点4f。结果,即使在互连链 路中发生多个故障的情况下,不是已被用作分组传输通道的旁路通道9002 而是不同的旁路通道9001被选择,以便能够开始利用该旁路通道9001作 为分组传输通道。这里,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可被应用到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地 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和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见 图21)。也就是说,对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来说,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 收电路3035也将传入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的源RPR地址通知给旁路通 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3031'可从注册的 地址中删除被通知的地址。对于上述各实施例,描述了利用在相反方向上传输分组的两个小环使 属于分组环网络的各个节点连接起来的情况。但是,可以利用一个小环使 属于分组环网络的各节点连接起来。对于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的各类节点被描述为通过包括诸如RPR基 本节点部件3019之类的各处理部件而配置成。但是,节点也可通过预先 包括计算机和存储装置而配置成,并且另外,该计算机根据存储在存储装 置中的用于节点的程序而操作,从而实现与各处理部件一样的操作。此外,对于上述各实施例,作为示例描述了在MAC/PHY电路3015 的端口 3012-1中光输入中断从而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检测到互连 链路故障的情况。但是,检测互连链路故障的方法并不限于此方法。例 如,各互连链路节点可基于客户端分组的FCS 215 (见图2)来检测互连 链路故障的发生。在生成和发送客户端分组时,用户终端计算与该分组的除FCS之外的部分中的数据相对应的测试值,并将该值添加到分组来作为 FCS215。在从RPR地址解封客户端分组时,每个节点的分组转换电路 3011参考客户端分组的FCS 215来确定客户端分组的FCS差错的存在。 也就是说,该电路根据客户端分组的除FCS外的部分计算测试值来确定结 果是否对应于FCS的值。如果分组转换电路3011计算出的测试值不对应 于FCS的值,则分组转换电路3011丢弃经解封的客户端分组,而如果该 值与之相对应,则该电路从MAC/PHY电路3015发送该值。此外,在接 收到客户端分组的情况下,互连链路节点的MAC/PHY电路3015计算与 该客户端分组的除FCS外的部分相对应的测试值,以确定该值是否对应于 FCS的值。如果基于传入的客户端分组计算出的测试值不对应于该客户端 分组的FCS,贝U MAC/PHY电路3015将其通知给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 3034。在接收到该通知(关于从客户端分组计算出的测试值不对应于FCS 的值的通知)的情况下,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确定在互连链路中 发生了故障。因此,参考客户端分组的FCS,可以确定已经发生了互连链 路故障。这里,在从MAC/PHY电路3015连续接收到关于FCS的值不对 应于从客户端分组计算出的测试值的值的通知时,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 3034可确定在互连链路中发生了故障。将作为示例描述图7所示的互连链路节点la从RPR分组解封客户端 分组以将该分组发送到互连链路节点2a的情况。互连链路节点la的分组 转换电路3011从来自第一环内的节点的RPR分组解封出客户端分组,并 计算与该客户端分组的除FCS之外的部分相对应的测试值以确定该值是否 对应于FCS的值。如果存在对应,则互连链路节点la的MAC/PHY电路 3015将该客户端分组发送到互连链路节点2a。这里,如果不存在对应,则 分组转换电路3011丢弃客户端分组。此外,互连链路节点2a的 MAC/PHY电路3015计算与来自互连链路节点la的传入客户端分组的除 FCS之外的部分相对应的值以确定该值是否对应于FCS的值。此外,如果 不存在对应,则将其通知给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互连链路节点 2a的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接收到该通知,从而确定在互连链路 5012中发生了故障。此外,在IEEE802.3ae被应用到通过互连链路的客户端分组的通信的 情况下,互连链路节点的MAC/PHY电路3015可利用IEEE802.3ae定义的 链路故障通知功能(LFS:链路故障信令)来检测互连链路的故障,以通 知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3034已发生故障。在利用LFS功能检测到互连 链路故障的情况下,MAC/PHY电路3015可检测MAC低类层的RS (协 调子层,reconciliation sublayer)层上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的故障。 根据LFS,当在低于RS层的层上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故障通知分组被发 送到相对的互连链路节点,从而发送客户端分组的互连链路节点的 MAC/PHY电路3015也可检测到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但是, IEEE802.3ae是用于10G (吉比特)以太网(注册商标)的标准。在 IEEE802.3ae适用的情况下,LFS功能实现了互连链路故障的检测。上述描述公开了这样一种配置,其中一种互连链路节点包括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其存储指定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的地址和分 组环网络内的节点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地址表;故障检测部件,其检测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其在旁路通道节 点与该有关互连链路节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情况下,注册该旁路通道 节点的地址;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部件,其向作为目的地地址的、 注册在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地址发送通知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 生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互连链路节点内的无效请求部件,其在故障 检测部件检测到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时,向与该有关互连链路节点属于 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每个节点发送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 互连链路节点内的无效部件,其在故障检测部件检测到互连链路中的故障 发生时或者在接收到来自另一节点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情况下,使自 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以及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获知部件,其在接收到 通过封装客户端分组而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使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表存 储部件以对应方式将客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 址存储为地址表;并且旁路通道节点包括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 部件,其存储指定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的地址和分组环网络内的节点的地 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地址表;故障发生通知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所在的网络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 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情况下,将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通知给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客 户端分组发送/接收控制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所在 的网络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 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 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 况下,开始通过旁路通道进行客户端分组的发送/接收;旁路通道节点内的 无效请求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 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 知的情况下,向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每个节点发 送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旁路通道节点内的无效部件, 其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 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况下或者 在接收到来自另一节点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情况下,使自身节点的地 址表无效;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获知部件,其在接收到通过封装客户端 分组而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使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以对应方 式将客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存储为地址 表。在上述实施例中,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由互连链路节点 的地址表存储部件3010实现。故障检测部件由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 3034实现。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由旁路通道节点地址设置部件 3031实现。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部件由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生成 电路3033实现。互连链路节点内的无效请求部件由互连链路节点的地址 表无效通知分组生成电路3032实现。互连链路节点内的无效部件由互连 链路节点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和互连链路故障检测电路 3034实现。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获知部件由互连链路节点的分组转换电 路3011实现。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由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 表存储部件3010实现。故障发生通知部件由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59和控制电路4044和保活分组发送/接收电路4045实现。客户端分组发送/ 接收控制部件由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实现。旁路 通道节点内的无效请求部件由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表无效通知分组生成电 路4042实现。旁路通道节点内的无效部件由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表无效 通知分组接收电路3035和旁路通道端口开放/关闭确定和控制电路4044实 现。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获知部件由旁路通道节点的分组转换电路3011 实现。
此外,上述描述公开了这样一种配置其中,注册在旁路通道节点地 址注册部件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的优先级顺序被预先确定;并且互连 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部件将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到作为目的地地 址的、注册在自身节点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 地址中具有最高优先级顺序的地址。
此外,上述描述公开了这样一种配置其中,互连链路节点包括拓
扑数据库存储部件,其存储包括该有关互连链路节点所属的分组环网络中
的各个节点的地址的拓扑数据库;以及拓扑数据库更新部件,其在接收到 来自该有关互连链路节点所属的分组环网络内的节点的预定控制分组时, 将该有关控制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添加到拓扑数据库,其中注册在旁路通 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的优先级顺序被预先确定, 并且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部件按优先级降序逐一选择注册在自身节 点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并且在所选地 址被包括在拓扑数据库中的情况下将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到作为目 的地地址的该有关地址。
此外,上述描述公开了这样一种配置其中,如果在注册的旁路通道
节点的地址中存在与传入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相对应的 地址,则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删除该有关地址。
此外,上述描述公开了一种配置其中,故障发生通知部件通过暂停 向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发送保活分组来通知互连链路中的 故障发生。
正如到目前为止利用示例性实施例所描述的,本发明是一种包括多个分组环网络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从而通过对 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的环内分组在分组
环网络中被发送和接收,其中包括了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了多个子分组 环网络,该多个子分组环网络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分 组环网络,该互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 输通道;为连接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了互连链路; 第一分组环网络和每个子分组环网络包括互连链路节点,该互连链路节点 是连接到互连链路的节点;每个子分组环网络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另一子 分组环网络,该旁路通道是在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户端分组传输 的分组传输通道;每个子分组环网络包括旁路通道节点,该旁路通道节点 是连接到去往另一子分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的节点,并且旁路通道节点在 自身节点所属的子分组环网络和第一分组环网络之间的互连链路中或者通 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自身节点的旁路通道节点所属的子分组环网络和第一分 组环网络之间的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开始利用旁路通道进行客户 端分组传输。
具有这样的配置的本发明即使在两个分组环网络之间发生故障的情况 下也可以通过另一分组环网络来重建这两个分组环网络之间的通信路径, 并且可以防止广播风暴和分组冗余到达的发生。
这里,上述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会将本发明的范围仅 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的 情况下修改和替换上述实施例以构造具有各种变化的实施例。例如,这些 实施例优选地适用于具有多个分组环网络的分组环网络系统。
本申请基于2007年6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07-163660并 要求其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在此。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多个分组环网络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从而通过对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的环内分组在该分组环网络中被发送和接收,其中包括了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了多个子分组环网络,该多个子分组环网络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到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分组环网络,所述互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为连接到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了所述互连链路;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和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包括互连链路节点,该互连链路节点是连接到互连链路的节点;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另一子分组环网络,所述旁路通道是在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包括旁路通道节点,该旁路通道节点是连接到去往另一子分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的节点;并且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在自身节点所属的子分组环网络和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之间的互连链路中或者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所述自身节点的旁路通道节点所属的子分组环网络和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之间的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开始利用旁路通道进行客户端分组传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互连链路节点包括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其存储指定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 的地址和该分组环网络内的节点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地址表; 故障检测部件,其检测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其在旁路通道节点与该有关互连链路节 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情况下,注册该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部件,其向作为目的地地址的、注册在所 述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地址发送通知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互连链路节点内的无效请求部件,其在所述故障检测部件检测到互连 链路中的故障发生时,向与该有关互连链路节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每 个节点发送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互连链路节点内的无效部件,其在所述故障检测部件检测到互连链路 中的故障发生时或者在接收到来自另一节点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情况 下,使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以及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获知部件,其在接收到通过封装客户端分组而 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使所述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以对应方式 将所述客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所述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存储为 地址表,并且其中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包括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其存储指定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 的地址和该分组环网络内的节点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地址表;故障发生通知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所在的网 络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情况 下,将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通知给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 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客户端分组发送/接收控制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 点所在的网络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 分组的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 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 知的情况下,开始通过旁路通道进行客户端分组的发送/接收;旁路通道节点内的无效请求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 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 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况下,向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属于相同分 组环网络的每个节点发送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旁路通道节点内的无效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 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 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到来自另一节点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情况下,使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以及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获知部件,其在接收到通过封装客户端分组而 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使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以对应方式 将所述客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所述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存储为 地址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其中,注册在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 址的优先级顺序被预先确定;并且所述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部件将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到 作为目的地地址的、注册在自身节点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旁 路通道节点的地址中具有最高优先级顺序的地址。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 其中,所述互连链路节点包括拓扑数据库存储部件,其存储包括该有关互连链路节点所属的分组环 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地址的拓扑数据库;以及拓扑数据库更新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该有关互连链路节点所属的分 组环网络内的节点的预定控制分组时,将该有关控制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 添加到所述拓扑数据库,其中注册在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 的优先级顺序被预先确定;并且所述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部件按优先级降序逐一选择注册在自 身节点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并且在所 选地址被包括在所述拓扑数据库中的情况下将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 到作为目的地地址的该有关地址。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其中,如果在注册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中存在与接收到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相对应的地址,则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 部件删除该有关地址。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其中,如果在注册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中存在与接收到的地址表无 效请求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相对应的地址,则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 部件删除该有关地址。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其中,如果在注册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中存在与接收到的地址表无 效请求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相对应的地址,则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 部件删除该有关地址。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其中,所述故障发生通知部件通过暂停向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 通道节点发送保活分组来通知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
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其中,所述故障发生通知部件通过暂停向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 通道节点发送保活分组来通知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
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其中,所述故障发生通知部件通过暂停向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 通道节点发送保活分组来通知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
11.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其中,所述故障发生通知部件通过暂停向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 通道节点发送保活分组来通知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
12.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其中,所述故障发生通知部件通过暂停向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 通道节点发送保活分组来通知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
13.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其中,所述故障发生通知部件通过暂停向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发送保活分组来通知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
14. 一种应用到分组环网络系统的分组传输方法,包括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的多个分组环网络,在分组环网络中 发送/接收通过对该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的环内分组,并且包括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多个子分组环网络,该多个 子分组环网络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到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分组环网络, 所述互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 为连接到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连链路;为 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和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连链路节点,该互连 链路节点是连接到互连链路的节点;通过旁路通道将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 络连接到另一子分组环网络,所述旁路通道是在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 于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以及为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提供旁 路通道节点,该旁路通道节点是连接到去往另一子分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 的节点,其中,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在自身节点所属的子分组环网络和所述第一 分组环网络之间的互连链路中或者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所述自身节点的旁 路通道节点所属的子分组环网络和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之间的互连链路中 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开始利用旁路通道进行客户端分组传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分组传输方法,其中所述互连链路节点保存指定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的地址和该分组环网络内的节点的地址 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地址表;检测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在旁路通道节点与有关互连链路节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情况下, 预先存储该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向作为目的地地址的、预先存储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发送通知互连 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在检测到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时,向与该有关互连链路节点属于相 同分组环网络的每个节点发送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在检测到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时或者在接收到来自另一节点的地址 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情况下,使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以及在接收到通过封装客户端分组而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以对应方式将所 述客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所述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保存为地址 表,并且其中所述旁路通道节点保存指定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的地址和该分组环网络内的节点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地址表;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所在的网络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 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情况下,将互连链路中的故 障发生通知给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 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所在的网络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 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到来自通 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 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况下,开始通过旁路通道进 行客户端分组的发送/接收;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 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况下, 向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每个节点发送指示地址表 无效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 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况下或 者在接收到来自另一节点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情况下,使自身节点的 地址表无效;以及在接收到通过封装客户端分组而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以对应方式将所 述客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所述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保存为地址 表。
16. —种应用到分组环网络系统的互连链路节点,该分组环网络系统包括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的多个分组环网 络,在分组环网络中发送/接收通过对该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的环内分组,并且包括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多个子 分组环网络,该多个子分组环网络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到所述第一分组环 网络的分组环网络,所述互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户端分组传 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为连接到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 络提供互连链路;为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和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 连链路节点,该互连链路节点是连接到互连链路的节点;通过旁路通道将 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连接到另一子分组环网络,所述旁路通道是在互连 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以及为每个所述 子分组环网络提供旁路通道节点,该旁路通道节点是连接到去往另一子分 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的节点,其中所述互连链路节点包括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其存储指定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 的地址和该分组环网络内的节点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地址表;故障检测部件,其检测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其在旁路通道节点与该有关互连链路节 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情况下,注册该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部件,其向作为目的地地址的、注册在所 述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地址发送通知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 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互连链路节点内的无效请求部件,其在所述故障检测部件检测到互连 链路中的故障发生时,向与该有关互连链路节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每 个节点发送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互连链路节点内的无效部件,其在所述故障检测部件检测到互连链路 中的故障发生时或者在接收到来自另一节点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情况 下,使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以及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获知部件,其在接收到通过封装客户端分组而 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使所述互连链路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以对应方式 将所述客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所述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存储为 地址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互连链路节点,其中,注册在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的优先级顺序被预先确定;并且所述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部件将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到 作为目的地地址的、注册在自身节点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旁 路通道节点的地址中具有最高优先级顺序的地址。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互连链路节点,包括拓扑数据库存储部件,其存储包括所述自身节点所属的分组环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地址的拓扑数据库;以及拓扑数据库更新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所述自身节点所属的分组环网 络内的节点的预定控制分组时,将该有关控制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添加到 所述拓扑数据库,其中注册在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 的优先级顺序被预先确定,并且所述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部件按优先级降序逐一选择注册在所 述自身节点的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部件中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并且 在所选地址被包括在所述拓扑数据库中的情况下将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 发送到作为目的地地址的该有关地址。
19.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互连链路节点,其中,如果在注册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中存在与接收到的地址表无 效请求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相对应的地址,则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 部件删除该有关地址。
2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互连链路节点,其中,如果在注册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中存在与接收到的地址表无 效请求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相对应的地址,则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 部件删除该有关地址。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互连链路节点,其中,如果在注册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地址中存在与接收到的地址表无 效请求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相对应的地址,则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地址注册 部件删除该有关地址。
22. —种应用到分组环网络系统的旁路通道节点,该分组环网络系统包括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的多个分组环网 络,在分组环网络中发送/接收通过对该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的环内分组,并且包括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多个子 分组环网络,该多个子分组环网络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到所述第一分组环 网络的分组环网络,所述互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户端分组传 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为连接到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 络提供互连链路;为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和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 连链路节点,该互连链路节点是连接到互连链路的节点;通过旁路通道将 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连接到另一子分组环网络,所述旁路通道是在互连 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以及为每个所述 子分组环网络提供旁路通道节点,该旁路通道节点是连接到去往另一子分 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的节点,其中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包括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其存储指定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 的地址和该分组环网络内的节点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地址表;故障发生通知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所在的网 络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情况 下,将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通知给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 节点的另 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客户端分组发送/接收控制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 点所在的网络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 分组的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 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 知的情况下,开始通过旁路通道进行客户端分组的发送/接收;旁路通道节点内的无效请求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 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 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况下,向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属于相同分 组环网络的每个节点发送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旁路通道节点内的无效部件,其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 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到来自另一节点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情况下,使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以及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获知部件,其在接收到通过封装客户端分组而 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使所述旁路通道节点内的地址表存储部件以对应方式 将所述客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所述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存储为 地址表。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旁路通道节点,其中,所述故障发生通知部件通过暂停向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 通道节点发送保活分组来通知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
24. —种存储用于互连链路节点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程序使 得在应用到分组环网络系统的互连链路节点中提供的计算机执行下述处 理,该分组环网络系统包括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的多个分组环网 络,在分组环网络中发送/接收通过对该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 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的环内分组,并且包括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多个子 分组环网络,该多个子分组环网络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到所述第一分组环 网络的分组环网络,所述互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户端分组传 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为连接到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 络提供互连链路;为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和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 连链路节点,该互连链路节点是连接到互连链路的节点;通过旁路通道将 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连接到另一子分组环网络,所述旁路通道是在互连 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以及为每个所述 子分组环网络提供旁路通道节点,该旁路通道节点是连接到去往另一子分 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的节点获知处理,在接收到通过封装客户端分组而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以对 应方式将所述客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所述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 存储为地址表;故障检测处理,检测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发送处理,向作为目的地地址的、预先存储在 所述旁路通道节点中的地址发送通知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无效请求处理,在检测到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时,向与该有关互连 链路节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每个节点发送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地址表无 效请求分组;以及无效处理,在检测到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时或者在接收到来自另一 节点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情况下,使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
25. —种存储用于旁路通道节点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程序使 得在应用到分组环网络系统的旁路通道节点中提供的计算机执行下述处 理,该分组环网络系统包括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的多个分组环网 络,在分组环网络中发送/接收通过对该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 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的环内分组,并且包括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多个子 分组环网络,该多个子分组环网络是通过互连链路连接到所述第一分组环 网络的分组环网络,所述互连链路是用于分组环网络之间的客户端分组传 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为连接到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 络提供互连链路;为所述第一分组环网络和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互 连链路节点,该互连链路节点是连接到互连链路的节点;通过旁路通道将 每个所述子分组环网络连接到另一子分组环网络,所述旁路通道是在互连 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户端分组传输的分组传输通道;以及为每个所述 子分组环网络提供旁路通道节点,该旁路通道节点是连接到去往另一子分 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的节点获知处理,在接收到通过封装客户端分组而获得的环内分组时,以对 应方式将所述客户端分组的源终端的地址和所述环内分组的源节点的地址 保存为地址表;故障发生通知处理,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所在的网络 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组的情况 下,将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通知给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 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客户端分组发送/接收控制处理,在接收到来自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 所在的网络相同的子分组环网络内的互连链路节点的互连链路故障通知分 组的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 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况下,开始通过旁路通道进行客户端分组的发送/接收;无效请求处理,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况下,向与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属于相同分组环网络的每个节点发送指示地址表无效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以及无效处理,在接收到来自通过旁路通道连接到该有关旁路通道节点的另一子分组环网络内的旁路通道节点的关于互连链路中的故障发生的通知的情况下或者在接收到来自另一节点的地址表无效请求分组的情况下,使自身节点的地址表无效。
全文摘要
提供了分组环网络系统和分组传输方法。本发明的分组环网络系统包括多个分组环网络,其中节点发生环形式的连接,从而通过对分组环网络外的终端发送的客户端分组进行封装而获得的环内分组在该分组环网络中被发送和接收,其中包括了第一分组环网络;包括了通过用于其间的客户端分组传输的互连链路连接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多个子分组环网络;为连接到第一分组环网络的每个子分组环网络提供了互连链路;第一分组环网络和每个子分组环网络包括连接到互连链路的互连链路节点;每个子分组环网络通过在互连链路中发生故障时用于客户端分组传输的旁路通道连接到另一子分组环网络;每个子分组环网络包括连接到去往另一子分组环网络的旁路通道的旁路通道节点。
文档编号H04L12/437GK101330423SQ20081012524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1日
发明者坂内正宏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