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分组传送网络中传送管理和控制信息的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792213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在分组传送网络中传送管理和控制信息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组传送网管理信息及控制信息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以太网交换技术和 标签技术。
背景技术
分组传送网(PTN)技术是电信业务IP化推进下光传送设备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
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构和具体技术在以IP为内核、以太网为外部表现形式的业务层
和WDM等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的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 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 (TCO),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业务调度机制和 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网管、易扩展、业务隔离与高安全性等等。
PTN作为传输技术,最低的每比特传送成本依然是最核心的要求,高可靠性、多业 务同时基于分组业务特征而优化、可确定的服务质量、强大的OAM机制和网管能力等 依然是其核心技术特征。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业务环境下,在PTN层面上需要解决网络 定位、业务承载、网络架构、设备形态、QoS和时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
PTN的主流技术方案可分为以太网增强技术和传输技术结合MPLS两大类,前者以 PBB-TE为代表,后者以T-MPLS为代表。
传送网一般可以具有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在管理平面上传送的信息统称为管理信 息,在控制平面上传送的信息统称为控制信息。管理信息有两类 一类是网管服务器同 设备之间的交互信息,包括网管服务器下发给设备的各种命令(例如设备配置命令)和 设备主动上报给网管服务器的相关信息(例如告警信息);另一类信息是用来维持管理平 面网络正常通信而在网元之间交互的各种通信协议信息(例如路由信息等)。控制层面信 息主要是在控制层面上各个智能光网络设备节点之间需要交互的各种控制信令和协议信 息。
在分组传送网中,网元之间的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没有专用的控制信道,从物理层 面上来看,它们是同业务信息在同一条通道上进行传送的。在分组传送网网元内部,涉 及到管理信息以及控制信息传送的环节包括主控盘及其同背板总线的输入/输出接口、主 控盘数据处理单元、光盘同主控盘之间通信处理模块、光盘同设备网络侧通信输入/输出接口。对于一个基于分组传送技术的网元来说,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的通信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主控盘通过普通的以太网口同外界进行通信,第二种途径是主控盘先通过 以太网口,再经过光路同网络内部其他网元之间进行通信。通过第一种通信途径,网元 可以直接连接到网管服务器上,也可以连接到一个外部DCN网络,通过DCN网络同其 它网元或网管服务器通信;通过第二种通信途径,网元和网元之间实际上是以点对点方 式进行通信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分组传送网络中传送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的装 置。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分组传送网络中传送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方 法。
核心的分组传送网设备光方向数量可能多达将近200个,对于主控盘来说,为每个 光方向提供一个物理端口来进行通信从单盘的资源角度来看是不现实的。如果主控盘对 所有的光方向提供一个物理收发端口,就面临如何区分从哪条光路收到的数据包以及如 何将数据包发送到某个确定的光路上去的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分组传送网中传送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 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主控单元、交换单元、标签包处理单元和多个标签转换单元;主控 单元有一个输入/输出端口,用于同交换单元进行通信连接;交换单元有三个输入/输出端 口,端口1用于外部数据通信网DCN或网管服务器的通信连接,或者用于网元之间的非光 路连接,端口2用于同主控单元之间的通信连接,端口3用于同标签包处理单元的通信连 接;标签包处理单元有l+n个输入/输出端口,用于同交换单元进行通信连接的一个端口 称为内侧端口,其余n个用于同一个对应的标签转换单元通信连接的端口称为外侧端口, n的值等于网元的光方向数目;每个标签转换单元有两个输入/输出端口,端口l用于同标 签处理单元的通信连接,端口2用于同网元的一个对应光方向的通信连接,每个光方向对 应一个标签转换单元;主控单元釆用软件为将要发送的数据包添加标签和为接收到的数 据包去除标签,并将一个物理端口划分成多个逻辑端口,这些逻辑端口包括一个实端口 和多个虚拟端口;主控单元根据自身发出的或者转发的数据包到下一跳将要经过的逻辑 端口号,来决定数据包是否需要添加标签或者添加一个什么样的标签,如果逻辑端口号 对应实端口,则不需要为数据包添加标签,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虚拟端口,则需要根据 逻辑端口号为数据包添加标签;数据包是管理信息数据包或控制信息数据包。
优选地,主控单元还用于为从交换单元接收到的数据包去除标签,具体为数据链路层将不带标签的数据包的二层帧头剥离,然后将该不带标签的数据包和实端口信息传 给网络层;将带标签的数据包交给虚拟端口适配层,虚拟端口适配层根据标签值计算出 虚拟端口号并将该带标签的数据包的标签剥离,然后将虚拟端口号信息和剥离了标签的 数据包传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将剥离了标签的数据包的数据链路层帧头去除,并 根据虚拟端口号得到网络层逻辑端口号,然后将剥离了标签的数据包和网络层逻辑端口 号信息传给网络层进行处理。
优选地,主控单元还用于为要发送到交换单元的数据包添加标签,具体为主控单 元首先产生一个数据包,并将数据包交给网络层,网络层将数据包发送时所要经过的逻 辑端口号信息和数据包内容一起传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对逻辑端口号进行判断, 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实端口 ,则为数据包添加数据链路层帧头后直接通过物理端口驱动 层将数据包向主控单元的物理端口发送,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一个虚拟端口,数据链路 层则先为数据包添加数据链路层帧头,再利用虚拟端口适配层在数据链路层帧头和数据 净荷之间添加一个标签以区分不同的虚拟端口,然后将这个添加了标签的数据包通过物 理端口驱动层向主控单元的物理端口发送。
优选地,交换单元用于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具体为首先对数据包进行接收处理, 然后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端口1或端口3,则直接将数据包经端口2转发; 如果是端口2,则需要先检査数据包,如果数据包携带了标签,则将其转发到端口3,如果 没有携带标签,则将其转发到端口l。
优选地,标签包处理单元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具体为首先对数据包进行接收处理, 然后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内侧端口,则根据其标签值向相应的标签转 换单元实例转发,如果是外侧端口,则直接将其透明转发至内侧端口。
优选地,标签转换单元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具体为首先对数据包进行接收处理, 然后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一个光方向,则将数据包的标签内容转换成 此光方向对应的标签值,然后将此标签包转发到标签包处理单元上去;否则,将数据包 直接转发到对应的光方向上去。
同时,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在分组传送网络中传送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方法,主控 单元采用软件为数据包添加标签和去除标签,并将一个物理端口划分成多个逻辑端口, 这些逻辑端口包括一个实端口和多个虚拟端口,主控单元根据自身发出的或者转发的数 据包到下一跳将要经过的逻辑端口号,来决定数据包是否需要添加标签或者添加一个什 么样的标签,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实端口,则不需要为数据包添加标签,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虚拟端口,则需要根据逻辑端口号为数据包添加标签;交换单元首先对数据包进 行接收处理,然后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端口1或端口3,则直接将数据 包经与主控单元连接的端口2转发,如果是端口2,则需要先检查数据包,如果数据包携 带了标签,则将其转发到与标签包处理单元连接的端口3,如果没有携带标签,则将其转 发到与外部数据通信网DCN或网管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端口 1;标签包处理单元首先对数据 包进行接收处理,然后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同交换单元进行通信连接 的内侧端口,则根据其标签值向相应的标签转换单元转发,如果是与对应的标签转换单 元通信连接的外侧端口,则直接将其透明转发至内侧端口;标签转换单元首先对数据包 进行接收处理,然后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一个光方向,则将数据包的 标签内容转换成此光方向对应的标签值,然后将此标签包转发到标签包处理单元上去; 否则,将数据包直接转发到对应的光方向上去;数据包是管理信息数据包或控制信息数 据包。
优选地,主控单元为从交换单元接收到的数据包去除标签的过程具体为数据链路 层将不带标签的数据包的二层帧头剥离,然后将该不带标签的数据包和实端口信息传给 网络层;将带标签的数据包交给虛拟端口适配层,虚拟端口适配层根据标签值计算出虚 拟端口号并将该带标签的数据包的标签剥离,然后将虚拟端口号信息和剥离了标签的数
据包传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将剥离了标签的数据包的数据链路层帧头去除,并根 据虚拟端口号得到网络层逻辑端口号,然后将剥离了标签的数据包和网络层逻辑端口号 信息传给网络层进行处理。
优选地,主控单元为要发送到交换单元的数据包添加标签的过程具体为主控单元 首先产生一个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交给网络层,网络层将数据包发送时所要经过的逻 辑端口号信息和数据包内容一起传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对逻辑端口号进行判断, 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实端口 ,则为数据包添加数据链路层帧头后直接通过物理端口驱动 层将数据包向主控单元的物理端口发送,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一个虚拟端口,数据链路 层则先为数据包添加数据链路层帧头,再利用虚拟端口适配层在数据链路层帧头和数据 净荷之间添加一个标签以区分不同的虚拟端口,然后将这个添加了标签的数据包通过物 理端口驱动层向主控单元的物理端口发送。
通过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 PTN核心设备需要管理或控制众多光方向时主控单元物 理端口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中采用软件方式为数据包添加或去除标签,在满足 应用需求的情况下,节省了硬件成本。本发明为PTN设备管理信息或控制信息的通信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有利于管理层面或控制层面灵活组网。


图l描述了本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各功能模块及其相互逻辑关系; 图2描述了主控单元中虚拟端口适配层同其他功能层或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
图3a描述了在主控单元从交换单元接收到一个数据包后的处理过程;
图3b描述了主控单元产生一个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到交换单元的过程; 图4描述了交换单元对数据包的处理流程; 图5描述了标签包处理单元对数据包的处理流程; 图6描述了标签转换单元对数据包的处理流程;
图7描述了管理信息或控制信息在PTN网络中的传送过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描述了本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各功能模块及其相互逻辑关系。在网元内部包含 主控单元、交换单元、标签包处理单元和多个标签转换单元。主控单元有一个输入/输出
端口;交换单元有三个输入/输出端口;标签包处理单元有l+n个输入/输出端口,其中n 的值等于网元的光方向数目和标签转换单元的数目;每个标签转换单元有两个输入/输出 端口,每个光方向对应一个标签转换单元。交换单元的三个输入/输出端口的作用分别是 端口 1用于外部数据通信网DCN或网管服务器的通信连接,也可以用于网元之间的非光 路连接;端口 2用于同主控单元之间的通信连接;端口3用于同标签包处理单元的通信 连接。主控单元的一个端口用于同交换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标签包处理单元的一个端口 用于同交换单元进行通信连接,这个端口称为内侧端口;其余n个端口每个用于同一个 对应的标签转换单元通信连接,这n个端口称为外侧端口。每个标签转换单元有两个端 口,端口 1用于同标签处理单元的通信连接,端口 2用于同网元的一个对应光方向的通 信连接。主控单元的输入/输出端口同交换单元的2号端口进行交互;交换单元的l号端 口连接到网元的F口,交换单元的3号端口连接到标签包处理单元的内侧端口,标签包 处理单元的一组外侧端口分别同各标签转换单元一一对应相连。交换单元负责将数据包 分类发送。交换单元将数据包分为两类, 一类是标签包(带标签的数据包),另一类是普 通包(不带标签的数据包)。交换单元将标签包通过端口 3发送给标签包处理单元,将普 通包通过端口 1直接发送出去。标签包处理单元将从内侧端口接收到的标签包根据其所携带的标签向外侧端口进行转发,根据其标签值发送到对应的标签转换单元上去。同时, 标签包处理单元将从所有标签转换单元上接收到的标签包向内侧接口发送。每个标签转 换单元对应一个光方向。标签转换单元将从光方向收到的标签包的标签替换成接收光方 向对应的标签值,然后再将这个标签包送给标签包处理单元。对于标签包处理单元发送 出来的标签包,标签转换单元只做透明转发处理,将其发送到对应的光方向上去。
在主控单元上采用软件为数据包添加标签和去除标签的技术,将一个物理端口划分 成多个逻辑端口 (在后文会作进一步说明),这些逻辑端口包括一个实端口和多个虚拟端 口 (通过软件实现),主控单元根据自身发出的或者转发的(这里的转发是当主控单元从 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时,数据包会被传送到网络层进行处理。在网络层上,实际上是有 多个逻辑端口,网络层会根据数据包在网络层的目的地址来査找相应的路由信息,如果 目的地址不是本地地址,则需要进行转发,网络层查找的同数据包目的地址对应的路由 信息中会包含转发所要经过的逻辑端口,然后将这个逻辑端口信息告知数据链路层,由 其将数据包经过不同的逻辑端口发出去。也就是说,虽然是同一个输入/输出端口,但对 于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来说,逻辑上还是多个输入/输出端口,对于这些逻辑端口的区分 是通过为数据包添加不同的标签或不加标签来实现的)数据包到下一跳(下一跳是指数 据包在网络中到达目的地址所要经过的相邻节点,可能是一个网元,也可能是网管服务 器,也可能是DCN网络边缘设备节点)将要经过的逻辑端口号(这里的端口号可能对应
一个虚拟端口也可能对应实端口)来决定数据包是否需要添加标签或者添加一个什么样
的标签,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实端口,则不需要为数据包添加标签;如果逻辑端口对应 虚拟端口,则需要根据逻辑端口号为其添加标签。同时,本发明中的数据包的装置还包 括交换单元、标签包处理单元和多个标签转换单元。每个网元具有多个光方向,为了加 以区分,在网元内部需要为每个光方向指派一个逻辑号。网元从光方向接收到的管理信 息数据包或控制信息数据包首先到达标签转换单元,标签转换单元根据其所到达的光方 向的逻辑号将数据包中的标签转换成对应逻辑端口的标签。经过标签转换后的数据包经 过标签包处理单元、交换单元到达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根据收到的数据包的标签的内容 来决定将这个包送到对应的逻辑端口进行接收处理。
图2描述了主控单元中虛拟端口适配层同其他功能层或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在网络 层,实端口和每个虚拟端口对应一个逻辑端口。虚拟端口适配层处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 端口驱动层之间,它将虚拟端口在网络层对应的逻辑端口通过物理端口驱动层复用到一 个物理端口上。主控单元上,在物理端口驱动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增加一个虚拟端口适配层。虚拟端口适配层负责屏蔽网络层和物理端口驱动层,为网络层提供多个虚拟端口, 同时负责将这些虚拟端口通过物理端口驱动层复用到同一个物理端口上。具体实现过程 是这样的经本网元主控单元处理后发往其他网元或网管服务器的数据包首先需要经过 本网元的应用层到达网络层,或直接经过网络层转发,网络层将数据包发送时所要经过 的逻辑端口号信息和数据包内容一起传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对逻辑端口号进行判 断,如果对应实端口,则为数据包添加数据链路层帧头后直接通过物理端口驱动层将数 据包向主控单元的物理端口发送;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一个虚拟端口,数据链路层则先 为数据包添加数据链路层帧头,再利用虚拟端口适配层数据链路层帧头和数据净荷之间 添加一个标签以区分不同的虚拟端口 ,然后将这个添加了标签的数据包通过物理端口驱 动层将数据包向主控单元的物理端口发送。经主控单元物理端口接收到的数据包有两类, 一类是不带标签的数据包,另一类是带标签的数据包,数据链路层将不带标签的数据包 的二层帧头剥离,然后将数据和实端口信息传给网络层,将带标签的数据包交给虚拟端 口适配层,虚拟端口适配层根据标签值计算出虚拟端口号并将数据包的标签剥离,然后 将虚拟端口号信息和剥离了标签的数据包传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包的数据 链路层帧头去除,并根据虚拟端口号得到网络层逻辑端口号,然后将数据包和逻辑端口 号信息传给网络层进行处理。对于虚拟端口的区分方式可以采用符合正EE802.3Q标准的 VLAN标签方式,也可以采用MPLS标签方式,也可以采用其它类似的方式。
图3a描述了在主控单元从交换单元接收到一个数据包后的处理过程经主控单元物 理端口接收到的数据包有两类, 一类是不带标签的数据包,另一类是带标签的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将不带标签的数据包的二层帧头剥离,然后将该不带标签的数据包和实端口 信息传给网络层;将带标签的数据包交给虚拟端口适配层,虚拟端口适配层根据标签值 计算出虚拟端口号并将该带标签的数据包的标签剥离,然后将虚拟端口号信息和剥离了 标签的数据包传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将剥离了标签的数据包的数据链路层帧头去 除,并根据虚拟端口号得到网络层逻辑端口号,然后将剥离了标签的数据包和逻辑端口 号信息传给网络层进行处理。
图3b描述了主控单元产生一个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到交换单元的过程首先将管 理信息数据包或控制信息数据包交给网络层,网络层将数据包发送时所要经过的逻辑端 口号信息和数据包内容一起传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对逻辑端口号进行判断,如果 对应实端口,则为数据包添加数据链路层帧头后直接通过物理端口驱动层将数据包向主 控单元的物理端口发送;如果对应一个虚拟端口,数据链路层则先为数据包添加数据链路层帧头,再利用虚拟端口适配层在数据链路层帧头和数据净荷之间添加一个标签以区 分不同的虚拟端口 ,然后将这个添加了标签的数据包通过物理端口驱动层向主控单元的 物理端口发送。
图4描述了交换单元对数据包的处理流程。首先对数据包进行接收处理,然后获取接 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端口1或端口3,则直接将数据包经端口2转发;如果是端
口2,则需要先检査数据包,如果数据包携带了标签,则将其转发到端口3,如果没有携带
标签,则将其转发到端口l。
图5描述了标签包处理单元对数据包的处理流程。首先对数据包进行接收处理,然后
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内侧端口,则根据其标签值向相应的标签转换单 元实例转发,如果是外侧端口,则直接将其透明转发至内侧端口。
图6描述了标签转换单元实例对数据包的处理流程。首先对数据包进行接收处理,然
后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一个光方向,则将数据包的标签内容转换成此
光方向对应的标签值,然后将此标签包转发到标签包处理单元上去;否则,将数据包直 接转发到对应的光方向上去。
图7描述了网管或控制相关信息在PTN网络中的传送过程。图中有4个网元通过光方 向连接成一个网络,网元1的1号光方向连接到网元2的2号光方向,网元1的3号光方向连 接到网元3的5号光方向,网元3的4号光方向连接到网元4的7号光方向。网管服务器连接 到网元1的F口。假定光方向l对应标签l,光方向2对应标签2,......,光方向n对应标签n。
在图中描述的数据包中,H为2层包头,DATA为净荷,标签包的标签处于H和DATA之间。 图中a过程表示一个数据包通过网管服务器发送到网元2,图中b过程表示一个数据包从网 元4经网元3、网元l到达网管服务器。在a过程中,数据包首先是一个普通数据包,经过 网元l后变成一个标签为l的标签包,到达网元2的主控单元的虚拟端口适配层后变成一个 标签值为2的标签包;在b过程中,网元4发出的是一个标签为7的标签包,到达网元3内部 后标签包的标签被转换为4,网元3将此标签包转发到与网元1连接的光路上时标签包的标 签变为5,到达网元1内部后此标签包的标签值又被转换成3,网元l将数据包发送到与网 管服务器连接的F 口上时标签被剥离,变成了 一个普通数据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发 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
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分组传送网络中传送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主控单元、交换单元、标签包处理单元和多个标签转换单元;主控单元有一个输入/输出端口,用于同交换单元进行通信连接;交换单元有三个输入/输出端口,端口1用于外部数据通信网DCN或网管服务器的通信连接,或者用于网元之间的非光路连接,端口2用于同主控单元之间的通信连接,端口3用于同标签包处理单元的通信连接;标签包处理单元有1+n个输入/输出端口,用于同交换单元进行通信连接的一个端口称为内侧端口,其余n个用于同一个对应的标签转换单元通信连接的端口称为外侧端口,n的值等于网元的光方向数目;每个标签转换单元有两个输入/输出端口,端口1用于同标签处理单元的通信连接,端口2用于同网元的一个对应光方向的通信连接,每个光方向对应一个标签转换单元;主控单元采用软件为将要发送的数据包添加标签和为接收到的数据包去除标签,并将一个物理端口划分成多个逻辑端口,这些逻辑端口包括一个实端口和多个虚拟端口;主控单元根据自身发出的或者转发的数据包到下一跳将要经过的逻辑端口号,来决定数据包是否需要添加标签或者添加一个什么样的标签,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实端口,则不需要为数据包添加标签,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虚拟端口,则需要根据逻辑端口号为数据包添加标签;数据包是管理信息数据包或控制信息数据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还用于为从交换单元接收到 的数据包去除标签,具体为数据链路层将不带标签的数据包的二层帧头剥离,然后将 该不带标签的数据包和实端口信息传给网络层;将带标签的数据包交给虚拟端口适配层, 虚拟端口适配层根据标签值计算出虚拟端口号并将该带标签的数据包的标签剥离,然后 将虚拟端口号信息和剥离了标签的数据包传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将剥离了标签的 数据包的数据链路层帧头去除,并根据虚拟端口号得到网络层逻辑端口号,然后将剥离 了标签的数据包和网络层逻辑端口号信息传给网络层进行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还用于为要发送到交换单元 的数据包添加标签,具体为主控单元首先产生一个数据包,并将数据包交给网络层, 网络层将数据包发送时所要经过的逻辑端口号信息和数据包内容一起传给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对逻辑端口号进行判断,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实端口,则为数据包添加数据 链路层帧头后直接通过物理端口驱动层将数据包向主控单元的物理端口发送,如果逻辑 端口号对应一个虚拟端口,数据链路层则先为数据包添加数据链路层帧头,再利用虚拟端口适配层在数据链路层帧头和数据净荷之间添加一个标签以区分不同的虚拟端口,然后将这个添加了标签的数据包通过物理端口驱动层向主控单元的物理端口发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交换单元用于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具体为首先对数据包进行接收处理,然后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端口l或端口3,则直接将数据包经端口2转发;如果是端口2,则需要先检查数据包,如果数据包携带了标签,则将其转发到端口3,如果没有携带标签,则将其转发到端口l。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标签包处理单元用于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具体为首先对数据包进行接收处理,然后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内侧端口,则根据其标签值向相应的标签转换单元转发,如果是外侧端口,则直接将其透明转发至内侧端口。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标签转换单元用于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具体为首先对数据包进行接收处理,然后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一个光方向,则将数据包的标签内容转换成此光方向对应的标签值,然后将此标签包转发到标签包处理单元上去;否则,将数据包直接转发到对应的光方向上去。
7、 一种在分组传送网络中传送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采用软件为数据包添加标签和去除标签,并将一个物理端口划分成多个逻辑端口,这些逻辑端口包括一个实端口和多个虚拟端口,主控单元根据自身发出的或者转发的数据包到下一跳将要经过的逻辑端口号,来决定数据包是否需要添加标签或者添加一个什么样的标签,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实端口,则不需要为数据包添加标签,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虚拟端口,则需要根据逻辑端口号为数据包添加标签;交换单元首先对数据包进行接收处理,然后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端口 1或端口 3,则直接将数据包经与主控单元连接的端口2转发,如果是端口2,则需要先检査数据包,如果数据包携带了标签,则将其转发到与标签包处理单元连接的端口3,如果没有携带标签,则将其转发到与外部数据通信网DCN或网管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端口 1;标签包处理单元首先对数据包进行接收处理,然后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同交换单元进行通信连接的内侧端口,则根据其标签值向相应的标签转换单元实例转发,如果是与对应的标签转换单元通信连接的外侧端口,则直接将其透明转发至内侧端口;标签转换单元首先对数据包进行接收处理,然后获取接收数据包的逻辑端口号,如果是一个光方向,则将数据包的标签内容转换成此光方向对应的标签值,然后将此标签包转发到标签包处理单元上去;否则,将数据包直接转发到对应的光方向上去;数据包是管理信息数据包或控制信息数据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为从交换单元接收到的数据包去除标签的过程具体为数据链路层将不带标签的数据包的二层帧头剥离,然后将该不带标签的数据包和实端口信息传给网络层;将带标签的数据包交给虚拟端口适配层,虚拟端口适配层根据标签值计算出虚拟端口号并将该带标签的数据包的标签剥离,然后将虚拟端口号信息和剥离了标签的数据包传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将剥离了标签的数据包的数据链路层帧头去除,并根据虚拟端口号得到网络层逻辑端口号,然后将剥离了标签的数据包和网络层逻辑端口号信息传给网络层进行处理。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为要发送到交换单元的数据包添加标签的过程具体为主控单元首先产生一个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交给网络层,网络层将数据包发送时所要经过的逻辑端口号信息和数据包内容一起传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对逻辑端口号进行判断,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实端口,则为数据包添加数据链路层帧头后直接通过物理端口驱动层将数据包向主控单元的物理端口发送,如果逻辑端口号对应一个虚拟端口,数据链路层则先为数据包添加数据链路层帧头,再利用虚拟端口适配层在数据链路层帧头和数据净荷之间添加一个标签以区分不同的虚拟端口,然后将这个添加了标签的数据包通过物理端口驱动层向主控单元的物理端口发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分组传送网络中传送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的装置,包括主控单元、交换单元、标签包处理单元和多个标签转换单元;主控单元为将要发送的数据包添加标签和为接收到的数据包去除标签,并将一个物理端口划分成多个逻辑端口,这些逻辑端口包括一个实端口和多个虚拟端口;主控单元根据自身发出的或者转发的数据包到下一跳将要经过的逻辑端口号,来决定数据包是否需要添加标签或者添加一个什么样的标签。本发明同时还提出一种在分组传送网络中传送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方法。通过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PTN核心设备需要管理或控制众多光方向时主控单元物理端口资源不足的问题。
文档编号H04L12/56GK101459602SQ20081018047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8日
发明者付华楷, 向文武, 周至强, 峰 张, 徐剑辉, 榕 江, 胡小波, 陈俊强, 陈晓武 申请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