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行同步控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2755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上行同步控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同步控制方法、基站和用
户设备(UE )。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 一个上行子帧或时隙中有可能会同时出现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上行信道。以TD-SCDMA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为例,这 些上行信道可包括连续的或非连续的上行DPCH(专用物理信道)、HS-SICH (高速HS-DSCH共享信息信道)、调度和非调度的E-PUCH (E-DCH物理
上行信道)等。
为了实现各上行信道的同步,UE需要在上行时隙中发送上行同步码供 NodeB (基站)进行上行同步。其中,发送上行同步码的定时提前量(TA) 根据Node B的定时和UE的定时的时间差计算得到。此外,由于通常情况 下UE处于运动态,因此Node B还需要根据UE的情况对UE发送上行同步 码的时间提前量进行调整,实现上行同步控制。
目前,对不同上行信道的上行同步控制是采取各信道独立控制的方法。 例如,在TD-SCDMA系统中,上行DPCH的上行同步控制使用下行DPCH 或PLCCH(公共物理信道)携带的同步偏移(SS)命令。具体实现时,Node B连续测量UE的时间,并在每个子帧中发送必要的SS命令,UE对接收到 的前M个子帧相应控制时隙中的SS命令进行组合,当组合的SS命令净皮判 定为'下调,,UE被控上行时隙的发射定时要延迟k/8个码片周期;当命令 被判定为'上调,,UE被控上行时隙的发射定时要提前k/8个码片周期;当 命令被判定为'不调,,则不改变定时时间。其中,k为同步调整的步长,k
的取值由高层配置。初始上行同步建立后,Node B和UE开始进入闭环上 行同步控制程序,这一过程在连接DPCH模式下连续执行。
HS-SICH的初始上行同步的定时提前量取自伴随的上行DPCH。之后 UE将通过HS-SCCH (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传输的SS命令来调整HS-SICH 的同步定时。在某些情况下,若一个或者多个子帧的HS-SCCH传输中断, 使UE无法接收到SS命令时,UE会根据伴随的下行DPCH上的SS命令来 调整HS-SICH的同步定时,直到HS-SCCH被再次接收到为止。
E-PUCH的上行同步控制过程与上行DPCH的同步控制过程类似。其中, 调度的E-PUCH使用E-AGCH ( E-DCH绝对授权信道)上携带的SS命令进 行同步调整;非调度的E-PUCH使用E-HICH ( E-DCH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 道)上携带的SS命令进行同步调整。此外,如果配置了上行DPCH,则 E-PUCH的同步定时可以直接设置为DPCH的同步定时。如果配置了非调度 传输,则调度E-PUCH的同步定时可以直接设置为非调度E-PUCH的同步定 时。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当同 一个子帧或时隙内多种上行信道共存时就 会产生多个定时提前量,而这多个定时提前量有可能取值不同,这样一来, 对应不同上行信道在不同码道上发送出去的突发就会在时间上不对齐,尤其 对于多种上行信道在同 一时隙内共存的情况这个问题更突出,使得码道间的 正交性降低,相互之间产生干扰,影响接收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中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同步控制方法,另一方面提供 一种基站和UE,以提高接收性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行同步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设定的选取规则从同一个用户设备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选 取一个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将所述定时基准上行信道的定时提前量作为该UE当前配置的各上行信道
的统一定时提前量;
#4居所述统一定时提前量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进行上行同步控制。
较佳地,所述同一 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包括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TD-SCDMA系统中的连续的上4亍专用物理信道DPCH、非连续的上行DPCH、 高速HS-DSCH共享信息信道HS-SICH、调度的E-DCH物理上行信道E-PUCH 和非调度的E-PUCH中的任意两种或任意多种。
较佳地,所述设定的选取规则包括所述同一 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 道中包括连续上行DPCH时,选取所述连续上行DPCH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较佳地,所述设定的选取规则进一步包括所述同一UE当前配置的不同 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续上行DPCH时,从其它上行信道中选取定时基准上行信 道。
较佳地,所述从其它上行信道中选取定时基准上行信道为所述同一 UE 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包括非连续上行DPCH时,选取所述非连续上行 DPCH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较佳地,所述根据统一定时提前量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进行 上行同步控制包括UE根据下行DPCH或公共物理信道PLCCH上携带的同步 偏移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并忽略 除所述下行DPCH或PLCCH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携带的SS命令。
较佳地,所述根据统一定时提前量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进行 上行同步控制进一步包括基站Node B将携带在除所述下行DPCH或PLCCH 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或者,所述从其它上行信道中选取定时基准上行信道为所述同一UE当 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包括非连续上行DPCH和非调度的E-PUCH时,选取 二者中发送间隔较小的上行信道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较佳地,所述根据统一定时提前量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进行 上行同步控制包括UE根据所选取的上行信道对应的下行信道上携带的SS命
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并忽略除所述所选 取的上行信道对应的下行信道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携带的SS命令。
较佳地,所述根据统一定时提前量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进行 上行同步控制进一步包括Node B将携带在除所述所选取的上行信道对应的下 行信道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或者,所述从其它上行信道中选取定时基准上行信道为从其它上行信道 中动态选取最近一次完成上行发送的上行信道作为当前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较佳地,所述根据统一定时提前量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进行 上行同步控制包括UE才艮据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下行信道上携带的同步偏移SS 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
较佳地,所述UE根据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下行信道上携带的同步偏移SS命 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之前,进一步包括
NodeB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根据定时提前量需要调整的调整步长数,确 定需要的SS命令数M;
在所述SS命令数M小于UE用于对应当前配置的上行信道传输SS命令的 下行信道数N时,Node B从所述N个下行信道中选取M个下行信道逐次发送 一个SS命令,并将其它N-M个下行信道中的SS命令i殳置为无效;或者Node B 从所述N个下行信道中选取一个下行信道发送SS命令,并将其它N-l个下行 信道中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较佳地,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为根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多个上行信道中 的任意一个上行信道计算得到的定时提前量;
或者为根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各个上行信道计算得到的定时提前量的加 权平均值;
或者为根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一个上行信道计算得到的定时提前量。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站,包括
基准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选取规则从同一个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 行信道中选取一个定时基准上行信道,将所述定时基准上行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作为该UE当前配置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
同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统一定时提前量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 行信道进行上行同步控制。
较佳地,所述基准确定单元包括第一基准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同一UE当 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包括连续上行DPCH时,选取所述连续上行DPCH作 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所述同步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同步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连续上行 DPCH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得到携带在下行DPCH 或PLCCH上的SS命令,将除所述下行DPCH或PLCCH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 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较佳地,所述基准确定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基准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同一 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续上行DPCH而包括非连续上行 DPCH时,选取所述非连续上行DPCH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所述同步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同步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非连续 上行DPCH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得到携带在下行 DPCH或PLCCH上的SS命令,将除所述下行DPCH或PLCCH以外的其它下 行信道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或者,所述基准确定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三基准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同一UE 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续上行DPCH而包括非连续上行DPCH和 非调度的E-PUCH时,选取二者中发送间隔较小的上行信道作为定时基准上行 信道;
所述同步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三同步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选取的上 行信道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得到携带在对应所选 取的上行信道的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将除所述对应所选取的上行信道的下 行信道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或者,所述基准确定单元进一步包括第四基准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同一UE 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续上行DPCH时,从其它上行信道中动态
选取最近一次完成上行发送的上行信道作为当前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所述同步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第四同步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子帧 中接收的多个上行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上行信道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或根据 当前子帧中接收的各个上行信道分別计算一个定时提前量后,将各定时提前 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新的定时提前量,或根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一个上行信
道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根据定时提前量需要调整的调整步长数,确定需要
的SS命令数M;在所述SS命令数M小于UE用于对应当前配置的上行信 道传输SS命令的下行信道凄tN时,Node B从所述N个下行信道中选取M 个下行信道逐次发送一个SS命令,并将其它N-M个下4亍信道中的SS命令 设置为无效,或者Node B从所述N个下行信道中选耳又一个下行信道发送SS 命令,并将其它N-l个下行信道中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本发明所提供的UE,包括
基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选取规则从自身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 信道中选取一个定时基准上行信道,将所述定时基准上行信道的定时提前量作 为当前配置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
同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统一定时提前量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 进行上行同步控制。
较佳地,所述基准确定模块包括第一基准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自身UE当 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包括连续上行DPCH时,选取所述连续上行DPCH作 为定时基准上^亍信道;
所述同步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同步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下行DPCH或公共 物理信道PLCCH上携带的同步偏移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 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
或者,所述基准确定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二基准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自身UE 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续上行DPCH而包括非连续上行DPCH 时,选取所述非连续上行DPCH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或者,所述基准确定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三基准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自身UE
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续上行DPCH而包括非连续上行DPCH和 非调度的E-PUCH时,选取二者中发送间隔较小的上行信道作为定时基准上行 信道;
所述同步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同步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所选取的上行信道 对应的下行信道上携带的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
量进行调整。
或者,所述基准确定模块进一步包括第四基准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自身UE 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续上行DPCH时,/人其它上行信道中动态 选取最近一次完成上行发送的上行信道作为当前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所述同步控制模块包括第四同步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最近一次接收到 的下行信道上携带的同步偏移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 时提前量进行调整。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通过对同一个UE的不同上行信道维护 一个统一的定时提前量,各上行信道的上行发送以该时间提前量为准,从而 使得在一个子帧或时隙内存在多种上行信道时,对应不同上行信道在不同码 道上发送出去的突发在时间上能够对齐,增强了码道间的正交性,提高了接 收性能。
具体实现时,对于TD-SCDMA系统,由于连续的上行DPCH的同步控 制在闭环功控时是一种连续的控制,因此以该上行DPCH的时间提前量为各 上行信道的时间提前量时,同步控制过程较简单且可靠性较高。
进一步地,当网络未给UE配置连续的上行DPCH时,通过设置合理的 规则选取其它的上行信道的时间提前量作为各上行信道的时间提前量,根据 该定时提前量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进行上行同步控制,提高了 系统的接收性能。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同步控制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2a至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列举的示例 一至示例三中信道发送的示 意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示例性结构图4a至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TD-SCDMA系统中基站的几种内部结 构示意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E的示例性结构图6a至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TD-SCDMA系统中UE的几种内部结
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接收性能,增强码道间的正交性,可对同一 个UE的不同上行信道维护一个统一的定时提前量,各上行信道的上行发送 以该时间提前量为准。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 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同步控制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如图l所示, 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设定的选取规则从同一个用户设备UE当前配置的不同 上行信道中选取一个定时基准上行信道,将所选取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的定 时提前量作为该UE当前配置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
其中,根据不同的网络系统以及实际需要,所设定的选取规则可能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均以TD-SCDMA系统为例进行描述。在TD-SCDMA系统 中,同一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可包括连续的上行DPCH、非连续 的上行DPCH、 HS-SICH、调度的E-PUCH和非调度的E-PUCH等中的任意 两种或任意多种。
其中,由于连续的上行DPCH的同步控制在闭环功控时是一种连续的控 制,因此若以该上行DPCH的时间提前量为各上行信道的时间提前量时,则
同步控制过程较简单且可靠性较高。鉴于此,本实施例中的选取规则可包括 在同一 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包括连续上行DPCH(即网络为该UE 配置了连续的上行DPCH)时,可选取所述连续的上行DPCH作为定时基准
上行信道。
此外,如果网络未给当前UE配置连续的上行DPCH,即UE当前配置 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续上行DPCH,此时可从其它上行信道中选取一 个定时基准上行信道。具体选取方法可包括如下两类情况
第一类选取固定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在该类中可至少包括如下两种 方式。
方式一在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包括非连续上行DPCH时, 可选取该非连续上行DPCH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即只要非连续上行 DPCH存在,其他所有信道包括非调度E-PUCH、调度E-PUCH和HS-SICH 的定时提前量都取自非连续上行DPCH的定时提前量。
方式二在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信道中包括非连续上4亍DPCH和非 调度的E-PUCH时,选取二者中发送间隔较小的上行信道作为定时基准上行 信道。此时,另外一个信道和调度的E-PUCH、 HS-SICH的定时提前量都取 所选取的上行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第二类选取不定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当网络未给UE配置连续的上行DPCH时,其他信道包括非连续的上行 DPCH、 HS-SICH、调度的E-PUCH和非调度的E-PUCH在时间上都不是连 续的。本实施例中可将各上行信道统一进行同步控制,这样可以使各上行信 道的同步相互借用,并充分利用同步控制指令,提高UE的同步精度从而提 高单UE的误码率。即当没有连续的上行DPCH存在时,非连续的DPCH、 HS-SICH和E-PUCH之间不设确定的定时参考信道,同 一子t^或同 一时隙 上各信道的上行同步的时间提前量根据最近一次完成上行发送的上行信道 的时间提前量确定。即动态的选取最近一次完成上行发送的上行信道作为当 前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下面通过三个示例,对该类中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
示例一如图2a所示,图2a为示例一中的信道发送示意图,图中的每 个小格代表一个子帧。其中,上下行信道一一间隔,即同一个子帧中既有上 行信道又有下行信道。图2a中,由于在第一个子帧中同时发送了多个上行 信道,因此对于第二个子帧,可从这些上行信道中选取某一个上行信道作为 当前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以该上行信道的时间提前量作为当前各信道的统 一提前量。或者,也可将这些上行信道的时间提前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当前 各信道的统一提前量。
示例二如图2b所示,图2b为示例二中的信道发送示意图,图中的每 个小格代表一个子帧。其中,上行子帧数大于下行子帧数。图2b中,由于 在第三个子帧中只发送了 E-PUCH,因此对于第四个子帧,可将该E-PUCH 作为当前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以该E-PUCH的时间提前量作为当前各信道 的统一提前量。
示例三如图2c所示,图2c为示例三中的信道发送示意图,图中的每 个小格代表一个子帧。其中,下行子帧数大于上行子帧数。图2c中,由于 在第五个子帧中只发送了 E-PUCH,因此对于第六个子帧,可将该E-PUCH 作为当前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以该E-PUCH的时间提前量作为当前各信道 的统一提前量。
步骤102,根据所确定的统一定时提前量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 进行上行同步控制。
具体实现时,对于以连续的上行DPCH或非连续的DPCH的定时提前量作 为各信道统一的定式提前量的情况,Node B可根据该连续的上行DPCH或非连 续的DPCH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计算的新的定时提前量得到携带在 下行DPCH或PLCCH上的SS命令。进一步地,Node B可将除下行DPCH或 PLCCH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如设置为Do Nothing )。
此时,UE可根据下行DPCH或PLCCH上携带的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 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并忽略除下行DPCH或PLCCH以外
的其它下行信道上携带的SS命令。若Node B将除下行DPCH或PLCCH以外 的其它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时,l正也可不忽略其它下行信道上携 带的SS命令,但此时由于这些SS命令设置为无效,因此也会使定时提前量的 调整不起作用。
对于以非调度的E-PUCH的定时提前量作为各信道统一的定式提前量的情 况,Node B可根据该非调度的E-PUCH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计算的 新的定时提前量得到携带在HS-SCCH或下行DPCH上的SS命令。进一步地, Node B可将除HS-SCCH或下行DPCH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设置 为无效(如设置为Do Nothing )。
此时,UE可根据HS-SCCH或下行DPCH上的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 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并忽略除HS-SCCH或下行DPCH以外 的其它下行信道上携带的SS命令。若Node B将除HS-SCCH或下行DPCH以 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时,UE也可不忽略其它下4于信道上 携带的SS命令,但此时由于这些SS命令设置为无效,因此也会使定时提前量 的调整不起作用。
对于以最近一次完成上行发送的上行信道的定时提前量作为各信道统一的 定式提前量的情况,Node B可根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多个上行信道中的任意一 个上行信道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或根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各个上行信道分别 计算一个定时提前量后,将各定时提前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新的定时提前量,
或根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一个上行信道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之后,根据定时 提前量需要调整的调整步长数,确定需要的SS命令数M,在该SS命令数M 小于UE用于对应当前配置的上行信道传输SS命令的下行信道数N时,Node B 可/人所述N个下行信道中选取M个下行信道逐次发送一个SS命令,进一步地 可将其它N-M个下行信道中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此时,可以有较大的调整 步长,使得收敛速度较快,只是NodeB的处理会多一些。或者在该SS命令数 M小于UE用于对应当前配置的上行信道传输SS命令的下行信道数N时,Node B也可从所述N个下行信道中选取一个下行信道发送SS命令,并进一步可将
其它N-l个下行信道中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此时,NodeB的处理相对简竿, 只是每次的调整量有限,使得收敛速度较慢。
此时,l正可根据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下行信道上携带的同步偏移SS命令对 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例如,对于示例二中的 图2b,在第二个子帧上发送的E-PUCH和第三个子帧上发送的E-PUCH,都按 照第一个子帧中的下行DPCH上的SS进行同步控制,即上行发送的定时提前 量为第一个子帧对应的定时提前量+SS调整量。对于示例三中图2c,如果Node B将第二个子帧发送的AGCH和第三个子帧发送的SCCH/AGCH/HICH上的SS 均设置为Do Nothing,则第四个子帧上发送的E-PUCH和第五个子帧上发送的 E-PUCH,都按照第一个子帧中的下行DPCH上的SS进行同步控制,即上行发 送的定时提前量为第一个子帧对应的定时提前量+SS调整量。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行同步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再对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和UE进行详细描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示例性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基站包括 基准确定单元和同步控制单元。
其中,基准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选取规则从同一个UE当前配置的不 同上行信道中选取一个定时基准上行信道,将所述定时基准上行信道的定时提 前量作为该l正当前配置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
同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统一定时提前量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
信道进行上行同步控制。
具体实现时,根据不同的网络系统及实际需要,基站中的基准确定单元和 同步控制单元可有多种具体实现形式。
以TD-SCDMA系统为例,图4a至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TD-SCDMA系 统中基站的几种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a至图4c中的实线部分所示,基准确 定单元可包括第 一基准选取子单元,同步控制单元可包括第 一同步控制子单元。
其中,第一基准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同一 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包 括连续上行DPCH时,选取所述连续上行DPCH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第一同步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连续上行DPCH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
并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得到携带在下行DPCH或PLCCH上的SS命令,将 除所述下行DPCH或PLCCH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进一步地,如图4a中的虛线部分所示,基准确定单元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基 准选取子单元,同步控制单元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同步控制子单元。
其中,第二基准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同一 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 包括连续上行DPCH而包括非连续上行DPCH时,选取所述非连续上行DPCH 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第二同步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迷非连续上行DPCH计算新的定时提前 量,并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得到携带在下行DPCH或PLCCH上的SS命令, 将除所述下行DPCH或PLCCH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或者,如图4b中的虚线部分所示,基准确定单元可进一步包括第三基准选 取子单元,同步控制单元可进一步包括第三同步控制子单元。
其中,第三基准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同一 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
二者中发送间隔较小的上行信道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第三同步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选取的上行信道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并 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得到携带在对应所选取的上行信道的下行信道上的 SS命令,将除所述对应所选取的上行信道的下行信道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的 SS命令设置为无效。
又或者,如图4c中的虚线部分所示,基准确定单元可进一步包括第四基准 选取子单元,同步控制单元可进一步包括第四同步控制子单元。
其中,第四基准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同一 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 包括连续上行DPCH时,从其它上行信道中动态选取最近一次完成上行发送的 上行信道作为当前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第四同步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多个上行信道中的任意一 个上行信道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或根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各个上行信道分别
计算一个定时提前量后,将各定时提前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新的定时提前量,
或根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一个上行信道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根据定时提前量 需要调整的调整步长数,确定需要的SS命令数M;在所述SS命令数M小于 UE用于对应当前配置的上行信道传输SS命令的下行信道数N时,Node B从 所述N个下行信道中选取M个下行信道逐次发送一个SS命令,并将其它N-M 个下行信道中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或者Node B从所述N个下行信道中选取 一个下行信道发送SS命令,并将其它N-1个下行信道中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E的示例性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UE包括基
准确定模块和同步控制模块。
其中,基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选取规则从自身UE当前配置的不同 上行信道中选取一个定时基准上行信道,将所述定时基准上行信道的定时提前 量作为当前配置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
同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统一定时提前量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 进行上行同步控制。
具体实现时,根据不同的网络系统及实际需要,基站中的基准确定单元和 同步控制单元可有多种具体实现形式。
以TD-SCDMA系统为例,图6a至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TD-SCDMA系 统中UE的几种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6a至图6c中的实线部分所示,基准确 定模块可包括第 一基准选取子模块,同步控制模块可包括第 一同步控制子模块。
其中,第一基准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自身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包 括连续上行DPCH时,选取所述连续上4亍DPCH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第一同步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下行DPCH或公共物理信道PLCCH上携 带的同步偏移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 并忽略除所述下行DPCH或PLCCH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携带的SS命令。
进一步地,如图6a中的虚线部分所示,基准确定模块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基 准选取子模块。
其中,第二基准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自身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
包括连续上行DPCH而包括非连续上行DPCH时,选取所述非连续上行DPCH 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或者,如图6b中的虚线部分所示,基准确定模块可进一步包括第三基准选 取子模块,同步控制模块可进一步包括第三同步控制子模块。
其中,第三基准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自身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 包括连续上行DPCH而包括非连续上行DPCH和非调度的E-PUCH时,选取二 者中发送间隔较小的上行信道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第三同步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所选取的上行信道对应的下行信道上携带的 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并忽略除所述 所选取的上行信道对应的下行信道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携带的SS命令。
又或者,如图6c中的虚线部分所示,基准确定模块可进一步包括第四基准 选取子模块,同步控制模块可进一步包括第四同步控制子模块。
其中,第四基准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自身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 包括连续上行DPCH时,从其它上行信道中动态选取最近一次完成上行发送的 上行信道作为当前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第四同步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下行信道上携带的同 步偏移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UE 对不同信道维护多个定时提前量的缺点,UE的不同信道在同一个子帧或同 一个时隙上的定时提前量相同,提高了 UE乃至整个系统的同步性能,进而 提高了吞吐量。当不存在连续的上行DPCH时,各信道的同步相互借用,提 高了同步控制频率,从而提高了同步性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 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 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上行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根据设定的选取规则从同一个用户设备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选取一个定时基准上行信道;将所述定时基准上行信道的定时提前量作为该UE当前配置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根据所述统一定时提前量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进行上行同步控制。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UE当前配置的不同 上行信道包括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中的连续的上行专用物理 信道DPCH、非连续的上行DPCH、高速HS-DSCH共享信息信道HS-SICH、 调度的E-DCH物理上行信道E-PUCH和非调度的E-PUCH中的任意两种或任 意多种。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的选取规则包括所 述同一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包括连续上行DPCH时,选取所述连续 上行DPCH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的选取规则进一步包 括所述同一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续上行DPCH时,从其 它上行信道中选取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其它上行信道中选取定 时基准上行信道为所述同一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包括非连续上行 DPCH时,选取所述非连续上行DPCH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6、 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艮据统一定时提前量 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进行上行同步控制包括UE根据下行DPCH 或公共物理信道PLCCH上携带的同步偏移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 的统一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并忽略除所述下行DPCH或PLCCH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携带的SS命令。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统一定时提前量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进行上行同步控制进一步包括基站Node B将携 带在除所述下行DPCH或PLCCH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其它上行信道中选取定 时基准上行信道为所述同一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包括非连续上行 DPCH和非调度的E-PUCH时,选取二者中发送间隔较小的上行信道作为定时 基准上行信道。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统一定时提前量对该 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进行上行同步控制包括UE根据所选取的上行信 道对应的下行信道上携带的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 前量进行调整,并忽略除所述所选取的上行信道对应的下行信道以外的其它下 行信道上携带的SS命令。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统一定时提前量对 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进行上行同步控制进一步包括Node B将携带 在除所述所选取的上行信道对应的下行信道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11、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其它上行信道中选取 定时基准上行信道为从其它上行信道中动态选取最近一次完成上行发送的上 行信道作为当前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统一定时提前量对 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进行上行同步控制包括UE根据最近一次接收 到的下行信道上携带的同步偏移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 时提前量进行调整。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根据最近一次接收 到的下行信道上携带的同步偏移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之前,进一步包括NodeB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根据定时提前量需要调整的调整步长数,确 定需要的SS命令数M;在所述SS命令数M小于UE用于对应当前配置的上行信道传输SS命令的 下行信道数N时,Node B从所述N个下行信道中选取M个下行信道逐次发送 一个SS命令,并将其它N-M个下行信道中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或者Node B 从所述N个下行信道中选取一个下行信道发送SS命令,并将其它N-l个下行 信道中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为根 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多个上行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上行信道计算得到的定时提前 量;或者为根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各个上行信道计算得到的定时提前量的加 权平均值;或者为根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一个上行信道计算得到的定时提前量。
15、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基准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选取规则从同一个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 行信道中选取一个定时基准上行信道,将所述定时基准上行信道的定时提前量 作为该UE当前配置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同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统一定时提前量对该UE当前待发送的各上 行信道进行上行同步控制。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确定单元包括第一 基准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同一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包括连续上行 DPCH时,选取所述连续上行DPCH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所述同步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同步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连续上行 DPCH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得到携带在下行DPCH 或PLCCH上的SS命令,将除所述下行DPCH或PLCCH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 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确定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基准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同一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 续上行DPCH而包括非连续上行DPCH时,选取所述非连续上行DPCH作为定 时基准上行信道;所述同步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同步控制子单元,用于冲艮据所述非连续 上行DPCH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得到携带在下行 DPCH或PLCCH上的SS命令,将除所述下行DPCH或PLCCH以外的其它下 行信道上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确定单元进一步包 括第三基准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同一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 续上行DPCH而包括非连续上行DPCH和非调度的E-PUCH时,选取二者中发 送间隔较小的上行信道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所述同步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三同步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选取的上 行信道计算新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得到携带在对应所选 取的上行信道的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将除所述对应所选取的上行信道的下 行信道以外的其它下行信道上的SS命令"^殳置为无效。
19、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确定单元进一步包 括第四基准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同一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 续上行DPCH时,从其它上行信道中动态选取最近一次完成上行发送的上行信 道作为当前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所述同步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第四同步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子帧中 接收的多个上行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上行信道计算新的定时"R前量,或根据当前 子帧中接收的各个上行信道分别计算一个定时提前量后,将各定时提前量的加 权平均值作为新的定时提前量,或根据当前子帧中接收的一个上行信道计算新 的定时提前量;根据定时提前量需要调整的调整步长数,确定需要的SS命令 数M;在所述SS命令数M小于UE用于对应当前配置的上行信道传输SS命令 的下行信道数N时,Node B /人所述N个下行信道中选取M个下4亍信道逐次发送一个SS命令,并将其它N-M个下行信道中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或者Node B从所述N个下行信道中选取一个下行信道发送SS命令,并将其它N-l个下 行信道中的SS命令设置为无效。
20、 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该UE包括基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选取规则从自身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 信道中选取一个定时基准上行信道,将所述定时基准上行信道的定时提前量作 为当前配置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同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统一定时提前量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 进行上行同步控制。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确定模块包括第一 基准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自身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包括连续上行 DPCH时,选取所述连续上行DPCH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所述同步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同步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下行DPCH或公共 物理信道PLCCH上携带的同步偏移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 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确定模块进一步包 括第二基准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自身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 续上行DPCH而包括非连续上行DPCH时,选取所述非连续上行DPCH作为定 时基准上行信道。
23、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确定模块进一步包 括第三基准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自身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 续上行DPCH而包括非连续上行DPCH和非调度的E-PUCH时,选取二者中发 送间隔较小的上行信道作为定时基准上行信道;所述同步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同步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所选取的上行信道 对应的下行信道上携带的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4亍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 量进行调整。
24、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确定模块进一步包括第四基准选取子模块,用于在自身UE当前配置的不同上行信道中不包括连续上行DPCH时,从其它上行信道中动态选取最近一次完成上行发送的上行信 道作为当前的定时基准上行信道;所述同步控制模块包括第四同步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下行信道上携带的同步偏移ss命令对当前待发送的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同步控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对同一个用户设备的不同上行信道,根据设定的选取规则从中选取一个基准上行信道,将所述基准上行信道的定时提前量作为各上行信道的统一定时提前量,根据所述统一定时提前量对各上行信道进行上行同步控制。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用户设备各上行信道的同步性能,进而提高了数据吞吐量。
文档编号H04B7/005GK101388722SQ200810225499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3日
发明者常永宏, 杰 白, 赵训威 申请人:广州市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