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组的报头大小减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961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分组的报头大小减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小特定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的报头大小的方法。本发明主要应用于MN与CN之间的通信,其中,中间节点应用对数据分组的额外封装,从而增加数据业务量(traffic)。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不同的方法步骤,以便在发送实体中将数据分组的内(inner)报头编码到外报头的地址中,并且随后在接收实体中,从通过外(outer)报头中的地址识别的先前生成的上下文(context)信息恢复(restore)内报头。此外,本发明涉及参与在本发明中的网络实体和移动节点。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越来越多地向着基于因特网协议(IP)的网络演进。它们典型地由许多互联的网络组成,其中,语音和数据以片段(所谓的分组)从一个终端传送至另一个终端。IP分组以无连接的方式由路由器路由至目的地。因此,分组包括IP报头和有效载荷信息,由此,报头格外包括源和目的地IP地址。为了可扩展性原因,IP网络使用分层寻址方案。因此,IP地址不仅识别对应的终端,还另外包含关于此终端的位置信息。利用通过路由协议提供的附加信息,网络中的路由器能够识别向着特定目的地的下一个路由器。特别地,使用称为路由的处理经由至少一个中间网络而将数据分组从源移动至目的地。为了使数据分组到达目的地,需要将数据分组从一个路由器移交至另一个路由器,直到其到达目的地设备的物理网络为止。这也称为下一跳(next-hop)路由,因为该路由基于逐步的(st印-by-st印)基础,S卩,在一开始不知道源与目的地之间的精确路径,而每个中间路由器知道要将数据分组传递到的下一跳路由器。由此实现的主要优势是每个路由器只需要知道哪个相邻路由器应当是给定数据分组的下一个接收者,而不需知道至每个目的地网络的路径上的全部路由器。典型地,在源设备发送分组至其本地路由器之后,本地路由器的数据链路层将其向上传递至路由器的IP层。相应地,在去除层2帧之后,检查分组的层3报头,并且路由器决定该分组将被发送至哪个下一个路由器。因此,将该分组重新封装在适当的层2帧中,并且将该分组向下传递回数据链路层,该数据链路层通过路由器的物理网络链路之一将该分组发送至确定的下一个路由器。在这方面,路由器维持一组信息(称作路由表),其提供不同网络ID(IP地址前缀)与其连接到的其它路由器之间的映射。相应地,路由器核对数据分组的目的地IP地址与路由表条目,以基于该目的地地址与路由表条目的最长匹配,确定下一跳路由器。另外,为每个路由表条目定义的度量值允许基于某标准评价特定路由条目,从而在几个可能的路径中选择最佳路径。因此,路由表与数据的有效提供有关,并且可以由操作者手动地配置、或动态地配置。静态路由的手动设置仅对于较小的网络可行,而在经常改变的通常因特网中,主要应用动态路由表。通过路由协议管理和更新路由表的自动构建,这涉及包含有在路由器之间交11换的路由信息的一串周期性或按需消息。网络层3(0SI)是实际发生分组路由的层,其中,当路由通过中间网络时,数据分组的层3报头不改变。因为源和目的地的较高层仅仅"在逻辑上"连接,即,不存在真实的/物理的连接性,所以分组必须遍历(traverse)较低层2和1以实现物理地传递至目的地。因为在每个层2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协议,所以从例如层3传送到层2的每个数据分组必须适当地构造(framed)。因此,通常使用数据分组的封装经由较低层协议将数据从较高层传送至较低层。例如,IPv4和IPv6协议是网络层协议,并且用户数据协议(UDP)或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传输层协议。因此,用户数据被封装在UDP数据报中(层4),该UDP数据报随后被封装在IP分组中(层3)。顺序地,IP分组与所封装的用户数据一起可以随后通过数据链路层协议(例如,以太网,层2)传送,这再次需要封装。此外,在使用特定层的一个协议传输由同一特定层的另一协议封装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同一层内使用封装。在进行封装的设备与进行解封装的设备之间建立称作隧道的逻辑构造,其中,该处理自身称作隧道传送(tu皿eling)。可以使用隧道传送,将一个网络协议的数据分组传送通过相反地不支持该网络协议的网络(由不同的协议控制)。还可以使用隧道传送以提供各种虚拟专用网(VPN)功能性,诸如专用寻址和安全性或用于移动性支持。例如,存在GPRS隧道协议(GTP)、点对点隧道协议(PPTP)、或IP安全协议(IPsec)。最通常使用的隧道传送机制之一是IP(层3)中封装IP(层3),其指用另一个IP报头封装IP数据报的处理,并且例如可以被用于移动IP。移动IPv6(也表示为MIPv6)(见D.Johnson、C.Perkins、J.Arkko的"MobilityS聊ortinIPv6,,,IETFRFC3775,2004年6月,可在http:〃w丽.ietf.org获得,并且通过引用合并在此)是基于IP的移动性协议,其使得移动节点能够以对于较高层和应用透明的方式在子网之间移动,即,不中断较高层连接。换言之,当移动节点在IPv6因特网中来回移动时保持可达。通常,当终端加电时,其配置基于接入网络的IP地址前缀的IP地址。如果终端是移动的(所谓的移动节点(丽)),并且在具有不同IP前缀地址的子网之间移动,则由于分层寻址方案导致该终端必须将其IP地址改变为拓扑正确地址。然而,因为利用通信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定义诸如TCP连接的关于较高层的连接,所以,如果例如由于移动导致节点之一改变其IP地址,则至活动(active)IP会话的连接中断。解决所述问题的一个可能的协议是MIPv6协议。MIPv6的主要原理是,在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CoA)提供关于该移动节点的当前拓扑位置的信息的同时,不管其在因特网中的拓扑位置,总是通过其归属地址(HoA)识别移动节点。更详细地,移动节点(主要称为MN或用户设备UE)配置有两个IP地址转交地址和归属地址。移动节点的较高层使用归属地址与通信伙伴(目的地终端)通信,该通信伙伴从现在起主要称为对端节点(CN)。此地址不改变,并且用于识别移动节点的目的。在拓扑上,其属于移动节点的归属网络(HN)。相反,转交地址在导致子网改变的每次移动都改变,并且被用作路由基础构造的定位符(locator)。在拓扑上,其属于移动节点当前访问的网络。位于归属链路上的一组归属代理(HA)中之一维持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到移动节点的归属地址的映射,并且将对于移动节点的输入业务量重新指向(redirect)其当前位置。部署一组归属代理而非单个归属代理的原因可以是例如冗余和载荷平衡。移动IPv6当前定义两个操作模式,其中之一是双向隧道传送(图1)。另一模式是路由优化模式(图2)。在使用双向隧道传送时,由对端节点101发送并寻址到移动节点102的归属地址的数据分组被归属网络110中的归属代理111截取。需要IP中封装IP(IP-in-IPencapsulation),因为被截取的每个数据分组需要通过网络被再发送至MN102的转交地址。因此,将每个截取的数据分组作为有效载荷而包括在寻址到MN102的CoA的新的IP数据分组中,并且隧道传送至位于外部网络120中的MN102。对应隧道的起始端是进行封装的归属代理lll,而末端是移动节点102。或许还可能的是,外部网络120中的本地代理代表移动节点接收消息,剥掉外IP报头,并且将解封装的数据分组传递至移动节点(未示出)。由移动节点102发送的数据分组被反向隧道传送至归属代理lll,其解封装所述分组,并且将它们发送至对端节点101。反向隧道传送意味着分组被移动节点以对于"前向"隧道传送"反向"的方式隧道传送至归属代理。关于此操作,在MIPv6中,仅向归属代理111告知有关移动节点102的转交地址。因此,移动节点发送绑定更新(BU)消息至归属代理。这些消息有利地通过IPsec安全关联而发送,并且从而被认证和被完整性保护。通常,IPsec在IP层提供安全服务用于其它协议和应用,以便它们安全地通信。就是说,IPsec经由不安全的中间系统在两个通信节点之间建立安全路径。在这方面,IPsec由几个组件组成以提供安全服务,其中,两个主要的组件是认证报头(AH)协议和封装安全有效载荷(ESP)协议。它们通过将特定报头添加至IP数据分组,向IP数据提供可靠性和私密性。图3示出经由MN102的归属代理111在CN101与MN102之间交换的示例性数据分组的图示,其中,详细图示了在通信期间的分组格式。假设经由丽的HAlll进行CN与丽之间的全部通信,即,尚未进行路由优化。因此,从CN传送至丽的数据分组的IP报头包含MN的归属地址作为目的地地址,并包含CN的IP地址作为源地址。根据该分组的目的地地址(其是MN的归属地址),数据分组被路由至归属网络,并且随后路由至MN的归属代理。如上面说明的,当接收到数据分组时,HA应用基于MIPv6程序的IP中封装IP,并且将所封装的分组发送至W^。换言之,HA通过应用IP中封装IP而将所接收的数据分组隧道传送至W^。更具体地,HA将另一IP报头添加至该分组,包括其自身地址作为源地址、以及MN的转交地址作为该附加报头的目的地地址。如从图3显而易见的,这将分组大小增大了另一个40字节。对于下面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讨论和描述,应当注意,在HA应用的IP-in-IP(IP中IP)报头主要称为"外报头",而由外报头封装的报头通常将称为"封装的报头"或"内报头"。外报头和一个或多个封装的报头形成报头串接(concatenation)。由MN返回的数据分组被两个IP报头封装。外报头被路由器用于路由该分组,并且该外报头涉及将数据分组隧道传送至HA,从而包括HA的地址作为目的地地址并包括MN的转交地址作为源地址。内IP报头包括CN的地址作为目的地,并且包括丽的归属地址作为源地址。因此,在HA与丽之间,MN与CN之间的通信会话的每个数据分组被增大,这导致对应网络中的附加的业务量。这在具有有限的数据带宽能力的网络(例如,无线网络)中尤其不利。这仅仅是在将数据分组传送至接收实体期间生成附加开销的一个示例。其它情形可以包括甚至更多附加报头字节。例如,在数据安全在特定路径上是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IPSec协议在所述路径上传送加密的数据分组,然而这添加另一个48字节。此外,如果所述路径在HA与移动节点之间,则这意味着每个数据分组具有88字节(40字节(IP-in-IP)+48字节(IPSec))的开销。
发明内容因此,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改进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两个实体之间的数据分组的交换。本发明的更具体的目标是减小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两个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分组的报头大小。由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解决上述目标中至少一个。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在两个端点之间的隧道内,可以传输几个不同的流。在IP流的情况下,每个内部流可以具有不同的IP报头,即,具有不同的源/目的地地址、业务类别、流标签(label)等。为了能够首先去除并随后完全重构内报头,一些信息需要与数据分组一起被传输,以使得能够在接收机重构内报头。—些减小报头开销的建议(例如,健壮的报头压縮(R0H0)机制)基于添加到所传输的数据分组的附加信息。这再次增加了一些应当避免的开销。在此发明中描述的报头去除机制不向分组添加附加开销,并且从而可以减小隧道传送至作为外报头的单个报头的分组的报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去除内报头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并且随后通过使用包含用于重构内报头的信息的上下文而在接收实体中重构该内报头,减小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通过发送实体将上下文标识符编码到被移除了内报头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的源和/或目的地地址中,其中,在接收实体中通过该上下文标识符识别上下文。因此,这不增加任何附加开销,并且对于最佳情况,仅保留外报头。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减小在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路径上交换的数据流的数据分组的大小的方法。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包括报头串接,其中,报头串接中的外报头用于在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的通信路径上交换数据分组。配置新的地址,其唯一识别包括用于重构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外报头的目的地地址字段或源地址字段中的地址随后被所配置的新地址取代。在将数据分组发送至第二实体之前,从报头串接去除不同于外报头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最后,使用具有在所述目的地地址字段或源地址字段中的所配置的新地址的外报头,经由所述通信路径,将具有已经被去除了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从所述第一实体传送至所述第二实体。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第一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包含用于重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当配置新地址时,将所配置的新地址与包含用于重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相关联。涉及到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第一/第二实体为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方向决定将从数据分组去除和重构除了外报头之外的、报头串接中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哪一个部分。当决定了时,告知第二/第一实体要去除和重构报头串接中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哪一个部分。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实体配置新地址。从第一实体传送至第二实体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的源地址字段中的地址被第一实体的所配置的新地址取代。类似地,从第二实体传送至第一实体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的目的地地址字段中的地址也被第一实体的配置的新地址取代。来自于仅使用一个新地址的一个优势是仅仅一个实体(这里,为第一实体)需要配置新地址。这在第二实体所位于的网络例如由于受限的地址空间而不能配置新地址的情况下尤其有利。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每个配置一个新地址。在所述情况下,从第一实体传送至第二实体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中的源/目的地地址字段被所配置的第一/二实体的新地址取代。相反地,从第二实体传送至第一实体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中的源/目的地地址字段被第二/第一实体的所配置的新地址取代。在使用源地址的情况下的一个可能的优势是不需要在接收实体的接口上配置附加IP地址,因为没有分组将去往所述地址。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分组的外报头包括原始地址,其由前缀和接口标识符组成。通过维持原始地址的前缀并且改变接口标识符,或者通过改变前缀和接口标识符,来配置新地址。根据本发明的更加有利的实施例,在数据流内,要从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去除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在所述情况下,可以将变化的值从要被去除的至少一个报头复制到外报头中对应于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具有变化的值的字段中。由此,可以容易地将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用于不完全静态的报头。参考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在数据流内,要从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去除的至少一个报头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确定要去除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中的值的变化速率。仅在值的变化速率低于预定值的情况下进行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更加有利的实施例中,在数据流内,要从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去除的至少一个报头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对于在所述字段的这些变化的值中的每个不同值,配置不同的新地址,其中,每个不同的新地址唯一地识别包含用于重构包含不同值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不同的上下文。这是有利的,因为例如可以将数据分组的报头减少至最佳情况下的仅一个外报头,而不考虑要去除的报头中的改变字段。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数据流内,要从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去除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进一步假设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每个配置新地址。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报头的源/目的地地址字段中的地址被第一实体的配置的新地址取代。此外,外报头的目的地地址/源地址中的地址被第二实体的所配置的新地址取代。第一/第二实体的所配置的新地址唯一地识别用于重构具有变化的值的字段的上下文,并且第二/第一实体的所配置的新地址唯一地识别用于重构除了包含变化的值的字段之外的报头串接的上下文。此混合方法至少因为下述原因而是有利的仅一个实体可能需要分配大量的IP地址以应付改变字段,而另一个实体利用要去除的内报头的静态字段的仅一个新IP地址而进行。关于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第一实体生成第一哈希值,其表示要从报头串接去除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哈希值从对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执行特定计算而得到。从第一实体向第二实体传送消息,该消息包括所生成的第一哈希值、所配置的新地址以及关于被执行了第一哈希值计算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的信息。第二实体通过在每个接收的数据分组上对由所接收的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的特定计算而生成第二哈希值。第二实体通过将所接收的第一哈希值与每个接收的数据分组的第二哈希值匹配(match),识别要被重构和/或要从中去除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报头串接。此外,第二实体将所接收的第一实体的配置的新地址与用于重构所识别的报头串接的上下文相关联。代替将完整的报头传送至第二实体,仅传送哈希值是足够的,这减小了消息的大小。根据本发明的更加有利的实施例,第一实体生成第一哈希值,其表示要从报头串接去除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哈希值通过对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执行特定计算而得到。从第一实体向第二实体传送消息,该消息包括所生成的第一哈希值以及关于被执行了第一哈希值计算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的信息。第二实体通过在每个接收的数据分组上对由所接收的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的特定计算,生成第二哈希值。第二实体通过将所接收的第一哈希值与每个接收的数据分组的第二哈希值匹配,识别要被重构和/或要从中去除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报头串接。第二实体通过与第一实体的原始地址相比而维持子网前缀,并且通过使用第一哈希值作为第一实体的新地址的接口标识符,推导出第一实体的新地址。另外,第二实体将所推导出的第一实体的新地址与用于重构所识别的报头串接的上下文相关联。如果第二实体可配置任何接口标识符,则第二实体可以使用第一实体的第一哈希值来配置地址。于是,第一实体知道哪个IP地址将被第二实体使用,因为第一实体也知道第一哈希值。因此,不需要传送消息至第一实体来告知其有关第二实体的新地址。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从接收的、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生成包括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数据分组属于在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路径上交换的数据流。接收数据分组,其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但至少包括外报头。数据分组中的外报头已经被用于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的交换。此外,外报头包括唯一地识别包含用于重构完整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的地址。基于由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中的地址识别的上下文中的信息,重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完整的报头串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二实体确定是否重构完整的报头串接。在确定不重构完整的报头串接的情况下,确定要重构完整的报头串接的哪个部分。于是,基于由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中的地址识别的上下文中的信息,重构完整的报头串接的所确定的部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体,用于减小该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流的数据分组大小。所述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包括报头串接,其中,报头串接中的外报头用于交换该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实体内的处理器配置新地址,其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该处理器用所配置的新地址取代外报头的目的地地址字段或源地址字段中的地址。该处理器从报头串接去除不同于外报头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该实体中的发送机使用具有在目的地地址字段或源地址字段中的配置的新地址的外报头,向第二实体发送具有已经被去除了不同于外报头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从接收的包含不完整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生成包含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的实体。所述数据分组属于第一实体与该实体之间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路径上交换的数据流。该实体内的接收机接收数据分组,其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但是至少包括外报头,该外报头已经用于第一实体与该实体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交换。外报头包括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完整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的地址。处理器基于由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中的地址识别的上下文中的信息,重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完整的报头串接。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小在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流的数据分组的大小的方法。所述数据流的数据分组包括报头串接,其包括用于在第一和第二实体之间交换数据分组的外报头和第一内报头。此外,第一和第二实体位于支持因特网协议版本4的网络中。使数据分组的外报头适合于因特网协议版本4类型。配置新端口号,其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报头串接的第一内报头的目的地字段或源字段中的端口号随后被所配置的新端口号取代。在将数据分组传送至第二实体之前,从报头串接去除不同于外报头和第一内报头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接下来,使用外报头和具有所配置的新端口号的第一内报头,将具有已经被去除了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从第一实体传送至第二实体。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第一内报头和第一内报头中的端口号属于用户数据报协议、或属于传输控制协议。参考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数据流内,要从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去除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在所述情况下,将变化的值从要被去除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复制到外报头中的适当字段中。或者,简单地不去除具有变化的值的字段。另外可替换地,为所述字段的每个变化的值配置新端口号,其分别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的信息的上下文,所述用于重构的信息用于重构包含所述字段中的变化的值的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实施例中,网络地址转换NAT用于第二实体,并且经由NAT路由器在第一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数据分组。使用目的地字段或源字段中的所配置的新端口号,经由NAT路由器而将数据分组从第二实体传送至第一实体,以便使得在NAT路由器中能够使用所配置的新端口号接收并转送来自第一实体的数据分组。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网络地址转换NAT用于第二实体,并且经由NAT路由器在第一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数据分组。经由NAT路由器而将配置消息从第二实体传送至第一实体,其中,使用第一内报头的源字段中的第一端口号从第二实体传送该配置消息,并且使用第一内报头的源字段中的第二端口号将该配置消息从NAT路由器转送至第一实体。于是,在第一实体中,将第二端口号确定为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的新端口号。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至少关于被交换数据分组的实体、关于存在至少一个数据流的会话、以及关于数据分组的数据流,分层地组织(structure)所配置的新端口号。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从接收的、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生成包括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的方法。所述数据分组属于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流。接收数据分组,其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但是至少包括已经用于在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数据分组的外报头和第一内报头。第一内报头包括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完整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的端口号。随后,基于由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第一内报头中的端口号识别的上下文中的信息,重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完整的报头串接。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体,其用于减小该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流的数据分组的大小。所述数据分组包括报头串接,其中,报头串接中的外报头和第一内报头用于在该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数据分组。该实体和第二实体位于支持因特网协议版本4的网络中。该实体的处理器使数据分组的外报头适合于因特网协议版本4类型。该处理器还配置新的端口号,其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该处理器随后用所配置的新端口号取代第一内报头的目的地字段或源字段中的端口号。该处理器从报头串接去除不同于外报头和第一内报头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该实体的发送机使用具有在目的地字段或源字段中的所配置的新端口号的第一内报头,向第二实体发送具有已经被去除了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从接收的、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生成包括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的实体。所述数据分组属于在第一实体与该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流。该实体的接收机接收数据分组,其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但至少包括已经用于在第一实体与该实体之间交换数据分组的外报头和第一内报头。第一内报头包括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完整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的端口号。于是,该实体的处理器基于由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第一内报头中的端口号识别的上下文中的信息,重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完整的报头串接。下面,参考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图中类似或对应的细节被标以相同的标号。图1例示了根据MIPv6对于移动节点与对端节点之间的通信使用双向隧道传送,图2例示了根据MIPv6对于移动节点与对端节点之间的通信使用路由优化,图3示出了当在MIPv6的双向隧道传送模式中时、在MN与CN之间的通信期间使用的数据分组格式,图4示出了具有多个报头字段的标准IP报头,图5示出了在应用使用两个新地址去除/重构内报头的本发明实施例之前和之后、在丽与CN之间的通信期间使用的数据分组格式,其对照(confront)HA与丽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格式,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启动报头去除的在MN与HA之间的消息交换的信令图,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两个新地址去除/重构内报头,图7描绘了IP报头,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报头去除上下文标识符是源地址字段中的IP地址的接口标识符,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启动报头去除的在MN与HA之间的消息交换的信令图,其中在该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仅使用一个新地址去除/重构内报头,图9示出了在应用仅使用一个新地址去除/重构内报头的本发明实施例之前和之后、在丽与CN之间的通信期间使用的数据分组格式,其对照HA与丽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格式,图1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启动报头去除的在MN与HA之间的消息交换的信令图,其中在该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计算哈希值并将其传送至HA来代替实际内报头,图11描绘了根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IP报头,其中改变字段的值(这里,为内跳数限制)也编码到源地址中,图12示出了根据进行混合方法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IP报头,其中,将改变字段编码到外报头的源地址中,并且将静态字段编码到外报头的目的地地址中,图1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前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的IP报头,其中,将改变字段编码到外报头的目的地地址中,并且将静态字段编码到外报头的源地址中,图14图示了在进行混合方法的本发明实施例之前和之后、在MN与CN之间的通信期间使用的数据分组格式,其对照HA与W^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格式,图15示出了丽位于WLAN中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网络情形的概览,其中图示了多个实体之间的多个隧道,图16示出了用于本发明的在前实施例的数据分组报头,其包含一个路由器报头和三个内报头,图17示出了在HA与丽之间已经执行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由此导致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两个不同的流的网络情形的概览,图18图示了在应用本发明的在前实施例之前和之后、在MN与CN之间的通信期间使用的数据分组格式,其对照HA与W^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格式,图19是当使用SIP/SDP扩展时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信令图,图20示出了已经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网络情形的概览,所述实施例对网络中的多个网络实体顺序地执行报头去除,图21示出了具有对应的报头字段的标准IPv4报头,图22示出了在应用使用两个IPv4源地址去除/重构内报头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前和之后、在丽与CN之间的通信期间使用的数据分组格式,其对照HA与丽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格式,图23比较在采用外IPv4报头的情况下以及此外在将内报头的改变字段中的特定值X也编码到所得到的外报头的地址中的情况下、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前和之后的数据分组,图24比较在采用外IPv4报头的情况下以及此外在将内报头的改变字段中的特定值Y编码到所得到的外报头的地址中的情况下、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前和之后的数据分组,图25比较在采用外IPv4报头的情况下以及此外在将内报头的改变字段中的特定值X编码到端口号中的情况下、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前和之后的数据分组,图26比较在采用外IPv4报头的情况下以及此外在将内报头的改变字段中的特定值Y编码到端口号中的情况下、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前和之后的数据分组,图27示出了在应用使用端口号作为上下文标识符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前和之后、在丽与CN之间的通信期间使用的数据分组格式,其对照HA与丽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格式,图28示出了在应用使用端口号作为上下文ID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后、在MN与两个CN(CN1和CN2)之间的通信期间使用的数据分组格式,图29示出了在应用假设NAT路由器位于HA与丽之间并且使用端口号作为用于报头去除的上下文ID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前和之后、在MN与CN之间的通信期间使用的数据分组格式,其对照HA与W^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格式。图30示出了在应用假设ePDG位于HA与MN之间并且使用地址作为用于报头去除的上下文ID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前和之后、在MN与CN之间的通信期间使用的数据分组格式,其对照HA与W^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格式。具体实施方式定义下面,将提供在此文档中频繁使用的一些术语的定义。移动节点是通信网络内的物理实体。一个节点可以具有几个功能实体。功能实体是指向节点或网络的其它功能实体实现和/或提供预定的功能集的软件或硬件模块。节点可以具有将节点附接至通信设施或介质的一个或多个接口,其中,节点可以通过所述通信设施或介质而通信。类似地,网络实体可以具有将功能实体附接至通信设施或介质的逻辑接口,其中,可以通过所述通信设施或介质而与其它功能实体或对端节点通信。封装的报头是由另一报头封装的任何种类的报头。报头串接意味着顺序排列的至少两个报头,包括该串接中的报头之间的确切关系、以及该串接中的每个报头的内容。下面的段落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仅为了示例性目的,关于3GPP通信系统而概述一些实施例。应当注意,可以例如关于诸如3GPP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有利地使用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其在此特定示例性通信网络中的使用。在上面的
背景技术
部分中给出的说明意在更好地理解这里描述的具体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不应当被理解为将本发明限定于所描述的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处理和功能的具体实施。然而,这里提出的改进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在
背景技术
部分中描述的体系结构/系统中,并且还可以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利用这些体系结构/系统的标准的和改进的过程。在详细讨论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之前,在图4中呈现IP报头。对于每个数据分组都需要该报头。该报头包含用于管理数据分组的处理和路由的寻址和控制信息。图5示出了在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前和之后、经由HA111在CN101与丽102之间交换的数据分组的对应报头格式。显然地,网络体系结构非常类似于已经在之前介绍并讨论的图3。报头串接由在此示例中从MIPv6协议得到的两个IP报头组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外报头中使用新地址以在MN与HA之间交换数据分组,并且在实际发送数据分组之前去除内报头。更详细地并且参考图5,在本发明的此实施例中,每个数据分组的外报头的源地址用于编码被去除的内报头。也就是,使用新地址作为在HA与W^之间的所述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的源地址。例如,代替使用归属代理的原始地址HA,使用新地址HA2作为正从归属代理111传送至MN102的数据分组的源地址。同时,从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去除内IP报头。类推地,插入新地址MNe^,代替丽的原始地址MN^作为从MN102传送至HAlll的数据分组的源地址,并且在实际地将数据分组发送至HA之前删除封装的报头。为了使接收实体(不论其是MN还是HA)重构包括先前由发送实体(不论其是HA还是MN)删除的封装的报头的报头串接,必须将适当的上下文信息保存在实体中。更详细地,HA需要知道由丽删除的封装的报头的确切内容。此外,因为采用在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中使用的新地址MNc^来编码内报头,并且所删除的内报头与用作上下文ID的新地址之间的关联必须在HA中可用。因此,当HA接收具有源地址MNC。A2的数据分组时,其通过新的源地址而将数据分组识别为已经被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报头去除过程的数据分组。因此,HA随后将先前存储在任何种类的存储器中的HA中的封装的报头插入到所接收的数据分组中。外报头还可以被适配为类似于在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的外报头,从而在最后恢复包括外报头的完整的报头串接。精确地,用MN的原始地址MN^来代替外报头中的源地址MNc^。随后,以通常的方式将数据分组向上传递至较高层。或者,可以仅在接收到来自MN的数据分组之后去除外报头。相反地,当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中的源地址是HA2时,W^将数据分组识别为已经经历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报头去除过程的数据分组。当识别出这样的数据分组时,MN设法将地址HA2与先前已经存储在任何种类的存储器中的对应的封装的报头相匹配。如上面说明的,关联的封装的报头随后被插入到数据分组中,并且外报头被同样适配或仅仅被去除。因此,可以显著地减小在HA与丽之间传送的数据分组的大小。更详细地,在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的报头大小是80字节,因为存在两个IP报头。与其形成对比,在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后,仅留下一个报头,因此仅40字节开销。显然地,报头大小被减小了因数(factor)2,其导致两个终端实体之间的路径的带宽使用的重大减小。然而,应当注意,本发明不限于去除整个内报头。本发明的原理同样应用于仅去除一个或多个内报头的特定部分。例如,可以从内报头去除地址字段(源和目的地地址),同时保持其余的内报头结构和内容。要去除内报头的哪些部分完全取决于对于所述方面或操作者作出决定的实体。图6图示了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丽与HA之间的信号交换,其中,丽在存在多于一个报头的情况下(随后将讨论)决定要去除哪些报头、或者并非去除整个内报头而仅去除其一部分。同样,MN可以决定在HA与MN之间的数据流的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方向上要去除哪些报头。应当注意,至少一个实体需要具有以下能力决定是否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能力,并且在将要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决定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方向上是去除整个内报头还是仅仅是其一些部分。例如,可以存在内报头具有在特定IP流中随分组而改变的字段的情况,这将使得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执行困难;然而,这将在后面更加详细地说明。假设UE决定去除整个内报头,如在图5的示例中图示的。此外,在本发明的此示例性实施例中,由MN启动该过程,并且因为使用源地址来将上下文ID编码到外报头中,所以MN和HA两者均需要配置新的IP地址,其中,通过所述上下文ID而识别内报头信息。在所述方面,存在两种在主机中动态(即,非手动或静态)配置IPv6地址的机制有状态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无状态自动配置不需要对主机的手动预配置、对路由器的最小配置,并且不需要网络中的附加服务器。无状态机制允许主机使用接口标识符的主机专用信息(例如,层2地址)和由路由器通告的前缀信息的组合,生成其自身的地址。路由器通告识别与IP链路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子网的前缀,而主机生成唯一地识别子网上的接口的"接口标识符"。通过结合所通告的前缀与唯一的标识符而形成地址。在不存在路由器的情况下,主机可以仅生成具有众所周知的前缀的链路本地地址。然而,链路本地地址对于允许附接至相同IP链路的节点之间的通信是完全足够的。在有状态自动配置模型中,主机从服务器获得IP地址和/或配置信息以及参数。所述服务器维持记录哪些地址已经被分配给哪些主机的数据库。还可以同时使用有状态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两者。例如,可以使用有状态自动配置来配置一个IP地址,而使用无状态自动配置来配置另一个IP地址,或者,可以基于无状态机制形成IP地址,而可以通过中央服务器配置其它IP配置参数,例如,最大传输单位(MTU)大小。例如,假设MN使用用于配置IP地址的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则生成不同的接口标识符并将其用于识别和重构原始内报头。也就是,可能的新IP地址MNe^具有相同的前缀(其对于输入分组的正确路由是必要的),但是具有与原始地址MN^不同的接口标识符。在此情况下,可以将接口标识符称为报头去除上下文标识符,如图7中所示。仅将源地址的一半图示为报头去除上下文ID,因为在此示例实施例中,与原始的地址相比,仅MN的新IP地址MNe。A2的接口标识符改变了。—般而言,例如R0HC的压縮机制通过将上下文标识符包括在添加到外报头的附加报头中来减小报头大小。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可以使用例如R0HC的机制,并且将R0HC上下文标识符编码到源和/或目的地地址中,如之前讨论的。在丽所位于的子网拥有多于一个子网前缀的那些情况下,还可以配置完整的新IP地址以便随后重构原始的内报头。这意味着相对于原始地址MN^,在新地址MNc^中子网前缀和接口标识符改变了。在此情况下,可以将完整的IP地址描述为报头去除上下文标识符,然而这未在图7中示出,图7仅图示了作为接口标识符的报头去除上下文ID。类似的考虑应用于丽使用有状态地址自动配置(例如,基于DHCP)以配置IP地址的情况。在讨论在丽中的新IP地址的可能分配之后,我们返回至图6,图6中图示了配置了新的IP地址,并且接口标识符为上行链路报头去除(HR)上下文ID。虽然在图6中未示出,但是丽也必须保留关于要被去除的报头以及新IP地址MNC。A2的信息,用于以后使用。接下来,丽向HA告知报头去除请求消息,其包括上行链路HR上下文ID和关于报头(即,应当重构的上行链路报头和应当去除的下行链路报头)的信息。通过传送两个报头,HA随后能够通过插入所指示的上行链路报头而执行重构,以及能够通过识别具有所指示的下行链路报头的那些分组并且去除所指示的下行链路报头而执行去除。归属代理接收HR请求,并且开始为其自己配置新IP地址HA2。因为HA具有与丽相同的生成新IP地址的可能性,所以在此不进行关于此主题的更加详细的讨论。如从图6显见的,HA通过改变原始地址HA的接口标识符而生成新IP地址HA2,其随后被用作下行链路HR上下文ID。此外,HA通过将作为丽的新IP地址MNe。A2并且特别地作为MNe。A2的新接口标识符的上行HR上下文ID、与将由MN从上行链路分组去除的内报头相关联,生成用于重构上行链路内报头的上下文。丽需要被告知HA的新分配的IP地址,以便能够在从HA接收的数据分组中识别要恢复内报头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因此,HA向^H专送报头去除应答(response),其包括由丽期望的下行链路HR上下文ID(其是新地址HA2)、以及特别地其中的新接口标识符。当接收到报头去除应答时,MN现在能够通过将下行链路HR上下文ID与将被HA去除的内报头相关联,生成用于恢复所删除的下行链路内报头的上下文,以便随后能够重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去除的封装的报头。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W^可以设立用于报头去除过程的特定表,其中,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源字段中的具体IP地址与必须被插入以实现正确的数据分组结构的适当的内报头相关联。技术读者应当容易理解,对于上面提出的在HA与丽之间的信令,许多变型是可能的。要由所述信令实现的重要事情是参与实体双方均必须知道要去除/重构哪个(些)报头,必须知道编码/识别要被去除/重构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所利用的对应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HR上下文标识符,并且必须知道随后哪些内报头要被插入到所接收和识别的数据分组中。换言之,在端点之间应当存在用以告知彼此有关外报头信息与内报头之间的关系的某些装置。在重构之后,与未应用本发明的报头去除过程接收的数据分组应当不存在差异。显然地,可以以各种方式完成信令。例如,代替丽启动信令过程,可以是HA来开始决定要去除哪些报头,并且分配新地址并传送报头去除请求至MN。因此,相反地执行图6中例示的信令过程。此外,MN可以不决定要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去除的报头,而是决定仅要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去除的报头。于是,HA将决定要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去除的报头,并且从而告知MN该决定。从还将给出信令过程的其它实施例的其余描述,其它选择将对于技术读者变得显而易见。作为依据如图6中例示的信令过程的结果,HA和W^现在能够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报头去除。更具体地,当来自CN101的下行链路数据到达HAlll时,HA通过使用特定报头结构将数据分组识别为要被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报头去除的数据分组。因此,HA将为该目的而明确地分配的IP地址(图5中HA2)插入到外报头的源地址中,并且从数据分组结构去除一个或多个内报头。改变的数据分组现在仅由一个报头和有效载荷组成,并且被转送至MN。MN继而从HA接收所述改变的数据分组,并且通过使用源地址(图5中HA2)将数据分组识别为已经经历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报头去除的数据分组。相应地,MN知道必须进行重构,并且执行对于源地址的查询操作。如果在图6的信令过程的起始,生成用于重构下行链路内报头的上下文,则MN可以通过源地址(HA2)唯一地识别所述上下文,并且^^现在可以将适当的内报头插入到所接收的数据分组中,并且使外报头适合原始的源地址HA。因此,W^最后获得相同的数据分组,如同没有应用过报头去除,并且MN可以进一步照常处理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相反地,要从丽传送至HA的数据分组的大小也被减小。丽通过识别内报头而确定特定数据分组属于必须经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报头去除的那些数据分组。然后,外报头的源地址改变为之前配置的^^的新IP地址MNc。^并且完全删除内报头。因此,数据分组被传送至HA,HA接收数据分组,并且通过使用(外)报头的源地址字段中的地址(MNC。A2)而将该数据分组识别为需要恢复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相应地,查询正确封装的报头,并且随后将其插入到所接收的分组中。此外,外报头(特别是源地址)被适配为类似于最初提供的外报头,即,源地址字段中的地址MNC。A2被MN的原始地址MNC。A取代。随后可以如在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之前那样处理如此重构的数据分组。为了中止本发明的报头去除过程,告知两个实体没有另外的报头去除或重构要执行就足够了。这可以通过两个参与实体之一完成,或者尤其可以通过启动报头去除的实体来完成,然而这并不限于此。知道或被告知报头去除过程即将中止(imminentabortion)的任何实体可以转而通知参与的实体。于是,实体停止去除和/或重构数据分组。使用源IP地址以将要被从数据分组去除的封装的报头编码在其中的一个优势是发送方不需要使用用于报头去除的全部IP地址来配置源接口,因为发送方不必接收具有此地址作为目的地地址的分组。将HR上下文ID编码在数据分组的源地址中的缺点是这要求两个端点均能够分配多个IP地址。然而,可重新使用新配置的IP地址用于几个报头去除会话,也就是,不必总是为开始的每个新报头去除过程配置新IP地址。例如,假设对于^^与HA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第一HR会话,由HA和丽分别配置新IP地址HA2和MNC。A2,以用作被去除内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那些数据分组中的源地址。最后,在另一个MN2与HA之间的通信路径上启动第二HR会话。在所述情况下,先前配置的新IP地址HA2也可以被用作传送至另一个MN2的数据分组的源地址。显然地,该另一个MN2—旦接收到具有HA2作为源地址的数据分组时,就识别出所述分组,并且可以从在报头去除启动过程期间最初保存的上下文恢复原始的报头串接。相反地,丽也可以重新使用其IP地址MNc。^,用于与另一个归属代理(在丽具有多于一个归属代理的情况下)的另一个HR会话。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中图示的,仅一个地址(这里为HA的地址)被用于识别两个方向上的内报头。这可以由于例如UE的接入网络中的有限的IP地址空间而导致,其中,UE因此不能分配附加的IP地址。类似于图6中呈现的信令处理,丽大概首先确定应当被去除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流的一个或多个报头。于是,报头去除请求被发送至HA,该报头去除请求具有关于应当被重构的上行链路报头和应当被去除的下行链路报头的信息。报头去除请求还可以包括参数和/或选项,其中,接收实体从所述参数和/或选项可以推断出要如何确切地进行报头去除过程。例如,应当被包括在HR请求中的信息可以涉及要使用外报头中的哪个地址字段来识别要被重构一个或多个内报头的接收分组,并且编码所述内报头。或者,这可以涉及附加的信令以"协商"将使用报头去除的哪种变型。同样,可以由参与实体之一所位于的网络的运营商设置表示本发明的特定变型的一些或全部参数。再次参考图8,当在HA中接收到HR请求时,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流分配新IP地址,例如,在保持与原始地址相同的子网前缀的同时生成新的接口标识符。根据本发明的此实施例,所述接口标识符对应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HR上下文。虽然未在图8的信令图中描绘,但是HA需要提供在上行链路HR上下文ID与将被MN从每个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去除的上行链路内报头之间的映射。在所述方面,在HA中提供上行文,其包括用于重构上行链路内报头的信息,其中,由上行链路HR上下文ID唯一地指示HA中的所述上下文。HA发送报头去除应答至UE,其中,HR上下文ID作为新IP地址、或特别地新接口标识符。类似于HA中的映射,MN也需要在HR上下文ID与被HA从每个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去除的下行链路内报头之间的关联,以便能够执行重构。相应地,MN保存上下文,这允许将不完整的报头串接(在此情况下仅一个外报头)变换为原始的完整的报头串接。在接收HR应答之后,UE和HA可以开始去除内报头。UE将具有适当的目的地地址HA2的数据分组发送至归属代理,并且归属代理将具有适当的源地址HA2的数据分组发送至UE。另一端点基于源/目的地地址中的HR上下文ID而识别数据分组,并且可以通过使用由HR上下文ID标记的上下文、插入存储在它们的存储器中的内报头来重构报头。图9图示了使用归属代理的新地址HA2作为数据分组中的唯一指示符/编码信息。如所看到的,在报头去除期间,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的源地址字段和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地址字段中的归属代理的原始地址HA被新地址HA2取代。所以,当比较使用源IP地址编码上下文ID与使用目的地IP地址编码上下文ID时,由此断定两者均有其优点和缺点,这在随后的表格中进行了总结。针对当在UE与HA之间的通信路径上应用报头去除时的情形说明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6</column></row><table>表1: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比较使用源IP地址和目的地IP地址用于内报头识别在图6或图8中所示的高级信令过程中,假设在报头去除请求中总是传送完整的报头信息。为了减少要用报头去除请求传送的数据量,提出传送哈希值,而非传送整个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报头,其中,可以从所述哈希值推出实际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报头。更具体地,在丽确定要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去除哪些报头之后,丽选择内报头中的特定字段(例如,源和目的地IP地址)或整个内报头,并且通过执行专门的哈希函数而从它们中生成哈希值(例如,一个用于上行链路,一个用于下行链路)。因此,为了向HA指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内报头,连同有关已经使用哪些报头部分而计算哈希值的信息和有关特定哈希函数自身的信息一起来传送两个哈希值是足够的。自然地,技术读者知晓还可以预先商定用以计算哈希值的报头字段和特定哈希函数,使得仅需要传送哈希值,而不需要传送关于哈希函数或报头字段的信息。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此实施例的报头去除请求由以下项组成两个哈希值;所配置的MN的新地址;以及可选地关于用以计算的特定哈希函数和报头字段的信息。当HA接收到所述报头去除请求消息时,HA能够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流中的数据分组的所商定的或指示的报头字段执行已经在UE中使用的特定哈希函数。在HA中,将所计算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哈希值与在报头去除请求中接收的哈希值相匹配。由此,最终在HA中识别出被丽确定为要去除/重构的报头。因此,在HA中建立上下文以重构上行链路内报头,其中,该上下文与上行链路HR上下文ID相关联,在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它们的源地址字段中具有新的IP地址的那些情况下,所述上行链路HR上下文ID可以是例如丽的新IP地址。因此,HA能够识别出要在其中重构报头的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以及要从中去除报头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取决于所使用的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HA或许需要配置新的IP地址,随后在HR应答消息中将所述新IP地址用信号传送至丽。由此实现的主要优点是报头去除请求消息的大小较小,因为不是传送整个内报头,而是在最佳情况下仅传送两个哈希值。然而,为了使HA识别正确的数据分组,可能必须计算许多哈希值,这增加了处理负荷。为了缓和此问题,可以用信号传送附加信息(例如,目的地地址),使得HA不需要对于所有接收的数据分组计算太多的哈希值。通过将所接收的数据分组仅仅限定于具有例如在HR请求消息中指示的特定目的地地址的那些数据分组,可以显著减小处理负荷。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可进一步优化信令过程。特别地,到目前为止,关于用以生成用于报头去除会话的IP地址的机制,不存在特殊要求。然而,如果UE和/或另一HA可以生成任意的接口标识符(报头去除上下文ID),例如如果通告了每节点(per-ode)前缀,那么可以进一步优化信令过程。在所述情况下,UE可以在如上面讨论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组的相关报头字段上计算哈希值,并且此哈希值可以分别用作为和/或HA的IP地址的接口标识符。更加详细地并且参考图IO,基于由UE先前确定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报头的部分(或全部)计算哈希值。上行链路哈希值随后被丽用作接口标识符来配置其新地址。在两个方向上,报头去除上下文ID均是作为各自哈希值的接口标识符。立即使得UE能够生成用于恢复下行链路报头的上下文信息,该上下文由下行链路HR上下文ID唯一地识别(接口标识符=下行链路哈希值),因为UE已经知道将被HA用于编码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内报头的下行链路HR上下文ID。将HR请求消息传送至HA,该HR请求消息包含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HR上下文ID(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哈希)、以及可选地有关用于计算哈希值的特定哈希函数和报头字段的信息。此外可选地,HR请求可以包括附加识别信息以减少必须被执行计算的数据分组数量。从而,当HA接收到HR请求消息时,其能够使用包括在该消息中的下行链路哈希值来生成新IP地址。在应用报头去除的情况下,HA也知道将由W^用来对上行链路数据分组进行编码的IP地址。因为MN已经知道HA将配置的新IP地址、以及特别地下行链路HR上下文ID(作为下行链路哈希值的接口标识符),所以不需要HR应答消息。此实施例是有利的,因为进一步减小了HR请求消息的大小,该HR请求消息现在最优地仅包含两个哈希值,它们是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HR上下文ID。如前面讨论的,在HA知道使用哪些字段来执行计算的情况下,图10中的报头字段指针仅仅是可选的。而且,由于丽已经知道下行链路HR上下文ID,不再需要应答消息。如果用于丽的或随后用于HA的新IP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DAD)失败,则UE可以使用不同的哈希函数或哈希密钥来计算新的接口标识符,并且将此信息再次用信号传送至HA。或者,在对于HA的新IP地址的DAD为否定的情况下,HA可以任意地配置新IP地址,并且照常地利用HR应答消息告知UE该新IP地址。应当注意,如到现在为止讨论的根据本发明的报头去除并不仅仅限于所述内IP报头。如果存在具有大部分固定的字段的其它内报头(例如,UDP报头),则通过应用如之前已经图示说明的相同步骤,也同样可以容易地去除和重构这些内报头。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报头去除,通过外报头IP地址(无论其是目的地地址还是源地址)识别用于重构原始内报头的上下文。因此,当UE是移动的并且改变其L3链路时,外报头上行链路源IP地址以及分别地外报头下行链路目的地IP地址也改变。因此,UE必须用新IP地址更新另一个隧道端点(在此情况下,为HA)。如果UE使用其IP地址(而非另一个隧道端点的IP地址)识别内报头,并且如果存在几个报头去除会话,则UE可能必须例如通过再次使用报头去除请求或报头去除更新消息,同时发送多个IP地址的更新。更加详细地,UE必须配置多个新IP地址,其被用作为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HR上下文ID。为了用先前的地址替换HA中的关联,必须分别传送用于多个报头去除会话的多个消息,它们包含UE的新HR上下文ID和对应的内报头。避免同时发送许多更新消息的一种可能是使用批量(bulk)报头去除请求/更新过程,其中,UE—次包括几个IP地址(HR上下文标识符)和匹配的内报头信息。对于去除内报头和将相关信息编码到外报头中(例如,源地址)的一个问题是,内报头的一些字段可随分组而改变,例如,IPv6报头的跳数限制或流标签字段。因此,如果不是对于每个数据分组在改变字段中使用新值来更新用于重构的上下文信息,则由于其中的改变值导致不能正确地恢复内报头的内容。然而,例如,跳数限制字段的目的是限制分组生存期,并且因此,在最后一跳可以忽略跳数限制字段中的改变,B卩,UE随后将不知道跳数限制值的改变。特别地,该值的改变将不被接收实体(这里是UE)注意到,因为依据涉及在开始报头去除过程时的初始值的信息而恢复内报头。然而,该值的改变并未不利地影响UE的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通过将值复制到外报头中的适当字段中,并且随后在接收方将它们复制回来用于重构,可以容易地处理其它改变字段,如流标签和业务类别。自然地,这仅在外报头的一个或多个对应字段为空或者可以不引起任何问题地被覆写的情况下(例如,在该值为不相关的情况下)可能。在外报头的对应字段中的值为恒定的情况下的另一种可能是将信息包括在接收实体内的上下文中,用于重构被覆写的外报头中的对应字段的内容以及其余内报头。例如,首先,使用上下文信息重构除了改变字段之外的内报头。随后,将外报头中的对应字段的值复制到内报头中的相同字段中。最后,再次使用上下文信息来利用正确值重构外报头中的对应字段,从而实现相同的报头串接,如同未应用报头去除一样。应付改变字段的另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识别具有频繁改变的字段的分组,并且不对这些隧道传送的分组应用报头去除。也就是,将具有经常改变的字段值的那些数据分组,像没有报头去除的分组那样进行隧道传送。例如,在应用报头去除之前和/或在应用报头去除期间,确定改变字段的最常见值,并且仅去除具有最常见值的报头;即,在改变字段中具有不同于最常见值的值的所有其它分组仍然进行隧道传送,而不应用本发明的报头去除过程。然而,期望总是独立于要被去除的内报头的某些字段中的改变值而去除内报头。此外,必须正确地重构内报头的所有字段可能是必需的,并且还可能不能使用外字段,这是因为由于为不同的目的(例如,QoS处理)而需要所述外字段,所以所述外字段被占用。于是,不能将内字段复制到适当的外字段中。涉及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可能单独地为每个改变字段(即,为每个将被去除的不同的内报头)执行报头去除。特别地,还将跳数限制字段、流标签、业务类别编码到外IP地址的接口标识符中,如图11中描绘的。于是,如果例如对于一个内IP源-IP目的地地址对会产生不同的跳数限制值,则对于每个不同的跳数限制值,需要不同的外IP源地址(在使用源地址的情况下,如参考图5讨论的)用于编码包括不同的跳数限制值的内报头。然而,此编码格式或许与可以在隧道端点的接口上配置的可用IP地址的数量限制冲突。而且,如果对于每个新分配的IP地址需要重复地址检测(DAD),则增加大量延迟和信令开销。克服DAD问题的一种可能是向UE分配每节点IP前缀,随后UE可以配置任何接口标识符,并且不需要执行DAD。根据本发明的下列实施例,应付IP报头中的地址用尽和改变字段的另一种可能是使用混合方法。这意味着,对于下行链路分组(即,从HA到UE),要被发送的分组的目的地IP地址(例如,UE的IP地址)是指内报头的静态字段(例如,版本字段、下一个报头字段、源IP地址、目的地IP地址),而隧道端点的源IP地址(例如,HA的IP地址)是指改变字段的值(例如,跳数限制)。这在图12中图示了,图12示例性地描绘了外IPv6报头,其中,假设跳数限制值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改变,并且被编码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的源地址HA2中。被HA去除的内报头的静态部分用移动节点的新地址MNC。A2编码,该新地址MNe。A2被插入作为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中的目的地地址。相反地,在图13中示出了上行链路分组的外报头内容。也就是,对于上行链路数据分组(即,从UE到HA),要被发送的分组的源IP地址MNc。A2(例如,UE的IP地址)是指内报头的静态字段(例如,版本字段、下一个报头字段、源IP地址、目的地IP地址),并且可以等于用于对应下行链路分组的IP地址。隧道端点的目的地IP地址(例如,HA的IP地址HA2)可以指改变字段的值(例如,指跳数限制)。在图14中描绘了当应用混合方法时的报头分组格式。此方法的优点是在UE方仅需要一个新IP地址用于识别流。另一方面,另一隧道端点(例如,HA)需要分配大量的IP地址来应付改变字段。但是,这些IP地址可以被重新使用,例如用于隧道传送至其它UE,如已经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MN位于无线局域网中,其中WLAN与3GPP系统交互工作。在下面,交互工作的3GPP-WLAN将称为I-WLAN。在无线网络中减少数据业务是尤其重要的,因为在无线网络中仅有限带宽可用。然而,如可以容易地被技术读者理解的,也可在不同于随后的WLAN情形的网络体系结构中实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原理。对3GPP接入(例如,GERAN、UTRAN、E-UTRAN)、非3GPP接入(例如,WLAN、WiMAX、3GPP2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移动性的支持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图15描绘了3GPP-WLAN体系结构的简要概述,其中,3GPP与非3GPP接入之间的移动性的锚点是网关,其还提供至外部分组数据网络(PDN)的接口,并且称作PDN-GW。3GPP与非3GPP接入之间的移动性基于移动IP,由此,所使用的协议可以是客户端移动IP或代理移动IP。非3GPP接入被分成信赖接入和非信赖接入。对于非信赖接入的假设是非信赖接入中的UE在能够接入运营商服务之前,首先需要至演进的分组数据网关(ePDG)的安全隧道(例如,基于IPsec)。ePDG类似于用于交互工作WLAN的PDG。另一方面,从信赖的接入不需要此安全隧道。非3GPP接入是信赖的还是非信赖的是运营商的决定,并且可以随运营商而不同。另夕卜,WLAN包括WLAN接入点和中间AAA(认证、授权和计费)单元。其还可以包括其它设备,诸如路由器。有WLAN能力的丽包括最终用户拥有的全部设备,诸如计算机、WLAN无线电接口适配器等。在I-WLAN中,附接至WLAN的丽可以直接接入因特网(称为直接IP接入),或者可以连接至其3GPP运营商并且使用运营商的服务。因为运营商通常想要控制MN的业务量,所以MN通过3GPP运营商(即,通过ePDG)接入数据服务是通常的。当移动节点附接至WLAN时,MN在WLAN网络中配置本地IP地址(MAU)。进一步假设丽在WLAN内使用MIPv6协议,其意味着在WLAN中提供HA。于是,不使用MAU用于与对端节点的通信,相反,这是丽仅在WLAN网络中(S卩,在n3G-HA与其自己之间)使用的地址,n3G-HA使用MAU将数据分组传递至WLAN中的MN。因此,MN使用非3GPP归属地址与ePDG通信,即,通过使用所配置的n3G-HA建立MN与ePDG之间的IPsec隧道。当MN建立与ePDG的IPsec隧道(安全关联等)时,MN从ePDG接收远程IP地址。当丽与3G-HA通信时,所述远程IP地址(RA)被用作丽的新CoA。然后,丽需要执行MIP过程来对其3G-HA注册CoA(来自PDG的网络的远程IP地址)。仅这样做,MN可以继续使用其原始归属IP地址,其在移交至WLAN网络之前已经被用于开始3GPP网络中的服务。在图15中图示了此连接情形。在WLAN接入网络内,移动IP被用于本地移动性,因此在UE和其在WLAN接入网络中的归属代理(n3G-HA)之间存在IP-in-IP隧道。此外,需要至ePDG的安全隧道,导致UE与ePDG之间的IPsec隧道。于是,利用用于3GPP与非3GPP接入之间的移动性的客户端移动IP,存在UE与作为3GPP网络中的归属代理的PDN-GW(3G-HA)之间的另一个IP-in-IP隧道。利用由PDN-GW分配的IP地址,从UE发送的或由UE接收的IP分组将导致无线链路上的4个IP报头,其可以在图16中理解。特别地,存在三个内报头,它们总计为3X40字节=120字节的附加报头。尤其在例如IMSVoIP服务的情况下,增加大量的开销,因为实际的语音数据有效载荷通常较小。如果IPsec隧道报头也包括附加安全信息,如例如封装安全有效载荷(ESP),则内报头中的字节数量可以甚至更大。再次参考图16,将原始数据分组封装在IPsec报头中,其中,丽的归属地址(n3G-HA)作为目的地地址,ePDG的地址作为源地址,并且将封装安全有效载荷(ESP,长度为8字节;未示出)包括在对应的可选字段中。新封装的分组的有效载荷(即,原始数据分组)可以被加密。此外,ESP提供数据分组的来源可靠性、完整性和保密性,而由IPsec隧道添加的分组开销总计为48字节。技术读者将理解,所有上面呈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适用于如图16中呈现的情形。本发明的原理可以容易地适于具体情形。而且,虽然本发明的下列实施例限于3GPP-WLAN体系结构,但是MN的网络中的其它接入技术是可能的,并且同样,本发明的机制可以适当地应用于其。例如,丽和CN可以都连接至相同类型的网络,其可以为3GPP网络。其他可能的接入技术是例如WIMAX(微波接入的全球互操作性)。在图17和图18中,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n3G-HA执行报头去除,其中使用数据分组的源地址来编码/识别被应用了报头去除的数据分组。从图18,技术读者将注意到,在执行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后,每个数据分组的大小被减小了128字节(168字节-4030字节)。在此示例中,假设在被去除的三个内报头中不存在一个或多个改变字段。然而,技术读者能够实施关于改变字段的原理(之前已经讨论过了),以便同样应付图16的此情形中的改变字段。应当注意,在MN与其HA之间执行不同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目的的示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在丽与其它网络实体(如ePDG或PDN-GW)之间的通信路径上实现本发明。另外,只要两个网络实体均包含适当的部件以执行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该两个网络实体(例如ePDG与3G-HA)之间的报头去除会话也是可行的。到目前为止,在图6、8和10中描述了简单的高级信令过程,其中,所述信令在UE与HA之间。然而,应当提及,不需要用于报头去除相关的信令的单独的协议。所述信令还可以基于现有协议(例如,用于隧道设置/修改)。由此实现的一个优点是所述实体不必被修改,因为假设用于执行标准过程的对应功能性(例如,MIPv6、M0BIKE等)按标准被包括在普通的网络实体中。可以被增强以交换报头去除信息的一个可能的协议是IKEv2协议。这里,在CREATE_CHILD_SA交换中或在附加信息交换中,可以例如在配置有效载荷字段中或者利用附加的通知字段传送用以执行报头去除的信息。然而,利用报头去除,与原始的隧道传送的分组相比,外报头的IP地址改变了,并且这或许需要为每个隧道去除会话建立新的IKEv2会话。因此,可以使用如MOBIKE的IKEv2变型,因为利用MOBIKE,可以改变用于IPsecSA的IP地址。此外,现在外报头(即,外报头IP地址)唯一地识别用于重构内报头的适当的上下文以及适当的安全关联,因此可以另外省略ESP报头中的安全参数索引(SPI)。在此情况下,应当以外报头(即,所使用的IP地址)而非所使用的SPI识别SA的方式来改变安全关联数据库(SAD)和IPsec处理。对于每个报头去除流创建附加的子(child)IPsecSA也导致对于每个SA创建附加密钥。然而,为了减小由于附加密钥导致的开销,还可以在不同的报头去除IPsecSA之中共享一个密钥。因为与使用一个密钥保证在一个单个的非报头去除SA中传送的所有不同流相比,当多个报头去除SA被用于不同流时将由一个共享的密钥保证的业务量并无不同,所以在共享密钥时应不存在附加的安全风险。可以被增强以传递报头去除信令的另一个可能的协议是移动IPv6协议。于是,报头去除请求可以包括在MIP6绑定更新(BU)消息中,可能例如作为新的移动性选项,而报头去除应答可以包括在MIP6绑定确认(BACK)消息中,可能例如也作为新的移动性选项。BU和BACK告知另一节点可以被去除的报头、以及外IP报头,即,至少所使用的源和目的地IP地址。进行报头去除信令的再一种方式(例如,在GW与UE之间IP隧道传送业务量的情况下)是利用应用层信令(SIP/SDP)。这里,在SIP/SDP(和QoS协商)信令期间,协商使用的IP地址、流标签、业务类别、协议。因此,包括在SIP信令中的可能的新分配的IP地址和附加触发可以指示在网关与UE之间使用的报头去除。可以扩展SIPOK消息以告知UE最终的报头参数。图19示出了当使用SIP/SDP信令时的示例性信令流。在开始会话之前,UE可以分配用于此会话的新IP地址。UE发送SIP邀请消息至31SIP代理(P-CSCF),其中具有附加标记指示应当应用报头去除、以及可能的指示应当用于隧道传送该流的新IP地址。因此,P-CSCF检测到应当使用报头去除。可以从SDP消息得到关于内IP报头字段的信息。执行UE之间的正常的SIP交换,而没有附加的报头去除指示。P-CSCF告知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报头去除请求和要被使用的IP地址。PCRF转而可以授权该请求并且告知网关报头去除,即,应当去除的内报头和UE的新IP地址。GW在那时还可以分配新的IP地址用于该会话。GW将报头去除接受发送至PCRF,并且告知其下行链路HR上下文ID,即,所分配的IP地址。PCRF随后告知P-CSCF下行链路HR上下文ID。最后,P-CSCF发送SIPOK消息至UE,该消息包括报头去除接受消息和下行链路HR上下文ID。应当注意,在SIP程序中的信令的上面的实现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当被理解为限制。相反,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知晓可以应用的变型。IETFMEXT工作组中当前讨论的主题是"通用通知消息"的实现。此通用消息或许被用以执行"报头去除请求/应答"信令(如在图19中例示的),而非使用SIP信令和其它方式(means)。所述方面的另一种可能对于我们将是新的移动性报头类型。在所述情况下,通过采用指示所述类型的不同的报头,通常为移动IP的一部分的消息将随后被用于"报头去除请求/应答"信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取决于UE和在UE上的应用,或许不必重构所有内报头。仅重构较高层需要的最内侧报头会是足够的。参考图15,如果例如存在至/自UE的多个隧道(例如,一个至n3G-HA的IP隧道、一个至ePDG的IPsec隧道以及另一个至PDNGW的IP隧道),那么可以利用报头去除来去除不需要隧道传送的原始IP流(在UE与对端主机之间)的IP报头、UE-PDNGW隧道的报头、以及UE-ePDG隧道的报头。因此,在UE与n3G_HA之间的、用于此具体会话的业务仅具有一个IP报头,其对于下行链路业务具有作为目的地地址的UEIP地址和作为源地址的n3G-HAIP地址。在此情况下,当UE是两个隧道的隧道端点时,不需要重构UE-ePDG隧道、或UE-PDN-GWIP隧道。对于较高层,仅重构用于UE-CN会话的IP报头或许是足够的。另外,取决于所述应用,可能甚至最内侧报头也不需要重构,那么可以将数据有效载荷直接传递至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之一的报头去除允许同时去除几个内报头。例如,在图17所示的情形中,WLAN中的HA可以去除UE-ePDG隧道、UE-PDN-GW隧道以及UE-CNIP会话的报头。然而,隧道可以例如被加密,并且随后内报头是不可见的,并且不能去除它们。在此情况下,并且如果多个端点支持报头去除,则还可以以顺序的方式应用报头去除,实现特定通信路径上的相同的开销减少量,如在MN与其在WLAN中的HA之间一样。根据此实施例,UE分别对每个隧道端点执行报头去除过程。例如,在UE与ePDG之间、以及UE与PDNGW之间可以存在安全隧道。于是,WLAN中的HA将不可能去除UE-PDN-GW报头或UE-CN报头,并且ePDG也将不可能去除UE-CN报头。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此实施例的顺序的报头去除,仍然可能实现在HA与之间的报头去除,如将在下面讨论的。UE可以以下面的方式执行过程;首先,UE对PDN-GW执行报头去除,以去除UE-CNIP会话的报头。接下来,UE对ePDG执行报头去除,以去除在先前的用以去除UE-CN报头的步骤中创建的UE-PDN-GW会话的报头。UE对WLAN中的HA执行报头去除,以去除在先前的用以去除UE-PDN-GW报头的步骤中创建的UE-ePDG会话的报头。在图20中示出所得到的流。从CN到PDN-GW的流未改变并且具有一个IP报头。在从PDN-GW至ePDG的流中,去除内UE-CN报头,并且建立对于每个内报头的单独的流。对于ePDG和HA完成相同的处理,去除内报头并且建立单独的流。在不同实体之间的每个通信路径上,在所交换的数据分组中仅存在一个报头。IPv4仍然在因特网中广泛使用。在先前的实施例中,已经假设了在已经执行了根据实施例之一的报头去除之后,外报头属于IPv6类型。于是,在外IPv6报头的情况下,以及在UE具有与CN的IPv4会话(S卩,内IPv4报头)的情况下(其中,两个实体均具有IPv4地址),可以使用UE和CN的IPv4地址串接作为上下文ID,即,作为外IPv6报头的地址的接口标识符。自然地,除了UE和CN的IPv4地址的简单串接以形成接口标识符之外,UE和CN的IPv4地址的其它组合也是可能的。另一种优化,在内报头是IPv4类型的并且外报头是IPv6类型的、并且可替换地将内报头字段编码到不同的源/目的地地址的情况下,如在先前的实施例中详细讨论的,可以通过下列规则而将内IPv4字段复制到外IPv6报头中内IPv4报头外IPv6报头服务类型业务类别总长度有效载荷长度标识流标签标记编码到接口标识符片段偏移编码到接口标识符生存时间跳数限制协议下一个报头如已经提及的,在上面描述的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假设当外报头是如在图4中显示的IPv6报头时,应用隧道传送的数据分组的报头去除。这是例如当UE在仅支持IPv6的接入网络中、从而使用IPv6报头作为外报头时的情况。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IPv6报头类型;存在至少两个可能的额外情形。根据第一情形,不能总是假设支持IPv6,S卩,一些接入网络或许仅支持IPv4。于是,UE仅可以分配IPv4地址,并且在隧道传送(例如,DSMIP或IPSec)的情况下,即使当内分组是IPv6分组时,外报头也将是IPv4报头。33根据第二情形,移动节点所位于的接入网络或许支持两个IP版本,IPv4和IPv6。在所述情况下,UE可在两者之间选择。然而,例如在DSMIPv6的情况下,有利的是,MN应当优先考虑IPv6转交地址。关于第一情形的问题之一是,在上面的假设外IPv6报头的、本发明的在前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报头去除不对IPv4起作用。关于第二情形的问题之一是,IPv6报头为40字节长,而IPv4报头仅为20字节(以及关于附加的UDP报头的28字节)。因此,所选择的IPv6报头将几乎为IPv4报头的两倍(1.43倍)大小。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可能时,代替使用外IPv6报头,外报头总是被改变为IPv4类型。更加具体地,在移动节点和PDN-GW的接入网络支持IPv4的情况下,当执行报头去除时,去除内IPv6报头,并且将外IPv4报头应用至数据分组。在图21中图示了IPv4类型的示例性报头。主要益处是,使得隧道去除机制对于仅IPv4的接入网络也可能。此外,在支持IPv4以及IPv6的情况下,使用IPv4外报头的报头去除机制导致甚至比当对IPv6外报头使用报头去除时更小的数据分组。更甚,使用IPv6报头,在报头去除之后所得到的数据分组甚至比从CN传送的初始数据分组更小。使用图22更加详细地图示了这两个益处,图22大体对应于先前的实施例的图5。当比较图5与图22时,显然的是,在HA与丽之间交换的IPv6数据分组报头是图22的IPv4数据分组报头的两倍大。此外,在图22内,在CN与HA之间交换的数据分组、与在HA与丽之间交换的数据分组也具有不同的大小。这是由于IPv4和IPv6的不同报头大小导致的。如已经在本发明的在前实施例中处理的,在应当被去除的内报头中可以存在变化的字段(即,业务类别、流标签或跳数限制)。因为所述字段内的值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改变,所以它们需要被分别地、并且对于改变字段的每个值进行处理。此问题可以通过简单地不去除具有改变的值的对应字段而克服。因此,根据之前的各种不同实施例中说明的发明性的报头去除过程,将仅去除静态字段。处理内报头中的改变字段的另一种可能是将改变字段的内容复制到最终的外报头。但是,对内IPv6报头和外IPv4报头的改变字段的复制引起IPv4和IPv6报头字段不同的问题。然而,即使报头字段不同,在下表中示出了内IPv6报头到外IPv4报头的一个可能的示例性复制方法<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4</column></row><table>仅仅在不使用外IPv4字段时,该内IPv6字段到外IPv4字段的映射是可能的。尤其为了复制流标签字段,IPv6分组需要不被分割片段。否则,IPv4标识字段被要求传送去除的内IPv6片段分割报头的标识。如果标识字段和片段偏移字段用以传送内流标签字段,则应当将更多的片段标记设置为O。在外报头字段已经在使用中的情况下(例如,标识字段),内报头的对应字段(例如,流标签)应当维持在内报头中。这里的一种可能(如往常一样)是在此情况下不去除内IPv6片段报头。用以克服外报头字段不能编码改变的内IPv6报头字段(例如,跳数限制)的情况的另一种可能是使用不同的IPv4源和/或目的地地址。这类似于结合图11、12和13讨论的实施例。这再次在图23和24中图示,其中,不同的IPv6跳数限制被编码到不同的外IPv4目的地地址中。然而,除了关于上面描述的外报头字段的限制之外,与IPv6相比,IPv4具有另外的限制。首先,IPv4不支持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即,UE不能基于前缀和所生成的接口标识符而配置地址。此外,IPv4要容忍有限的地址空间。UE或许不能分配任意数量的IPv4地址,而是仅能分配非常有限的数量的IPv4地址,或者在最坏的情况下仅能分配单个IPv4地址。另一个问题可能是私有IPv4地址结合网络地址转换(NAT)被广泛使用。UE被分配了接入网络中的私有IPv4地址,并且随后,在与外部节点的通信中,该私有IP地址被NAT路由器转换为公共IP地址。在这些情况下,将上下文ID编码到外IPv4报头中是不可能的。更具体地,如对技术人员已经已知的,IPv4仅具有相对较小的地址空间。网络地址转换通过经由对应NAT路由器收发网络业务来处理IPv4地址缺乏,所述对应NAT路由器涉及在网络业务经过时重新写源和/或目的地IP地址、以及通常地还有IP分组的TCP/UDP端口号。在典型的配置中,本地网络使用所指定的"私有"IP地址子网之一,并且所述子网中的节点具有对应的私有地址。此外,网络上的NAT路由器也具有在该地址空间中的私有地址,并且利用由例如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分配的单个"公共"地址(已知为"过载,AT)或多个"公共"地址而连接至因特网。当业务从本地网络传递至因特网时,在空中(onthefly)将每个分组中的源地址从节点的私有地址转换为一个或多个公共地址。路由器追踪关于每个活动的连接的基本数据(特别是目的地地址和端口)。当答复返回至路由器时,其使用在出站(outbound)阶段期间存储的连接追踪数据来确定将该答复传递到内部网络上的哪里;在分组返回时,在过载的NAT的情况下,使用TCP或UDP客户端端口号以解复用分组,或者当多个公共地址可用时使用IP地址和端口号。对于因特网上的系统,路由器自身表现为此业务的源/目的地。换言之,不同种类的NAT是可能的,诸如基本网络地址转换(基本NAT)或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对于基本NAT,存在私有的和公共的IP地址之间的一对一映射。或者,NAT可以是过载的;于是,在NAT之后的几个主机使用公共IPv4地址。为了遍历这些过载的NAT,使用NAPT。在此情况下,使用TCP或UDP端口号以识别连接、分别地在NAT后的主机。例如,在IPv4接入网络中的DSMIPv6(双栈MIPv6)的情况下使用UDP隧道传送,S卩,通过UDP和IPv4隧道传送MN与HA之间的分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当使用IPv4和UDP隧道传送用于交换数据分组、而非分配新的源和目的地IP地址时,UDP报头(例如,用于遍历NAT)可以被重新用于报头去除。例如,可以将UDP端口号新配置为上下文ID,用于随后重构已经被通信对等(peer)实体去除的内报头。这可以代替使用IP地址作为上下文ID来进行或与其结合进行。另外,为了处理具有改变值的字段,可以为所述改变字段中的每个不同的值配置一个特殊UDP端口号。这在图25和26中图示,它们分别示出在报头去除之前和之后的数据分组。图25中的UDP端口号被用作为上下文ID,并且属于跳数限制二X。因此,具有不同于X的跳数限制的数据分组将具有不同的UDP端口号作为上下文ID,诸如跳数限制Y,其属于上下文ID"端口nr.y",如在图26中图示的。图27示出了在应用根据结合图26讨论的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的报头去除之前和之后、在MN与CN之间的通信期间使用的数据分组格式,其对照HA与MN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格式。报头去除过程的配置可以与用于在前实施例的相同。此外,如果应当在UE与PDN-GW(UE的HA)之间应用报头去除,则在报头去除信令流中,UE在报头去除请求消息中向PDN-GW指示要被去除的内报头和关于可能的改变字段的期望的行为。如果UE不能为具有去除的报头的不同流分配附加IP地址,则其指示要用于不同流的不同的UDP端口。在图28中的示例中,示出了在UE通过NAT与来自私有IPv4接入网络的2个CN通信、以及在UE与PDN-GW之间使用报头去除的情况下,数据分组看起来将如何。CN1和CN2正在发送具有IPv6报头的数据分组至UE的归属地址,即,在PDN-GW分配的。PDN-GW使用具有IPv4和UDP隧道传送的DSMIPv6,以将分组隧道传送至UE。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PDN-GW去除IPv6报头,并且使用不同的UDP目的地端口用于来自不同CN的分组。在NAT处,公共IPv4地址被改变为UE的私有IPv4地址,并且端口号也可以被改变为由NAT分配的编号。在此情况下,当PDN-GW检测到目的地端口4444(用于来自CN1的分组)或4445(用于来自CN2的分组)时,PDN-GW知道执行根据当前实施例的报头去除。然而由于在NAT路由器处的UDP端口号的改变,UE的对应上下文ID分别是23456和23457。因此,当UE检测到UDP端口号23456和23457时,其可以识别分别重构完整的报头串接所利用的重构上下文。当UE在NAT之后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可以在NAT中应用地址依赖的或地址和端口依赖的过滤。在此情况下,如果内部端点或外部端点的端口号改变,则在NAT放弃(drop)分组。即,在上面的示例中,如果PDN-GW发送分组到UE,并且使用在先前的通信期间未使用的端口号(源和/或目的地,取决于NAT的配置),则NAT将放弃所述分组,而非转送它们。为了克服该问题,UE必须首先将分组从适当的内部IP地址和端口发送至外部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这将使得NAT路由器能够接收到来的分组,并且将其转送至UE。此外,这还意味着在从PDN-GW发送的UDP端口中编码改变字段的情况下,PDN-GW必须首先通过现有连接触发UE以将分组发送至PDN-GW地址和适当的端口。每次需要为发明性的报头去除考虑改变字段的新值时,必须完成该处理。另一个问题是NAT可以改变UDP报头的端口号例如,如果在NAT之后的不同主机正在与相同的外部节点通信,并且使用内部相同的端口号。那么,这在UE告知PDN-GW要被使用的目的地端口的情况下是不够的,因为由PDN-GW所看见的目的地端口号可能不同于UE使用的目的地端口号,如已经利用图28所示的。事实上,当多于一个主机使用内部相同的端口号时,仅使用一个公共IP地址的NAT需要将所述端口号改变为两个不同的端口号,以便区分对于所述两个主机而输入的数据分组。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UE应当从应当被用于适当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会话的UDP源端口发送报头去除请求消息。换言之,使用上下文ID(端口号)作为所述消息的源端口号,将用于交换上下文ID的上下文配置消息(可能包括另外的信息,诸如重构信息)从UE发送至PDN-GW。于是,当NAT改变UDP端口号时,PDN-GW中接收的配置消息具有与在实际消息中指定为上下文ID(端口号)的源端口号不同的源端口号。因此,PDN-GW可以确定该消息的源端口号将代替在实际消息中指示的源端口号而被用作上下文ID。图29示出与图28类似的布置,然而图29仅具有一个CN,但是图示在两个方向上的数据分组交换。假设NAT路由器位于UE与其HA(PDN-GW)之间。对于所图示的本发明的此示例性实施例,还假设将上下文ID编码到数据分组的端口号中。在下行链路中,即,从CN到UE,上下文ID是UDP目的地端口,并且更具体地,UDP端口4444用于PDN-GW,而UDP端口23456用于UE。当PDN-GW检测到数据分组要被传送至UDP端口4444时,其执行根据在前实施例之一的报头去除,并且从而仅维持一个外报头(这里,为IPv4报头)和UDP报头。所述较小的数据分组随后被传送至NAT,其通过使用UE的私有地址和不同的UDP端口号改变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字段。UE接收该数据分组,并且可以从UDP端口号23456识别出向其应用了报头去除,并且随后可以使用由上下文ID识别的上下文而重构完整的报头串接。当与不应用报头去除的数据分组格式和内容比较时,明显在UDP报头的目的地字段中使用的UDP端口号不同,S卩,HA与NAT路由器之间的3333、或NAT路由器与丽之间的5987。相反,在上行链路上,使用源UDP端口号作为上下文ID。更加详细地,源UDP端口号23456触发UE对于发出的数据分组执行报头去除。源UDP端口号4444使得PDN-GW使用由上下文ID4444识别的上下文信息执行报头重构。现在参考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一个可能的情形是DSMIPv6UE首先连接至信赖的接入,即,从该接入网络可达PDN-GW,并且UE可以将绑定更新直接发送至PDN-GW。另外,UE可以已经在PDN-GW中建立了报头去除上下文。随后,UE正在进行至非信赖接入的移交,并且分配本地IPv6前缀并具有对应的本地IPv6地址。此外,因为从接入网络不可直达PDN-GW,所以UE在能够发送BU到PDN-GW之前需要建立与ePDG的连接。与ePDG的连接还可以包括对数据分组的另外的封装。图30图示了当MN位于非信赖网络中并且需要经由ePDG与PDN-GW和CN通信时的分组格式。在标注"之前"的数据分组中,显然,在ePDG与MN之间,在每个数据分组中存在总共三个IP报头。更加详细地,最内侧报头指由CN使用以传送和指引数据分组的内报头。第二内报头由HA根据MIP而附加,并且可以属于因特网协议的版本6或版本4(这里为IPv4)。ePDG随后将所述分组封装在另外的报头中,并且为了安全性的原因而附加IPsec协议的ESP报头。因此,在UE中接收的分组具有三个IP报头和ESP报头。通过在HA与UE之间执行根据在前实施例的报头去除,可去除由CN使用的IPv6报头,如通过在图30中图示的、在HA与ePDG之间的标注为"之后"的数据分组而显见的。通过在ePDG与UE之间执行另外的报头去除,甚至可以去除在报头去除之后由HA使用以传送数据分组的外报头,从而仅维持一个报头以及可选地维持ESP报头。示例性上下文ID将是在下行链路中的下列HA检测到数据分组的源地址115.1.1.7,并且响应于其而执行报头去除。ePDG检测到目的地地址110.10.0.7将被用于数据分组,并且也执行根据在前实施例中之一的报头去除。于是,接收到数据分组的^^注意到目的地地址字段中的上下文ID110.10.0.7,并且执行如用ePDG配置的报头重构,从而实现具有如在HA进行的报头去除之后在HA与ePDG之间采用的报头结构的数据分组。接下来,MN将注意到数据分组的外报头的源地址字段中的上下文ID115.1.1.7,并且执行如用HA配置的报头重构,从而实现具有如由标注"之前"的数据分组格式图示的完整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此情形中减小移交期间的信令开销的一个可能的可替换的优化是UE在对ePDG的隧道建立期间用信号通知ePDG其想要使用报头去除。同时,UE请求来自ePDG的地址前缀,并且随后利用新的CoA前缀发送BU至PDG-GW。另外,UE告诉ePDG其不应当封装分组并将分组从PDN-GW隧道传送至UE,而是ePDG应当用来自ePDG的新前缀取代来自PDG-GW的下行链路分组的外报头的源地址前缀,并且用本地地址前缀取代目的地地址前缀。从而,将不必建立对ePDG的另外的报头去除(见图30),而是当维持ESP报头以及从而维持ePDG与W^之间的安全性时、通过如指明地改变外报头来避免附加隧道是足够的。减小信令开销(例如,当离开PDN-GW时简化对上下文ID的清理)的另一种优化是在上下文ID的结构中具有层级结构。例如,上下文ID可以被分割为3个部分1.涉及PDN-GW的PDN-GW上下文ID,2.涉及会话(例如,由几个流(音频+视频)组成)的会话上下文ID,以及3.涉及会话中的流的流上下文ID。例如,当使用端口号作为上下文ID(例如,23456)时,数字"23"将表示将被建立报头去除会话的实体,在此情况下为PDN-GW。数字"4"可指示会话,并且其余数字"56"可区分不同的流。因此,当UE想要结束来自一个PDN-GW的全部会话/流时,其仅指示PDN-GW上下文ID,并且可以删除全部报头去除上下文。另一方面,如果UE想要结束会话的全部流,则其仅指示会话上下文ID,并且属于该会话的所有报头去除上下文(g卩,所有流)可以在一个步骤中结束。此夕卜,UE可能已经创建了对于UE与例如PDN-GW之间的隧道的报头去除上下文,用于至CN的会话。然而,如果UE例如在非信赖的非3GPP接入网络中,则UE可能已经另外创建了对于UE与ePDG之间的隧道的报头去除上下文,用于相同的会话(见图30和相应讨论)。于是,在UE中存在多个上下文ID用于相同的会话。在此情形中,如果不必减少网络内的资源,则可以使得关于PDN-GW的上下文进入休眠模式中。可以设置关于ePDG的上下文,并且随后仅使用此上下文。另一方面,如果还应当使用网络内的报头去除,那么对于一个分组存在两个上下文。这里一个可能的增强是使用上述的分层的三部分的上下文,并且向ePDG告知PDN-GW上下文ID,并且随后,ePDG可以重新使用上下文ID的其它部分,并且仅将PDN-GW上下文ID改变为其自身的ePDG上下文ID。如对于技术人员将显然的,上面讨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仅仅是如何实施本发明背后的思想的示例。在前实施例的各种组合是可能的,并且可以取决于实施的实际需求。例如,使用UDP端口号作为上下文ID可以与使用IP地址作为上下文ID而结合,例如,一个用于上行链路,另一个用于下行链路;或者,甚至端口号和IP地址的组合作为一个上下文ID。另外的示例性组合将是使用分层结构的上下文ID用于IP地址(不论其是IPv4还是IPv6)。的上下文ID时,可以仅由两个参与报头去除过程的对等实体(例如,UE和PDN-GW)将该数据分组识别为已经执行了报头去除的数据分组。换言之,从外部不可能确定当前数据分组是否为具有报头去除的数据分组。然而,对于一些功能,区分"正常的"数据分组与已经或将被执行报头去除的数据分组或许是有利的。例如,可以基于有效载荷的大小而执行网络中的计费。与没有报头去除的分组相比,具有报头去除的分组的有效载荷部分较大。因此,应当对分组不同地计费,并且网络中的计费功能应当能够区分分组。对于DSMIPv6,存在在数据分组中、TLV报头跟在UDP报头之后的可能性。此TLV报头可用于指示该数据分组是"具有去除的报头的IP"类型的。于是,跟随在所述TLV报头之后的有效载荷将是具有去除的内报头(去除的部分内报头)的实际数据分组。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使用硬件和软件实施上述各个实施例。认识到,可以使用计算设备(处理器)实施或执行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计算设备或处理器可以例如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等。还可以通过这些器件的组合来执行或实施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由处理器执行、或直接在硬件中的软件模块来实施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同样,软件模块和硬件实现的组合将是可能的。可以将软件模块存储在任何种类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RAM、EPR0M、EEPR0M、闪存、寄存器、硬盘、CD-R0M、DVD等)上。在先前的段落中,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它们的变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违背宽泛地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许多变型和/或修改,如在具体实施例中所示的。还应当注意,已经关于基于3GPP的通信系统而概述了大部分实施例,并且在先前部分中使用的术语主要涉及3GPP术语。然而,关于基于3GPP的体系结构的各个实施例的术语和描述并非意在将本发明的原理和思想限于这样的系统。同样,在上面的
背景技术
部分中给出的详细说明意在更好地理解这里描述的大部分3GPP特定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不应当被理解为将本发明限定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处理和功能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然而,这里提出的改进可以容易地在
背景技术
部分中描述的体系结构中应用。此外,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容易地用在当前由3GGP讨论的LTERAN中。39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减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的通信路径上交换的数据流的数据分组的大小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包括报头串接,其中,所述报头串接中的外报头用于在所述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的通信路径上交换数据分组,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配置新地址,其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用所配置的新地址取代所述外报头的目的地地址字段或源地址字段中的地址,在将所述数据分组发送至所述第二实体之前,从所述报头串接中去除不同于所述外报头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使用具有在所述目的地地址字段或源地址字段中的所配置的新地址的外报头,经由所述通信路径,将具有已经被去除了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从所述第一实体传送至所述第二实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串接的报头是因特网协议的报头、或不同协议的报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地址字段或源地址字段中的所配置的至少一个新地址用于在所述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所述数据分组,并且使得能够重构所述报头串接。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所述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包括用于重构所述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以及当配置所述新地址时,将所配置的新地址与包括用于重构所述报头串接的信息的所述上下文相关联。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之一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所述第一实体/第二实体中,为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方向决定将从所述数据分组去除和重构除了所述外报头之外的、所述报头串接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哪一个部分,以及当决定了时,告知所述第二实体/第一实体要去除和重构所述报头串接中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哪一个部分。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实体配置所述新地址,其中,所述取代步骤用所述第一实体的所配置的新地址取代从所述第一实体传送至所述第二实体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的源地址字段中的地址、以及从所述第二实体传送至所述第一实体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的目的地地址字段中的地址。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实体和所述第二实体每个均配置一个新地址,并且所述取代步骤用所述第一实体/第二实体的所配置的新地址取代从所述第一实体传送至所述第二实体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中的源/目的地地址字段,以及用所述第二实体/第一实体的所配置的新地址取代从所述第二实体传送至所述第一实体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中的源/目的地地址字段。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的外报头包括原始地址,其由前缀和接口标识符组成,并且所述配置新地址的步骤通过维持所述原始地址的前缀并且改变所述接口标识符,或者通过改变所述前缀和所述接口标识符,来配置所述新地址。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数据流内,要从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变化的值从要被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复制到外报头中的字段中,该外报头中的字段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具有变化的值的字段。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外报头中的对应字段为空的情况下,或者在用于重构所述报头串接的所述上下文包括用以恢复所述外报头中的对应字段中的值的信息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复制所述变化的值的步骤。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数据流内,要从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中去除的至少一个报头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确定要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中的值的变化速率,以及在所述值的变化速率低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之一所述的用于减小所述数据分组的大小的步骤。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数据流内,要从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以及其中,对于所述字段的这些变化的值中的每个不同值,配置不同的新地址,每个所述不同的新地址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包含所述不同值的所述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不同的上下文。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数据流内,要从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实体和所述第二实体每个均配置新地址,并且所述取代步骤用所述第一实体的所配置的新地址取代所述外报头的源/目的地地址字段中的地址,并且用所述第二实体的所配置的新地址取代所述外报头的目的地地址字段/源地址字段中的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实体/第二实体的所配置的新地址唯一地识别用于重构具有所述变化的值的字段的上下文,并且所述第二实体/第一实体的所配置的新地址唯一地识别用于重构除了包含所述变化的值的所述字段之外的报头串接的上下文。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之一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通过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执行特定计算,在所述第一实体生成第一哈希值,其表示要从所述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实体向所述第二实体传送消息,该消息包括所生成的第一哈希值、所配置的新地址以及关于被执行了所述第一哈希值的计算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的信息,通过在每个接收的数据分组上对由所接收的信息指示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执行特定计算,在所述第二实体生成第二哈希值,通过将所接收的第一哈希值与每个接收的数据分组的所述第二哈希值匹配,在所述第二实体识别要被重构和/或要从中去除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报头串接,以及在所述第二实体,将所接收的所述第一实体的配置的新地址与用于重构所识别的报头串接的上下文相关联。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一实体传送至所述第二实体的所述消息还包括用于识别被所述第二实体执行所述特定计算以生成所述第二哈希值的所述数据分组的信息。16.如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通过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执行特定计算,在所述第一实体生成第一哈希值,其表示要从所述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实体向所述第二实体传送消息,该消息包括所生成的第一哈希值、以及关于被执行了所述第一哈希值的计算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的信息,通过在每个接收的数据分组上对由所接收的信息指示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执行特定计算,在所述第二实体生成第二哈希值,通过将所接收的第一哈希值与每个接收的数据分组的所述第二哈希值匹配,在所述第二实体识别要被重构和/或要从中去除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报头串接,通过与所述第一实体的原始地址相比较而维持子网前缀,并且使用所述第一哈希值作为所述第一实体的新地址的接口标识符,在所述第二实体推导出所述第一实体的所述新地址,以及在所述第二实体,将推导出的所述第一实体的新地址与用于重构所识别的报头串接的上下文相关联。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移动IPv6协议的消息用以在所述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信息。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报头串接的每个报头顺序地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之一所述的步骤。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实体位于第一网络中,并且移动至第二网络,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当移动至所述第二网络时,由所述第一实体配置另一个新地址,其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所述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告知所述第二实体所述另一个新地址,其代替所配置的新地址而被用于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所述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实体关于所述第二实体同时多次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之一所述的用以减小数据分组大小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实体为关于所述第二实体多次执行所述方法中的每一次执行分别保存配置的新地址,以及其中,所述告知步骤包括从所述第一实体传送批量消息至第二实体,所述批量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实体的多个配置的新地址、以及关于所述第二实体中的对应上下文的信息,所述对应上下文被所述第一实体的多个配置的新地址中的每一个唯一地识别。21.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实体经由所述第一实体而与对端节点通信,并且其中,所述对端节点和所述第二实体的地址属于因特网协议版本4,并且所述外报头属于因特网协议版本6,并且其中,对于所述外报头的所述新地址的配置基于所述对端节点和第二实体的地址。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将所述对端节点和所述第二实体的地址串在一起来配置所述新地址。23.如权利要求1至21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报头属于因特网协议版本6,并且其中,在所述数据流内,属于因特网协议版本4并且要从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字段的变化的值从内报头复制到所述外报头的适当字段。24.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位于支持因特网协议版本4的网络中,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使所述数据分组的外报头适合于因特网协议版本4类型。25.如权利要求1至24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关于交换数据分组的实体、关于存在至少一个数据流的会话、以及关于数据分组的数据流,分层地组织所配置的新地址。26.—种用于从接收的、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生成包括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属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的通信路径上交换的数据流,并且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接收数据分组,其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但至少包括外报头,所述外报头已经被用于所述第一实体与所述第二实体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的交换,所述外报头包括唯一地识别包含用于重构完整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的地址,以及基于由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中的地址识别的上下文中的信息,重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完整的报头串接。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所述第二实体,确定是否重构所述完整的报头串接,在确定不重构所述完整的报头串接的情况下,确定要重构所述完整的报头串接的哪个部分,基于由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中的地址识别的上下文中的信息,重构所述完整的报头串接的所确定的部分。28.—种用于在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数据分组的方法,该方法结合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之一所述的步骤与如权利要求26至27中之一所述的步骤。29.—种实体,用于减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该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流的数据分组的大小,其中,所述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包括报头串接,其中,所述报头串接中的外报头用于在该实体与所述第二实体之间的通信路径上交换数据分组,所述实体包括处理器,被适配为配置新地址,所述新地址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用所配置的新地址取代所述外报头的目的地地址字段或源地址字段中的地址,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从所述报头串接中去除不同于所述外报头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发送机,被适配为使用具有在所述目的地地址字段或源地址字段中的所配置的新地址的外报头,向第二实体发送具有已经被去除了不同于所述外报头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实体,还包括接收机,被适配为接收包括用于重构所述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当配置所述新地址时,将配置的新地址与所接收的包括用于重构所述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相关联。31.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为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方向决定要去除和重构除了所述外报头之外的、所述报头串接中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哪一个部分,以及其中所述发送机被适配为向所述第二实体发送消息,其包括关于要去除和重构所述报头串接中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哪一个部分的信息。32.如权利要求29至31中之一所述的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用所述实体的所述配置的新地址取代传送至所述第二实体的那些数据分组的外报头的源地址字段或目的地地址字段中的地址。33.如权利要求29至32中之一所述的实体,其中,通过由前缀和接口标识符组成的原始地址可达所述实体,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适配为通过维持所述前缀并且改变所述原始地址的接口标识符,或者通过改变所述原始地址的前缀和接口标识符,配置所述新地址。34.如权利要求29至33中之一所述的实体,其中,在所述数据流内,要从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将所述变化的值从要被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复制到所述外报头中对应于具有所述变化的值的字段的字段中。35.如权利要求29至33中之一所述的实体,其中,在所述数据流内,要从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确定要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中的值的变化速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仅在确定所述值的变化速率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配置所述新地址。36.如权利要求29至33中之一所述的实体,其中,在所述数据流内,要从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其中接收机被适配为接收包括关于所述第二实体的新地址的信息的消息,所述新地址由所述第二实体配置以唯一地识别用于重构具有所述变化的值的字段的上下文,以及所述处理器被适配为用所述实体的配置的新地址取代所述外报头的源地址字段中的地址,并且被适配为用所述第二实体的配置的新地址取代所述外报头的目的地地址字段中的地址。37.如权利要求29至36中之一所述的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对要从所述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执行特定计算,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从所述特定计算的结果生成第一哈希值,其表示要从所述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发送机还被适配为向所述第二实体发送消息,其包括所生成的第一哈希值、以及关于被执行了所述第一哈希值的计算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的信息。38.如权利要求29至36中之一所述的实体,其中,所述实体是移动节点、或位于所述移动节点和与所述移动节点通信的对端节点之间的网络实体。39.如权利要求29至38中之一所述的实体,还包括用以执行和/或参与如权利要求2至25中之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的装置。40.—种用于从接收的、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生成包括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的实体,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属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第一实体与该实体之间的通信路径上交换的数据流,所述实体包括接收机,适配为接收数据分组,其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但至少包括外报头,所述外报头已经被用于所述第一实体与该实体之间的通信路径上的数据分组的交换,其中,所述外报头包括唯一地识别上下文的地址,所述上下文包括用于重构完整的报头串接的信息,以及处理器,适配为基于由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外报头中的地址识别的上下文中的信息,重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完整的报头串接。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实体,其中,已经从所述完整的报头串接中去除了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以实现所述不完整的报头串接,以及所述接收机被适配为从所述第一实体接收包括生成的第一哈希值的消息,所述第一哈希值表示要从所述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哈希值已经通过对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执行特定计算而由所述第一实体生成,所述消息还包括关于被执行了所述第一哈希值的计算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的信息,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通过在从所述第一实体接收的每个数据分组上对由所接收的信息指示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字段执行特定计算,生成第二哈希值,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将所述第一哈希值与每个接收的数据分组的第二哈希值匹配,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基于匹配的结果,识别要被重构的报头串接,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将所述第一实体的配置的新地址与用于重构所识别的报头串接的上下文相关联。42.如权利要求40至41所述的实体,其中,所述实体是移动节点、或位于所述移动节点和与所述移动节点通信的对端节点之间的网络实体。43.如权利要求40至42中之一所述的实体,还包括用以执行和/或参与如权利要求26或27中之一所述的方法步骤的装置。44.一种用于减小在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流的数据分组的大小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流的数据分组包括报头串接,所述报头串接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之间交换数据分组的外报头和第一内报头,其中,所述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位于支持因特网协议版本4的网络中,并且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使数据分组的所述外报头适合于因特网协议版本4类型,配置新端口号,其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用所配置的新端口号取代所述报头串接的第一内报头的目的地字段或源字段中的端口号,在将所述数据分组传送至所述第二实体之前,从所述报头串接中去除不同于所述外报头和所述第一内报头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使用所述外报头和具有配置的新端口号的所述第一内报头,将具有已经被去除了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从第一实体传送至第二实体。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内报头和所述第一内报头中的端口号属于用户数据报协议、或传输控制协议。46.如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数据流内,要从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变化的值从要被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复制到所述外报头中的适当字段中。47.如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数据流内,要从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其中所述去除步骤不去除具有变化的值的字段。48.如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数据流内,要从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中去除的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具有可以从一个数据分组到另一个数据分组而变化的值的字段,并且其中,为所述字段的每个变化的值配置新端口号,以分别唯一地识别上下文,所述上下文包括用于重构包含所述字段中的变化的值的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的信息。49.如权利要求44至48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所述第二实体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AT,并且经由NAT路由器在所述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所述数据分组,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使用所述目的地字段或源字段中的所配置的新端口号,经由NAT路由器而将数据分组从所述第二实体传送至所述第一实体,以便使得在所述NAT路由器中能够使用所配置的新端口号接收并转送来自所述第一实体的数据分组。50.如权利要求44至49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所述第二实体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AT,并且经由NAT路由器在所述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所述数据分组,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经由NAT路由器而将配置消息从所述第二实体传送至所述第一实体,其中,使用所述第一内报头的源字段中的第一端口号从所述第二实体传送所述配置消息,并且使用所述第一内报头的源字段中的第二端口号将所述配置消息从所述NAT路由器转送至所述第一实体,在所述第一实体中,将所述第二端口号确定为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的新端口号。51.如权利要求44至50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关于交换数据分组的实体、关于存在至少一个数据流的会话、以及关于数据分组的数据流,分层地组织所配置的新端口号。52.如权利要求25或5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配置新地址或端口号时,与已经存在的新地址或端口号相比,仅改变所述新地址或端口号的相关结构部分,并且仅通告所述改变的结构部分。53.—种用于从接收的、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生成包括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属于在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流,并且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接收数据分组,其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但是至少包括已经用于在所述第一实体与所述第二实体之间交换所述数据分组的外报头和第一内报头,第一内报头包括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所述完整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的端口号,以及,基于由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第一内报头中的端口号识别的上下文中的信息,重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完整的报头串接。54.—种实体,用于减小在该实体与第二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流的数据分组的大小,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报头串接,其中,所述报头串接中的外报头和第一内报头用于在所述实体与所述第二实体之间交换数据分组,其中,所述实体和所述第二实体位于支持因特网协议版本4的网络中。所述实体包括处理器,被适配为使数据分组的所述外报头适合于因特网协议版本4类型,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配置新的端口号,其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用所配置的新端口号取代所述第一内报头的目的地字段或源字段中的端口号,所述处理器还被适配为从所述报头串接中去除不同于所述外报头和所述第一内报头的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发送机,被适配为使用具有在所述目的地字段或源字段中的所配置的新端口号的所述第一内报头,向所述第二实体发送具有已经被去除了所述至少一个报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实体,还包括用以执行和/或参与如权利要求44至52中之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的装置。56.—种用于从接收的、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生成包括报头串接的数据分组的实体,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属于在第一实体与该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流,所述实体包括接收机,被适配为接收数据分组,其包括不完整的报头串接,但至少包括已经用于在所述第一实体与所述实体之间交换数据分组的外报头和第一内报头,其中,所述第一内报头包括唯一地识别包括用于重构完整的报头串接的信息的上下文的端口号,以及处理器,被适配为基于由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第一内报头中的端口号识别的上下文中的信息,重构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完整的报头串接。57.—种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29至39中之一所述的用于减小数据分组的大小的实体,并且包括如权利要求40至43中之一所述的用于生成数据分组的实体。58.—种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54至55中之一所述的用于减小数据分组的大小的实体,并且包括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用于生成数据分组的实体。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从数据分组去除内报头而减小数据分组的大小的方法,其中,为了路由目的而至少保持外报头。当从数据分组去除内报头时,接收和/或发送实体的新配置的地址被插入到数据分组的剩余的外报头中。在接收实体中提供上下文信息,用于重构所去除的内报头,其中,通过在外报头的源和/或目的地地址中的新配置的地址而引用上下文信息。传送仅具有一个报头的较小的数据分组,从而显著地减小每个数据分组的大小。在接收实体完整地重构原始分组,从而允许进行对每个数据分组的一般处理。文档编号H04L29/06GK101779421SQ200880103180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申请日期2008年6月13日优先权日2007年6月19日发明者吉纳迪·弗勒夫,基利恩·韦尼格,詹斯·巴克曼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