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4193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图像数据从图像处理设备发送至其它设备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字照相机正在变得普及,并且所拍摄的被摄体图像数据被频繁地传送 至诸如个人计算机(PC)、其它数字照相机或打印机之类的其它设备。摄像设备中的面部识别技术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日本特开2005-252457号公报 公开了一项发明将被摄体的面部图像和多条图像目的地信息彼此相关联地进行登记。当 所拍摄的图像与所登记的信息匹配时,发送该图像。日本特开2004-356986号公报公开了 一项发明将人物图像和邮件地址彼此相对应地进行管理。当所拍摄的图像包含所登记的 人物图像时,将该图像发送至相应的邮件地址。与使用摄像设备中的面部识别技术的图像 发送技术相关联的这些技术是已知的。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将人物图像和多条图像目的地信息彼此相关联地进行管理。 如果所拍摄的图像包含所登记的人物图像,则可以将该图像发送至相应的发送目的地。然而,从所拍摄的图像所包含的人中难以立即判断已经登记了哪些人的图像目的 地信息、图像已被发送至哪些人、以及图像尚未被发送至哪些人。在日本特开2005-252457号公报中,可以将所登记的图像目的地信息叠加在所拍 摄的图像上并进行显示。然而,不能判断所拍摄的图像是否已被发送至发送目的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缺陷和缺点。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登记单元,用于将被摄体信 息和表示图像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彼此相对应地进行登记;识别单元,用 于基于表示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体的区域中的特征量来识别所述被摄体;发送单元,用 于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发送目的地,其中所述发送目的地由与所述识别单元所识别出的 所述被摄体的被摄体信息相对应的发送目的地信息来表示;以及显示控制单元,用于将所 述发送单元对所述图像数据的发送状态与所述图像数据一起显示在显示单元上,其中,所 述显示控制单元针对所述识别单元所识别出的各被摄体显示所述发送状态。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被 摄体信息和表示图像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彼此相对应地进行登记;基于表 示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体的区域中的特征量来识别所述被摄体;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 发送目的地,其中所述发送目的地由与所识别出的被摄体的被摄体信息相对应的发送目的 地信息来表示;以及针对所识别出的各被摄体,将所述图像数据的发送状态与所述图像数 据一起显示在显示单元上。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 方面,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的结构的示例的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数据的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状态表的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数据的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的外观和LCD的显示示例的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IXD的显示示例的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CD的另一显示示例的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IXD的又一显示示例的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IXD的又一显示示例的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IXD的显示示例的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IXD的另一显示示例的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IXD的又一显示示例的图;以及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IXD的又一显示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第一实施例图1是示出数字照相机100的结构的框图,数字照相机100是可以应用本发明实 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示例。附图标记10表示拍摄透镜;附图标记12表示具有光圈功能的快门;附图标记14 表示用以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附图标记16表示用以将摄像元件14输出 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16。数字照相机100是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发送管 理设备的结构示例。时序发生电路18将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提供至摄像元件14、A/D转换器16以及 D/A转换器26。存储器控制电路22和系统控制电路50控制时序发生电路18。图像处理电路20对来自A/D转换器16或存储器控制电路22的数据执行预定的 像素插值处理和颜色转换处理。图像处理电路20还使用所拍摄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运算处理。系统控制电 路50基于由图像处理电路20所获得的运算结果,控制曝光控制单元40和调焦控制单 元42。更具体地说,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TTL(through the lens,通过透镜)方式的 AF(Automatic Focus,自动调焦)处理、AE(Automatic Exposure,自动曝光)处理以及 EF(Electronic Flash,电子闪光)处理。
图像处理电路20还使用所拍摄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运算处理,并且基于所获 得的运算结果进行TTL的AWB(AutomaticWhite Balance,自动白平衡)处理。存储器控制电路22控制A/D转换器16、时序发生电路18、图像处理电路20、图像 显示存储器24、D/A转换器26、存储器30以及压缩/解压缩电路32。将来自A/D转换器16的数据经由图像处理电路20和存储器控制电路22或者在 没有图像处理电路20介入的情况下经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而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或 存储器30。附图标记24表示图像显示存储器;附图标记26表示D/A转换器,并且附图标记28 表示由TFT IXD构成的图像显示单元。将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的显示图像数据经由D/ A转换器26显示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可以通过在图像显示单元28上顺序显示所拍摄的图像数据来实现电子取景器功 能。图像显示单元28可以根据来自系统控制电路50的指令任意地打开/关闭(ON/ OFF)其显示。在显示OFF状态下,可以极大地减小数字照相机100的功耗。存储器30存储所拍摄的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并且具有足以存储预定数量的静 止图像或预定时间的运动图像的存储容量。这样,即使在连续拍摄多个静止图像的连续拍摄或全景拍摄模式下,也可以将大 量图像数据高速写入存储器30。存储器30还可以用作系统控制电路50的工作区。压缩/解压缩电路32使用例如自适应离散余弦变换(adaptiv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ADCT)来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或解压缩。压缩/解压缩电路32从存储器30读 出图像,对该图像进行压缩或解压缩,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写入存储器30。曝光控制单元40控制具有光圈功能的快门12。曝光控制单元40还具有与电子闪 光灯48相协作的电子闪光灯亮度控制功能。调焦控制单元42控制拍摄透镜10的调焦。变焦控制单元44控制拍摄透镜10的 变焦。挡板控制单元46控制用作挡板的保护单元102的动作。电子闪光灯48具有AF辅助光投影功能和电子闪光灯亮度控制功能。利用TTL来 控制曝光控制单元40和调焦控制单元42。系统控制电路50基于由图像处理电路20所获 得的运算结果来控制曝光控制单元40和调焦控制单元42。系统控制电路50根据来自各单元的输入信号和程序来控制整个数字照相机100。 更具体地说,系统控制电路50执行诸如显示控制处理和通信控制处理之类的控制处理。系 统控制电路50还执行本实施例中所需的各种处理,这些处理包括所拍摄图像的被摄体识 别处理、检查被摄体识别结果和管理数据的处理、以及状态数据生成处理。在被摄体识别处 理中,从所拍摄的图像数据的区域中指定被摄体的拍摄区域。被摄体区域例如是被摄体的 面部区域。注意,系统控制电路50不需要总是由单个硬件构成。用作控制单元的多个硬件 可以分担各功能以实现数字照相机100的功能。存储器52存储系统控制电路50的操作所 用的常数、变量以及程序。显示单元54包括例如液晶显示装置和扬声器,以根据由系统控制电路50执行的 程序,使用文本、图像或语音来显示操作状态或消息。显示单元54包括配置在数字照相机
6100的操作单元附近的可视位置处的一个或多个单元,并且通过组合例如IXD、LED以及声 音生成元件来构成该显示单元54。在光学取景器104中设置显示单元54的一些功能。在显示单元54的显示内容中, 将与拍摄设置相关联的多条信息显示在IXD上,如单拍/连拍、自拍、压缩率、记录像素数、 已记录图像数、可记录图像数、快门速度、F值、曝光补偿、电子闪光灯、红眼缓和以及微距拍 摄。其它示例有蜂鸣器设置、时钟电池电量、电池电量、错误、由多个数字表示的信息、外部 存储介质93的安装状态、通信I/F操作以及日期/时间。在显示单元54的显示内容中,光学取景器104中所显示的显示内容有对焦、照相 机抖动警告、电子闪光灯充电、快门速度、F值以及曝光补偿。非易失性存储器56是诸如EEPROM之类的电可擦除/可记录存储器。在本实施例 中,对被摄体信息和图像目的地信息彼此相关联进行管理的管理数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 器中。附图标记60、62、64、66、68和70表示用于输入系统控制电路50的各种操作指令
的操作部件。这些操作部件由开关、拨盘、触摸面板、视线检测指示器、以及语音识别装置的 一个或多个组合构成。这里将详细说明操作部件。模式拨盘开关60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功能模式,如断电、自动拍摄模式、拍摄模式、 全景拍摄模式、重放模式、多窗口重放/清除模式以及PC连接模式。开关62是快门开关SW1。在快门按钮(未示出)的操作途中接通快门开关SW1,以 指示开始诸如AF(自动调焦)处理、AE(自动曝光)处理、AWB(自动白平衡)处理或EF(电 子闪光)处理之类的操作。开关64是快门开关SW2。在快门按钮(未示出)的操作结束时接通快门开关SW2, 以给出针对包括曝光处理、显影处理以及记录处理在内的一系列处理的指令。在曝光处理 中,将与从摄像元件14读出的信号相对应的图像数据经由A/D转换器16和存储器控制电 路22写入存储器30。使用图像处理电路20或存储器控制电路22的运算处理来执行显影 处理。在记录处理中,从存储器30读出图像数据,通过压缩/解压缩电路32对该图像数据 进行压缩并写入外部存储介质93。图像显示0N/0FF开关66可以设置图像显示单元28的0N/0FF,还可以设置本发明 的显示模式的0N/0FF。利用该功能,在使用光学取景器104进行拍摄时,图像显示0N/0FF开关66停止向 例如包括TFT IXD的图像显示单元供电,由此节省电力。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意图来切换显 示模式的使用/不使用。快速阅览0N/0FF开关68设置快速阅览功能,以便在拍摄之后立即自动重放所拍 摄的图像数据。操作单元70包括各种按钮和触摸面板。操作单元70包括例如菜单按钮、设置按 钮、微距按钮、多窗口重放分页按钮、闪光灯设置按钮、以及单拍/连拍/自拍切换按钮。操 作单元70还包括菜单移动+(加)按钮、菜单移动-(减)按钮、重放图像移动+(加)按钮、 以及重放图像移动_(减)按钮。操作单元70还包括拍摄图像质量选择按钮、曝光补偿按 钮、以及日期/时间设置按钮。在本实施例中,还使用操作单元进行图标的指定或选择。
7
电源控制单元80包括电池检测电路、DC/DC转换器、以及用以选择要通电的模块 的开关电路。电源控制单元80检测电池的有无、电池类型、以及电池电量,基于检测结果和 来自系统控制电路50的指令控制DC/DC转换器,并在必要的时间段内将必要的电压供应至 包括存储介质的各单元。附图标记82表示连接器;附图标记84表示连接器;附图标记86表示包括诸如 碱性(alkaline)电池或锂(lithium)电池之类的一次电池、诸如镍镉(NiCd)电池、镍氢 (NiMH)电池或锂离子(Li)电池之类的二次电池、或AC适配器的电源单元。卡控制器90将数据发送至诸如存储卡之类的外部存储介质/从诸如存储卡之类 的外部存储介质接收数据。附图标记91表示与诸如存储卡之类的外部存储介质的接口。连 接器92连接诸如存储卡之类的外部存储介质。外部存储介质93例如是存储卡。存储介质 安装检测单元98检测外部存储介质93是否被安装至连接器92。用作挡板的保护单元102覆盖包括数字照相机100的透镜10在内的摄像单元,由 此防止摄像单元被弄脏或损坏。可以在不使用图像显示单元28的电子取景器功能的情况下仅使用光学取景器 104进行拍摄。光学取景器104包含显示单元54的一些功能,例如显示对焦、照相机抖动警 告、电子闪光灯充电、快门速度、F值、以及曝光补偿。与其它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单元110与天线112相连接。以上已经说明了数 字照相机100的整体系统结构。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系统的结构的示例的图。操作者201所持的数字照相 机210能够经由无线网络200无线连接至其它用户202、203、204和205所持的数字照相机 220、230、240和250。数字照相机210、220、230、240和250均具有与图1所示的数字照相 机100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无线网络将被作为诸如IEEE802. lla/b/g之类的无线 LAN进行说明。然而,无线网络的类型对本发明不构成限制。还可以使用用于无线USB的 UffB (Ultra Wide Band,超宽带)或蓝牙(Bluetooth)。这些装置预先在存储器上存储与SSID和无线参数有关的信息,SSID是在通用无 线LAN中使用的网络识别信息,无线参数例如为无线通信信道和加密密钥。基于这些参数 构建无线LAN网络。“SSID”是“Service Set Identifier (服务集标识符)”的简称。图3是示出对被摄体信息和图像目的地信息彼此相关联地进行管理的管理数据 的图。如图3所示,管理数据包括登记名称、无线LAN参数、以及与无线LAN参数相关联 的被摄体信息(所登记的面部数据),其中登记名称用以识别多个所登记的管理数据的每一个。当所登记的被摄体存在于所拍摄的图像中时,该管理数据用于利用与被摄体相对 应的无线LAN参数,将该图像发送至另一目标数字照相机。注意,可以将多个面部数据与一 个无线LAN参数相关联地进行登记。在通过操作数字照相机的操作单元切出要登记的面部数据之后,可以通过以下方 法登记管理数据。例如,可以使用手动输入无线LAN参数的方法、将PC连接至数字照相机并 将在PC中创建的登记数据发送至照相机的方法、以及使用无线通信发送登记数据的方法。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某种方法将管理数据登记在数字照相机中,并且该登记方法对本发明不构成限制。图4是示出通过检查图像数据的被摄体识别结果以及图3所示的管理数据300所 获得的图像状态表400的图。在本实施例中,对图5所示的图像数据500进行被摄体识别。在这种情况下,对每 一个所识别出的面部数据(faceA (面部A)、faceB (面部B)、faceD (面部D)和faceF (面 部F))检查该数据是否登记在图3的管理数据300中。对与各面部数据相关联登记的无线 LAN参数的数量以及无线LAN参数进行存储。在这种情况下,无线LAN参数WirelessParaml (无线参数1)和WirelessParam2 与faceA相关联。与面部数据相关联的无线LAN参数将在下文中被称为面部数据的相应无 线LAN参数。faceA的相应无线LAN参数是WirelessParaml和WirelessParam2,并且所登 记的参数数量为2。类似地,对包括在图像数据500中的faceB、faceD和faceF进行利用 管理数据300的检查处理,由此计算所登记的参数数量以及相应的无线LAN参数。另外,将 由上述处理计算出的相应无线LAN参数的当前图像发送状况存储为发送状态。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外观以及LCD的显示示例的图。图 6示出与所拍摄的图像中的各被摄体相关联的图像发送状况。附图标记601表示光学取景器;附图标记602表示快门按钮;附图标记603表示 模式拨盘开关。将说明由模式拨盘开关所设置的重放模式下的动作。功能按钮604用于执 行各种处理,如打印和图像发送。操作单元605可以使用4向选择器来选择菜单或移动光 标。按下输入按钮606以执行在菜单中所选择的处理。按下菜单按钮607以调用针对各种 设置的菜单。按下显示按钮608以打开/关闭IXD 609上的图像显示或显示模式。附图标 记609表示IXD ;附图标记610表示显示在该IXD上的图像的发送状态列表。发送状态列 表是发送状态的内容的含义的列表。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210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以下将参考图 7详细说明该处理过程。假定显示模式默认有效。首先,操作者201将其自身的数字照相机210的模式拨盘开关603设置为重放模 式,并接通该照相机的电源。在步骤S701,操作者201使用操作单元605选择要显示的图像。在步骤S702,数字照相机210判断所选择的图像是否已经过了面部识别处理。可 以根据是否存在与所选择的图像相对应的图像状态表400(稍后说明)来判断是否已经 进行了面部识别处理,这是因为在面部识别处理之后与该图像相关联地存储了图像状态表 400。如果在步骤S702判断出尚未进行面部识别处理,则在步骤S703,数字照相机210 执行面部识别处理以识别面部数据。在图像数据500中,得到faceA、faceB、faceD和faceF 作为面部识别结果。在步骤S704,数字照相机210进行面部识别结果和图3所示的管理数据300之间 的检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为A先生/女士 301和C先生/女士 302登记faceA,为C先 生/女士 302和E先生/女士 303登记faceB,为G先生/女士 304登记faceD,并且没有 登记faceF。即便对于由于已经过了面部识别处理和利用管理数据的检查处理因而已生成了图像状态表的图像数据,也再次利用管理数据300进行检查处理。这是因为,如果在生成图 像状态表之后登记新的被摄体信息和图像目的地信息,则可能已经更新了管理数据300。在步骤S705,数字照相机210判断是否已经生成了图像状态表400。如果判断出已 经生成了图像状态表400,则在步骤S706,数字照相机210更新图像状态表。另一方面,如 果判断出尚未生成图像状态表400,则在步骤S707,数字照相机210生成新的图像状态表, 并与图像数据500相关联地存储该图像状态表。在步骤S708,数字照相机210确认图像数据500的发送状态。与通过面部识别所 识别出的面部数据(faceA、faceB, faceD和faceF)和对应于该面部数据的无线LAN参数 (所登记的参数数量)相关联地在图像状态表400中管理该发送状态。作为各面部数据的 发送状态,对已发送数据的数量/发送数据的总数(详细的发送信息与面部数据相关联的 各无线LAN参数的发送状况)进行管理。紧接在生成图像状态表之后,基于步骤S704中的检查结果,发送数据的总数为 faceA = 2、faceB = 2,faceD = 1以及faceF = 0。每当发送了图像时,增加已发送数据的 数量。对于各无线LAN参数,详细的发送信息表示“已发送=完成(done)”、“发送中=正在 发送(sending)”、“未发送=未发出(unsent) ”、以及“未登记=未登记(unregistered)”。“已发送=完成”表示图像已被发送。“发送中=正在发送”表示正在发送图像。“未 发送=未发出”表示图像尚未发送。“未登记=未登记”表示尚未登记与被摄体相对应的目 的地信息。在步骤S709,数字照相机210基于在步骤S708所确认的发送状态,更新图像状态 表。在步骤S710,数字照相机210基于所更新的图像状态表,在IXD 609的屏幕上显示发送 状态。在通过面部识别所识别出的相应面部附近显示各发送状态。这样,就能够可视地 识别对于每个被摄体的发送状态。另外,可以通过颜色来对发送状态进行分类。例如,以黑色显示“完成”,以闪烁蓝 色显示“正在发送”,以红色显示“未发出”,并且没有任何标记来显示“未登记”。这样,就可 以更容易可视地识别发送状态。要作为发送状态进行显示的内容是存储在图像状态表中的 “已发送数据的数量/发送数据的总数”。这样,用户就能够知道哪个面部数据的发送结束 以及哪个面部数据的发送未结束。当用户在这种状态下按下显示按钮608时,可以将发送状态显示模式改变为图8 所示的模式。在该模式下,显示详细的发送信息(未发出、正在发送、以及完成),从而使得 用户可以知道对于与各面部数据相关联的各无线参数的发送状态。图9是示出当对于与各面部数据相关联的所有无线参数结束图像发送时的显示 示例的图。当向对于所显示的图像所登记的所有图像发送目的地的发送结束时,由图标902 来显示表示该情况的信息。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图标或颜色来能辨别地显示发送 状态的内容。假定在步骤S701选择的要显示的图像是如图10所示的合影(group photo)。如 果在该状态下显示所有的发送状态,则不能在小的LCD上识别出这些发送状态。在这种情 况下,当如图11所示将图像放大到使得用户可以识别出每个发送状态的程度时,显示这些 发送状态。在放大之前的图像上显示的图标1002使得可以向用户通知利用放大来显示发
10送状态。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判断是禁止显示如图10所示的发送状态还是显示如图11所 示的发送状态。例如,当在所显示的图像中检测到数量大于阈值的面部时,数字照相机100 不显示发送状态。当在所显示的图像中检测到数量小于该阈值的面部时,数字照相机显示 发送状态。在替代情形下,当在所显示的图像中检测到数量大于阈值的面部时,数字照相机 使用户选择要显示发送状态的被摄体。当在所显示的图像中检测到数量小于该阈值的面部 时,数字照相机显示所有被摄体的发送状态。为了使用户选择应该显示发送状态的被摄体, 数字照相机100在图10所示的窗口中显示光标等。当用户使用操作单元605选择期望的 被摄体时,数字照相机100显示所选择的被摄体的发送状态。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对作为被摄体信息的面部数据和作为图像目的地信息 的无线LAN参数彼此相关联地进行管理。当在图像数据中包括所登记的被摄体,并且该图 像数据要被发送至相应的发送目的地时,与图像发送相关的状态可以与被摄体相关联地显 示在该图像数据上。这样,可以与包括在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体相关联地显示与图像发送相 关的各种状态,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出它们。在本实施例中,数字照相机在重放模式下启动,并且选择已拍摄的图像。然而,数 字照相机可以在拍摄模式下启动。在拍摄之后,可以在所拍摄的图像确认窗口中应用上述 显示模式。第二实施例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进行图像的面 部识别处理并且与面部数据相关联地显示发送状态的方法。在第二实施例中,将说明如下 方法通过操作操作单元来选择所显示的发送状态的图标,并且进行稍后要执行的处理,如 图像发送、预约图像发送以及管理数据登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与第一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相同,并且具有图1所 示的结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的网络结构也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网络 结构相同。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数字照相机预先在存储器上存储与SSID以及无线参数 有关的信息,其中SSID是在通用无线LAN中使用的网络识别信息,无线参数为例如无线通 信信道和加密密钥。数字照相机基于这些参数构建无线LAN网络。在本实施例中构建的无线网络将作为诸如IEEE802. lla/b/g之类的无线LAN进 行说明。然而,无线网络的类型对本发明不构成限制。例如,还可以使用用于无线USB的 UWB (超宽带)或蓝牙。将被摄体信息和图像目的地信息彼此相关联进行存储的管理数据也与第一实施 例中的管理数据相同,并且具有图3所示的结构。通过检查图5所示的图像数据的被摄体 识别结果和管理数据所获得的图像状态表也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像状态表相同,并且具有 图4所示的结构。图12和图1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13、图 15、图16和图1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外观以及LCD的显示示例的图。 以下将参考这些附图来详细说明该处理过程。步骤S1201 S1210中的一系列处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相同,因此将不再重
11复对其的说明。 在步骤S1210中显示了发送状态之后,在步骤S1211,数字照相机判断用户是否已 经使用操作单元1305输入了指令。此时,用户可以使用操作单元1305选择所显示的发送 状态的图标光标。如1312所示那样,当前所选择的图标光标显示得大于其余图标光标,以 向用户通知当前所选择的图标。在本实施例中,仅对于能够有望进行随后处理的发送状态,才可以允许图标光标 的移动。也就是说,不能移动表示“完成”的发送状态的图标光标。对于表示不能执行随后 处理的发送状况的发送状态,禁止移动图标光标,以使得不接收该发送状况之后的处理的 指令。另外,可以向作为与发送状态相对应的发送目的地的装置询问电源状态。如果该装 置的电源为断开(OFF),则禁止移动该发送状态的图标光标。例如,当用户选择并指定发送状态为“未登记”的被摄体1311时,可以执行管理数 据登记处理作为随后的处理。当用户选择并指定发送状态为“未发出”的被摄体1312时,可 以执行发送处理作为随后的处理。当用户指定发送状态为“正在发送”的被摄体1313时,可 以执行发送停止作为随后的处理。用户不能选择并指定发送状态为“完成”的被摄体1314。在本实施例中,放大当前所指定的图标光标,以使得可进行辨别。代替地,可以仅 将当前所指定的图标光标改变为具有其它形状的图标。在替代情形下,可以仅改变所指定 的图标光标的颜色,以使得能辨别图标。还可以与各发送状态相对应地设置多个处理,作为由发送状态表示的发送状况之 后的处理。例如,当用户选择表示发送状态“未发出”的图标光标时,可以设置预约发送处 理以及发送处理。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对发送状态进行设置,以给出对于由发送状态 表示的发送状况之后的处理的指令。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当如图13所示在步骤S1211中通过用户操作选择被摄体 D1312时所执行的处理。当在步骤S1211中判断出用户已输入了选择指令时,在步骤S1212,数字照相机从 存储器读出与所选择和指定的面部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状态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选择了 被摄体D,因此读出发送状态403。在步骤S1213,数字照相机判断所读出的发送状态是否表示图像未发出状态。如果 在步骤S1213中判断出所读出的发送状态不表示图像未发出状态,则在步骤S1215,数字照 相机进行管理数据登记处理,然后返回至状态B。在通过操作数字照相机的操作单元1305切出要登记的面部数据之后,可以通过 以下方法来登记管理数据。例如,可以使用手动输入无线LAN参数的方法、将PC连接至数 字照相机并将在PC中创建的登记数据发送至照相机的方法、以及使用无线通信发送登记 数据的方法。然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某种方法将管理数据登记在数字照相机中,并且登 记方法对本发明不构成限制。如果在步骤S1213中判断出所读出的发送状态表示图像未发出状态,则数字照相 机进入状态A,以在步骤S1214中执行图像发送处理。将参考图14详细说明从状态A开始 的图像发送处理。根据所读出的发送状态403显而易见的是,用以执行所选择和指定的图像发送的 无线LAN参数是WirelessPararM。因此,在步骤S1401,数字照相机开始使用无线LAN参数
12“WirelessParam4”的无线LAN连接。在步骤S1402,判断使用WirelessParam4的无线连接 是否已经成功。如果判断出无线连接已成功,则在步骤S1403,数字照相机搜索所连接的装置。可 以使用在网络界广泛使用的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通用即插即用)或Bonjour 来实现连接装置搜索方法。搜索方法的类型对本发明不构成限制。如果在步骤S1404中判断出发现了所连接的装置,则在步骤S1405,数字照相机将 图像发送至所连接的装置,然后返回至状态B。如果在步骤S1402中判断出无线连接已失败,或者如果在步骤S1404中判断出没 有发现所连接的装置,则在步骤S1406,数字照相机在IXD上显示错误。在步骤S1407,用户 确认错误显示。在步骤S1408,数字照相机再次显示状态数据,然后返回至状态B。如上所述,可以对一个发送状态登记多个随后的处理。例如,对于发送状态“未发 出”,除了参考图14所述的图像发送处理以外,还可以设置预约发送。将参考图15、图16和 图17来说明与预约发送处理有关的显示。当用户使用图13中的图标光标选择被摄体1312时,窗口改变为图15所示的窗口 1501,以允许用户选择图像发送或预约发送。当用户选择预约发送1503时,窗口改变为图 16所示的窗口 1601,以显示当前发送顺序1602,并且还允许用户使用框1603指定与所指定 的面部图像相关联的发送目的地的发送的顺序。假定用户已经将向与所选择的被摄体1312的faceD相关联的发送目的地的图像 发送顺序设置为“2”。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7所示,在图标光标附近,在发送状态中显示发 送顺序。当设置了预约发送时,数字照相机在向一个发送目的地的图像发送结束时临时断 开无线通信。然后,数字照相机读出接下来的发送顺序的发送状态。数字照相机根据图14 所示的过程,重复执行无线参数设置、无线连接、连接装置搜索、以及图像发送,直到发送顺 序的最后为止。可以在图16所示的窗口中指定图像发送的日期/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当 内部计时器(未示出)的值已达到所指定的日期/时间时,数字照相机100执行图像发送。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对作为被摄体信息的面部数据和作为图像目的地信息 的无线LAN参数彼此相关联地进行管理。当在图像数据中包括所登记的被摄体,并且该图 像数据要被发送至相应的发送目的地时,与图像发送相关的状态可以与被摄体相关联地显 示在该图像数据上。这样,可以与包括在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体相关联地显示与图像发送相 关的各种状态,从而使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出它们。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操作单元来选择与被摄体相关联显示的发送状态。执行与所选 择的发送状态相对应的处理。这样,就能够明确地指定用户所期望的接下来的处理。因此, 可以容易地反映出用户的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数字照相机在重放模式下启动,并且选择已拍摄的图像。然而,数 字照相机可以在拍摄模式下启动。在拍摄之后,可以在所拍摄图像确认窗口中应用上述显 示模式。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识别面部来识别被摄体。代替地,可以通过在重放模式下识 别语音来识别与该语音相对应的被摄体。可以通过使存储在计算机的RAM或ROM中的程序运行来实现构成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部件和步骤。程序和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包含在本发明中。本发明可以实施为例如系统、设备、方法、程序或者记录介质。更具体地说,可以将 本发明应用于包括一个装置的设备。还通过直接地或者从远处向系统或设备提供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 程序并使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读出并执行所提供的程序代码来实现本发明。因此安装在计算机中用以通过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程序代码本身也 实现了本发明。也就是说,本发明包含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本身。在这种 情况下,程序可以采取任何形式,诸如目标代码、要由解释器执行的程序、或要向OS提供的 脚本数据,只要能够实现该程序的功能即可。当计算机执行所读出的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当例如运行在计算机上的 OS基于程序的指令部分或全部执行实际处理时,也实现了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当将从记录介质读出的程序写入插入计算机的功能扩展板或连接至计算机的功 能扩展单元的存储器中时,也实现了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并且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 的CPU基于程序的指令部分或全部执行实际处理。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 型实施例。对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应给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此类修改、等同结 构和功能。本申请要求2007年12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326407的优先权,其全 部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权利要求
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登记单元,用于将被摄体信息和表示图像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彼此相对应地进行登记;识别单元,用于基于表示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体的区域中的特征量来识别所述被摄体;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发送目的地,其中所述发送目的地由与所述识别单元所识别出的所述被摄体的被摄体信息相对应的发送目的地信息来表示;以及显示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发送单元对所述图像数据的发送状态与所述图像数据一起显示在显示单元上,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针对所述识别单元所识别出的各被摄体显示所述发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 一表示发送了所述图像数据的信息、表示正在发送所述图像数据的信息、表示尚未发送所 述图像数据的信息、表示尚未登记与所识别出的被摄体信息相对应的发送目的地信息的信 息、与所识别出的被摄体信息相对应的发送目的地信息的数量、以及所述图像数据向与所 述被摄体信息相对应的发送目的地信息的发送目的地的发送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显示 单元上能辨别地显示所述发送状态的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将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 所述图像数据放大至大于预定大小的大小时,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上能辨别 地显示所述发送状态的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单元,所述通知单元 用于通知通过放大所述图像数据来显示能辨别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图标和颜色显示中的至少 之一来能辨别地显示所述发送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将由所述图 标和所述颜色显示所表示的所述发送状态的内容作为列表,与所述图标和所述颜色显示一 起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图像数据向由与所述识 别单元所识别出的所述被摄体相对应的发送目的地信息所表示的发送目的地的发送完成 时,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表示该完成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单元,用于指定能辨别的信息;以及指示单元,用于指示由作为通过操作所述操作单元所指定的所述能辨别的信息的所述 发送状态所表示的所述图像数据的发送状况之后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通过识别所述被 摄体的面部和对应于所述被摄体的语音中的至少之一,来识别所述被摄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记单元用于将多条被摄 体信息与一个图像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信息相对应地进行管理。
12.—种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被摄体信息和表示图像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彼此相对应地进行登记;基于表示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体的区域中的特征量来识别所述被摄体; 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发送目的地,其中所述发送目的地由与所识别出的被摄体的被 摄体信息相对应的发送目的地信息来表示;以及针对所识别出的各被摄体,将所述图像数据的发送状态与所述图像数据一起显示在显 示单元上。
13. 一种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 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
全文摘要
在设备中,将被摄体信息和表示图像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彼此相对应地进行登记。识别该图像数据中的被摄体。将该图像数据发送至由与所识别出的被摄体信息相对应的发送目的地信息所表示的发送目的地。将发送单元对图像数据的发送状态与该图像数据一起显示在显示单元上。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1904163SQ200880121538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吉田昌史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