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4417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扬声器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单元,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大直径的薄型 扬声器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例如,随着诸如液晶显示屏TV和多通道汽车立体声系 统等超薄型TV的普及,对扬声器单元的厚度的要求已日益增加。作为 传统薄型扬声器单元的示例,(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191252 号公报)已提出了图5所示的扬声器。
将参照图5来描述传统薄型扬声器单元的基本结构。
振动板(diaphragm)121包括在图中向上即扬声器正表面方向开口 的内侧圆锥部分122、向下即背面方向开口的外侧圆锥部分123、以及 连接两个圆锥部分的连接部分124。外侧圆锥部分123的外边缘提供有 边缘件125。在内侧圆锥部分122内部,粘接有中心盖126。沿着中心 盖126向下,振动板121的最内部末端的连接部分127与音圈骨架128 相连。音圈骨架128中间的重叠区域137与阻尼器(damper) 129粘接 在一起。阻尼器129将音圈骨架128保持在其中心轴线处,同时允许 由位于其下方的转换装置130从电输入转换而来的机械往复运动(振 动)。
3转换装置130包括缠绕在音圈骨架128的底部周围的音圈131、 和向音圈131提供强磁场的磁场部分132。磁场部分132包括用作永磁 体的磁体133、板134和极靴(pole piece)(轭铁)135,从而形成外 磁型磁路。将音圈骨架128插入极靴135的直立部分中,并从磁性空 间(磁隙)内的磁场给予音圈131对应于电流的电磁力,所示磁性空 间形成在形成于板134中的贯通孔的内周表面与相对的极靴135的直 立部分的外表面之间。边缘件125的外缘侧、阻尼器129的外缘侧和 极靴135的底部由框架136来支撑。

发明内容
现在,在此类传统扬声器中,通过使与将电输入转换为机械往复 运动的音圈131整体地形成的音圈骨架128 (在图5中垂直地)振动, 使振动板121运动,从而向扬声器的外部输出声音。这时,虽然音圈 骨架128仅沿着图5的竖直方向理想地振动,但实际上,由于振动系 统(边缘件125、振动板121和音圈骨架128)的共振和制造上的问题 等等,发生所谓的翻滚现象(rolling phenomenon),在这种现象中,振动 系统的重心位置移位,并且音圈骨架128沿着除竖直方向之外的方向
以这种方式,音圈骨架128的竖直运动由于边缘件125 +振动板 121 +音圈131的共振等原因而沿着除竖直方向之外的方向运动。为了 防止这种翻滚现象,将音圈骨架128与阻尼器129相连,从而保证音 圈骨架128的直进性。除非保证音圈骨架128的直进性,否则会使音 圈骨架128与板134等接触,从而导致异常噪声和损坏。此外,当使 磁隙变大以便不引起此类情况时,磁力被减小至引起声压的下降。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为了抑制除一个方向之外的振动,以及为了 保持音圈骨架128,提供了阻尼器129。
然而,为了将阻尼器129粘接到音圈骨架128 (难以在一个点处粘接,因此通常,使用所谓的贴片法(padding method)),需要用于 将阻尼器粘接到音圈骨架128的稍宽阔的空间。此外,在宽直径的扬 声器中,由于沿着音圈骨架128的一个方向的振动宽度甚至达到几十 毫米,所以除非磁隙与阻尼器129之间的距离也将此振动宽度考虑在 内,否则阻尼器129会与其他构件相干扰,从而引起损坏和异常噪声。 因此,需要在扬声器单元120的内部提供用于保证阻尼器129的振动 范围的足够空间。
亦即,在传统扬声器中,为了抑制翻滚现象,需要阻尼器129, 并且需要有将此阻尼器129粘附于音圈骨架128的宽重叠区域137。此 外,需要有用于保证阻尼器129的振动范围的空间,而这对于扬声器 的厚度变成一个很大的障碍。
已鉴于此类问题而实施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 使其进一步变薄的扬声器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包括输入信号流过的音 圈、以预定间隔设置以便从内侧和外侧将音圈和音圈骨架夹在中间的 磁路、连接到音圈骨架的上侧和下侧中的任何一侧的振动板、以及未 连接到音圈骨架而是连接到振动板的外缘部分并抑制音圈骨架的翻滚 现象的阻尼器。
此外,除上述发明之外,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还具有由通过两个 直径不同的圆形薄板同心地形成的内周板和外周板构成的阻尼器、以 及用于连接内周板和外周板的连接板,并且内周板的内周的直径被配 置成大于音圈的直径。
此外,除上述发明之外,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还具有印刷有导电 层或与导电层粘接的阻尼器,并优选被配置成将输入信号从阻尼器供 给到音圈。此外,除上述发明之外,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还具有优选具有混 合结构的阻尼器,该混合结构由不同材料的多个层构成。
此外,除上述发明之外,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还具有阻尼器,该 阻尼器在阻尼器与振动板之间的连接部分中的形状优选形成为锥形以 符合振动板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扬声器单元进一步变薄。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扬声器单元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扬声器单元的分解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扬声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蝶形阻尼器的配置的示例的视图,所述蝶形阻尼器 是图1所示的扬声器单元的一个构造构件。
图5是示出了传统薄型扬声器单元的配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扬声器单元的基本结构。图1是 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扬声器单元的配置的截面图,图2是本发明实 施例中的扬声器单元的分解截面图,且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扬声 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此外,图4是示出了蝶形阻尼器的配置的示例 的视图,所述蝶形阻尼器是扬声器单元的一个构造构件。
如图1、 2和3所示,扬声器单元1包括振动板2、边缘件3、作 为阻尼器的一个实施例的蝶形阻尼器4、音圈骨架5、音圈6、顶板7、 磁体8和极靴9。由顶板7、磁体8和极靴9形成磁路。
振动板2包括图中向上即扬声器单元1的正表面方向开口的内侧 圆锥部分、以及与内侧圆锥部分的外周连接且向下即背面方向开口的外侧圆锥部分。外侧圆锥部分的外缘提供有边缘件3。在边缘件3之下,
提供有蝶形阻尼器4。将蝶形阻尼器4和振动板2的外侧圆锥部分相互 连接。蝶形阻尼器4将音圈骨架5保持在其中心轴线(未示出)处, 同时允许音圈骨架5基于流过音圈6的输入信号而进行往复运动(往 复振动),所述音圈6缠绕在音圈骨架5周围。
在音圈6的外侧,如图1所示,从上方开始依次以一定的间隔(磁 隙)加载并设置磁体(优选为永磁体)8。将磁体8设置在极靴(也称 为轭铁)9上。顶板7、磁体8和极靴9形成外磁型磁路。将音圈骨架 5插入极靴9的直立部分中,并由流动在磁隙内的开放磁路给予音圈6 对应于输入信号的电磁力,所述电磁力形成在大致形成于顶板7的中 央的贯通孔的内周表面与极靴9的直立部分的外周表面之间,该外周 表面与内周表面相对。边缘件3的外缘侧、蝶形阻尼器4的外缘侧和 极靴9的底部由框架来支撑。
如图4所示,蝶形阻尼器4被整体地成型并由与直径不同的两个 圆形薄板同心地设置的内周板11、外周板10、以及用于连接内周板11 和外周板10的连接板12构成。如上所述,蝶形阻尼器4连接到振动 板2,而不连接到音圈框架5。因此,蝶形阻尼器4即使上下起伏,与 顶板7、磁体8或极靴9等连接的危险性也低。因此,可以尝试扬声器 单元l的薄型化。此外,由于蝶形阻尼器4未连接到音圈骨架5,所以 变得不用在音圈骨架5上提供重叠区域,从而可以使扬声器1进一步 变薄。
此外,由于可以使音圈骨架5的沿竖直方向的长度短,所以使得 振动系统的重心位置接近于驱动点(音圈6),从而使得更容易避免翻 滚现象。此外,由于消除了将阻尼器附接到音圈骨架5的必要性,所 以可以使音圈骨架5在重量上较轻,因此可以改善对输入信号的声音 响应。
7此外,作为蝶形阻尼器4的材料,可以采用树脂,诸如玻璃环氧
树脂(glassepoxy)和酚醛树脂(bakelite),或采用金属,诸如铝和不锈钢。 例如,当采用由树脂制成的蝶形阻尼器4时,蝶形阻尼器变得软且重 量轻。另一方面,当采用金属制成的蝶形阻尼器4时,蝶形阻尼器4 变得硬且重量重。以这种方式,通过改变蝶形阻尼器4的材料,可以 改变扬声器单元1的音响特性。
此外,通过在蝶形阻尼器4上印刷或粘接铜箔等或者用导电涂层 来涂敷它,可以将蝶形阻尼器4变成所谓的"导电阻尼器"。在本发 明中,由于蝶形阻尼器4未连接到音圈骨架5,所以连接设置在扬声器 1的框架中的端子与蝶形阻尼器4的铜箔,可以采用两种方法(1) 从蝶形阻尼器4的内部使用金属丝线(tinsel wire)而将输入信号连接 到音圈6; (2)在振动板2的背面印刷铜箔并经由振动板2的背面最 终将输入信号引入音圈6。
通过采用此类结构,可以省略金属丝线或使其变短。此外,由于 至少不存在金属丝线从扬声器1的外侧(框架端子)延伸到中央部分 的音圈5的可能性,所以也不引起扬声器的驱动构件(音圈、阻尼器 和振动板)与金属丝线接触,并可以降低生成异常噪声的可能性。
此外,可以通过符合振动板2的形状而将蝶形阻尼器4与振动板2 之间的连接部分中的蝶形阻尼器4侧的形状形成为锥形。由于这种锥 形形状,所以由粘接剂来实现蝶形阻尼器与振动板2的连接,但是也 可以将这用作重叠区域,因此,还可以增大粘接强度。
此外,可以将蝶形阻尼器4变为具有材料不同的多个层的混合结 构。通过由材料不同的多个层来构成蝶形阻尼器4,可以根据层的组合 来扩大音质的可调节范围的跨度。
作为蝶形阻尼器4的替代,可以采用具有同心地重复不平坦的结 构的阻尼器。
8
权利要求
1. 一种扬声器单元,包括音圈,输入信号流过该音圈;圆筒形音圈骨架,所述音圈缠绕并固定在其周围;磁路,其以预定间隔而设置在所述音圈和所述音圈骨架的内侧和外侧;振动板,其连接到所述音圈骨架的上端或下端中的任何一个;和阻尼器,其未连接到所述音圈骨架而连接到振动板的外缘部分以抑制所述音圈骨架的翻滚现象。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中,所述阻尼器由具有不 同直径的两个圆形薄板同心地形成的内周板和外周板、以及用于连接 所述内周板和外周板的连接板构成,并且所述内周板的内周的直径被 配置为大于所述音圈的直径。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中,在所述阻尼器上印刷 或粘接导电层,并且所述阻尼器被配置成使得输入信号从所述阻尼器 供给到所述音圈。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中,所述阻尼器具有由多 个层制成的混合结构,所述多个层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中,所述阻尼器与所述振 动板之间的连接部分中的所述阻尼器的形状被形成为锥形以符合所述 振动板的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其进一步变得薄得多的扬声器单元。扬声器单元(1)包括输入信号经过的音圈(6);用于将流过音圈(6)的输入信号转换为机械往复运动的音圈骨架(5);沿着所述往复运动方向而连接到所述音圈骨架(5)的任一侧的振动板(2);和未连接到音圈骨架(5)而连接到振动板(2)的外缘部分并抑制音圈骨架(5)的翻滚现象的阻尼器。
文档编号H04R9/04GK101489169SQ200910003698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7日
发明者坂本政胜, 游佐昌明, 矶山悟志, 重田郎 申请人:株式会社建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