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9843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换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点协同传输中的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级长期演进(LTE-A, 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d)系统需求的提出,人们对小区平均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频谱效率越来越重视,相比较而言,小区边缘的频谱效率最受人们关注,这主要是因为LTE-A系统的上下行都是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或者以OFDM的某种变形为基本多址复用方式的频分系统,与传统的以码分多址(CDMA,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为基本多址复用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不同,LTE-A系统没有处理增益,小区内部因为完全频分正交,所以几乎没有干扰问题,但在小区边缘处的干扰处理却相对棘手。由于小区边缘的用户终端距离多个相邻小区的天线距离相差不大,在当前只有一个小区利用多天线为该小区边缘的用户终端提供服务时,与当前小区相邻的邻小区会变成干扰小区,因此,小区边缘的用户终端最易受到干扰而影响性能,如果能够加入当前小区相邻的邻小区,使其也为小区边缘的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则可以利用多个小区的不同天线为小区边缘的用户终端同时提供服务,从而不但避免了小区间的干扰,还能充分发挥多天线增加空间维的信息,从而使得系统的容量和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多点协同传输技术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所提出的。图1为采用多点协同传输技术后用户终端被多个小区协同服务的多点协同传输示意图。如图1所示,基站11、基站12和基站13分别位于不同小区,基站11、基站12和基站13这三个节点共同为用户终端21提供服务。可见多点协同传输技术使用多个小区的不同天线为小区边缘的用户终端同时提供服务,这样不但避免了小区间的干扰,同时由于采用多天线的技术,能充分发挥多天线增加空间维的信息,使得系统的容量和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当然多点协同传输技术也不局限于小区间,在小区内同样可以使用,由于用户终端信息的发射在空间上分散为多个传输点,这些传输点又互相配合,即能实现对功率,频率和空间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既能实现对干扰的抑制,又能实现可靠和高容量的链路性能。 多点协同传输中有多个节点协同为用户终端服务,相比较单服务小区,给用户终端的移动性带来了一定的复杂度。具体来说,传统的单服务小区情况下移动解决方案为处于连接状态的用户终端发生移动后,需要进行由网络侧控制、用户终端侧辅助的切换过程。当满足某种触发条件比如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事件触发时,用户终端根据系统信息和规则给原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原服务小区根据该测量报告和无线资源管理(RRM,RadioResource Management)信息进行切换判决,决定是否将用户终端切换到目标小区。若原服务小区判断需要对用户终端发起切换并且目标小区已完成切换准备,则原服务小区给用户终端发送切换命令,在用户终端成功切换到目标小区后,释放与原服务小区间的链接,完全由目标小区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而对于多点协同传输中被多个小区协同服务的用户终端,其移动性就变得复杂起来。采用多点协同传输技术后,用户终端移动前的原服务小区和移动后的目标服务小区可能都处于同一个协同组内,在用户终端移动前后,用户终端与原服务小区和目标服务小区均保持链接。可见,在这种情况下,若按照传统的单服务小区的移动解决方案仍发起传统意义下的切换,不仅耗费原服务小区、目标小区、核心网侧和用户终端自身的资源,而且切换后用户终端又无法获得性能增益。目前,在多点协同传输中针对用户终端移动时的切换控制问题尚没有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实现在多点协同传输中针对用户终端移动时的切换控制,减少原服务小区、目标小区、核心网侧和用户终端自身资源的耗费,确保采用多点协同传输技术后,切换后的用户终端能获得性能增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种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协同锚点对用户终端从原服务节点移动到目标服务节点后的不同协同情况进行决策,并基于对原服务节点是否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判断,相应地执行切换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协同锚点对所述用户终端移动后的协同情况进行决策及控制之前还包
括所述原服务节点根据所述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选择所述目标服务节点。
其中,当前用户终端为协同用户终端,当前协同情况为当所述协同用户终端移动
后,仍由原协同组为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务,且所述原服务节点为所述原协同组成员;则所
述协同锚点判断出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相应地执行的切换控制操
作为不执行切换。 其中,当前用户终端为协同用户终端,当前协同情况为当所述协同用户终端移动后,由新协同组为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务,且所述新协同组仍包含所述原服务节点;则所述协同锚点判断出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相应地执行的切换控制操作为不执行切换。 其中,当前用户终端为协同用户终端,当前协同情况为当所述协同用户终端移动后,由新协同组为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务,且所述新协同组不包含所述原服务节点;则所述协同锚点判断出原服务节点不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相应地执行的切换控制操作为执行切换。 其中,当前协同情况为协同用户终端移动后,当前用户终端由所述协同用户终端变成非协同用户终端,且所述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所述非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则所述协同锚点判断出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相应地执行的切换控制操作为不执行切换。 其中,所述协同锚点为协同组中实现决策判断及控制的节点。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协同组的部署处理,所述协同组的部署处理包括由至少两个节点构成一个协同组,共同为协同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服务,存在同时隶属于至少一个协同组的节点。
—种切换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选择实现单元和控制实现单元;其中, 选择实现单元,用于原服务节点根据当前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选择目标服务节点; 控制实现单元,用于基于对所述原服务节点是否能继续为所述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判断,相应地执行切换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控制实现单元还包括决策实现模块,用于协同锚点对所述当前用户终
端从所述原服务节点移动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后的不同协同情况进行决策。 本发明的协同锚点对用户终端从原服务节点移动到目标服务节点后的不同协同
情况进行决策,并基于对原服务节点是否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判断,相应地
执行切换控制操作。 采用本发明,只要判定用户终端移动后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就不对用户终端发起切换。通过这样的切换控制,能够充分地利用多点协同传输技术,减少不必要的频繁切换,实现了多点协同传输技术与切换控制的融合。把用户终端移动性管理与多点协同传输技术很好的结合起来,在采用多点协同传输技术为协同用户终端带来良好性能增益的同时,解决用户终端的移动性问题。


图1为用户终端被多个小区协同服务的多点协同传输示意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协同组覆盖范围、服务范围及用户终端移动位置示意 图4为本发明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只要协同锚点判定用户终端移动后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就不对用户终端发起切换控制。通过这样的切换控制,能够充分地利用多点协同传输技术,减少不必要的频繁切换,实现了多点协同传输技术与切换控制的融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以下将现有技术和本发明进行对比阐述,以更好地体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 采用多点协同传输技术后,协同用户的移动性问题变得复杂起来,针对用户终端移动时的切换控制问题尚没有解决方案。当用户终端被多个小区协同服务时,如果采用选定目标服务小区后就将用户切换到目标服务小区这种现有切换控制方式,则存在以下问题。 —方面,在多点协同传输中,当用户终端从一个服务小区即原服务小区移动到另一个服务小区即目标服务小区时,从地理位置来讲,用户终端确实是发生了小区间的移动,若按照现有切换控制方式,应该断开用户终端与原服务小区的链接,将用户终端由原服务小区链接切换到目标服务小区。但是,采用多点协同传输技术后,用户终端移动前的原服务小区和移动后的目标服务小区可能都处于同一个协同组内,那么,用户终端移动前后都与该协同组内的所有小区建立链接,即在用户终端移动前后,用户终端与原服务小区和目标服务小区存在链接。可见,在这种情况下,若按照现有切换控制方式,不仅耗费原服务小区、目标小区、核心网侧和用户终端自身的资源,而且切换后用户终端又无法获得性能增益。
另一方面,多点协同传输中,由若干个节点构成一个协同组,共同为用户终端协同 提供服务。这里,被协同组服务的用户终端可以称为协同用户终端,相应地,被单小区服务 的用户终端可以称为非协同用户终端。由系统根据用户终端到相邻节点的信道条件、系统 资源等决定用户终端为协同用户终端还是非协同用户终端。协同用户终端的移动不仅会带 来切换可能,还会带来协同组更新的可能。具体来说,随着协同用户终端位置的移动,其到 协同组内各节点的信道条件会发生改变,移动后对用户终端的协同传输可能会有所变化, 可能移动后仍由原协同组为协同用户终端服务,也可能需要由新的协同组为协同用户终端 服务,还可能协同用户终端不再需要被协同服务,成为非协同用户终端。 可见,在多点协同传输下,协同用户终端的移动会带来种种可能,因此切换控制方
式也将不同于现有切换控制方式。而且,各协同组之间不一定完全正交,可能会出现部分协
同组成员重叠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切换控制也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总之,针对以
上两方面,目前,在多点协同传输中针对用户终端移动时的切换控制问题尚没有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多点协同传输中的上述切换控制问题,本发明无论协同用户终端的移动
是否导致协同组发生改变,只要原服务节点仍在移动后的协同组内,就不对用户终端发起
切换;反之,若原服务节点不再处于移动后的协同组内,需要对用户终端发起切换。 以下对本发明所采用的切换控制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如图2所示, 一种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原服务节点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选择目标服务节点。 步骤102、协同锚点对用户终端从原服务节点移动到目标服务节点后的不同协同
情况进行决策,并基于对原服务节点是否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判断,相应地
执行切换控制操作。 这里,基于对原服务节点是否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判断,相应地执
行切换控制操作即为如果判断出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则协同锚
点不对当前用户终端发起切换;否则,协同锚点对当前用户终端发起切换。 这里的协同锚点为多点协同传输的协同组中实现决策判断及控制的节点。该节点
主要用于判断当前用户终端为协同用户终端还是非协同用户终端,以及由哪些服务节点构
成服务于协同用户终端的协同组。该节点可以是当前协同组的主控节点、当前用户终端的
服务节点等。 这里,该方法还包括协同组的部署处理,协同组的部署处理包括由多个节点构成 一个协同组,共同为协同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服务,且存在同时隶属于多个协同组 的节点。也就是说,由多个节点构成的各协同组之间不完全正交,即存在部分协同组成员重 叠,协同组成员同时隶属于多个协同组的情况。这里,构成协同组的协同组成员包括针对 当前用户终端而言的服务节点,以及除服务节点之外的协同节点。 步骤102中,根据当前协同情况的不同,协同锚点针对不同协同情况进行决策,相 应地执行切换控制操作的具体处理过程各有不同,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当前用户终端为协同用户终端,当前协同情况为当协同用户终端移 动后,仍由原协同组为协同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服务。且原服务节点为原协同组成 员。在这种协同情况下,原服务节点自然能继续为移动后的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则协同锚点判断出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即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相应地执行的切 换控制操作为不对用户发起切换。也就是说,此时没有必要将当前用户终端由原服务节点 切换到其他节点,仍由原服务节点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如果仍对用户发起切换 的话,不仅会浪费系统资源,而且会带来切换时延。 第二种情况,当前用户终端为协同用户终端,当前协同情况为当协同用户终端移 动后,因信道条件或其他因素的改变,比如原协同组成员到当前用户终端的信道条件变差, 原协同组已不适合为该协同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服务,需要新的协同组为该协同用 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服务,即由更新后的新协同组为协同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 输服务。且更新后的新协同组仍包含原服务节点。在这种协同情况下,由于更新后的新协同 组仍包含原服务节点,因此意味着原服务节点将继续为移动后的协同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 同传输服务,则协同锚点判断出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即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 务,相应地执行的切换控制操作为不对用户发起切换。也就是说,此时没有必要将当前用 户终端由原服务节点切换到其他节点,仍由原服务节点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如 果对用户发起切换的话,不仅会浪费系统资源,而且会带来切换时延。 第三种情况,当前用户终端为协同用户终端,当前协同情况为当协同用户终端移 动后,因信道条件或其他因素的改变,原协同组已不适合为该协同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 传输服务,需要新的协同组为该协同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服务,即由更新后的新协 同组为协同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服务。且更新后的新协同组不包含原服务节点。在 这种协同情况下,由于更新后的新协同组不再包含原服务节点,因此意味着原服务节点无 法继续为移动后的协同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服务,则协同锚点判断出原服务节点不 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即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相应地执行的切换控制操作为对用户 发起切换。 第四种情况,协同用户终端移动后不再需要被协同服务,成为非协同用户终端,也 就是说,当前协同情况为协同用户终端移动后,当前用户终端由协同用户终端变成非协同 用户终端。且原服务节点能为非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在这种协同情况下,协同锚点判 断出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即非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相应地执行的切换控 制操作为不对用户发起切换。也就是说,此时没有必要将当前用户终端由原服务节点切换 到其他节点,仍由原服务节点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 综上所述,采用由上述步骤101和步骤102构成的切换控制解决方案,选择目标服 务节点后,再通过切换控制来判断是否要把当前用户终端切换到选择出的目标服务节点, 如果判断出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则协同锚点不对当前用户终端发 起切换;否则,协同锚点对当前用户终端发起切换,将用户终端由原服务节点切换到选择出 的目标服务节点。 下面以四个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多点协同传输中的切换控制过程。
图3为四个实施例所依据的协同组覆盖范围、服务范围及用户终端移动位置示意
图。图3中,包括基站1 基站7,各基站所在的小区分别对应为小区1 小区7。由基站
1、基站2、基站7构成协同组a,协同组a为横线阴影区域内的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
由基站1、基站6、基站7构成协同组b,协同组b为斜线阴影区域内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
传输。由基站3、基站4、基站7构成协同组c,协同组c为交叉斜线阴影区域内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用户终端移动前处于基站1所在小区1边缘的位置A,基站1为该用户终 端的原服务节点,协同组a为该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在以下四个实施例对应的不 同协同情况中,是由协同锚点来判断用户终端身份为协同用户终端还是非协同用户终端, 以及由哪些节点构成服务于协同用户终端的协同组。可以由用户终端的服务节点来作为协 同锚点。 实施例一为如图3所示,当用户终端从当前的位置A移动到位置B时,协同锚点 比如基站1判定用户终端移动后的协同情况,对用户终端进行的切换控制。本实施例的切 换控制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用户终端向原服务节点即基站1发送测量报告,基站1根据用户终端的 测量报告及RRM信息判断目标服务节点即基站7能为用户终端提供更好的服务。
步骤202、基站1判定当用户终端处于位置B时,仍为协同用户终端,并且继续由协 同组a为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服务。 步骤203、基站l根据用户终端移动后的协同信息判定基站l可继续为用户终端提 供服务,不对用户终端发起切换控制。 这里,本实施例中协同用户终端移动前后由同一个协同组为其多点协同传输,原 服务节点始终处于该协同组中,则不对用户终端发起切换控制。 实施例二为如图3所示,当用户终端从当前的位置A移动到位置C时,协同锚点 比如基站1判定用户终端移动后的协同情况,对用户终端进行的切换控制。本实施例的切 换控制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用户终端向原服务节点即基站1发送测量报告,基站1根据用户终端的
测量报告及RRM信息判断目标服务节点即基站6能为用户终端提供更好的服务。 步骤302、基站1判定当用户终端处于位置C时,仍为协同用户终端,但原协同组
a不再适合为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服务,更新协同组,由协同组b为用户终端提供多
点协同传输服务。 步骤303、基站1根据用户终端移动后的协同信息,判定虽然协同组改变,但基站1 仍在新协同组即协同组b中,可继续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不对用户终端发起切换控制。
这里,本实施例中协同用户终端移动前后协同组改变,但移动前后的两个协同组 均包含原服务节点,原服务节点可以为移动后的用户终端继续服务,则不对用户终端发起 切换控制。 实施例三为如图3所示,当用户终端从当前的位置A移动到位置D时,协同锚点 比如基站1判定用户终端移动后的协同情况,对用户终端进行的切换控制。本实施例的切 换控制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用户终端向原服务节点即基站1发送测量报告,基站1根据用户终端的
测量报告及RRM信息判断目标服务节点即基站7能为用户终端提供更好的服务。 步骤402、基站1判定当用户终端处于位置D时,仍为协同用户终端,但原协同组
a不再适合为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服务,更新协同组,由协同组c为用户终端提供多
点协同传输服务。 步骤403、基站1根据用户终端移动后的协同信息,判定协同组发生改变,并且基 站1已不在新协同组即协同组c中,显然基站1无法继续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需要对用户
8终端发起切换控制。 这里,本实施例中协同用户终端移动前后协同组改变,移动后的新协同组已不再 包含原服务节点,原服务节点无法继续为移动后的用户终端服务,则对用户终端发起切换 控制。 实施例四为如图3所示,当用户终端从当前的位置A移动到位置E时,协同锚点 比如基站1判定用户终端移动后的协同情况,对用户终端进行的切换控制。本实施例的切 换控制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用户终端向原服务节点即基站1发送测量报告,基站1根据用户终端的
测量报告及RRM信息判断目标服务节点即基站1能为用户终端提供更好的服务。 步骤502、基站1判定当用户终端处于位置E时,不用再对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
传输服务,用户终端从协同用户终端转变为非协同用户终端。 步骤503、基站1根据用户终端移动后不再是协同用户终端,但位置E就在基站1
的服务范围内,判定基站1可以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不对用户终端发起切换控制。 这里,本实施例中,协同用户终端移动后不再是协同用户终端,成为非协同用户终
端,由单服务节点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即可。虽然用户终端身份改变,但因移入原服务节点
服务范围,原服务节点可以继续为用户终端服务,不对用户终端发起切换控制。 如图4所示,一种切换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选择实现单元和控制实现单元。其
中,选择实现单元,用于原服务节点根据当前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选择目标服务节点。
控制实现单元,用于基于对原服务节点是否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判断,相应
地执行切换控制操作。 如图4所示,一种切换控制系统,该控制实现单元还包括决策实现模块,用于协同 锚点对当前用户终端从原服务节点移动到目标服务节点后的不同协同情况进行决策。从 而,控制实现单元基于该决策和对原服务节点是否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判 断,相应地执行切换控制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协同锚点对用户终端从原服务节点移动到目标服务节点后的不同协同情况进行决策,并基于对原服务节点是否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判断,相应地执行切换控制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锚点对所述用户终端移动后的协同情况进行决策及控制之前还包括所述原服务节点根据所述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选择所述目标服务节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用户终端为协同用户终端,当前协同情况为当所述协同用户终端移动后,仍由原协同组为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务,且所述原服务节点为所述原协同组成员;则所述协同锚点判断出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相应地执行的切换控制操作为不执行切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用户终端为协同用户终端,当前协同情况为当所述协同用户终端移动后,由新协同组为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务,且所述新协同组仍包含所述原服务节点;则所述协同锚点判断出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相应地执行的切换控制操作为不执行切换。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用户终端为协同用户终端,当前协同情况为当所述协同用户终端移动后,由新协同组为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务,且所述新协同组不包含所述原服务节点;则所述协同锚点判断出原服务节点不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相应地执行的切换控制操作为执行切换。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协同情况为协同用户终端移动后,当前用户终端由所述协同用户终端变成非协同用户终端,且所述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所述非协同用户终端提供服务;则所述协同锚点判断出原服务节点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相应地执行的切换控制操作为不执行切换。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锚点为协同组中实现决策判断及控制的节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协同组的部署处理,所述协同组的部署处理包括由至少两个节点构成一个协同组,共同为协同用户终端提供多点协同传输服务,存在同时隶属于至少一个协同组的节点。
9. 一种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选择实现单元和控制实现单元;其中,选择实现单元,用于原服务节点根据当前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选择目标服务节点;控制实现单元,用于基于对所述原服务节点是否能继续为所述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判断,相应地执行切换控制操作。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实现单元还包括决策实现模块,用于协同锚点对所述当前用户终端从所述原服务节点移动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后的不同协同情况进行决策。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协同锚点对用户终端从原服务节点移动到目标服务节点后的不同协同情况进行决策,并基于对原服务节点是否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判断,相应地执行切换控制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切换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选择实现单元和控制实现单元,控制实现单元,用于基于对原服务节点是否能继续为当前用户终端提供服务的判断,相应地执行切换控制操作。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能实现在多点协同传输中针对用户终端移动时的切换控制,确保切换后的用户终端能获得性能增益。
文档编号H04W36/30GK101784091SQ20091007680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1日
发明者姜静, 孙云锋, 张晨晨, 朱常青, 李峰, 梁枫, 段亚军, 赵楠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