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会话方式的ip电信网系统地址注册方法

文档序号:769883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非会话方式的ip电信网系统地址注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IP电信网系统中进行地址注册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面向IP电信网系统中的边缘关口设备和地址映射设备,采用非会话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报方 式)实现的地址动态注册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IP电信网系统是本发明人在专利号为ZL 200410037641. 0的发明专利中提出的 新概念,它是针对传统电信网向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电信网转型而专门提出的全新 技术体系。IP电信网系统采用独特的内外双层结构和双地址寻址方式,由位于内层的至少 一个复址无连接数据网(简称为PTDN网)和位于外层的多个IP网组成,还包括多个边缘 关口设备(简称为ED设备)。参见图1所示,IP网通过ED设备与复址无连接数据网相连 接。每个复址无连接数据网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地址映射设备(简称为ADT设备);ED设备 通过ADT设备实现复址无连接数据网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在IP电信网系统中,IP包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传送首先,位于源地址端的ED设备 接收来自IP网的IP分组,并将IP分组中的IP目的地址送到ADT设备;ADT设备进行IP网 的IP目的地址与复址无连接数据网地址之间的地址解析和映射,将获得的目的地址端ED 设备的复址无连接数据网地址回送给源地址端的ED设备;源地址端的ED设备根据复址无 连接数据网地址发送报文到目的地址端的ED设备;目的地址端的ED设备接收到报文,根据 目的IP地址向IP网转发报文,从而使IP分组最终到达目的地址端。从上述的通信过程可以看出,ED设备和ADT设备在IP电信网系统中发挥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由于IP电信网是一个具有双地址结构的复址网络,如何获取双地址间的映射 关系是实现IP电信网系统的基础。常规的解决思路是采用静态配置的方式让ADT设备获 取双地址间的映射关系,但是这种静态方式仅仅适合于网络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在IP电 信网系统的实际运行中,IP网和PTDN网中的节点随时会发生变化,例如原有的节点随时可 能退出,新的节点随时可能加入。因此,IP网和PTDN网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两类地址之间 的映射关系是需要不断动态更新的。ED设备作为外部IP网络与内部PTDN网之间的关口设 备,需要随时掌握IP网与PTDN网之间的连接关系。ADT设备是用来存储复址无连接数据网 地址与IP地址之间映射关系的设备,需要动态更新这两个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但是,现 有技术中并没有实现动态更新地址映射关系的成熟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非会话方式实现的IP电信网系统 地址注册方法。这里的非会话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报方式。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种基于非会话方式的IP电信网系统地址注册方法,在ED设备中设置用于存储 和维护路由信息的本地路由表,其特征在于
(1)所述ED设备监视本地路由表发生的变化;(2)在本地路由表因为外部网络/用户发生变化而相应变化时,所述ED设备将本 地路由表中经过外网侧接口可以到达的外部网络/用户信息以及ED设备认证信息,组织成 地址映射信息报文,发送给ADT设备;(3)所述ADT设备接收到所述地址映射信息报文后,首先检查所述地址映射信息 报文中携带的ED设备认证信息;(4)如果所述ED设备可以通过认证,所述ADT设备通过应答方式来确 认所述地址 映射信息报文已收到;否则,直接丢弃所述地址映射信息报文;(5)所述ADT设备从所述地址映射信息报文中提取所述ED设备经过外网侧接口可 以到达的外部网络/用户信息,根据所述外部网络/用户信息修改本地所保存的地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非会话方式为数据报方式。所述ED设备通过外网侧接口,采用静态配置方式或者通过控制信令获知外部网 络的路由信息。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ED设备在本地路由表的内容相对稳定后,再将本地路由 表中的外部网络/用户信息通知给所述ADT设备。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地址映射信息报文包含本地路由表中的经外网侧接口的 全部外部网络/用户信息。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IP电信网系统地址动态注册方法,可以通过ED设备与ADT 设备的通信过程,将外部连接关系的变化实时转换为全网或部分网络的地址映射关系的变 化,从而使ADT设备自动、高效地适应外部IP网与内部PTDN网发生的变化。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用于实施本地址注册方法的IP电信网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非会话方式的IP电信网系统地址注册方法的流程示 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IP电信网系统中,ED设备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边缘关口设备,通过 外网侧的接口可以通往它所连接的网络及其用户。该外网侧接口是指ED设备用来连接外 部网络的接口,如果外部网络是IP网络,则外网侧接口就是ED设备的IP接口 ;如果外部网 络是ATM,则外网侧接口就是ED设备的ATM接口等。ED设备通过外网侧的接口知晓外部网络的路由信息(或用户信息)。这个路由信 息可以通过静态配置获得,也可以通过外部网络的控制信令获得。对于外部网络是IP网络 的情况,ED设备可以通过静态路由或者是通过路由协议如RIP、BGP等协议来获得路由信 息。在ED设备的内部,设置专门的本地路由表来存储、维护这些路由信息(或用户信息)。由于外部网络的多样性,获得本地路由表信息的方法也有多种,例如IP网络中就 有RIP、0SPF、IBGP等多种路由协议,ED设备可以在在这些获取本地路由表信息的协议中增加监视机制来获得本地路由表发生的变化,也可以在这些协议最终要影响的、在ED设备内 部最终形成的本地路由表的更新接口中增加监视机制来跟踪本地路由表的变化,从而触发 向ADT设备传送更新的地址映射关系的过程,将本地路由表的变化及时更新到ADT设备中 的地址映射表中,从而有效地适应网络所发生的变化。在IP电信网系统中,ED设备与ADT设备之间可以采用会话方式进行通信,也可以采用非会话方式如数据报方式等进行通信。会话是指一系列有始有终的消息/动作,具有建立、保持和拆除的过程,其中的消 息具有关联性或者上下文关系。采用会话方式获取更新的地址映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会话 中消息的关联性,减少数据的传送量,减少获取过程中重复的工作如设备认证等,从而显著 提高效率。这种会话方式适合于大规模的网络或者网络连接关系变化较频繁的环境。对于网络规模相对较小的应用场合而言,会话方式的实现过程比较复杂、成本较 高,而采用非会话方式获取更新的地址映射关系由于无需维护前后数据的关联性及相关状 态,因而简单易行,更适合较小规模的网络。数据报是一种典型的非会话方式。该方式中,将每一个报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数据 报处理,从而免除了建立和撤除会话的麻烦。采用数据报传送可以大大加快通信的速度。如 果用数据报传送比较重要的报文,为了防止差错和丢失,可以在应用程序中为报文加上查 错和序号功能。在本发明中,ED设备与ADT设备之间采用数据报方式进行通信,随时交换更新后 的地址映射信息。具体而言,在ED设备上电、正常运行后,如果外部网络/用户之间的连接 关系出现了变化,ED设备利用前述的监控机制可以获知本地路由表所发生的相应变化,于 是ED设备将本地路由表中经过外网侧接口可以到达的外部网络/用户信息以及ED设备认 证信息,组织成ADT设备所需的地址映射信息报文,发送给ADT设备。在地址映射信息报文中设置ED设备认证信息是因为ADT设备需要对ED设备进行 认证。由于内网地址与外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是IP电信网系统的关键信息,ED设备与 ADT设备之间的通信一定要安全、可靠。因此,只有经过认证的ED设备才能与ADT设备建立 连接,未经认证的ED设备将无法与ADT设备建立连接。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对地址 映射信息报文采取加密方式,以便进一步提高安全性。ADT设备在接收到地址映射信息报文后,首先检查地址映射信息报文中携带的ED 设备认证信息。如果该ED设备可以通过认证,ADT设备通过应答方式来确认信息报文已收 到;否则,将直接丢弃该报文。然后,ADT设备从所接收的地址映射信息报文中提取其所包 含的本地路由表信息,从而获得了 ED设备经过外网侧接口可以到达的外部网络/用户信 息,根据该外部网络/用户信息及时更新其保存的内网地址与外部网络地址的映射关系数 据。在上述非会话方式进行的过程中,ED设备最好在本地路由表的内容相对稳定的情 况下,再将地址映射信息报文,发送给ADT设备。此处所说的本地路由表相对稳定的情况是 指在ED设备上电之后,通过延时一定的时间,确保ED设备可以利用路由协议动态获得相对 稳定的路由信息的情况。由于在非会话方式中,前后传送的报文之间不具有关联性,因此在ED设备每次监 测到本地路由表发生变化时,需要将本地路由表中经过外网侧接口可以到达的全部路由信息传递给ADT设备。 以上对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非会话方式的IP电信网系统地址注册方法进行了详细 的说明,但显然本发明的具体实现形式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 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基于非会话方式的IP电信网系统地址注册方法,在边缘关口设备中设置用于存储和维护路由信息的本地路由表,其特征在于(1)所述边缘关口设备监视本地路由表发生的变化;(2)在本地路由表因为外部网络/用户发生变化而相应变化时,所述边缘关口设备将本地路由表中经过外网侧接口可以到达的外部网络/用户信息以及边缘关口设备认证信息,组织成地址映射信息报文,发送给地址映射设备;(3)所述地址映射设备接收到所述地址映射信息报文后,首先检查所述地址映射信息报文中携带的边缘关口设备认证信息;(4)如果所述边缘关口设备可以通过认证,所述地址映射设备通过应答方式来确认所述地址映射信息报文已收到;否则,直接丢弃所述地址映射信息报文;(5)所述地址映射设备从所述地址映射信息报文中提取所述边缘关口设备经过外网侧接口可以到达的外部网络/用户信息,根据所述外部网络/用户信息修改本地所保存的地址映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会话方式的IP电信网系统地址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会话方式为数据报方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会话方式的IP电信网系统地址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缘关口设备通过外网侧接口,采用静态配置方式或者通过控制信令获知外部网络的路由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会话方式的IP电信网系统地址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所述边缘关口设备在本地路由表的内容相对稳定后,再将本地路由表中的外部网络/用户信息通知给所述地址映射设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会话方式的IP电信网系统地址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所述地址映射信息报文包含本地路由表中的经外网侧接口的全部外部网络/用户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会话方式的IP电信网系统地址注册方法。该方法中,边缘关口设备监视本地路由表发生的变化;在本地路由表发生变化时,边缘关口设备将本地路由表中的外部网络/用户信息以及边缘关口设备认证信息,组织成地址映射信息报文,发送给地址映射设备;地址映射设备对边缘关口设备进行认证后,从地址映射信息报文中提取外部网络/用户信息,根据外部网络/用户信息修改本地所保存的地址映射关系。利用本发明,可以通过边缘关口设备与地址映射设备的通信过程,将外部连接关系的变化实时转换为全网或部分网络的地址映射关系的变化,从而使地址映射设备自动、高效地适应网络连接的变化。
文档编号H04L29/06GK101815026SQ20091007828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4日
发明者张 杰, 胡筑华, 蒋林涛 申请人:北京中京创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