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状态转移过程中确定数据传输格式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9962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状态转移过程中确定数据传输格式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状态转移过程中确定数据传输格式 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的连接状态主要包括空 闲(idle)状态、小区前向接入信道(CELL-FACH)状态、小区寻呼信道(CELL-PCH)状态、 移动通信等级区寻呼信道(URA_PCH)状态以及小区专用信道状态(CELL_DCH)状态,其中 CELL_DCH状态、CELL_FACH状态、CELL_PCH状态和URA_PCH状态被称为RRC连接状态。在增 强高速分组接入(HSPA)系统中,将高速分组接入技术引入到了 CELL_FACH状态、CELL_PCH 状态和URA_PCH状态中,不同的RRC连接状态具备不同的数据传输格式,例如,在CELL_DCH 状态下,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对应的增强专用信道(E-DCH)的数据传输格式由RRC 专用信令中携带的参数决定,在CELL_FACH状态、CELL_PCH状态和URA_PCH状态下的E-DCH 的数据传输格式由系统广播消息中的参数决定。在现有增强HSPA系统中,终端在RNC的指示下进行CELL_DCH状态与增强CELL_ FACH状态或增强CELL_PCH状态或增强URA_PCH状态之间的转移时,基站并不能立即获知终 端发生状态转移的信息,这就会造成终端在进行状态转移后采用转移后的状态对应的数据 传输格式发送上行数据,而基站仍采用转移前的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格式进行解码,显然 基站并不能解码。也就是说,现有增强HSPA系统中基站与终端获知终端发生状态转移的不 一致性会导致基站与终端之间无法正常通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法发明提供了一种状态转移过程中确定数据传输格式的方法,以便 于在终端发生状态转移过程中保证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正常通信。一种状态转移过程中确定数据传输格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从第一 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接状态后,向基站发送携带第二 RRC 连接状态对应的指示信息的E-RUCCH,或者向基站发送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专用上行 物理信道,来通知基站对所述终端采用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第一 RRC连接状态和第二 RRC连接状态分别为CELL_DCH状态、增强 CELL_FACH状态、增强CELL_PCH状态和增强URA_PCH状态中的一种。一种状态转移过程中确定数据传输格式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终端和基站;所述终端,用于从第一 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接状态后,向基站发送携带 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指示信息的E-RUCCH,或者向基站发送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专 用上行物理信道;所述基站,用于接收到所述E-RUCCH或所述专用上行物理信道后,对所述终端采 用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格式;
其中,所述第一 RRC连接状态和第二 RRC连接状态分别为CELL_DCH状态、增强 CELL_FACH状态、增强CELL_PCH状态和增强URA_PCH状态中的一种。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中,终端从第一 RRC连接 状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接状态后,向基站发送携带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指示信息的 E-RUCCH,或者向基站发送第二 RRC连接状态下的专用上行物理信道,来通知基站对该终端 采用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格式。也就是说,提供了一种方法使得基站能够及 时获知终端发生RRC连接状态的转移,并采用转换后的RRC连接状态下的数据传输格式以 与终端保持一致,保证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正常通信。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主要包括终端从第一 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 接状态后,向基站发送携带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指示信息的上行增强随机接入信道 (E-RUCCH),或者向基站发送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专用上行物理信道,来通知基站对该 终端采用第二 RRC连接状态采用的数据传输格式。其中,第一 RRC连接状态和第二 RRC连接状态可以分别为CELL_DCH状态、增强 CELL_FACH状态、增强CELL_PCH状态和增强URA_PCH状态中的一种,且第一 RRC连接状态与 第二 RRC连接状态不同。下面分别列举几个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配置的终端在不同RRC连接状态下对应的指示信息为不同的终端标 识。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流程图,该实施例中以从CELL_DCH状态到增强CELL_ FACH状态为例,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 预先设置不同RRC连接状态下对应的终端标识。本步骤中,可以预先设置CELL_DCH状态和增强CELL_FACH状态对应不同的增强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E-RNTI),例如,由于E-RNTI由基站分配,可以在基站侧预先分别设置 CELL_DCH状态和增强CELL_FACH状态下的E-RNTI集合,且两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交集。其中,CELL_DCH状态对应的E-RNTI是通过无线链路建立、增加或重配置等过程的 响应消息分配的,增强CELL_FACH状态对应的E-RNTI是通过增强的E-DCH数据帧分配的。步骤102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确定将终端从CELL-DCH状态转移到CELL_FACH 状态时,RNC判断该终端是否已经具有CELL_FACH状态对应的E-RNTI,如果是,执行步骤 103,否则,执行步骤104。
通常,RNC在确定将终端从CELL-DCH状态转移到CELL_FACH状态时,可以不执行本步骤中的判断操作,直接执行步骤103。步骤103 :RNC通过帧协议(FP,Frame Protocol)控制帧向基站申请该终端增强 CELL_FACH状态对应的E-RNTI,Node B为该终端分配增强CELL_FACH状态对应的E-RNTI, 并反馈给RNC。
所述RNC向Node B申请终端增强CELL_FACH状态对应的E-RNTI采用的FP控制 帧中携带该终端的高速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H-RNTI)。需要说明的是=H-RNTI是 HSDPA的终端标识,E-RNTI是HSUPA的终端标识,本发明中不同RRC连接状态下的H-RNTI 仍采用相同的,不同RRC连接状态下的E-RNTI是不同的。当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SRNC)和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CRNC)不是同一个实体 时,SRNC需要通过用户面FP控制帧向CRNC申请终端标识,SRNC发送的该用户面FP控制 帧中携带终端的转移无线网络临时标识(D-RNTI),CRNC利用该D-RNTI获取该终端对应的 H-RNTI,并利用本步骤从基站获取该终端增强CELL_FACH状态对应的E-RNTI,再向SRNC反 馈的消息中携带服务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RNTI)和E-RNTI。步骤104 =RNC将该终端增强CELL_FACH状态对应的E-RNTI携带在状态转移命令 中发送给终端。该状态转移命令是RRC层的专用控制信令,用于指示终端进行RRC连接状态的转移。步骤105 终端接收到状态转移命令,从CELL_DCH状态转移到增强CELL_FACH 状态后,并将从状态转移命令中获取的该终端增强CELL_FACH状态对应的E-RNTI携带在 E-RUCCH中发送给基站。在此之后,终端使用增强CELL_FACH状态对应的E-RNTI接收增强物理信道的绝对 授权信道(E-AGCH)。步骤106 基站从E-RUCCH检测到该终端增强CELL_FACH状态对应的E-RNTI后,确 定该终端从CELL-DCH状态转移到增强CELL-FACH状态,开始对该终端采用增强CELL-FACH 状态下的数据传输格式。由于终端在从CELL-DCH状态转移到增强CELL-FACH状态后采用增强CELL-FACH 状态下的数据传输格式,因此,基站在通过该步骤确定该终端从CELL-DCH状态转移到增强 CELL-FACH状态时,也立即采用增强CELL-FACH状态下的数据传输格式,从而与终端保持一 致,保证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正常通信。对该终端采用增强CELL-FACH状态下的数据传输格式可以包括基站将增强专用 信道(E-DCH)传输格式设置为增强CELL_FACH状态对应的E-DCH传输格式;将高速下行链 路共享信道(HS-DSCH)的传输格式设置为增强CELL_FACH状态对应的HS-DSCH传输格式。其中,E-DCH传输格式可以包括E-DCH对应的增强传输格式集(E-TFCS),E-DO^i 应的增强上行物理信道(E-PUCH)能力等级,E-DCH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协议结构等 配置信息等中的至少一个。HS-DSCH传输格式可以包括HS_DSCH对应的优先级队列的配置、HS-DSCH的MAC 层的协议结构、HS-PDSCH物理层能力等级等中的至少一个。该实施例是以从CELL_DCH状态到增强CELL_FACH状态为例进行的描述,对于从 CELL_DCH状态转移到增强CELL_PCH状态或增强URA_PCH状态的情况也同样使用。
实施例二、为配置的终端在不同RRC连接状态下对应的指示信息为不同的终端标 识或者CELL_DCH状态下的专用上行物理信道,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以从增强CELL_FACH状态转移到CELL_DCH状态为例,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 骤步骤201 同步骤101。步骤202 =RNC确定将终端从增强CELL_FACH状态转移到CELL_DCH状态时,通过无 线链路建立过程从基站获取该终端CELL_DCH状态对应的E-RNTI。本步骤中,由于终端在CELL_DCH状态下,RNC需要通过Iub接口的无线链路建立 过程在基站侧建立专属于该终端的物理信道资源,例如DPCH资源、非调度传输信道资源或 者上行半持续调度E-PUCH资源等。RNC在无线链路建立过程中,可以在向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建立消息中携带该终 端的H-RNTI,终端通过无线链路响应消息向RNC返回该终端CELL_DCH状态对应的E-RNTI。 步骤203 =RNC将该终端CELL_DCH状态对应的E-RNTI携带在状态转移命令中发送 给终端。步骤204 终端接收到状态转移命令,从增强CELL_FACH状态转移到CELL_DCH状 态,并将从状态转移命令中获取的该终端CELL_DCH状态对应的E-RNTI携带在E-RUCCH中
发送给基站。状态转移命令中会包含为终端分配的调度资源或非调度资源信息。如果为终端配 置了调度传输E-DCH情况下,终端在从增强CELL_FACH状态转移到CELL_DCH状态后,终端 发送E-RUCCH,并在E-RUCCH中携带该终端CELL_DCH状态对应的E-RNTI。如果没有为终端 配置调度传输E-DCH情况下,终端可以从状态转移命令中获取RNC分配的CELL_DCH状态对 应的专用上行物理信道信息,并使用CELL_DCH状态对应的专用上行物理信道,该专用上行 物理信道是专供处于CELL_DCH状态的终端使用的上行物理信道,可以包括专用物理信道 (DPCH)或专用E-DCH,其中专用E-DCH可以为非调度增强上行物理信道(E-PUCH)或半持续 调度 E-PUCH,步骤205 基站从E-RUCCH检测到该终端CELL_DCH状态对应的E-RNTI后,确定该 终端从增强CELL-FACH状态转移到CELL-DCH状态,开始对该终端采用CELL_DCH状态下的 数据传输格式。在没有为终端配置调度传输E-DCH情况下,基站如果检测到该终端使用CELL_DCH 状态的专用DPCH或专用E-DCH信道,则确定该终端从增强CELL-FACH状态转移到CELL-DCH 状态,开始对该终端采用CELL_DCH状态下的数据传输格式。对该终端采用CELL-DCH状态下的数据传输格式可以包括基站将E-DCH传输格式 设置为CELL-DCH状态对应的E-DCH传输格式;将HS-DSCH的传输格式设置为CELL-DCH状 态对应的HS-DSCH传输格式。 同样,E-DCH传输格式可以包括E-DCH对应的E-TFCS信息,E-DCH对应的E-PUCH 能力等级信息,E-DCH的MAC层的协议结构等配置信息。HS-DSCH传输格式可以包括HS_DSCH对应的优先级队列的配置信息、HS-DSCH的 MAC层的协议结构、HS-PDSCH物理层能力等级信息等。该实施例是以从增强CELL_FACH状态到CELL_DCH状态为例进行的描述,对于从增强CELL_PCH状态或增强URA_PCH状态转移到CELL_DCH状态的情况也同样使用。实施例三、配置的终端在不同RRC连接状态下对应的指示信息为采用不同的 E-RUCCH格式,例如E-RUCCH采用不同的CRC信息域或上行同步(SYNC_UL)码。图3为本 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方法流程图,该实施例中以从CELL_DCH状态到增强CELL_FACH状态为 例,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 =RNC确定将终 端从CELL_DCH状态到增强CELL_FACH状态时,向终端发送 指示从CELL_DCH状态到增强CELL_FACH状态的状态转移命令。
步骤302 终端接收到状态转移命令后,从CELL_DCH状态转移到增强CELL_FACH 状态,使用增强CELL_FACH状态下对应的CRC信息域或SYNC_UL码发送E-RUCCH。本步骤中,终端在进行状态转移后,可以通过使用增强CELL_FACH状态下对应格 式的E-RUCCH发送上行调度控制信息。可以预先定义CELL_DCH状态和增强CELL_FACH状态对应的CRC信息域,例如 CELL_DCH状态采用现有协议中规定的CRC信息域方式,增强CELL_FACH状态采用翻转的 CRC信息域,当CRC信息域置为0时,标识为CELL_DCH状态,CRC信息域置为1时,标识为增 强 CELL_FACH 状态。也可以预先定义CELL_DCH状态和增强CELL_FACH状态对应的不同的SYNC_UL码, 例如,可以预先分别设置CELL_DCH状态和增强CELL_FACH状态下的SYNC_UL码集合,且两 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交集。在发送E-RUCCH时,从相应状态下的SYNC_UL码集合中选取SYNC_ UL码携带在E-RUCCH中。步骤303 基站检测到E-RUCCH中采用增强CELL_FACH状态下对应的CRC信息域 或SYNC_UL码时,确定该终端从CELL-DCH状态转移到增强CELL-FACH状态,开始对该终端 采用增强CELL-FACH状态下的数据传输格式。 同样,E-DCH传输格式可以包括E-DCH对应的E-TFCS信息,E-DCH对应的E-PUCH 能力等级信息,E-DCH的MAC层的协议结构等配置信息。HS-DSCH传输格式可以包括HS_DSCH对应的优先级队列的配置信息、HS-DSCH的 MAC层的协议结构、HS-PDSCH物理层能力等级信息等。该实施例是以从CELL_DCH状态到增强CELL_FACH状态为例进行的描述,对于从 CELL_DCH状态转移到增强CELL_PCH状态或增强URA_PCH状态,以及从增强CELL_FACH状 态、增强CELL_PCH状态或增强URA_PCH状态转移到CELL_DCH状态的情况也同样使用,在此
不再一一赘述。基站一旦确定终端的RRC连接状态发生转移,就启用转移到的RRC连接状态所对 应的E-DCH传输格式对E-DCH进行发送、接收和控制,以及启用转移到的RRC连接状态所对 应的HS-DSCH传输格式对HS-DSCH进行发送、接收和控制。以上是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进行 详细描述。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终端401 和基站402。终端401,用于从第一 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接状态后,向基站402发送 携带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指示信息的E-RUCCH,或者向基站402发送为第二 RRC连接状 态下的专用上行物理信道。
基站402,用于接收到E-RUCCH或专用上行物理信道后,对终端401采用第二 RRC 连接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格式。其中,第一 RRC连接状态和第二 RRC连接状态可以分别为CELL_DCH状态、增强 CELL_FACH状态、增强CELL_PCH状态和增强URA_PCH状态中的一种。
其中,终端401可以具体向基站发送携带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终端标识的 E-RUCCH,或者采用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E-RUCCH格式的E-RUCCH。当上述终端标识为E-RNTI时,该系统还可以包括RNC 403,用于在确定将终端401从第一 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接状态 时,如果第一 RRC连接状态为CELL-DCH状态,则通过FP控制帧向基站402申请终端401的 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E-RNTI,如果第二 RRC连接状态为CELL-DCH状态,则通过无线链 路建立过程向基站402申请终端401第二RRC连接状态对应的E-RNTI ;将申请到的第二RRC 连接状态对应的E-RNTI携带在状态转移命令中发送给终端401。终端401,在接收到状态转移命令后从第一 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接状态。具体地,RNC 403可以通过FP控制帧或无线链路建立过程向基站402发送终端 401的H-RNTI,接收基站402返回的E-RNTI。此时基站402,还可以用于根据终端401的H-RNTI为终端401分配第二 RRC连接 状态对应的E-RNTI,并将该E-RNTI返回给RNC 403。另外,采用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E-RUCCH格式的E-RUCCH时,终端401可以具 体采用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CRC信息域或SYNC_UL码发送RUCCH。另外,基站402在没有为终端401配置调度传输E-DCH时,如果检测到终端401使 用CELL_DCH状态对应的DPCH或专用E-DCH时,对该终端采用CELL_DCH状态对应的数据传 输格式。其中,专用E-DCH可以包括非调度E-PUCH或半持续调度E-PUCH。该系统中基站402对终端401采用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格式可以具 体包括基站402针对终端401配置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E-DCH传输格式和高速下行 链路共享信道HS-DSCH传输格式。其中,E-DCH传输格式可以包括E-DCH对应的E-TFCS、E-DCH对应的E-PUCH能力 等级和E-DCH的MAC层的协议结构中的至少一个;HS-DSCH传输格式可以包括HS_DSCH对 应的优先级队列的配置、HS-DSCH的MAC层的协议结构、HS-PDSCH物理层能力等级中的至少一个。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中,终端从第一 RRC连接状 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接状态后,向基站发送携带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指示信息的 E-RUCCH,或者向基站发送第二 RRC连接状态下的专用上行物理信道,来通知基站对该终端 采用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格式。也就是说,提供了一种方法使得基站能够及 时获知终端发生RRC连接状态的转移,并采用转换后的RRC连接状态下的数据传输格式以 与终端保持一致,保证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正常通信。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状态转移过程中确定数据传输格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终端从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RRC连接状态后,向基站发送携带第二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指示信息的上行增强随机接入信道E-RUCCH,或者向基站发送第二RRC连接状态对应的专用上行物理信道,来通知基站对所述终端采用第二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第一RRC连接状态和第二RRC连接状态分别为小区专用信道CELL_DCH状态、增强小区前向接入信道CELL_FACH状态、增强小区寻呼信道CELL_PCH状态和增强移动通信等级区寻呼信道URA_PCH状态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预先分别设置第一RRC 连接状态和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终端标识;所述向基站发送携带第二 RRC连接状态 对应的指示信息的E-RUCCH包括向基站发送携带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终端标识的 E-RUCCH ;或者,该方法还包括预先分别设置第一 RRC连接状态和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E-RUCCH 格式;所述向基站发送携带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指示信息的E-RUCCH包括向基站发 送采用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E-RUCCH格式的E-RUCC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标识为增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E-RNTI ;当所述第一 RRC连接状态为CELL_DCH状态时,该方法还包括RNC在确定将终端从所 述第一 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接状态时,通过帧协议FP控制帧向基站申请所述终 端的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E-RNTI,并将申请到的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E-RNTI携带 在状态转移命令中发送给所述终端;当所述第二 RRC连接状态为CELL_DCH状态时,该方法还包括RNC在确定将终端从所 述第一 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接状态时,通过无线链路建立过程向基站申请所述 终端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E-RNTI,并将申请到的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E-RNTI携带 在状态转移命令中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终端接收到状态转移命令后,执行所述从第一 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接 状态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基站申请所述终端的第二RRC连接 状态对应的E-RNTI具体包括所述RNC通过所述FP控制帧或所述无线链路建立过程向基 站发送所述终端的H-RNTI,所述基站根据所述H-RNTI为所述终端分配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 应的E-RNTI返回给所述RNC。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RUCCH格式包括循环冗余校验码 CRC信息域或上行同步SYNC UL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上行物理信道包括专用物理信 道DPCH或专用增强专用信道E-DCH ;如果没有为所述终端配置调度传输E-DCH,则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终端使用第二 RRC 连接状态对应的DPCH或专用E-DCH时,对该终端采用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格 式;其中,所述第二 RRC连接状态为CELL_DCH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该终端采用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格式包括所述基站针对所述终端配置第二 RRC连接状态 对应的E-DCH传输格式和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传输格式;所述E-DCH传输格式包括E-DCH对应的增强传输格式集E_TFCS、E_DCH对应的增强上 行物理信道E-PUCH能力等级和E-DCH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协议结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HS-DSCH传输格式包括HS-DSCH对应的优先级队列的配置、HS-DSCH的MAC层的 协议结构、HS-PDSCH物理层能力等级中的至少一个。
8.一种状态转移过程中确定数据传输格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终端和 基站;所述终端,用于从第一 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接状态后,向基站发送携带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指示信息的E-RUCCH,或者向基站发送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专用上 行物理信道;所述基站,用于接收到所述E-RUCCH或所述专用上行物理信道后,对所述终端采用第 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第一 RRC连接状态和第二 RRC连接状态分别为CELL_DCH状态、增强CELL_ FACH状态、增强CELL_PCH状态和增强URA_PCH状态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具体向所述基站发送携带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终端标识的E-RUCCH,或者采用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E-RUCCH格式 的 E-RUCC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标识为E-RNTI时,该系统还 包括RNC,用于在确定将所述终端从第一 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接状态时,如果所 述第一 RRC连接状态为CELL-DCH状态,则通过FP控制帧向基站申请所述终端的第二 RRC 连接状态对应的E-RNTI,如果所述第二 RRC连接状态为CELL-DCH状态,则通过无线链路建 立过程向基站申请所述终端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E-RNTI ;将申请到的第二 RRC连接状 态对应的E-RNTI携带在状态转移命令中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状态转移命令后从第一 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 RRC连接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NC通过所述FP控制帧或所述无 线链路建立过程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H-RNTI,接收所述基站返回的E-RNTI ;所述基站,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H-RNTI为所述终端分配第二 RRC连接状态对应的 E-RNTI,并将该E-RNTI返回给所述RNC。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具体采用第二RRC连接状态对 应的CRC信息域或SYNC_UL码发送RUCCH。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在没有为所述终端配置调度传 输E-DCH时,如果检测到所述终端使用CELL_DCH状态对应的DPCH或专用E-DCH时,对该终 端采用CELL_DCH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格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状态转换过程中确定数据传输格式的方法和系统,终端从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转移到第二RRC连接状态后,向基站发送携带第二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指示信息的上行增强随机接入信道(E-RUCCH),或者向基站发送第二RRC连接状态对应的专用上行物理信道,来通知基站对所述终端采用第二RRC连接状态对应的数据传输格式;其中,所述第一RRC连接状态和第二RRC连接状态分别为小区专用信道(CELL_DCH)状态、增强小区前向接入信道(CELL_FACH)状态、增强小区寻呼信道(CELL_PCH)状态和增强移动通信等级区寻呼信道(URA_PCH)状态中的一种。
文档编号H04W72/12GK101860905SQ200910081800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0日
发明者李晓卡, 许芳丽 申请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