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终端、呼叫转接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770383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讯终端、呼叫转接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终端、呼叫转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通讯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电信运营商运营的用户呼叫业务中,一^殳将通话双方区分为主叫方和被 叫方。在主叫方进行呼叫时,经常会出现被叫方忙、不在家、久不应答等无法 接通的情况,使得呼叫的成功率低。'另一方面,-波叫方一般会有不止一个号码 的联系方式,如办公电话、家庭电话、移动电话等,主叫方在呼叫时存在使用 多个号码尝试多次的现象,但是往往很少记住被叫方的全部号码,导致呼叫效 率和成功率都较低,造成话务丢失。对于运营商来说,话务丟失会减少话费的
收入;对于被叫方来说,漏接电话可能会耽误一些重要的事情而造成利益的损 失。
为此,运营商为被叫方提供了蓝牙呼叫转接及数字电视业务,且大多通讯 终端也都支持该项业务。当被叫方为某号码,例如家里电话号码等,开通了蓝 牙呼叫转接及数字电视业务,则运营商将监视所有对该号码的呼叫, 一旦发现
有主叫方呼叫该号码,则通过蓝牙转接到与该^:叫方号码进行绑定的其它号码, 例如被叫方的手机号码等,从而实现蓝牙呼叫转接。然而,被叫方为享受该项 业务也需向运营商支付一笔不低的费用,且该项业务一旦开通,则必须由被叫 方手动关闭该业务,否则该项业务将一直进行。而且由于运营商的参与,导致 该转接的过程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通 讯终端进行呼叫转接的业务时,需要被叫方支付费用巨大以及过程繁瑣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通讯终端,包括有线通信单元、短距离 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连接的无线天线,以及与所述有线 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分别连接的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有线通信单元或者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接 收到的呼叫是否满足系统设置的呼叫转接的条件,当判断接收到的呼叫满足呼 叫转接的条件时,则从存储的号码中读取呼叫转接的号码,并相应的控制呼叫 信号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或所述有线通信单元传输至读取的呼叫转4矣 的号码。'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叫转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本发 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终端以及与该通讯终端通过无线进行连接的多个无线通讯 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叫转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微处理器判断有线通信单元或者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的呼叫是否满 足系统设置的呼叫转接的条件;
当判断接收到的呼叫满足呼叫转接的条件时,微处理器从存储的号码中读 取呼叫转接的号码;
微处理器相应的控制呼叫信号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或所述有线通 信单元传输至读取的呼叫转接的号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终端的微处理器判断监测到的呼叫是否满足系统 设置的呼叫转接的条件,当呼叫满足呼叫转接的条件时,则从存储的号码中读 取一个呼叫转接的号码进行呼叫,并相应的控制呼叫信号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 通信单元或所述有线通信单元传输至读取的呼叫转接的号码,本发明实现了在用户减免了呼叫转接的资费,而且无需用户开通及取消呼叫转接功能。


图l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终端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叫转接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叫转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终端的微处理器判断监测到的呼叫是否满足系统
设置的呼叫转接的条件,当呼叫满足呼叫转接的条件时,则从存储的号码中读 取一个呼叫转接的号码进行呼叫,并相应的控制呼叫信号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
通信单元或所述有线通信单元传输至读取的呼叫转接的号码。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终端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 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在进行通讯时,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以及有线通信单元分别通过无线天线 和有线端口在无线移动网络和有线网络中侦测来电信号。当侦测到有来电呼叫 时,微处理器开始监测并判断本次来电呼叫是否满足呼叫转接条件。
优选的,呼叫转^接的条件为响铃次数、呼叫时间、呼叫占线等,微处理器 可通过计数器、计时器等单元对来电呼叫进行监测与判断。譬如当呼叫占线时, 则符合呼叫转接的条件。
当来电呼叫满足呼叫转接条件且来电信号来自有线网络时,则微处理器从 用于存储呼叫转接号码的号码存储单元中读取一个呼叫转接的号码,处理后发 送给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短距离充线通信单元根据微处理器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信息,经无线天线发送到相应的无线通讯设备,向受呼叫转接方发起呼叫。
当受呼叫转接方有人接听时,则呼叫转接控制单元根据微处理器的控制将 有线通信单元从有线网络接收的模拟语音信号、模拟数据信号等模拟电话信号 分路传输至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到受呼叫转接方,从而
实现主叫方与受呼叫转接方的通话;
当呼叫转接条件满足且来电信号来自无线移动网络时,则微处理器从号码 存储单元中读取一个呼叫转接的号码,处理后发送给有线通信单元,有线通信 单元通过有线网络向受呼叫转接方发起呼叫。
当受呼叫转接方有人接听时,则呼叫转接控制单元根据微处理器的控制将 模拟电话信号经分路传送至有线通信单元,有线通信单元再将模拟电话信号通 过有线网络发送到受呼叫转接方,从而实现主叫方与受呼叫转接方的通话。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首次呼叫转接时,当受呼叫转接方无人接听,则微 处理器再从号码存储单元中继续读取其余的号码进行呼叫,只要主叫方不停止 呼叫,则上述呼叫转接的过程将不断进行,直至有受呼叫转接方接听。
本发明实施例中,号码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号码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该单元可以内置于微处理器中,也可以是独立于微处理器之外的单元。当存储 的号码有多个时,在进行呼叫转接时,可以将同网的号码作为呼叫转接时的首 选号码,因为此种情形下资费最低,而且如果受呼叫转接方没有接听费用,则 用户是不需要为本次呼叫转接支付任何费用的,而不同网的号码则可以作为次 选号码,即在首选号码呼叫无人接听时再呼叫次选号码,此种情形下用户只需 增付一项跨网通信的费用。 '
或者,用户可预先通过通讯终端的按键输入呼叫转接的号码,呼叫转接的 多个号码可以按用户设置输入时的顺序进行排列,在呼叫转接时,则可以按序 依此读取。
优选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为蓝牙通信单元或者红外线通信单元。。 不难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蓝牙或者红外线连接到无线通讯设备后,就可以将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讯终端与无线移动网络进行连接,无线移动网络可以
是全3求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网络、码 分多址(q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网络、个人手提移动电话系 统(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 PHS)网络、宽带分码多工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网络、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 - SCDMA )或者 CDMA2000等,可支持的工作频段包括GSM850MHz、 GSM900MHz 、 GSM1800MHz 、 GSMl卯0MHz 、 CDMA450MHz 、 CDMA800MHz或者 PHSl麵MHz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讯终端还包括与所述4敬控制器连接的CMMB模块,该 CMMB模块通过无线的方式接收CMMB电视信号,经处理后输出标准的MFS 流到通讯终端的AV解码器。MFS流输出采用SDIO或者SPI方式,外部接口 简单,能支持多种解码器。
上述CMMB模块具有以下性能特点完全遵从CMMB行业标准 GY/T220.1-2006和GY/T220.2-2006;支持8MHz带宽和BPSK/QPSK/16QAM 调制模式;内置CPU便于灵活配置;内部具有解多路复用功能;同时支持2个 逻辑通道;提供SPI/SDIO接口 MSF数据输出格式,易于集成到手机或者其它 移动电视产品中;提供独立于操作平台的Demux、 ESG等中间件软件,易于移 植;功耗低、小尺寸,可以直接作为模块嵌入到手机等多种便携式产品中;前 端带有陷波器,可解决电视和手机共址的问题。
CMMB模块的以上特点使它可以用在多种应用中,如PND、 PDA、 PMP、 手机、车载电视以及USB Dongle等。CMMB模块可以接收覆盖全国的S波段 卫星信号,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构建回传通道,从而组成单向广播和双向交 互相结合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呼叫转接系统,请参阅图2,该呼叫转接系统包 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终端,还包括多个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或者有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的多个通讯设备,鉴于通讯终端在上文已作详细的描述, 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呼叫转接方法,请参阅图3。
在步骤S101中,孩i处理器判断有线通信单元或者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接 收到的呼叫是否满足系统设置的呼叫转接的条件。当判断接收到的呼叫满足呼 叫转接的条件时,进行步骤S102,否则不进行转接。
优选的,呼叫转接的条件为响铃次数、呼叫时间、呼叫占线等,微处理器 可通过计数器、计时器等单元对来电呼叫进行监测与判断。譬如当呼叫占线时, 则符合呼叫转接的条件。
在步骤S102中,微处理器从存储的号码中读取呼叫转接的号码。
在步骤S103中,微处理器相应的控制呼叫信号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 元或所述有线通信单元传输至读取的呼叫转接的号码。具体的转接过程在上文 已述,此处不再赘迷。
进一步地,当受呼叫转接方有人接听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来电信号来自有线网络时,根据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将有线通信单元从 有线网络接收的模拟电话信号分路传输至所述无线收发单元,以及,
当来电信号来自无线移动网络时,根据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将短距离无线 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模拟电话信号经呼叫分路传送至有线通信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终端的微处理器判断监测到的呼叫是否满足系统
设置的呼叫转接的条件,当呼叫满足呼叫转接的条件时,则从存储的号码中读 取一个呼叫转接的号码进行呼叫,并相应的控制呼叫信号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
通信单元或所述有线通信单元传输至读取的呼叫转接的号码,本发明实现了在 通讯终端内部即可完成有线网络与无线移动网络之间的双向呼叫转接,从而为 用户减免了呼叫转接的资费,而且无需用户开通及取消呼叫转接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呆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讯终端,包括有线通信单元、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连接的无线天线,以及与所述有线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分别连接的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有线通信单元或者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的呼叫是否满足系统设置的呼叫转接的条件,当判断接收到的呼叫满足呼叫转接的条件时,则从存储的号码中读取呼叫转接的号码,并相应的控制呼叫信号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或所述有线通信单元传输至读取的呼叫转接的号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转接的条件包括 响铃次凄史、呼叫时间或呼叫占线。
3、 如;K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终端还包括有 一与所述微控制连接的号码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呼叫转接的号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 为蓝牙通信单元或者红外线通信单元。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从存储的号 码中读取呼叫转接的号码时,所述微处理器将同网的号码作为呼叫转接时的首 选号码,而不同网的号码则作为次选号码;或者,所述微处理器根据用户在设置转接号码时输入的顺序依次进行读取 呼叫转接的号码。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终端还包括有 呼叫转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将有线通信单元从有线网络接收的模拟电话信号分路传输至所述无线收发单元,以及,根据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将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模拟电话信号经 呼叫分路传送至有线通信单元。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终端还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CMMB模块,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获取CMMB电视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标准的MFS流所述通讯终端的AV解码器。
8、 一种呼叫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通讯终端以及与该通讯终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或者有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的多个通讯i殳备。
9、 一种呼叫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微处理器判断有线通信单元或者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的呼叫是否满足系统设置的呼叫转接的条件;当判断接收到的呼叫满足呼叫转接的条件时,樣史处理器从存储的号码中读取呼叫转接的号码;微处理器相应的控制呼叫信号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或所述有线通信单元传输至读取的呼叫转接的号码。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叫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来电信号来自有线网络时,根据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将有线通信单元从有线网络接收的模拟电话信号分路传输至所述无线收发单元;以及,当来电信号来自无线移动网络时,根据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将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模拟电话信号经呼叫分路传送至有线通信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通讯终端、呼叫转接系统及方法,所述通讯终端包括有线通信单元以及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以及与所述有线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分别连接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有线通信单元或者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接收到的呼叫是否满足系统设置的呼叫转接的条件,当判断接收到的呼叫满足呼叫转接的条件时,则从存储的号码中读取呼叫转接的号码,并相应的控制呼叫信号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或所述有线通信单元传输至读取的呼叫转接的号码。本发明实现了在通讯终端内部即可完成有线网络与无线移动网络之间的双向呼叫转接,从而减免了呼叫转接的资费,方便了用户对移动终端和固定通讯终端的综合利用。
文档编号H04W4/16GK101494841SQ20091010565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
发明者华 邵 申请人:深圳市泰丰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