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生、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410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产生、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生、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方法、 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不断增加的视频业务对传输网络的容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目前光传送网络的主 要高端线路承载速率是lOGb/s,下一代光网络高端承载线路速率为40Gb/s或为比40Gb/s 更高的速率。同时以太网业务的容量正在以10倍的速率增长,其承载带宽需求也会以10 为因子而增加。光线路调制码型对光传输系统而言非常关键,码型的选择直接影响系统的传 输性能、光谱效率、非线性容忍度、色散容忍度等。在lOGb/s光传输系统中,非归零码 (Non Return to Zero,NRZ)/ 归零码(Return Zero, RZ)是主流调制码型。在 40Gb/s 光传输系统中,存在着多种可供选择的调制码型,如NRZ、RZ、CSRZ(Carrier Suppressed Return-to-Zero,载波抑制归零码)、ODB (OpticalDuobinary,光双二 进制码)、 DRZ (Return-to-Zero Optical Duobianry,归零光双二 进制)和 DQPSK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等。而100Gb/s光传输系统有 DQPSK、VSB (Vestigial Side Band,残边带)、NRZ和ODB等可供选择的调制码型。现有技术中产生DQPSK光信号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将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经过 时分解复用器件处理后,产生两路子业务数据信号,分别输入预编码单元进行预编码处理, 得到I信号和Q信号。分别将I信号和Q信号输入双平行调制器的两臂。LD激光器用于给 双平行调制器提供光信号。LD激光器提供的光信号经过双平行调制器调制后,输出携带业 务数据的DQPSK光信号。现有技术的DQPSK光信号的脉冲示意图如图2所示。业务数据通 过DQPSK光信号的相邻前后脉冲的相位差来表示。脉冲6和脉冲5之间的相位变化携带信 息。图中下标所示为脉冲序列,η/4等为脉冲的相位信息。现有技术的DQPSK光信号星座 图(左)和眼图(右)示意图如图3的示。DQPSK光信号由于采用四相位调制技术,因此在 星座图上有4个星座点1、2、3、4。右图为DQPSK的眼图存在两个下凹,一个为ADB,一个为 ACB。下面以星座点1为例,结合DQPSK光信号的星座图和眼图来说明。当当前DQPSK的星 座点在1点,下一个星座点仍在1点,即零度相位变化时,星座点不变化,对应眼图的ABEF 这条水平线;当下一个星座点为2或者4时,星座点发生+/-90度相位变化,此时对应的是 ADB这条曲线;当下一个星座点为3时,星座点发生180度相位变化,因此对应的是ACB这 条折线。由1点变换到3点,此时变化范围最大,因此引起的眼图波动也最大。而此时眼图 的波动对应着实际的是波形功率的波动,这些功率波动代表着光功率的变化,会加强光信 号在传输中的非线性效应。而非线性效应会限制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距离。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DQPSK光信号存在比较大的功率波动, 加重了光纤传输的非线性效应;以及星座点变化过多,从而对非线性相位噪声很敏感,从而 影响光信号的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生、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方法和装置,降低了 信号在光纤传输中的非线性效应,提高了光传输性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装置,包括,激光器、时分解复用器件、预编码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延时可调单元和双平行调制器;所述激光器,用于输出光信号; 所述时分解复用器件,用于将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分解为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 据;所述预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分别进行预编码处 理,得到预编码后的I信号和Q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下发延时指令给所述延时可 调单元;所述延时可调单元,用于将所述Q信号延时1比特周期,产生延时Q信号;所述双平 行调制器,用于将所述I信号和所述延时Q信号调制在所述光信号上,产生延时DQPSK光信 号。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装置,包括,激光 器、时分解复用器件、预编码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延时可调单元、第三延时可调单元和双平 行调制器;所述激光器,用于输出光信号;所述时分解复用器件,用于将待传输的业务数据 分解为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所述预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 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分别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预编码后的I信号和Q信号;所述第一控制 单元,用于下发第一延时指令给所述延时可调单元和第二延时指令给所述第三延时可调单 元;所述延时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延时指令将所述Q信号延时,产生延时Q信号; 所述双平行调制器,用于将所述I信号和所述延时Q信号调制在所述光信号上,并经过所述 第三延时可调单元的延时,产生延时DQPSK光信号;所述第三延时可调单元,位于所述双平 行调制器的调制Q信号的一臂上,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延时指令将经过所述双平行调制器调 制后的延时Q信号进行延时,所述延时可调单元和所述第三延时可调单元对Q信号的延时 之和为1比特周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装置,包括,分光 器、第二控制单元、第一干涉仪、第二干涉仪、第一平衡接收机、第二平衡接收机和时分复用 器件;所述分光器,用于接收延时DQPSK光信号并将所述延时DQPSK光信号分成第一延时 子DQPSK光信号和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干涉仪和 所述第二干涉仪下发延时信息指令和相位信息指令;所述第一干涉仪,用于将所述第一延 时子DQPSK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π/2,并延时1比特周期;所述第二干涉仪,用于将所述第 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π/2,并延时1比特周期;所述第一平衡接收机,用于 将经过所述第一干涉仪处理后的光信号进行光电变化并经过差分处理,输出第一子业务数 据;所述第二平衡接收机,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二干涉仪处理后的光信号进行光电变化并经 过差分处理,输出第二子业务数据;所述时分复用器件,用于时分复用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 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输出业务数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方法,包括,将待 传输的业务数据分解为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对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 二子业务数据分别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预编码后的I信号和Q信号;根据延时指令,将所 述Q信号延时1比特周期,产生延时Q信号;将所述I信号和所述延时Q信号调制在所述光信号上,产生延时DQPSK光信号。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方法,包括,将待 传输的业务数据分解为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对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 二子业务数据分别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预编码后的I信号和Q信号;根据第一延时指令, 将所述Q信号延时,产生延时Q信号;将所述I信号和所述延时Q信号调制在所述光信号 上,并根据第二延时指令,将经过调制后的延时Q信号进行延时,产生延时DQPSK光信号;所 述两次延时之和为1比特周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 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方法,包括,接收 延时DQPSK光信号并将所述延时DQPSK光信号分成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和第二延时 子DQPSK光信号;根据延时信息指令和相位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相 位控制在η/2,并延时1比特周期;根据延时信息指令和相位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二延时子 DQPSK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π/2,并延时1比特周期;将延时和相位控制后的光信号进行光 电变化并经过差分处理,输出第一子业务数据;将延时和相位控制后的光信号进行光电变 化并经过差分处理,输出第二子业务数据;时分复用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 数据,输出业务数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产生、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系统,包括上述的 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装置和上述的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装置。由此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控制单元、延时可调单元、相位可调单元, 进行产生、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减小了传输光信号的功率波动,使得星座点变化不 多,降低了信号对非线性相位噪声的敏感性,从而降低了信号在光纤传输中的非线性效应, 提高了光传输性能,有利于产品的实现。同时,由于采用了差分编码的方式,使得相邻脉冲 之间的相位差来携带信号,避免了由于光纤传输引入的相位噪声而带来的误差。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 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产生DQPSK光信号的装置示意图;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产生DQPSK光信号的脉冲示意图;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的DQPSK光信号星座图(左)和眼图(右)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装置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DQPSK光信号的脉冲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DQPSK光信号星座图(左)和眼图(右)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装置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方法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方法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另一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发明,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激光器、时分解复用器件、预编码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延时可调单元和双平 行调制器。激光器,用于输出光信号。时分解复用器件,用于将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分解为第 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预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 务数据分别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预编码后的I信号和Q信号;其中预编码的规则为Ik = (Qk_, Ik_x)(Uk Θ/Μ) + (Qk_x 十^){Vk θIkJQk = (Qk_, Ik_,Wk Ik_x) + {Qk_x 十I"){Uk 十)公式中的下标表示比特序列的时间位置,④表示异或。-表示取反。U、V分别代表 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编码单元,进行预编码处理的差 分编码是在电域上实现的。该编码方法的原理是,编码前的原比特信息由编码后的前后两 个比特幅度的变化来表示,即当原信息为‘0’时,编码后对应的后一比特的幅度与前一比 特的幅度相同,例如,若前一比特为‘0’,后一比特为仍为‘0’ ;若前一比特为‘1’,则后一比 特仍为‘1’。当原信息为‘1’时,编码后对应的后一比特的幅度与前一比特的不同,即若前 一比特为‘0’,则后一比特为‘1’ ;若前一比特为‘1’,则后一比特为‘0’。编码后的数据速 率保持不变,所占带宽没有变化。通过采用差分编码的方式,使得相邻脉冲之间的相位差来 携带信号,避免了由于光纤传输引入的相位噪声而带来的误差。第一控制单元,用于下发 延时指令给所述延时可调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可以通过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软件来下发延时指令给延时可调单元。延时可调单元,用于将所述Q信号延时1 比特周期,产生延时Q信号。延时可调单元可以具体通过电移相器来实现,通过接收第一控 制单元的延时指令,电移相器通过调整电延时线即电信号在电器件的传输距离来改变电信 号的延时。延时1比特周期,即指延时1比特的周期时间,例如比特速率为40Gbps DQPSK, 则对应的1比特率周期延时为25ps。所述双平行调制器,用于将所述I信号和所述延时Q信号调制在所述光信号上,产 生延时DQPSK光信号。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平行调制器的任意一臂上再设置一个延时可调单元。本发明实施例的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另一装置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一 种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装置,包括,激光器、时分解复用器件、预编码单元、第 一控制单元、延时可调单元、第三延时可调单元和双平行调制器。激光器,用于输出光信号。 时分解复用器件,用于将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分解为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预 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分别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预 编码后的I信号和Q信号。预编码单元具体的工作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对图4的描述。第一 控制单元,用于下发第一延时指令给所述延时可调单元和第二延时指令给所述第三延时可 调单元。延时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延时指令将所述Q信号延时,产生延时Q信号。 双平行调制器,用于将所述I信号和所述延时Q信号调制在所述光信号上,并经过所述第三 延时可调单元的延时,产生延时DQPSK光信号。第三延时可调单元,位于所述双平行调制器 的调制Q信号的一臂上,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延时指令将经过所述双平行调制器调制后的延 时Q信号进行延时,所述延时可调单元和所述第三延时可调单元对Q信号的延时之和为1 比特周期。延时1比特周期,即指延时1比特的周期时间,例如比特速率为40Gbps DQPSK,则对应的1比特率周期延时为25ps。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将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通过偏振分束器 PBS(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将光信号分成两个正交的偏振态,然后对每个偏振光 信号进行上述方法的调制,再通过偏振束合波器PBC (Polarization BeamCombiner)将调制 后的偏振光信号合波输出。本发明实施例的DQPSK光信号的脉冲示意图如图5所示。双平行调制器由于经过 延时,所以延时后的Q信号,经过调制后,波形会延迟1个比特,从而在时间上比现有技术的 波形延迟1个比特。如图5所示,此时变化相位中没有π的相位变化。本发明实施例的 DQPSK星座图(左)和眼图(右)示意图如图6所示。由于对其中的某一路光信号进行了 1比特延时,因此避免了 180度的π相位变化,即不存在星座点1到3或星座点2到4的变 化,仅仅存在三种变化。这里以星座点1为例,当当前的星座点为1,下一时间星座点仍为 1,此时对应右图眼图的是ABE F ;下一星座点是2或者4,此时对应右图的眼图是ADB ;因此 从眼图上可以得知,此时本发明实施例的DQPSK眼图和普通的DQPSK相比不存在ACB这条 折线。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装置中使用控制单元、延时可调 单元,产生了波形上延迟了 1个比特的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使得波形中没有η的相位变 化,减小了传输光信号的功率波动,使得星座点变化不多,降低了信号对非线性相位噪声的 敏感性,从而降低了信号在光纤传输中的非线性效应,提高了光传输性能。同时,由于采用 了差分编码的方式,使得相邻脉冲之间的相位差来携带信号,避免了由于光纤传输引入的 相位噪声而带来的误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装置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分光器、第二控制单元、第一干涉仪、第二干涉仪、第一平衡接收机、第二平衡接收 机和时分复用器件。分光器,用于接收延时DQPSK光信号并将所述延时DQPSK光信号分成第 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和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干涉仪 和所述第二干涉仪下发延时信息指令和相位信息指令。第二控制单元可以通过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或者软件来下发命令给所述第一干涉仪和所述第二干涉仪。第 一干涉仪,用于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π/2,并延时1比特周期。 第二干涉仪,用于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π/2,并延时1比特周期。 第一平衡接收机,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一干涉仪处理后的光信号进行光电变化并经过差分处 理,输出第一子业务数据。第二平衡接收机,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二干涉仪处理后的光信号进 行光电变化并经过差分处理,输出第二子业务数据。时分复用器件,用于时分复用所述的第 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输出业务数据。进一步地,第一干涉仪包括,第一分光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分为两路光信号。第一延时可 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延时信息指令,将第一分光器输出的一路光信号延时1比特周期。可 以通过对光纤进行压缩或者控制温度来改变延时,或通过空间光学,改变两个棱镜之间的 距离来改变延时。第一相位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位信息指令,将第一分光器输出的另 一路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η/2。可以通过对光纤进行压缩或者控制温度来改变相位,或通 过空间光学,改变两个棱镜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相位。改变相位通常指的是在一个周期内的控制,而改变延时通常指的是多个周期内的控制。第一合光干涉器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延时 可调单元和所述第一相位可调单元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差分干涉接收。将信号中的相位信息 转换为强度信息。进一步地,第二干涉仪包括,第二分光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分为两路光信号。第二延时可 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延时信息指令,将第二分光器输出的一路光信号延时1比特周期。可 以通过对光纤进行压缩或者控制温度来改变延时,或通过空间光学,改变两个棱镜之间的 距离来改变延时。第二相位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位信息指令,将第二分光器输出的另 一路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η/2。可以通过对光纤进行压缩或者控制温度来改变相位,或通 过空间光学,改变两个棱镜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相位。改变相位通常指的是在一个周期内的 控制,而改变延时通常指的是多个周期内的控制。第二合光干涉器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延时 可调单元和所述第二相位可调单 元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差分干涉接收。将信号中的相位信息 转换为强度信息。上述的延时可调单元和相位可调单元可以具体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1)通过光 纤延时线来实现。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调节传输光纤的长度来改变光信号的传输时间。 2)通过温度来改变光纤或晶体的长度,从而获得延时或者是相位可调。例如可以通过改变 一个温控电路的电流来改变温度,从而改变光纤的长度来控制延时或者相位。温控电路电 流正向的时候一般为制冷,反之制热,这个电流由温控电路的驱动芯片输出,通过一个热反 馈电路(比例积分电路)确定其方向和大小,最终稳定管芯温度。3)通过对晶体施加电场来 改变光在晶体中的折射系数,从而改变光信号的相位或者是传输所需时间。从而获得延时 或者相位。延时1比特周期,即指延时1比特的周期时间,例如比特速率为40Gbps DQPSK, 则对应的1比特率周期延时为25ps。第一相位可调单元和第二相位可调单元分别为π /2, 并且第一延时可调单元和第二延时可调单元为1比特周期延时。此时,第一平衡接收机和 第二平衡接收机输出信号一致,可以作为互相备份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方法示意图如图8所示。步骤801,将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分解为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步骤802,对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分别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 预编码后的I信号和Q信号;步骤803,根据延时指令,将所述Q信号延时1比特周期,产生延时Q信号;步骤804,将所述I信号和所述延时Q信号调制在所述光信号上,产生延时DQPSK
光信号。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方法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 来实现将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分解为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对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分别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预编码后 的I信号和Q信号;根据第一延时指令,将所述Q信号延时,产生延时Q信号;将所述I信号和所述延时Q信号调制在所述光信号上,并根据第二延时指令,将经 过调制后的延时Q信号进行延时,产生延时DQPSK光信号;所述两次延时之和为1比特周期。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方法示意图如图9所示。一种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方法,步骤901,接收延时DQPSK光信号并将所述延时DQPSK光信号分成第一延时子 DQPSK光信号和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
步骤902,根据延时信息指令和相位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 相位控制在η/2,并延时1比特周期;步骤903,根据延时信息指令和相位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 相位控制在η/2,并延时1比特周期;步骤904,将延时和相位控制后的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进行光电变化并 经过差分处理,输出第一子业务数据;步骤905,将延时和相位控制后的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进行光电变化并 经过差分处理,输出第二子业务数据;步骤906,时分复用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输出业务数据。进一步地,步骤根据延时信息指令和相位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 信号的相位控制在η/2,并延时1比特周期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分为两路光信号;根据所述延时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一路光信号延时1比 特周期;根据所述相位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另一路光信号的相位 控制在η /2 ;进一步地,步骤根据延时信息指令和相位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光 信号的相位控制在η/2,并延时1比特周期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分为两路光信号;根据所述延时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的一路光信号延时1比特周 期;根据所述相位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的另一路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 31 /2。上述方法步骤的具体信号处理、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基于 同一构想,可参见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产生、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系统,包括上述的 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装置和上述的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装置。具体请参见上 述装置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装置中使用控制单元、延时可调 单元,在接收端使用延时可调单元、相位可调单元,进行产生、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在 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波形上延迟了 1个比特,使得波形中没有η的相位变化,减小了传 输光信号的功率波动,使得星座点变化不多,降低了信号对非线性相位噪声的敏感性,从而 降低了信号在光纤传输中的非线性效应,提高了光传输性能,有利于产品的实现。同时,由 于采用了差分编码的方式,使得相邻脉冲之间的相位差来携带信号,避免了由于光纤传输引入的相位噪声而带来的误差。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 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但很多情况下 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 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 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 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 围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时分解复用器件、预编码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延时可调单元和双平行调制器;所述激光器,用于输出光信号;所述时分解复用器件,用于将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分解为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所述预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分别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预编码后的I信号和Q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下发延时指令给所述延时可调单元;所述延时可调单元,用于将所述Q信号延时1比特周期,产生延时Q信号;所述双平行调制器,用于将所述I信号和所述延时Q信号调制在所述光信号上,产生延时DQPSK光信号。
2.一种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时分解复用器件、预编码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延时可调单元、第三延时可调单 元和双平行调制器;所述激光器,用于输出光信号;所述时分解复用器件,用于将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分解为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 数据;所述预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分别进行预编码处 理,得到预编码后的I信号和Q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下发第一延时指令给所述延时可调单元和第二延时指令给所 述第三延时可调单元;所述延时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延时指令将所述Q信号延时,产生延时Q信号; 所述双平行调制器,用于将所述I信号和所述延时Q信号调制在所述光信号上,并经过 所述第三延时可调单元的延时,产生延时DQPSK光信号;所述第三延时可调单元,位于所述双平行调制器的调制Q信号的一臂上,用于根据所 述第二延时指令将经过所述双平行调制器调制后的延时Q信号进行延时,所述延时可调单 元和所述第三延时可调单元对Q信号的延时之和为1比特周期。
3.一种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光器、第二控制单元、第一干涉仪、第二干涉仪、第一平衡接收机、第二平衡接收机和 时分复用器件;所述分光器,用于接收延时DQPSK光信号并将所述延时DQPSK光信号分成第一延时子 DQPSK光信号和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干涉仪和所述第二干涉仪下发延时信息指令和相 位信息指令;所述第一干涉仪,用于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π/2,并延时1比 特周期;所述第二干涉仪,用于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π/2,并延时1比 特周期;所述第一平衡接收机,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一干涉仪处理后的光信号进行光电变化并经 过差分处理,输出第一子业务数据;所述第二平衡接收机,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二干涉仪处理后的光信号进行光电变化并经 过差分处理,输出第二子业务数据;所述时分复用器件,用于时分复用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输出业 务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干涉仪进一步包括,第一分光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分为两路光信号; 第一延时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延时信息指令,将第一分光器输出的一路光信号延 时1比特周期; 第一相位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位信息指令,将第一分光器输出的另一路光信号 的相位控制在η /2 ;第一合光干涉器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延时可调单元和所述第一相位可调单元输出的光 信号进行差分干涉接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干涉仪进一步包括,第二分光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分为两路光信号; 第二延时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延时信息指令,将第二分光器输出的一路光信号延 时1比特周期;第二相位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位信息指令,将第二分光器输出的另一路光信号 的相位控制在η /2 ;第二合光干涉器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延时可调单元和所述第二相位可调单元输出的光 信号进行差分干涉接收。
6.一种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分解为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对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分别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预编码后的I 信号和Q信号;根据延时指令,将所述Q信号延时1比特周期,产生延时Q信号;将所述I信号和所述延时Q信号调制在所述光信号上,产生延时DQPSK光信号。
7.一种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传输的业务数据分解为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对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分别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预编码后的I 信号和Q信号;根据第一延时指令,将所述Q信号延时,产生延时Q信号;将所述I信号和所述延时Q信号调制在所述光信号上,并根据第二延时指令,将经过调 制后的延时Q信号进行延时,产生延时DQPSK光信号;所述两次延时之和为1比特周期。
8.一种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延时DQPSK光信号并将所述延时DQPSK光信号分成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和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根据延时信息指令和相位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 η/2,并延时1比特周期;根据延时信息指令和相位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 η/2,并延时1比特周期;将延时和相位控制后的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进行光电变化并经过差分处理, 输出第一子业务数据;将延时和相位控制后的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进行光电变化并经过差分处理, 输出第二子业务数据;时分复用所述的第一子业务数据和第二子业务数据,输出业务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根据延时信息指令和相位信息指 令,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π/2,并延时1比特周期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分为两路光信号;根据所述延时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一路光信号延时1比特周期;根据所述相位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一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另一路光信号的相位控制 在"2 ;所述步骤根据延时信息指令和相位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的相位 控制在η/2,并延时1比特周期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光信号分为两路光信号;根据所述延时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的一路光信号延时1比特周期; 根据所述相位信息指令,将所述第二延时子DQPSK的另一路光信号的相位控制在
10.一种产生、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 的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装置和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 DQPSK的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传输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产生、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上述产生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装置,包括,激光器、时分解复用器件、预编码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延时可调单元、第三延时可调单元和双平行调制器;上述接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码DQPSK的装置,包括,分光器、第二控制单元、第一干涉仪、第二干涉仪、第一平衡接收机、第二平衡接收机和时分复用器件。通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降低了信号在光纤传输中的非线性效应,提高了光传输性能。
文档编号H04L27/20GK101867535SQ20091010666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4日
发明者徐晓庚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