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g.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互联互通方法

文档序号:771060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g.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互联互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光网络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传送网自动交换光网络中,基 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互联互通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传送网(OTN)是在1999 年为解决高速 TDM(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 复用)信号的大容量传送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数字包封”技术。2003版定义的OTN可以为客 户层信号提供传送、复用、保护和监控管理等功能,所支持的客户层信号主要是STM-N(同 步传输模式)、ATM(异步传输模式)和通过GFP(通用组帧程序)映射支持的以太网信号, 其定义的速率等级为2. 5GU0G和40G。随着传送网络承载信号的IP化以及IOG LAN接口 的普及,IOGE (万兆以太网)在OTN上的承载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因此ITU-T于2007年开发 了 G. sup43标准,定义了 OTN传送IOGE信号的方式。传统OTN的复用体系非常简单,速率等级为2. 5G,IOG和40G,分别对应光通道数据 单元0DU1,0DU2和0DU3。CBR(Constant Bit Rate,固定码率)的业务采用异步映射(AMP) 或者比特同步映射(BMP)方式映射到相应的ODUk,Packet (分组)业务采用GFP方式映射 到ODUk,这些ODUk再映射到相应的光通道传输单元OTUk中。当然,低速率等级的ODU也可 复用到高速率等级的ODU中,如图1所示。为了适应多业务,OTN引入了新的概念HO (High Order,高阶)ODU和LO (Low Order,低阶)0DU,如图2所示,图2中从左边数起,第一列是LO 0DU,每个框中的速率等级, 比如0DU3,都标示为0DU3(L),L即是Low Order ;第二列是高阶,每个框中的速率等级,比如 0DU3,都标示为0DU3 (H),H即是High Order。H0/L0与SDH中的高阶/低阶容器的概念是 一致的,LO ODU相当于业务层用于适配不同速率和不同格式的业务,H00DU相当于隧道层用 于提供一定带宽的传送能力,这种层次化的结构支持业务板卡与线路板卡分离,从而可为 网络部署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和经济性。G. 709Amendment3和G. sup 43相对于2003年的G. 709,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引 入了新的信号类型,包括0DU0、0DU2e、0DU3el、0DU3e2、ODUflex以及0DU4。首先引入了一 个速率为1. 244Gb/s的新的光通道数据单元0DU0,0DU0可以独立进行交叉连接,也可映射 到高阶ODU中(如ODUU 0DU2、0DU3和0DU4)。为了适应将来100GE业务的传送,引入了 0DU4,速率为 104. 355Gb/s。ODUl映射到0DU2、0DU3以及0DU2映射到0DU3保持原G. 709版本的2. 5G支路时 序映射复用方式,增加ODUl映射到0DU2和0DU3的1. 25G支路时序,增加0DU2映射到0DU3 的 1. 25G 支路时序;其他新的速率(0DU0、0DU2e、ODUflex)映射到 ODUl、0DU2、0DU3、0DU4 都采用1. 25G支路时序映射复用方式。根据G. sup 43,0DU2e可以映射到0DU3el的2. 5G 支路时序,0DU2e还可以映射到0DU3el的1. 25G支路时序。大多数的低阶ODU在高阶里具 有相同的支路时序个数;然而0DU2e例外,0DU2e在0DU3需要占用9个1. 25G支路时序或 者5个2. 5G支路时序,而0DU2e在0DU4需要占用8个1. 25G支路时序。图3是G. 709标准以及G. sup43标准的详细映射复用路径结构。Flexible ODU的思想最初在2008年9月份ITU-T Q11/SG15中间会议和2008年 12月份ITU-T SG15全会上被广泛讨论。Flexible ODU的最初想法是为任意比特速率的客 户信号提供OTN的比特透明传输。ODUflex目前被期望用来支持那些不能很有效地映射到 0DU2、0DU3或者0DU4的新的比特速率。ODUflex被当作一个低阶ODU ;—个ODUflex占用 高阶ODUk任意整数倍的支路时序个数。ODUflex带宽可动态地被调整。目前推荐 Packet ODUflex 大小为nX 1. 24416Gbit/s士20ppm(l 彡 η 彡 80),而 CBR ODUflex大小为客户信号速率的239Λ38倍。新定义的ODUflex不再为已经映射到 ODUO, ODUU 0DU2和0DU3的客户信号提供映射。对于CBR客户信号,首选通过BMP将客户 信号映射到ODUflex,ODUflex速率为客户信号速率的239/238倍(客户信号速率2. 5G以 上),对于分组业务客户信号,目前讨论使用GFP将客户信号映射到ODUflex ;ODUflex = n*l. 24416G,其中1彡η彡80 ;ODUflex比特速率为高阶ODUk的支路时序个数的整数倍。为2003 年版本的 G.709 标准的 GMPLS(Generalized Multi Protocol LabelSwitching,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信令扩展已经被RFC4328定义,它扩 展 了 Generalized Label Request(通用标签请求),Generalized Label and TrafficParameter (通用标签和流量参数)。但RFC4328只为当时的2. 5G支路时序的ODUl、 0DU2 和 0DU3 定义了 Generalized Label (通用标签);为了支持 0DU0、0DU1、0DU2、0DU2e、 0DU3el、0DU3e2、ODUf lex以及0DU4,必须定义一种新的Generalized Label (见申请人提交 的另一篇专利申请《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但是,由于G. 709 标准的发展,使得这两种标签格式定义无法兼容,而支持0PU2或者0PU3的1. 25G支路时序 映射复用结构的设备必须能够向后兼容支持2. 5G支路时序映射复用结构的设备。所以控 制1. 25G支路时序单元设备的控制平面也必须能够向后兼容控制2. 5G支路时序单元设备 的控制平面。在2003年版本G. 709标准发布后,经过几年的发展,OTN设备被大量地部署,而最 新的G. 709标准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部署的OTN设备加载控制平面后,一条端到端的标 签交换路径可能同时控制很多旧设备与新设备,旧设备只能支持2. 5G支路时序单元,而新 设备既可以支持2. 5G支路时序单元又可以支持1. 25G支路时序单元;而RFC4328定义的标 签格式只限于2. 5G支路时序单元,所以针对最新的G. 709标准定义的标签格式就无法与它 兼容。一条端到端路径需要在不同的段,携带不同格式定义的标签,当一个控制平面接收到 连接的相关信令信息后,按照现有的技术,无法识别消息里标签格式并解析。一条端到端标 签交换路径经过旧设备与老设备时,控制这些设备的控制平面互联互通,成为一个现实存 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传送网自动交换光网络中,基于G. 709的 标签交换路径的互联互通方法,针对为最新的G. 709标准定义的标签无法与RFC4328定义 的标签兼容问题,提出了当一条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经过支持2. 5G支路时序单元设备与 1.25G支路时序单元设备时,控制这些设备的控制平面互联互通方法。针对0DU1、0DU2以及0DU3,为了能够向后兼容RFC4328,本发明通过刻画ODU复用结构的信号类型来区分支路时序单元的大小以及通用标签格式。为新的比特速率(也就是 0DU0、1. 25G ODUlU. 25G 0DU2、1. 25G0DU3、0DU2e、 0DU3el、0DU3e2、ODUflex 以及 0DU4)定义了如下 Signal Type (信号类型,简称 ST),其中 9-19为本发明新定义的信号类型ValueType
0Not significant
1ODUl (i.e. , 2. 5Gbps)
20DU2(i.e.,10Gbps)/*The size of 0PU2 TS is 2. 5G*/
30DU3(i.e.,40Gbps)/*The size of 0PU3 TS is 2. 5G*/
4Reserved (for future use)
5Reserved (for future use)
6OCh at2. 5 Gbps
7OCh at10 Gbps
8OCh at40 Gbps
9OCh at100 Gbps
100DU0
11ODUl/*The size of OPUl TS is 1. 25G*/
120DU2/*The size of 0PU2 TS is 1. 25G*/
130DU3/*The size of 0PU3 TS is 1.25G*/
140DU4/*The size of 0PU4 TS is 1.25G*/
150DU2e/*IOGbps for FC1200 and GE LAN*/
160DU3el/*The size of 0PU3el TS is 2. 5G*/
170DU3e2/*The size of 0PU3e2 TS is 1.25G*/
18ODUflex/^The size of 0PU2/0PU3/0PU4 TS is 1. 25G*/
19ODUflex/^The size of 0PU2/0PU3 TS is 2.5G*/
20-255 Reserved(for future use)
同时为每个比特速率定义一个复用单元数(Number of MultiplexedComponents
NMC),它表示携带该流量参数NMC的标签交换路径需要占用链路的支路时序单元的个数, 详细定义如下所示匪CDescription
10DU0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OPU1,
10DU0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2,
10DU0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3,
10DU0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4,
2ODUl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2,
2ODUl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3,
2ODUl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4,
80DU2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3,
80DU2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4,
9 0DU2e is mapped into 1. 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8 0DU2e is mapped into 1. 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e2.8 0DU2e is mapped into 1. 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4.32 0DU3 is mapped into 1. 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4.1-8 ODUflex is mapped into 1. 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2.1-32 ODUflex is mapped into 1. 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1-80 ODUflex is mapped into 1. 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4.1 ODUl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2.1 ODUl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4 0DU2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5 0DU2e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4 0DU2e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el.1-4 ODUflex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2.1-16 ODUflex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本发明提供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互连互通方法;节点之间通过交互信令消息,建 立端到端的标签交换路径,其中,信令消息可为Path或Resv消息,节点按如下方式发送或 接收信令消息1)发送信令消息当节点需要在某条链路上发送Path (或Resv)消息,该节点根据该链路支持的支 路时序单元的大小(1. 25G或2. 5G),以及链路的接口交换能力描述符的最大带宽来确定 通用标签生成的格式,按照所确定的格式生成通用标签,具体确定通用标签生成的格式包 括当节点需要在支持2. 5G支路时序链路上发送Path (或Resv)消息,并且链路的接 口交换能力描述符的最大带宽表示为0DU1、0DU2或者0DU3(也就是该链路是支持2. 5G的 0TU1、0TU2或者0TU3链路)时,按照RFC4328定义的标签格式生成所需要的通用标签;当节点需要在支持1. 25G支路时序链路上发送Path (或Resv)消息,并且链路的 接口交换能力描述符的最大带宽表示为0DU1、0DU2或者0DU3(也就是该链路是支持1. 25G 的0TU1、0TU2或者0TU3链路)时,按照专利申请《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 生成方法》所定义的格式,生成所需要的通用标签;当节点需要在支持1. 25G支路时序链路上发送Path (或Resv)消息,并且链路的 接口交换能力描述符的最大带宽表示为0DU4或者0DU3e2(也就是该链路是支持1. 25G的 0TU4或者0TU3e2链路)时,按照专利申请《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 法》所定义的格式,生成所需要的通用标签;当节点需要在支持2. 5G支路时序链路上发送Path (或Resv)消息,并且链路的接 口交换能力描述符的最大带宽表示为0DU3el (也就是该链路是支持2. 5G的0TU3el链路) 时,按照专利申请《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所定义的格式,生成 所需要的通用标签。发送信令消息前,还需要确定信号类型和NMC,节点根据需要建立的LSP的带宽大 小和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的大小确定信号类型,根据需要建立的LSP的带宽需要占用的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的个数确定NMC,在信令消息中携带信号类型和NMC。例如,链 路的最大带宽为0TU3 (40G),如果需要建立2. 5G(0DU2)的LSP经过该链路,当链路支持的 支路时序单元的大小为1. 25G时,信号类型被设置为12,表示1. 25G的0DU2,该LSP需要占 用该链路2个1. 25G支路时序单元,则NMC为2 ;当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的大小为2. 5G 时,信号类型被设置为2,表示2. 5G的0DU2,该LSP需要占用该链路1个2. 5G支路时序单 元,则NMC为1。2)接收信令消息当一个下游(或上游)节点接收到Path (或Resv)消息后,如果信号类型0DU1、 0DU2或0DU3刻画的ODU复用结构且支持2. 5G支路时序单元,该节点必须将通用标签格式 识别为RFC4328所定义的格式;当一个下游(或上游)节点接收到Path (或Resv)消息后,如果信号类型0DU1、 0DU2或0DU3刻画的ODU复用结构,支持1. 25G支路时序单元,该节点必须将通用标签格式 识别为专利申请《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所定义的格式;当一个下游(或上游)节点接收到Path (或Resv)消息后,如果信号类型为0DU0、 0DU2e、ODUflex、0DU4、0DU3el或0DU3e2刻画的ODU复用结构,该节点必须将通用标签格式 识别为专利申请《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所定义的格式;当一个下游节点接收到Path消息后(信号类型刻画了 ODU复用结构),该节点必 须检测本地的映射能力,如果该节点不能够支持Signal Type所表示的ODU复用结构,节点 终结该Path消息,并产生一个PathErr消息,携带“流量控制错误/业务不被支持”的错误 fn息ο标签交换路径的优雅重启以及其他涉及到标签处理的信令消息中对通用标签的 识别和生成,都遵循上述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过程中节点发送信令消息和接收信令消息时 识别和生成通用标签的技术方案。支持0PU2或者0PU3的1. 25G支路时序映射复用结构的新设备必须能够向后兼容 支持2. 5G支路时序映射复用结构的设备。本发明中,将按照2003年版本实现的OTN设备 简称为旧设备或pre-G. 709设备,按照2009年10月份出版的G. 709标准实现的OTN设备 简称为新设备或new OTN0互联互通可通过要求新设备能够支持将pre_G. 709的净荷映射 到与其他设备连接的链路上。建立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时,可使用一个端到端会话建立该端到端标签交换路 径,也可使用多段会话建立该端到端交换路径。为能够在控制平面做到互联互通,在路由协议洪泛TE链路时,将链路的容量表示 为支路时序单元的个数以及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的带宽。当一条端到端的标签交换路径经过旧设备以及新设备时,如果只采用一个端到端 的会话,端到端路径的建立过程必须遵循前面所论述的向后兼容RFC4328的技术方案;在 该端到端路径的建立过程中,在连接1.25G与2. 5G支路时序单元链路的设备上必须改变流 量工程参数(Signal Type和Number ofMultiplexed Components),即如果节点两端连接的 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带宽不同,则该节点接收和发送的信令消息中携带的信号类型及 复用单元数不同。如果采用多段会话,每段会话的支路时序单元大小是相同的,那么流量工程参数(Signal Type和Number of Multiplexed Components)在每段会话的标签交换路径建立过 程中,不会被改变,即节点接收和发送的信令消息中携带的信号类型及复用单元数相同。多 段会话可通过缝接技术串接起来,以达到创建一条端到端的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
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解决了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互联互通的技术难题。 对于按照2003年版本实现的OTN设备与按照2009年10月份出版的G. 709标准实现的 OTN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本发明给出一个简单方法来区分RFC4328与专利申请《一种基于 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定义的通用标签格式,使得按照2009年10月份出 版的G. 709标准实现的OTN设备很好地兼容了旧的OTN设备,保护了运营商已经投资建设 的OTN自动交换光网络,节省了 OTN自动交换光网络部署的成本。


图1是2003年出版的G. 709标准所具有的映射复用结构;图2是G. 709Amendment3和G. sup 43标准所具有的映射复用结构;图3是G. 709标准以及G. sup43标准的详细映射复用结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针对0DU1、0DU2和0DU3的向后兼容RFC4328方法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按照G. 709标准实现的OTN设备与按照G. 709Amendment3 标准实现的OTN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一条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的互联互通示意图,它只采用一 个端到端的会话。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一条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的互联互通示意图,它采用 多段的会话,每段会话支持相同的支路时序单元大小,Singal Type以及Number of Multiplexed Components在每段会话的标签交换路径建立过程中,不会被改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针对0DU1、0DU2以及0DU3,为了能够向后兼容RFC4328,本发明通过刻画ODU复用 结构的信号类型来区分支路时序单元的大小以及通用标签格式。为新的比特速率(也就是0DU0、1. 25G ODUl U. 25G 0DU2、1. 25G0DU3、0DU2e、 0DU3el、0DU3e2、ODUflex 以及 0DU4)定义了如下 Signal Type (信号类型,简称 ST),其中 9-19为本发明新定义的信号类型Value Type0123456
Not significant ODUl (i. e. ,2. 5Gbps)
0DU2(i. e.,10Gbps)/*The size of 0PU2 TS is 2. 5G*/ 0DU3(i. e.,40Gbps)/*The size of 0PU3 TS is 2. 5G*/ Reserved (for future use) Reserved (for future use) OCh at 2.5Gbps0100]7OCh atIOGbps0101]8OCh at 40Gbps0102]9OCh atIOOGbps0103]100DU00104]11ODUl /*The size of OPUl TS is 1.25G*/0105]120DU2/*The size of 0PU2 TS is 125G*/0106]130DU3/*The size of 0PU3 TS is 125G*/0107]140DU4/*The size of 0PU4 TS is 125G*/0108]150DU2e/*10Gbps for FC1200 and GELAN*/0109]160DU3el/*The size of 0PU3el TS is2. 5G*/0110]170DU3e2/*The size of 0PU3e2 TS is1. 25G*/0111]18ODUflex/*The size of 0PU2/0PU3/0PU4 TS is 1. 25G*/0112]19ODUflex/*The size of 0PU2/0PU3 TSis 2. 5G*/0113]20-255Reserved (for future use)0114]同时为每个比特速率定义一个复用单元数(Number of MultiplexedComponents
NMC),它表示携带该流量参数NMC的标签交换路径需要占用链路的支路时序单元的个数, 详细定义如下所示
0115]
0116]
匪C
Description
0117]10DU0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OPU1.0118]10DU0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2.0119]10DU0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3.0120]10DU0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4.0121]2ODUl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2.0122]2ODUl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3.0123]2ODUl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4.0124]80DU2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3.0125]80DU2ismappedinto125Gtributaryslotsof0PU4.0126]90DU2eis mapped into1.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
0127]8 0DU2e is mapped into 1. 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e2.
0128]8 0DU2e is mapped into 1. 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4.
0129]32 0DU3 is mapped into 1. 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4.
0130]1-8 ODUflex is mapped into 1. 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2.
0131]1-32 ODUflex is mapped into 1. 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
0132]1-80 ODUflex is mapped into 1. 2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4.
0133]1 ODUl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2.
0134]1 ODUl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
0135]4 0DU2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
0136]5 0DU2e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
4 0DU2e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el.1-4 ODUflex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2.1-16 ODUflex is mapped into 2. 5G tributary slots of 0PU3.本发明提供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互连互通方法;节点之间通过交互信令消息,建 立端到端的标签交换路径,其中,信令消息可为Path或Resv消息,节点按如下方式发送或 接收信令消息1)发送信令消息当节点需要在某条链路上发送Path (或Resv)消息,该节点根据该链路支持的支 路时序单元的大小(1. 25G或2. 5G),以及链路的接口交换能力描述符的最大带宽来确定 通用标签生成的格式,按照所确定的格式生成通用标签,具体确定通用标签生成的格式包 括当节点需要在支持2. 5G支路时序链路上发送Path (或Resv)消息,并且链路的接 口交换能力描述符的最大带宽表示为0DU1、0DU2或者0DU3(也就是该链路是支持2. 5G的 0TU1、0TU2或者0TU3链路)时,按照RFC4328定义的标签格式生成所需要的通用标签;当节点需要在支持1. 25G支路时序链路上发送Path (或Resv)消息,并且链路的 接口交换能力描述符的最大带宽表示为0DU1、0DU2或者0DU3(也就是该链路是支持1. 25G 的0TU1、0TU2或者0TU3链路)时,按照专利申请《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 生成方法》所定义的格式,生成所需要的通用标签;当节点需要在支持1. 25G支路时序链路上发送Path (或Resv)消息,并且链路的 接口交换能力描述符的最大带宽表示为0DU4或者0DU3e2(也就是该链路是支持1. 25G的 0TU4或者0TU3e2链路)时,按照专利申请《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 法》所定义的格式,生成所需要的通用标签;当节点需要在支持2. 5G支路时序链路上发送Path (或Resv)消息,并且链路的接 口交换能力描述符的最大带宽表示为0DU3el (也就是该链路是支持2. 5G的0TU3el链路) 时,按照专利申请《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所定义的格式,生成 所需要的通用标签。发送信令消息前,还需要确定信号类型和NMC,节点根据需要建立的LSP的带宽大 小和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的大小确定信号类型,根据需要建立的LSP的带宽需要占用 的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的个数确定NMC,在信令消息中携带信号类型和NMC。例如,链 路的最大带宽为0TU3 (40G),如果需要建立2. 5G (0DU2)的LSP经过该链路,当链路支持的支 路时序单元的大小为1. 25G时,信号类型为12,表示1. 25G的0DU2,该LSP需要占用该链路 2个1. 25G支路时序单元,则NMC为2 ;当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的大小为2. 5G时,信号 类型为2,表示2. 5G的0DU2,该LSP需要占用该链路1个2. 5G支路时序单元,则NMC为1。 首节点通过建立LSP的请求参数中可获知需要建立的LSP的带宽大小,其他节点通过接收 到的信令消息中的信号类型获知需要建立的LSP的带宽大小。2)接收信令消息节点接收到信令消息时,节点获取信令消息中携带的信号类型和NMC,将通用标签 格式识别为所述信号类型对应的通用标签格式,即按照信号类型对应的通用标签格式识别 通用标签。每个信号类型有对应的通用标签格式,分别在标准RFC4328中或专利申请《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中定义。如果存在其他方式定义的新的通用 标签格式,本发明也适用。具体方法包括当一个下游(或上游)节点接收到Path (或Resv)消息后,如果信号类型0DU1、 0DU2或0DU3刻画的ODU复用结构且支持2. 5G支路时序单元,该节点必须将通用标签格式 识别为RFC4328所定义的格式;当一个下游(或上游)节点接收到Path (或Resv)消息后,如果信号类型0DU1、 0DU2或0DU3刻画的ODU复用结构,支持1. 25G支路时序单元,该节点必须将通用标签格式 识别为专利申请《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所定义的格式;当一个下游(或上游)节点接收到Path (或Resv)消息后,如果信号类型为0DU0、 0DU2e、ODUflex、0DU4、0DU3el或0DU3e2刻画的ODU复用结构,该节点必须将通用标签格式 识别为专利申请《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所定义的格式;当一个下游节点接收到Path消息后(信号类型刻画了 ODU复用结构),该节点必 须检测本地的映射能力,如果该节点不能够支持Signal Type所表示的ODU复用结构,节点 终结该Path消息,并产生一个PathErr消息,携带“流量控制错误/业务不被支持”的错误 fn息ο标签交换路径的优雅重启以及其他涉及到标签处理的信令消息中对通用标签的 识别和生成,都遵循上述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过程中节点发送信令消息和接收信令消息时 识别和生成通用标签的技术方案。支持0PU2或者0PU3的1. 25G支路时序映射复用结构的新设备必须能够向后兼容 支持2. 5G支路时序映射复用结构的设备。本发明中,将按照2003年版本实现的OTN设备 简称为旧设备或pre-G. 709设备,按照2009年10月份出版的G. 709标准实现的OTN设备 简称为新设备或new OTN0互联互通可通过要求新设备能够支持将pre_G. 709的净荷映射 到与其他设备连接的链路上。建立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时,可使用一个端到端会话建立该端到端标签交换路 径,也可使用多段会话建立该端到端交换路径。为能够在控制平面做到互联互通,在路由协议洪泛TE链路时,将链路的容量表示 为支路时序单元的个数以及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的带宽。当一条端到端的标签交换路径经过旧设备以及新设备时,如果只采用一个端到端 的会话,端到端路径的建立过程必须遵循前面所论述的向后兼容RFC4328的技术方案;在 该端到端路径的建立过程中,在连接1.25G与2. 5G支路时序单元链路的设备上必须改变流 量工程参数(Signal Type和Number ofMultiplexed Components),即如果节点两端连接的 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带宽不同,则该节点接收和发送的信令消息中携带的信号类型及 复用单元数不同。如果采用多段会话,每段会话的支路时序单元大小是相同的,那么流量工程参数 (Signal Type和Number of Multiplexed Components)在每段会话的标签交换路径建立过 程中,不会被改变,即节点接收和发送的信令消息中携带的信号类型及复用单元数相同。多 段会话可通过缝接技术串接起来,以达到创建一条端到端的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 0DU1、0DU2以及0DU3,向后兼容RFC4328方法示意图。假 设需要在节点1和节点3之间建立一条ODUl (2. 5G带宽)的LSP (标签交换路径)。当节点2从节点1接收到Path消息后,它必须将通用标签格式识别为RFC4328定义的格式,因为该 Path消息携带的信号类型的值为1。当节点2从节点3接收到Resv消息后,它必须将通用 标签格式识别为专利《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定义的格式,因为 该Resv消息携带的信号类型的值为11。节点3必须将通用标签格式识别为专利《一种基 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定义的格式,因为信号类型的值都为1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按照G. 709标准(2003年版本)实现的OTN设备与按照 G. 709Amendment3标准实现的OTN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示意图。将链路的容量表示为支路 时序单元的个数以及支路时序单元的带宽的方法可被反映到接口交换能力上,在该实施例 中,节点DXC2、DXC4和DXC5应该具有互通的能力。在实施例所示网络中,流量工程数据库由如下TE链路组成Max LSP Bandwidth Minimum LSP Bandwidth(LSP支持的最大带宽) (LSP支持的最小带宽)0TU2 (DXC1-DXC2) 0DU2 (IOG) ODUl (2. 5G)0TU2(DXC5-DXC6) 0DU2(IOG) ODUO(1. 25G)0TU3 (DXC2-DXC3) 0DU3 (40G) ODUl(1. 25G)0TU3 (DXC4-DXC5) 0DU3 (40G) ODUl (2. 5G)0TU4(DXC3-DXC4) 0DU4(100G) ODUO(1. 25G)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一条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的互联互通示意图。在图5所示 基础上,采用一个端到端的会话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由于在该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 过程中,流量工程参数必须在连接1. 25G与2. 5G支路时序单元链路的设备上被改变,所以 在该例子中,流量工程参数不得不在节点DXC2、DXC4和DXC5上被改变。假设我们需要在 DXCl和DXC6之间建立一条2. 5G带宽大小的标签交换路径,方法如下第一步节点DXCl识别出需要在支持2. 5G支路时序链路上发送Path消息,该端 到端标签交换路径只占用该链路的一个支路时序单元,它按照RFC4328定义的通用标签格 式生成一个通用标签,NMC被设置为1 ;SignalType被设置为1,表示2. 5G的ODUl。第二步节点DXC2接收到上游的Path消息后,根据信号类型可知道需要按照 RFC4328的通用标签格式定义来解析通用标签;同时,节点DXC2需要在下游支持1. 25G支 路时序单元的链路上发送Path消息,按照《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 法》定义的通用标签格式生成所需的通用标签格式,由于ODUl需要占用2个1. 25G支路时 序单元,所以需要分配两个通用标签,NMC被设置为2 ;Signal Type被设置为11,表示1. 25G 的 ODUl。第三步节点DXC3接收到上游的Path消息后,根据信号类型可知道需要按照《一 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的通用标签格式定义来解析通用标签;同 时,节点DXC2需要在下游支持1. 25G支路时序单元的链路上发送Path消息,它按照《一种 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定义的通用标签格式生成所需的通用标签格 式,由于ODUl需要占用2个1. 25G支路时序单元,所以需要分配两个通用标签,NMC被设置 为 2,Signal Type 被设置为 11,表示 1. 25G 的 ODUl。第四步节点DXC4接收到上游的Path消息后,根据信号类型可知道需要按照《一 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的通用标签格式定义来解析通用标签;同时,节点DXC4需要在下游支持2. 5G支路时序单元的链路上发送Path消息,按照RFC4328定 义的通用标签格式生成所需的通用标签格式,由于ODUl需要占用1个2. 5G支路时序单元, 所以需要分配1个通用标签,NMC被设置为1,Signal Type被设置为1,表示2. 5G的ODUl。第五步节点DXC5接收到上游的Path消息后,根据信号类型可知道需要按照 RFC4328的通用标签格式定义来解析通用标签;同时,节点DXC5需要在下游支持1. 25G支 路时序单元的链路上发送Path消息,按照《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 法》定义的通用标签格式生成所需的通用标签格式,由于ODUl需要占用2个1. 25G支路时 序单元,所以需要分配2个通用标签,NMC被设置为2,Signal Type被设置为11,表示1. 25G 的 ODUl。第六步节点DXC6接收到上游的Path消息后,根据信号类型可知道需要按照《一 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的通用标签格式定义来解析通用标签;同 时,节点DXC6需要在上游支持1. 25G支路时序单元的链路上发送Resv消息,按照《一种基 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定义的通用标签格式返回所需的通用标签,由 于ODUl需要占用2个1. 25G支路时序单元,所以需要返回2个通用标签,NMC被设置为2 ; SignalType 被设置为 11,表示 1. 25G 的 ODUl。第七步节点DXC5接收到下游的Resv消息后,根据信号类型可知道需要按照《一 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的通用标签格式定义来解析通用标签;同 时,节点DXC5需要在上游支持2. 5G支路时序单元的链路上发送Resv消息,按照RFC4328 定义的通用标签格式返回所需的通用标签,由于ODUl需要占用1个2. 5G支路时序单元,所 以需要返回1个通用标签,NMC被设置为1 ;Signal Type被设置为1,表示2. 5G的ODUl。第八步节点DXC4接收到下游的Resv消息后,根据信号类型可知道需要按照 RFC4328的通用标签格式定义来解析通用标签;同时,节点DXC4需要在上游支持1. 25G支 路时序单元的链路上发送Resv消息,按照《一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 法》定义的通用标签格式返回所需的通用标签,由于ODUl需要占用2个1. 25G支路时序单 元,所以需要返回2个通用标签。NMC被设置为2,Signal Type被设置为11,表示1. 25G的 ODUl。第九步节点DXC3接收到下游的Resv消息后,根据信号类型可知道需要按照《一 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的通用标签格式定义来解析通用标签;同 时,节点DXC3需要在上游支持1. 25G支路时序单元的链路上发送Resv消息,按照《一种基 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定义的通用标签格式返回所需的通用标签,由 于ODUl需要占用2个1. 25G支路时序单元,所以需要返回2个通用标签,NMC被设置为2 ; Signal Type 被设置为 11,表示 1. 25G 的 ODUl。第十步节点DXC2接收到下游的Resv消息后,根据信号类型可知道需要按照《一 种基于G. 709的标签交换路径的标签生成方法》的通用标签格式定义来解析通用标签;同 时,节点DXC2需要在上游支持2. 5G支路时序单元的链路上发送Resv消息,按照RFC4328 定义的通用标签格式返回所需的通用标签,由于ODUl需要占用1个2. 5G支路时序单元,所 以需要返回1个通用标签,NMC被设置为1 ;Signal Type被设置为1,表示2. 5G的ODUl。第十一步节点DXC 1接收到下游的Resv消息后,根据信号类型可知道需要按照 RFC4328的通用标签格式定义来解析通用标签。
图7是一条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的互联互通实施例示意图。基于图5所示网络, 它采用多段会话,每段会话支持相同的支路时序单元大小。由于采用多段会话,每段会话的 支路时序单元大小是相同的,在该实施例中,流量工程参数在每段会话的标签交换路径建 立过程中,不会被改变。每段会话的标签交换路径建立过程按照现有技术可完成,每段会话 的标签交换路径的信号类型如下所示Value TypeODUl LSP 112. 5G ODUlODUl LSP2 11 1. 25G ODUlODUl LSP3 1 2. 5G ODUlODUl LSP4 11 1. 25G ODUl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信令消息中携带的信号类型,确定通用标签格式,从而识别 了通用标签,识别了节点间的互连互通。
权利要求
一种标签交换路径互连互通方法,节点之间通过交互信令消息,建立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消息中携带信号类型,所述节点收到信令消息后,获取信令消息中携带的信号类型,将通用标签格式识别为所述信号类型对应的通用标签格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信号类型ODUl、0DU2或0DU3刻画的ODU复用结构且支持2. 5G支路时序单元,所 述节点将通用标签格式识别为标准RFC4328所定义的格式;如果信号类型0DU1、0DU2或0DU3刻画的ODU复用结构且支持1. 25G支路时序单元,或 者,信号类型为ODUO、0DU2e、ODUflex、0DU4、0DU3el或0DU3e2,将通用标签格式识别为所述 信号类型对应的通用标签格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消息为Path消息时,所述节点收到 所述Path消息后,检测其映射能力,如果所述节点不支持该Path消息中携带的信号类型所 表示的ODU复用结构,所述节点终结所述Path消息,并产生一个PathErr消息,携带流量控 制错误/业务不被支持的错误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在链路上发送信令消息时,根据该 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的大小和链路的接口交换能力描述符的最大带宽确定通用标签 生成的格式,按照该格式生成通用标签后发送信令消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节点需要在支持2. 5G支路时序链路上发送信令消息,并且链路的接口交换能力描 述符的最大带宽表示为0DU1、0DU2或者0DU3时,按照标准RFC4328定义的标签格式生成所 需要的通用标签;当节点需要在支持1. 25G支路时序链路上发送信令消息,并且链路的接口交换能力描述 符的最大带宽表示为0DU1、0DU2或者0DU3时,按照其对应的格式生成所需要的通用标签;当节点需要在支持1. 25G支路时序链路上发送信令消息,并且链路的接口交换能力描 述符的最大带宽表示为0DU4或者0DU3e2时,按照其对应的格式生成所需要的通用标签;当节点需要在支持2. 5G支路时序链路上发送信令消息,并且链路的接口交换能力描 述符的最大带宽表示为0DU3el时,按照其对应的格式,生成所需要的通用标签。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发送信令消息前,所述节点根据需 要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的带宽大小和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的大小确定所述信号类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的大小和支 路时序单元个数表示链路容量,所述节点发送信令消息前,还需要确定复用单元数,所述节 点根据需要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的带宽需要占用的该链路支持的支路时序单元的个数确 定复用单元数,在信令消息中携带所述复用单元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个端到端的会话建立所述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时,如果节点两端连接的链路支 持的支路时序单元带宽不同,则所述节点接收和发送的信令消息中携带的信号类型及复用 单元数不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多段会话建立所述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且每段对话的支路时序单元大小相同, 则所述节点接收和发送的信令消息中携带的信号类型及复用单元数相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标签交换路径互连互通方法,节点之间通过交互信令消息,建立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所述信令消息中携带信号类型,所述节点收到信令消息后,获取信令消息中携带的信号类型,将通用标签格式识别为所述信号类型对应的通用标签格式。本发明所述方法,实现了节点间的互连互通。
文档编号H04Q11/00GK101951531SQ20091015935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0日
发明者付锡华, 张新灵, 柯明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